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就业方式,就业观念变化调查研究

更新时间:2024-01-11 11:47: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当前就业方式,就业观念变化调查研究

当前中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时期,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青年及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便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下面是对当前就业方式、就业观念变化调查结果分析。

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给高校毕业生就业带来的主要影响体现在:不同就业的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都越来越重视人才素质,把人才招聘作为实现本单位发展战略的重要环节。这说明用人单位非常重视知识和能力。其中包括基础知识、道德修养、问题解决能力、敬业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转型期用人单位尽管也非常重视学生学习成绩和测试等外在的评价指标,但更为关注的是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第二,与学生单方面能力相比,用人单位更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对具体的标准调查中,分析能力、适应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也受到用人单位的重视。第三,不但学生的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等“硬素质”标准受到重视,学生的敬业精神、工作中的主动性和进取性等体现学生“软素质”的指标也是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进行评价的标准。第四,与学生个人能力相比。协作精神和团队精神更受重视,只有把个人的才能发挥与用人单位融合起来,才能更好的促进单位发展。第五,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评价大学生能力的重要指标,对学校品牌和学历层次的重视程度相对较低。

以上是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要求。那么,在当今青年的心目中,最理想的工作是什么呢?青年心目中的理想职业中,党政机关干部被列为第一。这与近年来公务员的待遇不断提高、工作较稳定、工作压力相对其他行业小有主要关系。因此,这一职业在青年中成为热门专业。此外,教师、医生、律师等专业技术人员也被不少青年认为是最理想职业。在当前就业形式如此严峻的情况下,青年择业时,首先考虑的是职业“前途好”,其次是“收入高”,第三是“工作稳定”,与九年前相比,今天的青年更看中所从事行业的稳定性,这与当前就业竞争加剧,就业压力增大密切相关。

要使前途有更好的发展,现在的青年认为“掌握新技能”、“争取获得更高的学历文凭”“掌握更先进的知识”“提高专业学识 ”等方面显得尤为重要。可见,青年人普遍意识到知识和能力对就业的重要作用。与前十年年相比,今天的青年人更看中的是“新技能”、“更高的学历文凭”,从这一点我们也可以看出社会在对人才选拔上的微妙变化。可见,青年人的择业观正随着社会经济的转型而发生变化。为适应社会的需要,青年人普遍通过学习,掌握更多的新技能和先进的知识装备自己,以提高自己在就业方面的竞争力。

在目前的就业环境下,对一些青年来说能有一份工作已经觉得不容易。那么对已拥有工作的青年,他们的工作满意度到底如何呢?在国家最新发布的调查结果表明:对目前这份工作表示“非常满意”的占36。5%,“满意”的占34。7%“不太满意的占”34。7%,“完全不满意”的占 5。1%,持“满意”态度 和“不满意”态度的比例相当。接近四成对满意这份工作的人来说,他们对工作满足感来自哪些方面呢?最新发布的调查结果表明:学以致用、对社会有贡献,符合志趣是目前这份工作带给青年最大满足感前三位原因。那么据调查,对目前工作不满意的原因有“收入低,前途不理想,福利少,假期少。”进一步分析发现,青年的职业与他们的工作满意度有一定程度的相关,公务员对自己职业满意度最高。从性别上看,女性的工作满意度高于男性。

我国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职业认识和工作搜寻努力程度方面都存在明显问题。一方面,大学生毕业的职业认知能力较低。调查表明:大学毕业生缺乏对自我的个性和职业能力的知识,大多数的大学毕业生不知道自己到底适合什么样的职业。另一方面,大学毕业生的工作搜寻努力不足。从大学生的求职费用上看,求职费用在500元以下的占51。9%,500-1000元的占23。8%,在搜寻工作“联系的单位”上,有13%的没有做出任何努力(联系了0个单位),29。1%的联系了1—3个单位。27。5%的联系了4—6个单位,30。4%的联系了7个

单位以上。在搜寻工作“到过的城市”问题上,有54。9%的到过1个城市,8。9%的到过4个以上城市。由此看来,部分大学毕业生的搜寻费用偏低,搜寻工作的空间较小,表明工作搜寻努力不足。由于工作搜寻努力程度不够,导致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择业时表现出信心不足,有30%的大学生的回答是“一般”和“没有信心”的。

由于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职业认知能力较低,工作搜寻努力程度不足,不利于大学生顺利就业。

如何加强高校就业指导的对策呢?第一,前面的分析表明,大学生的职业认知能力影响着大学生的工作搜寻努力程度,而工作搜寻又进一步影响着大学生的求知结果。因此,高校就业指导应该注重培养大学生职业认知能力,提高大学生的工作搜寻努力程度。一方面,高校不仅要帮助大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促进学生对自身职业的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价值观等方面的准确认识,而且还要培养大学生运用各种渠道获取职业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就业指导还要帮助毕业生了解国家各项方针政策和各种职业,把握国家及各省市就业改革的动向和具体就业政策,加强和用人单位的联系。

第二,高校就业指导的对象应该包括每一个年级的大学生,由于良好的职业认知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而是大学生在长期生活学习中逐渐积累形成的,也就是说,大学毕业生的职业认知能力离不开以前的经历和教育,所以高校就业指导不仅要针对大学毕业生,也要针对其他年级的大学生。

第三,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队伍的专业化建设,由于职业探测能力是大学求职成功的重要因素,而提高大学生的职业探测能力对就业指导工作人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作好社会转型期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有如下对策与思考:

第一,适应时代变化,从根本上转变就业指导观念,建立长效就业指导机制。首先要适应转型期毕业生就业模式转变,把就业指导教育观测整个大学教育全过程。把就业指导教育工作作为整个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要根据转型期社会对人才录用标准的变化,积极参与与推进高校人才录用标准的变化,积极参与推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又要和国情教育,德育教育相结合。引导学生了解社会用人需要标准变化,平衡自我期望和市场需求之间的差异。正确进行自我定位和职业生涯规划。

第二,适应转型人才市场对毕业生的评价标准变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设置。 第三,改变那种只重视知识灌输,忽视对学生文化涵养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培养模式。把德育课程建设和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重视提高学生的文化涵养和思想道德品格。加强学生合作精神,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的培养。使学生不仅具有良好的“硬素质”,也具有良好的“软素质”。这是做好高校人才培养全面提高毕业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

未来,是挑战的社会,是竞争的社会。只有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才能在社会中占有一席之地。另外,我们也要在社会工作中不断摸索,不断提高,不断锻炼。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9dk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