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知识

更新时间:2023-11-16 11:4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公共基础知识:经济常识典型例题(知识树立与解题技巧) 知识点睛与解题技巧 1.西方经济学理论简介

西方经济学的发展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即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与现代经济学。古典经济学——从 17世纪中期开始到 19世纪 70年代为止——包括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李嘉图、西尼尔、穆勒、马尔萨斯,法国经济学家萨伊。这一阶段以亚当·斯密为代表,其 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被称为经济学上的第一次革命,建立了以自由主义为中心的经济学体系,这标志着经济学的诞生。古典经济学代表性的教科书是穆勒的《政治经济学原理及其在社会哲学上的应用》,这一教科书流行了 20年。新古典经济学——从 19世纪的“边际革命”开始到 20世纪 30年代为止——包括英国经济学家杰文史、马歇尔、法国经济学家瓦尔拉斯。瓦尔拉斯边际效用价值论的提出被称为经济学上的第二次革命,标志着新古典经济学的开始。马歇尔在 1890年发表的《经济学原理》是其代表性的教科书。现代经济学开始于 20世纪 30年代凯恩斯主义,包括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琼·罗宾逊、斯拉伐,以及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弗里德曼和卢卡斯。其中凯恩斯在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标志着现代经济学的产生,该书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达尔文的《物种起源》、马克思的《资本论》被人们称为改变世界历史的四大著作;而萨缪尔森的 1948年开始发行《经济学》至今已出第十六版,是一本很好的现代经济学教科书。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在19世纪中叶创立的,这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有其客观必然性。第一,18世纪末19世纪中叶,英、法、德等国的产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确立。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它本身固有的矛盾日益暴露,为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本质及其发展趋势提供了充分的条件。第二,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发展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无产阶级已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革命实践呼唤着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指导。第三,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提供了思想材料,或者说构成了理论来源。马克思批判地继承前人的一切优秀成果,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这是人类经济思想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

3.经济:指在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活动,以及在这些活动中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4.商品: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5.商品经济:指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和,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 6.商品经济存在的条件:一是社会分工;二是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7.商品经济的类型:分为小商品经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三种类型。 8.商品的使用价值: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9.商品的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 10.商品的价值量:指商品价值的大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长短来决定。

11.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各个商品生产者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12.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就是劳动者的生产效率。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13.一般等价物:一般等价物就是从其他商品中分离出来,可以和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并表现其他一切

商品价值的商品。

14.货币: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 15.货币的五种职能:货币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种职能。货币作为价值尺度,就是以货币作为尺度来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大小。 16.价格、商品流通、流通手段

(1)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

(2)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它的公式是:商品——货币——商品。 (3)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叫做流通手段。 17.纸币: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 18.纸币流通公式、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C

(1)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

(2)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从而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叫做通货膨胀。 (3)通货紧缩是指物价水平持续下降和市场需求持续疲软的一种经济现象。

19.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20.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21.市场经济的含义

市场经济是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来配置社会资源的一种经济形式。它是商品经济充分发展的必然产物。商品经济充分发展,取代自然经济成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形式,各种主要经济活动包括生产、分配、流通、消费都通过市场来进行,市场机制的作用就覆盖全社会,在资源配置中起着基础性作用。这时,商品经济就发展成为市场经济。

2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

长期以来,不论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还是西方经济学中,一直认为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实行社会主义就必然是计划经济,实行市场经济就是搞资本主义。我国从1978年开始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遇到的就是这种传统观念的制约和束缚。邓小平在深刻分析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和我国改革开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问题作出了一系列新的论断,明确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新思想。 2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实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必须认真抓好以下五个重要环节:(1)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2)建立全国统一的开放的市场体系,实现城乡市场紧密结合,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互衔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3)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4)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5)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城乡居民提供同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这五个环节的有机结合,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24.价值规律的作用

(1)价值规律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

(2)价值规律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方式,提高劳动生产率。 (3)价值规律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 25.如何认识国民收入及其分配

在社会总产值中,扣除已消耗的生产资料,余下的那部分净产品,用货币表示就是净产值,称作国民收入。国民收入是劳动者新创造的社会财富,它标志着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扩大再生产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能力。

国民收入经过复杂的分配过程,按其最终用途,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于积累,一部分用于消费。 国民收入中用于积累的部分,包括用于扩大再生产、非生产性基本建设和社会物资储备三方面内容。国民收入中用于消费的部分,包括个人消费和公共消费两方面内容,其中,个人消费,就是劳动者个人及其家庭的消费;公共消费,包括国家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救济和劳动保险方面的支出等。公共消费是实现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提高劳动者素质,以及保证社会再生产正常进行所必需的。

在国民收入的分配中,必须正确处理积累与消费的关系,首先,在生产发展、国民收入增加的基础上,积累和消费部分都应当有所增长;其次,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必须同国民收入的物质构成相一致。一方面,积累基金必须同社会增加的生产资料相一致;另一方面,消费基金必须同全社会的消费资料数量相一致。 此外,社会主义国民收入分配还必须正确处理国家、企业、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在分配中兼顾三者利益。

26.如何认识财政及其作用

财政是国家的收入和支出,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而进行的社会产品分配,它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

国家财政是通过预算实现的。预算是国家的基本财政计划,它是国家财政的主要环节。预算包括财政收入和支出,这是国家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两个方面,财政收入表现为组织收入、筹集资金的过程。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集中起来的资金就是财政收入。包括税、利、债、费四种形式。财政支出是国家对集中起来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的过程,国家预算支出的财政资金就是财政支出。财政支出规定了政府活动的范围和方向,也可以反映政府的政策,按其用途,可分为经济建设支出,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债务支出和其他支出。财政收支平衡是指当年国家财政收入等于支出或收入大于支出,略有节余;财政赤字是指当年财政收入小于支出,出现差额的经济现象。

财政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第一,国家通过财政可以有效地调节资源配置;第二,国家通过财政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第三,财政可以有力地促进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的发展;第四,财政有利于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第五,财政是巩固国家政权的物质保证。

财政的作用如此重要,为了使其得到充分发挥,关键是大力增加财政收入,要增加财政收入,必须努力发展经济,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 27.税收的作用及其与公民的关系

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三个基本特征,无偿性要求它具有强制性,强制性和无偿性又决定了它必须具有固定性。三者缺一不可,统一于税法。我国税法规定,纳税人必须在规定的申报期限内到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税务机关凭借国家政权赋予的权力,对欠税、骗税、抗税者不仅要追缴税款,处以罚金,有的还要交由司法机关予以刑事处罚。

社会主义国家的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新型税收,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税收是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第二,税收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第三,税收是国家实现经济监督的重要手段。

纳税人是税法上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不同税种有不同的纳税人。在我国,主要税种有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和关税。

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与此同时,还应懂得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行使纳税人权利。 28.我国的银行体系

银行是依法成立的经营货币信贷业务的金融机构,它是商品货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我国现阶段的银行分为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三类。

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的中央银行,它是在国务院领导下,管理全国金融事业的国家机关,是我国政府的组成部分。它被称为银行的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领导力量,具有极其重要的职能:第一,依法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第二,发行人民币,管理人民币流通;第三,管理国库;此外,还具有持有、管理、经营国家外汇储蓄、黄金储备的职能。

商业银行是以经营工商业存、放款为主要业务,并以银行利润为主要经营目标的企业法人。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体系中主要有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五大国家级商业银行。

政策性银行是为确保国家大型基本建设和大宗进出口贸易的顺利完成而设立,并向这些项目提供国家政策性专项贷款的专业银行。其目的是建立健全国家宏观调控体系。到目前为止,我国有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三大政策性银行。 29.公民投资的种类以及各自的特征和作用

公民投资除可购买股票外还可投资储蓄、债券和保险。

公民个人的储蓄,作为一种投资行为,在国家的经济生活和人民生活中起着重大的作用:第一,为国家积累资金;第二,调节市场货币流通;第三,有利于培养科学合理的生活习惯,建立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债券是一种债务证书,即筹资者给投资者的债务证据,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约定利息并到期偿还本金。与股票有许多相似之处,它们都是集资手段,都是能获得一定收益的金融资产。但二者又有所不同。首先,性质不同,股票是股东的入股凭证,是投入公司的资金的所有权证书;债券是一种债务,限期偿还。其次,受益权不同,股票以取得股息和红利为补偿条件,经营状况好坏决定着股票的效益;债务以定期收取利息为条件,其安全性比股票大。第三,偿还方法不同,股东要退股,只能去卖股票,债券到期可以还本付息。债券有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和公司债券等种类。其中,政府债券安全性最高,金融债券次之,而公司债券的风险较高,但往往收益率也比较高。

公民购买商业保险,是一种对风险本身的投资方式。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保险正在逐渐建立和不断完善,与此同时,商业保险也日益发展起来。社会保险是解绝大多数社会成员共同需要的最迫切的保险项目,只保障其基本生活水平。社会保险的费用大多是个人、企业和政府共同负担或由政府负担,它不是以被保险人的需要为依据,而是由国家和有关部门统一规定。商业保险建立在商业原则基础之上,是参与保险者个人意志的体现。商业保险的保障项目广泛,形式多样,给付标准较高。参加商业保险的费用完全由个人负担,是否购买保险,何时购买,买什么样的保险,为谁购买,完全由参与保险者自主决定,

保障范围的大小与缴纳的保险费成正比。保险公司是办理各种保险业务的专业公司。商业保险一般可分为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两大类。商业保险是把分散的社会资金集中起来,用以补偿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造成的损失的一项措施。为我国企业生产发展和人民生活稳定提供了重要保障。 30.新型工业化道路 ???

新型工业化道路主要表现在:第一,发达国家都是在工业化之后推行信息化的,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这些年信息化发展很快,我们完全可以在工业化的过程中推进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从而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第二,在发达国家实现工业化特别是在快速发展的时期,大多数是以消耗能源、牺牲环境为代价,可以说“先发展、后治理”的代价是很大的。所以,我们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特别强调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强调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第三,在发达国家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注重机械化和自动化,与此同时出现了一些失业问题。中国的国情是人口多,劳动力成本比较低,我们就是要在工业化的进程中,处理好资本技术密集型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处理好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关系,处理好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也就是说,在推进工业化的同时,也扩大就业。十六大报告对新型工业化道路作了描述,这就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道路。 31.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一个国家产业结构的状态及优化升级能力,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十六大报告提出,“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这一论述指明了我国的产业发展方向,为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奠定了理论基础。 32.国家的宏观调控

国家的宏观调控必要性市场的调节作用不是万能的 市场存在着固有的弱点和缺陷自 发性 盲目性 滞后性

任务保持总量平衡 抑制通货膨胀 促进结构优化 实现稳定增长 手段经济手段 法律手段 行政手段

国家的宏观调控是指国家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控制和调节。宏观调控的任务,具体来说,可概括为两个方面:(1)总量平衡;(2)结构优化。总量平衡是指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结构优化是指在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大致平衡的条件下,二者的局部结构也必须合理,才能有利于经济很好地发展。 考点直击

1. 西方经济学的经典理论的提出者及其内容,例如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理论。 ' 2. 与当前经济形势密切相关的经济理论,例如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E.原料贡献

18.80年代出现的新经济增长理论是对传统经济增长理论的反思,它开创了新的研究领域,表现在( )。 A.新经济理论把经济增长的源泉内生化,认为知识对经济增长有决定性意义

B.知识积累和人力资本不仅自身能够形成递增的收益,而且能使物质资本和劳动的要素投入也产生递增收益

C.揭示了技术进步与投资相互促进的机制 D.新经济增长理论是一种完全成熟的理论

E.新经济增长理论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分析经济增长过程,探寻经济增长的机理、动力和影响因素 19.范围经济产生的原因包括( )。 A.采用专业化分工生产所带来的利益 B.投入要素具有多重使用价值 C.效率管理的覆盖面扩大 D.充分利用品牌优势和营销网络

E.生产规模满足最小技术效率的要求,实现成本最小化。 20.价格歧视得以实行一般要具备的条件包括( )。 A.市场存在不完全性

B.各个市场对同种商品的需求弹性不同

C.有效地把不同市场之间或市场的各部分之间分开 D.确定国内产业造成了实质性损害或实质性损害威胁 E.市场信息完全

21.纵向兼并的好处包括( )。

A.通过纵向兼并,厂商的交易成本可能会降低 B.确保重要投入品的稳定供给 C.可以增强或创造市场力量

D.厂商与其他厂商合并的筹备需要大量的法律费用 E.可以避免政府限制、管制和税收

22.城市金融市场中的货币市场是指专门融通资金的市场,亦称短期金融市场,一般期限在一年以内。其业务类型主要包括( )。

A.票据贴现市场 B.票据承兑市场 C.短期证券市场 D.黄金买卖市场 E.同业拆借市场

23.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目的有 ( )。 A.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B.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C.增加企业的利润 D.扩大企业的市场占有率 E.增加国民生产总值

24.市场绩效的衡量方法包括( )。 A.利润率 B.勒纳指数

C.贝恩指数 D.托宾q值 E.X非效率

25.产业组织政策的具体目标包括( )。 A.企业应达到并有效地利用经济规模

B.较快的技术进步,主要是指技术和产品的开发、革新等活动有效且比较充分 C.不存在过多的销售费用

D.产品的质量和服务水平较高,并具有多样性 E.能够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D。解析:农民对于风险的承受能力是很弱的,因为靠天吃饭的农业存在着极大的不稳定性,而新的技术变化的生产要素具有很强的风险性,所以一般农民不愿意接受。

2.【答案】C。解析:在1798年发表的《人口学原理》中,马尔萨斯做出一个著名的预言:人口增长超越食物供应,会导致人均占有食物的减少。但是他却忽略了科技进步的因素,因为随着科技的进步,粮食产量也是在增加的。

3.【答案】D。解析:产业结构成长不仅仅是一个量的增长的过程,它更是一个质的发展的过程。 4.【答案】B。

5.【答案】D。解析:通货膨胀时期,物价上涨,高收入阶层在剔除物价的影响后,对实际收入的影响相对较小,相反,使得低收入阶层的实际收入下降得更大。C项说法正确。另外通货膨胀的发生,使得低收入阶层为了维持既定的福利水平(包括消费水平)从而增加财务支出,压缩储蓄与投资,从而损害了低收入阶层的长期福利。可见A、B项说法正确,D说法错误。故答案选D。

6.【答案】C。解析:中央银行买进有价证券,向市场投放了货币,可以增加商业银行的原始存款,用以创造存款货币,扩大货币供应量;反之,中央银行卖出有价证券,则可减少货币供应量。

7.【答案】D。解析:自动稳定器就是能在经济出现周期性变化时自动对经济产生稳定作用的机制。自动稳定器的作用就是反周期,比如税收,拿累进税来讲,假如经济处在繁荣时期,大家收入高了,税收就会加重,从而减少居民和企业收入,反之,经济不景气时,收入降低,税收就减少了,因此可以让企业和居民保留更多的收入,因此税收在这里起到了一个调节的作用。

8.【答案】D。解析:信息不对称不仅指人们常常限于认识能力不可能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发生或将要发生的任何情况,更重要的是指行为主体为充分了解信息所花费的成本实在太大,不允许他们去掌握完全的信息。

9.【答案】D。解析: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换句话说,就是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但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进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10.【答案】B。解析:工业化是指国民经济中一系列基要的生产函数(或生产要素组合方式)连续发生由低级向高级的突破性变化(或变革)的过程。工业化有多种定义:①工业化是指脱离农业的结构转变,即农业在国民产品中和就业中的份额下降,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份额上升。②工业化是指工业部门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持续上升。③工业化是指“一系列基要生产函数连续发生变化的过程。”④工业化是制造业产值

份额的增加过程,工业化水平用制造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份额来衡量。

11.【答案】B。解析:托达罗模型的基本含义:①促进农民向城市流动的决策,是预期的而不是现实的城乡工资差异,它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工资水平,二是就业概率。②农村劳动力在城市获得工作机会的概率与城市的失业率成反比。③人口流动率超过城市工作机会的增长率,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合理的。在城乡预期工资差异很大的条件下,情况就会如此。因此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城市高失业率是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和经济机会不平等的必然结果。

12.【答案】C。解析: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

13.【答案】A。解析:帕累托最优状态,又称经济效率,如果对于某种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在不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情况下,而不可能再使某些人的处境变好。

14.【答案】D。解析:边际替代率是指消费者在保持相同的满足程度或维持效用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时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

15.【答案】C。解析:在实践中,运用产业关联标准选择主导产业主要通过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来衡量产业关联强度。一个产业影响其他产业的程度叫影响力,受其他产业影响的程度叫感应度,分别把这两种程度系数化就得到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力系数。产业关联度是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力系数之和。重化工业的高产业关联特征主要表现为内部产品自我循环量较大,不仅是中间产品的最大供给者,也是中间产品的最大需求者,具有较强的前向和后向产业波及效果。

16.【答案】D。解析:“产业”是指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企业集合。泛指一切生产物质产品和提供劳务活动的集合体,包括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商业饮食服务业、文教卫生业等部门。 17.【答案】A。解析:中国封建时期是农业社会,所以决定了它最重要的产业政策也只能是农本思想。

18.【答案】B。解析:马克思提出了以产品的最终用途不同作为分类标准的分类方法。第一部类是指生产各种生产资料的部门,其产品用于生产性消费;第二部类是指生产各种个人消费品的生产部门,其产品主要用于个人消费。这种产业分类法是产业结构理论的基本来源之一,是投入产出表的基础。

19.【答案】D。解析:邓小平在认真总结建国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阐明了我国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阐述了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的战略重点和方向,指明了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途径,形成了完整、系统、科学的产业结构思想体系。这一思想体系成为我国21世纪产业结构升级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

20.【答案】D。解析:税收是产业政策最主要的间接手段。

21.【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哈罗德—多马模型内涵的表示的理解与应用。哈罗德—多马模型可以表示为G =S/V其中,G是经济增长率,S是资本积累率(储蓄率或投资率),V是产出-资本比。 22.【答案】B。解析:狭义的绿色革命是指发生在印度的“绿色革命”。1967—1968年,印度开始了靠先进技术提高粮食产量的“绿色革命”的第一次试验,结果粮食总产量有了大幅度提高,使印度农业发生了巨变。广义的绿色革命是指在生态学和环境科学基本理论的指导下,人类适应环境,与环境协同发展、和谐共进所创造的一切文化和活动。

23.【答案】A。解析:平衡增长理论可以分为“极端的”平衡增长和“温和的”平衡增长两种典型:(1)“极端的”平衡增长理论。主张对各个工业部门同时、按同一比率进行大规模投资。持这一观点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罗森斯坦—罗丹。他认为,在全面发展工业的过程中,为了避免一些工业发展过快,产品过剩,必须在

投资时做到按同一投资率对各个工业部门进行投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各工业部门之间发展协调、比例均衡,按同一增长速度向前发展,使产品的生产与需求达到平衡。因而,他提出了通过“大推进”式的投资来克服经济中存在的“不可分性”,是实现经济发展的必然途径。 (2)“温和的”平衡增长理论。主张对经济中的各部门包括工业、农业、外贸、消费品生产、资本品生产、基础设施等同时但不一定按同一比率进行大规模投资。持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是纳克斯。他认为,应当以各部门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和收人弹性的大小来确定其投资比率。斯特里顿等提出,应当以保证基本需要而不以国民收入最大化为增长和发展的目标,即在增长过程中,要注意改进卫生、营养和教育等条件,以直接对人力资源产生积极作用;赫希曼根据自己的“联系效应理论”提出了不平衡增长论,他认为各个部门的投入产出联系效应是不同,有的后向联系,有的前向联系,有的前后联系都强或都弱。

24.【答案】A。解析:城市功能的类型:(1)共同功能,即普遍功能,是所有城市都具备的功能,表明的是城市的共性,区分的是城市与乡村的界限,为城市生产、生活和提高人的素质提供服务的功能。(2)特殊功能,并不是每个城市都具有的功能,是为某一个城市或某类城市所特有的功能,表明的是城市的个性,区分的是城市之间的界限,决定着某一个或某一类城市的性质和在一定时期的发展方向,如:外贸进出功能、交通枢纽功能、旅游中心功能。(3)综合功能,是指一个城市同时具有多种并且有机结合的主导功能,每一种的主导功能的作用范围和影响都比较大,如:首都、省会、首府的大城市或特大城市都具有综合功能。(4)主导功能,指在城市诸功能中处于突出地位和起主导作用的功能,影响或左右城市的其他功能的运行,甚至决定着城市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如:生产功能。 25.【答案】D。

26.【答案】B。解析:罗斯托在学术上最重要的研究成果是提出经济成长阶段的理论。他试图用经济理论解释经济历史的进程,他用六个阶段的理论代替马克思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划分,认为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主导部门。

27.【答案】A。解析: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通过政府的收支活动,集中一部分社会资源,用于履行政府职能和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经济活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相对于市场机制而言,政府的职能是弥补市场的缺陷,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财政则是实现政府职能的物质基础。正是因为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存在和发展的主要依据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亦被称作“公共财政”。

28.【答案】D。解析:人力资本是投资的产物,是通过人力资本投资形成和积累的。它表现为人们所具有和运用的科学文化知识、专门的职业技术知识、专门的职业技能、健康等等。与物质资本相似,人力资本是通过人力投资而形成的。一切有利于提高人的素质与能力的活动,有利于提高人的知识存量、技能存量和健康存量的行为都是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因此,人力资本投资是多方面的。经济学家舒尔茨等人把人力资本投资归纳为教育投资、培训投资、劳动力流动投资、卫生保健投资等形式。 29.【答案】C。

30.【答案】C。解析:发展中国家高生育率的原因:(1)在发展中国家生小孩是一种投资,用来参与劳动和养儿防老。但许多社会由内在心理及文化因素决定小孩的数目,头生的两三个小孩算是消费品,以后的可能是投资品。考虑的机会成本包括母亲的时间及小孩的教育成本。(2)当养育小孩的成本提高后,会减少生小孩的数量。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及为妇女提供较多高收入职业是使出生率下降的方法。 31.【答案】B。解析:人类发展指数是在三个指标的基础上计算出来的:健康长寿,用出生时预期寿命来衡量;教育获得,用成人识字率(2/3权重)及小学、中学、大学综合入学率(1/3权重)共同衡量;生活水平,

用实际人均GDP(购买力平价美元)来衡量。

32.【答案】C。解析:根据各参加国的具体情况和条件以及它们的目标要求,经济一体化可以分为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和经济联盟四种形式。

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区是指由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组成的贸易区。成员国之间免征关税和取消其他贸易限制,但对区外国家仍保持各自的关税和限额。

关税同盟。关税同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为了取消彼此之间的关税或各种贸易壁垒,建立共同的对外关税而缔结的同盟。同盟内部商品自由流通和自由竞争。关税同盟在一体化程度上比自由贸易区进了一步。

共同市场。指在关税同盟基础上实现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在同盟内建立关税、贸易和市场一体化。其最终目标是要实现完全的经济联盟。

经济联盟。是经济一体化的最终发展目标和最高级的形式。它要求其成员国在实现关税、贸易和市场一体化的基础上,建立一个超国家的管理机构,在国际经济决策中采取同一立场,行使统一的货币制度和组建统一的银行机构,进而在经济、财政、货币、关税、贸易和市场等方面实现全面的经济一体化。 33.【答案】C。解析: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规定的方法和内容(《国际收支手册》第五版),国际收支平衡表包括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储备资产、错误和遗漏四大项,其中最基本的项目是经常项目。经常项目是指对实际资源在国际间的流动行为进行记录的账户,它包括以下项目:货物、服务、收益和经常转移。这是本国与外国进行经济交易而经常发生的会计项目,因此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项目。

34.【答案】A。解析:水平兼并,是指生产或经营同一、相似产品的企业间的兼并;纵向兼并,是指兼并企业的产品处在被兼并企业的上游或下游,是前后工序,或生产与销售的关系;复合兼并,是指分属不同的产业领域,既无工艺上的关联关系,产品也完全不相同的企业间的兼并。兼并的目的通常是为了扩大经营范围,进行多角化经营,以增强企业的应变能力。美国在线是美国当时最大的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时代华纳当时是一家传统的媒体巨擎,横跨出版电影与电视产业,因此,它们的合并属于水平兼并。

35.【答案】C。解析:对外贸易量是为剔除价格变动的影响,并能准确反映一国对外贸易的实际数量化而确立的一个指标,它能确切地反映一国对外贸易的实际规模。具体计算是以固定年份为基期而确定的价格指数去除报告期的出口或进口总额,得到的是相当于按不变价格计算的进口额或出口额,叫做报告期的对外贸易量。

对外贸易额是以金额表示的一国的对外贸易,又称“对外贸易值”,用以说明一国对外贸易的总规模,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国从国外进口商品的全部价值,称为进口贸易总额或进口总额。一定时期内一国向国外出口商品的全部价值称为出口贸易总额或出口总额,两者相加即为进出口总额——对外贸易额。 以货币所表示的对外贸易值经常受到价格变动的影响,因而不能准确地反映一国对外贸易的实际规模,更不能使不同时期的对外贸易值直接比较。

36.【答案】D。解析:许可证贸易是国际技术贸易中最为普遍的一种形式,指技术出售者将其技术标的物的使用权通过许可证协议或合同的形式销售给技术接受方的一种贸易方式。它又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独占许可。是指在一定期限和一定的区域内,接受方对许可证协议下的技术享有独占使用权,许可方不在该时间、该地区使用此技术,也不向第三方转让。

(2)排他许可。是指在一定期限和一定的区域内,许可方除可以自己继续使用外,也可以将许可证协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9cd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