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学

更新时间:2023-12-21 20:35:02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节 教育与生产力

教育和生产力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一方面,生产力为的发展对教育的发展提出一定的要求,并提供一定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教育的发展又对生产力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一、生产方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性作用体现在: 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教育事业发展规模和速度的直接和最终决定因素。(1)生产力发展、社会再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包括需要劳动力的总量和各种劳动力的比例,分别决定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和教育的体系、结构。(2)物质资料生产能为教育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表现为个体有多少可以从事学习的富余时间,以及国家有多少经费可以用于教育活动。

第一次科技革命提出了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的要求,第二次科技革命提出了普及中等教育的要求,第三次科技革命提出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要求。

2.生产力水平制约人才规格和教育结构

人才规格是对人才素质结构的要求。(1)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着劳动力的规格,进而决定着教育所培养人才的规格,尤其是人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的规格。(2)生产力的发展不断引起产业结构、技术结构、消费结构和分配结构的变化,与此相适应,教育结构也将随之出现新变化。教育结构通常指各种不同类型和层 次教育的比例构成。

3.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生产力发展对教育内容的调整和更新提出了必要性,并提供了可能性。首先,生产力的发展、科技进步,促进知识以几何级数的速度增长,这就要求教育内容要及时反映这种增长,并通过教育教学活动刻画在未来的劳动者身上。其次,生产力发展带来的知识增长,为教育内容的丰富和课程的调整提供了可能性。每次重大教育内容改革和课程设置调整,都反映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水平和新要求。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都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进步而改变,从口耳相传,到面对面交流,再到多媒体和互联网支持的教学,都反映了生产力发展水平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制约。

教学组织形式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影响。从传统的个别教学的运用,到班级授课制的诞生,再到班级授课制与个别化教学的融合,元不借助于物质财富的增长和科学技术

1

的进步。

二、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 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劳动力是人进行劳动的能力,是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所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教育再生产劳动力具体体现在:教育使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教育可以提高劳动力的质量和素质,使之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教育可以改变劳动力的形态,把一个简单劳动力训练成一个复杂劳动力,把一个体力劳动者培养成一个脑力劳动者;教育可以使劳动力得到全面发展,提高劳动转换能力,摆脱现代分工为每个人造成的片面性。

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科学知识是第一生产力,但是科学知识在未用于生产前只是一种意识形态的或潜在的生产力。必须通过教育才能把前一辈积累的科学知识传递给年轻一代,把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1)教育对科学知识的再生产,是一种扩大的再生产。教育使原来少数人掌握的知识为更多的人所掌握。教育还可以培养人的创造力,进而创造出新的科学知识。(2)教育对科学知识的再生产是一种高效率的再生产。教育使为少数人掌握的知识在短时间内为更多的人所掌握,使科学知识得到普及,先进的生产经验得到推广。与知识的初生产相比较,知识再生产的时间大大缩短。

3.教育生产新的科学知识

教育可以通过科学技术的创新,直接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成果。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力量比较集中,学科门类比较齐全,学术思想活跃,信息来源丰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在生产科学知识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在当代的体现 (一)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对教育已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教育开始迈向网络时代,网络教育正在改变着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具体影响体现在:

1.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

信息技术改变着知识的数量观念和知识的质量观念。 2.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

由于电脑和网络以及其他多媒体设备等教育手段的介入,原有的师生现场学习和教

2

育的方式发生了变化,学习和教育既可以是师生互动、现场面授,也可以是生机、生生和师生以信息技术为中介进行互动交流、相互学习。原有意义上的有固定场地、固定班级、固定活动的学校教育形式,将成为学生进行社会交往的处所,而知识的学习将让位于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的信息技术。

3.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个性化、民主化和自主化提供了平台 (1)信息技术能够满足学习者的个别需要。信息技术智能化,可以根据学习者的情况自动生成教学进度,确立相应的针对个人的评价标准,实现了教育的个性化,使因材施教的理想、真正成为现实。

(2)信息技术实现了人机互动模式。在人机系统中,没有学习者的积极反应,教学活动将会终止,学习者的积极性乃是教学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3)信息技术将促进师生关系的民主化。信息技术将使面对面的教学成为偶然的情况,知识与长者和德者完全分离,教育中无法避免的师生尊卑差异将完全可以避免,这将极大地促进师生关系的民主化,有利于学生积极人格的养成。

(二)人力资本

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提出人力资本理论。

人力资本指的是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及其他类似的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它是资本的形态.是未来薪水和报酬的源泉:它是人的资本形态,它体现在人的身上,属于人的一部分。

人力资本不仅是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成为首要因素。舒尔茨是通过教育资本储藏量的分析方法,推算教育对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舒尔茨推算出美国1929-1957年教育水平对国民经济增长贡献为33%。

第二节 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

政治经济制度与教育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 一、政治经济体制对教育的制约 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表现在: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在人类社会,谁掌握了国家政权,谁就能够控制精神产品的生产,谁就能控制学校教育的领导权,并且可以通过教育方针政策的颁布、教育目的的制定、教育经费的分配、教育内容特别是意识形态教育内容的规定、教师和教育行政人员的任命等,实现对教育

3

领导权的控制。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国家设立怎样的教育制度,什么人接受什么样的教育,进入不同教育系列的标准怎样确定.基本上是由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

培养什么样的人,特别是培养出来的人应当具有什么样的政治方向和思想意识倾向,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制度决定的。政治经济制度,特别是政治制度是直接决定教育的因素。

一个国家的政治理念、意识形态、社会伦理道德观,直接受到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学校教育所培养人才的政治、道德同样也反映了国家政治经济制度的要求,国家的这种要求通过制定教育目的、规定政治思想教育的内容以及相应的考试评价手段来实现。

4.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内容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进而也决定教育内容的选择,特别是思想品德内容的选择。

总之,政治经济制度直接制约着教育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二、教育对政始经济制度友痪的促进作用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促进作用表现在: 1.教育实现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

教育通过政治课教学、榜样的影响和组织受教育者参加校内外政治活动,来传播一定社会的政治意识形态,使受教育形成适应和拥护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政治活动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完成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过程。

2.教育为政治培养专门的人才

通过培养人才实现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是教育作用于政治经济制度的主要途径。只有通过专门化的学校教育,系统地培养未来的政治人才和执政人员的文化素质、科学素养和执政能力。

3.教育对当前的政治变化和发展产生影响

学校是宣传、灌输、传播一定阶级的思想体系、道德规范、政策路线的有效阵地,同时又是知识分子集中的地方,因而教育就自然成为一种强大的舆论力量。学校的教师和学生的言论、教材、文章以及他们的行为,是宣传某种思想,借以影响群众、服务于

4

一定政治经济制度的现实力量。

4.教育可以加速民主进程一个国家的民主程度直接取决于一个国家的政体,但又间接取决于这个国家人民的文化程度、教育事业发展的程度。

从历史上看,教育和政治关系的研究,实质上就是政治民主化与教育民主化演进和发展的过程。

第三节 教育与文化

一、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文化与教育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一)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

1.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教育目的的确立除了取决于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水平之外,还受文化的影响。

2.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首先,文化的发展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主要表现在教育内容选择的范围上:文化发展水平低、积累少时,教育内容选择范围就小;文化发展水平高、内容越丰富时,教育内容的选择广度和深度、课程的种类和变革频率也随之增加。其次,不同国家与民族的文化使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教育内容具有一定的倾向性和一定的特色。

3.文化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不同的文化影响着人们对知识及其来源的认识,也影响着人们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认识,在教育上影响着人们对师生关系的认识,由此决定了人们对教育教学方法的不同应用。

4.文化本身也是一种教育力量。 (二)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

1.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教育必须按照社会的要求和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及特点来选择教育的内容。选择文化的过程就是整理文化的过程。教育将选择为教育内容的文化刻画在年轻一代身上,实现文化的传递和保存。

2.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传播意味着文化从一个社会文化共同体传输到另一个社会文化共同体。在传播中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相互交流、交融,不断优化各自的文化,促进文化的发展。

3.教育具有更新和创新文化的作用

第一,教育对文化的更新和发展提供大量的、具有创造活力的人才,并通过他们去

5

推动本民族的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及整个社会意识的发展。第二,教育如何选择文化并将选择后的文化确定为教育内容,使得文化更具有生命力。第三,教育带来了文化交流,使原生文化在与异族文化的交融和优化中,激发出文化创新的生机和动力。

(三)教育与文化的特殊性关系1.文化本身是一种教育力量

文化的教育力量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特定时空中的文化构成了特定的文化环境、文化氛围,对生存于其中的人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发挥着强大的教育作用;二是一定的社会的文化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学校文化、班级文化和课堂文化,对教育活动起着元形而又强大的影响作用。

2.教育本身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教育具有双重文化属性:一方面表现为它是传递和深化文化的手段,这时它与文化构成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另一方面它的实践者和实践本身又体现着文化的特质,成为文化本体。

二、学校文化建设 (一)学校文化及构成

最早提出“学校文化”这一概念的是美国学者华勒。

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积淀、演化和创造出来的,并为其成员所认同和遵循的价值观念体系、行为规范准则和物化环境风貌的一种整合和结晶。

学校文化由观念文化、规范文化和物质文化构成。

观念文化也叫精神文化,包括办学指导思想、教育观、道德观、思维方式、校风、行为习惯。观念文化可分解为四种成分z认知成分、情感成分、价值成分、理想成分。观念文化是学校文化的内核和灵魂,是学校组织发展的精神动力。

规范文化,也叫制度文化,是一种确立组织机构、明确成员角色与职责,规范成员行为的文化。规范文化有三种表达方式:组织形态、规章制度、角色规范。规范文化发挥着育人职能的制度保证。

物质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空间物质形态形式,是学校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物质文化包括环境文化和设施文化。物质文化是学校教育教学及其管理活动的物质基础。

(二)学校文化的特性和功能 1.学校文化的特性

(1)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

学校是一种社会组织,因此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

6

(2)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

学校有着明确的价值取向和目的要求,它是以学校内部形成的内化了的观念为核心,以预定的目标为动力,通过一系列活动形成的多层面、多类型的文化。

(3)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学校文化传递文化传统的特征突出地表现在它所使用的教材或传递的教学内容上。学校是人类文化的储存地,除了把文化储存在书本、音像出版物等物质形态上以外,还集中了一大批创造文化、传递文化的教师。学校将文化以各种方式加以集中、积累和系统化,使学校发挥着一种文化容器的功能;通过专业化教师将这些文化整合传授给学生,将已认同、接纳文化的学生输送给社会,通过他们返还出可供再生产的文化。

(4)学校文化特别是良好的校风,具有鲜明的教育作用学校文化是一种有意安排或特意引导而形成的文化,它对于生活和工作于其中的人,尤其对学生个性和品德的陶冶具有巨大的作用。校风的影响更为明显。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是经过长期实践形成的。校风一旦形成往往代代相传、不易消散,成为学校所有成员的自觉行为.对师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2.学校文化的作用

(1)导向作用学校办学目标和办学理想是学校文化的集中体现。学校管理者通过各种文化活动,把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引导到学校目标所确定的方向上来,使之在确定的目标下从事教育、教学和管理活动。

(2)凝聚作用

学校文化的凝聚作用,表现为学校文化是联系和协调一所学校所有成员行为的纽带。学校观念被认同后,会沟通人们思想,产生对学校目标的认同感,形成强大的凝聚理论,使学校管理生发巨大的整体效应。

(3〉规范作用

学校文化中蕴含着道德因素,能调节人际关系,使之心理相容、和谐有序,产生对成员的规范约束作用。

3.学校文化的形成

(1)学校文化的形成过程,是对原有文化的传承与改造的过程创建学校文化,首先要检讨学校已有的文化,注意辨别,正确取舍;吸取精华,去其糟粕,继承优良传统。同时,学校文化的建设应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革新和优化。

(2)学校文化的形成过程,是对文化构成要素进行整合的过程从外部构成看,学校文

7

化作为一种亚文化,在整个形成过程中,不仅要注意时代主文化的精神,同时也要吸纳其他亚文化。从内部构成看,学校文化的整合,首先要注意培育、启动观念文化,同时也要注意加强规范文化、物质文化的建 设,使它们构成一个相互作用、彼此融合的有机整体。

(3)学校文化的形成过程,是学校文化主体积极创建的过程学校领导、教职工、学生,都是创造学校文化的主体。学校文化建设的关键人物是校长。校长的理想、价值观、行为准则等都会渗透到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而使学校文化具有鲜明的主体性特征。

教职工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学校文化的核心体现在广大教职工群体的价值观念、道德准则和行为方式上。学校文化建设过程的基本思路应当是全面提高教职工的整体素质。

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是学校文化作用的对象,反映着学校文化产品或成果的质量水平。我们既要注意到学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又要注意到学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并运用多种途径,选择适当的方法加以强化或引导。

(4)学校文化的形成过程,是一个良好行为的改造和积累过程

良好的文化行为要与管理常规建设相结合。学校文化形成起始阶段需要一系列规章制度的强制力量加以约束规范。

良好的文化行为要与校园环境建设相结合。环境被称为“第二教师队伍”,是一种“隐性课程”。

第四节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运行规律和发展特点,具体体现在:教育具有质的规定性、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教育与社会生产力和政治制度发展的不平衡性。

一、教育具有质的规定性

教育的质的规定性在于教育是有意识地向受教育者传递社会经验以培养人的社会实践。

1.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教育活动目的都是使其对象通过接受教育成为一定质量和规格的人,任何教育都离不开培养人这一根本属性。

2.教育是有意识地培养人的社会实践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活动,其基本特点是有意识性,这是人的教育与动物的“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动物的“教育”活动是一种以本能活动为主的群体经验传递。教育是

8

人类社会积累经验的有效方式,人类借助于语言和其他物质形式将个体经验保存起来使之成为类经验。人类将符合社会发展和人类需要的经验,按照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点,传递给下一代,这一传递正体现了人类教育的有意识性。

3.培养人是在教与学的对立统一中实现的

教育是双边活动,既有教育者的教育活动,也有受教育者的学习活动,二者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教育影响由教育者决定,但教育影响能否转化为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内容,还有赖于受教育者的内部因素、知识能力基础和主观愿望。

4.教育是有意识地培养人的特殊社会实践培养人是教育区别于其他社会实践活动的质的规定性。通过促进个体社会化来为社会服务,是教育的社会职责和社会功能;通过引导学生的学习来促进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是教育的育人责任和本体功能。

二、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 1.任何教育都具有历史继承性

一定社会形态下的教育,无论是思想、制度和目标,还是内容、方法和手段,都是在继承与超越的基础上产生的。特别是与人的发展有直接联系的教育教学规律和教育教学原则,以及一些具体的教育教学方法或组织形式等,都不会因为社会的变更而完全改变,而总是或多或少地进行某种改造和完善。

2.教育要注意继承与发扬本民族的传统

教育的历史继承性使各民族的教育具有各自的特色,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教育工作者要认真研究本民族的教育传统,继承和发扬本民族教育中的优秀成分,结合现代社会对其成员的需要和现代社会积累的成果,丰富教育内容,优化教育方法和手段。

三、教育与社会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不平衡性 1.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教育既可能落后于生产力的发展;由于文化交流、社会转型是指传统影响,教育也可能超越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2.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教育的思想和内容可能落后于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也可能超过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这要求人们一方面要认识到政治经济制度对学校的教育有着巨大的影响和制约作用,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视学校自身的办学规律。

9

第五节 教育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一、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教育的战略地位和作用体现在:

1.教育是实现我国现代化事业的关键所在。教育与人才培养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和关键所在。

2.教育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基础性因素。激烈的国际竞争实质上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而综合国力的竞争,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人才是核心。

3.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4.教育是实践“三个代表”思想的重要领域。 二、切实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措施

1995年党中央、国务院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首次正式提出实施科教兴国发展战略。所谓科教兴国,就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

2003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强调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新世纪、新阶段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所谓人才强国战略就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要把人才作为推进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努力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把我国由人口大国转化为人才资源强国,大力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有先导性和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的措施有:

(1)提高各级党政领导对教育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战略地位的认识。 (2)把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作为发展先进生产力的第一要务。 (3)加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加快教育发展。 (4)进一步动员社会资源,建立多元教育投资体制。

10

(5)建立和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大力发展农村义务教育。 (6)加快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形成。 三、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

现代化是一个社会基于既有传统,广泛吸收外来文化,创造最先进的大工业生产和最佳社会化生活方式的历史变化。(1)现代化是一个历史变化。(2)现代化是基于既有的历史变化。(3)现代化是广泛吸收外来文化。(4)现代化的实质是创造。(5)现代化的目标是最先进的大工业生产和最佳社会化生活。(6)现代化是社会全方位的变化,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军事等各个社会领域的现代化。

社会现代化进程所带来的社会变迁必然会对教育产生冲击,教育必须适应社会现代化的要求,通过培养具有现代素质的人来为社会现代化服务。人作为社会变革的主体,是社会现代化的关键因素,社会现代化的理念和目标是由具有现代素质的人去建立和设计的,也是通过有现代意识和技术的人去实施和实现的。

教育现代化就是基于教育传统,积极吸收国外优秀教育成果,创造适应大工业生产和社会化生活方式的教育的历史变化。这一界定包含如下含义:(1)教育现代化是一种历史变化。(2)教育现代化是基于教育传统的现代化。(3)教育现代化需要积极吸收国外的优秀教育成果。(4)教育现代化的实质是创造大工业生产和社会化生活方式的教育,即现代化的教育。

教育现代化是教育全方位的现代化,主要包括教育观念现代化、教育目标现代化、教育内容现代化、教育方法和手段的现代化、教师队伍现代化、教育管理现代化、教育设备现代化、教育制度现代化。具体来看:(1)教育观念现代化。教育观念是人们对教育现实的一种富于价值取向的理性认识,是指导教育行为的一种思想意识?它对教育实践起着巨大的指导作用。实现教育观念的现代化就是摒弃与时代和社会发展相背离的陈旧、落后的教育观念,树立与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相一致的教育观念。(2)教育目标现代化。社会现代化要求教育根据现代化社会的要求和人的素质发展的需要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内容和培养方法,从而发挥教育的育人功能,为社会现代化培养具有现代素质的人。(3)教育内容的现代化。教育内容是学校向学生传授的人类优秀经验的总和,它包括学校的课程、教材和教学辅导资料所包含的一切内容。实现教育内容的现代化,一是指课程结构既要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又要符合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二是指教育内容本身既要保持基础性的学科知识,又要反映时代的最新科技成果。(4)教育方法、手段的现代化。指在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及特点的基础上,引进现代化科技成果,优化

11

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以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提高教育、教学效率。〈5)教师队伍现代化。一是指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提高,教师专业结构、能力结构、年龄结构、学科结构、个性结构等搭配合理;二是指教育者个体水平的提高。(6)教育管理现代化。指教育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教育组织合理化,调控方法理性化。(7)教育设备现代化。指从事教育活动所必需的校舍、图书资料、仪器用品及其他设施,既能反映出时代科技发展最新成就,又能满足受教育者的需要。(8)教育制度现代化。一是指建立结构优化的学制体系;二是指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高效的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

教育现代化要通过自身的现代化进程,实现下列价值追求和具体目标:教育的普及化、教育的国际化、教育的民主化、教育的法制化、教育的个性化、教育的多样化、教育的终身化、教育的信息化。

我国的教育现代化除了反映世界现代化的要求和教育改革发展的总趋势外,还要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在原有教育体制的基础上来考虑教育改革变迁的计划,体现本土性的特色。

第一节 教育目的概述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

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的总的要求,它规定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规格和标准要求。

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它是结合教育目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特点制定的各级各类教育或专业的培养要求。

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特定要求或产生的预期变化。

教育方针是国家根据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要求,为实现教育目的所规定的教育工作总方向。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的关系: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二者区别在于,教育目的是一个国家教育的总要求,而培养目标是各级各类教育的具体要求,二者的联系在于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

教育目的与教学目标的关系:二者关系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二者彼此相关,但相互不能取代。

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关系:教育方针包含教育目的,但二者的角度不同,教育方

12

针主要是从政策的角度规定教育目的及其实现,而教育目的主要从学术的层面来表达教育的理想。

二、教育目的的作用

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教育目的的实现是教育活动的归宿,贯穿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具体说发挥着导向作用、激励作用、评价作用。

(一)导向作用

教育政策的制定、教育制度的确立、教育内容的取舍、教育方法和手段的选择、教育效果的评价,都是以教育目的为依据和前提的。教育目的无论对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有目标导向作用。

(二)激励作用

目的反映人的需要和动机,是人们在一起共同活动的基础。教育目的一旦确定就能激励人们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努力。

(三)评价作用教育目的是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评估学校的办学方向、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检查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工作效果,检查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发展程度等工作,都必须以教育目的为根本标准和依据。

三、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

在依据什么来确定教育目的上,有两种对立的观点:个体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 个体本位论认为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主张教育目的应当根据人的本性之需要来确定,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使人的本性得到最完善的发展。代表人物在中国有孟子,西方有卢梭和裴斯泰洛齐。

社会本位论认为个人的一切发展都有赖于社会,主张教育目的应当根据社会的要求来确定,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掌握社会的知识和规范,从而使个体社会化,并为社会服务。代表人物有中国的苟子,西方有柏拉图和康德。

确立教育目的的科学依据:(1)教育目的的确立要依据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需要。(2)教育目的的确立要依据个体的身心发展需求。

四、我国确定教育目的的理伦基础

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思想包括:(1)人的全面发展和片面发展是相对而言的,全面发展的人是精神和身体、个体性和社会性得到普遍、充分而自由发展的人。〈2)人的发

13

展与社会生产的发展是一致的。(3)分工和私有制是人的片面发展的根源。(4)社会化大生产对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客观要求,并提供了物质基础。(5)共产主义社会使人的全面发展得以实现。〈6)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第二节 我国教育目的与教育构成

一、我国教育目的的表达及其基本精神

教育目的的变动是通过政府文件,以教育方针的形式表达的。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目的的表述的演变如下:(1)1957年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2)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四有、两爱、两精神”,即教育要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各级各类合格人才,这些人都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奉献精神,都应该追求新知,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3)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4)2002年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1)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这指明了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性。(2)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是我国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人的全面发展并不是平均发展,而是自由的、和谐的、富有个性的发展。(3)教育目的的实现途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只有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培养人的创造性实践能力。 二、我国中学降段的培养目标 (一)初级中学的培养目标

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规定,包括初中教育在内的义务教育培养目标是: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

14

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二)普通高中的培养目标

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特别强调: (1)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自觉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有为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做贡献的志向与愿望。

(3)具有民主和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维护社会正义,自觉行使公民的权利,履行公民的义务,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具有社会责任感。

(4)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掌握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收集判断和处理信息,具有初步的科学与人文素养、环境意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5)具有强健的体魄、顽强的意志,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初步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职业意识、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

(6)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学会交流与合作,具有团队精神,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初步具有面向世界的开放意识。

三、全面发展教育的构成及其关系

全面发展的教育由德育、智育、美育、体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构成。 (一)“五育”的相对独立性

“五育”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各育都有自己特定的内涵、任务、内容和方法。 (1)德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2)智育是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形成基本技能,发展智力和能力的教育。 (3)体育是使学生掌握健康和运动的知识,形成运动技能和卫生习惯,发展他们的体力和运动能力,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和体质的教育。

(4)美育是使学生掌握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与文明素养的教育。

(5)劳动技术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形成劳动习惯,并使学生初步掌握基本生产技术知识和劳动技能的教育。

(二)“五育”之间的联系

“五育”的联系表现在,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15

共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德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灵魂与统帅作用德育的根本任务在于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的政治立场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它为人的发展提供方向。

2.智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前提和支持作用智育的根本任务在于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它为人的发展提供知识基础和智力支持。

3.体育在全面教育中起着基础作用

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体质,发展运动技能。体育可以使学生具有良好的体质和充沛的精力,也可以使学生形成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品德,还可以塑造健美体态和美好心灵。体育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途径。

4.美育在全面发展中起着动力作用美育的根本任务在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形成学生的审美观和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美育使学生在求真、向善、至美的过程中达到身心的和谐发展。

5.劳动技术教育可以综合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的作用

劳动技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使学生形成劳动情感、态度和习惯,掌握基本生产技术和技能。劳动技术教育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巩固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中所获知识、情感、态度、方法和能力。劳动技术教育实质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实践能力,它是实现个体与社会协调统一、和谐发展的纽带和桥梁。

总之,“五育”在实践中是一个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整体。这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充分认知\五育\的内涵、任务和作用,统筹兼顾好\五育\之间的关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二节 素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

一、什么是素质教育 (一)素质教育及其内涵

素质教育是1997年10月29日原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的《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的通知中提出的。

素质教育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面向提高学生的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为基本特

16

征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的教育。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是: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素质教育倡导人人有受教育的权利,强调在教育中使每个人都得到发展,而不是只注重一部分人,更不是只注重少数人的发展。

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社会主义现代化大生产需要全面发展的新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通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的有机结合,来实现学生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3.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一代人才,这才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

素质教育的本质就是使学生能够主动、活泼、愉快地学习,使学生在主动学习、自主探索中逐步形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创新教育及其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它是教育对知识经济向人才培养提出挑战的回应。它是旨在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教育。

(1)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是一种精神状态。创新能力离不开智力活动,离不开大量具体的知识,但创新能力决不仅仅是智力活动,它不仅表现为对知识的摄取、改组和运用,表现为新技术的发明及新思想的发明,而且是一种追求创新的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倾向,是一种善于把握机会的敏锐性,是一种积极改变自己并改变环境的应变能力。

(2)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素质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的根本所在。面对多样的、多变的世界,任何一个人、一种职业、一个社会都缺少不了创新能力。对教育来说,培养创新能力不是一般性的要求,更不是可有可元的事;而应成为教育活动的根本追求,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应试教育不仅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牺牲多数学生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应试教育忽视甚至是扼杀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能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本质区别。

(3)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之所在。传统教育以教学内容的稳定性和单一性为基本出发点,以知识记忆和再现为基本学习目标,强调的是掌握知识的数量和准确性,强调的是对过去知识的记忆。因此,传统教育把掌握知识本

17

身作为教学目的,把教学过程理解为知识积累的过程。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没有也不可能受到重视。在现代社会,知识创造、更新速度的急剧加快,改变着以知识的学习、积累为目的的教育活动。知识的学习成为手段,成为认识科学本质、训练思维能力、掌握学习方法的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的是\发现\知识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获得结果,强调的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探究精神的形成。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应变能力、创新能力也就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了培养和发展。

二、素质教育的兴起与发展

人们对素质教育的认识和实践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理论创建与实验研究阶段(1985-1997)

经历了从提出“双基”到提出“加强双基,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再到“加强智力因素培养,同时注意非智力因素培养”的提法。1985年《关于中共中央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之处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提高国民素质。1987年柳斌在《努力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中使用了“素质教育”,1993年,中共中央颁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要求“中小学要从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术和身体心理素质”。1994年,中共中央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首次在中央文件中明确使用了素质教育的概念。全国各地进行了“愉快教育”“和谐教育”“成功教育”“主体性教育”等试验,为素质教育的兴起奠定了实践基础。

(二)区域推进阶段(1996-1999)

1996年《人民日报》长篇报道了湖南省汩罗县大面积实施素质教育的经验,使改革试验进入区域推进阶段。1997年,原国家教委颁发了《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1998年,教育部制定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规定要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要求将素质教育转入以整体推进和制度创新为主的阶段,即主要通过课程改革、教育评价的改革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全面贯彻教育方针。

(三)全面实施阶段(1999年6月开始)

1999年6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以素质教育为主题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素质教育进入全面推进的新阶段。

二、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1.提高认识,更新观念

(1)要认识到实施素质教育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教育改革和

18

探索与追求,说明了要想获得个人发展,取得组织的成功,赢得国家的强大,归根结底要靠人的素质,而提高人的素质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是教育,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2)实施素质教育要树立素质教育观念,树立素质教育的人才观、质量观、师生观。 人才观是对人才的基本问题所持观点的总称。现代人才观体现的是“行行出状元”,“条条大路通罗马”。

教育质量观是对教育质量的基本认识,对教育实践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教育质量一般包括教育工作的质量和学生发展水平或状态的质量两大方面内容。教育工作质量包括教育的基础设施、学校办学条件、教育水平等方面的质量。它是保证学生发展质量的基本条件。学生发展质量是指在教育过程中,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状态达到特定的教育标准或规格的程度。学生发展的质量是教育质量的核心。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是教育质量观的唯一导向,学生素质是教育质量评价的主要标准,发展性是现代教育质量评价的基本特点。

素质教育倡导建立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要求明确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确立教师的实践主体地位和学生发展地位。

2.建立素质教育的保障机制 (1)充分发挥政府作用

政府行为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保障,这是由政府行为的性质、作用和政府在基础教育中的作用决定的。政府行为是政府权利与职能运行的外在表现,是政府权力与职能作用于社会和公民的共同活动。政府行为具有导向作用、调控作用和约束作用。政府行为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也是多年来的经验证明的。湖南省汩罗县大面积地实施素质教育并取得成功是因为有县政府的强有力的领导。因此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到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实施素质教育的意义,树立素质教育的人才观、价值观,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和管理,简政放权,同时加强指导。

(2)加大教育督导力度

教育督导是一种教育行政监控职能活动,是由教育督导机构对下级人民政府的教育工作及下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评估和指导的活动。在素质教育的实施中,教育督导具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帮助和指导作用、参谋和促进作用。因此,为了保证素质教育的实施,必须加大教育督导的力度。

(3)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

19

教育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和价值标准,利用科学可行的方法和手段,对受教育者的发展变化以及影响其发展变化的诸因素进行状态确定和价值判断的过程。在实施素质教育中,教育评价具有导向、鉴定、调控和激励作用,是保证素质教育活动沿着既定目标高效运行的重要手段。因此,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评价观,确立科学的教育评价指标体系,选择适当的评价方式、方法和手段。

(4)加强各级各类教育之间的沟通和衔接

各级各类教育之间的沟通和衔接,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多种选择和多次选择的机会,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形成和特长的发挥。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强调我国要“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化社会”。

3.建立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

(1)改革内部管理机制,为素质教育提供良好的内部环境。

(2)提高校长和教师的素质。校长和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因为素质教育的实践者归根结底是校长和教师。

(3)改善课程体系,优化教学过程。改革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建立起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形成科学有效的教育教学模式。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就是有效地推进素质教育。

四、实施素质教育应避免的误区

要正确理解素质教育,要搞清楚素质教育的内涵。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实施素质教育应避免出现的误区有: 误区一:素质教育就是不要尖子生。

这是对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误解。素质教育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发展可能性和发展的基础,每个学生只有得到与其潜能相一致的教育,才算是接受了好的教育;另一方面,社会需要各级各类人才,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使每个学生得到应有的发展,社会也得到不同层次的人才。因此,素质教育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意味着素质教育要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与其潜能相一致的发展。

误区二:素质教育就是要学生什么都学、什么都学好。

这是对素质教育使学生全面发展的误解。素质教育强调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同时又要发展学生的个性,因此素质教育对学生的要求是合格加特长。这决定了一方面学

20

生必须学习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穷实基础;另一方面,学生还应该学习选修课程,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形成独特的个性。

误区三:素质教育就是不要学生刻苦学习,“减负”就是不给学生或少给学生留课后作业。

这是对素质教育使学生生动、主动和愉快发展的误解。学生真正的偷快来自于通过刻苦的努力而带来成功之后的快乐,学生真正的负担是不情愿的学习任务。素质教育要学生刻苦学习,因为只有刻苦学习,才能真正体会到努力与成功的关系,才能形成日后所需要的克服困难的勇气、信心和毅力。

误区四:素质教育就是要使教师成为学生的合作者、帮助者和服务者。

这是对素质教育所倡导的“学生的主动发展”和“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的误解。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主动发展”是因为学生是主体与客体统一的人,因而是具有主动发展意识的人;素质教育强调“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因为学生具有与教师平等的独立人格。这种观点忽略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忽略了学生的特点。教师是教育实践的主体,在教育实践中起主导作用;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客体,是学习与发展的主体。这决定了教师首先是知识的传播者、智慧的启迪者、个性的塑造者、人生的引路人、潜能的开发者,其次才是学 生的合作者、帮助者和服务者。

误区五:素质教育就是多开展课外活动,多上文体课。

这是对素质教育的形式化的理解。素质教育是我国全面发展教育在新的形势下的体现,因而它一方面体现了新形势对教育的要求,另一方面符合教育的本质要求。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基本途径是教学,学生的基本任务是在接受人类文化精华的过程中获得发展。这就决定了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教学,主阵地是课堂。

误区六:素质教育就是不要考试,特别是不要百分制考试。这是对考试的误解,考试包括百分制考试本身没有错,要说错的话,就是应试教育中使用者将其看做学习的目的。考试作为评价的手段,是衡量学生发展的尺度之一,也是激励学生发展的手段之一。

误区七:素质教育会影响升学率。

这种观点认为,素质教育整天打打闹闹、蹦蹦跳跳,整天快快乐乐、随心所欲,必然会影响升学率。这种观点的形成在于对素质教育内涵的误解。首先,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旨在提高国民素质,升学率只是衡量教育质量的标准之一。其次,真正的素质教育不会影响升学率,因为素质教育强调科学地学习、刻苦的学习、有针对性地学习,这样有助于升学率的提高。

21

生必须学习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穷实基础;另一方面,学生还应该学习选修课程,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形成独特的个性。

误区三:素质教育就是不要学生刻苦学习,“减负”就是不给学生或少给学生留课后作业。

这是对素质教育使学生生动、主动和愉快发展的误解。学生真正的偷快来自于通过刻苦的努力而带来成功之后的快乐,学生真正的负担是不情愿的学习任务。素质教育要学生刻苦学习,因为只有刻苦学习,才能真正体会到努力与成功的关系,才能形成日后所需要的克服困难的勇气、信心和毅力。

误区四:素质教育就是要使教师成为学生的合作者、帮助者和服务者。

这是对素质教育所倡导的“学生的主动发展”和“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的误解。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主动发展”是因为学生是主体与客体统一的人,因而是具有主动发展意识的人;素质教育强调“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因为学生具有与教师平等的独立人格。这种观点忽略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忽略了学生的特点。教师是教育实践的主体,在教育实践中起主导作用;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客体,是学习与发展的主体。这决定了教师首先是知识的传播者、智慧的启迪者、个性的塑造者、人生的引路人、潜能的开发者,其次才是学 生的合作者、帮助者和服务者。

误区五:素质教育就是多开展课外活动,多上文体课。

这是对素质教育的形式化的理解。素质教育是我国全面发展教育在新的形势下的体现,因而它一方面体现了新形势对教育的要求,另一方面符合教育的本质要求。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基本途径是教学,学生的基本任务是在接受人类文化精华的过程中获得发展。这就决定了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教学,主阵地是课堂。

误区六:素质教育就是不要考试,特别是不要百分制考试。这是对考试的误解,考试包括百分制考试本身没有错,要说错的话,就是应试教育中使用者将其看做学习的目的。考试作为评价的手段,是衡量学生发展的尺度之一,也是激励学生发展的手段之一。

误区七:素质教育会影响升学率。

这种观点认为,素质教育整天打打闹闹、蹦蹦跳跳,整天快快乐乐、随心所欲,必然会影响升学率。这种观点的形成在于对素质教育内涵的误解。首先,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旨在提高国民素质,升学率只是衡量教育质量的标准之一。其次,真正的素质教育不会影响升学率,因为素质教育强调科学地学习、刻苦的学习、有针对性地学习,这样有助于升学率的提高。

21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988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