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财经大学——管理学原理——期末复习资料

更新时间:2024-05-19 22:4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一、 名词解释 1、 管 理——指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在特定的组织内外环境约束下,运用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和控制等职能,对组织的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和利用,协调他人的活动,使他人同自己一起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2、 信息沟通——是指人与人之间传达思想和交流情报、信息的过程。 3、 目标管理——是一种把目标作为管理手段,通过目标进行管理,以自我控制为主,注重工作成果的管理方法和制度 4、 管理幅度——是指一个领导者能够直接而有效的领导其下属人数的限制。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成反比例。 5、 管理的两重性——管理具有两重性,即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 6、 集体领导——将组织中的最高决策权交由两位以上的主管人员负责。 7、 领 导——就是指导和影响群体或组织成员,为实现所期望的目标而做出的努力和贡献的过程或艺术。 8、 同期控制——(现场控制)其控制作用发生在行动之中,即与工作过程同时进行。 9、 管理环境——指影响管理系统生存和发展的一切要素的总合。 10、 授 权——管理者将其分内的某些工作托付给下属(或他人)代为履行,并授予被托人完成工作所必需的权利,是被托人有相当的自主权、行动权。 11、 绩效评估——是对员工在工作岗位上的行为表现进行的测量、分析、和评价,以形成客观公正的人事决策过程。 12、 人员配备——根据组织结构中所规定的职务的数量和要求,对所需各类人员进行恰当而有效的选择、使用、考评和培训的职能活动 13、 负责制。 优点:决策迅速、指挥灵活、责任明确、工作效率高。缺点:风险大。 14、 决 策——就是选择行动方案的过程,即从若干个可供选择的方案中选择一个方案的过程。 个人领导——指组织中的决策权集中在一个人手里,尤其对整个组织负责,因此又叫个人(另记:是为了 达到 一定的目标,从两个或多个可行的方案中选择一个合理方案的分析和判断的过程) 15、 目 标——是组织在一定时期内所要达到的预期具体成果 16、 标,采取行动的 心理过程。 17、 控 制——按既定的计划、标准和方法对工作进行对照检查,发现偏差,分析原因,进行纠正,以确保组 织目标实现的过程 18、 激励过程——就是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的过程,也就是内外刺激与人的需要、动机、行为和目标相互联系、 相 互作用、彼此制约的过程。 内外刺激 需要 动机 行为 目标(目标的达成与否) 反馈 19、 管 理 者——是正式组织内拥有正式职位,运用组织授予的制度全力做出决策,负责指挥别人的活动激 励——指根据人的需要,激发人的动机,鼓励人充分发挥内在动力,朝着所期望的目并承担对 组织实现预期目标做出贡献的责任的各类主管人员。 20、 许诺原理——许诺原理的主要内涵是:任何一项计划都是对完成各项工作所做出的许诺,因而,许诺越大, 实现许诺的时间就越长,实现许诺的可能性就越小。计划期限与实现承诺的可能能行之间的关系 如图B 实 现 许 诺 的 可 能 性 计划期限 B——计划期限与实现承诺的可能能行之间的关系 21、 限定因素管理——所谓限定因素,是指妨碍组织目标实现的因素。 主要内涵是:主管人员越是能够了解对达到目标其主要限制作用的因素,就越能够有针对性的、有效的拟定各种行动方案。限制因素与计划有效性的关系如图A 限 制 因 素 计划有效性 A——限制因素与计划有效性的关系 22、 计 划——P125-126 23、 预 测——对事物发展的未来趋势做出的估计 24、 技术技能—— 25、 人际技能—— 26、 概念技能——指观察、分析、判断、抽象、概括、并及时果断做出正确决策的能力,即在洞察企业与环境 相互 影响的复杂性的基础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7、 领 导 者——指担任某项职务,扮演某种领导角色,并实践领导过程的个人或集团 28、管理的两重性——指管理即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 29、组织——为实现某以共同目标,经由分工与协作,及不同层次的权力和责任制度而构成的人权集合的系统。 二、 案例分析 1. ABC航空公司 参考的知识点在论述6中 2. 国际商用机械公司 P42管理环境 P21高层管理层主要职责:制定组织长远发展的目标和发展的总体战略,制定实施的方针政策,分配资源,评价组织的绩效等。 组织是维持和创新的统一 ——简答1 管理权变理论——环境对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等方面的影响 P207组织变革 3. 美国麦考密克公司:困境中提薪的领导艺术 论述四 激励理论——双因素理论——保健因素 领导的功能——简答39 领导权力的构成——奖励权、个人影响权 简答40 4. 案例二:药研所…… 论述1 5. 康涅狄格互助保险公司的苏雷诺兹 论述1,群体参与式——领导者对下属在一切事务上都抱有充分的信任和信心,总是向下属征求摄像和意见,并积极的加以采纳,经常进行上下级之间和同事之间的沟通,鼓励和组织群体成员参与决策,同时本人作为群体成员与其下属一起工作。 三、 简答 1、 管理的特征 1. 是艺术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2. 是效率和效果的统一 3. 是维持和创新的统一 4. 是理性手段和非理性手段的统一 2、 管理具有两重性,即管理即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对我们学习管理学、借鉴外国先进的管理经验、提高管理水平具有的重要意义。 1. 有利于总结我国管理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2. 有利于学习、引进国外先进的对我们有益的管理理论、技术和方法。 3. 有利于揭露资本主义管理维护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 4. 有利于结合国情随即之一的学习、运用及探索具有特色的管理模式 3、 管理的职能。 由于管理的两重性,就决定了管理局有两大基本职能,一是管理的一般职能,即合理组织生产力;二是管理的特殊职能,及维护和完善现存的生产关系。 五大基本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4、 组织的概念 作为管理载体的组织实质上是为实现某一共同目标,经由分工与协作,及不同层次的权利和责任制度而构成的人群集合系统。从内涵上看,组织概念有三个要点: 1. 组织必须有目标 2. 组织必须有分工和协作 3. 组织必须有不同层次的责任、权利与利益制度 5、 组织的基本要素P18 组织的基本要素分为内部基本要素和外部基本要素 组织内部含有五个基本要素: 即人——管理的主体和客体; 物——管理的客体、手段和条件; 信息——管理的客体、媒介和依据;

权责结构——管理层次、分工及管理方式; 目的——建立目标的原因。 这些内部基本要素是可控的。 组织外部含有十个基本要素: 即政治法律、经济环境、科学技术、人文社会、自然环境、用户、供应商、竞争者、管理机构和战略同盟伙伴。 6、 管理者的职能 管理者的职能就是管理者工作的基本活动内容。主要有:1.计划 2.组织 3.人员配备 4.领导 5.控制 7、 管理者的角色 1. 人际关系方面 2. 信息传递方面 3. 决策制定方面 8、 他们所处的管理层次同、职责不同,所担负的管理任务不同,故对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具备这三种技能的具体要求不同。 基层管理者 中层管理者 高层管理者 概 人 技 际技 术技 能 念技 能 能 9、 被管理者的个体假设 1. 经纪人假设 2. 社会人假设 3. 自我实现人假设 4. 复杂人假设 10、 11、 12、 权力是组织的基础 人性假设理论 系统管理应有四个特点 第一, 以目标为中心,始终强调系统的客观成就和客观效果; 第二, 以整个系统为中心,强调整个系统的最优化而不是子系统的最优化; 第三, 以责任为中心,分配给每个管理人员一定的任务,而且要能衡量其投入和产出; 第四, 以人为中心,每个员工都被安排做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并根据其业绩支付报酬。 13、 非正式组织对正式组织有三种作用: 1.信息交流 2.通过对协作意愿的协调,维持正式组织的团结; 3.维护个人品德和自尊。 14、 计划工作的性质 1. 目的性 2. 首位性 3. 完整性 4. 强制性与应变性 5. 持续性 6. 创新性 15、 计划工作的任务 做什么(what to do it)? 为什么做(why to do it)? 计划工作的任务何时做(when to do it)? 何地做(where to do it)? 谁去做(who to do it)? 怎么做(how to do it)? 16、 计划的分类 1、 按计划期限分:长期 中期 短期 2、 按计划性质分:战略 战术 3、 按工作职能分:人力资源 生产制造 销售 售后服务 供应 新产品研发 财务投资 17、 计划工作原理 1. 灵活性原理可以表述为:计划中体现的灵活性越大,由于未来意外事件引起的损失的危险性就越小。身具有灵活性的计划又称为“弹性计划”。 2. 改变航道原理 改变航道原理可以表述为:计划的总目标不变,但实现目标的进程(即航道)可以因情况的变化随时改变。 这与灵活性原理不同,灵活性原理是使计划本身具有适应性,而改变航道原理是使计划执行过程具有应变能力,为此,计划工作者就必须经常的检查计划、重新调整、修订计划,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3. 许诺原理的主要内涵是:任何一项计划都是对完成各项工作所作出的许诺,因而,许诺越大, 实现许诺的时间就越长,实现许诺的可能性就越小。计划期限与实现承诺的可能能行之间的关系 如图B 实 现 许 诺 的 可 能 性 计划期限 B——计划期限与实现承诺的可能能行之间的关系 4. 限定因素管理——所谓限定因素,是指妨碍组织目标实现的因素。 主要内涵是:主管人员越是能够了解对达到目标其主要限制作用的因素,就越能够有针对性的、有效的拟定关系如图A 各种行动方案。限制因素与计划有效性的 18、 制定计划的程序 1. 估量机会 2. 确定目标 3. 确定前提条件 4. 拟定可供选择的方案 5. 评价各种备选方案 6. 选择方案 7. 拟定派生计划 8. 编制预算 19、 预测的本质特征 1. 不准确性 限 制 因 素 计划有效性 A——限制因素与计划有效性的关系 2. 多元性 3. 质量互动性 20、 预测的分类 1. 按与预测相关的时间范围分类:长期 中期 短期 2. 按预测所涉及的对象:经济 技术 社会 政治 21、 选择预测方法适应综合考虑的因素 1. 预测的期限 2. 数据的散布形式 3. 模型的适用范围 4. 预测费用 5. 精确度 6. 预测人员的素质 22、 决策的分类 1. 按决策的重复程度分为常规性决策和非常规性决策 2. 按决策后果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可分为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和非确定型决策 3. 按决策的层次可分为高层决策、中策决策和基础决策。 4. 按决策过程的作用可分为突破性决策和追踪性决策 5. 按决策的目标多少可分为单目标决策和多目标决策 23、 决策的模式和程序 确定问题和议题 反馈 监督 收集信息及制定预备方案

选择方案 执行决策 24、 影响决策有效性的因素 1. 风险和不确定因素 2. 参与和咨询 3. 组织调整 4. 个人因素——a。个人对问题的感知方式 b。个人价值系统 5. 群体因素 25、 影响组织结构的因素 1. 组织战略对组织结构的 2. 组织环境 3. 组织规模科学技术 26、 ...组织结构设计原则 1. 任务目标原则 2. 统一指挥原则 3. 管理幅度原则 4. 权责一致原则 27、 ...影响管理幅度的因素 .........1. 管理单位规模的大小与处理问题的复杂程度 2. 领导与下属的领导能力和工作能力的强弱 3. 授权程度信息传递的畅通程度 28、 ...组织结构设计的内容 1. 部门划分——横向结构设计 1. 人数部门化 2. 时间部门化 3. 职能部门化:最常用,缺点:隧道视野 4. 工艺部门化 5. 产品部门化 6. 区域部门化 7. 用户部门化 8. 设备部门化 2. 管理层次划分 1. 管理幅度的确定—随机制定 2. 组织层次的划分—直式结构 扁平结构 29、 集权与分权的关系 1. 集权与分权的相对性 2. 决定集权与分权程度的因素丁○ a. 决策的代价 b. 政策一致性的愿望 c. 组织的规模 d. 组织的历史 e. 领导人的个性 f. 控制技术 g. 活动的分散 h. 组织的外部环境 3. 分权与授权 分权一般是组织最高管理层的职责,授权则是各个层次的管理者都应掌握的.授权以分权为前提,分权式授权的延伸. 授权的原则 1. 目的性原则 2. 职权层次原则 3. 职责的绝对性原则 4. 明确授权的原则 5. 不得越级授权的原则 30、 组织变革的原则 1. 适度变革原则 2. 权变原则 3. 系统原则 4. 价值原则 31、 组织变革动因 内因—— 外因—— 32、 组织变革内容 1. 组织结构为重点 2. 任务和技术 3. 人 33、 组织变革程序 1. 认识组织变革地必要性 2. 实施变革阶段 3. 变革效果的评估 34、 创新的组织结构形式 1. 团队式组织形式 2. 虚拟组织形式 3. 网络组织 4. 学习型组织 35、 绩效评估的作用 1. 改进工作绩效 2. 未来工作变动的依据 3. 为职工目前的培训和将来的发展提供基础 4. 作为奖惩的依据 5. 实现沟通目标 36、 非定量分析法 1. 比较评价法a。等级评估法 b。横向比较c。强制分布 2. 绝对标准法a。图标评价尺度法 b。关键事件法 37、 38、 人员培训的概念和方法P245 领导的功能 1. 激励 2. 鼓舞 3. 营造组织气氛 39、 结构类型 直线型 管理的全部职能由单位的各级领导人负责,不另设最多在最高领导层配备少数职能人员,协助最高领导人进行管理工作。 职能型 组织内各级管理部门除领导人外还建立了相应的职能机构。 将组织的管理工作按职能进行了分工,从而能大大提高管理的专业化程度,减轻各级领导者的工作负下级负责人除了接受上一级负责任的领导外,还要接受上一级各职能部门的理论上具有指导意义,但在管理实践中 组织结构简单,权力集中,要求各级负责人具职责明确,联系简捷,便于统一指导,提高工作效有较全面的业务知识,能亲自处理全部管理业务 只适用于规模不大,员工人数不多,管理工作比较简单的单位。 中层中层中层高层组织结构类型 特点 优点 缺点 适用性 组织结构图 职能或参谋机构,率。 基基基 担。 领导,因而形成多头领导,使下级无所适从,不符合统一指挥的原则 并未得到推广 直线智能型 (直线参各单位负责人统一负责本部门的全部业务工作,并直接对上级负责;各级管理组织根既能保证集中统一指挥,又能发挥职能机构专业管理的作用。 职能层与管理层协调有困难 适用于大中型企业 高层领导 职能部职能部中层领导 中层领导 中层领导 谋型) 据实际需要设置必要的职能机构。But 这些职能机构无权对下级负责人发号施令。无指挥权。 事业又称分权组织或部门化结构 “集中决策,分散领导下实行分权管理。 1.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2.有利于增强企业对环境条件变化的适应能力3.便于各事业部之间展开竞争,促进发展,也有利于培养和训练高级管理人才 1.容易造成人员调换困难,彼此工作不协调,也容易滋长不顾企业整体利益的本位主义和分散主义倾向。2.增加了管理层次,造成机构重叠,官僚主义日益严重,管理人员和管理费用增加。 矩阵制 双重机构 双重领导 1.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各部门之间的沟通,组织结构有利于任务的完成有较好的适应性2.有助于激发组织成员的积极性,培养和提高专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管理业务水平3。有利于加速开发新技术和试制新产品,同时也为综合管理和职能管理的结合提供了组织结构模式。4.组织结构有较好的稳定性和适应性,每个小组所负担的产品和项目,可以根据情况变化而变动 清 由于领导关系上的双重性,往往会发生一些矛盾。 ——责任不某些需要集中各方面专业人员参加完成的项目或业务 【例】美国通用汽车公司 职能部职能部基层领基层领基层领 董事会 总经理 人事部 财务部 部制,经营”,即在集中技术部 计划部 事业部 事业部事业部 工厂 工厂 工厂

管理学原理——部分复习题 40、 领导权力的构成 (一) 权力指个人所具有的并施加于别人的控制力。主要来自于两方面: 一、 职位的权利—正式的权力 基本内容: 对组织活动的决定权、指 挥权和对组织成员的奖惩权 特点: 1.激励作用有限 2.很大的强制性和不可抗拒性 二、 领导者个人的权力 —产生与领导者自身的某 些特殊条件 基本内容: 专长权和个人影响权 特点: 1. 激励作用是发自内心的,持久的,广泛的 2. 不随职位消失而消失 五种表现形式 1. 法定权,也称合法权 2. 奖励权 3. 强制权 4. 个人影响权,也称模范权 5. 专长权 41、 控制的特点 - 16 - (二)管理学原理——部分复习题 1.实质上是个反馈系统 2.有两个前提条件:计划指标在控制工作中转化为控制标准:有相应的监督控制机构和人员 3.三个基本步骤:拟定标准、衡量成效、纠正偏差 4.控制是一个有组织的系统 5.主管人员在纠正偏差时,必定耗费人财物和时间去查明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6控制不仅要是一个组织按照原定计划,维持正常活动,以实现既定目标;而且是组织的活动有所前进,有所创新,以达到新的高度,实现管理突破。 42、 控制的目的 1. 维持现状,需解决急性问题 2. 打破现状,求的螺旋式上升,需解决慢性问题。这一过程的时间就叫做“管理突破过程“。 43、 控制在管理活动中的重要性 1. 控制的重要性体现在任何组织、任何活动都需要进行控制。 2. 控制的重要性还表现在他在管理的五个职能中所处的地位既相互关系上。控制工作存在于管理活动的全过程中,它不仅可以维持其他职能的各项活动,而且在必要时,还可以通过采取纠正偏差的行动来改变其他管理职能的活动。 44、 确定标准 1. 工商企业中经常使用以下集中类型的标准:时间标准 生产率标准 消耗标准 质量标准 行为标准 2. 在实际工作中常有的制定标准的方法有以下三种:1、统计方法2、工程方法3、经验估算法 45、 控制的类型 1. 根据纠正措施的作用环节不同将控制工作氛围反馈控制、同期控制和前馈控制三类 2. 根据主管人员改变他们将来工作方式的不同,将控制工作分为间接控制和直接控制。 46、 控制的原理: 1. 反应计划要求原理 2. 控制关键点原理 3. 组织适宜性原理 - 17 - 管理学原理——部分复习题 4. 控制趋势原理 5. 直接控制原理 6. 例外原理 47、 有效控制的要求 1. 控制工作应确立客观标准 2. 控制系统应且和主管人员的个别情况 3. 控制工作应具有灵活性 4. 控制工作应讲究经济效益 5. 控制工作应有纠正措施 6. 控制工作要具有全局观点 48、 预算P337 49、 目标的种类 1. 时间:短期 长期 中期 2. 管理层次: 总体目标 中层各部门目标 基层目标 员工个人目标 3. 内容上:市场目标 利润目标 成本目标 财务目标 产品开发目标4. 设计的范围: 企业外部目标—社会责任 企业内部目标—自身生存和发展 50、 目标的性质 1. 层次性 2. 多样性 人力资源发目标 - 18 - 管理学原理——部分复习题 3. 网络性 4. 时限性 5. 可考核性 51、 目标管理的特点 1. 直接面对未来的管理 2. 注重结果与注重人相结合的管理 3. 一种参与管理 4. 强调“自我控制”的管理 5. 系统的管理 52、 目标的内容 1. 目标方针——对企业活动的宗旨、指导思想、行动纲领以及经营方向和发展战略的高度概括。 2. 目标项目——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主要内容和预期达到的水平的规定。其内容包括效益类、消耗类、效率类三大类目标。 3. 实施措施——只为达到目标所必须采取的对策。 53、 信息沟通的特点 1.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主要是通过语言来进行的,但也有姿态和手势等交流。 2. 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内容更广泛。 3. 在人与人的沟通中,还存在着心理因素和心理障碍的影响。 54、 按信息沟通的方向分类 垂直沟通、 平行沟通、 斜向沟通 - 19 - 管理学原理——部分复习题 四、 论述 1、 领导理论的主要内容。 领导的一般规律就是领导理论,即关于领导的有效性理论.在管理思想发展史上,人们主要从三方面对领导的有效性进行研究,因而,相应的理论也分为三大类,即领导品质理论,领导行为理论,领导权变理论。 (一) 领导品质理论P264 也称领导特质理论,领导性格理论。该理论认为,领导的有效性与领导的品质有直接关系,因而,着重从领导者的个性出发来探讨领导的有效性。 1. 传统领导品质理论 2. 现代领导品质理论 (二) 领导行为理论 也称为领导风格理论。 领导的有效性主要不是取决于领导这个人的性格特征。而是他们的领导行为方式起着决定的作用,故着重分析领导者的领导行为和领导作风出发来探讨领导的有效性。 1. 四分图理论 ——一种领导方式只有把以人为重和义工作为重联合起来才能进行有效的领导。 以 高关系 高关系 低工作 高工作 人 低关系 低关系 低工作 高工作 为 重 以工作为重 2.管理方格图理论——是培养有效的领导者的有用工具,它提供了一种衡量领导者所处领导形态的模式,可以是领导者能较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领导行为,并掌握改进方向。 - 20 -

管理学原理——部分复习题 1.9 9.9 高 关 心 人 心 5.5 1.1 低 9.1 低 关心生产 高 3.领导行为连续统一理论 ——坦南鲍姆和史密特 描述了以领导者权力运用的程度为划分的领导方式,实际上是连续变化的系列,,专制式和民主式只代表这两种极端的领导方式,他们之间还存在着七种有代表性的中间状态的领导方式。在这一系列的领导方式中何种领导方式合适的答案是有效的领导方式取决于领导者、下属和情境。 4.利克特四种管理方式——领导者注重面向下属的、采取激励人的领导方式是领导一个群体的最有效的方式。 1、 专制——权威式(利用——命令式) 2、 开明——权威式(温和——命令式) 3、 协商式(商议式) 4、 群体参与式(集体参与式) ——最有参与性的方式 5.领导作风理论——勒温 1、 专制领导作风 2、 民主领导作风——好 21 管理学原理——部分复习题 3、 放任自流的领导作风——差 (三) 领导权变理论 领导的有效性不仅取决于他们的领导行为方式 还取决于领导者所处的环境,故着重从研究影响领导行为和领导有效性的环境出发,来探讨领导的有效性。关注的是领导者与下属及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故也称作领导情境理论。 一、 菲徳勒模型——随机制宜领导理论——有效的领导方式应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 权变管理理论的核心观点认为不存在“普遍适用,一成不变,最好的”管理理论或方法 提出了包括两种基本方式和三种环境因素(领导者也下属的关系,任务结构,职位权力)分别组成的八个不同的“有效的权变模型” 两种典型的领导方式: 1. 任务导向性—领导者所处的有利性环境有利、不利的 2. 关系导向性—领导者所处的有利性环境:中间状态 领导风格与领导者的个性是相联系的,个体领导者的领导风格基本上是固定不变的。因此在领导者的领导方式与领导环境不相适应时,提高领导的有效性实际上只有两种途径:(1)改变环境以适应领导者的方式(2)通过更换领导者改变领导方式以适应环境 二、 路径——目标理论 以期望理论和四分图理论为依据,由伊凡斯提出,后由豪斯补充和发展。主张适宜的领导方式取决于环境,应补充环境因素:下属的特性;工作的环境。 三、 领导生命周期理论 由克曼首先提出,后由赫塞——布兰查德予以发展的,建立在四分图理论和阿吉利斯不成熟——成熟理论的基础之上的。他们提出,领导方式是否有效,关键是要看下属的“成熟“程度。 所谓成熟,是指人们对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的能力和愿望的大小。它取决于两个方面:任务成熟度和心理成熟度。 四、 领导者参与模式——弗罗姆和耶顿提出 领导者应跟据对自己所处环境的判断,在该理论的决策树模型上选择一种与自己所处的情景相适应的最有效的 22 管理学原理——部分复习题 决策领导风格。 2、 沟通有哪些形式?沟通过程中有哪些主要障碍 ? 信息沟通网络是由各种沟通路径所组成的结构形式,他直接影响信息沟通的有效性。 1. 正式沟通网络。在正式沟通渠道中存在物种典型的沟通网络。如链式、轮式——集中性高、环式,Y式——速度快和全通道式——快。 2. 非正式沟通网络。单线式,流言式,偶然式,集束式。 主要障碍: 1. 信息编码不准确 2. 信息传递不及时 3. 信息译码不准确 4. 忽视信息 5. 拒绝接收信息 6. 发送者选择的媒体不合适 7. 几种媒体相互冲撞 8. 沟通渠道过长,环节过多,造成信息失真 3、 泰勒、法约尔(五大理论)、韦伯(组织、权力、等级)对管理理论的主要贡献。(要有比较) 学者姓名 泰勒 荣誉称号 科学管理论 主要内容及贡献 科学管1. 根本目的(中心)提高效率 23 管理学原理——部分复习题 理之父 理理论 2. 挑选第一流的工人 3. 制定科学的工艺规程,使工具器械材料和作业环境标准化 4. 实行具有刺激性的差别工资制度——计件工资制 5. 精神革命——劳资双方 6. 管理和劳动分离 7. 职能工长制 8. 管理控制的例外原则 贡献: 1. 使管理从经验走向科学 2. 劳资双方的精神革命 法约尔 一般管理理论 1. 把管理活动从经营中分离出来 2. 五大职能:计划、指挥、组织、协调、控制 3. 十四项原则 以上是它最主要的三个方面贡献,也是其理论的核心 4. 倡导管理教育。尽管法约尔在一提出,但今天仍有许多人信奉经验至上主义。 韦伯 组织理论之父 组织管理理论 1. 明确而系统地指出了理想的组织应以合理合法权力为基础这样才能有效的维系组织的连续和目标的达成只有法定权利才能作为行政组织体系的基础 2. 首推官僚组织,并阐述了规章制度是组织得以良性运行的基础和保证。 3. 其中,为行政理论指明了一条制度化的组织准则是对管理理论的最大贡献。 4、 人员配备 人员配备——根据组织结构中所规定的职务的数量和要求,对所需各类人员进行恰当而有效的选择、使用、考 24 管理学原理——部分复习题 评和培训的职能活动。 具体内容和工作任务: 1、 确定人员配备计划 2、 岗位分析和工作设计 3、 人力资源的招聘和选拔 4、 初始教育、培训和发展 5、 工作绩效考核 6、 帮助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 人力资源在组织中的地位决定了人员配备的重要性 a) 关系到工作的效率和决策的质量 b) 承担着培养人才的任务 c) 对于组织成员凝聚力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 5、 激励理论有哪些内容? (一)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提出最早,影响最大的激励理论 基本内容 1、 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a.生理需要b.安全需要c.社交的需要d.尊重的需要e.自我实现的需要 2、 这五种需要是分层次的,由低级到高级发展并依次提高 3、 以满足的需要不再具有激励作用,只有未满足的需要才具有激励作用 4、 人们的行为是由优势需要所决定的。有时需要指人们的全部需要结构中最重要、最强烈的需要,他决定着人们的行为方向。 5、 若优势需要得不到满足,则会引起人的一系列无理行为或个性的缺陷 (二) 三种需要理论 也就是成就需要理论,由麦克莱兰等人提出。 25

管理学原理——部分复习题 豫不决。 个人领导——指组织中的决策权集中在一个人手里,尤其对整个组织负责,因此又叫个人负责制。优点:决策迅速、指挥灵活、责任明确、工作效率高。缺点:风险大 10、 目标管理内容与优缺点 目标管理的内容(目标管理理论的论点) 1. 企业的整体目标要和个人目标联系起来 2. 企业期望于每个员工的重点并非是其工作本身具体过程,而是工作的实际结果。 3. 企业的目标应实现具体化、数量化,以激发人们完成目标的热情 优点: 1. 有利于提高管理水平 2. 有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增强其责任心。 3. 有利于进行更有效的控制 4. 有利于暴露组织结构中存在的缺陷 缺点: 1. 恰当的目标不易准确的确定 2. 目标一般是短期的 3. 缺乏灵活性 4. 目前我国目标管理理论的宣传和普及工作还远远落后于实际的需要 五、多选: 1、 人员绩效评估的方法:比较评价法、绝对标准法 2、 计划工作的特点:目的性、首位性、创新性、持续性、完整性 3、 影响集权和分权程度的因素有:决策代价、组织规模、政策一致性的愿望、领导人的个性、组织的历史 4、 基层管理者在管理中承担的职能有: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 5、 控制工作的目的有:维持现状、打破现状 31 管理学原理——部分复习题 6、 7、 8、 9、 10、 11、 12、 13、 14、 领导的功能有:激励、鼓舞、营造组织气氛 职权类型:直线职权、参谋职权、职能职权 广义的计划工作包括:制定计划、执行计划、检查计划执行情况 目标的性质有:层次性、时限性、可考核性、网络性、多样性 目标的内容包括:目标的方针、目标项目、实施措施 目标管理的优点:有利于提高管理水平、有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暴露组织结构中的问题 组织变革的内容包括:人的变革、组织的变革、任务技术的变革 美国心理学家麦克莱兰提出的激励需求理论认为人的主要需要有:权力的需要、对成就的需要、对社交的需要 目标管理的特点是:直接面向未来的管理、注重成果与注重人相结合的管理、一种参与管理、强调自我控制的管理、系统整体的管理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费德勒提出影响领导有效的因素有:领导者与下属的关系、任务结构、职位权力 企业内部招聘的方法有:内部提升、工作竞标法 路径——目标理论认为领导者在选择领导方式时应考虑的因素有:下属的特性、工作的环境 根据反映计划要求原理,控制工作要越能有效的为主管人服务,要求计划越是:明确、全面、完整 控制工作的步骤包括:确定控制标准、衡量工作、分析衡量结果、采取管理行动 划分部门的方法有:按产品划分、按人数划分、按职能划分 正式权力包括:法定权、奖励权、强制权 利克特提出的管理方式有:专制-权威式、开明-权威式、协商式、群体参与式 组织内部要素包括:目的、信息、权责结构、人、物 按计划预测对象分有:社会和政治预测、经济预测、技术预测 巴德纳认为构成正式组织的基本要素有:协作意愿、共同目标、信息沟通 组织变革的原则有:适度原则、权变原则、系统原则、价值原则 创新的组织结构形式有:团队组织形式、虚拟组织形式、网络组织、学习型组织 古典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有:泰勒、法约尔、韦伯 管理活动中的“慢性问题”是指:长期存在会影响组织素质的问题、人们对其存在已经习以为常,不愿承认和解决32 管理学原理——部分复习题 的问题 30、 31、 32、 33、 影响决策有效性的因素有:风险和不确定因素、参与和咨询、组织调整、个人因素、群体因素 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的方法主要有:工作轮换、案例研究法、参观学习、脱产培训 坦南鲍姆所属的领导连续流理论认为,一个事宜的领导方法取决于:情境、领导者、下属 划分部门的方法有:按产品划分、按人数划分、按职能划分 六、判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目的和组织是在目标指导下,提出整个组织所要达到的具体成果。错 管理不是独立存在的,但管理工作是独立进行的。对 赢利性组织和非赢利性组织由于性质不同,所以其适用的管理原则也不同。错 领导工作最能体现管理的艺术性。对 授权只能是表明主管人员将其权力的一部分授予能够胜任的下属人员。对 选聘是外部招聘比内部招聘提升效果好。错 直线——参谋制组织结构是一种高度集权的结构。对 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无法协调。错 在马格斯有关管理二重性的论述中,监督劳动体现了管理的社会属性,指挥劳动体现了管理的自然属性。错 管理的基本活动对任何组织都有着普遍性,但盈利性组织比非盈利性组织更需要加强管理。错 统一指挥的原则是要求把一切权力都集中在组织的最高层。错 韦伯认为理想的组织形态是行政型组织。对 通过严密的计划,组织总能走向光明的未来。错 企业的使命和目标一旦确定,粗关内外部环境发生什么变化,都不应调整或修改。错 使计划保持灵活性是有限度的。对 在组织规模一定的情况下,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成反比。对 正式组织领导者是指那些能够影响他人并拥有职位权力的人。对 持Y理论管理者的领导风格是开放式、民主式的。对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五个层次的需要可以同时对个人产生激励作用。错 33 管理学原理——部分复习题 20、 大多数人发现他们主要通过书面形式进行沟通。错 21、 口头沟通最基本的有点在于其及时性。对 22、 适当的授权可以增加管理幅度。对 23、 领导工作的实质就是对被领导者施加影响力,以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对 24、 行政型组织中,领导的权威完全以其职位权力为基础。错 25、 把工作重点和注意力集中在历史结果上,并将它作为未来行为基础的控制交前馈控制。错 26、 巴德纳认为,社会的各级组织都是一个协作系统。对 27、 霍桑试验提出了复杂人假设。错 28、 目标管理强调的是自我控制。对 29、 激励的主要内容就是奖励。错 30、 X理论是根据经纪人假设提出的。对 31、 法约尔所阐述的“管理”仅仅是关于工业管理的思想。错 32、 行为科学追求的是生产率和满意并重。对 33、 双因素理论认为,激励因素通常与工作内容和工作条件有关。错 34、 管理的有效性在于充分利用组织的各种资源,以最少的消耗正确的实现组织的目标。对 35、 好的管理人员一定是好领导,好领导不一定是有成效的管理人员。对 36、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障碍主要是由于信息沟通渠道过长是信息失真而造成的。错 37、 非正式组织有可能传播有碍于目标实现的小道消息,因而进行沟通时不宜于利用非正式组织。对38、 影响企业分权程度的因素,大部分来自于外部的经济、政治因素。错 39、 行政型组织中,领导的权威完全以其职位为基础。错 40、 影响管理宽度的因素很多,因此确定管理宽的最有效的方法是随即制定。错 41、 在一个组织中,授权者对于受权者的行为负有最终的责任。错 42、 正确的强化就是要做到奖惩分明。对 43、 一般来说,组织规模大,宜于分权。对 44、 组织工作就是要解决好组织内外各种逻辑的和人际的关系,对 34 管理学原理——部分复习题 45、 46、 47、 48、 49、 50、 51、 八、简答: 1、 积极强化是使积极行为得到积极强化,消极强化是使消极行为的到消极强化。对 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成正比。错 集权与分权的程度决定与组织历史发展的要求,他不受时间、地点条件的限制。错 X理论是根据经纪人假设提出的。对 泰勒对科学管理的研究是从差别计件工资制开始的。错 科学管理对人性的假设是经纪人的假设。对 法约尔认为每个雇员职能听命于一个上司,否则无法把事情搞好。对 管理特征:1)管理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2)管理是效率和效果的统一 3)管理是维持和创新的统一 4)管理是理性手段和非理性手段的统一 2、 霍桑试验的结论: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单纯追求金钱收入的“经纪人”;企业除了正式组织外,还存在着非正式组织;新型领导通过增加员工“满意度”来提高“士气”,从而大盗提高效率的目的 3、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需要层次论是研究人的需要结构的理论;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有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敬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并且还认为人的需要是逐步上升的 4、 5、 计划工作的性质:目标性、首位性、完整性、强制性和弹性、持续性、创新性 影响集权与分权的因素:决策的代价、政策一致性的愿望、组织的规模、组织的历史、领导人的个性、控制技术、活动的分散性、组织的外部环境 6、 领导权变理论的1)两种领导方式:任务导向型领导方式、关系导向型领导方式 2)三种环境因素:领导者与下属的关系、任务结构、职位权力 3)结论:菲德勒认为任何领导方式均可能是有效的,其有效性完全取决于其是否与所处环境相适应 7、 影响管理幅度的因素:管理组织规模与问题的复杂程度、领导与下属的领导能力和工作能力的强弱、授权程度、信息传递的畅通程度 九、论述: 1、 管理的两重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 【意义:有利于总结我国管理实践中的经验教训;有利于学习、引进国外先进的对我们有意的管理理论;有利于揭露资本主义管理维护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有利于结合国情随机制宜的学 35

管理学原理——部分复习题 习、运用及探索具有特色的管理模式】 2、 管理理论发展的四个阶段:古典理论(科学管理、一般管理、行政管理)--行为理论(霍桑试验、人际关系、行为科学)—定量理论(管理科学、管理决策、系统管理)--现代理论(石灰系统、权变理论、经验主义、管理过程) 3、 组织结构运行中要处理的关键关系:直线职权与参谋职权的关系、集权与分权的关系、个人领导与集体领导的关系、正式组织与非整死组织的关系 4、 信息沟通的障碍:信息编码不准确;信息传递不及时或不适时;信息译码不准确;忽视信息;拒绝接收信息;发送者选择沟通的媒体不合适;几种媒体互相冲突;沟通渠道过长、环节过多、造成信息失真 5、 改善沟通效果的措施:发送者必须熟悉和了解接受者,用接受者可以接受的语言和方式来传递信息;发送信息要准确、及时、适时;选择最适宜的沟通媒体;运用好反馈;尽量减少沟通环节,缩短传递的渠道,以免信息失真;接受者要积极倾听;接受这药克服各种心理障碍 6、 目标管理 1)含义:是把目标作为管理手段,通过目标进行管理,以自我控制为主,注重工作成果的管理方法和制度。 2)特点:直接面向未来的管理;注重成果与注重人相结合的管理;参与管理;强调“自我”控制的管理;系统的管理 3)优点:有利于提高管理水平;有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曾强责任心;有利于进行更有效的控制;有利于暴露组织结构中存在的缺陷 4)缺点:恰当的目标不易准确确定;目标一般是短期的;缺乏灵活性;目标管理理论宣传普及落后我国 7、 激励理论:P6 领导理论内容:1)领导品质理论 2)领导行为理论:四分图理论 P6 管理方格图理论 领导行为连续统一体理论 利克特四种管理方式 领导作风理论 3)领导权变理论:菲德勒模型、路径-目标理论、领导生命周期理论、领导者参与模式 8、 古典理论三大理论及其主要内容: 泰勒——科学管理理论——根本目的是提高效率(贡献:要求工人采用科学的操作方法,以便更有效利用工时,提高工效;对工人进行科学的选择、培训和晋升;制定科学的工艺规程,是工具、机器、材料和作业环境标准化,用文件形式固定下来;实行具有刺激性的差别工资制度;管理和劳动分工) 韦伯——组织理论——任何组织都必须以某种形式的权力作为基础,没有某种形式的权力,任何组织都不可能达 36 管理学原理——部分复习题 到自己的目标——理想的官僚组织模式 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区别了经营和管理两个不同的概念;明确了管理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五大职能;从企业经营活动中提炼出管理活动;倡导管理教育:管理能力可以通过教育来获得;归纳了管理的一般原则:提出十四项管理原则【劳动分工、权利与责任、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人员报酬、集中、等级制度、秩序、公平、人员稳定、首创精神】) 37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96j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