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阅读材料

更新时间:2023-09-30 08:1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伏尔泰:“尽管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愿意用我的生命来捍 卫你发表自己观点的权利。”

国王推行民主选举制度,今日大选,人民竟然不知所措。

有“喜马拉雅山香格里拉”之称的不丹,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小王国。 1907年建立了旺楚克王朝,当传至第四代。2001年,国王宣布不要江山要民主,在他苦心铺排下,不丹今日-2008年3月24日举行大选,告别帝制,走向民主,成为地球村最年轻的民主国家。 面对不熟悉、不确定的民主未来,纯朴的不丹人,有人眷恋不舍帝制、有人对喧闹的竞选活动厌烦不已,有人甚至选那一个政党而与家人失和,但是,他们都开始体验到民主真谛: 可以以行动来表示当家作主

“今天你们有个好国王,但是,如果明天有一个坏国王,那怎么办?”不丹第四代国王辛格.旺楚克凭这个意念,向国民推行民主制度就是这个道理,

1

对苏格拉底死因的三种解释

苏格拉底之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事件,他是西方历史上(或许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因为思想和言论而被处死的哲学家。在当时,哲学家这个称呼意味着今天的思想家、科学家、知识分子之类的角色,所以,也可以说苏格拉底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位为真理而殉道的科学家,或因执着于真理而被处死的知识分子。更为重要的是,苏格拉底不是死于人们公认是残暴的专制政体下,而是在古希腊号称最珍视人类言论自由、最民主的城邦雅典,由人民按合法的程序,经过民主的投票审判处死的,这让近代以来将民主政体奉为神圣的价值与制度体系的知识分子们深为尴尬。如果民主政体是最好的政体,它又为何将这位人类罕见的优秀思想家杀之而后快?处死苏格拉底是民主政体的一个偶然失误,还是其先天固有的局限性?这些问题使得对苏格拉底之死的追问,自然而然地走向对西方近代以来奉为圭臬的基本政治制度的追问。就苏格拉底本人来讲,这种死法是成就他不朽声名的一个重要的实际原因,因为单就思想来讲,他固然有原创的东西,但也有不少承袭他之前的哲学家的内容,况且他本人是述而不做,未留下只字片墨,这么一个几乎没有留下任何文字资料的人却能获得西方哲学史上最重要的地位,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的从容赴死给他带来了广泛关注。和一切真正在历史上留下痕迹的思想家一

2

样,苏格拉底的生活经历本身是更有力的因素。通俗些说,他因被不公正地处死而引人关注,人们在关注他被处死这一事件的同时,不能不关注他为何被处死,不能不涉及到他的思想,于是,了解与思考他的思想也成为必要的内容,他的思想也就随着故事传播下来。

关于苏格拉底的死因,目前看到的解释主要有三种: 一、因为他反民主的思想与言论引起了民主派的恐慌,他们担心苏格拉底的言行会导致新的寡头政变,所以才起诉他。本来是想将他驱逐出境,但由于苏格拉底的傲慢与固执,最终只能杀之了事。这种解释以英国学者A?E?泰勒为代表,国内外不少哲学史教材和专著也以此为然。我将其概括为“反对民主说”或“政治迫害说”,即苏格拉底由于反对民主,所以死于民主派的“政治迫害”。

二、因对民主政治持反对看法,苏格拉底要用自己的生命实践证明民主政体的荒谬。他故意向民主派与民主制度挑衅,目的就是逼民主派杀了他,证明“以言论自由著称的一个城市竟对一个除了运用言论自由以外没有任何罪行的哲学家起诉、判罪、处死,这给雅典的民主烙上永远说不清的污点”。这种观点以美国报人斯东为代表,可以概括为“主动找死说”,即苏格拉底自己主动寻找被处死的结果,以身死证明自己思想观点的正确。 三、苏格拉底死于民众对精英的恐惧与敌视。苏格拉底代表

3

着一种在平庸的日常生活之外追求真理的卓越思想,而真正的思想乃是一种威胁,“不仅权力者本身可能把思想当作威胁,而且怯懦的民众,也把思想家当作破坏其安宁生活的罪魁祸首。因此,苏格拉底的死,同时也是民众对真实的畏惧心理的一种过激反应”。③这种解释引自复旦大学学者们编写的教材,据他们转引,来自法国人让?布伦的《苏格拉底》,我将此说称之为“民众迫害说”。是民众的愚鲁与怯懦,又有民主政体这种可以让民众的愚鲁和怯懦真正发挥作用的条件,所以,才杀了以精英自居、也确是精英的苏格拉底。

就好像追溯中华文明要回到孔夫子一样,追溯西方文明也

要回到古希腊。古希腊与古罗马,再加上基督教传统,是西方文明的源流。尤其是在社会科学领域,现今比较流行的“民主”“共和”“自由”“代议制”等等问题,无一不从三者传来,并且改头换面之后尚有些许本色残存。

做学问当然可以无视三者,但是也要自食成果成为无根之树无源之水的恶果。

并且如果有人站出来声称居然没有阅读“古希腊罗马的必要”,认为“《联邦论》已经解决了问题”,那肯定是要贻笑大方的了。

谈到古希腊。则不能不谈到苏格拉底,不能不谈到苏格拉底之死。 甚至有人说,苏格拉底之死才是开启西方文明的那把钥匙。

4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的哲学家,他有一个很出名的弟子还有一个很出名的徒孙。

但是他的运气没有后辈们好,他在雅典很不受人待见。 归根结底,就是出于他的“辩证法”了。他的“辩证法”与我们今天的可不同,分为“讥讽”和“助产术”,是一种很牛叉的辩论技术。

他的爱好与今天很多老湿都不一样,老湿们喜欢以装x为乐,苏格拉底喜欢以装无知为乐。当然,他装无知也是有目的的,往往就是这个无知的苏格拉底狠狠地调戏了这些老湿,让老湿们装x装得浑身不自在。

后来终于找到了一个机会,想办法控告苏格拉底毒害青年不敬神,然后苏格拉底就被判了死刑。

关于苏格拉底不敬神的桥段,有兴趣地同学可以看一看阿里斯托芬的喜剧《云》。剧中苏格拉底的朋友阿里斯托芬(在《雅典民主的谐剧》一书中,斯托引用柏拉图《会饮篇》中的描写,认为阿里斯托芬与苏格拉底是要好的朋友,而同一本书中希尔克的文章却认为从《云》看来,阿里斯托芬不太喜欢苏格拉底。本文采取前说。)很不厚道地把苏格拉底塑造成了一个“诡辩者”,据说后来苏格拉底被判死刑就有可能是阿里斯托芬的戏剧太流行了,《云》里的形象深入人心,大家都恨为了钱颠倒是非的诡辩家们,于是也就顺便恨了苏格拉底。其实苏格拉底真不是诡辩家。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9cf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