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课堂练习

更新时间:2023-09-01 06:46: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期末考试题型

一、单项选择题(共15分,共15题,每题1分)

二、判断题(共15分,共15题,每题1分)

三、名词解释(共12分,共4题,每题3分)

四、计算题(共20分,共2题,每题10分)

五、简答题(共24分,共4题,每题6分)

六、论述题(共14分,共1题)

第一章 宏观经济学导论

12.古典宏观经济理论认为,实现充分就业的原因是( )。

A.政府管制; B.名义工资刚性; C.名义工资灵活性; D.货币供给适度。

13.根据古典宏观经济理论,价格水平降低导致下述哪一变量减少( )。

A.产出; C.就业; C.名义工资; D.实际工资。

14.在凯恩斯看来,造成资本主义经济萧条的根源是( )。

A.有效需求不足; B.资源短缺; C.技术落后; C.微观效率低下。 答案:12 C 13C 14A

第二章 宏观经济的衡量与均衡

1.概念:

支出法、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购买、国内生产净值、国民收入、个人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消费者价格指数、生产者价格指数、GDP平减指数、 劳动力人口、劳动力参与率、失业、奥肯法则。

3.在国民收入核算账户中,下列各项中除了哪一项外均计入投资需求( )。

A.厂商购买新的厂房和设备的支出; B.居民购买新住房的支出;

C.厂商产品存货的增加; D.居民购买股票的支出。

4.在国民收入核算账户中,计入GDP的政府支出是指( )。

A.政府购买物品的支出;

B.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

C.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加上政府的转移支付之和;

D.政府工作人员的薪金和政府转移支付。

6.所谓净出口是指( )。

A.出口减进口; B.进口减出口; C.出口加进口; D.GNP减出口。

7.在三部门经济中,如果用支出法来衡量,GDP等于( )。

A.消费+投资; B.消费+投资+政府支出;

C.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 D.消费+投资+净出口。

8.下列各项中,能够计入GDP的有( )。

A.家庭主妇的家务劳务折合成的收入; B.出售股票的收入;

C.拍卖毕加索作品的收入; D.为他人提供服务所得收入。

9.GDP与NDP之间的差别是( )。

A.直接税; B.折旧; C.间接税; D.净出口。

11.用收入法计算的GDP等于( )。

A.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

B.工资+利息+地租+利润+间接税;

C.工资+利息+中间产品成本+间接税+利润;

D.厂商收入-中间产品成本。

答案:3D 4B 6A 7B 8D 9B 10B

第三章 经济增长理论

一、习题

1.简释下列概念:

经济增长、索罗模型、稳定状态、黄金律。

4.当一国经济中人均生产函数的资本边际产出大于黄金律水平时,降低储蓄率将( )人们的生活水平。

A. 提高; B. 降低; C. 不会改变; D. 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6.当一国经济的总储蓄率提高后,经济达到稳定状态时的人均资本占有数量将( )。

A. 增加; B. 减少; C. 不会改变; D. 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答案: 4.A ; 6.A

第四章 失业理论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习题

1.简释下列概念:

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周期性失业、自然失业率、充分就业、贝弗里奇曲线、主动失业治理政策、被动失业治理政策

4.失业率是指( )。

A.失业人口占劳动力人口的百分比; B.失业人数占人口总数的百分比;

C.失业人数占就业人数的百分比; D.以上均正确。

5.充分就业的含义是( )。

A.人人都有工作,没有失业者; B.消灭了周期性失业的就业状态;

C.消灭了自然失业时的就业状态; D.消灭了自愿失业时的就业状态。

6.引起周期性失业的原因是( )。

A.工资刚性; B.总需求不足;

C.经济中劳动力的正常流动; D.经济结构的调整。

答案:4A 5B 6B

第五章 通货膨胀理论

1.简释下列概念:

货币数量论、费雪方程式、货币需求函数、费雪效应、古典二分法、铸币税、 通货膨胀、需求拉上通货膨胀、成本推进通货膨胀

2.通货膨胀是指( )。

A.货币发行量过多引起价格水平的普遍的持续上涨;

B.货币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的货币量;

C.货币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商品的价值量;

D.以上均不正确。

3.一般用来衡量通货膨胀的物价指数是( )。

A.消费者物价指数; B.生产物价指数;

C.GDP平均指数; D.以上均正确。

8.在下列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中,哪一个最有可能是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的原因?( )

A.银行贷款的扩张; B.政府预算赤字;

C.世界性商品涨价; D.投资增加。

9.在通货膨胀不能完全预期的情况下,通货膨胀将有利于( )。

A.债务人; B.债权人; C.在职工人; D.离退体人员。

(答案: 2.A 3.A 3.C 9.A)

第七章 总需求与总供给

1.简释下列概念:

总需求、总需求曲线、总供给、总供给函数、总供给曲线、长期总供给曲线、 短期总供给曲线、总供给—总需求模型、总需求冲击、总供给冲击。

2.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由于( )。

A.价格水平上升时,投资会减少; B.价格水平上升时,消费会减少;

C.价格水平上升时,净出口会减少; D.以上结论均正确。

3. 总需求曲线( )。

A.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政府支出减少时会右移;

B.当其他条件不变时,价格水平上升时会左移;

C.当其他条件不变时,税收减少会左移;

D.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名义货币供给增加会右移。

4.若价格水平下降,则总需求量(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难以确定。

6.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效应是( )。

A.同一价格水平对应的总需求增加; B.同一总需求水平对应的价格提高;

C.价格水平下降,总需求增加; D.价格水平提高,总需求减少。

7.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效应是( )。

A.价格水平提高; B.总需求增加;

C.同一价格水平上的总需求增加; D.价格水平下降,总需求增加。

11.总供给曲线向上移动的原因是( )。

A.工资提高; B.价格提高; C.技术进步; D.需求增加。

15.根据总供求模型,扩张性财政政策能使总产出(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难以确定。

18.若扩张总需求政策的价格效应最大,则表明总供给曲线是( )。

A.水平的; B.向右上方倾斜的; C.垂直的; D.难以确定。

答案:2.D; 3.D; 4.A; 5.C; 6.A; 7.C; 8.D;9.D; 10.B;

11.A; 12.B; 13.A; 14.B; 15.D;16.D; 17.A; 18.C; 19.D;

第八章 总需求理论

习题

1.简释下列概念:

消费函数、平均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自生支出、货币需求、货币供给、流动性偏好、货币交易需求、货币投机需求、IS曲线、LM曲线、LM曲线的凯恩斯区域、LM曲线的古典区域、IS—LM模型。

2. 根据凯恩斯的消费函数,引起消费增加的因素是( )。

A.价格水平下降; B.收入增加; C.储蓄增加; D.利率提高。

3.线性消费曲线与45。线之间的垂直距离为( )。

A.自发性消费; B.总消费; C.收入; D.储蓄。

4.消费函数的斜率取决于( )。

A.边际消费倾向; B.与可支配收入无关的消费的总量;

C.平均消费倾向; D.由于收入变化而引起的投资总量。

9.IS曲线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使( )。

A.投资等于储蓄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

B.投资等于储蓄的均衡的货币量;

C.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的均衡货币量;

D.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的收入。

10.一般地说,位于IS曲线右方的收入和利率组合,都是( )。

A.投资小于储蓄的非均衡组合; B.投资大于储蓄的非均衡组合;

C.投资等于储蓄的均衡组合; D.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的非均衡组合。

11.政府支出增加会使IS曲线( )。

A.向左移动; B.向右移动; C.保持不动; D.斜率增大。

13.LM曲线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使( )。

A.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

B.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

C.产品需求等于产品供给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

D.产品需求大于产品供给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

14.一般地说,位于LM曲线左方的收入和利率组合,都是( )。

A.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的非均衡组合;

B.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的均衡组合;

C.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的非均衡组合;

D.产品需求等于产品供给的非均衡组合。

15.水平状的LM曲线表示( )。

A.利息率对货币投机需求影响最大;B.利息率对货币投机需求影响最小;

C.货币需求对利息率的影响最大; D.货币需求对利息率的影响最小。

16.位于IS曲线右上方、LM曲线左上方的组合表示( )。

A.产品供大于求、货币供大于求; B.产品供大于求、货币求大于供;

C.产品求大于供、货币供大于求; D.产品求大于供、货币求大于供。

17.IS曲线左下方、LM曲线右下方的组合表示( )。

A.产品供大于求、货币供大于求; B.产品供大于求、货币求大于供;

C.产品求大于供、货币供大于求; D.产品求大于供、货币求大于供。

18.在IS-LM模型中,货币的供给增加使LM曲线移动了200亿元,货币交易需求为收入的一半。则可以推断货币供给增加了( )亿元。

A.200 B.100 C.50 D.10

答案:2.B; 3.D; 4.A;9.A; 10.A; 11.B; 13.A; 14.C; 15.A;

16.A; 17.D; 18.B

37.分析研究I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及其决定因素有何意义?对影响IS和LM曲线移动的因素进行讨论又有什么意义?

分析I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及其决定因素的分析,主要是为了分析有哪些因素决定着宏观经济政策执行效果。在分析财政政策效果时,例如,分析一项增加政府支出的扩张性财政政策效果时,如果增加一笔政府支出会使利率上升很多(当LM曲线比较陡峭时),或利率每上升一定幅度会使私人投资减少很多(当IS曲线比较平缓时),则政府支出的“挤出效应”就大,从而扩张财政政策效果较小。反之则扩张财政政策效果就较大。可见,通过分析IS和LM曲线的斜率以及它们的决定因素,可以比较直观地了解财政政策效果的决定因素:使IS曲线斜率较小的因素(如投资对利率较敏感,边际消费倾向较大从而支出乘数较大,边际税率较小从而也使支出乘数较大),以及使LM曲线斜率较大的因素(如货币需求对利率较不敏感以及货币需求对收入较为敏感),都是财政政策效果较小的因素。

在分析货币政策效果时,例如,分析一项增加货币供给的扩张性政策效果,如果增加一笔货币供给会使利率下降很多(当LM曲线比较陡峭时),或利率上升一定幅度会使私人部门投资增加很多(当IS曲线比较平缓时),则货币政策效果就会很明显。反之,则使得货币政策执行的效果不明显。可见,通过分析IS与LM曲线的斜率以及它们的决定因素,就可以比较直观地了解货币政策效果的决定因素:使IS曲线斜率较小的因素和使LM曲线斜率较大的因素,都是使货币政策效果较大的因素。

在双重均衡模型中,对影响IS和LM曲线移动因素的讨论,实际上是分析均衡收入变化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关系。我们知道,引起IS和LM曲线移动的因素很多,政府购买、政府转移支付、税收、进出口水平等因素的变动将引起IS曲线的变动,而货币供给量、一般价格水平、货币需求等因素的变动将引起LM曲线变动。例如,政府增加税收将引起人们可支配收入的减少,若其他条件不变,消费支出就会下降,从而使得均衡国民收入下降,IS曲线向左移动;再例如,一国出口增加将提高其国民收入水平,引起IS曲线向右移动;同样,一般价格水平的下降,在保持名义货币供给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实际货币供给将增加,从而导致利率下降,投资增加,国民收入增加,所以LM曲线向右移动。在众多可使得IS和LM曲线移动的因素中,西方学者特别重视对财政和货币政策影响的分析。具体来讲,政府执行扩张性财政政策,IS曲线会向右移动,收入增加同时利率上升,并且通过与不同斜率的LM曲线相交,新的均衡水平可表示财政政策的执行结果。若政府执行紧缩货币政策,LM曲线向左移动,与IS曲线相交于新的均衡水平,利率上升,收入减少。因此,对IS和LM曲线移动的分析是在讨论不同的宏观经济政策对均衡收入和利率的影响。

39.什么是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它受哪些因素影响?

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是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支出减少,以政府的

公共支出代替了私人支出,从而总需求仍然不变。这样,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经济的作用就被削弱。

财政政策挤出效应存在的最重要原因是政府支出增加引起利率上升,而利率上升会引起私人投资与消费减少。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如下图所示。

下图是IS—LM模型。当IS曲线为IS0时,IS0与LM相交于E0,决定了均衡国民收入水平为Y0,均衡利率为r0。当政府支出增加,即自发总需求增加,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至IS1时,IS1与LM相交于E1,新的均衡国民收入为Y1,利率为r1。

图 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

在政府支出增加从而国民收入增加的过程中,由于货币供给量没有发生变化(LM曲线没有变化),而货币需求随国民收入的增加而增加,由此引起利率上升。这种利率上升减少了私人的投资和消费,即在政府增加的支出中,有一部分是对私人支出的替代,并没有起到增加国民收入的作用。这就是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从图中还可以看到,如果利率仍然为r0不变,那么国民收入应该增加到Y2。Y2-Y1就是由于挤出效应所减少的国民收入量。

财政政策挤出效应的大小取决于多种因素。在实现了充分就业的情况下,挤出效应最大,即挤效应为1。也就是政府支出增加的量等于私人支出减少的量,扩张性财政政策对经济没有任何刺激作用。在没有实现充分就业的情况下,挤出效应一般大于0而小于1,具体大小主要取决于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利率上升的大小。利率上升的多,则挤出效应大;相反,利率上升的少,则挤出效应小。一般而言,挤出效应取决于I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所以,影响IS曲线,LM曲线斜率的因素就是影响挤出效应的因素。

第九章 总供给理论

1.简释下列概念:

原始的菲利普斯曲线、短期菲利普斯曲线、长期菲利普斯曲线、

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理性预期。

2.工资、价格粘性是指( )。

A.工资、价格在短期内变动缓慢; B.工资、价格在短期内不发生变动;

C.工资、价格在长期内变动缓慢; D.工资、价格在长期内不发生变动。

8.根据菲利普斯曲线,可把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划分为( )。

A.惯性通货膨胀; B.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C.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 D.以上原因均正确。

9.关于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菲利普斯曲线反映了( )。

A.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期的情况; B.二次大战期间的情况;

C.20世纪50~60年代的情况; D.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情况。

10.根据菲利普斯曲线,降低通货膨胀率的办法是( )。

A.减少货币供给量; B.降低失业率; C.提高失业率; D.增加财政赤字。 答案:2.A; 8.D;9.C; 10.C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96oi.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