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家营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更新时间:2024-01-26 08:37: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沈家营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从2006年到2010年的“十一五”时期,是我县优化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沈家营镇作为县委县政府确定的生态涵养产业区,是全县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一五”期间,全镇将以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县委十一届三次全委会议要求,坚持以农业兴镇、工业强镇、生态建镇、科技富民为主题,进一步认清形势,把握机遇,锐意进取,加速推进各项事业的发展,促进沈家营镇经济和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

一、 发展目标和区域布局 (一) 总体发展目标

紧紧围绕生态涵养产业区的发展要求,坚持以农业兴镇、工业强镇、生态建镇、科技富民为主题,不断提高全镇综合竞争力,到2010年基本形成产业发达、文化繁荣、社会文明、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的新兴现代化小城镇。

——保持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产业布局趋于合理。 ——食品工业加工园初展雄姿,工业经济不断发展壮大。 ——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镇村面貌大为改观,城镇设施日臻完善。

——科教、文卫事业全面发展,人口素质进一步提高。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着力构建和谐村镇。

1

(二)主要发展指标

——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 ——农村经济总收入年均增长10%。 ——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 ——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0%。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0%以上。 ——初等教育入学率力争实现100%。 ——中等教育入学率力争实现95%。 ——镇区内的主要企业污水处理率达到55%。

——镇区及22个行政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65%。 ——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0%。 ——农村安全饮水达标率达到100%。 (三)区域布局

紧紧围绕生态涵养产业区的功能定位,加快“三区两带一园”建设。“三区”即以镇政府为中心,巩固北部以鑫鑫园奶牛养殖,七六五鸡场,后吕庄、马匹营奶牛养殖为主的畜牧养殖区;中部发展以北京庆和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和京都银龙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为主的食品加工区;南部发展以临河、新合营、曹官营、冯庄、连家营、北老君堂蔬菜生产为主的蔬菜产销区。“两带”即以延永、延赤公路两侧果林间作的生态产业带。“一园”即以东王化营村西为中心的生态居住园区。

二、 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

(一)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推进产业升级,加快经济发展

1.农业兴镇,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构筑现代农业生产体系

2

立足区位条件和资源环境特点,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生态农业、都市农业、特色农业和品牌农业。“十一五”期间,继续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节水灌溉率达到100%,基本完成田间路网的绿化硬化;大力推广无公害生产技术,减少化肥使用量;进一步深化产业结构调整,继续坚持以蔬菜生产、畜牧养殖和退耕还林为主的三大农业主导产业,促进三大产业稳步、协调发展,形成合理的产业布局;完善产业链条(市场、基地、服务组织、品牌、商标、认证)和信息化网络建设,培育龙头企业;加强农业市场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构筑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十一五”末,农业总产值要达到12966万元,平均年递增8%。

——蔬菜产业

(1)完善蔬菜市场的后期工程。2006年建成较完备的蔬菜批发交易市场,并通过吸引外商,促进蔬菜流通,推动全镇蔬菜产业化发展,解决农民卖菜难的问题。

(2)加强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2006—2007年,在八里店、北老君堂和北京祥康和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建成2000亩蔬菜标准化示范基地,同时完善曹官营村600亩蔬菜标准化基地建设;在2005年蔬菜种植面积4500亩的基础上,每年扩大1100亩的蔬菜种植面积,到2010年,基本建成1万亩蔬菜基地。

(3)培养龙头企业,增加名、优、特、新产品的比重。以香村营福之源种植中心为龙头,大力发展特菜种植面积。做好新品种的引进、实验、推广工作,5年内引进新品种5—10种,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

(4)大力推广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举办蔬菜病虫害防治、农药

3

安全使用及植保技术等各类培训班,5年内至少举办100期、培训5000人。

(5)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抓好农产品深加工建设,对农产品特别是蔬菜进行包装、配送,打造自己的品牌,提高我镇农产品的知名度,延长农业产业链,促进农民增效、增收。

——畜牧业

在巩固奶牛、蛋鸡、生猪等常规饲养项目发展的基础上,健全动物疫病防控体系,以创建无疫病小区、无害化小区为目标,不断提高饲养水平和经济效益。到2010年奶牛存栏稳定在2000头,蛋鸡存栏15万只,生猪年出栏1.8万头,羊年出栏8000头,肉牛年出栏1500头。

(1)稳定奶牛、蛋鸡、生猪的养殖项目。一是以八里店、马匹营等奶牛小区带动全镇奶牛养殖产业,2006年完成各小区后期配套工程,配备挤奶平台;二是以八里店养殖中心为龙头带动养鸡产业;三是以魏家营养殖小区为主体,带动全镇的养猪产业。

(2)创建无公害化小区。2006—2008年,完成沈家营、香村营、八里店等奶牛养殖小区和魏家营养猪小区无害化处理。到2010年,全镇各养殖小区全部完成无害化处理。

(3)创建无疫病小区。2006年,完善畜禽防疫体系建设,制定防治重大动物疫病应急预案,扩大防疫队伍,各村各养殖小区至少有1—3名防疫员,动物免疫率达到100%。同时,各小区做好畜禽日常防疫、消毒、检测,防止疫病的发生。

(4)提高养殖户的饲养技术。2006年—2010年,举办奶牛、蛋鸡、生猪等养殖技术培训班75次,培训2800人以上。

——林果业

4

在退耕还林3300亩的基础上,加强生态林的管理,稳定2600亩果林面积。围绕延永、延赤公路两侧果林间作的生态产业带加强果园基础设施建设,对八里店、香村营等重点村的果园大户进行扶持,“十一五”期间,每年重点扶持10户,并使果林产业与生态旅游相结合,逐步向观光生态果园方向发展。

(1)加强果林管理和技术培训。2003年经退耕还林形成的3300亩果林,在“十一五”期间将进入产果期,是形成产业、产生经济效益的关键时期,因此加强管理和技术培训尤为重要。在“十一五”期间,计划每年举办果农培训班10次,培训600人,使果农基本掌握果树修剪、管理、病虫害防治技术,让果园尽快形成产量,成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2)加强节水灌溉、市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在管道输水的基础上,进行节水工程建设。计划对2000亩果园安装灌溉设施,节约用水,降低成本。为做好果品营销、畅通销售渠道,“十一五”期间计划建设果品批发市场及保鲜库建设。

(3)开发果园生态休闲、旅游功能,建设观光果园。在做好果园管理的基础上,按照发展都市农业的要求,积极开发果园的多种功能,在有条件的村如八里店、香村营等村建设观光采摘园,与民俗旅游相结合,为市民提供一个赏花、采摘、休闲、体验农家生活的场所,为农民增收开辟更广阔的渠道。

2.工业强镇,依托食品产业加工园,发展都市工业。

按照延庆县构筑“一轴一川一环一山”的产业发展格局,“十一五”期间,我县将以县城为中心,以康庄、沈家营、永宁为节点,重点发展都市工业,打造加工制造业一轴。以此为契机,沈家营镇要在“十一五”

5

期间,全面实施工业强镇战略,依托现已形成的食品产业加工园,大力发展都市工业。到2010年工业总产值预计完成2.8亿元;工业收入预计完成2.3亿元;工业利润预计完成1410万元;税金预计完成440万元;工业增加值预计完成5640万元;出口交货值预计完成1460万元;平均年递增12%。

(1) 发展壮大龙头企业。不断扩大北京庆和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的生产规模,加强庆和公司与王致和腐乳集团的紧密合作,使其到2010年产值收入达到2亿元。北京长城铸造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岭北筑路材料中心和蜂产品加工基地等企业也要不断完善技术装备,增强生产能力和竞争优势,打造特色品牌,提高经济效益。

(2) “十五”期间,沈家营镇区已经发展形成了庆和公司、庆达公司、京都银龙食品公司、郊外叫化鸡厂、长城酿造公司等多家食品加工生产企业,并已初具规模,形成了食品产业加工园。“十一五”期间,要发挥产业优势,以食品产业加工园为依托,做大食品加工业并不断扩大规模。在土地资源有限的条件下,通过招商引资或资产重组,盘活镇区周围的七六五养殖场、沈家营构件厂、建兴砖厂、沈曹砖厂及长城酿造厂的闲臵资产,发展食品加工业和其他生态友好型工业。

3.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高服务水平,增加农民收入。

(1)“十一五”期间,要通过广泛的宣传引导,提高农民从事二、三产业的积极性,促使农民开展个体经营和开办私营企业,从事商业、饮食等服务行业,开办农村便民连锁店,并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经营效益。

(2)“十一五”期间,沈家营镇的民俗旅游发展主要以妫河沿岸村庄、延永路沿线观光采摘园和重点旅游生态村建设为主,充分利用沈家

6

营镇紧邻县城,交通便利,到县域内各旅游景点距离较近的优势,建设特色旅游度假基地,发展壮大观光采摘园,进行民俗旅游生态村建设,以点带面发展民俗旅游业,提升服务档次,增加农民收入。

——“十一五”期间,利用2个关停的砖厂,完成北老君堂特色旅游基地和曹官营特色旅游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餐饮、住宿、道路、鱼塘垂钓等设施,增加沿河休闲垂钓、观赏等娱乐项目。

——2006年北京福之源种植中心完善温室大棚设施、增加特菜种植品种、改建房屋,使其进一步扩大餐饮接待和住宿功能。北京乐寿源旅游观光园增加食用药材种植品种,扩建娱乐室,增加客房,增添娱乐项目,从整体上扩大规模提升档次。“十一五”期间,在八里店村和香村营村建精品观光采摘果园,进行果园道路、安装太阳能照明灯设施建设,为市民提供观赏、采摘的休闲场所。

——结合新农村建设,发展民俗旅游生态村。计划2006年至2007年建成上花园民俗旅游生态村;2008年建成八里店、曹官营民俗旅游生态村;2009年建成香村营民俗旅游生态村。

(二)广泛深入地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邻里和谐的要求,从沈家营镇实际出发,坚持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农民自愿、典型示范的原则,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1.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

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全面完成22个行政村的环境综合整治任务,彻底改变农村“脏、乱、差”面貌。

加强日常管理。全面实施“五个一”工程,即每个行政村确保一位环境建设负责人、组建一支精干的保洁队伍、配备一套必要的保洁设备、

7

建设一个标准的垃圾收集设施、建立一个有利于全面参与的好制度,做到人员、资金、设备、制度和日常管理五到位。建立“村收集、镇清运、县处理”的农村垃圾管理体系,逐步形成环境管理的长效机制。到2010年,镇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65%以上,农村环境卫生状况得到根本改善。

开展综合整治。加大整治力度,解决农村柴草、人畜粪便、建筑垃圾等乱堆乱放问题。加大执法力度,拆除违章建筑,严禁私搭乱建和乱设广告牌。

加快环境建设。大力开展以村庄绿化、美化、亮化为主要内容的环境建设,创造整洁优美的人居环境。扩大治理范围,对村庄以外的公路沿线和公共设施等周边区域进行综合治理,改善农村的整体环境面貌。

增强环境意识。加强宣传教育,开展村规民约建设,实施文明农民教育工程,探索农民自我管理的新机制,提倡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

2.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围绕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重点解决22个行政村的道路硬化、安全饮水、卫生厕所、能源清洁、信息畅通等问题,全面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道路硬化。全面实施村庄街道硬化工程,完成行政村通柏油路,完善乡村道路网络。

安全饮水。切实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困难问题,结合镇区供水管道并入县城市政管网,“十一五”期间,力争对22个行政村实施集中供水,彻底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在改善供水条件的同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村民节水意识。

卫生厕所。加快农村改厕步伐,完成全镇农民家庭的改厕任务。到

8

2010年,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0%。

清洁能源。大力推广沼气、生物质气、太阳能等新能源,广泛采用清洁节能灶具,大幅度提高农村清洁能源的利用比重。

污水处理。提倡农村生活用水的循环利用。沈家营镇处于重点水源保护区内,结合镇区污水管道并入县城市政管网,建设适合农村特点的污水处理设施,减少污水排放。

信息畅通。加快22个行政村的广播电视、通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信息服务体系,提高农村信息化水平。

3.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

按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加大投入,大力推进22个行政村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缩小城乡差距。

农村基础教育服务体系。按照县政府的整体安排,“十一五”期间,实现农村九年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即免学费、免杂费,对农村学生进行住宿补贴,使农村儿童公平享受基础教育资源。

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农民医疗服务体系建设,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加强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高农民的卫生意识和防病能力。建立健康档案,基本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加强农村卫生人才培养,逐步改善服务条件,提高服务水平。

农村文化体育服务体系。加大农村文化体育事业投入,力争在22个行政村建设一批符合农村特点的文化体育设施,逐步消除行政村文化室建设的空白点。推进全民健身工程,丰富农民文化体育生活。

4.千方百计拓宽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挖掘农业增收潜力,增加农民收入。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政策,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挖掘农业内部潜力,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的都市型现代

9

生态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通过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开展就业培训,拓宽就业渠道。沈家营镇成人学校已被命名为“北京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岗就业培训基地”,要利用这个基地,大力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大力发展二、三产业,为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加强乡镇和村级就业服务,做好农民就业信息的采集、分析、发布和就业登记、管理、服务等工作,积极拓宽农民就业渠道。

创新组织形式,带动农民致富。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市场竞争能力。鼓励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推动土地集约化经营,增加土地收益,提高对农民增收的贡献。

5.2006年至2008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实施方案 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工作要求,结合沈家营镇的实际情况,计划用3年时间完成22个行政村的新农村建设项目。

2006年完成八里店、临河、曹官营、后吕庄、香村营5个行政村的建设项目。

2007年完成沈家营、冯庄、兴安堡、东王化营、西王化营、上花园、新合营、下郝庄、孙庄、北老君堂、魏家营11个行政村的建设项目。

2008年完成河东、下花园、前吕庄、连家营、马匹营、北梁6个行政村的建设项目。

建设内容:计划用3年时间,硬化村庄街道210494平方米,建垃圾房42个,建垃圾池101个,购臵垃圾车22辆,购臵自吸车9辆,硬

10

化进村路20.6千米,打机井26眼,购臵电脑26台,铺设饮用水管道48641米,安装水表1750块,建公厕33座,农户改厕3331户,铺设污水管线156600米,建村级卫生室14处,建健身广场19处,建文化活动室22处,建农村商业网点(小超市、小卖部)21个,铺设排洪管道4200米,修排水沟1500米,新建进村牌楼2个,建街心广场4处;实施村庄亮化节能工程,安装路灯(电灯)350盏,安装路灯(太阳能灯)1259盏,安装农户太阳能灶2179个,安装农户节能灶430个;实施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安装光缆62千米;实施村庄绿化、美化工程,3年共植树4400株,栽植花草39100平方米,拆除残墙220米,建挡墙2500米;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分别为22个行政村编制村庄规划。

(三)完善镇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 “十一五”期间,镇区建设将按照生态涵养产业区的功能定位,结合沈家营镇镇区的实际,确定发展布局、发展方向和建设规模,并突出区域特色。2006年至2007年完成镇域总体规划和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为镇区的发展提供指导依据。要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与镇区建设结合起来,把食品产业加工园的发展与镇区建设结合起来。

2006年,完成镇区供、排水管道并入县城市政管网工程的扫尾工作,同时做好镇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及项目申报工作,争取2007年开始实施,从而健全镇区的供、排水设施,完成镇区的道路建设。

“十一五”期间,要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使镇区住宅区建设项目早日实施,彻底解决原“中鲁”九栋住宅楼的遗留问题,并做好镇区供暖设施建设的规划、设计和项目实施工作。

2006年,延琉公路要进行扩建,结合此项工程,做好镇区相关建

11

筑的拆迁工作,对镇区延琉公路北侧进行整体规划,建成一条造型新颖的商业街,提升镇区的商业服务档次。

“十一五”期间,结合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和延庆县的安装太阳能灯实施方案,对镇区进行亮化,在道路两旁安装太阳能灯,在进入镇区位臵建设标志物,使沈家营镇区凸现小城镇风采。

(四)生态建镇,全面加强生态建设,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 ——按照生态涵养产业区的功能定位,全面实施生态建镇战略,大力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巩固ISO14001认证成果,促进人口、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创建生态乡镇。

——全面落实《延庆保护母亲河——妫河行动纲要》,结合新农村建设,做好妫河北岸各行政村的综合治理工作,切实提高妫河水质和生态环境。

——按照生态涵养产业区的发展要求,从绿色村庄建设、道路林网建设和砂坑绿化整理等方面入手,全力打造绿色乡镇。(1)“十一五”期间,绿色村庄达到10个。具体规划为: 2006年绿化新合营、西王化营、下花园;2007 年绿化孙庄、北梁;2008年绿化八里店、沈家营;2009年绿化东王化营、香村营;2010年绿化前吕庄。(2)完善村镇道路林网建设。五年内对兴安堡、新合营、马匹营及西王化营进村路进行绿化。(3)绿化整理15个砂场,绿化面积达到1775亩,具体规划为: 2006年对西王化营、沈家营村砂场进行整理绿化;2007年对前吕庄、后吕庄、马匹营村砂场进行整理绿化;2008年对新合营、上花园、下花园村砂场进行整理绿化;2009年对孙庄、下郝庄村砂场进行整理绿化;2010年对北老君堂、香村营、临河村砂场进行整理绿化。

12

——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控制人口规模,提高人口素质。鼓励晚婚晚育,搞好优生优育,加强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和法制教育。到201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以内,计划生育率达到95%以上,出生人口缺陷发生率控制在1.2%以内,每年完成1-2个县级计划生育示范村的创建工作,使50%以上的行政村达到县级示范村的标准,实现计划生育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两个转变。

(五)加快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努力构建和谐乡镇 1.科技富民,大力发展科教事业

——不断改善镇域内两所中心小学及一所初级中学的办学条件,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和基础教育,整合镇域教育资源,积极开展争创学习型家庭、学习型农村、学习型乡镇活动。

——“十一五”期间,结合新农村建设,每年建设4—5个村级成人学校,到 2010年镇域内22个行政村全部建齐,并且为80%的村校配备远程教育信息接收系统。在村级校建设过程中,场地、教室、办公室等由镇村完成,内部设备、图书资料、远程教育接收系统由市县财政共同完成。

——实施《农村地区紧缺人才培训工程》。分期、分批对农村干部和技术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到2010年,使50%以上农村干部达到大专以上文化水平。

——实施《村村通数字化远程教育工程》。每年完成1—2个村级远程教育站点建设,到2010年全镇50%以上的村完成远程教育站点建设。

13

——实施《郊区现代化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工程》。利用镇农民转岗就业基地、北京农业广播学校和县中等职业学校对农民实施中等职业教育。到2010年,使全镇有劳动能力的农民至少掌握1门实用技术。

2.全面发展卫生、文化、体育事业

——结合新农村建设,“十一五”期间,完成22个行政村的村级卫生服务室(站)的建设,完善农村医疗卫生网络,提高农民基本医疗保障水平。

——结合新农村建设,加大农村改厕的力度,到2010年,农村卫生厕所的普及率达到80%。

——结合新农村建设“十一五”期间,在22个行政村全部建成文化大院,并充分利用镇文化站和村级文化大院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

——注重文物保护工作,加强文物的保护管理,挖掘历史文化内涵,打造地区文化品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全面落实全民健身计划,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体育活动。结合新农村建设,到2010年,力争村级体育健身器材安装率达到100%。

3.做好就业培训工作

以“北京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岗就业培训基地”(沈家营镇成人学校)为依托,以转移就业前的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为重点,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工作,努力提高全镇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能力,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2006年,拟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引导性培训700人。举办职业技能培训班10期,其中:民俗旅游4次,120人;农村防疫2次,

14

40人;建筑行业4次,360人。

——2007年,拟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引导性培训900人。举办职业技能培训班10期,其中:民俗旅游1次,20人;餐厅服务培训2次,50人;建筑行业4次,300人。计算机培训3次,80人。

——2008年,拟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引导性培训1000人。举办职业技能培训班10期,其中:民俗旅游培训1次,20人;家政服务培训4次,160人;建筑行业2次,280人;电工培训1次,30人。

——2009年,拟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引导性培训500人。举办职业技能培训班10期,其中:民俗旅游1次,20人;农村防疫2次,40人;建筑行业2次,200人;计算机技能培训1次,60人;家政服务培训4次,120人。

——2010年,拟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引导性培训800人。举办职业技能培训班10期,其中:民俗旅游1次,80人;农村防疫1次,40人;计算机技能培训2次,85人;家政培训2次,100人;维修行业3次,180人;建筑行业1次,90人。

4.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十一五”期间,建立健全与镇域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保障全镇困难农民的基本生活。

——继续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严格申报、审批手续,做到应保尽保。

——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到2010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0%以上。

——建立和完善老龄人社会保障机制和服务体系,扩大农村养老保险的覆盖面,加强残疾人的扶助工作,切实保障妇女、未成年人、残疾

15

人的合法权益。

5.大力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完善村民委员会自治制度和村民的议事制度,规范议事程序,大力推进村务公开,充分发挥其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作用,确保农村的稳定。

——加强对村民的法制教育,继续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到2010年,力争30%的行政村达到市级平安村、市级民主法制示范村、市级交通安全文明村的标准。22个行政村全部达到县级平安村、县级民主法制示范村、县级交通安全文明村的标准。

——利用广播、橱窗等多种方式,加强对村民的思想道德教育,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高村民的文明素质,全面推进文明村镇建设,到2010年,市级文明村达到30%,县级文明村达到100%。

6.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努力维护镇村稳定

——强化政府责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理能力,完善各类应急预案,杜绝各类安全事故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加强矛盾排查调处工作,深入开展基层创安活动,加强民兵、预备役建设,提高村民的国防意识。

三、 规划实施调整

本规划经过讨论通过后,由镇政府组织实施,规划实施期间,如遇特殊原因确需调整时,再经过研究讨论进行调整。

16

人的合法权益。

5.大力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完善村民委员会自治制度和村民的议事制度,规范议事程序,大力推进村务公开,充分发挥其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作用,确保农村的稳定。

——加强对村民的法制教育,继续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到2010年,力争30%的行政村达到市级平安村、市级民主法制示范村、市级交通安全文明村的标准。22个行政村全部达到县级平安村、县级民主法制示范村、县级交通安全文明村的标准。

——利用广播、橱窗等多种方式,加强对村民的思想道德教育,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高村民的文明素质,全面推进文明村镇建设,到2010年,市级文明村达到30%,县级文明村达到100%。

6.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努力维护镇村稳定

——强化政府责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理能力,完善各类应急预案,杜绝各类安全事故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加强矛盾排查调处工作,深入开展基层创安活动,加强民兵、预备役建设,提高村民的国防意识。

三、 规划实施调整

本规划经过讨论通过后,由镇政府组织实施,规划实施期间,如遇特殊原因确需调整时,再经过研究讨论进行调整。

16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9azw.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