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时代下的大国关系期末考题Word文档

更新时间:2023-04-30 14:0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全球化时代的大国关系》复习提纲

一、简答(每题10分,八选四,共40分)

1、国家利益的结构——P61

2、国家实力的类型及内容——P68

软实力一是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二是意识形态和政治价值观的吸引力。三是外交政策的道义和正当性。四是处理国家间关系时的亲和力。五是发展道路和制度模式的吸引力。六是对国际规范、国际标准和国际机制的导向、制定和控制能力。七是国际舆论对一国国际形象的赞赏和认可程度

3、国家对外关系的手段及其特点——P20

4、214、222、230、

4、大国的界定

客观方面,包括人口,军事,经济,国土,资源等,人文方面包括文化,价值观,舆论,社会透明度等

5、国际格局的含义、形态及其影响

国际格局(International configuration)是指在一定的历史发展周期内国际关系构成中,在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集合的基础上,以主权国家和国家集团等战略力量角色及其组合形式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结构状态和局面。

6、全球化的影响P389

7、反全球化评析P388

8、全球治理的含义及其特征P413

二、应用部分(每题20分,二选一,共20分)

试运用层次分析法分析美国重返亚洲原因。

试运用层次分析法分析2008年俄罗斯与格鲁吉亚冲突的原因。

三、论述(每题40分,共40分)

试述当今主要大国间的双边或者多边关系。(包括:历史、现状、问题及解决办法、发展趋势等)

要求:

1、层次合理2 逻辑清晰 3 论证充分

中美两国是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大国,中美关系也是世界范围内最具影响力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

中美关系风风雨雨三十年,历经坎坷,如同南极的企鹅摇摇晃晃地走在矛盾性与建设性同在的冰川和阳光地带。进入新世纪以后,中美关系对于世界、对于中美两国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正确认识和把握当前中美关系的特点和特征,有利于推动中美关系的发展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一、双方定位不对等,影响中美关系的正常发展。中美之间的双边关系,其份量对于中美两国而言是

不一致的,即中美关系在中国对外关系中的重要性超出它在美国对外关系中的重要性。

中美关系对于中国而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主要表现在:第一,中美两国之间正常的、稳定的、“建设性”的双边关系,其实就是中国能够持续进行国内经济建设、政治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改善的基本保障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和平与发展的大局就有了保障。第二,美国在中国的对外开放中具有特殊的意义,中国所大量需要的外部市场、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和人才以及信息来源,有相当多的是来自美国这个当代科技发展最活跃、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第三,中国的台湾问题需要美国的作为才能得到彻底解决,美国是唯一深深地卷入中国台湾问题的世界大国,中美两国关系如何直接影响到中国维护国家统一和国家安全的重大利益,也决定着中国用什么方式维护国家统一与安全。

中美关系对于美国而言,其战略意义主要表现在:第一,中国是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在联合国的舞台上需要中国的协作与配合。第二,中国具有发展威慑美国的核力量潜力,而且在防止核扩散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第三,中国是在东亚地区具有较大影响的国家,中美两国在维护该地区的和平稳定方面具有共同的战略利益。第四,中国在解决世界性问题诸如环境、毒品、走私、移民、能源等方面可以助美国一臂之力。第五,“9.11”事件以后,中美两国在反恐问题上找到了新的共同利益的交汇点。

从中美两国对双边关系战略地位定位的不对等上,可以看出,中国把中美关系看作是最主要的双边关系,对发展双边关系的愿望是真诚的,期待有所作为,而美国虽然认为不能缺少中国的“建设性合作”,但中国还不是美国最重要的双边关系的“首选”。彼此在法码上的重量不同,无疑会影响它的正常发展。邓小平同志曾说过,发展中美关系“美国应采取主动,也只能由美国采取主动。美国是可以采取一些主动行动的。”

二、双方关系定性不明确,导致中美关系的“阴睛圆缺”。如何看待对方,是为人处世中择友和交友的关键性因素,也是中美两国交往的基础。

对于美国而言,中国是“建设性的战略伙伴”,还是具有潜在威胁性的竞争对手,自尼克松政府以来的历届政府,恐怕都不能对此给予正确的、准确的定论。因此,在美国的对华政策中就有了“接触中有遏制,交往中有限制,合作中有排斥”②的主张。小布什(乔治.沃克.布什)上台以后,虽然只有一年多的时间其对华政策已基本成型,而克林顿政府用了三到四年的时间才最终确立了他的对华政策,但布什政府依然没有解决“敌”与“友”的问题。在美国人眼中,中国是非敌非友、竞争性多于合作性、猜疑多于信任的国家。这样的大国,无论是从地缘政治、经济利益、国际和平、意识形态等任何角度、视域看,都是弃之不得、亲近不能的。早在1971年,美国在官方文件中曾对中美关系使用过“建设性”一词,但其根本目的是想把中国纳入其“世界新秩序”的行列,美国从自身最高的国家利益出发,在政治、经济、安全三大领域需要得到中国的合作。这种合作,即使是中国出于一以贯之的真诚,但在美国人眼中的可信度、忠诚度还是要大打折扣的,因为布什政府依然没有把中国视作是坦诚可靠的朋友,相反,在美国国会山上,却时常响起“中国威胁论”的鼓躁。

对于中国而言,美国的恃强自傲、不可一世的强权政治,绝不是人们心目中值得信赖和亲近的朋友形象,山姆大叔比起力衰形瘦的北极熊来不仅强悍而且“邪恶”。大使馆的被炸、撞机事件的发生、售台军火的连续、人权问题上的指手画脚,使得中国人确实难以从感情上对美国增加信任。如果中国只看到美国国内反华势力的作为,只看到一部分人不负责任的态度,那么,中美两国相互成为敌人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

非敌非友状态的国家关系,其实并不可怕,因为这并不是那种要么是不共戴天的敌人,要么是情同手足的挚友的两难选择。只要“双方本着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求同存异的原则,积极寻求国家利益的汇合点,扩大合作,缩小分歧”③,中美关系就会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提出了发展中美关系的16字方针,即“增加信任,减少麻烦,发展合作,不搞对抗”,这无疑是新世纪中美关系顺利发展的指南。

中美关系的定性不明确,必然使两种因素成为左右中美关系的关键。一是两国领导人的远见卓识。两国领导人如何处理中美关系,是对中美关系最具直接影响力的因素,他们的正常会晤对发展两国关系具有关键意义。二是国内政治制度、民意、舆论的影响。特别是美国国内政治对中美关系的影响越来越大,其国内政治的复杂性、社会舆论的多样性、各种力量对比的变化性,成为美国对华政策制定的“晴雨表”。因此,减少中美之间的互不信任,加强对美国会议员及政治、经济、文化界人士的工作至关重要。

三、双方矛盾不对抗,合作领域其实非常宽广。中美双方的矛盾是不容回避的,但这种矛盾是软性矛盾,其实不具有对抗的必然性,双方合作领域宽广而具潜力。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很强的兼容性,改革开放的中国在新世纪更具活力,它一方面宏扬谋求社会公正,消灭剥削,建立社会保障等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观念,因而注意学习和借鉴欧洲式的社会民主主义的许多成功经验,另一方面,在发展生产力、建立市场经济方面,又注意吸取和利用美国式的资本主义的一些经验和做法。中美两国的社会制度的确存在着基本的矛盾,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也不一致。但这种矛盾是软性矛盾,不是刚性的对抗性矛盾,或者说,这种矛盾不具有必然的对抗性,

呈现你死我活的状态,可以和平共处。而且,在经济、文化制度等方面具有许多共同的特征,即使在政治领域,也在民主政治建设、保护人权、法制建设等方面具有许多共同点。

随着中国的强大,中美两国的共同利益将会越来越大,越来越广泛,“9.11”事件为中美关系的新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展现了新的合作领域和广泛基础,无论从双方处理双边关系的角度还是加强国家安全的角度,两国都必须把在台湾问题、人权问题、社会制度等方面的结构性矛盾暂时作软性、淡化处理,而突出国际反恐斗争的合作性。但这种合作,其深度和广度是有限的,美国的反恐行动进展越顺利,对中国的需求会越减弱。中国立足于国内的经济建设和争取相对稳定、和平的国际环境,最大限度地争取加快发展和强大的时间、空间。中国越发展,越强大,两国的共同利益就会越多,美国在台湾问题上与中国进行全面对抗的可能性就越小。中美之间对抗性的减弱,丝毫不表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对中国“西化”“分化”的图谋的消散,中国安全环境的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正如江泽民同志所叮嘱的那样:“朋友要交,心中有数”

④。

四、双方政治经济关系发展不平衡,形成一腿长一腿短的基本特征。两国关系的发展,经济合作较紧密,政治关系时而山重水复时而柳暗花明。

自1972年上海联合公报发表以来,虽历经1975年的福特总统访华、1984年的里根总统来访、1984年的老布什作客北京、1998年克林顿总统与江泽民主席的历史性会晤和2002年的小布什光临,但中美关系层峦叠嶂、云遮雾绕、峰回路转的情景却是耐人寻味的,总给人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感觉。双方在政治、经济关系方面的两条腿走路呈现“跛腿”现象。中美两国关系的一个基本特点是政治关系相对于经济关系而言相对滞后,政治经济关系分轨发展。政治关系动荡起伏,时好时坏,时晴时雨,而经济关系的发展却比较平稳,而且不断升温,成为彼此最重要的贸易伙伴。

在发展中国家中,中国是美国出口增长最快的市场,1992年美国对华出口增长20%是向发达国家出口增长率的10倍,1996年美国成为除香港之外的头号对华投资国。1997年和1998年,中美首脑互访奠定了中美关系赖以维系和发展的新基础,这个新基础是以互利的经济贸易关系为核心、以贸易和安全方面的合作为支柱的。⑤2002年2月,美国总统乔治?沃克?布什对中国进行了工作访问,进一步加强和夯实了这个基础,随着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正式成员,中美两国在农业、能源、环保等方面的经贸合作关系进一步发展。而在政治方面,小布什在对台武器军售、NMD和美国退出反导条约以及人权等方面,其作为多有消极性、多变性,中美两国由于社会制度、价值观念、政治主张以及历史原因等多方面的制约因素,成为政治伙伴或“日美式”恋人关系的空间和可能性极其狭小。

五、敏感核心问题解决不明朗,中美关系难以与时俱进。夹在中美两国之间的最大障碍是美国人嘴中的鸡肋:台湾问题。

目前美国仍然是对中国的台湾岛内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影响最大的外部因素,美国对华政策的两重性是解决台湾问题的最大障碍,一方面,美国一再宣称坚持“一个中国”政策不变,不支持台湾独立;另一方面,又不断向台湾作出安全承诺,发展美台实质关系,阻挠中国的统一大业的实现。美政府近年来一再强调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重要性,第一次把反对大陆动武与“一个中国”政策直接挂钩。美国对“一个中国”政策的调整,已由过去的主要约束台方防止“台独”,演变为对台湾和大陆的双重约束,特别是防止大陆对台动武。小布什政府一如既往,继续把玩“零和游戏”,既要保住台湾,又要避免中美关系的破裂,使大陆和台湾既动不得也独不得,两岸的统一进程的牛鼻子被美国人玩弄于手心之中,中美关系也因此而左右摇摆、踯躅不前。

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中最重要、最敏感的核心问题,中美关系的缓和、中美建交以及中美关系的发展无不是建立在对台湾问题正确认识的基础上的。这个核心问题不解决,即美国在台湾问题上不撒手、不脱钩,中美关系的深层次发展则难以为继。随着中国的日益强大,中美两国的共同利益越来越多,相对而言,美国在台的利益将会缩小。台湾与大陆的统一是中国的核心利益、国家的最高利益,而保卫台湾并不是美国利益的核心,台湾在美国的利益体系中将会逐渐边缘化。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以及美国的有识之士越来越多,中美为台湾问题而直接发生军事对抗的可能性会越来越小,但也不能排除因突发事件而导致的局部冲突或一意孤行所带来的两国关系的急剧降温。这确实需要两国的政治家的高瞻远瞩,富有智慧和远见。

总之,中美两国是世界上最富影响力的大国,一个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一个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又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两国关系如何,决定着世界的安全与稳定,可以这样说,中美

关系一感冒,全球必定会咳嗽,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那样:“中美两国之间尽管有些纠葛,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和分歧,但归根到底中美关系是要好起来才行。这是世界和平和稳定的需要。”

⑥正确分析和认识当前中美关系的特点,有利于把握中美关系的全局及其走势,既不消极悲观也不盲

目乐观,从而理智地推动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以造福于两国和两国人民。

第一,增进了解,扩大共识,构筑长期稳定的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第二,把握机遇,开拓思路,巩固和扩大经贸合作基础。第三,恪守原则,履行承诺,在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基础上妥善处理台湾问题。第四,密切磋商,迎接挑战,加强在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的沟通和协调。第五,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不断加强两国人民的友好交流。第六,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正确看待和处理彼此的差异。

(注: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9ec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