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国内钢材市场展望

更新时间:2023-07-22 22:30: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1年中国钢材市场供需形势展望

中国联合钢铁网首席顾问 周国成

中国钢铁行业的发展主要取决于国内宏观经济的走势。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速度和结构决定了中国钢铁业发展的数量、速度和结构。目前,我国的工业化进程仍未完成,还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城镇化步伐正在加快,同时,新农村建设也将加快发展。“十二五”期间(2011-2015年),虽然由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国民经济和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可能有所下降,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预期并未改变。在消费、投资和出口的拉动下,钢铁产品产量仍将保持一定的增长,但增长速度将由“十一五”期间的快速增长转变为低速增长。

2010年中国钢材市场供给大于需求

2008年我国粗钢产量50306万吨,比上年增长2.8%,进口钢材和钢坯折合进口粗钢1662万吨,出口钢材和钢坯折合出口粗钢6425万吨,国内粗钢新增资源量(粗钢产量+进口粗钢-出口粗钢)45542万吨,比上年增长4.8%。

2009年我国粗钢产量57357万吨,比上年增长14.0%,进口钢材和钢坯折合进口粗钢2335万吨,出口钢材和钢坯折合出口粗钢2621万吨,国内粗钢新增资源量57070万吨,比上年增加11528万吨,增长25.3%;1.15吨的增加量当年难以完全消费,估计有4000多万吨钢材转入到2010年。

2010年我国粗钢产量62665万吨,比上年增长9.3%,进口钢材和钢坯折合进口粗钢1812万吨,出口钢材和钢坯折合出口粗钢4542万吨,国内粗钢新增资源量59935万吨,比上年增加2865万吨,增长5.0%,考虑到上年转入的4000多万吨钢材,全年来看,供给大于需求。

2010年1—4月粗钢生产总量达到了比上年同期25.4%的高增长,特别是4月份粗钢产量5540.3万吨,日产水平184.68万吨,达到年产6.74亿吨的高峰。库存的变化反映了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对78户重点大中型钢铁生产企业进行统计,2010年5月末企业钢材库存1045.3万吨,比年初增加305.6万吨,增长41.3%;对全国22个大中城市,5个主要钢材品种的社会库存进行统计,4月末达到1082万吨,比年初增加277万吨,增长34.4%,库存的大幅增长说明国内市场钢材供需关系已呈明显的供大于求的情况。 2010年上半年我国钢铁产品进出口相抵,折合粗钢净出口1597万吨;由于受国家政策调整措施的影响,2010年下半年粗钢净出口降至1133万吨,比上半年减少464万吨,下降29%,这部分粗钢由投放国际市场,转为进入国内市场,相应增加了国内市场的钢材供应量。2010年的后三个月粗钢生产反弹,10月份日产量水平162.3万吨,比9月份上升1.6%,11月份日产水平167.2万吨,比9月份上升4.6%,12月份日产水平166.2万吨,比9月份上升4.0%,粗钢生产的上升趋势进一步增加了国内市场的供应量。

钢铁企业盈利水平的下降也说明了钢材市场供给大于需求。2010年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销售收入利润率2.91%,远低于全国工业企业6.2%的水平。特别是2010年5月以来,企业盈利水平逐月下降。2010年大中型钢铁企业实现利润897亿元,其中实现利润前20名企业的利润约占83%左右,宝钢一家约占26%左右,而大多数企业处于微利或亏损状态。在激烈的竞争的市场环境中,由于供给大于需求,钢铁企业难以把大幅上涨的原料价格转移给

下游产业,其结果是钢铁企业盈利水平下降,全行业处于低利润状态。

2011年宏观经济调整影响钢材消费需求的增长

“十二五”(2011—2015年)期间,我国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强调要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决定了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主导经济的发展趋势。2011年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一年。2010年12月12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11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要积极稳健、审慎灵活,重点是更加积极稳妥地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增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可持续性和内生动力。2011年我国经济工作的重点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使经济增长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切实做到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中央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整表明,2011年经济增长的重心放在结构调整上,经济增长速度将要放缓,放慢的经济增速不仅为结构调整争取空间,也有助于应对当前的通胀形势。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调低增长速度可以压抑地方政府的投资热情,淡化对“GDP”的过分关注。

2011年我国经济将由政策效应刺激的冲高向市场内生力量支持的平稳发展转变,随着刺激政策的退出,回归常态的中国经济将实施扩大内需的长期战略。如何提高居民收入并增加实际消费能力并不是短期内可以解决的问题,需要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调整优化投资结构,才能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局面。2011年固定资产投资仍将是主要的内需,并将保持适度的增长,但增速将比2010年有所下降,固定资产投资是拉动钢材消费的最大因素,因此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降,将导致钢材消费需求增速减缓。

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比上年增长10.3%,预计2011年GDP 将增长9—10%。 2010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23.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9.5%),201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增长20%左右。

2011年钢铁下游行业适度发展,钢材消费增速比上年放缓

我国国内钢材消费大致可分为建筑业用钢、工业用钢和能源行业用钢三大类,其中建筑业包括房屋建筑工程、铁路、公路、机场、矿山和城市基础设施等;工业各行业包括机械行业(不包括电力、石化设备等)、汽车工业、船舶工业、轻工家电(家电、五金制品)、集装箱制造业等行业;能源行业主要指石油石化和电力工业。

2011年我国主要用钢行业将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将继续增加对钢材消费的需求。

(一) 建筑业是我国消费钢材的主要行业,近几年钢材消费量约占全国钢材消费总量的

50%左右。房地产是建筑业中的重要领域。2010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增长33.2%,但增速比上半年下降4.9个百分点;其中高品住宅投资增长32.9%,增速比上半年下降1.5个百分点;2010年,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比上年增长26.6%,房屋新开工面积增长40.7%,但增速比上半年分别下降2.1个百分点和27.2个百分点;2010年,我国商品房销售面积比上年增长10.1%,增速比

上半年下降5.3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的上述统计数据说明,2010年在国家调控房地产行业政策的制约下,房地产业投资、施工面积、新开工面积和销售面积的增速均呈下降之势,预计2011年,在国家更强有力的房地产业调控政策的约束下,商品房的销售面积和新开工面积增速将比2010年下降。与此同时,2010年底,我国公布了2011年保障性住房建设指标。2011年,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高达1000万套,相比2010年增长72.4%,投资额将达1.4万亿人民币。保障性住房建设将成为建筑业用钢需求的一个亮点。

(二) 铁路运输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行业。铁路担负的运输量约占全国总货运量的70%、

客运量的60%。近二年,我国铁路基本建设投资高速增长,有力的拉动了钢材消费的增长。据铁通部公开统计资料,全国铁路基本建设投资2008年完成3376亿元,比上年增长90.5%;2009年完成6006亿元,比上年增长77.9%;2010年完成7091亿元,比上年增长18.1%。2010年铁路行业新开工项目97个,在建铁路规模达到了3万多公里,投资新线4986公里,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9.1万公里,高铁运营里程达到8358公里,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运营里程最长、运行速度最高,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据今年1月,全国铁路工作会议提供的资料,2011年,中国铁路安排基本建设投资7000亿元,新线铺轨7935公里,复线铺轨6211公里,新线投产7901公里,复线投产6861公里,电气化投产8800公里;全年安排新开工项目70个,其中高铁和城际铁路项目15个,区际干线和煤运通道项目26个。据中国钢铁协会调查统计。2009年,铁路运输业消费钢材约1900万吨,2010年估计2200万吨左右,预计2011年钢材消费量仍将超过2000万吨。

(三) 公路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服务性产业,公路运输的发展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

发展的全局。2008年以来,交通运输业在中央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增长的一揽子计划的带动下,公路建设投资快速增长,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迈上新台阶。据交通运输部公开资料,公路建设投资2008年为6881亿元,2009年为9669亿元,2010年为1.11万亿元;增幅分别为6.0%、40.5%和14.8%。2010年,全国公路网总里程达到398.4万公里,高速公路发展到7.4万公里。根据交通运输部《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基本思路》(草案),“十二五”末,我国公路网总里程将达到450万公里,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10万公里。五年内,全国公路总里程将增加51.6万公里,全国高速公路总里程,将增加2.6万公里。另据去年底召开的2011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提供的资料,2011年交通运输业要继续加大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力度,完善路网布局。预计2011年公路建设投资额将超过1.2万亿元,但投资增速将比2010年有所下降。

(四) 2011年我国水利建设投资将高速增长,成为拉动钢材消费的又一个亮点。今年1

月29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中央一号文件),是新中国成立62年来中央文件首次对水利工作进行全面部署。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把水利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文件中还明确提出,力争今后10年全社会水利年平均投入比2010年高出一倍。据有关资料,2010年我国水利投资是2000亿元,高出一倍就是4000亿元。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高投入,必将增加对钢材的消费需求。

(五) 汽车行业是我国钢材消费的主要行业。2010年,汽车行业继续呈现了高速增长的

态势。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10年中国汽车产销分别为1826.47万辆和1806.1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2.44%和32.37%。其中乘用车产销分别为1389.71万辆和1375.7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3.83%和33.17%;商用车产销分别为436.76万辆和430.4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8.19%和29.90%。2011年汽车行业增速将大

幅下滑,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计2011年国产汽车产销增长速度将达到10—15%,分别突破2000万辆大关。增速下滑的主要原因:从2011年1月1日起,车购税优惠、汽车下乡和以旧换新三项鼓励政策开始退出、北京市限购政策的示范效应、用车成本将有增加等因素,将对2011年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带来诸多不利影响。不少业内人士认为,2011年是中国汽车的调整年。

根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调查统计,我国建筑、机械、汽车、家电、造船、集装箱、五金制造、石油化工等行业2010年消费钢材总计约52180万吨,比上年增加4665万吨,增长

9.8%,预计2011年增速将低于7%。

2011年我国钢材进出口形势分析

●2010年钢材进口下降,出口大幅增长,拉动钢铁产量增长

2010年我国进口钢材1643万吨,比上年减少的120万吨,同比下降6.8%;全年出口钢材4256万吨,比上年增加1796万吨,增长73%;进口钢坯64万吨,比上年减少395万吨,同比下降86.1%;全国出口钢坯14万吨,比去年增加10万吨。

2010年我国坯、材合计折进口粗钢1812万吨,比上年减少523万吨,下降22.4%,坯、材合计出口粗钢4542万吨,比上年增加1912万吨,增长73.3%。全年净出口粗钢2730万吨,比上年的286万吨,增加2444万吨。

2010年我国钢材出口虽然高速增长,但是比2008年的5918万吨,2007年的6265万吨,2006年的4301万吨,分别下降了28%、32%和1%。

2010年我国粗钢产量比上年增长5309万吨,净出口粗钢2730万吨,比上年增加2444万吨,占粗钢产量增量的46%;也就是说对产量增加的贡献率高达46%,而国内需求增长对产量增加的贡献率为54%。

●2011年钢材进口将保持2010年水平

我国钢铁工业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钢铁产品基本满足国内需要,部分关键品种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钢铁产业有力的支撑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随着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消费水平不断升级,主要用钢行业产品结构调整,对钢材产品的质量性能要求相应提高,一部分消费规模小、产品个性化要求高,我国尚不能生产或生产不经济的高端钢材还需要进口;另外有些钢材,我国虽能生产,但数量不能满足需求,也需进口。除此之外,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等国家或地区外资企业多年来在我国国内进行了大量投资,构建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如来自这些国家和地区的钢材可以通过产业链,参与我国钢材市场的竞争。因此,2011年我国钢材进口量还将保持2010年的水平。

●2011年我国钢材出口面临更大的困难,难以保持继续增长的态势

2011年世界经济仍将是缓慢复苏的一年,国际多家机构都预测世界经济增速将低于2010年。世界钢铁消费增长也将放缓,去年10月,国际钢铁协会曾预计2010年全球钢铁消费量将达到12.72亿吨,比上年增长13.1%,2011年全球钢铁需求将在2010年的基础上增长5.3%。

按照中国资源贫乏,生态环境形势严峻和国内市场需求巨大的基本国情,中国钢铁行业的发展以满足国内需求为主。截止2010年7月,我国已经取消大部分钢材品种的出口退税。国家出口政策的多次调整表明,不鼓励钢材产品出口。

2011年,铁矿石、炼焦煤等原燃料价格将大幅上涨,钢铁企业采购成本快速上升,大大调高了钢材产品的生产成本,将削弱我国钢出口的竞争力。同时,人民币的对外升值、对内贬值,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钢铁企业的出口意愿和钢材出口竞争力。

2011年世界钢铁生产产能过剩,供给大于需求,出于对我国钢材出口增长的担忧,各国自顾性增强,贸易保护主义再度抬头,对我国钢材出口不断提出贸易制裁措施调查,逐步增设贸易壁垒和限制政策,使我国钢材出口贸易环境更趋恶化。

2010年,我国钢材出口的主要国家和地区是韩国、东盟、欧盟27国、南美洲、印度、非洲和美国。向其出口的数量及占出口总量的比例分别为,韩国843.9万吨,19.8%;东盟828.5万吨,19.5%;欧盟27国388.5万吨,9.1%;南美洲376.9万吨,8.9%;印度339.5万吨,8.0%;非洲224.6万吨,5.3%;美国101.8万吨,2.4%。

韩国是我国钢材出口的主要国家,2010年向其出口钢材比上年增长52%,而韩国经济高度依赖出口,在热轧中板和热轧宽钢带等众多新建钢铁产能项目顺利投产后,能否再大量进口中国钢材难以预料。东盟钢材市场极具增长潜力,已经成为我国钢材的第二大出口地,很快就可能成为我国最大的出口市场。然而,当前东盟钢材市场总体规模较小,随着我国钢材对其出出口的快速增长,容易引起东盟国家钢铁业者的担忧。2010年,我国向欧盟国家钢材出口大幅增长1.36倍,主要是欧盟制造业复苏超出预期,而本地钢铁产业响应速度较慢,这才推动我国钢材对其出口快速增长。随着部分欧盟国家爆发主权债务危机,抑制钢材消费的继续增长,再加上当地钢铁生产回归正常,2011年我国对欧盟钢材出口难以为维持2010年的水平。2011年我国向印度出口钢材,同比增长1.87倍;向南美洲出口钢材同比增长2.30倍;短期内,集中向这两个国家和地区出口的大幅增长,已经引起当地政府和钢铁业者的高度关注,印度、巴西和阿根廷等国已先后对我国部分钢材品种展开反倾销调查,我国今年向其出口的前景不容乐观。今年美国内需疲软以及对我国不断提出的贸易制裁,将严重影响我国钢材对美出口。去年底以来,中东和北非部分国家接连爆发的动乱,对其经济发展必将造成难以预料的影响;我国对其钢材出口难以保持去年水平。

综上分析,2011年我国钢材出口环境与2010年相比将会更加困难,出口规模回落的可能性较大。

2011年中国钢铁生产能力供给分析

根据中国钢铁协会有关调查统计资料,2000年中国粗钢生产能力14960万吨,2005年增加到42376万吨,五年内增加了27416万吨,年均增加5483万吨,年均增长23.4%;2008年粗钢生产能力增加到64431万吨,2006年至2008年的三年内,粗钢生产能力增加了22055万吨,年均增加7345万吨,年均增长15.6%。据中国钢铁协会最近统计资料,2009年我国钢铁工业粗钢产能7.18亿吨,比上年增长11.4%;根据调研结果,不考虑淘汰落后减少的产能,预计2010年我国粗钢产能将达到7.7亿吨,增长7.2%,2011年将达到8.0亿吨。

2000年我国粗钢产量12850万吨,2005年增加到35324万吨,五年内增加22474万吨,年均增加4495万吨,年均增长22.5%;2006年粗钢产量41915万吨,比上年增长18.7%;2007年粗钢产量48929万吨,增长16.7%,2008年50306万吨,增长2.8%;2009年57357万吨,增长14.0%;2010年62665万吨,增长9.3%。

从上述的调查统计资料中可以得知,2006年至2010年,我国的粗钢产能利用率分别为74.4%,80.2%,78.1%,79.9%和81.4%。

为了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钢铁工业应该容许有一定的产能富余,这有利于企业之间的竞争,但过度的产能富余将使产量的增长超过市场的需求,将影响企业盈利水平的提高。近两年,我国产能利用率80-81%,尽管高于欧美等发达国家,但是由于总量仍然过大,使得富余的产能数量过多。

造成我国富裕的钢铁产能数量过多的主要原因,首先是投资的拉动。多年来,我国经济的发展过度依赖投资,2006-2010年的五年内,我国钢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约17883

亿元。是2001-2005年期间的2.5倍,大量的投资带动钢铁生产能力迅速增加。当期的投资是一种需求,投资完成后必然形成新的供给。其次是现存的体制机制促进产能增加。长期以来,各级政府领导者在任期内过度追求经济增长的规模和速度,以取得好的业绩;钢铁企业负责人在任期内也主要考虑如何把企业规模做大,以规模扩张争占市场份额;第三是我国钢铁工业工艺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升,生产效率明显提高,使钢铁新上项目的建设周期和达产时间大为缩短;第四是淘汰落后产能进展缓慢。

富裕的生产能力为产量的增加提供了条件。从去年7月中旬以来,我国钢材市场价格逐月上涨,钢铁产量从去年10月份以来也逐月提高。根据中国钢铁协会统计快报估计,今年1月份,全国粗钢平均日产量170.3万吨,比去年最低的9月份平均日产量159.8万吨,增长

6.6%,比去年12月份平均日产量增长2.5%。2月份全国平均日产量估计为180.1万吨,比去年9月份增长12.7%,比去年12月份增长8.4%。

根据今年1-2月份我国钢铁产量的增长趋势和需求的增长、产能的大幅增加,预计2011年我国粗钢产能将达到6.65-6.70亿吨,比2010年增加3800-4400万吨,增长6-7%,增幅比2010年下降2.3-3.3个百分点。

结论:

我国钢铁企业数量过多而且高度分散,行业集中度过低,市场竞争加剧,钢铁企业以规模扩张和价格作为参与市场竞争的主要手段,对市场变化的反应和采取的措施很难步调一致。富裕的生产能力为产量的释放提供了条件,市场价格上涨时,企业可以通过迅速增加产量扩大市场份额;市场价格下降时,企业都不愿意率先减少产量,让出市场份额,更多的是采取观望态度。今年以来,钢材社会库存的增长趋势和全年钢材出口数量增幅的大幅下降都将增加钢材市场的供给压力。综合考虑钢铁企业产量增长的势头和需求减缓的态势,可以预计从2011年全年来看,中国钢材市场供给大于需求。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9bzm.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