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汉字形态和书法的探索发现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1-18 19:46: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称中国汉字为“方块字”是大谬误

—关于汉字形态和书法的探索发现

黄 能 建

提要:汉字的形态不是方而是外圆内方,这由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中国传统哲学文化所决定。汉字的结构和笔画形态不仅符合外圆内方的特征,而且是为适应这个特征的需要而形成,可从历代流传各种书体的碑帖得以直观证明。理解汉字的形态,对于深刻理解汉字的文化本质和审美属性,对于汉字研究和书法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汉字 汉字形态 外圆内方 汉字结构和笔画 汉字审美属性 汉字文化 汉字书法

汉字是“方块字”的说法基本上是错误的,至少这个说法是不贴切的。汉字的形态不是方而是圆的,确切的说是外圆内方。

一、 中国文字自起源就具有外形趋圆的特征

许慎在《说文·序》中清晰地表述了文字的起源,印证了“字圆说”。该文说:“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许慎为什么在《说文·序》中开篇即写这段话,他要表达的是文字起源于《易》八卦,而《易》八卦图是圆的。孔安国《尚书·序》里说:“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

许慎又说:“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庶业其繁,饰伪萌生”。《周易·系辞下》说“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北史·魏本纪》说:北朝魏的先世“射猎为业,淳朴为俗,简易为化;不为文字,刻木结绳而已。”如果文字的起源

1

与结绳记事有关,那么试问谁能把绳结成方而不都是圆形的?

黄帝命仓颉造字,“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仓颉见兽足得灵感而造出最初的文字,试想,兽足何曾有方形的,外形不都是趋圆的。现时有人认为这只是传说、表示怀疑,但传说绝不是空穴来风。如果凡是传说就否定,则伏羲、神农、黄帝也都是传说又如何。

如果说仓颉见兽足造字是传说不足采信,那么文字起源于象形文字的说法比较令人接受了吧。“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文者,物象之本;?著于竹帛谓之书,书者如也。以迄五帝三王之世,改易殊体”(许慎《说文〃序》)。也就是说,文字和竹帛之书都象天地万物之形态,后来才有改变。而在文字创制之时,天地万物除人工制造者外的形态,有直者(如树木,树径亦圆),但没有多少是方的,都以圆为主,所以文字也以圆形为主,笔画也有直线。清王澍也看出了端倪,他在《论书剩语》中说“作字不可预立间架,?因其体势之自然与为消息,所以能尽百物之情状而与天地之化相肖”。他明白文字肖天地之化、尽百物之状,却由此得出“不预立间架” 的结论则不然。

2

(早期文字的形态)

二、汉字结构形态受中国传统天地哲学观的深刻影响

“盖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故曰:‘本立而道生’”(许慎《说文〃序》)。文字是文化之本,天地观是文化之源。文字不可能不与传统哲学文化关联,为何西方没有产生类似汉字的字符,而东方出现以汉字为主流的文字,正是由于哲学文化基因的不同。

“天圆地方”是中国古代传统的天地宇宙观。“浑沌初开,乾坤始奠。气之轻清上升者为天,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浑沌初起之状称为太极,太极生两仪,分出了阴阳即乾坤天地。有天地而后有万物,所以《道德经》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众多星宿组成的茫茫宇宙为“天”, 人立足其间赖以生存的载体称为“地”,由于日月等天体都是在周而复始、永无休止的运动,好似圆周无始无终;而大地却静悄悄承载着人类,恰如一个方物静止稳定,这就是“天圆地方”的概念。“天圆地方” 源于《易经》对天地生成及其运行的解读,而《易经》为百经之首,国学之源。用河图洛书

3

佐证,“地方”是指地平坐标系,方指方位或方位角,子代表北方,午代表南方,酉代表西方,卯代表东方,再用十二个地支、八个天干、四个卦象表示二十四个方向并构成360度圆周天,这是天圆地方的意象。道家陈抟老祖推演出的天地运行图,直观的表达了“天圆地方说”。图中外部环绕的卦象,代表天的运转规律,而中间方形排列的卦象,则代表地的运转规律。

(伏羲天圆地方图)

“天圆地方说”影响着人伦道德,也影响着审美观念。圆即圆通,方即方正,方为做人之本,圆为处世之道,比喻为人处事圆通豁达,内心有固守的准则。《论语》曰“仁者可谓方也矣”。古人把“内外相应,言行相称”的人称做“方者”,学术有专者称为“方家” 。《淮南子·主术训》说“智欲圆而行欲方”,“智圆行方”被古人当做境界极高的人生道德和智慧。所以,人们书写时把字形写成外圆,内则“横平竖直” 相交以成内方,历久便形成了汉字的结构形态。

4

从古代传统的“天圆地方”宇宙观出发,形成了“天人合一” 哲学思想体系,构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天人合一”有两层意思:一是天人一致,二是天人相应,天人相通。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董仲舒提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天人合一思想中的内核是“象”和“数”。所谓象,指的是形象化和系统化。象又分为法象、气象、形象。“法象莫大乎天地”(《周易》)。象与数的关系正如《左传》说:“物生而后有象,象而后有滋,滋而后有数”。数是形象和象征符号的关系化,以及在时空位置上的排列和应用。“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和“天人合一” 哲学观不仅影响着文言,也影响着文字。可以大胆推断,既然“天圆地方”、“天人合一” 学说渗透到人文、伦理、道德、中医、审美等中华传统文化的任何方面,连古钱币都制作成外圆内方,绝不可能独中国文字是例外。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讲述了文字的起源和演变,深入解析了文字的组合规律,详细阐述了“六书”构造原理,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可惜的是他对文字组合法则与易卦、天地万物的“象”、“数”关系没作进一步阐述,对文字的形态结构也没有具体说明,而文字的形象和结构对书法来说恰恰是重要的。深入分析可发现,字形外圆内方是与传统天地观的契合,而文字的结构则与易卦的“象”、“ 数”具有对应的契合。测字先生故弄玄虚利用拆字解字推测命运,这是汉字文化特有的衍生物,虽然极其无稽,但也从侧面说明文字与易卦的“数象”具有某些契合关系。

5

(伏羲先天八卦图)

《易经》先天八卦图的两个基本符号,一个是“—”,另一个是“ - -” 。“— ”叫阳爻,“ - -”叫阴爻,把三爻重叠起来,构成八卦。北宋易学家邵雍说过:“太极一也,不动,生二,二则神也。神生数,数生象,象生器。”如果把“爻” 及其组成八卦之象与汉字的结构做个比对,就会有趣的发现:

? “—”阳,太一也,元也。元者,原也,即基本、初始、根源。唐孔颖达在《五经正义》中说:“太极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即是太初,太一也。”一者,单也,汉字结构有单体,最基本只有一笔的也就是“一”。我们甚至可以把阳爻、阴爻及其组合的卦象视为原始的字符或笔画。汉郑玄注释的《易纬·干·凿度》认为:乾卦,天字的古文;坤卦,地字的古文;离卦,火字的古文;坎卦,水字的古文;巽卦,风字的古文;震卦,雷字的古文;艮卦,山字的古文;兑卦,泽字的古文。

? 太极生两仪,产生了“阴”和“阳”。 阴爻的“ - -”、 “两爻” 的重叠、排列组合,对应着汉字的两排(左右)、两列

6

(上下)结构,而谁左谁右、孰上孰下,必然与阴阳特性、事物形象相对应。例如“气”总是在上,代表土地的一横总是在下。

?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从八卦图可见,卦是三爻重叠,是故汉字有三排(左中右)、三列(上中下)、三面包围、“品形”的结构,而且对应也有组合法则。三,乃三光(日月星)、三才,“天地人之道也”(许慎《说文》)。故边旁部首也有日月星“三光”、 天地人“三才” 等等,就是所谓会意、形声。

? “两仪生四象”。四象是指少阴、太阳、少阳、太阴,代表东、南、西、北;春、夏、秋、冬。将事物和现象分成四个阶段、四种相联系的情况。汉字有四面包围结构,也有用东、南、西、北“四方”、 春、夏、秋、冬“四时”等作边旁者,分别表示文字的方位和季节属性。

? “五行” 即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构成事物及其关系;五行也对应“五宫”,指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五,阴阳在天地之间交午也”(“交午”即纵横交错。语出《说文》)。相对应汉字有“聚五” 结构(如“器”、 “噩” “蠶” “嚣”字),对应“交午” 汉字也有参差结构。而金、木、水、火、土“五行”均为部首边旁,表明该文字所指事物在五行中的属性。

也许有人会提出,“爻”都是上下排列而汉字结构则有左右和

7

不同的组合方式,故无契合关系。持这个意见的人没有真正理解八卦图的真义,须知八卦图是圆的,天地是运动的,从不同的角度看便有不同的排列形状,尝试把乾、兑、离、震、坤、艮、坎、巽八种卦象作角度上的转换(如下图),就能直观看出其与汉字结构形象上的契合,同时也能理解字形虽外圆而字内则因直线笔画而成方。

三、沿袭千古的笔画笔法是为了适应汉字外圆内方的需要

历代文字家、书法家研究笔法笔画不遗余力,但大都研究写法,至于为什么笔画要写成这个样子、怎么会形成这种形态样式则几乎没涉及。赵孟頫在《兰亭跋》说过一句经典话:“书法以用笔为上,结字亦须工。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很多人望文生义,对结字“因时相传”理解为“相互传播、因时而变”,以为只有“当时的横传”,却不知道还有更贴近其本意的“时代的流传”即纵向的历史沿袭。如果结字可以随便变,那么汉字就不成其为汉字,没法让人懂了。“盖文字者??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故曰:‘本立而道生’,‘知天下之至啧而不可乱也’(《说文》)。”所谓“本立”,在这里可看作汉字的形态结构,“道”可理解为“书道”。至于用笔和笔画的写法更是“千古不易”,自魏晋书体基本完备直至今天,汉字的笔

8

画虽有减省,但笔画的形态并无多大改变,甚至连常用的印刷体也“变不离宗”。

研究汉字笔画形态与外圆内方结构形态的关系,必须以堪称真书、楷模的楷书为依归。

? 先来看楷书的起笔(见上图1)。笔画在大多数文字中的位置和起笔大致这样:点从左、上起,横必左起,竖必上起,撇必右上起,捺必左起,提必左下起。为了字形外侧圆润,起笔必斜切(“横画直落笔,竖画横落笔”说的是笔势非形态),且都强调逆锋取势、藏锋起笔,没有例外。这样做绝不只为顺手,如果为了顺手,下笔直向笔画方向更方便。 ? 其次分析楷书的收笔(见图2)。点、横、垂露竖的收笔必然圆转、回锋、围满,左竖右收,右竖左收;捺形必收成“反刀”斜切在右下,甚至必要时写成反捺;撇、捺、悬针竖必

9

回锋空收,避免过于尖细。这些千古不变的笔法,都是为了笔画在外一侧取圆,力免锋芒毕露。这些方法也不是图方便,如果图方便到位即提起笔就行。

? 再其次研究楷书的折、提和钩(见图3)。折为何必顿笔起肩,不写成90度角,而要大费周折切去角,为的也是取圆,有时还直接转成圆。人们习惯说的“折成方”是错误的,应说“折去方(角)”才对。写提、竖提时笔锋必斜切,而写竖钩、横钩、竖弯钩、斜钩、卧钩、浮鹅时,或多或少都必须做完转、顿(或驻)、挑三个用笔动作,也都是为取外圆。 ? 最后直观地看看楷书边旁部首(见图4)。所有由笔画构成的边傍部首,其笔画都不依直线排列(见图中的蓝线),而是按弧线写成(图中的红线),上首、下部、左旁、右旁均如此,明显是为了外圆。可能唯一没法写成孤形的是最下一笔是一横的(如皿、土等),这符合“地方”的天地观,但写这一横也必如上述解释的切起、圆收,形态尽量取外圆。 ? “永字八法”代表了汉字的基本笔画,从这些笔画的形态到构成完整的“永”字,其外形、笔画的外侧都符合圆的特征和要求(见图5)。常理而言,四面包围结构的字其外形应该是最方正的,但事实上楷书力求不“方”。以颜体“国” 字为例证(见图6),笔画形态和结体都求圆,四个角与方框的距离为最大,四角留空不填满,证明古人写字求圆不求方。

世有“方笔”、“圆笔”之说。所谓方、圆笔其实以笔迹有否起

10

棱角来划分,方笔起棱角为了显示笔力,圆笔“不欲多露锋芒,露锋芒则意不持重(明彭大冀《山堂四考》语)”。别把方、圆笔误解为字形求方,其与字形求圆非但不矛盾,恰恰正为了求外圆。方者所以起棱角,正是切去芒角而成棱(多角),其与上述“折去方”以求外圆道理一样;楷书的圆笔则直接“转而求圆”,以上已作剖述,其与早于楷书形成的篆、草直接写成外圆的道理类似。

四、古今流传的各种书体是汉字外圆内方的最直观证明

书法学术界对书体的历史演进顺序何以是篆、隶、草、楷、行,至今仍缺乏令人信服的解释。汉字外圆内方原理能解释这个问题,可以这样假设推断:最早创制的篆书(大篆、小篆)从易八卦和象形文字脱胎,为与天地和万物相肖,要想字形圆转,笔画就直接写成了圆转,笔画线条虽变化不大,但笔画繁多,且多盘曲弯转,记忆书写都不便,于是人们向笔画减省、形求方正的方向尝试,形成了秦隶、汉隶(此时的隶书仍趋圆)。隶书形成于春秋战国时代,其时诸侯争霸,刀锋毕现,隶书形态确有“时代特征”,笔画虽然平直简省了,但却违背了文字之本,并不符合主流的天地哲学观,所以是“庶民之书”,就连汉刘慎也在《说文》中批评“是时秦烧灭经书,涤除旧典,大发隶卒,兴役戍,官狱职务日繁,初有隶书,以趣约易,而古文由此绝矣”。又说“而世人大共非訾,以为好奇者也,故诡更正文,乡壁虚造不可知之书,变乱常行,以耀于世。诸生竞说字解经,喧称秦之隶书为仓颉时书云:父子相传,何得改易???若此者甚众,皆不合孔

11

氏古文,谬于史籀。”于是人们又尝试既圆转又快速的书体,章草就形成了。草书力求笔画圆转延绵,形态的理据和篆书如出一辙,故书法历史先有章草再后有楷书。因此可以这样认为,隶书和章草是在楷书形态和笔画模式形成前的探索和过渡,楷书形成之后才有可能形成介于草、楷之间的行书。

? 上两图大篆字体,肖天地之化,尽百物之状。盖因文字来源于八

卦、结绳和象形,该直且直,该圆则圆,形态还不完全圆,但也绝不是方,大势已基本趋圆。

12

? 此图泰山刻石是为小篆。笔画匀称,疏密适宜,横平竖直,线健似铁,文字外圆内方的结构形态业已形成。

13

? 上图左为曹全碑、右为石门颂,汉隶的代表作。尽管刘慎、东坡等对隶书颇有微词,但“隶变”在文字发展史上具有别开天地的意义。从图中可见,汉隶虽有向“方”的方面尝试,但受天地观哲学文化的影响,外圆内方的形态特征仍在,只是被后来者忽视了、误解了,才愈写愈方,越来越扁平,当然这也是书法的探索。

14

? 此两图上为晋陆机章草、下为唐张旭大草。无论章草、今草、大草,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圆转连绵。圆的特征明显,方的意味就随草书的时代发展而变少了。

15

? 以上楷书颜欧柳赵四体,代表楷书的成熟和发展。四大家似是跨时空“约定” 一般,风格虽异,外圆却同,笔画形态也大致相当,居中者笔画必长,居四周者必回收,皆为不谥圆。

16

? 以上左为兰亭叙、右为祭侄稿。无论喜怒而书,心中均有“圆” ,是临池功力的自然流露。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行书所以大流行,从审美角度看,因其兼具草书的圆转、楷书的内方,赏心悦目。

17

? 有趣的是常用的宋体、楷体、仿宋等印刷体,字形也符合外圆内方的特征。就算是笔画刻意求方的黑体,其外形也是趋圆的。至于刻意变形的美术字则不能作研究依据,此不赘言。

五、理解汉字的结构和笔画形态对研究汉字书法很有意义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石,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其表达力和造型美在世界文字中无与伦比。汉字文化和汉字书写文化是永不枯竭的文化宝藏、艺术宝库,其研究也永无止境。

(一)理解汉字的形态,有助于深刻理解汉字的文化本质。中国汉字不是凭空臆造的,其与中国哲学思想文化共生同源,汉字的形、音、义、用无不渗透着中国哲学思想文化的基因,是理和象、形和神、体和用的统一和变化。《周易·系辞上传》说:“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南朝范缜指出:“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是则形称其质,神言其用;形之与神,不得相异”(《梁书〃范缜传》) ,说明“形体”和“精神”是统一体的两方面。北宋哲学家张载说,天地万物都在变化,“变,言其著”,“化,言其渐”。北宋程颐在其

18

主要著作《伊川易传》中说:“至微者理也,至著者象也;体用一源,显微无间”。他所谓体,指本原、本体;所谓用,指显现、作用。他认为隐微的理与显著的象,二者统一,没有间隙。无形的理,当以物象来显示其意义和功能,而有形之物,本于无形之理。所谓一源,即源于一理,理为根本。宋朱熹说:“盖自理而言,则即体而用在其中,所谓‘一源’也;自象而言,则即显而微不能外,所谓‘无间’也”。体在用中,用不离体;理在物中,而物不外于理。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说“通而自成” ,“质日代而形如一”,事物的内质虽不断代谢,但外形尚未发生根本质变,“变而生彼”,即由此物变为彼物。“道以为用,一阴一阳以为体”,以体为世界的本原,强调“由用以得体”,即从具体事物中认识世界的本原。哲学思想家的智慧,给了我们解开汉字结构和笔画形态之迷的钥匙,让我们透过汉字的“形”即汉字形态、笔画的形象理解其所包含的深刻文化哲理。

(二)理解汉字外圆内方的形态特征,有助于揭示汉字书法的审美属性。汉字书法是可供欣赏的艺术,在世界文字中是绝无仅有的。汉字书法为什么是艺术、为什么美?概括地讲是由汉字形态的审美属性决定的。换言之,汉字外圆内方的形态符合美的一般法则。文字一定要有规矩,无规矩不成圆方,乱涂些线符没人能识,也就不成其为文字。倘若字符只有固定性无可塑性,只能机械式书写也就无所谓书法。“规”就是圆,“圆”具有恒定性,圆无论大小,其形态不变,圆周率都是3.14?,由此汉字可大可小,形态恒定,让人可看、可写、可识。“矩”就是方,“方” 是相对的,具有可塑性,不一定是正方,

19

可大可小也可长可短;横平竖直也是相对的,直线也可以“一波三折”,这样就给了书写者发挥创造性的空间。

尽管始制文字的先贤以及历代的书法大家未必能阐述黄金分割的概念,可绝非巧合地,汉字的形态却符合黄金分割的美学规律。黄金分割是一种数学上的比例关系,具有严格的比例性、艺术性、和谐性,蕴藏着美学的法则。在此无需赘述黄金分割的理论细节,只要证明汉字“外圆内方”形态符合黄金分割律就行。最能形象说明的是隐藏着“达芬奇密码”的、达芬奇的名作《维特鲁威人》(下图):一个健壮的中年男子,两臂微斜上举,两腿叉开,以他的头、足和手指各为端点,正好外接一个圆形。

在画中可见叠着另一幅图像:男子两臂平伸站立,以他的头、足和手指各为端点,正好连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方形“地平线”切圆,而“天”在圆内。这种“外圆内方” 的完美比例符合美学上所谓的“黄金分割”。

20

不仅“天地人”中的“人” 是这样,宇宙星系的螺旋、地球生物的韵律,都以黄金比例为基础,树叶的生长模式、鹦鹉螺壳、星球的大气云层旋窝、沙滩上的贝壳等,都合符黄金比例,而这些事物都是趋向“圆形” 的,祖先根据天地百物这样的形态创制文字,书法家以肖天地之化的笔意写字,所以汉字书法也就契合了美的规律。

(三)理解汉字外圆内方的结构和笔画形态,有利于找到简易而准确的汉字书写方法。当今社会发展,教育基本普及,人人都要读书,个个都需写字。既然写字是人人都要做、个个都可做的事情,那么书写的方法即本义的书法应该是简易明了的。可从古至今,书法理论纷繁复杂、玄乎又玄,让人望而却步,这对书法普及并无裨益。在西方,只要学写26个字母就能写好字,汉字很复杂但用“五笔输入法”便可打印出大多数常用字。可见,从汉字最根本的结构和笔画形态出发去研究,应能抽象出简易的学写方法和途径,让人人都可掌握,再推广普及,则全民皆可写好字,书法这个国粹才能发扬光大。

汉字书法重点研究的是汉字的结构和笔画形态,即要研究结构形态和笔画形态写得符合美学的规律,具有艺术性,以书法形象打动人、感染人。学习书法有一个绝对前提,那就是要先“写好字”。写字的艺术是书法,书法就是写字的艺术。即便书法是再高深的艺术,也需以写好字为前提,写不好字而称书法家,那是自欺欺人。“写好字”就是要符合汉字规范,结构和笔画形态合乎传统。汉字规范要按国家制定的标准,体、形可有个人风格但不能脱离传统胡乱杜撰。

迄今普遍认同的学习书法的“常规”,主要有三个要点,一是认

21

为先学楷书较好,二是必须从临摹碑帖开始,三是研习一家再及其它,而学习的重点是笔画、结构(构法、结法)、章法三个环节。这些观点大致无异议,特别在普及印刷术和信息化时代以前,这些方法是必要的,学字只有、只能用法帖。当弄清汉字外圆内方形态特征之后,在可有更多学习的辅助手段之后,这些方法就不再是最便捷最有效的。拿临摹碑帖来说,最少存在几个问题:首先,碑帖并没能“自行”概括汉字结构的一般规律和形态特征,学者须逐字学习认识。也许有书论家提出不少结法、构法,如欧阳询三十六法、黄自元九十二法,之后甚至有某人一百五十法、二百八十法。法越来越“多”, 让人无所适从,形同无法;法越来越繁,也就让人越来越烦。其次,碑帖并没能“自行”概括汉字笔画的一般规律和形态特征,也不可能告诉学者该怎样写,学者只能自己揣摩。书家、老师告诉你的只是主观的体会。再次,这也许是最大的问题,开始即临摹碑帖,学者可能只关注细节、囿于细节,却忽视了最重要的字的整体和大势。所以,要学习书法写好字,应该从认识、把握汉字的形态特征开始,再“传模移写”。

“传模移写” 又作“传移模写” ,语出南齐谢赫《画品》,唐张彦远在《六法论》中作了阐述,钱钟书《管锥编》认为应读作?“传移,模写是也。”大意是指临摹(书画)作品。此处借用并写作“传模移写”,传,流传也,指历代传承下来的碑帖;模,模法、模式也,指历代碑帖所涵汉字的模式,包括结构、笔画的形态等;移写即转移、书写,即参照、临摹的意思,移写的是模式而不是刻意摹仿某门某家的形迹。传模移写也就是从碑帖中总结、抽象概括出汉字书写的模式

22

和模法,并参照着移写,逐步形成当代的、书者个性化的风格。

汉字的结构形态最本质、共性的特征是外圆内方,汉字的笔画形态是服从外圆内方的结构形态需要提练形成的。有了这个发现,我们就能抽象出汉字最本质、共性的模式、规律和方法,要写好字就变得简单多了。

? 以概括较全、简洁易记的方式将汉字按结构分类,让学者按“类”

学习,围绕外圆内方形态理解、把握楷体字的结构模式。相当部分的书论家把结构分为结法和构法,这样便于学者理解,但不便于记忆、运用,按构法分类、按类阐释结法更符合记忆和学习的思维逻辑。从汉字与易卦数象的关系、常用字的组合规律、易记易用、便于学习等因素考虑,汉字结构分为“单一、二合、三匀、四围、五聚结构”共五类。书写时其共同的要求是外形求圆,其内横竖笔画求直,再按各类结法要点,则字大的体势就差不远了。 单一结构。又称独体,即只有笔画、不是由边旁部首合成的字,包括笔画参差(结构)的字也可归入此类。此类结构的字,书写外形求圆,笔画形态按传统写法亦服从于外圆需要。 二合结构。即两个边旁部首或两个单字合成的字,包括两排(左右)、两列(上下)、两面包围结构。结法重点在一“合”字,不是简单的拼合,而是紧密“结合”, 适用避就法(避开别碰触,迎合免分离)、穿插法(笔画穿插联系,避兔松散)、呼应法(笔势承接、前后呼应)。

三匀结构。包括三排(左中右)、三列(上中下)、三面包

23

围、品形结构。结法重点在一个“匀” 字,即字的三个部分要匀称,但不是简单的等分排列,除适用避就法、穿插法、呼应法外,还适用贴零法(零星的笔画贴近主体以免松散)、补空法(填补空虚处以求紧凑)、疏密法(中间紧凑两端疏朗,上紧下松,左敛右放),也都是为了在空间上适应外圆内方。

四围结构。即四面包围结构。按《说文》的解释:“围者,回也,象回币之形”。段注:“按,围绕,周围字当用此。”围字本就有环绕、圈起来的意思,并不是“方”。其结法重点在于围外去角取圆、围内方正求满。

五聚结构。即由巽(东北)、艮(东南)、震(西南)、兑(西北)四个方位的四个相同或相似的部首加上中间(中宫)的部首组成的汉字,五个部首的笔画大小、形态相当。此类结构重点在一“聚”字,四方均住中宫聚合,力免松散。

? 服从外圆内方结构形态的需要,理解、掌握楷体基本笔画笔法。关于笔画笔法,在以上第三节已作详细阐述,只要按外圆内方的字形需要来理解、学习就容易掌握。以传统楷书笔画写出便是楷体,以隶笔写成便成隶书,那怕你如硬笔只用中锋一法,按外圆、横平竖直内求方写成的字,大体也差不到哪里去。

? 在掌握了楷书的结构、笔画形势基础上临摹碑帖,研究细节。关于临摹碑帖,历代论著甚丰。在理解掌握了字形结构模式和笔画形态之后再研习碑帖将事半功倍。

由此看来,传统用米字格、九宫格学书并不适宜。米字格有助

24

于参照安排横竖撇捺等笔画的位置,九宫格仅便于参照安排横竖,若用于位置安排则显破碎,两者都存在最大的缺陷,就是四个角不只多余,还误导学书者把笔画延伸到四角,既不符合汉字外圆的形态特征,又写成结构、笔画松散,久之便成恶习,要纠正过来就难了。最佳的模格,是米字格内切圆,又或者米字格去角成正八边形即八卦图状,这就是 “米筒格”( 圆米格或八卦格)。

(2013-3-28于珠海)

主要参考文献:

1. 典籍《四书五经》;

2. 东汉〃刘慎《说文解字》;

3. 姜华《书法入门与创作》(湖北教育出版社〃1987) 4. 本文部分图片从《百度图库》下载借用,特此鸣谢。

作者现为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珠海书法家协会理事,珠海香山书画院院长。

2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975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