江苏专版2019年高考历史总复习第二十三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第44讲文学美术和影视艺术课时作业含解

更新时间:2023-08-29 20:40: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44讲文学、美术和影视艺术

(时间:45分钟)

一、选择题

1.某学者在论及西方历史上的某一文艺思潮说:“他们或对过去充满缅怀或对未来充满憧憬,但唯独对现实充满仇视。”此文艺思潮应属于( )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

2.诗人艾伦金斯堡说,鲍勃迪伦是最棒的诗人。“当我听到那首《暴雨将至》,我哭了出来。薪火传承到了新的一代,从早期的波西米亚和垮掉的一代,到寻找光明和自我激励的这批年轻人。我被他的修辞镇住了,这些诗词简直就像《圣经》箴言一样,撼动人心。”下列作品与鲍勃迪伦作品属于同一风格流派的应该是( )

A.《安娜·卡列尼娜》 B.《等待戈多》

C.《巴黎圣母院》 D.《母亲》

3.自然主义文学产生于19世纪后半期的法国,他们提出“实验小说”的口号,认为写小说就像在实验室里做试验,要忠实客观地记载历史,而不作政治和道德的评价。这一流派的出现表明( )

A.工业革命决定文学状况

B.文学应独立于政治之外

C.科技革命影响广泛深刻

D.批判现实主义占据主流

4.某位作家在为自己的作品写前言时宣称:“我不过是位历史学家的书记而已……收集激情的主要事实,描绘各种性格,选择社会上的主要事件……写出一部史学家们忘写的历史,即风俗史。”该作品是( )

A.《巴黎圣母院》 B.《人间喜剧》

C.《等待戈多》 D.《百年孤独》

5.长篇小说《追忆似水年华》没有中心人物,没有完整的故事,没有波澜起伏,贯穿始终的悄节线索。它大体以叙述者的生活经历和内心活动为轴心,穿插描写了大量的人物事件,可以说是在一部主要小说上派生着许多独立成篇的其他小说,也可以说是一部交织着好几个主

1

2 题曲的巨大交响乐。与其风格相似的是(

)

A B C D

6.某作家的小说可当得起“诡异”二字,一个故事到他笔下,总有一番折腾,他像害怕孤独、恐惧、平庸一样的逃离所谓客观的描写,情节的走向常常出人意料,他是以幻想和离奇的手法反映现实中人的异化。下列作品和该作家风格一致的是( )

A .《巴黎圣母院》

B .《大卫》

C .《苹果车》

D .《等待戈多》

7.“他们要画的只是他们亲眼目睹的物象,而且也不是在深入仔细的研究以后获得的。他们的绘画不是要唤起观众的同情或通过作品告诉观众什么道理。他们的绘画在于说明绘画仅仅作为绘画所具有的价值和重要性。”与这一观点吻合的作品是(

)

A B C D

8.评论家这样介绍某一画派的特色:“如果一幅画必须远远地欣赏,大概就是这个画派的杰作了,因为画家采用的也是从远处看来的眼光,把许多描饰都简化了。”“对色彩的强调,对整个画面色、光效果的重视,是他们的最终目标,随之而来的是空间及事物具体结构的消逝。”“他们对事物的处理,就只管风格不风格,而不管是什么东西。”这个画派应是( )

A .现实主义

B .现代主义

C .印象主义

D .浪漫主义

9.“用原始艺术来摧毁古典审美”,“这幅画上,不仅是比例,就连人体有机的完整性和延续性,都遭到了否定,恰似一地打碎了的玻璃,他破坏了许多东西,可是,那种破坏却是相当地井井有条:所有的东西,无论是形象还是背景,都被分解为带角的几何块面。”该材料所叙述的画派是( )

A .现代主义

B .现实主义

3 C .浪漫主义 D .印象画派

10.19世纪某画家说:“素描和色彩绝不是两回事。你着颜色,实际上也就是画素描。诸种色彩之间的结合越是和谐,轮廓线也就越是鲜明。当色彩的丰富达到眼花缭乱的境界时,形式的表现就可以臻于完美。”该画家是( )

A .德拉克洛瓦

B .列宾

C .塞尚

D .毕加索

11.“当你出去画画时,要设法忘掉你面前的物体,一棵树、一片田野,只是想,这是一块蓝色、这是一条粉红色、黄色,然后准确地画下你所观察到的颜色和形状,直到它达到你最初的印象为止。”与此画家属于同一流派的画作是(

)

A B C D

12.20世纪初某学者在评价某一艺术时说:“它也像印刷术一样通过一种技术方法来大量复制并传播人的思想产品。它对于人类文化所起的影响之大并不亚于印刷术。”该艺术是( )

A .电影艺术

B .雕刻艺术

C .绘画艺术

D .电视艺术

二、非选择题

13.优秀文化具有民族性,也具有世界性。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画之可采入者,融之。

——徐悲鸿

材料二 (《百年孤独》)创造了一个独特的天地,那个由他虚构出来的小镇。……那里汇聚了不可思议的奇迹和最纯粹的现实生活,作者的想象力在驰骋翱翔;荒诞不经的传说、具体的村镇生活、比拟与影射、细腻的景物描写,都像新闻报道一样准确地再现出来。

——1982年瑞典文学院给当年诺贝尔

文学奖获得者马尔克斯的评语

完成下列要求:

(1)材料反映出20世纪世界文化的什么特征?试举三例说明。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9f2i.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