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调整对策大学毕设论文
更新时间:2024-01-21 18:27: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 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现状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山东财经大学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调整对策
学 院 国际经贸学院 专 业 贸易经济 班 级 贸易经济1班 学 号 姓 名 指导教师
山东财经大学教务处制
二O一六年三月
山东财经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调整对策
摘 要
我国是世界贸易大国,最近几年出口量一直居于世界前列,我国出口的扩大不断推动着国际贸易的整体发展。然而,我国庞大贸易量的背后也隐藏着许多问题,不可避免地影响了我国出口贸易的健康发展。本文以我国2007-2014年的出口商品结构等数据为基础,从商品制成度、出口国别与贸易方式的角度来剖析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与我国实际情况探讨解决对策,以期完善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从贸易大国转变成贸易强国。
关键词:出口商品结构;现状;问题;对策
山东财经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The Present Situation, Problems and Solutions of China’s Export
Commodity Structure
ABSTRACT
China is the world's leading trading power, in recent years its exports has been on the top of the world, 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trade. However,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behind China’s huge trade volume, which affect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foreign trade of China. This thesis is based on the date of China’s export commodity structure during 2007-2014, analyzes the present problems and reasons of China's export commodity struc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extent of goods, export destination and trade model with a view to improving the export commodity structure of China, Which can help China shift from a giant of exports quantity towards the giant with exports competitiveness. Keywords: Export commodity structure; Present situation; Countermeasures
2
山东财经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目 录
一、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现状分析 ......................................................................................................................... 1
(一)出口商品结构的相关概念 ................................................................................................................... 1 1.商品结构的概念....................................................................................................................................... 1 2.出口商品结构的概念 ............................................................................................................................... 1 (二)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现状 ................................................................................................................... 2 1.从商品制成度的角度看现状 ................................................................................................................... 2 2.从出口国别的角度看现状 ....................................................................................................................... 4 3.从贸易方式的角度看现状 ....................................................................................................................... 5 二、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存在的问题 ..................................................................................................................... 6
(一)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仍占主体 ........................................................................................................... 6 (二)出口工业制成品结构层次较低 ........................................................................................................... 7 (三)服务贸易类出口商品发展依然落后 ................................................................................................... 7 (四)低附加值的加工贸易比重过大 ........................................................................................................... 8 三、我国出口商品结构问题的原因分析 ............................................................................................................. 9
(一)出口商品要素禀赋未发生实质性改变 ............................................................................................... 9 (二)出口目的地市场环境影响多元化发展 ............................................................................................... 9 (三)缺乏自主研发的先进技术与国际品牌 ............................................................................................... 9 四、优化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对策 ................................................................................................................... 10
(一)改进传统贸易观念,大力培养高级生产要素 ................................................................................. 10 (二)扶植高新技术产业,引导出口产业转型升级 ................................................................................. 10 (三)加大法律支持力度,规范出口企业竞争 ......................................................................................... 11 (四)实施出口品牌战略,提高产品附加值 ............................................................................................. 11 (五)加强宏观调控,完善出口加工贸易政策 ......................................................................................... 11 (六)紧跟国际市场潮流,加强自身创新意识与能力 ............................................................................. 12 五、结论与启示 ................................................................................................................................................... 12 参考文献............................................................................................................................................................... 13
山东财经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一、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现状分析
随着世界范围内的科技进步,各国的出口商品愈发集中于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品。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为了适应世界贸易潮流,我国的出口商品结构一直处于不断优化之中,但无法否认,迄今我国依然存在着出口商品结构不合理、附加值低等一系列问题,这将对我国的长期发展及国家竞争优势的培养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必须认清自身出口商品结构现状,尽快调整出口商品结构,转变加工贸易模式,促进其结构优化升级,最终使出口商品结构变得更加合理,培养我国的国际竞争力,从世界贸易大国变为世界贸易强国。
(一)出口商品结构的相关概念
1.商品结构的概念
商品结构是指企业在其所属的经营区间之中,选取相应的标准将自身经营范围中的产品划分成不同的种类,并且计算出每个种类的产品在所有商品中所占的比例。
2.出口商品结构的概念
出口商品结构是指,在某些贸易时期内每个种类的出口商品在全部出口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例,即某一大类商品的出口量与全部出口贸易数量之比,多用百分比来表示。一个国家的出口商品结构主要和本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创新能力以及产业层次状况息息相关,因此它可以被视为是衡量一国经济水平和出口商品竞争力的指标。
根据《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全部国际贸易商品按经济类别可划分为10大类:0-食品及活动物,1-饮料及烟类,2-非食用原料,3-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4-动植物油脂及蜡,5-化学品及有关产品,6-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7-机械及运输设备,8-杂项制品,9-未分类的其他商品。其中0-4类为初级产品,5-9类为工业制成品。按照联合国的分类方法,初级产品又被归为资源密集型产品,工业制成品中的5类和7类被归为资本密集型产品,其他产品则被归为劳动密集型产品。
一般来讲,以制成度为标准可以把商品划分为初级品和工业制成品,对出口商品结构的分析评价都是以制成度为基准的。工业制成品占的比重越大,初级品比重越小,说明一国的贸易结构越好。如果和选择的过去某个基期相比,工业制成品所占的比例提高,那就意味着该国出口商品结构愈发改善。总的来说,发达国家对外贸易是以进口初级产品、出口工业制成品为主;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是以出口初级产品、进口工业制成品为主。
1
山东财经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二)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现状
1.从商品制成度的角度看现状
表1 2008-2014年我国出口商品结构 单位:亿美元
总值 初级产品 食品及活动物 饮料及烟类 非食用原料 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 动、植物油脂及蜡 5.74 工业制成品 化学品及有关产品 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 机械及运输设备 杂项制品 未分类的其他商品 6733.25 3346.06 17.15 5904.27 2996.7 16.45 7803.3 3776.8 14.68 9019.12 4594.1 23.39 9644.22 5357.18 14.17 10385.3 5812.49 17.29 10705.0 6220.62 22.67 2617.43 1847.75 2491.51 3196 3331.68 3606.06 4002.24 13507 793.09 3.16 11385.6 620.48 3.56 14962.2 875.87 5.26 17980.5 1147.87 5.45 19483.5 1136.29 5.84 21017.4 1196.18 6.23 22296.0 1345.43 2008 14306.9 778.48 327.64 15.3 113.46 316.35 2009 12016.1 630.99 326.03 16.41 81.56 203.83 2010 15777.5 817.17 411.53 19.06 116.02 267 2011 18983.8 1005.52 504.97 22.76 149.78 322.76 2012 20487.6 1005.81 520.8 25.9 143.41 310.26 2013 22090.0 2014 23422.9 1072.68 1126.92 557.26 26.09 145.63 337.86 589.14 28.83 158.26 344.46 资料来源:我国统计年鉴
表2 2008-2014年我国出口商品比例结构 单位:%
初级产品 食品及活动物 饮料及烟类 非食用原料 矿物燃料、润滑油 及有关原料 动、植物油脂及蜡
2008 5.44 42.09 1.97 14.57 40.64 0.74 2009 5.25 51.67 2.60 12.93 32.30 0.50 2010 5.18 50.36 2.33 14.20 32.67 0.44 2
2011 5.30 50.22 2.26 14.90 32.10 0.52 2012 4.91 51.78 2.58 14.26 30.85 0.54 2013 4.86 51.95 2.43 13.58 31.50 2014 4.81 52.28 2.56 14.04 30.57 0.54 0.55 山东财经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工业制成品 化学品及有关产品 94.41 5.87 94.75 5.45 16.23 51.86 26.32 0.14 94.83 5.85 16.65 52.15 25.24 0.10 94.71 6.38 17.77 50.16 25.55 0.13 95.10 5.83 17.10 49.50 27.50 0.07 95.14 5.70 17.16 49.41 27.66 0.08 95.19 6.03 17.95 48.01 27.90 0.10 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 19.38 机械及运输设备 杂项制品 未分类的其他商品 49.85 24.77 0.13 资料来源:整理所得
根据表1和表2,我国出口商品总额在2008年到2014年间处于不断上升的状态。初级产品出口额由2008年的778.48亿美元增长至2014年1126.92亿美元,占出口额的比重则由2008年的5.44%下降到2014年的4.81%,这意味着我国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比重正在下降,但其绝对数量依然庞大,且正在逐年增长。其中,食品及活动物商品出口的增量最明显,由2008年的327.64亿美元增至2014年的589.14亿美元,提高了1.79倍,在所有初级产品出口中占据了半壁江山,而食品及活动物商品显然是附加值很低的一类商品。工业制成品的出口也出现极大的增加,其在出口额中的比例也在逐年上升。我国货物贸易出口额由2008年的14306.9亿美元增长至2014年的23422.9亿美元。其中,工业制成品出口额由2008年的13507亿美元增长至2014年的22296.0亿美元,占出口额的比重由2008年的94.41%提高至2014年的95.19%,这实际上说明了我国出口商品结构正处于改善之中。化工产品和机械运输设备出口占出口总额的51.45%,这也意味着我国在工业化的路上还有较大的上升空间。
表3 2007年至2014年商品出口结构 单位:亿美元
年份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资源密集型 615.47 778.48 630.99 817.17 1005.52 1005.81 1072.68 1126.92 资本和技术密集型 6375.45 7526.34 6524.75 8679.17 10167 10780.5 11581.48 12050.43 劳动密集型 5167.47 5963.49 4844.45 6268.31 7790.1 8688.86 9435.92 10245.57 资料来源:我国统计年鉴
3
山东财经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表4 2007年至2014年商品出口额所占比例 单位:%
年份 资源密集型 所占比例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5.04 5.44 5.25 5.18 5.30 4.91 4.86 4.81 资本和技术密集型 所占比例 52.24 52.61 54.30 55.01 53.56 52.62 52.43 51.45 劳动密集型 所占比例 42.34 41.68 40.32 39.73 41.04 42.41 42.72 43.74 资料来源:整理所得
从表3和表4可以看出,从2007年到2014年我国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出口商品总额不断增长,由2007年的6375.45亿美元,占货物贸易出口额的52.24%,到2014的12050.43亿美元,就2007年相比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商品出口额增长了1.89倍,占出口贸易额的51.45%,这意味着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商品出口正处于上升的状态,劳动密集型为主正在转变成以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为主,我国出口商品结构正处于优化过程中。然而,劳动密集型产品所占比重依然很庞大,这些产品所代表的产业对提高本国工业水平和经济发展质量的作用并不显著。因此,现阶段我国发展国际贸易、提升自身商品竞争力要求我们改善和优化出口商品结构。
2.从出口国别的角度看现状
从表5可以看出,亚欧和北美一如既往是我国的重要出口市场,而拉美、非洲和澳洲相对而言不如前者重要。这说明尽管我国已经趋向于多元化的对外贸易,但商品出口市场仍比较集中。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美、日、欧、香港地区和东盟始一直位居我国出口市场的前几名,它们的市场份额之和远超我国出口总量的百分之五十。
因此,我们不得不承认我国出口市场集中度很高,这种结果和市场特点是经济实力、产业结构等多种要素共同影响决定的。虽然这种市场分布对我国与大的贸易伙伴保持相对稳定的关系,但从长期来讲也意味着一定的风险。
4
山东财经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表5 2008-2014年我国出口分国别(地区) 单位:亿美元
总值 亚洲 日本 韩国 我国香港 我国台湾 东盟* 新加坡 非洲 欧洲 欧盟** 英国 德国 法国 意大利 荷兰 俄罗斯 拉丁美洲 北美洲 加拿大 美国 大洋洲 澳大利亚 2008 14306.93 6632.95 1161.34 739.51 1907.43 258.78 1141.43 323 508.4 3428.91 2928.78 360.69 591.74 233.04 266.09 459.1 330.05 714.77 2741.79 217.89 2522.97 258.63 222.38 2009 12016.12 5685.97 979.11 536.8 1662.33 205.05 1062.97 300.66 477.36 2647.34 2362.84 312.77 499.2 214.6 202.44 366.82 175.14 570.96 2385.68 176.75 2208.16 249.32 206.46 2010 15777.54 7320.66 1210.61 687.71 2183.17 296.77 1382.07 323.48 599.58 3552.04 3112.35 387.71 680.47 276.54 311.41 497.06 296.13 918.21 3058.61 222.17 2833.04 330.23 272.26 2011 18983.81 8991.42 1482.98 829.24 2680.25 351.12 1700.83 355.7 730.99 4136.16 3560.2 441.25 764.35 299.97 336.98 595 389.04 1217.31 3501.17 252.68 3244.93 408.95 339.1 2012 20487.64 10069.63 1516.43 876.81 3235.27 367.79 2042.72 407.52 853.2 3964.24 3339.89 462.99 692.18 269 256.57 589.04 440.58 1352.17 3801.3 281.26 3517.96 448.8 377.4 2013 2014 22090.04 23422.93 11340.70 11883.81 1501.32 911.65 3844.95 406.34 2440.7 458.32 927.99 4057.44 3389.85 509.42 673.43 267.14 257.53 603.15 495.91 1339.61 3978.15 292.17 3684.06 446.15 375.54 1493.91 1003.33 3630.77 462.77 2720.71 489.11 1060.35 4388.25 3708.84 571.41 727.03 287.02 287.56 649.29 536.77 1362.24 4262.57 300.04 3960.63 465.72 391.46 资料来源:我国统计年鉴
3.从贸易方式的角度看现状
从表6可以看出,我国的贸易方式分为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从2008到2010年,我国加工贸易的比重一直高于一般贸易的比重。虽然我国加工贸易拥有庞大的产值,但事实上在全球的经济活动中我国仅负责了贸易中的加工制造部分,同时超过半数的原料和零件依赖进口,产业链条的定位低是现在我国加工贸易产业最突出的问题。截至2012年,我国钢材、塑料制品和金属制品等行业出口额均由大幅增长,以上三种产品的出口总额的80%以
5
山东财经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上都是加工贸易的份额,它们均属于高投入、高能耗、低效益和低产出资源密集型产业,其出口额的增长是建立在对我国资源掠夺式开发的基础上的。
考虑到加工贸易商品结构相对落后,我国政府采取了相应的政策措施,在政策引导扶持下,我国加工贸易中机电产品所占的比重由2002年的64.7%上升到2011年的78.1%,高新技术产品的比重由27.1%上升到50.5%。电子信息、精密机械、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制造业已成为加工贸易的主要产业。此外,我国一般贸易的比重从2011年开始超越了加工贸易的比重,这些事实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
表6 2008-2014年我国出口贸易方式 单位:亿美元
总值 2008 14306.93 2009 12016.12 5298.33 5869.81 848.49 2010 15777.54 7207.33 7403.34 1168.65 2011 18983.81 9171.24 8354.16 1460.6 2012 20487.64 9880.07 8627.79 1979.96 2013 2014 22090.04 23422.93 9880.1 8627.8 3582.14 12324 9053.3 2045.63 一般贸易 6625.84 加工贸易 6751.83 其他 907.79 资料来源:我国统计年鉴
二、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存在的问题
(一)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仍占主体
我国一向以比较优势理论和H-O理论作为自身的贸易理论依据,在参与国际贸易时秉承从自身要素优势出发的原则,大量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随着自身工业发展,经济水平提高,我国已经意识到单纯利用比较优势进行贸易的消极影响。
目前我国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所占比重已经超过了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但后者的绝对数额依然庞大,对我国的对外贸易继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上述表格中可以得知,2007年到2014年间,我国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出口商品总额由2007年的6375.45亿美元,占货物贸易出口额的52.24%,到2014的12050.43亿美元,占出口贸易额的51.45%,处于增长之中。但是与此同时,2007年到2014年间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商品总额也从5167.47亿美元上升到10245.57亿美元,增加了近一倍,而2014年其占出口商品总额的比重依然有43.74之多,数量及比重依旧庞大。考虑到我国正不断上升的工资水平,必须对我国出口商品结构进行调整。
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规模大的不利之处表现在:一是劳动密集型产品最容易受到贸易壁垒的威胁而导致其市场萎缩。二是随着国际直接投资区位的变化和产业转移,一些发展我国家在这些产业上已经成为我国的竞争对手,而我国的成本与之相比处于劣势。最
6
山东财经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后,严重依赖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还可能导致贫困化增长的出现。
(二)出口工业制成品结构层次较低
2013年,美国主要出口商品总值1.57万亿美元,其中机电产品、运输设备、化工产品位列出口前三位,三项产品占总出口产品的50.6%。诸如纺织品及原料、家具、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占比只有1%左右。再以德国为例,2013年1—9月德国货物进出口额为19591.8亿美元,其中出口10772.5亿美元。分商品看,机电产品、运输设备和化工产品是德国的主要大类出口商品,这三大类出口额分别为2929.9亿美元、2247.9亿美元和1382.9亿美元,占德国出口总额的27.2%、20.9%和12.8%。同样,在德国对外出口商品中,纺织品及原料、家具、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占比也只有1%左右。反观中国,中国出口美国的产品前三项分别为机电产品、家具、玩具、杂项制品、纺织品及原料,三项占比为69.7%。中国出口德国的产品前三项分别为机电产品、纺织品及原料和家具玩具杂项制品,占德国自中国进口总额的65.8%。
从前面的分析中可以得知,近年来我国出口总额的绝大部分已经被工业制成品所包揽,大概占到90%以上。然而虽然我国出口的工业制成品数额庞大,但加工程度不深、档次不高、质量不统一。我国主要以机械产品设备和轻纺工业品为主,放眼发达国家,它们出口的机械设备几乎都以技术与资本密集型为主,这类设备占据了所有机电产品出口的绝大部分。我国机电仪产品及设备在名义上也占据了机电产品中的90%,但其中的技术与智力含量都无法与发达国家相比。虽然2013年我国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已经达到57.3%和29.9%,但很多商品核心技术掌握在外方手中。其中,机电产品61.2%是外资企业生产的,51.1%是加工贸易方式出口的;高新技术产品73%是外资企业生产的,65.3%是加工贸易方式出口的。这明显不利于培养我国商品的国际竞争力。
(三)服务贸易结构相对落后(改目录一致起来)
随着全球经济重心向服务业不断倾斜,服务业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国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服务贸易的发展也变得紧迫起来。为了优化国内的产业结构,我国着力提升服务业水平,取得了比较显著地成果,但目前服务贸易依然远远落后于货物贸易。
在2012年之前,我国服务贸易出口额在贸易出口总额所占的比例一直低于10%,而2012年全球服务贸易出口占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为19.2%,美国为28.4%,英国为37.3%,印度为33.6%,这表明我国服务贸易出口额占贸易出口总额比重长期偏低。同时,我国货物贸易总额占世界货物进出口总额的比重则超过了20%,这体现出我国在两种贸易发展上的不平衡。
我国服务业集中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服务业方面,如旅游、运输等,无法带来充足的
7
山东财经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贸易利益。2012年,我国运输服务和旅游出口分别为389.1亿美元和500.3亿美元,二者合计占服务贸易出口的46.7%,而在咨询、保险、金融、邮电等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型的服务行业中,我国仍比较稚嫩,甚至需要反过来进口发达国家的服务,这与将高端服务行业作为国家经济支柱的发达国家产生巨大差距。
“十二五”以来,我国服务贸易在进出口贸易中的比重稳步提高,2011年至2014年的占比分别为10.3%、10.8%、11.5%和12.3%。以2015年为例,2015年1-9月,中国服务进出口增速高于货物贸易增速24个百分点,服务贸易占对外贸易的比重进一步上升至14.6%,比上年同期提高2.6个百分点。但与此同时,我国服务贸易逆差也进一步扩大,2015年1-9月,我国服务贸易逆差1520.7亿美元,同比增长30.9%。其中旅游贸易逆差为919.1亿美元,占服务贸易逆差总额的60.4%,是服务贸易逆差的最大来源;运输服务、知识产权使用费、保险和养老金服务的逆差额分别为359亿美元、153.5亿美元和21亿美元。我国的服务贸易结构依旧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仍需要继续改善提升。
(四)加工贸易附加值低 (改目录一致起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长期奉行H-O理论,实行鼓励出口和加工贸易政策,因此我国的对外贸易中,加工贸易的比重很大。加工贸易对我国开放初期的贸易发展和经济增长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从2007到2010年,我国加工贸易的比重一直大于一般贸易的比重,且加工贸易总量由2007年的6176.56亿美元到2014年的9053.3亿美元,一直处于增长之中。从2011年开始,我国一般贸易的比重超越了加工贸易的比重,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我国出口商品低附加值状况的改善。但是,截止到2014年,我国加工贸易占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仍然达到38.65%,这其中又以低附加值的加工贸易为主。我国加工贸易产业一直处产业链的最低端,60%以上原料及零件依赖进口。而且,现阶段我国加工贸易行业的发展相对较为粗放。至2012年,我国钢材、塑料制品和金属制品等行业出口额均由大幅增长,以上三种产品的出口总额的80%以上都是加工贸易的份额,它们均属于高投入、高能耗、低效益和低产出资源密集型产业。
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我国部分企业已经逐步开始了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加工,然而在总体上看,其依然没有摆脱劳动密集型的特点,技术创新乏力,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所占比重依然不高,许多加工企业仅仅是为了获取加工环节的酬劳,橄榄型的经营特点毕露无遗。在当前的加工贸易中,外商多利用自身的技术与资金优势,主要负责投资、研发、控制营销渠道和价格,而将低附加值的加工制造环节交给我国的加工制造企业,从而获取高额利润。在这种被动形势下,我国加工企业只能分得极少一部分利润蛋糕。因此,我国加工贸易的利益分配和结构不甚完善,仍需继续提升优化,才能树立我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8
山东财经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三、我国出口商品结构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比较优势的出口发展导向 (改目录一致)
要素禀赋论,即赫克歇尔-俄林(H-O)理论,是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及制定对外贸易战略的重要理论依据。其最主要的观点就是,一国应生产并出口密集使用其相对充裕要素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其相对稀缺要素的产品,这样贸易双方都能获利。
当前我国现状是面临城镇劳动力的大量出现和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根据要素禀赋理论,我国应该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及其商品出口,这样才可以在国际贸易中获得比较利益,解决社会上的就业问题,而事实上我国也正是这么做的。但是,长期坚守比较优势理论和H-O理论容易使发展我国家落入比较优势陷阱之中,致使一国愈来愈难以带动整体的产业结构升级和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幸而我国已经开始察觉到这个问题,随着新一届领导人提出向创新驱动阶段转变的理念,我国产业结构已经稳步升级。在我国的出口商品中,制成品的比重实际上已经超过了初级品,然而,我国所出口的工业制成品依然以低端产品为主。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的出口商品结构明显处于劣势,盈利基本还是依靠大量出口。此外,我国初级品的出口绝对数额一直在增长,这表面我国出口商品实际上仍未脱离最原始的要素禀赋优势。长此以往,这将对我国贸易条件产生消极影响。
(二)出口目的地市场环境影响多元化发展
我国的出口商品主要流向发达国家和地区,这些国际和地区经济制度比较健全,法律完善,信用度比较高,加之我国与其大多存在经济上的互补关系,我国企业愿意同这些发达国家进行贸易。而对于落后的发展中国家,由于这些国家和地区法律法规相对不完善,国内市场不发达,进入存在风险,国内企业开拓这些市场的积极性不高。尽管我国已经努力促进出口市场的多元化,但是效果并不明显。
由本文数据可知,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美、日、欧、香港地区和东盟始一直占据着我国出口市场的前几名,它们的市场份额之和远超我国出口总量的50%。我们不得不承认我国出口市场集中度很高,而这种结果和市场特点是经济实力、产业结构等多种要素共同影响决定的。由于长期向相对固定的市场出口限定种类的商品,导致我国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的动力。
(三)缺乏自主研发的先进技术与国际品牌
当今世界,发达国家依靠自身创新实力及大量世界名牌,占据了全球大部分市场,攫
9
山东财经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取了绝大部分的利润。从产品生命周期上来看,大多数创新产品依旧总是首先诞生于发达国家,在其获取了导入期的大量利润之后,才在标准化期转向发展我国家继续生产。这在短期来看有利于发展我国家发挥后发优势,利用从发达国家接手的产业,促进自身经济发展及对外贸易。但从长期来看,这实际上限制了发展我国家自身技术创新的发展,在新技术产品上处处受制于发达国家,出口商品在某种意义上被发达国家所控,因而在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上失去了主动权。
此外,目前很多国内企业处于“有制造没创造,有知识没产权”的尴尬境地。在发达国家企业都在极力追求所谓的“知识经济”的时候,我国大部分企业仍然注重于生产环节的发展,却忽视了处于产业链条前端的研发设计以及后端的营销组合,呈现出橄榄型的结构特点。然而众所周知,商品的附加值主要是集中在研发环节与营销销售环节的,因此我国企业执着于生产环节反而限制了自身利润的扩大,不利于竞争力的提高。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仅仅依靠成本优势已经无法进行强有力的竞争,品牌的重要性就凸显了出来,国际品牌所带来的品牌价值与溢价能给企业带来源源不断的利润。我国当前极其缺少拥有国际知名度的品牌,国内企业往往依靠盲目压缩成本来扩大出口,不利于出口商品结构的改善。
四、优化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对策(改目录)
(一)改进传统贸易观念,大力培养高级生产要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战略与政策是立足于传统的贸易理论基础上的,即遵循比较优势理论,从自身要素优势出发参与国际贸易,把成本较为低廉的产品推向国际市场,这也是众多发展我国家制定对外开放战略和政策的出发点。然而,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所强调的生产要素包含初级要素与高级要素两个部分,初级要素的利用基本与传统贸易理论相吻合,而一国要获得长久的竞争优势,培养国际竞争力,就应当大力培育本国的高级要素。因此,我国政府应充分发挥作用,通过补贴、教育投资、信贷安排和税收政策,发挥政府在提供高级要素方面的重要作用,最终实现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与改善。
(二)扶植高新技术产业,引导出口产业转型升级
高新技术产业是国际竞争的制高点。它是一国国家竞争优势的具体体现,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必须积极培育。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基础薄弱、后劲不足。我国应在向创新驱动型发展的基础上,努力发展自身的高精尖技术及相关产业,逐渐建立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群体。我国政府应利用税收、补贴、投资等措施对国内相关产业给予扶持。另外,国家对高新技术产业的保护扶持应该有一定的限度,逐步放开市场。根据幼稚工业保护理
10
山东财经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论,国家间的竞争历来以国家利益为先,所以才有落后条件下的贸易保护主义。高新技术产业是我国的希望,又是弱势所在。要使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能在强大的国际冲击下获得生存和发展空间,对高新技术产业采取保护与扶持措施,同时,为了避免保护低效,应实行适当保护并逐渐放开。
(三)加大法律支持力度,规范出口企业竞争
出口企业在进行国际经营时,毫无疑问会碰到许多法律问题。但是在实际经济活动
中,许多出口企业对国际上和东道国的规章条例了解都不够细致。而且我国很多出口企业资金实力不雄厚,开拓市场的成本比较大,企业在进行国际经营时容易受制,影响国际业务的进一步拓展。此外,新世纪以来贸易保护主义在众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有所抬头,各种贸易壁垒措施和规则层出不穷,我国出口企业在实际经营中会遇到无法预见的困难与挑战,由此衍生出各种问题。因此,为了规范本土出口企业竞争,增强出口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我国政府可以对其提供法律援助,对企业应诉反倾销、掌握国外对华反倾销发展动态及建立反倾销预警机制等提供援助。
(四)实施出口品牌战略,提高产品附加值
当今国际市场风云变幻,竞争激烈,依靠低成本战略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竞争的需要。因此,品牌的重要性在此刻就凸显了出来,国际品牌所带来的品牌价值与溢价能给企业带来源源不断的利润。为了树立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抢占市场占有率和市场份额,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依靠政府采购培养本国名牌,实施出口品牌战略,这需要政府对名牌产品的研究与开发机遇的资金支持。第二,通过企业间的协调和联合来推荐名牌战略。凡是生产名牌产品的企业,一般都是大企业。我国的名牌产品之所以难以与世界名牌产品相抗衡,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企业的规模还不够大。因此,如果能够实现名牌产品的联合,这对我国名牌战略的实施大有裨益。第三,通过公共关系、舆论宣传来推进名牌战略。
(五)加强宏观调控,完善出口加工贸易政策
为了促进加工贸易产业向着积极方面发展,有必要政府加强宏观调控,明确规划未来的发展阶段,找准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方向。详细措施如下:一是完善加工贸易商品分类管理办法,动态调整加工贸易禁止类和限制类目录。按照国家宏观调控、产业发展等方面要求,完善加工贸易商品分类,建立产业和产品准入目录的动态调整制度。二是完善境内产业评估制度。政府应加强产业的评估制度的管理,间接引导省内加工贸易产业向科学的、
11
山东财经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切实可行的方向发展,对符合合同要求的准予加工,对不符合标准的,海关不予登记备案,禁止生产。 三是完善加工贸易企业准入管理。按照国家宏观调控和产业、环保、社会保障等政策要求,加强加工贸易企业准入审核,从企业的环保水平、工人最低工资、社会保险、生产设备水平等几方面来完善。
(六)紧跟国际市场潮流,加强自身创新意识与能力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发展我国家制定出口策略应当建立在发挥自身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并将发达国家转移出来的产业接手,并发挥后发优势。这种模式在短期内看会带来一定的发展和利益,但从长期来看,发展我国家难免会落入比较优势陷阱。事实上,一国赢得国家竞争优势的关键就在于它的创新机制和创造能力。因此,必须紧跟世界技术发展潮流,放松管制,通过技术创新牢牢占据产业发展的前沿,以创新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从而实现出口商品结构的根本性改变。
五、结论与启示
我国出口商品结构虽然存在着种种问题,但依然具有良好的发展势头。本文运用大量的数据实证分析了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发现了我国现有的商品结构还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
在现有的贸易结构下,我国出口商品的竞争优势仍然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我们必须发扬传统贸易理论中合理的部分,立足于自身的固有优势,从固有要素优势出发进行国际贸易,对劳动密集型产业进行发展和改造,积极创造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培植自己的明星企业和名牌产品,缩小与世界贸易强国的差距。另一方面,要大力培育自身竞争优势,使自己能够获得在国际市场中长期竞争的能力,努力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外贸发展的道路,才能在国际贸易的潮流中立于不败之地。
12
山东财经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参考文献
[1] 韩玉军.国际商务[M].北京:我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123-132. [2] 冯骥.论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问题和对策[J].现代商贸工业,2009,6,99-100. [3] 胡颖.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优化分析[J].商业时代,2011年08期.
[4] 段泽民.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关系的研究[J].我国商界,2010,2,40-41. [5] 魏锋、沈坤荣.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与贸易发展方式的转变[J].国际贸易研究,2010,1,63-71. [6] 王帅、赵玉焕.出口退税对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影响研究[N].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0,1. [7] 郭卉.出口退税新政策看我国出口商品结构调整[J].时代经贸,2010,184,63-63.
[8] 杜慧超、王乐、赵荣.关于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研究[J].我国集体经济,2013年06期. [9] 我国制造网行业分析专家组.2014年我国出口分析报告[R].我国制造网,2015,7.
13
山东财经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请删除以下内容,O(∩_∩)O谢谢!!!conduction, transfer of heat or electricity through a substance, resulting from a difference in temperature between different parts of the substance, in the case of heat, or from a difference in electric potential, in the case of electricity. Since heat is energy associated with the motions of the particles making up the substance, it is transferred by such motions, shifting from regions of higher temperature, where the particles are more energetic, to regions of lower temperature. The rate of heat flow between two regions is proportional to the temperature difference between them and the heat conductivity of the substance. In solids, the molecules themselves are bound and contribute to conduction of heat mainly by vibrating against neighboring molecules; a more important mechanism, however, is the migration of energetic free electrons through the solid. Metals, which have a high free-electron density, are good conductors of heat, while nonmetals, such as wood or glass, have few free electrons and do not conduct as well. Especially poor conductors, such as asbestos, have been used as insulators to impede heat flow (see insulation). Liquids and gases have their molecules farther apart and are generally poor conductors of heat. Conduction of electricity consists of the flow of charges as a result of an electromotive force, or potential difference. The rate of flow, i.e., the electric current, is proportional to the potential difference and to th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of the substance, which in turn depends on the nature of the substance, its cross-sectional area, and its temperature. In solids, electric current consists of a flow of electrons; as in the case of heat conduction, metals are better conductors of electricity because of their greater free-electron density, while nonmetals, such as rubber, are poor conductors and may be used as electrical insulators, or dielectrics. Increasing the cross-sectional area of a given conductor will increase the current because more electrons will be available for conduction. Increasing the temperature will inhibit conduction in a metal because the increased thermal motions of the electrons will tend to interfere with their regular flow in an electric current; in a nonmetal, however, an increase in temperature improves conduction because it frees more electrons. In liquids and gases, current consists not only in the flow of electrons but also in that of ions. A highly ionized liquid solution, e.g., saltwater, is a good conductor. Gases at high temperatures tend to become ionized and thus become good conductors (see plasma), although at ordinary temperatures they tend to be poor conductors. See electrochemistry; electrolysis; superconductivity. Almost everyone has experienced the Doppler effect, though perhaps without knowing what causes it. For example, if one is standing on a street corner and an ambulance approaches with its siren blaring, the sound of the siren steadily gains in pitch as it comes closer. Then, as it passes, the pitch suddenly lowers perceptibly. This is an example of the Doppler effect: the change in the observed frequency of a wave when the source of the wave is moving with respect to the observer. The Doppler effect, which occurs both in sound and electromagnetic waves—including light waves—has a number of applications. Astronomers use it, for instance, to gauge the movement of stars relative to Earth. Closer to home, principles relating to the Doppler effect find application in radar technology. Doppler radar provides information concerning weather patterns, but some people experience it in a less pleasant way: when a police officer uses it to measure their driving speed before writing a ticket. Sound and light are both examples of energy, and both are carried on waves. Wave motion is a type of harmonic motion that carries energy from one place to another without actually moving any matter. It is related to oscillation, a type of harmonic motion in one or more dimensions. Oscillation involves no net movement, only movement in place; yet individual points in the wave medium are oscillating even as the overall wave pattern moves. The term periodic motion, or movement repeated at regular intervals called periods, describes the behavior of periodic waves—waves in which a uniform series of crests and troughs follow each other in regular succession. A period (represented by the symbol T ) is the amount of time required to complete one full cycle of the wave, from trough to crest and back to trough. Period is mathematically related to several other aspects of wave motion, including wave speed, frequency, and wavelength. Frequency (abbreviated f ) is the number of waves passing through a given point during the interval of one second. It is measured in Hertz (Hz), named after nineteenth-century German physicist Heinrich Rudolf Hertz (1857-1894), and a Hertz is equal to one cycle of oscillation
14
正在阅读:
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调整对策大学毕设论文01-21
医院感染备考题01-18
微课比武主持讲稿05-27
《绿山墙的安妮》读后感600字_3全面版04-12
条件恐惧大鼠模型的行为比较12-24
沉降细则-成绵乐(审定终稿)06-17
才高八斗说的是谁?02-15
七一党员入党程序和时间09-08
- exercise2
- 铅锌矿详查地质设计 - 图文
- 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堆肥系统设计方案
- 陈明珠开题报告
- 化工原理精选例题
- 政府形象宣传册营销案例
- 小学一至三年级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
- 2014.民诉 期末考试 复习题
- 巅峰智业 - 做好顶层设计对建设城市的重要意义
- (三起)冀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4 Lesson24练习题及答案
- 2017年实心轮胎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目录)
- 基于GIS的农用地定级技术研究定稿
- 2017-2022年中国医疗保健市场调查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目录) - 图文
- 作业
- OFDM技术仿真(MATLAB代码) - 图文
- Android工程师笔试题及答案
- 生命密码联合密码
- 空间地上权若干法律问题探究
- 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机械基础》模拟试题
- 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 对策
- 现状
- 存在
- 调整
- 结构
- 出口
- 我国
- 商品
- 论文
- 问题
- 大学
- 毕设
- 六年级科学上册2.1《抵抗弯曲》说课稿(新版)教科版
- 2014土木工程暑期生产实习日记(25000字) - 小松镜月
- 五州帝景小户型方案
- 7最美好的礼物 - 图文
- 银行招聘考试之审计知识整理
- 招标代理招标文件
- PCB学习笔记
- 基于光电传感器的智能汽车系统的跟踪控制算法
- 古诗词试题的几种类型
- 2015最新译林英语5BU7-8必默内容中文
- 江苏省常州市2015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有答案) - 图文
- 2010年中考数学模拟试题科学计数法(含答案)
- DZL4锅炉技术规范书(1)
- 金庸作品中的女性
- 医院申请CT配置的可行性报告
- 杜郎口中学考察学习心得体会
- 大学生防诈骗主题班会总结
- 1.公共心理学教案
- 2016-2017学年牛津译林版九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英语试题含答案 - 图文
- 2011年全国运输机场生产统计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