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八年级上册数学《1.3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教案(36)

更新时间:2024-03-13 14:2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3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1.会作一个角的角平分线,能证明作法的正确性,并在经历“观察——操作——证明”的活动过程中养成善于分析、乐于探究和理性思考的良好习惯. 教学目标 2.会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能证明作法的正确性,体会与“作一个角的角平分线”作法的联系,在比较中探究作法. 3.能在不同的作图题中感悟相同的知识背景,在同一问题中探求不同的作法,从而进一步把握知识本质,逐步形成抽象概括能力和发散思维.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会“作已知角的角平分线”和“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 . 几何图形信息转化为尺规操作. 教学过程(教师) 学生活动 设计思路 (一)情境创设 工人师傅常常利用角尺平分一个角.如图(1),在∠AOB的两边OA、OB上分别任取OC=OD,移动角尺,使角尺两边相同的刻度分别与点C、D重合,这时过角尺顶点M的射线OM就是∠AOB的平分线. 请同学们说明这样画角平分线的道理. 提取信息,利用“SSS” 说明画角平分线的道理. 呈现工人师傅常常利用角尺平分一个角的情境,为探究新知提供“脚手架”,为“探索活动一”的证明提供思路. (二)探索活动一 1.说 请按序说出木工师傅的“操作”过程. ..2.作与写 用直尺和圆规在图(2)中按序将木工师..傅的“操作”过程作出来,并写出作法. 3.证 请证明你的作法是正确的. 4.用 用直尺和圆规完成以下作图: (1)在图(3)中把∠MON四等分. 积极思考,回答问题,整理成下列形式: 说: 以O为圆分别以点C、D为圆心,大于心,任意长为半径作弧,分别交射线OA、OB于点C、D. 取OC=OD 移CM=DM 画射线OM 通过学生的“说”,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工人师傅操作过程的理解,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即将相关的几何信息转化为尺规的操作方法. 作: 图(2) 12CD的作射线OM “说”与“作”对应,为学生“按序”尺规作图提供更为清晰的流程,这样设计使得学生易想、易作和易写,对突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在 ∠AOB的内部交于点M. M 证明:在△MOC和△MOD中, OC=OD, 破难点,养成有条理的思考十分有益. “用”就是为了巩固新知和发现新法. O图(3) N OM=OM, CM=DM, ∴△MOC≌△MOD(SSS), ∴∠COM=∠DOM, 即OM平分∠AOB. (2)在图(4)中作出平角∠AOB的平分线. 说明:过直线上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垂线就是作以这点为顶点的平角的 角平分线. AOB图(4)

(三)探索活动二 1.观察思考.在图(2)作图的基础上,作过C、D的直线l(如图(5)),观察图中射线OM与直线l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先独立思考,再互相讨论,踊跃回答: 1.OM⊥l,说明理由略. 2.(1)比较 直线l 点O OM⊥直线l 利用已有的图形进行分析,学生对问题的研究既有亲切感又有探究的欲望,此时顺理成章的提出所研究的问题. “类比”是发现解决问题直线AB 点P PQ⊥直线AB 策略的一种有效方式,学生通过比较新旧问题的有关信息,(2)分析 作图的关键是在直线AB上确定C、D两点,不难发现解决新问题的方法,使得PC=PD;确定点Q,使得CQ=DQ. 2.问题变式. 你能用圆规和直尺过已知直线外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垂线吗?(如图(6),经过直线AB外一点P作AB的垂线PQ). P有效地突破了难点. 让学生在活动一的基础上尝试“边作边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和几何素养;另外另一方面将“作图、作法、证明”融为一体,有利于培养了学生严谨的数学思维. 3.学生尝试作图(如图(7))并书写作法: (1)作图; (2)书写作法; (3)证明. AB 图(6) 3.比较分析. 引导学生比较新旧两个问题之间的联系,寻求解决新问题的策略. 4.作图与证明. (1)作法 步骤1 以点P为圆心,适当的长为半径作弧,使它与AB交于C、D. 1步骤2 分别以点C、D为圆心,大于CD的长为2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Q. 步骤3 作直线PQ. ∴直线PQ就是经过直线AB外一点P的AB的垂线(如图(7)). (2)证明略. 5.归纳总结. 根据活动一中的4(2)与活动二可知: 经过一点可用直尺和与圆规作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图7) QACDBP

(四)知识运用 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直角三角形,使它的两条直角边分别等于a、b(如图(8)). 1.学生尝试作图; 本题解决的关键是作两条相互垂直的直线,但点的位置没有确定,故根据点的位置的不同可选择不同的解题策略. ab图(8) 2.交流作法; 3.总结作两条相互垂直直线的方法. (五)拓展延伸 P1.学生按要求独立作图与证明; 如图(9),已知A、B是l上的两点,P是l外的一点. (1)按照下面画法作图(保留作图痕迹): 2.小组交流:与前面一种方法进行比较,说明两种方法的异同点. 相同的问题,不同的解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几何图形的兴趣. 通过比较两种不同的方法,进一步加深理解基本作图的知识本质. ABl①以A为圆心,AP为半径画弧; ②以B为圆心,BP为半径画弧; ③设两弧交于点Q(Q与P分别在l的两旁); ④连结PQ. (2)求证:PQ⊥l. 图(9) (六)课堂小结 知识联系网络图(教师逐一展示,引导学生回顾总结): 活 动 一 作已知角的角平分线 特例 变式 作图依据:SSS 活动 二 方法1:活动二 过直线外的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 作法 方法2:拓展延因为学生的学习要经历短时记忆到长时记忆过程,而网络化的总结方式有利于长根据教师对网络图的逐步展示,学生进行回时记忆的形成,有利于完善学顾和总结. 生的认知结构,有利于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揭示作图的知识本质. 过平面上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 知识应用:一题多解 过直线上的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 (七)课后作业 A作业1是为了巩固基本作图的几种方法,问题1(2) 1.作业1由学生独立完成; 2.作业2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完成,搜集材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问题1(3)既巩固所学知识,又为后继学习“角平分线的性质”作铺垫; 1.已知∠AOB(如图(10)), 求作:(1)∠AOB的平分线OC. (2)作射线OD⊥OC(两种作法). (3)在OC上取一点P,作出点P到∠AOB两边的垂线段,料后进行全班交流. OB并比较这两条垂线段的大小关系(要求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图(10) 和证明过程). 2.查询资料:能利用直尺和圆规将一个角三等分吗?

作业2主要是拓展学生知识视野,激发探究欲望.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9el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