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

更新时间:2024-06-30 08:0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 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状况

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占全球老年人口总量的五分之一,中国的人口老龄化不仅是中国自身的问题,而且关系到全球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备受世界关注。

2000年,中国正式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是世界上第一个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发展中国家。通过分析发现,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具有六个主要特征:

1.老年人口规模巨大。 2.老龄化发展迅速。 3.地区发展不平衡。 4.城乡倒置显著。

5.女性老年人口数量多于男性。 6.老龄化超前于现代化。

二.对老龄化的看法

老龄化无论对哪个国家或民族都是一场灾难。老龄化不仅仅意味着老人数量的增加或老人比例的增长,而是影响全社会的人口结构恶化。最直观的说,老龄化意味着国家和社会的潜力及活力减弱,它对于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目前日本、德国的老龄化程度最深,也不超过20%,可以想见如果一个国家的老龄化程度达30%甚至40%,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况。哪一个国家都不会对老龄化无动于衷。

我国的老龄化速度极快,老龄化程度不断加重,对于老龄化给我国未来造成的危害必须认真对待,决不可盲目乐观,甚至掉以轻心。

总之,我国应全民动员,从现在开始,不论是在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都要做好迎接人口老龄化高峰期到来的准备工作,正确处理好因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

三.中国人口老龄化应采取的措施

(一)建立科学完善的养老保障体系

第一,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建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具有老龄化速度比较快、达到水平比较高和时间、空间分布不平衡的特点。

适应这样特点的我国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构建,必须从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出发,走渐进式的、逐步完善的发展道路。即

在2020年以前人口老龄化缓慢增长的时期内,形成社会养老保障基本框架;

在2020-2040年人口老龄化加速增长,老龄化进入严重期内,逐步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养老保障体系;

在2040-2050年人口老龄化严重,老龄化增长趋缓的时期内,完善养老保障制度并形成完整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

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就要充分利用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的“黄金时期”,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础上,加快养老保障体系的构建。

第二,在老龄化形势下,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应走“自保公助型”道路。

社会养老是人类养老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结果。尽管目前我国仍然盛行家庭养老,但在市场经济和人口老龄化的推动下,必将过渡到以社会养老为主要形式的新的养老模式。

因此,我国为了适应人口老龄化进程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应建立一个城乡有别的社会养老、家庭养老与社区助老服务相结合的养老保障体系。

城镇职工的养老保险应由国家基本保险、企业补充保险和个人储蓄保险组成,国家基本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保险费由国家、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

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宜采用现收现付与部分积累相结合的模式,即在现收现付的基础上,建立个人账户储存积累,多征集一部分保险费作为积累基金,为21世纪人口老龄化高峰期的退休金剧增做准备。

同时,各单位应严格执行按法定退休年龄退休的规定,除特殊情况外,坚决禁止“内退”、提前退休和一次性买断工龄的做法。

农村养老则要以家庭保障为主。目前,要充分发挥家庭的养老功能,提倡签订家庭赡养协议。政府对有养老义务的子女给予适当的资助和优惠。经济比较发达的农村,可在政府引导和农民自愿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保险基金的筹集,坚持“个人交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予以政策扶持”的原则。

此外,还可以发展商业保险和社会互助保险作为对社会养老保险的补充,满足个体劳动者、农民和部分职工对养老的特殊需求。

第三,社会养老保险金的缴纳要通过立法,强制收取。

我国民众既无交纳个人所得税的习惯,又无交纳保险金的习惯,在构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特别是养老保险制度时要特别注意通过立法,采取强制手段。只有这样,才能使国民迅速养成积极支持和参与养老保险的习惯。

我国现在实行的是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带有现收现付性质的部分积累制度,我们应当逐步过渡到完全的积累制。

凡满20岁的公民,不论工作与否,都必须为自己未来养老逐步交纳养老保险金。在读的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可以暂缓交纳,但以后必须补交。

第四,适当调整退休年龄与养老金领取时间。

退休早和领取养老金的人口年龄偏轻都会对养老保险制度构成压力。随着健康水平的提高,平均寿命的延长,过早退休不仅是对人力资源的浪费,也大大增加了整个社会的养老压力。

我国在建国初由于人均寿命只有55岁,就确定了男60岁、女50岁退休的制度。半个世纪过去,至今尚未改变。

退休年龄轻和提前退休都是为了减轻就业压力,但直接后果却是加大了养老压力,是不可取的。

我国应当要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重和平均寿命的继续提高,适当延长劳动者退休年龄,男女均延长到63岁或65岁,甚至是更高的年龄。对个体、私营从业者的退休年龄不作限制。可以先从各类专业人员、管理人员和公务员开始,进而在全社会逐步推广。

这样做既可以减少退休人员总数和养老金支付总额,也可以提高实际劳动力供给量,提高劳动就业参与率,增加全社会的财富总量。 (二)人口红利开发最大化

首先,要加大公共财政对九年制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投入,并提高这些投入的使用效率,逐步用人口素质优势来取代人口数量优势。

其次,要鼓励企业和其他非政府部门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力度。

另外,要充分发挥人口对经济的贡献,还需要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

(三)大力发展老龄产业

我国在老龄产业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引入市场机制,动员全社会的资源和力量共同参与,以社会化、市场化的方式,实现老龄产业健康发展。为促进老龄产业的发展:

首先,必须广泛深入地开展调查研究,掌握老年人实际消费的需求状况,结合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研究近中期老年产业的优先发展领域。

其次,要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制定引导老龄产业快速发展的具体措施,如进一步完善发展老龄产业的土地政策、税收政策、信贷政策和投资政策。

再次,建立统一的老龄产业鉴定、评估与考核管理机构,简化与老龄产业相关的项目立项与审批手续等。

另外,政府要加大扶持老龄产业的资金投入力度,发展多元投资主体,鼓励社会捐助和社区自办经济实体,采取补贴的办法促进老年用品生产企业和养老服务机构的发展。

最后,企业要形成开发、生产和销售产业链,为老年人提供多元化、多层次的产品和服务,促进老龄产业进入快车道的发展阶段。 (四)加强对老龄化社会的前瞻性研究

我国是在2000年后才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较短,政府和学术界对老龄化问题的严重性认识肤浅,更谈不上做好充足的准备来应对老龄化对社会经济各方面的影响。

因此,我国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

第一,要正确认识人口老龄化的规律,加强对老龄化社会特点和老龄事业的调查研究。

第二,要创造条件,建立综合性国家级研究机构,组织相关学科研究人员,进行立项攻关研究,为老龄化社会的科学发展提供可靠的数据资料。

第三,在综合性的大专院校设立老年学系或老年学专业,培养中高级人才。

第四,设立老年学科研基金和出版基金,实行课题招标,资助老年学基础理论研究和有关著作出版。

第五,发展终身教育和老年教育,提高老年人的文化教育和科学技术水平,实现健康的老龄化。

第六,制定全国性开展老年学研究的近期(三年)、中期(五年)和长期(十年)规划,对现有的老年学科研部门和学术团体进行统一组织,分工协作。

在上述措施中,要尽可能地在研究人口老龄化问题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减小其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同时,注重借鉴国外对老龄化研究的科学成果,开展全国老龄化问题研究,为中国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提供决策参考。

(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我国的人口老龄化是在经济尚不发达、正在建设小康社会、远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时迅速到来的。因此,我国在经济实力较弱的情况下,就要满足庞大的老年人群的各方面需要,其中的困难不言而喻。

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2000年世界各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中国为840美元,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6.25%。2006年,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2000美元,达2010美元,也只相当于发达国家的1/20-1/15。

“未富先老”的国情决定了我国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关键是加快经济发展,不断壮大经济实力,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只有这样,才能以强大的经济实力作后盾,更加从容地应对养老金和医疗保障等诸多问题。

目前,由于较早实现了人口结构转变,我国正处在劳动年龄人口比重较高的时期,生产性较高的人口结构既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也创造了形成高储蓄率的条件。从今后的发展趋势看,我国处于劳动年龄的人口总量在2020年之前不会绝对减少,劳动年龄人口比例仍将保持相对高的水平。这意味着我国今后十几年内仍然可以保持充足的劳动力供给,维持较高的储蓄率也是有可能的。

因此,至少在未来10年内,我国的资源禀赋还是资本相对稀缺而劳动力相对丰富。为了发挥比较优势,劳动密集型产业仍然需要得到鼓励,以便在国际市场上保持竞争优势。同时,努力创造技术、资本优势,不断提高资本密集型,特别是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水平,把实现较高的增长效益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使经济发展从高能耗、高投入、低收益向低能耗、低投入、高收益方向转变,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有效解决日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973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