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文化失落的伤痛与悲愤》

更新时间:2024-06-19 22:3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感受文化失落的伤痛与悲愤

----《道士塔》教学随感

甘肃省兰州市第三十三中学 张 平

有一种文化,源远流长,从1600年前,绵延至今;有一种文化,灿烂辉煌,从100年前,就引来劫掠者贪婪而攫取的目光;有一种文化,命途多舛,短短的10年间,就成了我们民族永久的痛?? 它,就是我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代表——敦煌文化。余秋雨的《道士塔》用充满忧患意识的语言,记述了中华民族永远难忘的一段文化屈辱史。我有幸引领学生跟随文化大师余秋雨,走进他的《道士塔》,体味《文化苦旅》,去感受那份痛,让痛彻心扉。

西出阳关,一路风尘隔不断历史烟云,一路回望尽是岁月伤痕。我踩着松软的沙道,聆听沙漠深处,苍凉而雄浑的驼铃;秋风朔朔,风干几多往事,却风干不了我内心的失落与伤痛。遥看西方的天际,铺满凄艳的晚霞,那是一个古老民族流血的伤口。

是谁撕裂这个伤口?是谁折断了梦想飞天的翅膀?是谁夭折了仕女婀娜的体态?是谁让凶残贪婪的强盗度过玉门关外?是谁让我们面对民族艺术瑰宝时扼腕叹息?

敦煌文化在滴血,历史在悲叹。

敦煌莫高窟从公元336年到20世纪初,历经一千多年,世世代代的佛教信徒无数次地开窟造佛像。一千多年历史的沉淀,无数人的心血啊!莫高窟辉煌灿烂的文化遗产惨遭劫掠,文物散失他国。我们能不为之而伤痛吗?一个连自己的文化都无法保全的民族,还有什么资格谈强大与尊严?余秋雨,感谢您用苍凉而悲情的文字书写这段心酸的历史。

一个民族,只有它的文化活着,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活着。可我们悠久灿烂的文化竟活得如此卑微而艰辛。

我在记忆中极力回避那个目光呆滞、表情漠然、猥琐无知的人物,回避那座被风雨侵蚀的有些破落悲凉的圆寂塔,回避强盗们淫邪窃笑的嘴脸,回避色彩斑斓的壁画被撕裂时留下的伤痕,回避被强盗肆意糟蹋后的断卷残经,可我难以回

避那段沧桑历史。我沿着沙漠中那道深深的车辙小心翼翼往前走,我知道当年运送经卷文书的牛车也从这里走过,可牛车“没有走向省城;因为老爷说过,没有运费”。牛车走了,却去了比省城更遥远的伦敦、巴黎、彼得堡、东京;因为他们有运费。望着沙漠中“两道深深的车辙”,我不禁想哭,因为这车辙不是印在沙漠上,而是印在我们民族的耻辱柱上,让我感受到一种无法呼吸的沉重。

黄沙在哭泣,月牙泉在悲鸣。

我清楚地记得,1900年5月26日那天,晨曦微露,那位宿命的道士,用他干瘪而粗糙的手,撕开一扇轰动世界的窗口,这是中国文明史上,即惊喜又黑暗的一日,我不知道应该去庆贺,还是保持沉默。道士只是憨憨地笑着,笑自己拥有这座古老而富有的宅院,唐宋仕女婀娜的体态、柔美的浅笑,昏花了他的老眼,他虔诚地用石灰、用铁锤,用最朴素的泥巴,装饰自己的家园,我分明看见沙漠中那朵盛开的马蹄莲,被他勤劳的双手连根拔断。在愚昧的淫威下,文明蜷缩在角落,哭泣呻吟。而我也只能大哭一场,任凭紧握在手中的沙砾一次次地从指缝间滑落。我的莫高窟呀,那一弯清澈的月牙泉水,贮满的可是你忧伤的泪。

“我好恨!”一句掷地有声的话让我的良知颤栗。可我能恨谁呢?恨那个猥琐的愚昧无知的王道士吗?然而,我愤怒的洪水却无法向他倾泻,因为他不配,他本来就没有资格与如此灿烂的文化沾边,他太卑微、太渺小、太畏缩、太愚昧,他无知的躯体无论如何也承担不起“这笔文化重债”。“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王道士只是这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可历史总是喜欢和人类开玩笑,偏偏就是这位“卑微”、“渺小”、“愚昧”的王道士,“把持着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这种历史的严重错位带给我们民族的只能是无尽的悲哀。

我能去恨谁呢?恨当时昏庸腐败的满清政府,为什么在民族璀璨的文化面前表现得如此漠然与懦弱;恨我们貌似懂行却不作为的文官,为什么不学学那些宁可倾家荡产、甘愿冒险付出性命的文化强盗;恨肆意抢掠的外国强盗,为什么如此卑劣贪婪。似乎有一大堆理由,让我去恨他们;似乎让我又找不到更多恨的理由。我只能去恨自己,恨我声嘶力竭的哀号在荒漠中太微弱,恨我挥舞的双臂只

能徒然地怒指苍穹,恨我堂堂七尺之躯没能阻止住满荷经卷文书的驼队,甚至恨自己为什么要面对这满目疮痍的古老文明。

西去的阳关道早已宽阔无比,“没有任何关卡,没有任何手续”,“没有遇到森严的文物保护官邸”,“没有碰见冷漠的博物馆馆长”,“没有遇到看守和门卫”??什么都没有,一切显得那么死寂,天空如道士涂过的墙壁一样惨白,惨白得让人可怕。于是乎烂灿的文化屈从于猥琐的人物,绝美珍贵的壁画雕塑前是鄙陋肮脏的目光,受骗上当还要点头鞠躬、注目远送,外国文化强盗疯狂执著,而我们享受奢侈生活的官员客厅里高朋满座“茶香缕缕”。我悲叹中国官员如此麻木的文化心态,“偌大的中国,竟存不下几卷经文?”真是让人悲愤啊。

穿行于厚重而沧桑的文字间,我的脑海中总是挥不去那沉重的一幕,天高路远,冷漠与无知,如狂妄的风沙,蚕噬着精美的雕塑与壁画,暮野苍苍,狼烟四起,强盗们饥饿贪婪的欲望,肆意横行。文明失去它的光彩与尊严,仅换得几文刻满屈辱的铜钱,我那饱经忧患的经书文卷,为什么远渡重洋,要去异国他乡,独对秋风,我欲哭无声,西方的天际,残阳如血,那是一个民族裸露的伤痕。那一页页,那一幕幕,犹如钢钎插入我的肌肤,让我痛心不已。那是愚昧者上演的一出丑剧,那是专制者造就的一部悲剧,那是强势民族对孱弱民族的蹂躏,那是野蛮对文明的屠戮。

百年后的今天,留给我的依然是那段灰暗的记忆,我立在朔朔的西风中,引领我的学生,捡拾着文明的碎片,而后,搜肠刮肚,想象着我的敦煌,当初最完整的美丽。

一段灰暗的记忆

----《道士塔》教学随感

甘肃省兰州市第三十三中学 张 平

1900年5月26日 晨曦微露 那位宿命的道士 用他干瘪而粗糙的手 撕开一扇轰动世界的窗口 这是中国文明史上 即惊喜又黑暗的一天 我不知道应该去庆贺 还是保持沉默

道士只是憨憨地笑着 笑自己 拥有这座古老而富有的宅院 唐宋仕女婀娜的体态 柔美的浅笑 昏花了他的老眼 他虔诚地用石灰 用铁锤 用最朴素的泥巴 装饰自己的家园

我分明看见沙漠中那朵盛开的花

被他勤劳的双手连根拔断 在愚昧的淫威下

文明蜷缩在角落 哭泣呻吟 我的莫高窟啊

那一弯清澈的月牙泉水 贮满的可是你忧伤的泪

天高路远 冷漠与无知 如狂妄的风沙

蚕食着精美的雕塑与壁画 暮野苍苍 狼烟四起 强盗们饥饿贪婪的欲望 肆意横行

文明失去它的光彩与尊严 只换得几文刻满屈辱的铜钱 我那饱经忧患的经书文卷 为什么远渡重洋 要去异国他乡 我独对秋风 欲哭无声 西方的天际 残阳如血 那是一个民族裸露的伤痕

百年后的今天 留给我的 依然是那段灰暗的记忆 我立在朔朔的西风中 捡拾着文明的碎片 而后 搜肠刮肚

想象着我的敦煌 当初 最完整的美丽

作者:甘肃省兰州市第三十三中学 张 平 职称:中学高级教师 电话:13619368969

邮箱:gszhangping2008@163.com

(注:这是我同课教学的随感二则,仅给学生一种写作方法的比较而已)

想象着我的敦煌 当初 最完整的美丽

作者:甘肃省兰州市第三十三中学 张 平 职称:中学高级教师 电话:13619368969

邮箱:gszhangping2008@163.com

(注:这是我同课教学的随感二则,仅给学生一种写作方法的比较而已)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984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