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考研 新大纲 传播学概论部分

更新时间:2024-05-26 15:0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传播学概论部分

(一)传播学史

1.传播学诞生的主要背景

传播学的诞生期:20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 传播学的诞生地:美国 传播学诞生的背景:

①(社会基础)20世纪初期,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走向垄断竞争,工业化大生产使得资本主义生产活动和范围走向国际市场,因而对信息的要求就更高。②(社会需求)报业加上各种新兴媒介逐步形成了传播业,这给社会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因此,社会急需

要关注和思考传播带给人们的一切。

③(学科基础和需要)传播学的形成必须有科学的发展做基础,两次科技革命带来了两次思想革命,人们的认识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认识广度和深度有了大幅度的拓展,研究方法日益多样化,因此,人们能够科学而全面地研究影响日益扩大的传播活动。

传播学诞生于美国有政治、经济、社会、学科四方面的背景:

政治:①政治家对传播媒介宣传重视和利用,进而重视对传播的研究,这推动了传播研究在美国的开展。②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宣传起了重大作用,战后学者又进行了总结分析。

③二战中格外重视宣传工作,推动了传播研究的深入,为传播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经济:①战后美国经济空前发展,自由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企业普遍关注营销环节中的各种传播问题。 ②战后大众传播业逐渐形成,媒介竞争的日趋激烈推动大众传播业进一步研究传播规律,改进传播行为,扩大传播效果。

社会:科技革命中产生的新的传播技术推动了传播业的大发展。新媒介在推动社会繁荣的同时也带来了新问题(暴力、色情、特别是对儿童的影响),引起了专家、学者的关注和研究。

学科:①传播学具有学科交叉性,不同学科的学者都可以从自己的角度研究传播学,从而使传播学的研究成果异彩纷呈。②新闻学是传播学的基础和前身。随着新闻实践的逐步深化,“新闻”概念逐步让位于“大众传播”概念。此时大众传播学出现,大众传播学进一步深化的结果就是传播学。

2.传播学的思想来源及早期的重要人物和理论

早起人物和理论 1杜威和实证哲学

他较早认识到现代传播对于社会存在的意义。他认为社会不仅是由于传递、传播而得以持续存在,而且还应该说是在传递、传播之屮存在着。”传播“是工具,因为它使我们从其他事物的巨大压力中解放出来,否则我们就会被压垮。它能让我们生活在 一个有意义的世界里。它最终的目的就是人们分享社会上宝贵的目标和各种学问。有了这些分享,传播的意义就在社会的意识中得到增强、加深和巩固”。虽然杜威的道路并没有被美国大众传播研究所采纳。但他毕竞为美国传播学的建立“提供了一个工具性的基础”,并直接影响了他的三个追随者——库利、帕克和米德。在那里,他们四人联接成为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交叉的人际网络,形成了以进步主义、实证主义和改良为特征的芝加哥学派。芝加哥学派代表着社会科学在美国第一次真正的繁荣,它使美国社会学偏离斯宾塞和宏观层次的进化论,转向一种更为细微的、 微观层次的社会心理学,使美网有关社会问题的社会科学研究带上了强烈的经验主义倾向。芝加哥学派的学者构成了一个以人类传播为中心的人格社会化的理论概念体系,构筑了后來的以媒介效果为重点的人众传播研究的模型。

2库利和自我发展理论

库利发展了两个主要的概念:“首属群体”和“镜中自我” 首属群体

他认为,家庭是最重要的首属群体,像友谊、服从、忠诚、崇敬和个人自由等这些品质都发源于此。在家庭中,孩子通过与父母的信息互动形成一种自我感,并逐渐懂得:①什么是父母所期待自己的:②父母怎样评价自己的行动;③父母对他们的感觉。了解了这些信息后,孩子们就会力图成为父母所期望他们的那种自我。这里,库利看到了人际传播和首属群体对个人社会化的巨大影响。 镜中自我

“镜中自我”是关于人类的交互作用反映个体的当下环境,因此起到心灵的镜子作用的思想。他认为,我们通过想像别人如何感觉我们的行为和外貌来了解我们自己。这里的自我反映了别人的意见,库利把它

- 1 -

叫做“镜中自我”。库利的“镜中自我”概念强调个体社会化中的人际传播的重要性,这也反映出他隐居的内省的个性。这个概念被米德进一步发展成为“自我”的概念,而库利则成为自我发展理论的创始人。 3米徳和符号互动论

米德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也是象征互动理论的创始人。他着重从传播和社会互动的角度考察人的自我意识的形成过程,主要论著收于《精神、社会与自我》一书中。

符号互动论是一个宽阔的理论视野,它根植于实证哲学,认为人类传播通过符号及其意义的交流而发生。因此,可以通过认识个体如何赋予他们与其他人交流的符号信息以意义,从而理解行为。米德认为,“行动”是人在一定处境下的全部反应,并且人能够认真规划自己的反应。此外,人有“自我感”,人可以和自己交往,就像我们跟他人交往一样。在米徳看来, 传播是基本的人类过程,而内向传播应是人类意识的主要特征。

米德认为,人只有在学会说话和理解符号之后,才开始产生自我概念。而自我又可以分为“主我”和“客我”。“主我”代表着每个人本能的、独特的“自然”特性;而“客我”代表着自我的社会一面,即内在化了的社会环境要求以及个人对这种要求的领悟。

此外,米徳还对库利的“镜中自我”概念如何构成的问题提供了进一步的解释。米德对杜威和库利学说创造性地阐释与引申,推动了人际传播对个人社会化的研究和语言符号与意义关系的研究,而他对人的自我内部沟通的分析,同弗洛伊德对人的个性分析一样,对于内向传播的研究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4帕克和实证分析

帕克被人称为“可能是美国社会学中最具影响力的一个人”。他开创了四个重要论题的学术研究:大众传播、种族关系、人类生态学和集休行为。

帕克作为“大众传播的第一位理论家”提出了一些引人注目的观点:提出“议程设置”,认为“新闻是人际交谈的基础”,进行了有关报纸内容、读者、所有权结构的第一次大众传播研究。此外,帕克还确认了大众媒体的一个作用——把关,后来的传播学学者也开始关注并研究新闻媒体机构中的把关过程。

虽然与所谓的传播学四位奠基人相比,芝加哥学派的理论观点很少为今世的传播学学者所引用,但我们应该承认,芝加哥学派提供了更为统一的有关传播在社会中的位置的理论,并对传播研究提出了一些开创性的观念。

※ 5李普曼和“刻板印象”

李普曼,美国政论家,传播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学者之一,在宣传分析和舆论研究方面享有很高的声誉,著有传播学领域的奠基之作《舆论学》。李普曼很早就注意到了大众传播对社会的巨大影响,提出了“拟态环境”和“刻板印象”。他认为,在與论过程中,大众媒介创造出了来源于真实环境却又不尽一致的一个媒介环境,是一种间接的感知,却常常被社会公众当作真实世界而接受下来,即“拟态环境”。“刻板模式”是一种规范,它能简化现实,使一个信源能够轻易地将之传递给其他个体。李普曼的早期研究最终还产生了一个重要的传播学研究议题——议程设置理论。20世纪六七十年代,凭借关于舆论和宣传方面的作品,李普曼和拉斯韦尔一起开辟了传播研究的潮流,随后,这股潮流被一代代新的传播学者推进向前。尽管“宣传”与“舆论”这样的字眼今天已被诸如“大众传播”和“议程设置”等词语所替代,但他们早期的概念化创造工作依然影响着传播学。

“刻板印象”也叫“定型化效应”,是指个人受社会影响而对某些人或事持稳定不变的看法。它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积极的一面表现为:在对于具有许多共同之处的某类人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判断,不用探索信息,直接按照已形成的固定看法即可得出结论,这就简化了认知过程,节省了大量时间、精力。消极的一面表现为:在被给与有限材料的基础上做出带普遍性的结论,会使人在认知别人时忽视个体差异,从而导致知觉上的错误,妨碍对他人做出正确的评价。

刻板印象犹如一个我们对世界快速理解的分类过程。虽然主流的假设认为我们都是独特的个人,但我们也共同分享某些明显类型化的社会经验,譬如阶级、种族与性別。这些类型化的经验交织在我们独特事例中的特定方式,更扩大了我们了解其他人的经验,扩大了改变制造他们的社会结构的机会。 ※四位主要奠基人

1、 政治学家哈罗德·拉斯韦尔(1902-1977)

1902年2月13日,哈罗德·拉斯韦尔出生在美国伊利诺斯州的塘泥尔逊。1918年,拉斯韦尔进入芝加哥大学学习,1922年获得哲学学士学位。1926年,拉斯韦尔获得了芝加哥大学的政治学博士学位,其博士论文是《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主要描述和分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各交战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宣传战,对战时的宣传信息进行了内容分析。同年,拉斯韦尔回到芝加哥大学任教,历任政治系助教、讲师、助理教授和终身副教授,一直到1938年辞职。著名的政治家,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和传播学者。传记作家形容他“犹如行为科学的达尔文”。出生在美国、牧师家庭。 贡献:

- 2 -

1、对宣传的研究——宣传理论

1927年,正式出版博士论文《世界大战时期的宣传技巧》。描述分析了一战中各交战国之间的宣传战,断定宣传能产生很大的社会影响力。

1935年,与人合编写《世界革命的宣传》和《宣传与推行》,用科学的方法分析和研究宣传的功能及其社会控制,探讨宣传的本质和规律。

1946年,与史密斯合著《宣传、传播和舆论》。认为宣传只是信息传播的一种特殊形态,而大众传播研究的范围要广得多,包括报刊、广播、书籍、电影、告示以及歌曲、歌剧、戏剧、演讲等等。该书第一次明确使用了“大众传播学”的概念,并用四篇文章分别阐述了传播过程中的“渠道”、“传播者”、“内容”和“效果”等要素,从而显示出著者由宣传研究转向传播研究的思维轨迹和理论倾向。

1979年,在拉氏逝世两周年的时候,与人合写的《宣传与传播世界史》将宣传与传播的研究又推向了一个高度。

他关于政治宣传和战时宣传的研究,则代表着一种重要的早期传播学类型,而今天的宣传分析,已被纳入到了传播研究的一般体系中。 1、对传播学的研究 1948年,《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总体看来,这篇论文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 ① 从内部结构上,分析了传播过程中的诸要素:

拉斯韦尔明确提出了传播过程及其五个基本构成要素,即:

谁(who)? 说什么(what) ?对谁(whom)说? 通过什么渠道(whatchannel)? 取得什么效果(whateffect)? 这就是著名的拉斯韦尔5w模式,这个模式简明而清晰,是传播过程模式中的经典。后来的很多学者都对此进行过各种修订、补充和发展,但大都保留了它的本质特点。这一模式还奠定了传播学研究的五大基本内容:即“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以及“效果分析”。这五种分析涵盖了传播研究的主要领域。

② 从外部功能上,概括了传播活动的社会作用。

提出传播的三种基本功能,并分析了其可能存在的负功能。这三种功能是: 监视环境——用“新闻”不断向整个社会及时报告环境的变动;

协调社会各部分——以“宣传”聚合社会各团体和各个人对环境采取一致的、有效的行动; 文化传承——通过“教育”使社会规范和知识等精神遗产代代相传。

这三个功能主要是从政治学角度着眼的,1959年,查尔斯·赖特又从社会学的角度,为其补充了 “娱乐”——借助“娱乐”使整个社会获得休息以保持活力的功能。

由此,形成了传播学中经典的大众传播四功能说。直到今天,它仍是传播学学生所必须学习的基本入门知识。作为人类社会的信息交流活动,传播具有着多方面的社会功能。而拉斯韦尔的阐述,则为全面揭示大众传播的功能提供了一个基础。此后,许多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对其进行了丰富和拓展。 2、方法上,他开创了内容分析法,发明了定性和定量测度传播信息的方法论。

3、他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引入到美国社会科学,并使其与政治分析相结合,从而在社会层面上运用了个体内部的弗氏理论;他还帮助创办了政策学,这是一门整合了社会科学知识与公共行为的交叉学科。 拉斯韦尔小结:

首先,对政治传播(尤其是战争宣传)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为前人所不及;

其次,不仅对政治传播,而且对整个人类传播也发生了浓厚兴趣,并深入钻研,取得重大成就,为传播学的创建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最后,提出传播的5W模式,不仅首次较科学地分析了传播的过程,还首次较完整地划分了传播学的研究领域,为传播学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此外,提出“社会传播”的概念,从宏观上初步探讨了传播的社会功能等基本课题。还有,倡导并新身实践“内容分析法”,以其精确定量的特色,为使传播学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而立下了功勋。(贡献)

2、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勒温(1890-1947)

美籍德国犹太人,出生在维也纳,因不堪忍受纳粹的统治,于1933年移居美国。格式塔学派的代表,创立“群体动力学研究中心”。他是传播学研究中“守门理论”的创立者,著名社会心理学家,代表作《解决社会矛盾》,以实用著称。核心是强调“群体”对“个体”的影响和作用,将社会因素引入心理学研究。 贡献:

1、 心理学中,“场论”和“群体动力论”。

场论:场是一种整体性的存在,部分的性质由整体决定,整体特征并非部分之和。

群体动力论:研究群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特别关注群体规范对成员个体的制约和影响。他认为,人的行为环境是一个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动力整体,人也是其中的一部分,任何个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都由此情境和所属群体决定。这种观点暗示传播者,要通过传播改变一个人的态度、认识和行为,不仅要考虑受

- 3 -

传者的个人特性,而且要考虑他所属的群体的特点和环境因素。 2、传播学中。“守门行为”和“守门人”概念。

在二战期间提出来的。1947,发表生前的最后一篇论文《群体生活的渠道》。将传播系统内的“守门行为”和“守门人”概念理性阐述。在传播过程中,信息总是沿着包含有检查点,即“门区”或关卡的某些渠道流动,那些能够允许信息通过或不许通过的人或机构,即为守门人。守门人的主要作用是选择和过滤他所接到的信息。 勒温小结:

社会心理的变动往往与社会传播有关。当他将眼光转向传播现象时,便给了传播学一个极重要的启示:媒介欲对“个体”施加影响,必须考虑到其身后的“群体”的强大制约机能。促进了传播学的形成。 “把关”概念的提出。

3、社会学家保罗·拉扎斯菲尔德(1901-1976)

拉扎斯菲尔德1901年出生在维也纳,30岁时移民美国。1925年,24岁的拉扎斯菲尔德在维也纳大学获应用数学博士学位。奥裔美籍著名社会学家。美籍奥地利人,著名社会学家。与卢因一样,为躲避纳粹的迫害而迁居美国。开展关于失业、大众传播、竞选与政治活动、教育与心理、社会研究方法与程序、市场研究等的应用研究。同时,以哥伦比亚大学应用社会学研究所为基地,潜心研究传播学30年之久,形成传播学的哥伦比亚学派——实地调查法。 贡献:

《人民的选择》以1940年的美国总统大选为分析案例,试图阐释在大众传媒及人际关系的影响下,选民如何做出投票的选择,是传播学研究历史上的里程碑之一。拉扎斯菲尔德也成为传播效果研究的开创者。 ① 开创了传播效果研究的传统,提出媒介效果有限论、“舆论领袖”、两级传播的概念。

1940年,对总统选举进行详细调查,旨在探讨媒介对选民投票意向的影响。结果却揭示了相反的事实,许多伊利县的选民在选举竞选开始之前就拿定了注意。600名调查对象中仅54名曾从一个候选人转向另一个候选人,而这些转变者当中只有一些人是直接因为大众媒体的影响才这么做的。媒体只能告知和说服一些关键个人,也就是后来被称为“舆论领袖”的那些个人,它们转而通过与其追随者的人际传播联系而将这种效果加以扩大,即以一种两级传播流通的模式。4年后,发表《人民的选择》,1945年发表《选举》两篇研究报告。研究结果不仅破除了“魔弹论”、“电台的威力”无比强大的迷信,发现了大众媒介的直接效果十分有限的原因,而且还发现了信息传播的“中间站”――意见领袖这一特殊人物。 两级传播理论:

讯息和影响先由大众传播媒介传播给舆论领袖,再由舆论领袖扩散给社会大众;传播媒介的作用是间接的,并且会受到社会基层舆论领袖的影响而削弱。 舆论领袖:

人们所认识和信赖的人,往往跟他们有相同的社会地位,被认为具有某些专长和对某些问题见解深刻。舆论领袖能够向人们提供建议和解释,改变他们的态度和影响他们的行为。与社会正规组织的领导人物不一样,舆论领袖是非正式的领导,给人出谋划策,其影响力常常比大众传媒更大。 ② 将面对面的访谈和分组试验、定量分析的方法引入传播学研究

是拉扎斯菲尔德对传播学方法论体系作出的一大贡献。他第一个使社会调查在大学实现了制度化,开创了社会调查的数学模型,同时开创了以大学为基础的研究机构的原型。首创交叉列表方法。将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参与性观察和深度访谈、内容分析和个人传记、专题小组研究和焦点访谈结合起来。 拉扎斯费尔德小结: 提出“二级传播理论”,破除了“魔弹论”,为深入探讨传播的效果和机制开辟了道路。此外,倡导、确立了“实地调查法”,使传播学走出书斋而投射于活生生的社会生活之中。其“二级传播”与勒温的“群体动力论”相像;“实地调查法”与拉斯韦尔的“内容分析法”相像。 4、实验心理学家卡尔·霍夫兰(1912-1961)

出生美国芝加哥,著名的心理学家。霍夫兰于1912年6月12日生于美国芝加哥,先后获得文学学士学位、硕士学位,1936年获耶鲁大学博士学位,之后担任耶鲁大学心理学系讲师、助理教授、教授、主任。霍夫兰的学术成就集中在用实验方法研究人的态度与说服之间的关系,他是将实验心理学引入传播学研究领域的第一人。穷其一生研究人的心理对人的行为的影响。二战时被聘为美军进行做战心理研究。战后,一直在耶鲁大学主持“传劝服播与态度改变”的研究课题,形成了传播学的耶鲁学派——控制实验法。 贡献:

1、 将心理实验方法引入传播学研究

2、 通过研究揭示了传播效果形成的条件性和复杂性,对否定早期的“子弹论”效果观起到了很大作用。 他的研究生涯可以分成两个阶段:①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②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直到去世。 ①二战期间,美国军方计划实施美军的思想训练计划,陆军部召集一批心理学家组成一个专门的研究小组,

- 4 -

由霍夫兰负责主持美国陆军部关于军事教育影片对军人的影响的研究。他们在营地与士兵频繁接触,在训练中开展了大规模的研究工作,并用严格的实验方法,试图找出影响说服效果的因素。研究中强调说服者本身和说服内容与方式的作用,而被说服者则被视为被动的、消极的。他们研究发现军事教育影片确实使观众发生了变化,但变化很有限,显然,电影的影响是有限的。这个集中了心理学最出色人选的班子所从事的大型研究项目被认为是现代态度改变研究的开端,而且是大众传播理论若干重大贡献的渊源。

②二战结束后,世界仍然充满着仇恨、歧视和偏见。于是,如何增进各民族间的关系成为当务之急。其中一项要务便是探讨如何运用说服的讯息去改变人们的信念、态度和行为。一旦说服的定律获得,便可以达到许多有利于社会的目的。从早期的传播研究(包括了战争时军中的研究),明显看到对此定律的需求。因此,霍兰夫继续态度与说服的研究

1953年,《传播与说服》中一系列的研究有这样三个特征: 1)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寻找说服的定律。

2)研究采用的主要理论基础为刺激—反应理论,假设态度的改变是基于求变的动机强过不变的动机。 3)研究的方法为实验室的实验法。

霍夫兰的研究在传播学研究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虽然研究焦点不在大众传播,但其发现帮助我们更了解说服的过程——这是大众传播研究中很重要 霍夫兰小结:

虽然霍氏与卢氏一样,从心理学切入传播学。但是,有自己的特点:由微观入手,对传播的技巧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全面总结;其研究主要方法为“控制实验法”,即“实验室法”,使之成为传播学的又一研究方法。当然,与社会实际状况还是存在一定的头差距。 ※传播学家威尔伯·施拉姆(1907-1987)

美国传播学家,出生美国俄亥俄州,人类历史上第一位传播学家,被称为“传播学鼻祖”、“传播学之父”。自30年代起转入传播研究领域,曾从事新闻实践及新闻教育工作,历任《波士顿先驱报》记者编辑、美联社记者、衣阿华大学新闻学院主任等职。为传播学的创立花费了毕生的心血。 贡献:

他是传播学的集大成者。前四位创始人用各自学科的理论和知识从外围来研究传播现象和问题,而施氏却是把传播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来研究,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他不是从某相关学科出发为传播学作出某方面的贡献,而是“集大成”——他把美国的新闻学与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等其他学科综合起来,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整理、归纳、总结、修正,使之完善化、系统化、结构化,最终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他是第一个具有创建“传播学”这样一个独立学科的明确意识、并为之奋斗一生的人。 1、 完善传播学体系。

一生撰写和主编了29本书,约500多万字。其中,1949《大众传播》的出版标志着传播学的正式诞生。施拉姆通过这本著作从8个方面建构了大众传播学的学科体系。此外,这本书的权威性还在于几乎所有撰稿人都是当时的一流学者,除施拉姆本人外,包括R.帕克、H.D.拉斯韦尔、W.李普曼、P.F.拉扎斯菲尔德等30多人。1954年写有《大众传播的过程和效果》,而1973年代表作《男人、女人、讯息和媒介:人类传播概论》的问世则标志着传播学基本体系已经初步形成。 2、 十分重视教学和科研。

先后建立了4个传播研究机构,培养了大批人才,扩大传播学在教育及学术界的影响。他先后亲自创建过四个传播学研究机构:衣阿华民意调查中心、伊利诺斯大学传播研究中心、斯坦福大学传播学研究所和夏威夷东西方研究中心传播研究所。通过这些教育研究机构,施拉姆培养了一大批传播学研究生,造就了许多学有成就的后起之秀。当今美国传播学者中许多知名者都是他的学生,形成了“施拉姆学派”。

3、在传播学研究中提出许多新的观点和见解。比如对早期传播学效果“魔弹论”的理解,比如对传播社会问题的研究。

4、施拉姆在其最后一部手稿中对传播学的未来曾作出这样的预言:传播学在不久的将来,会通过一个合并和重新确认的阶段。在那时,现在被称为新闻学、言语传播学、电影学、大众传播学和信息科学的大学机构将合并成被简单地称为“传播学”的更大机构。这种名称的改变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意味着过去与传播相关的机构的区分——它是以传播渠道为基础,以立于每一种传播渠道背后的媒体产业为基础——将不再受到重视,以便有利于围绕传播学的核心范式建立一种理性的统一体。

3.传播学学术流派、范式及其观点

一、传统学派

传播学的传统学派又叫经验学派,主要是从经验事实出发,采用定量研究方法,侧重于传播效果的研究。经验性方法是一种运用可观察、可测定、可量化的经验材料来对社会现象或社会行为进行实证考察的方法,经验性方法论与社会科学中的实证立场是联系在一起的。

- 5 -

负责的新闻界》,正式提出社会责任理论的基本思想。要求:①自律。②他律。

(四)社会主义传播制度

基本思想:①新闻及传播起源于人类社会性的生产劳动实践。②新闻的本源是事实。③传播业的产生和发展有赖于社会进步、生产水平的提高及文化、技术的发展。④传播业属于社会的上层建筑,属于意识形态范畴,是物质生活关系的反映,又反作用于社会实践。⑤社会主义传播业包括属于国家的报刊、广播电台、电视台、通讯社及属于政党机关的报刊物、属于人民团体的报刊物和属于国有企业的报刊等等。

※3.“报刊的四种理论”及其修正、发展与批评

对“四种传播体制”的反思

1.“自由主义”和“社会责任”蕴含褒义,而“集权主义”和“共产主义”在西方是贬义的,这反映了作者的世界观。

2. 这四种划分方法究竟是四种思潮的总结,还是四种实践体制的总结,很成问题。而且四种理论有详有略,有的偏重历史事实,有的偏重思想源流,有的侧重一个国家(如苏联的苏维埃主义),有的则包罗万象。

3. 与其说每一种社会制度(或其发展阶段)对应着某种传播体制,不如说是历史脉络和社会情境的不同,在不同国家中,即使社会制度相同,传播体制也大相径庭。而有的国家虽然社会制度不同,但传播体制页显示了某种程度的一致性。 4. 最重要的是,《报刊的四种理论》依然忽略了垄断性商业力量对媒介的重要影响,没有将利润的驱动力及其抗衡考虑在传媒体制的系统之中。 对“四种传播体制”的发展

丹尼斯·麦奎尔在《大众传播理论:导论》中提出六种媒介规范理论,除延续上述四种理论外新添加“发展理论”和“民主-参与理论”。 1.发展理论

发展理论的特点包括:①大众传播以推动国家发展为己任,与国家政策相一致。②媒介的自由与责任两位一体,自由是受到限制的,它必须满足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③传播内容要优先传播本民族的文化、使用本民族的语言。④在新闻和信息的家刘合作中,应优先考虑与自己地理、政治、文化较接近的其他发展中国家。⑤若涉及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关键问题,国家有权对媒介进行审查、干预、限制乃至直接管制。

2.民主-参与理论

强调公民对媒介的近用权(access to media),认为传播体制中应为公共媒介和民间媒介留出空间,优先发展那些提供多元内容和议题、提供受众双向参与机会、具有水平性而非自上而下的媒介。新兴媒介技术的发展为这种理论的时间扩展提供了机会。

※4.把关人理论

把关人理论的发展: 1)卢因的把关概念

卢因于1947年在《群体生活渠道》中首次提出“把关”这一概念。该词源于“守门人”一词,他将传播者比喻成守门人,指出信息的传播网络中布满了把关人,这些把关人负责把关,对信息的流通进行筛选和过滤。他指出,信息总是沿着包含着“门区”的传播渠道流通的,每个门区都是把关人所处的位置。把关人在此对信息可否进入传播渠道,或者可否继续在传播渠道中流通做出判断。事实上,在整个社会范围的信息大循环中,每个人都有意无意地充当着把关人,都在自觉不自觉地扮演把关人的角色。 2)怀特的把关研究

怀特的把关研究通过输入信息与输出信息的对比,考察在一个具体的把关环节上,信息是怎样被过滤和筛选的。用一个简单的公式来表示就是:

- 21 -

作为最早的一项把关研究,怀特的理论存在不足之处,最明显的是,他将把关人当做一个孤立的因素来考察,过分强调把关人的独立权限,忽略了与把关人相联系的社会因素对把关活动的制约。尽管如此,怀特的把关研究仍被奉为传播学的经典研究之一,为以后的同类研究开辟了道路。 3)麦克内利的把关模式

麦克内利的把关模式是对怀特单一把关模式的修正与发展。他指出,在信息循环的整个网络中,存在着一系列的把关环节,这一系列把关人相继处在新闻事件与新闻受众之间,对经过他们的大量信息层层筛选、过滤、加工,分别发出互不相同的信息。

麦克内利的把关模式在理论上纠正了怀特把关模式的单一化缺陷,揭示了在整个信息流通过程中存在着一条由许多关口组成的把关链。但他将每个把关人及其作用都等同起来,认为每个关口都处于同一层次上,不分主次。

4)巴斯的“双重行动模式”

巴斯的“双重行动模式”是对麦克内利把关模式的完善。他指出,信息流通中的把关环节固然很多,但事实上最关键的把关人还是传播媒介,信息大循环的关键把关环节就是传播媒介。

他将传播媒介的把关活动分为“新闻采集”和“新闻加工”两个阶段,即“双重行动”(如图)

- 22 -

施拉姆:“在信息网络中到处都设有把关人。

“其中包括记者,包括编辑,包括作家,包括出版公司编辑,包括电视、电影的制片人,包括影片剪辑人员,包括图书管理员,包括教员,包括负责汇报的官员,甚至可以包括餐桌旁的丈夫…… 把关:传播者在传播过程中对信息的搜集、整理、选择、处理、加工与传播行为。 过程:①搜集信息。②过滤信息。③加工信息。④传播信息。 影响传播者把关的因素 (一)政治、法律因素

(二)经济因素:如何处理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成为传播者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三)社会、文化因素:传播者在进行把关的时候,必须考虑社会价值标准体系和文化开放程度的因素。 (四)信息自身的因素:新闻工作者在选择新闻史,首要的评价标准是新闻价值。 (五)传播组织自身的因素 (六)受众因素 (七)技术因素

(八)传播者个人因素:①传播者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②个人的个性特征。③个人的传播方式。 把关人的角色:三重角色。所谓把关人,显然是指在大众传媒中可以决定什么性质的信息可被传播、传播 多少以及怎样传播的人或机构。

1)他是一个接受者。作为报纸编辑,他是新闻稿件或一般文章的第一位读者。影视导演,他是影视剧本 的首批读者。因此,他在这个位置上,其实就是一个接受者,就完全可以用普通受众的心态和眼光来 审视这些未进入传播渠道的消息资料。

2)他是一位把关者。媒介组织内部的管理约束,他又必须是一位把关人的角色。 3)他又是一位传播者。 把关人的特征:

1)隐形性。总是置身幕后,很多抛头露面,因而也很难为公众所知晓。是无名英雄。

2)依附性。是指他的劳动成果总是依附在传播者的劳动成果之上。如果没有他人传送来的初期作品,把 关人的劳动就没有对象。

3)追加性。在依附性基础上所进行的一系列的具有创造性的追加性的劳动。

4)完善性。通过把关人的追加劳动使信息传播更加无懈可击,完美、成熟。更便于传播,受众接受。 把关人的功能与责任 把关人的功能:

1)检查功能。传播通道上的检查者,试图对通过关卡的信息进行查证。

2)加工功能。加工三种方式:要求传播者按照他的意图加工;指令别人依据他的他的意图进行加工;他 自己亲自加工。

3)评价功能。把关人是信息的评价者、赞赏者。短论、内容提要、编前编后等;字体字号图片安排等等。 4)导向功能。对传播者的先前传播和受者的接受行为具有促进或抱怨作用。导向功能。 5)桥梁功能。把关人处于传播者与受众的中间地带和交接点,具有桥梁的作用。 把关人的责任:

- 23 -

1)确定编导方针。大众传播把关人有责任根据党和政府的有关政策,结合本媒介的性质、特点和开办宗 旨以及人员构成,针对一定受众的特点和需求,制定和确立自己的编导方针。 2)确保“产品”质量。有良的拒绝;但也要懂得疏导。

3)加强整体协调。大众传播是一种群体传播。把关人具有中心地位。必须在传播者、政府、媒介组织内 部、受者等各种关系中进行协调。以使传播达到最佳的效果。

4)发现和培养人才。一个是媒介组织内部的后来人;一个是外部的各种力量。

5.媒介组织及其结构

媒介组织是专门从事大众传播活动以满足社会需要的社会单位或机构。

1)是一种社会机构。它渗入到社会的一切过程和现实生活的一切领域,并同国家或社会的一定机构有机 地联系在一起,通过反映、报道各种社会现象与问题而实现其价值。 2)是经过认策划、充分准备而建立起来的,不是自然形成的。

3)它的成立得到了权威部门的认定和社会大众的承认,具有明显的集体认证过程和服务大众的计划以及 人员更替的程序。

4)媒介组织有明确的目标,就是满足社会大众的信息要求。 5)媒介组织成员专门从事大众传播活动,并以此谋生。 6)媒介组织要开展活动,必须形成媒介中的角色关系。

7)媒介组织的行为讲究效率,强调时效,追求时间上的延续性、互动关系的持续性。 8)任何媒介组织都至少有一种以上的固定的媒介用于专门的信息传播。 9)制订各种规章制度以约束规范成员的行为,为实现目标提供保证。

※6.媒介专业主义及其反思

定义:

媒介专业主义,是媒介从业人员中所持有的一种职业意识形态。它从新闻专业主义发展而来,成为媒介从业者所普遍认可的一套媒介理念。

媒介专业主义的内涵

(一)历史形成

新闻工作者和媒体从业者通常被认为是一种“专业人士”。专业人士的特征:

①基于理论的、非常识性知识的专门技巧。②这些技巧是通过全面的、往往是深入的教育而获得的。③这种教育使得常以“专业”名义的对职业准入的控制成为可能。④它也通过伦理符码对从业者的行为进行控制。⑤它更强调与个人利益相对的公共服务。 (二)基本原则

媒介专业主义的基本原则是建立在新闻专业基础之上的。

第一,媒介专业主义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新闻传媒的社会功能;新闻从业者的使命和社会责任;新闻从业者的行为准则。

西方新闻专业主义的基本原则:①媒体具有社会公器的只能,新闻工作必须服务于公众利益,而不仅限于服务政治或经济利益集团。②新闻从业者是社会的观察着、事实的报道者,而不是某一利益集团的宣传员,或政治、经济利益的参与者或鼓动者。③他们是信息流通的“把关人”,采纳的基准是以中产阶级为主体的主流社蝴蝶价值观念,而不是任何需要向社会主流灌输的意识形态。④他们以实证科学的理性标准评判事实的真相,服从于事实这一最高权威,而不是臣服于任何政治权利或经济实力。⑤他们受制于建立在上述原则之上的专业规范,接受专业社区的自律,而不接受在此之外的任何权利或权威的控制。

第二,来提拉归纳了六类代表西方媒介专业主义的基本规范:①信息的真实性。②信息的准确性。③对公众权利的捍卫。④对舆论的负责。⑤搜集和呈现信息的标准。⑥尊重信息来源。

第三,我国的媒介专业主义原则: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②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③尊重宪法、法律和纪律。④维护新闻的真实性。⑤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⑥发扬团结协作精神。 反思:

① 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提出“社会顺从理论”,指出大众媒介在强调公共服务的同时,却总是肯定社会现

行制度。

② 约翰·麦克马纳斯指出,新闻从业者不是独立的专业人士,而是雇员。不能自由地追求专业规范,不

遵守专业团体的纪律,不需要达到某些专业鉴定标准。“没有任何证据标明,新闻专业主义能够截止企业对利润的追求。”

媒介专业主义是美国政党报纸解体之后在新闻同行中发展起来的“公共服务”的信念,它是“改良时代行政理性主义和专业中立主义总趋势的一个部分”。在理论上具有一种理想主义色彩和强烈的道德主义

- 24 -

倾向。它强调的是新闻从业者与新闻工作的普适性特征:它是一种意识形态,是与市场导向的媒体(及新闻)和作为宣传喉舌的媒体相区别的,以公众服务和公众利益为目的、以实证科学原则为基石的意识形态;它也是一种社会控制的模式,是与市场控制与政治控制相区别的、以专业知识为基础的专业社区控制模式。

总之,媒介专业主义若想发挥作用,必须与其他社会规范性因素结合在一起才能真正有效。而媒介工作者在按照专业主义规范约束自己的时候,也应该反思这种行为和模式究竟是如何形成的。

7.文化霸权、意识形态控制和社会顺从

(九)传播内容

1.大众传播内容的特征

大众传播的信息,即经过把关人搜集、整理、加工、传播的信息。 大众传播内容的特征: ①综合性:

就大众传播媒介总体而言,它们向社会传播的内容是综合的,各种形式及各种内容都有。大众传播媒介的专业化之后,内容上的这种持征有所变化.就具体的媒介个体而言,它的内容日益专业化、而就整个媒介的内容体系而言,它们综合性依旧,甚至有强化的趋势,因为越是专业化分工,就越需要各专业媒介的社会整合。 ②公开性:

大众传播的内容是面向整个社会的,因而它必然是公开的,不具有隐蔽性。不过,传播目的不同,有时可以通过特殊的传播方式与手段,对公开性进行调整,或强化或淡化。 ③开放性:

大众传播的内容是连续不断地进入与输出的,因而它是变化的、开放的系统。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适时变化调整。 ④大众性:

大众传播媒介面对的是大众,它传播的内容必然是以大众作为自己的诉求对象。因而传播内容在诉求点、诉求方式、诉求时间与空间等方面要适应大众的接收。当然,进入90年代以来,大众传播的分众化趋势日见明显,其实这是就单个媒介的内容与对象而言,专业化必然导致分众化。但是即便是分众,分众群体也具有大众的待征。 ⑤复制性:

大众传播是典型的一对多传播,由于成本限制,大众传播不可能按照受众个体的要求生产多样化的信息(大众传播不是指向单个人的,而是同时传递给社会公众。),只能对信息进行大量的复制以满足数量庞大的受众的信息需求。因此,传播内容也不是一次性的、而是可复制的。

※2.大众文化、文化工业、消费文化

大众文化(通俗文化、流行文化)的含义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界定:①大众文化是多数人的文化。②大众文化是草根性的文化。

大众文化是现代工业社会和市场经济社会的产物,它主要是指兴起于当代都市的,与当代大工业密切相关的,以全球化的现代媒介(特别是电子传媒)为介质大批量生产的当代文化形态,是处于消费时代或准消费时代的,由消费意识形态来筹划、引导大众的,采取时尚化运作方式的当代文化消费形态。其特征包括: ①商品性 ②产业性 ③娱乐性 ④技术性 ⑤流行性

大众文化的特点 1. 商品性:它伴随着文化产品大量生产和大量销售,大众文化活动属于一种伴随商品买卖关系的消费行为; 2. 通俗性:即大众文化不是特定阶层的文化,而是为社会上散在的众多“一般个人”的文化;

3. 流行性:大众文化在创造出一种模式之后,迅速地通过批量化生产,在一定时段的一定公众群体中风行 开来。大众文化是一种时尚文化,呈忽起忽落的变化趋势;

4. 娱乐性:大众文化文本无论其结局是悲是喜,总是最求广义上的愉悦效果,使公众的消费、休闲或娱乐 渴望获得轻松的满足。

5. 依赖性:即大众文化主要是在大众传媒的引导下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没有大众传媒,也就没有大众文 化。在这个意义上,大众文化也是一种传媒文化。

6. 大众媒介性:大众文化以大众媒介为主要传播媒介,具有这种媒介所规定的特点:批量复制、信息量大、 受众量大的特征。大众媒介,通常包括机械印刷媒介(报纸、杂志、书籍等)和电子媒介 (广播、电影、电视、网络等)两大类。 7. 日常性:(与欣赏高雅文化带有更多的个体精神性不同,)公众对于(街头广告、电视剧、流行音乐、时

- 25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9ar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