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2008年珠海市党政领导干部

更新时间:2023-03-08 05:17:00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07年—2008年珠海市党政领导干部 基础教育工作责任考核自查报告

2007—2008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珠海市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不断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促进了全市基础教育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共广东省委办公厅、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广东省地级以上市、县(市、区)党政领导干部基础教育工作责任考核试行办法>的通知》(粤办发[2007]9号)要求,对照《珠三角地区地级以上市党政领导干部基础教育工作责任考核指标体系(试行)》的标准,我市对2007年和2008年党政领导干部履行基础教育工作责任情况进行了全面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市基础教育基本情况

珠海常住人口约140多万人,目前共有各级各类普通学校(幼儿园)408所,在校生288023人。其中,幼儿园218所,在园39468人;小学132所,在校生131478人;初中41所,在校生61975人;普通高中17所,在校生28926人;中等职业学校9所,在校学生21048人(其中技工学校1所,在校生

1

4395人);特殊学校1所,在校生197人。小学适龄儿童净入学率达100%,初中毛入学率为129.69%,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110.75%。中小学在编教职工10411人,小学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为99.95%,初中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为99.5%,普通高中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为98.29%,研究生学历共297人,占教师比例的2.89%。

二、2007、2008年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措施和成效 (一)大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切实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珠海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在狠抓经济建设的同时,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把教育纳入社会发展规划,列入党委、政府的任期目标,切实做到教育发展“六个优先”。

1、教育发展优先规划。2007年,结合珠海市 “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定了《中共珠海市委、珠海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教育现代化若干问题的实施意见》,加快构建与珠海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教育体系。2008年,市政府制定了《关于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及《关于促进学前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加大对民办教育、学前教育的扶持力度,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规划力度,制定了《珠海市教育发展与教育设施规划(2007-2020)》及《珠海市高中阶段教育发展规划(2008-2011)》。根据上述规划,我市正在抓

2

紧推进中北师大(珠海)附中二期工程、市科技职业学校(市一职校新校区)建设及市一中、斗门一中等扩建工程,各区也加快了中小学校建设步伐。这些项目的投入使用,将进一步改善我市中小学校的办学条件,提供更充裕的学位。

2、学校用地优先保障。加强学校用地规划,对用地规划进行公示,调整规划须征得各级教育部门的同意,严格按规定程序办理。学校由开发商负责按规定标准建设,建好后无偿移交教育部门管理。2007、2008年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及分管教育的领导12次组织相关部门负责人对规划用地进行调研,协调解决存在的实际问题,确保教育规划用地落到实处。

3、教育问题优先解决。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市政府分管领导经常听取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汇报,坚持深入学校及教育部门进行调研,掌握全市基础教育发展情况,亲自组织制定实施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教育改革措施与规划,及时研究解决教育存在的困难与问题。2007年、2008年,市委、市政府共召开15次会议专题研究教育工作热点、难点问题,如召开推进教育现代化新闻发布会,提案协调督办座谈会,治理教育乱收费联席会议,全市普通高中、中职学校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加快发展民办教育、中等职业教育等专题会议,及时解决教育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

4、教育投入优先安排。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教育资金的投入及使用,在确保教育经费落实到位的基础上,依法

3

逐年加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逐步完善教育投入优先增长的保障机制,保证全市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保证在校学生人均教育费用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进一步完善政府教育投入的支出结构,同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聚集各方社会资源,多渠道增加教育投资。加大对重点教育投资项目的投入,确保各项工程及时建成,早日投入使用。

5、教育人才优先引进。为不断充实教师队伍,吸纳优秀人才,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办法,2007、2008年先后在全国各地招聘了426名和499名教学经验丰富、德才兼备的优秀教师及优秀研究生、大学生充实到全市各中小学任教。其中共招聘了355名骨干教师,并对有突出成绩、专长的特级教师适当放宽招聘条件,为引进优秀教育人才开设“绿色通道”,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与特长。目前,珠海已形成一支结构合理、专业突出、年富力强的师资队伍。

6、教师待遇优先落实。教师工资实现由区级以上政府统发、统支,按国家规定项目和标准足额发放并逐步增长,工资福利待遇实现了“两个相当”。没有发生扣减教师工资的违纪现象,工资足额按时拨发到教师个人帐户。同时,建立了教师晋级增薪机制。

(二)加大经费投入,确保教育稳步发展。

我市严格按照“两个逐年提高”和“三个增长”的要求,依法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并严格做好经费管理工作,确保教

4

育协调稳步发展。

1、财政性教育经费占生产总值的比例逐年提高。2007年、2008年,全市财政性教育经费占生产总值的比例分别为1.91%、2.14%。其中,市教育经费总投入分别为241032万元和259446.4万元,本地生产总值分别为8959010万元和9920616万元。

2、预算内教育经费不断增长。2007年、2008年预算内教育经费分别为156941.20万元和195950.10万元;财政总支出分别为828230万元和1056005万元。

3、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其中,2007年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为23.75%,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为26.42%;2008年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为24.86%,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为20.39%。

4、生均教育公用经费逐步增长。2007年、2008年在校学生人均教育经费逐步增长。2007年、2008年在校学生人均教育事业经费逐步增长。其中2007年中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增长分别为普通小学5462.91元、普通中学6914.22元、普通高中8760.61元、职业中学9744.49元,2008年普通小学6322.58元、普通中学7696.69元、普通高中15518.88元、职业中学12254.17元,逐年增长。2007年、2008年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其中2007年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增长分别为普通小学712.94元、普通中学1002.51元、普通高中

5

1742.89、职业中学3779.44元,2008年普通小学839.05元、普通中学939.87元、普通高中2451.02元、职业中学4463.61元,逐年增长。

5、严格做好教育资金管理。我市严格按照国务院关于发布《征收教育费附加的暂行规定》的通知精神,依法依规征收使用教育费附加。按照《珠海市本级教育费附加管理办法(试行)》,教育费附加全部用于发展教育,集中、集约使用,着力于学校改薄改建等重点项目,例如市委、市政府召开多次会议研究抓紧推进北师大(珠海)附中二期、市科技职业学校、城职院建设及市一中、斗门一中、和风中学等扩建工程。市本级财政承担的免费义务教育资金、公用经费资金、校舍维修改造资金等全部落实到位,没有发生贪污、截留、克扣、挪用、挤占、抵顶各种教育资金现象,没有教育乱收费行为。2008年,珠海市被评为广东省教育收费规范市。

(三)推进基础教育“五位一体”协调发展,提升教育整体发展水平。

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中等职业教育、民办教育均是我市基础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只有当这些教育和谐有序发展,珠海基础教育才能随之健康发展。

1、学前教育加快发展。2008年珠海市颁布实施了《关于促进学前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完善了幼儿教育管理体制,大力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事业,促进我市学前教育事业持

6

续优质健康发展。2007年共有幼儿园222所,其中公办幼儿园22所、民办幼儿园200所;2008年我市共有幼儿园218所,其中公办幼儿园20所,民办幼儿园198所,在园就读的幼儿总数为39468人。我市公办幼儿园近年来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省级科研课题的实验研究工作,在幼儿健康教育、科技教育、社会性发展教育、艺术教育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建立了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管理、教科研等方面走在全省的前列,成为我市科研教改的龙头。在幼儿园办学中,民办幼儿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我市民办幼儿园占幼儿园总数的94.6%,在园儿童中有86.3%就读于民办幼儿园;全市35所省一级、市一级幼儿园中,民办幼儿园占90%。我市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积极鼓励和支持民办幼儿园发展,在教师待遇、建设用地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各幼儿园上等级。从2007年起,被评为市一级幼儿园的奖励10万元,被评为省一级幼儿园的奖励50万元。同时设立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每年对优秀的民办幼儿园各奖励8万元。目前,我市学前教育已初步形成了以公办幼儿园为骨干和示范,以民办幼儿园为主体,公办与民办幼儿园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

2、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07年、2008年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均达100%,小学五年保留率分别为122.86%、116.41%,初中毛入学率分别为135.03%、129.69%,初中毕业生升学率分别为95.94%、96.06%,初中三年保留率分别为97.31%、

7

96.49%。“三残”儿童、少年入学率逐年提高,2007年、2008年分别为:96.34%,96.71%。我市特殊学校现存 500多个空余学位,已经满足了社会的需求。

我们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三个必须、三个统筹”,真正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优质发展。“三个必须”是:必须把握好教育现代化建设的综合价值取向,必须增强推动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的责任感,必须进一步筑牢实施素质教育的思想基础。“三个统筹”是: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向农村倾斜;统筹区域教育发展,向西部地区和新兴区域倾斜;统筹不同类别学校的发展,向相对薄弱学校倾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第一,实行学籍电子管理,采用“固定学号制”。2008年,珠海市教育局出台了《珠海市普通中小学生电子学籍管理办法(试行)》,全市各级教育部门及普通中小学统一采用《珠海市中小学学籍管理系统》,对学生从小学、初中到高中的基本学籍情况进行电子化管理,实现了普通中小学生学籍管理规范化、智能化、一体化。这一举措加强了对九年义务教育的监控力度和高中阶段学生的管理,防范学生随意转学和“择校”。

第二,深化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将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的招生计划的一定比例均衡分配到全市各初中学校,有效遏制了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现象。

第三,为加强依法办学、依法执教,2007年制定了《珠

8

海市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办学行为及办学效益评价方案》,建立了市、区教育部门每学年对义务教育阶段办学行为及效益情况进行督导评估的长效机制。

3、普通高中教育优质发展。市委、市政府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精神,以“扩容促优”为总体思路,通过多项举措促进高中教育的发展,高中阶段教育规模进一步壮大。2007年、2008年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为103.48%、110.75% 。2007年普通高中招生27181人,2008年普通高中招生28124人,比上年增长3.5%;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为96.06%;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110.75%,比上年增长7.27个百分点。上规模的同时狠抓教育教学质量,丰富办学内涵。2008年,市第一中学、斗门一中、市第二中学、市实验中学先后被评为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在办学过程中我们坚持以示范性高中为龙头,贯彻新课程理念,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如市一中的综合实践课、市二中的案例教学法 、市实验中学的导师制等。2007年、2008年我市普通高考成绩喜人。2007年全市报考普通高考考生6999人,参加考试6945人,上线人数5808人,上线率83.26%,实考上线率为83.63%;共有5980人被普通高校录取,录取率为85.4%,实考录取率为86.1%。全市高考高分总人数不仅再创新高,而且分布面广,教育均衡发展取得了新的突破。全市文科总分645分以上的有13人、理科总分645分以上的有14人;文科605

9

分以上的有142人、理科605分以上的有131人。2008年全市报考普通高考考生7756人,参加考试7662人,上线人数6553人,上线率84.5%,实考上线率为85.5%;共有6751人被普通高校录取,录取率为87%,实考录取率为88%。市一中有3名学生进入全省文理科总分前3名,各项录取指标在全省各地市中均名列前茅。

4、中等职业教育迅猛发展。在加快普通教育发展的同时,我市把职业教育摆到了更加重要、更加突出的位置,2007年制定了《中共珠海市委、珠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实施意见》,通过建设职业教育基地,以各种方式加大投入、整合资源、扩大办学规模、加快发展我市职业技术教育。2007、2008年分别投入2340万元、157万元改扩建三所职业学校,即市第一中等职业学校、第三中等职业学校、市卫生学校。2008年投入资金4300万元建设珠海市科技职业学校(市第一职业中学新校区)。2007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7689人,职普比例为5.99:4.01;2008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7878人,比上年增长2.3%,职普比例为5.79:4.21。中等职业教育培养模式进一步创新。各中等职业学校改变办学思路,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为核心,以素质教育为根本,积极开展定向委培、订单式培养等各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将产业优势转化成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优势,促进职业技术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技术推广、社会服务紧密结合,实现面向

10

市场和就业办学的根本性转变。2007、2008年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97%。加快实训基地建设,加大学生技能实操课程的比重,市三职校学生取得了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一等奖的好成绩。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双转移”战略,采取“2+1”等方式招收东西两翼与粤北山区学生1000多名。10所镇成人文化学校的培训职能得到充分发挥,培训农村劳动力47000多人,提高了农村劳动力的文化水平和劳动技能。市第一中等职业学校、市第三中等职业学校、斗门区第三中等职业学校、市卫生学校均被评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5、民办教育规范发展。珠海的民办教育涉及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职业学校领域,成为珠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民办学校共有234所,其中幼儿园198所,普通中小学32所,职业学校4所。在校(园 )人数共71702人。珠海市委、市政府将民办教育纳入全市教育发展总体规划,2007年印发了《珠海市民办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试行)》,2008年颁布了《关于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印发珠海市民办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等,对民办教育的办学规模,办学条件、生源、师资进行全面统筹,科学安排,合理布局,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扶持民办教育的发展,如对新建、扩建民办中小学校,按照公益事业用地及建设的有关规定给予优惠;对民办中小学自主招收本市户籍的普通中小学生,高中阶段学生由市财政给予补助,义务教育阶段

11

学生由区财政给予补助,补助标准分别为市、区上一年公办学校的生均预算内正常教育事业费(不含专项经费)支出的50%。 (四)深化教育改革,确保教育可持续发展。

自创建珠海教育强市以来,教育的基础得以夯实,但与教育现代化标准仍有一定距离,与素质教育内在要求仍存在一定距离。促进均衡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势在必行。为缩小城乡义务教育差距,珠海市委、市政府加大了教育改革力度,率先推行12年免费教育等改革措施,促进教育可持续发展。

1、实施免费义务教育和高中免学费教育。自2007年秋季起,对珠海市户籍的中小学生实行免费教育,义务教育阶段免书杂费,高中教育阶段免学费。珠海市在广东省率先将免费教育范围扩大到高中阶段教育,对本市户籍的普高、职高、技工、中专的学生也实行免学费政策,学生由此可享受到12年免费教育。据统计,享受免费教育的学生达165523人,政府为此增加财政补贴1.97亿元,其中义务阶段123653人,补贴1.015亿元,高中阶段41870人,财政补贴9521.8万元。这是珠海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教育摆在适度超前、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落实民心工程的重大举措。

2、进一步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市一中、市二中、市三中实行初、高中分离办学,推进了我市初中教育的均衡发展。深化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将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的招生计划的一定比例均衡分配到全市各初中学校,根

12

据考生的中考成绩及志愿顺序择优录取。指标生比例目前已扩大到50%,今后还将进一步提高比例。指标生的招收及其比例的扩大,加大了对全市优质教育资源分配的宏观调节力度,大大增加了农村学生入读示范性普通高中的机会,有效遏制了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现象。市一职校等3所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2008年秋季共招生3934人,扩招学位1000多个,扩大了优质中等职业教育资源的规模。

3、建立义务教育阶段办学效益评估制度。为加强依法办学、依法治教工作,2007年制定了《珠海市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办学行为及办学效益评价方案》,建立了市、区教育部门每学年对义务教育阶段办学行为及效益情况进行督导评估的长效机制。对违规补课、未执行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分设重点班、使用未经审定的教辅资料等问题实行年度考核“一票否决制”,对义务教育学校禁止择校、常态分班、促均衡等问题提出了明确指标和要求,依法强化对各级各类学校的督导和奖惩制度。这一举措有力地促进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把学校内涵发展引向深入。

4、建立完善的帮扶体系。早在 2002 年,我市就下发了《珠海市特困家庭子女减免学费书杂费工作的实施意见》,2007年下发了《关于下达2007年上半年特困家庭学生书杂费学费减免专项补贴经费的通知》、《关于印发珠海市贫困家庭子女上大学的实施办法(修订)的通知》,确实解决贫困生上

13

学难问题。补贴小学每生每年320元、初中每生每年500元、高中每生每年800元、大中专每生每年1500元的标准进行补贴。同时,我市积极落实了国务院、财政部、教育部、省政府关于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助学金的一系列政策。

一是大力实施扶贫助学工程。坚决落实“两免一补”政策,

确保每一个孩子不因经济贫困而辍学;大力资助上大学有困难的

学生,2004-2008年,我市财政资助困难大学生831人,资助金额达440.6万元;做好农村特困学生生活费的补助工作,近两年每年补助小学生1117人、初中生479人,补助特困生生活费为15.96万元。

二是启动城乡义务教育结对帮扶工作。参与学校共64所,包括紫荆中学、文园中学、桃园中学在内的32所省一级义务教育阶段结对帮扶斗门、金湾等32所农村学校。此次活动中,省一级学校每学年将派出一名副校长和不少于1名中层干部到结对学校挂职,并派出2名以上主要科目骨干教师到结对学校任教,农村学校也派出相应人员到城市学校挂职和任教。此项工作旨在通过强校带弱校,进一步提高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

三是开展“千名党员帮扶千名贫困学生”活动,此举得到了教育系统广大党员的积极响应。活动以“一对一”结对帮扶为主,“一对多”为辅,帮扶标准为每个贫困学生每年不少于300元。采用资金、实物和精神鼓励等多种帮扶形式,确保受助对

14

象能够完成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的学业。

四是职业学校将不少于5%的学费收入用于设立奖助学金和贫困家庭学生学费减免,每年解决我市西部地区若干名贫困生在技工学校核中等职业学校就读。“十一五”期间,每年接收对口帮扶县200名以上贫困家庭子女到我市各级各类职业学校免费就读。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教以师为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十分关心教师的福利待遇,通过实施教师队伍建设“四项落实”,使师资队伍总体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1、落实教育人事改革和分配制度。制定了《市直属中学教职员绩效津贴暂行管理办法》,建立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的分配激励机制,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充分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师工资福利按国家规定项目和标准足额发放并逐步增长。高度重视代课教师问题,制定了《珠海市解决中小学代课教师问题工作方案》、《珠海市解决中小学代课教师工资福利待遇问题暂行办法》,严格按照《广东省中小学教职员编制标准实施办法》、《珠海市全日制中小学校机构编制管理实施细则》定编设岗,足额配齐教师,代课教师人数逐年递减。由于珠海代课教师比例很小,解决代课教师力度大、行动快、效果好,并且得益于珠海有较好

15

的教育基础、教育发展水平高,代课教师整体素质处于珠三角前列。我市将于2009年底前完成免费培训、第二次“代转公”招录考试、提高代课教师工资福利待遇、制定临聘人员管理办法等四个方面工作,切实解决我市普通中小学代课教师问题。

2、落实校级领导后备干部队伍公开选拔制度。在学校优秀后备干部队伍中选拔任用部分德才兼备、年富力强、教学管理经验丰富的副校长,为实行初、高中分离办学的初级中学配齐了校级领导班子。

3、落实干部挂职锻炼及教师培训交流工作。2007、2008年共有30名教师到各校挂职锻炼。通过举办校长高级研修班、英语骨干教师培训班等活动,共培训校长123人次、园长70人次、幼儿园骨干教师140人次、英语教师950人次、新任教师541人次、教育科研骨干116人次。建立中小学教师业务考试制度,近10000名公办中小学在岗教师(含代课教师)和市、区教研部门教研员参加考试,有效提升了我市小学教师的专业素质。

4、落实“三名”(名校长、名教师、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工程。开展“中小学名师工程”评选工作,评选出省级名校长钟以俊、李毅、韩延辉等3人,名教师王桂莲、郭铭辉、邝艳姬等8人,珠海市名教师张六安、刘坤、郭少玲等13人,青年骨干教师查宏伟、李庆文、李玥等20人。

(六)加强学校建设和管理,确保校园平安和谐稳定。

16

市委、市政府十分注重学校的建设与管理,坚持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着力营造确保学生身心健康的良好学习环境,推进全市中小学教育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不断提升。

1、积极推进学校基本建设,合理调整学校布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学校的校舍安全。早在2003年已经全部完成危房改造工程。在此之后,还按照省里有关要求进行检查,并及时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进行整改。到目前为止,我市中小学没有C、D级危房。2007、2008年共投入8121.05万元完善全市中小学实验室、功能室和图书馆(室)现有的设施设备,有配套的教学仪器,有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建设配置达到省标准,能满足学科教学的要求。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我市逐步完善中小学布局,不断整合优化教育资源。近年来,我市制定了《珠海市教育发展与教育设施规划(2007-2020)》,大力推进学校结构调整,提高办学效果。2007年,我市有普通中小学189所,在校生总数220421人,平均班额48.36人;2008年我市有普通中小学190所,在校生总数222379人,平均班额48.9人。

2、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实现“校校通”目标。我市十分重视教育信息化工作,2008年投入300多万元改造珠海教育信息网,网络安全运行得到了保证,“校校通”的内涵更加丰富,“校校有网站,人人有主页”的活动顺利进行。从2003年至今共完成了四批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的申报工作,到

17

目前为止,共有国家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3所,省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31所,充分发挥国家和省现代教育技术的示范作用。建立了以电信网为依托的教育城域网,所有学校都能通过不同方式访问珠海教育网,真正实现了“校校通”。2007年全市生机比为9.4:1,师机比为1.3:1;2008年全市生机比为9.3:1,师机比为1.2:1。全市小学从三年级开始、中学从初一开始全面开设信息技术课程。

3、净化环境,共建平安和谐校园。我市以建设“平安校园”为目标,各中小学都成立了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为第一责任人,成立了专项排查整治工作小组,采取社会、学校、家庭相结合的方法,中小学聘请公安、司法部门的干部为学校法制副校长,定期为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讲座,帮助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同时,在全市建立了警民联系点、执勤点,由政法公安部门专门安排警力值班,确保师生校园及周边环境的安全。多次组织教育、公安、综治、工商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活动,对违反有关规定的网吧、游戏机室进行整治,净化校园及周边环境。同时,各校制定了安全管理制度并落到实处,如《校园建筑安全管理制度》、《隐患排查整治制度》、《安全日志管理制度》、《安全工作管理制度》和《发生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加强安全隐患排查力度,不断完善安全设施设备,力争做到防患于未然。

三、存在问题和努力方向

18

珠海市在推进教育现代化和促进基础教育科学发展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需进一步加以改进落实的问题。

第一,义务教育仍存在城乡之间不均衡和城区学位趋紧的问题。市委、市政府将加强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加大市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重点解决农村地区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到2010年底,全市义务教育学校100%均达到规范化学校的标准。实现义务教育不仅在区域内而且在区域间基本均衡。同时要加快城区规范化学校建设的速度,解决城区存在的大班额现象。要加速推进教育现代化示范区和示范市的创建步伐,构建完善的国民教育和终身教育体系。如在2011年以前建好金鼎初级中学、金湾第一中学、香洲十九小、香洲二十小等规范化学校。

第二,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仍需进一步加大力度。按照《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和珠海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市委、市政府将大力推进珠海市职业教育基地的建设,对全市职业教育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更好地服务于产业经济的发展和满足老百姓对高中阶段教育的学位需求,下一步将对现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和人力资源进行重组,优化职业教育资源配置,理顺其管理体制并建立中职与高职相互衔接的途径,实现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整体提升。

四、自评结果

19

对照《广东省地级以上市、县(市、区)党政领导干部基础教育工作责任考核评分办法》(《珠三角地区地级市市委书记基础教育工作责任考核评分办法》、《珠三角地区地级市市长基础教育工作责任考核评分办法》、《珠三角地区地级以上市分管领导基础教育工作责任考核评分办法》)的评分标准,实事求是地进行了自评,自评结果如下:

2007年市长自评总分 分,自评等级:优秀;副市长自评总分 分,自评等级:优秀。

2008年市委书记自评总分 分,自评等级:优秀;市长自评总分 分,自评等级:优秀;副市长自评总分 分,自评等级:优秀。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珠海作为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的战略地位,珠海将建设成为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和生态文明新特区、科学发展示范市。新的历史时期赋予教育新的使命。珠海市委、市政府将继续依法治教、落实政策、真抓实干、加大投入,积极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支持教育发展的浓厚氛围,进一步遵循教育教学发展规律,促进教育科学、健康、持续发展。

2009年10月

2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9eb.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