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控制人员三基试题库及答案

更新时间:2024-05-17 04:1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疾病预防控制人员三基考试试题库

试题部分 第1章 总论

一、名词解释 1.卫生监测 2.疾病监测 3.危害因素监测 4.主动监测

5.静态人群和动态人群 6.流行病学调查 7.疾病控制 8.质量 9.质量体系 10.全面质量管理 11.持续改进 12.质量保证计划 二、选择题

1.新上岗检测人员应——

A.经过必要的培训和考核 B.经过资格确认和授权 C.在监督员观察下或已有资质的技术员指导下开始初次检测检验工作

2.计量器具强制检定是依据国家法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对用于下列哪些相关方面的计量器具应实行定点定期的检定?

A.贸易结算 B.安全防护 C.医疗卫生 D.环境监测 3.质量管理原则有——

A.顾客为关注焦点、领导作用、全员参与 、过程方法、管理的系统方法、基于事实决策、与供方互利 、持续改进 B.以上内容加经济效益优先

4.疾病预防控制项目质量管理一般应包括下列哪些内容?

A.计划管理 B.人员管理 C.文件管理 D.仪器设备与试剂物品管理 E.监督检查管理等 5.实验室安全应包括下列哪些内容?

A.实验室生物安全 B.理化分析过程中的防毒防爆 C.可燃气体泄漏 D.供水供电安全 E.玻璃门墙壁警示等

三、判断题

1.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不论他们的其他责任,他们应具有所需的权力和资源来履行包括实施、保持和改进管理体系的职责。( )

2.实验室应通过实施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应用审核结果、数据分析、纠正措施、预防措施以及管理评审来持续改进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

3.实验室要开展内部质量控制方法有:对保留样品再检测、人员之间比对、对不同检测方法的重复测试、仪器比对、标样检测等。( )

4.“纠正措施”定义为防止已出现的不合格、缺陷或其他不符合要求的情况再次发生,针对 其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

5.被检测的物品标识要确保在检测过程中不发生混淆,其标识必须是唯一的,例如在外包装上加贴一张红纸。( )

四、简答题

1. 疾病监测的目的是什么? 2. 疾病监测应收集哪些资料?

3.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步骤有哪些? 4. 非传染性疾病的控制措施有哪些? 5. 传染性疾病的控制措施有哪些?

6. 在某检测实验室开展内部审核时,内审员发现一个检测组的风速仪检定证书的风速测试范围为0.99-5.07m/s,而风速仪实际使用的测量试范围为0.1-0.5m/s,请问检定结果是否符合仪器量值溯源要求?

第2章 传染病管理

一、名词解释

1.不明原因肺炎病例 2.传播途径

3.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4.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概念 5. 潜伏期

二、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传染病分为—— A.甲类、乙类 B.甲类、乙类、丙类 C.乙类、丙类 2.到目前为止,法定管理的传染病共有多少病种? A.34种

B.35种

C.36种

D.37种

3.医疗卫生机构对于甲类、乙类、丙类传染病的报告时限分别为—— A.2h、6h、24h B.6h、24h、48h C.2h、24h、24h D.6h、24h、24h 4.有关部门、医疗卫生机构应对传染病做到( )、切断传播途径、防止扩散。

①早发现 ②早治疗 ③早隔离 ④早报告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5.对疑似甲类传染病病人,在明确诊断前应——

A.置之不理 B.在家中隔离 C.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 6.下列不属于未及时报告的为——

A.甲类和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报告卡生成时间-诊断日期)<2小时

B. 乙类传染病(除SARS、人禽流感、肺炭疽):(报告卡生成时间-诊断日期)>24小时 C. 丙类传染病:(报告卡生成时间-诊断日期)>24小时 7. 决定病人隔离期限的重要依据是——

A.临床症状的轻重 B.能否排出大量病原体 C.活动范围的大小 D.疾病的传染期 E.疾病的潜伏期

8. 根据卫生部发布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监测报告实施方案》,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发现SARS病人或疑似病人时,城镇应于( )小时内以电话或传真向当地县疾控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A.2h B.6h C.12h D.24h

9. 某市2006年人口数是100万,登记报告法定传染病病人1207例,经过当年度居民传染病漏报调查,共调查了250例病例,漏报1例。该市本年度传染病的实际(估计)发病率为—— A.121.18/10万 B.120.7/10万 C.120.8/10万 D.145.7/10万 10.确定接触者的留验、检疫和医学观察时限,取决于疾病的——

A.传染期 B.恢复期 C.临床症状期 D.潜伏期 E.发病期 11.下列哪条不具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

A.决定接触者的留验、检疫或医学观察期限 B.确定免疫接种时间 C.推断患者受感染的时间,并依此追踪传染源 D.评价预防效果好坏 E.判断传染力的大小

12.某地发生一起疾病暴发,有10人发病,全部送医院治疗并对其排泄物进行了彻底消毒。至此,有人认为疫源地已经消灭,故针对疫源地的各种措施就可以结束,这种说法是—— A.正确,因为达到了疫源地消灭的条件 B.正确,因为传染源已经隔离 C.错误,因为外界环境只进行消毒不行,还要进行灭菌

D.错误,易感接触者尚未度过最长潜伏期,还可能出现新病例,形成新的疫源地 E.以上都不对

13. 下列哪一组疾病可以在诊断后24小时内报告——

A.伤寒、霍乱、钩虫病 B.血吸虫病、鼠疫、钩端螺旋体病 C.伤寒、炭疽、出血热 D.霍乱、痢疾、斑疹伤寒 E.甲肝、流感、风疹

14.对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污物、场所和物品,有关单位和个人必须—— A.进行严密消毒后处理 B.按照领导提出的要求进行处理

C.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进行严格消毒处理 15.传染病的流行需具备的基本条件是——

A.要有病原体存在 B.有病原体存在并且传播容易实现 C.有易感人群即可流行 D.有传染源,传播途径易实现 E.有传染源,有能实现的传播途径,有易感性高的人群存在 16.下列哪条不符合经空气传播的特点?

A.具有冬春季节性升高现象 B.在未免疫人群中发病呈周期升高

C.在未免疫城市人群中,常在儿童期即被感染 D.在交通不便的山区发病期呈典型的周期现象 E.易感者在人群中比例是决定流行强度的 重要因素之一

17.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发现符合不明原因肺炎定义的病例后,应如何报告?

A.直接报告疾控机构 B.先报告医疗机构相关部门,组织本单位专家组进行会诊和排查,仍不能明确诊断的,应立即填写传染病报告卡进行报告 C.直接填写传报卡进行网络直报

18. 各级医疗单位和基层卫生组织发现暴发或重大疫情时,应立即电话报告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报告后应做好疫情记录并立即组织力量赶赴现场调查处理,从接到疫情报告到抵达现场不超过( )小时。 A.1h B.2h C.4h D.6h

19.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下列哪个部门可依法公布本辖区内的传染病疫情信息?

A.国家和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B.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C.地市级卫生行政部门 D.县级卫生行政部门

20.某病在某地区显著超过该病历年(散发发病)水平时(一般为前三年平均发病率的3~10倍),这种流行强度是指——

A.散发 B.爆发 C.流行 D.大流行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哪些传染病为乙类传染病?

A.病毒性肝炎、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 B.伤寒和副伤寒、艾滋病、 淋病、 梅毒、 C.脊髓灰质炎、麻疹、百日咳、白喉 D.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

E.狂犬病、钩端螺旋体病、布鲁氏菌病、炭疽 F.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出血热、猩红热 G.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 包虫病

2.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当地政府应当立即组织力量进行防治,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必要时,报经上一级地方政府批准,可以采取下列紧急措施——

A.限制或者停止集市、集会、影剧院演出或者其他人群聚集的活动 B. 停工、停业、停课 C. 临时征用房屋、交通工具 D.封闭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 3.有关部门、医疗卫生机构应对传染病做到( )、切断传播途径、防止扩散。

A.早发现 B.早治疗 C.早隔离 D.早报告

4.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对下列哪些乙类传染病应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A.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B.脊髓灰质炎 C.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D.肺炭疽 E.艾滋病 F.狂犬病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需要进行哪些报告? A.初次报告 B.进程报告 C.结案报告 D.随时报告。

三、判断题

1. 法定传染病漏报调查包括责任疫情报告单位的法定传染病漏报调查和居民中传染病漏报调查。( )

2.传染病报告卡应保留3年。( )

3.有关单位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应当在6小时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 4.传染病报告卡未及时报告(漏报或现场调查时发现)的不需要补报,因为会造成不及时。( )

5.发现乙肝病原携带者,可不进行网络直报。( ) 6.一个患者同时患两种传染病时,应填写2张传染病报告卡。( )

7.某市某学校于5月9~12日共报告了10例水痘病例,该事件作为暴发疫情报告不需要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进行网络直报。( )

8.医疗卫生机构在做出乙肝、肺结核等慢性传染病诊断时,如已知该病例曾经作出诊断并被报告过,则本年度可不再进行报告。如对该病例的报告情况不清楚,或在同年内多次接诊该类病例(包括复发病例),则仅对首次就诊进行一次报告。( )

9. 疫情资料的查询必须遵循保密原则,卫生系统外的有关部门查询疫情资料,应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 )

10. 乡镇卫生院可以不报告传染病疑似病例。( )

11.对甲类传染病人和病原携带者,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部门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 )

12. 疫情的控制主要围绕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流行过程三个环节来进行。( )

13. 水痘、风疹不是《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 )

14. 在我国领域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必须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有关传染病的调查、检验、采集样本、隔离治疗等预防、控制措施,如实提供有关情况。( )

15. 发现已报告病例诊断变更、死亡或填卡错误时,责任报告人不必进行订正报告。( ) 16. 网络直报系统是以病例的现住址为统计描述的条件,即只要该病例的现住地址在这个县(区),不论病例由谁报告,户籍在哪,都被统计到该县(区)。( )

17. 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医疗机构,其传染病报告卡由收卡单位保存,报告单位不必进行登记备

10月27日国家卫生部派出由流行病学、临床、实验室等方面的六位专家组成调查组赴湖南,指导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处理、病例救治与实验室的检测工作,通过流行病学调查资料的综合分析,探讨疑似病例可能感染来源。

11月16日卫生部公布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确诊病例贺某某(贺某由于缺乏确切的实验室检测证据,按世界卫生组织标准不能判定为确诊病例)。

七、操作题

李XX,男,1977年6月5日出生,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A镇人,在江苏省苏州市C县D镇工作已10个月(C县某装饰公司从事装饰工作),现住C县D镇人民路10号,2008年8月3日在C县第一人民医院临床诊断为“细菌性痢疾”(2008年8月2日发病), 请填写该病例的传报卡,并完成网络直报。

第3章 免疫规划

一、名词解释:

1. 国家免疫规划

2. 预防接种一般反应 3.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4.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5. AFP的定义 6. 流动儿童 7. 应种人数 8. 受种人数 9. 累计应种人数 10. 高危AFP病例 二、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免疫接种前的皮肤消毒应采用下列何种方式?

A.上下涂擦 B.螺旋式由内向外 C.螺旋式由外向内 D.不规则涂擦 2. 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方案为“0-1-6”,具体指—— A.出生后,1个月,6个月 B.1个月,2个月,6个月 C.1个月,2个月,7个月 D.出生后,2个月,6个月 3. 卡介苗接种的途径和剂量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皮下、0.1ml B.皮下、0.2ml C.皮内、0.1ml D.皮内、0.2ml

4.《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方案》中规定麻腮风三联减毒活疫苗应按一定的免疫程序接种。一

定的免疫程序为——

A.18~24月龄接种1剂次疫苗 B.12~18月龄接种1剂次疫苗 C.2~3岁接种1剂次疫苗 D.3~6岁接种1剂次疫苗 E.6~8岁接种1剂次疫苗 5. 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A.有条件的地区,预防接种门诊应分苗分室进行,条件缺乏的地区必须设有面积不少于40m2

的专用预防接种室,要求室内整洁明亮、通风良好

B.要求预防接种室与普通门诊、注射室、病房、放射科分开并保持一定距离 C.卡介苗接种应设专室进行。条件缺乏的地区预防接种室可与儿童保健室同室 D.每室应有宣传材料、规章制度和接种操作规程 6. 乙肝疫苗接种的途径和部位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肌内、臀部 B.皮下、上臂三角肌 C.皮内、0.1ml上臂三角肌 D.肌内、上臂三角肌

7. 安瓿启开后,未用完的疫苗盖上无菌干棉球冷藏。活疫苗超过( )小时、灭活疫苗超过( )小时未用完,应将疫苗废弃。

A.0.5 0.5 B.1 1 C.1 0.5 D.0.5 1 8. 以下哪种情形不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A.因疫苗本身特性引起的接种后一般反应 B.因疫苗质量不合格给受种者造成的损害

C.因接种单位违反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接种方案给受种者造成的损害

D.受种者有疫苗说明书规定的接种禁忌,在接种前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未如实提供受种者的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等情况,接种后受种者原有疾病急性复发或者病情加重

E.以上都是

9. 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的合格接种判断标准是—— A.有准确的出生、接种时间记录 B.免疫起始月龄正确

C.针次间隔时间正确(不少于28天) D.12月龄内完成基础免疫 E.家长承认或证、卡相符 F.以上都是

10. AFP聚集性临床符合病例的条件是:同一县(区)或相邻县(区)发现( )例或( )例以上的临床符合病例,发病时间间隔( )个月以内。

A.2 2 2 B.3 3 2 C.2 2 1 D.2 2 3

11. EPI是下列哪一项的简称?

A.预防接种 B.流行病学 C.计划免疫 D.扩大免疫规划 12. 扩大国家免疫规划中,下列哪几种疫苗在全国范围实施? A.乙肝、卡介苗、脊灰、百白破、流脑、白破疫苗 B.乙肝、卡介苗、脊灰、百白破、流脑、乙脑、白破疫苗 C.乙肝、卡介苗、脊灰、百白破、流脑、乙脑疫苗 D.乙肝、卡介苗、脊灰、百白破、白破疫苗

13. 皮下接种法的进针角度和刺入皮内针头长度为—— A.与皮肤成30°~40°角,快速刺入针头长度的1/3~2/3 B.与皮肤成90°角,快速刺入针头长度的1/3~2/3 C.与皮肤成30°~40°角,快速刺入针头长度的3/4 D.与皮肤成100°~150°角,快速刺入针头长度的1/3~2/3

14. AFP病例的粪便标本采集要求在AFP病例麻痹后( )天内(越早越好)采集双份标本,间隔( )小时。

A .7 24~48 B. 7 12 C.14 12 D.14 24~48

15. 百白破疫苗可预防—— A.百日咳 B.白喉 C.破伤风 D.以上都是

16. 下列接种方法错误的是—— A.乙肝疫苗臀部注射 B.口服脊灰糖丸

C.皮下注射0.5ml麻疹疫苗

D.乙肝疫苗接种后第二天接种卡介苗 1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活疫苗开启超过半小时后不能使用

B.灭活疫苗可以在开启两个小时内使用 C.百白破三联苗,不需要在使用前摇匀 D.皮内注射应与注射面呈30°角 E.用碘酒消毒接种麻疹疫苗

18. 接种单位为辖区适龄儿童建立预防接种证,并实行—— A. 凭户口本接种 B. 凭接种证接种 C. 凭病历本接种

19. 常用的预防接种方法有哪些?

A.皮下注射 B.肌肉注射 C.口服法 D.皮内注射 E.以上都是 20. 预防接种的注射器材推广使用的是——

A.自毁型注射器 B.普通一次性注射器 C.一次性蓝芯注射器 (二)多项选择题

1. 以下哪种情况为注射疫苗后局部重反应? A.红肿纵横平均直径≤2.5cm B.红肿纵横平均直径(2.6~5.0cm) C.红肿纵横平均直径>5.0cm。

D.红肿纵横平均直径≤2.5cm,伴有局部淋巴管炎。 2. 下列哪些是计划免疫门诊开设前应做的准备工作?

A.落实接种对象 B.领取疫苗 C.器材准备 D.清理接种器材、资料统计 3.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常规报告接种率的评价内容包括—— A.及时率 B.完整率 C.正确率 D.合格率 4. 关于AFP下列有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是急性迟缓性麻痹病例的英文缩写的简称 B.全身重症肌无力应作为AFP病例报告 C.AFP病例应采集双份合格粪便标本

D.麻痹超过三个月的AFP病例可以不采粪便标本 E.AFP病例应应于病人麻痹后60天进行随访 5. 以下哪些属于AFP病例?

A.脊髓灰质炎 B.格林巴利综合征(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GBS) C.横贯性脊髓炎、脊髓炎、脑脊髓炎、急性神经根脊髓炎

D.多神经病(药物性多神经病,有毒物质引起的多神经病、原因不明性多神经病) E.全身型重症肌无力

6. 高危AFP病例的条件包括有—— A.小于3岁

B.小于5岁

C.服脊灰疫苗少于3次或不详 D.未采或未采集到合格粪便 E.小于14岁

7. 关于预防接种的初种时间,哪些是正确的? A.2个月开始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 B.2个月开始接种卡介苗 C.6个月开始接种麻疹疫苗 D.一周岁后接种百白破疫苗 E.出生时接种乙肝疫苗

8. 下面哪些疫苗采用肌内注射?

A.百白破疫苗 B.麻疹疫苗 C.乙脑疫苗 D.乙肝疫苗 E.白破疫苗 9. 下列哪些是符合接种证查验补种原则的?

A.如需补种多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两种疫苗可以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

B.两种减毒活疫苗可在同一天注射,如未在同一天注射,则接种注射时间应至少间隔4周 C.可以将不同疫苗混合在1支注射器中接种

D.未接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儿童,按照疫苗免疫程序进行补种 10. 贮藏温度为-20℃的有哪些疫苗?

A.麻疹疫苗 B.脊髓灰质炎疫苗 C.乙肝疫苗 D.卡介苗 E.百白破疫苗

(三)共用题干题

A.卡介苗 B.乙肝疫苗 C.脊髓灰质炎疫苗 D.百白破疫苗 E.麻疹疫苗 F.甲肝疫苗 G.白破疫苗 H.麻腮风疫苗 1. 儿童出生时应接种的疫苗是—— 2. 儿童满8个月时应接种的疫苗是—— 3.判定合格接种的疫苗的名称是—— 三、判断题

1. 流动儿童在当地居住满3个月后可以只接种而不建卡、建证。( ) 2. 麻疹疫苗一般在2-8℃运输和保存。( )

3. 卡介苗的局部反应可用干净的毛巾热敷,每日数次,每次10~15分钟。( ) 4. 接种疫苗前的皮肤消毒可以采用碘酊消毒。( )

5. 注射百白破疫苗,一般不须摇匀疫苗,可直接开启安瓿后吸取疫苗。( )

6. 儿童接种疫苗完毕后,接种人员在告知儿童家长可能会出现的反应后可让儿童及家长马上离开。( )

7. 儿童或成人在接种乙肝疫苗时一般采用上臂三角肌皮下注射方法。(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9al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