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5年高考模拟试题 - 2015届河南省郑州市高三第三模拟:历史试题

更新时间:2024-04-22 04:3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5年河南省郑州市高中毕业年级第三次质量预测

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

24.“以公元前500年为中心——从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人类的物质、精神基

础同时地或独立地在中国、印度、波斯、巴勒斯坦和希腊开始奠基,而且直到今天人类仍然附着在这种基础之上??这便是轴心的时代。”在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被誉为“轴心的时代”。其原因不包括

A.生产动力的革命初现端倪 B.大一统的政治趋势逐渐明朗

C.政府对商业的控制日益松弛 D.重个人修养的价值判断标准开始树立 25.《国语·齐语》说:“陵阜陆墐,井田畴均,则民不憾。”子产治郑,实行“田有封洫,

庐井有伍”。这些材料主要说明

A.管好井田是当时不可或缺的施政内容 B.井田制度走向瓦解 C.买卖田地的情景在当时开始出现 D.土地兼并十分严重 26.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奠不分天子之权,

以治其事。??寓封建(允许官位世袭)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之。宗法立而刑清。天下之宗子,各治其族,以辅人君之治。”这反映出顾炎武的思想是

A.主张经世致用,反对空谈义理 B.主张思想自由,批判虚假说教 C.主张主张在民,但又有复古情结 D.反对君主专制,但又尊崇传统 27.关于雅典民主,有人认为,“一些公民,不论全体公民中的多数或少数团结在一起,被

某种共同情感或利益所驱使,反对其他公民的权利,或者反对社会的永久和集体的利益,??就会造成多数人的暴政。”这主要说明当时雅典

A.国家权力掌握在公民手中 B.实际上是贵族专制独裁

C.能够有效制约野心家的专制 D.直接民主导致国家权力滥用 28.马克思认为,“瓦特的伟大天才表现在1784年4月他所获得专利的说明书中,他没

有把自己的蒸汽机说成是一种用于特殊目的的发明,而是把它说成是大工业普遍应用的发动机。”下列有关瓦特改良蒸汽机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使机器生产彻底取代了手工劳动 B.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

C.使工厂摆脱了自然条件的限制 D.可以普遍应用于各种生产和生活部门 29.恩格斯曾对一位文学家评价道:“他的伟大作品是对上流社会无可阻挡的崩溃的一曲无

尽的挽歌;他对注定要灭亡的那个阶级寄予了全部的同情。但是,尽管如此,当他让他所深切同情的那些贵族男女行动的时候,恰恰是这个时候,他的嘲笑空前尖刻,他的讽刺空前辛辣。”下列美术作品中与该文学家风格一致的应该是

30.张之洞认为,“今日自强之端,首在开辟利源,杜绝外耗”。基于此种认识,洋务派创办了

A.轮船招商局 B.江南制造总局 C.福州船政局 D.发昌机器厂 31.学者闻一多写道:“《中国之命运》一书的出版,在我个人是一个很重要的关键。我简直

被那里面的义和团精神吓一跳,我们的英明的领袖原来是这样想法的吗???《中国之命运》公开向五四挑战,我是无论如何受不了的。”这反映出当时闻一多 A.深受渐进改良思想的影响 B.由亲蒋反共转变为反蒋反共

C.反对无政府主义等激进思想 D.维护自由、民主的“五四精神”

32.据相关资料显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开始用极大力气模仿苏联教育制度,特别强

调训练实用科目中的自然科学人员;同时改组了基督教会大学和国立大学的文理科系统,取而代之的是创办了20个新的科技院校和26个新的工程研究所。这种教育变革的主要目的是

A.与旧中国的教育彻底决裂 B.为国家工业建设培养人才 C.实现文理科系统均衡发展 D.与苏联联合对抗资本主义 33.香港、澳门回归后的事实充分证明,“一国两制“方针是正确的,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的,这为两岸和平统一树立了光辉的典范。“一国两制”所体现的主要原则是 A.社会主义原则 B.和平共处原则 C.实事求是原则 D.民族平等原则 34.有人如此评价某位苏联领导人,“他宛如一个政治万花筒:顶上阴谋家的帽子刚脱,头

上便戴上了改革家的桂冠;策略家的徽章未送进门庭,蛮干家的门牌就已挂出。”该苏联领导人应当是

A.斯大林 B.赫鲁晓夫 C.勃列日涅夫 D.戈尔巴乔夫 35.“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共产主义世界的重大变动,冷战的国际体系成为历史。在后

冷战的世界中,人民之间最重要的区别不是意识形态的、政治的或经济的,而是文化的区别。“该观点认为当今世界

A.文化上的冲突是最主要的冲突 B.文化上的区别决定着政治上的区别 C.国家之间不存在意识形态的冲突 D.各国文化上的差别越来越明显 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工业革命以前,更确切些说,早在16世纪及其以前,英国农业已经进入了突破性发展的第一阶段。??英国在18世纪创造出了举世无双的生产与消费水准,获得工业社会的首张入场券。它是社会长期孕育和发展的结果,既是物质的积累,也是精神的积累,是生活过程与方式的不断改善,也是观念、心态、个人权利及法律政治结构等一系列变迁的结果。

——侯建新《工业革命前英国农业生产与消费再评析》 材料二 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曲线图(图7)。

材料三 中国城市化率曲线图(1952—2008年)(图8)。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英国农业“突破性发展”的表现及对社会发展

的影响。(7分)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忻说明材料三中与材料二在从B到D(1950年—

—980年)同一时期,中西方城市化水平差异的主要社会原因。(12分) (3)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忆往昔,你如何看待工业革命

以来的城市化进程?(6分) 41.(1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就提出,“我们在国际上是属于以苏联为首的反帝国主义战线一方面的。真正的友谊的援助只能向这一方面去找,而不能向帝国主义战线一方面去找。”在帝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中间,“中立”是不可能的,中国必须站在以苏联为首的和平民主阵营一边。明确宣布“一边倒”,打破了帝国主义的幻想。这一外交方针对新中国建设起了重大作用。

——靳德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二 “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实施不仅使新中国在经济援助、外交等方面倚重苏联,并且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的某些方面也照搬前苏联经验,产生了许多弊端,走了许多弯路。同时也加剧了中美关系的冻结程度,限制了中国外交向纵深的发展。

——游艳丽《美国对华政策与新中国“一边倒”外交政策之联系》 请选择材料中的一个或两个观点进行评述。 注意:(1)评述要围绕主题展开。(2)论点应由史实支持。(3)论述要层次分明。(4)语言要通顺流畅。

请考生在第45、46、47、48四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宰相扬炎制定了两税法。“夏输无过六月,秋输无过十一月,置两税使以总之。凡百役之费,先度其数,而赋於人,量出制入。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度所取与居者均,使无侥利,其租庸杂徭悉省,而丁额不废。其田亩之税’以大历十四年垦田之数为定,而均收之。道黜陟使按诸道丁产等级,免鳏寡惸独不济者,敢加敛以枉法论。”

——《文献通考》卷,田赋考三

材料二 明万历九年(1581年),张居正在清丈全国土地的基础上下令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总括一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一概征银,官为分解,雇役应付。 ——《明神宗实录》卷220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则税制实施背景的主要相同之处。(9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两则税制的主要特点。(6分) 4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凡未经国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税,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向国王请愿,乃臣民之权利,一切对此项请愿之判罪或控告,皆为非法。??国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国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国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讯问。??定罪前,特定人的一切让与及对罚金与没收财产所作的一切承诺,皆属非法而无效。为伸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强与维护法律起见,国会应时常集会。

一一蒋相泽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权利法案》

材料二 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在于保护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整个主权的本原主要是寄托于国民。任何团体、任何个人都不得行使所未明白授予的权力。??法律仅有权禁止有害于社会的行为。凡未经法律禁止的行为即不得受到妨碍,而且任何人都不得被迫从事法律所未规定的行为。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除非当合法认定的公共需要所显然必需时,且在公平而预先赔偿的条件下,任何人的财产不得受到剥夺。

一一吴绪等选译《人权宣言》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两个文件所体现的共同时代精神。(9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个文件在当时所产生的不同作用。(6分) 4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在十九世纪中叶的欧洲,重大的政治问题都是依靠武力加以解决的。??。但所有欧洲国家都得出了结论,大规模的军事力量对它们的民族生存是不可或缺的。??1914年,欧洲大陆上每一个强势国家不仅拥有一支庞大的常备军,而且在公民中间拥有数百万经过训练的后备军。几乎没有什么人渴望战争。然而,每个人都认识到,战争总有一天会来。在1914年以前的那几年里,战争迟早要爆发的想法,可能使得一些国家里的某些政治家更决心去发动战争。不管怎样,民众对未来战争的预期,连同大规模的常备军,促成了这场1914年爆发的横跨欧洲的大战。不过,这场大战的出现也有其他的原因,包括国际同盟的

连锁体系,德国想在世界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的预期(这对英国早先形成的优势地位构成挑战,在法国则引起民族主义忧虑)以及在马尔干半岛正如火如荼的种种冲突。

——(美)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二 关于一战的战争责任问题,中国学者潘人杰、李巨廉认为,应从“时代”、“格局”和“人”三个层面来看待战争缘起和战争责任。从时代看,现代条件下的大国霸权主义,主要资本主义大国经济和技术的迅猛提高,是20世纪初可能发生世界大战的条件;从“格局”看,20世纪初两大对立的同盟体系和军事集团的新格局的形成,为从局部战争演化为全面战争埋下了祸根;从“人”看,通向一战的道路有很大的自发性特点,这与大国当权人物的决策行动和对危机的处理有关。政策和行动僵硬,缺乏必要的妥协和绥靖,促成了两大集团迅速迎头相撞。

(1)依据材料一,分析一战爆发的历史背景。(10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学者对于一战战争责任的认识。(5分) 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武则天认为,“建国之本,必在务农”,“务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人富”。她规定,能使“田畸垦辟,家有余粮”的地方官升任;“为政苛滥,户口流移”的“轻者贬官,甚至非时解替。这样.在她执政的年代里,农业和手工业都得到较大的发展。人口不断增加,据当时统计,永徽时全因户数为380万户,到武则天临终的神龙元年,渐增为615万户,几乎增长一倍。

——腾讯网

材料二 鬼神之所不容,臣民之所共怨。

——王夫之对武则天的评价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芳流剑阁光被利州。

——郭沫若对武则天的评价

(1)依据材料一,概括武则天发展农业的主要措施,并分析其影响。(9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应如何正确评价历史人物。(6分)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9cw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