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建筑大学经济学讲义

更新时间:2024-07-06 08:4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 城市的定义:现代的城市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中心,是现代工业、第三产业以及农业人口集中的地方,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P1(重点掌握) ? 城市产生的经济与社会基础:P3(一般了解) 1.城市产生的经济基础- 从生产力的角度分析

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第二次社会大分工、第三次社会大分工 2.城市产生的社会基础- 从生产关系角度分析

城市孕育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形成于时代,它伴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发端而产生。 城市是奴隶社会物质载体形式之一,私有制是城市诞生的经济因素,二者相辅相成。 ? 城市的界定标准:P5(重点掌握) 1.人口变动指标:人口变动指标是指城市化引起的人口自然、社会、机械三种形态变化,主要包括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其功能是反映人口集聚度,代表城镇化发展水平;城市非农业人口比例,其功能是反映户籍政策和户籍的变动,代表城市人口规模;非农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重,其功能是反映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业转移的程度,代表非农化发展的水平。

2.经济变动指标:经济变动指标是指影响城市化的主体因素的经济发展程度,主要包括城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城市产业结构、城市经济集聚度、城市辐射能力、城市基础设施等。用城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来衡量城市化水平,其功能是反映城市经济的综合实力,代表城市经济发展水平。

3.社会变动指标:社会变动指标是指城市化产生的社会效应,主要包括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市人均居住面积、住房成套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城市适龄青年大学入学率、城市公共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科研和开发占GDP的比重、城市每千人拥有医生数、恩格尔系数、社会保障覆盖率、城市文明程度和城市生态环境指标等。

? 城市的特征:P11(非重点)

密集性,物质与文化的密集;高效性,高效率与高效益;中心性,吸引力与辐射力; 多元性,多功能于多类型;系统性,复合系统与动态系统。 ? 城市经济学起源:P23(重点)

1965年,美国学者威尔帕.汤普森编写的《城市经济学导论》问世,标志着“城市经济学”从广义的经济学学科群体中分离出来,正式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 城市化的概念:P28 城市化是有社会生产力的变革所引起的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持续大规模改变的过程。 ? 城市化的体现:P27

人口和剩余劳动力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 农村地区逐步演化为城市地域

城市数目不断增加,承诺公示人口不断膨胀,用地规模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水平不断提高

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居住水平发生由量变到质变的改善

城市文化和价值观念成为社会文化的主体,并在农村地区不断得到扩散和推广 ? 城市化的起源P28

城乡分离论,认为自有城市之初就有城市化进程

产业革命推动论,认为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化只是在18世纪中叶的工业革命以后才出现的 ? 城市化水平的测度P29

单一指标法,其中最常用的是城市人口比重指标 Y=U/(U+R)=U/N 综合指标法,其中最常用的是日本的10项指标测算城市成长力系数

(地区总人口 批发业总额 地方财政年度支出额 零售业总额 制造业从业人数 住宅建筑总面积 商业从业人数 储蓄额 工业生产总值 电话普及率)

?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P31:农业发展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 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 ? 三项原则(工业化的特殊经济本性)P33(判断题)

“最低临界值”原则:指新建或扩建一个工厂需要有一个最低销售额的支持,只要达到这个临界值,那么投资者就可能会因其有利可图而作出投资决定

“初始利益棘轮效应”原则:它指一个城市的居民对未来所作出的决策是以这个城市现在必须提供什么为基础的,也即过去形成的人口和经济活动分布状况,影响着现时的决策倾向。那么一个工业实力雄厚、基础设施良好的城市,总会比一块一无所有的空地能为新工业提供更好的温床。这就促使了城市经济规模的自我生长

“循环积累因果关系”原则:它把工业增长和城市发展看做一种互相联系的过程,每个发展阶段都依赖于前一发展阶段

? 城市化发展的S形曲线P40(画图并解释) 对于S型曲线的解释(城市文明普及率加速定律):是指城市化达到一定水平时(例如20%-30%),城市文明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而在社会(国家或地区)范围内的普及加快,享受城市文明的人数多于城市实际人口数,城市文明覆盖的区域大于城市社区面积,即城市文明普及程度高于城市化程度。 ? 城市化的基本形式P44:集中型城市化、扩散型城市化、就地型城市化 ? 影响城市化的经济规律(城市经济特有的规律)重点掌握P46

1、集聚经济效益:是指由于劳动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集中所产生的高效益。 a同类企业的:顾客可以节省采购成本,增加“引致消费”;厂商可以开展专业化协作,促进良性竞争 b多类企业的:厂商之间容易形成“产业链”,产生一系列的“正外部效应”;可以满足消费者对不同商品的多样化需求,从而吸引更多的客源,开拓更大的市场;可以促进经济稳定

2、规模经济效益:是指适度的规模所产生的最佳经济效益。在微观经济学理论中,它是指由于生产规模扩大而导致长期平均成本下降。

3、优位经济效益:是指优越的地理位置所带来的“额外”经济效益。 地理优位效益 交通优位效益 资源优位效益

4、外部经济效益:是指企业内部效益提高,但其本身不支付代价,而由企业外部的经济行为所产生。 ? 逆城市化P59:即大城市的人口和经济活动部分的由城市中心向城市外围迁移和扩散,是的郊区发展蔓延,并导致城市中心区和中心城市持续“衰退”。直观地看,他似乎和城市化是背道而驰的 ? 逆城市化的特征P59(理解)

A 郊区化快于城市化,城市化水平继续缓慢提高的同时,郊区化以更快的速度推进 B 郊区成为主要的人口聚居区

C 中心城市开始分解,小城市是成为城市化的主力军 ? 超前城市化和滞后城市化P60

A 超前城市化:亦称“过度城市化”即城市化速度大大超过了工业化的速度,造成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脱节。如阿根廷 墨西哥 巴西

B 滞后城市化:在亚洲、非洲一些国家,城市化水平落后于工业化进程,如中国 印度 ? 我国城市化当前存在的问题(中国正处于城市化的加速阶段)

1.人口总量过大,转移任务艰巨; 2.人口流动迅猛,城市负担加重; 3.地区梯度发展,继续宏观调控; 4.大城市在人口迅速扩张的同时,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发展滞后; 5.小城镇规划布局不合理,效益低下,资源浪费严重; 6.中等城市在促进城市化进程的作用不够明显,地位尴尬; 7.城市化迅速发展造成耕地大量减少,各类城市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亟待提高。

? 中国城市化的发展趋势和道路选择:城市化不同道路模式的分析 (一)根据城市规模的模式划分

1.大城市模式 (1)大城市在国家的发展中发挥区域中心的作用 (2)大城市的集聚性、集约性、经济性符合构建和谐社会的取向 (3)大城市有利于节约利用土地等资源 (4)大城市有利于第三产业的发展 (5)大城市有利于环境污染的集中治理 (6)优先发展大城市符合世界城市化规律。 2.中等城市模式 3.小城镇模式 4.城市群模式 5.乡村生活的城市化模式

(二)根据地域选择的模式划分 1.移地式城市化 2.就地式城市化 3.两种路径的辩证关系 4.城市化两种路径所需的政策导向 ? 中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

1. 因地制宜,走多样化的城市化道路 2.走集约型城市化发展道路 ? 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的主要特点P67(了解)

中等城市发展迅速 特大城市快速增长 小城市所占比重不断降低

? 经济区P79:是指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 ,由于地理环境、自然资源、产业结构、经济布局等诸方面的内在联系,自然形成的地域经济综合体 ? 经济区形成有关理论P80

A 绝对成本优势论(地域分工论) 亚当.斯密 B 比较成本论:P80又称“比较生产费用理论”。大卫.李嘉图指出,在资本、劳动不能在国际间自由流动的前提下,各国或地区应专门生产它们在生产成本上优势最大或劣势最小的商品,这样通过贸易进行交换,都能节省劳动,得到好处。(讲课重点)

比较优势理论可以说明这样一个道理:不同国家或地区都可以从分工与贸易中获得好处。即便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各方面的生产效率都高于另一个国家(即绝对优势),两个国家或地区进行分工与贸易都可以增加各自的利益。

C 生产要素禀赋理论 赫克歇尔和俄林 D 新要素贸易学说

? 两江一海(最成熟的经济区 了解P85)长江三角洲地区 珠江三角洲地区 环渤海地区 ? 城镇体系P90:所谓“城镇体系”,是指一定区域内的各种类型、不同等级、空间相互作用关系密切的城镇群体组织,它是经济区的基本“骨骼系统”。 ? 克氏中心理论(P90):德国经济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W. Christaller) 在1933年出版了《德国南部的中心地》。把地理学的空间观点和经济学的价值理论结合起来,探索城市的数量、规模和分布的规律性,从而以抽象演绎的方法创立了主要根据城市向它周围的腹地所提供的服务来解释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理论。被称为“中心地理论” ? 克氏中心理论的要点P91:(掌握) A 任何城市都具有向其周围地区提供商品和服务的职能,而该职能一般要在它服务区域的相对中心位置来执行,因此这些城镇都可看作是规模不等、级别不同的中心地。

B 一个地区会形成一套中心地的等级体系,同等级的中心地有同样大小的服务范围,也称市场区,市场区是六边形的。

C 整个中心地及其市场区是一级套一级的网络,相互嵌套而成。

D 各级中心地在空间上的分布,遵循三个原则,即:市场原则、交通原则和行政原则。

a. 市场原则:一个较高中心地的市场区正好是下一级市场区面积的3倍,因此又称作K=3原则。

b. 交通:在交通线合理布局的前提下形成的中心地体系,会导致较低级的中线地在两个较高级中心地之

间的中点发展起来,导致较高级中心地的市场区面积是下一级市场区的4倍,因此又称作K=4原则 c. 行政原则表明:不同等级的中心地的分布首先受制于行政管理和政治控制的需要,低级中心地及其市

场区必须完全被包含在高一级中心地的控制范围之内,以消除行政管理上模棱两可的任何可能。这样,市场区和行政区趋于一致。一个较高级中心地供应和管理周围6个低一级中心地,包括自身的一共7个,因此又称作K=7原则。

以上三个原则常会交叉,又有所侧重: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地区,市场原则最占优势;自己自足和偏僻地区,行政原则居于首位;新开发地区,交通原则占有优势

总结:城镇体系的形成源于三股力量的混合:以市场条件为代表的经济力量,以交通条件为代表的自然力量,以行政区划为代表的社会力量 ? 城镇体系的类型(P92)

A 金字塔型(三峡经济区的城镇体系是由十几个县市所组成,塔顶是重庆市) B 多核型(京津唐地区城市体系,是以北京、天津为双核心所组成)

C 网络型(辽宁中部地区城镇体系,包括沈阳、鞍山、抚顺、本溪、辽阳、铁岭等特大城市和大中城市,是以城市群为特征的城镇体系)

D 带状型(沪宁杭地区城镇体系,沿长江400多公里的长的流域内,分布着南京。镇江、扬州、常州、无锡、苏州、上海、湖州、杭州等众多特大和大中城市,是另一种以城市群为特征的城镇体系)

? 产业结构P104:所谓产业结构,是指各产业部门之间量的比例及其相互结合、相互依存的关系。 ? 三次产业的划分P104 1.联合国的分类标准(1)农业、狩猎业、林业和渔业;(2)矿业和采石业;(3)制造业; (4)电力、煤气和供水业;(5)建筑业;(6)批发与零售业、餐馆与旅店业; (7)运输业、仓储业和邮电业;(8)金融业、不动产业、保险业及商业性服务业; (9)社会团体、社会及个人的服务;(10)不能分类的其它活动 2.我国的分类标准—国家统计局1985年对三次产业的划分所作规定: (1)第一产业为农业(包括林业、牧业、渔业等);

(2)第二产业为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汽、热水、煤气业)和建筑业 (3)第三产业为除上述各业以外的其它产业,它又包括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为流通部门(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

第二层次为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金融、保险业,地质普查业,房地产,公用事业,居民服务业,咨询服务业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农林牧渔、水利服务业,公路,内河(湖)航道养护业);

第三层次为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 教育、文化、广播电视,科学研究,卫生,体育,社会福利事业);

第四层次为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军队和警察) ? 库兹涅茨定理(P108):美国经济学家S.库兹涅茨在《现代经济增长》中,以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伴随经济发展,国民收入和劳动力在各产业之间的分布将发生变化-农业部门在整个国民收入和就业中所占比重不断下降;工业部门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重趋于上升,在就业中所占比重经过一定程度的上升后则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服务部门在就业中所占比重趋于上升,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重相对稳定或略有上升。根据这一理论,第一、二、三次产业在国民收入(或国民生产总值)中以及劳动就业中的相对比重,就成

为从产业结构方面衡量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以此定理解释产业结构的发展)P109表格理解

? 城市劳动力供给的含义:劳动力供给可以定义为,在不同的工资水平上,一个既定的人口市场中所提供的工作量。劳动供给函数的斜率通常为正,它表明在其它条件不变时,工资越高,提供的劳动量越多。然而这种情况不是一直持续下去的,因为对个人而言,尽管提供更多的劳动可以得到更高的工资收入,但相应地也是闲暇时间变得更少。因此,劳动者不愿意牺牲太多的闲暇时间,很可能自觉减少劳动量,这样就导致了个人劳动供给曲线的回旋。 ? 影响城市劳动力供给的因素:(P132)人口特征 劳动力素质 劳动参与度 制度因素 ? 影响城市劳动力需求的因素:(P133图)最终产品价格 生产投资量 其他要素价格 生产技术水平 ? 失业的分类:

A 季节性失业,是指由季节性的生产或市场变化等原因而引起的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出现季节性波动,从而导致劳动者就业岗位丧失的现象。

B 摩擦性失业,是指从一个工作转移到另一个工作的过程中造成的失业,一般是由劳动者在要求就业与获得工作岗位间存在时间差所造成的。

C 结构性失业,是经济中的结构因素造成的失业,如建筑工人的失业与大量的计算机程序员的空缺并存,又如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与大量的高级技能型工人短缺并存。

D 周期性,是在经济增长放慢时上升而在经济繁荣时下降的失业率,它出现在对就业整体需求比较低时。 ? 边际产出的递减性(P147):是西方为挂经济学的重要理论,它是指在其他生产要素的投入量超过特定 ? 限度后,其边际产量会随投入量的增加而递减。对于城市土地来说,边际产出递减性表现在对土地的使用强度超过一定的限度后,收益开始下降。 ? 马克思主义地租理论:(P154)地租的性质和来源 A 性质:从性质上看,地租是因使用土地而支付的使用费,它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 B 来源:地租是一种超额利润,是由劳动者的劳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在各个资本之间按照社会平均利润率分配之后所剩余的部分。

? 绝对地租: 土地所有者凭借对土地所有权的垄断,占有农产品价值中超过社会平均生产价格的那部分超额利润。由于它不论土地本身条件优劣如何,只有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了、即向土地所有者租用了土地,就必须支付这部分差额,故称绝对地租。(P155实例理解) ? 极差地租: 因为土地等级不同而形成数量不等的地租,是极差地租。 极差地租包含两种形式:(1)极差地租I: 是指在不同的地块上进行等量投资,但由于土地肥力的大小和土地位置的优劣所形成的极差地租。 土地 所耗资本平均利润产量个别生产价格(元) 社会生产价格(元 极差地等级 (元) (元) (公斤 全部 每公斤 每公斤 全部 I(元) 优等 100 20 300 120 0.4 0.6 180 60 中等 100 20 250 120 0.48 0.6 150 30 劣等 100 20 200 120 0.6 0.6 120 0 地块 距市里生产资运输费资本总平均利个别生社会生极差地程(公本投入用(元) 支出润(按产价格产价格租I里) (元) (元 ) 20%计(元) (元) (元) 算) 甲 10 100 5 105 21 126 132 6 乙 15 100 7.5 107.5 21.5 129 132 3 丙 20 100 10 110 22 132 132 0 (2)极差地租II: 是指在同一块土地上由于连续追加投资而形成的极差地租。 ? 极差地租I与极差地租II的关系 ①极差地租I是极差地租II的基础,而极差地租II则是极差地租I的另一种表现; ②从总体上看,极差地租I与极差地租II是一致的,都是劳动生产率不同的结果; ③即使在最坏耕地上,也存在极差地租。 ? 城市土地市场的运行模式:(P166)目前我国土地市场呈三级市场结构模式

A 一级市场:即国家以土地所有者的身份,通过出让、出租等行为,将土地的使用权投放市场运行。 B 二级:即由获得土地使用权的经营者,直接将土地,或通过建设商品房从而间接地将土地投入市场流通。 C 三级市场:即由土地的使用者通过房产的交易而使土地间接进入市场流通。

? 土地使用权出让P168:是指国家以土地所有者的身份,将土地使用权在一定年限内让与土地使用者, 并由土地使用者向国家一次性支付土地出让金的行为。

出让方式:协议出让 招标出让 拍卖出让 挂牌出让 ? 城市土地价格的评估方(P179):

A 收益还原法:称地租资本化,是一种运用适当的还原利率,将未来的纯收益折算为现值的估价方法。其公式为:P=a/r〔1-1/(1+r)n 〕

B 市场比较法:又称交易案例比较法,是将估价对象与在较近时期内已经发生了交易的类似地产案例加以对照比较,从类似的既知价格,根据评估对象的实际情况加以修正后得出该地产价格的一种估价方法。 C 成本估价法:又称合同法或加法,是一种以建造地产所耗费的各项费用之和为主要依据,再加上一定的利润和应纳税金来确定地产价格的估价方法。其计算公式为:P=G+T+S

D 假设开发法:又称剩余法或倒算法, 是将一块待开发的土地假设为已经按规划条例和允许条件建设完毕后的混合楼价(包括房价与地价);或估价对象本身就是已建立在土地上的混合楼价,减去房屋的建筑安装工程费、勘察设计等专业费、贷款利息、正常利润和应缴税费后的余额,即为土地的价格。公式: P=L-A-B-R-I-S

E 申报法,即由城市有关政府部门公告各地段的土地基准价格,然后由各土地使用者根据这个基准价格加一定幅度的修正后申报其所报占用的土地价格。对于申报价,政府有权照价征税或优先购买,以防申报额畸高或畸低。

? 影响住宅需求的因素(P191):住户收入因素 住宅价格因素 人口与家庭因素 其它

? 住宅售价的构成(P196):土地征用费 建筑安装工程费 公共配套设施及基础设施费 管理费 利息 税金 利润 效用调节

? 影响住宅供给的因素:住宅价格因素 要素投入因素 市场需求因素 政策法规因素 其他 ? 环境恶化的经济原因 1.市场失灵:资源产权不明晰、无市场或市场竞争不足、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交易费用不确定性和短视计划

2、政府失灵(1)政府失灵包括政策失灵和管理失灵(2)政策失灵是指那些造成环境与资源使用中私人成本扭曲的政策, 包括税收、补贴、金融、收入与环境政策等。 (3)管理失灵是指导致政策实施效果差的各级政府组织中存在的问题。(4)政策失灵包括①土地政策②水资源政策③城市化和工业化政策④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

? 环境评价:是指对环境的状况、质量和环境所提供的服务的经济价值进行定量评价。包括客观评价法和主观评价法。

? 环境质量效益评价的市场价值评价法:

A 生产率变动法:是利用生产率的变动来评价环境状况变动的影响方法。(重点掌握,详见教材中的直接市场价格法)直接市场价格法P255:把由于环境质量的改变所引起的劳务与产品的产量变化,乘以各该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格,然后加总,即为变化的环境质量的市场价格,

B 人力资本法:是用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和劳动能力的损害,来估计环境质量改变造成人体健康状况变化而产生的经济损失。(了解,详见教材P256)

C 机会成本法:是指对于短缺的资源,由于选择一种使用方案而放弃的其他使用方案所可能带来的收益损失。(了解,详见教材P256) ? 环境质量的费用评价

很多时候,全面估算环境质量价值或改善环境质量的经济效益是非常困难的,而此时从费用角度来评价环境质量则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1)预防性支出,用人们为了避免环境危害而作出的预防性支出作为环境危害的最小成本。因为实际支付可能受收入人的约束,预防支出也可能不包括全部效益损失,因此预防性支出法给出的是最低成本。 (2)恢复费用法,由于环境质量退化降低或由于环境污染而被破坏的生产性资产,其恢复所需要的费用就可以作为保护或改善环境规划的最低期望效益,或作为环境质量物品损失的最低经济价值。

(3)影子工程法,当某种环境物品难以评价或由于发展计划可能失去环境物品时,经常借助于能提供环境物品替代物的补充工程的经济费用来确定选择方案的顺序。影子工程法就是当某一环境被污染或破坏后,人工建造一个工程来替代原有的环境物品的功能,然后用建造该新工程的费用来估计环境污染或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的方法。

? 环境保护的经济手段(P255)

(1)环境收费:收费就是与污染者有关的活动者,为其所产生的污染所支付的价格,并对它们获取潜在的环境物品和劳务而支付的费用。

(2)财政补贴:补贴是各种财政补助形式的总成,一般是指对执行环境标准中面临困难的企业进行的财政鼓励。

(3)押金制度:是指对潜在污染的产品增收一定的额外费用,当该产品使用后的残余物回送到指定收集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9e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