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编三级检索目录

更新时间:2023-11-27 20:37: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计算机基础

1.1计算机概述

1、计算机四个特点:信息处理特性、广泛适应特性、灵活选择特性、正确应用特性

2、计算机发展阶段 大型机: 1946——第一台ENIAC 1958/8/1——103机 1959/10 ——104机

小型机: 1959——(最早)DEC公司第一台 PDP-1

微型机:1977——(最早)苹果公司Apple Ⅱ 2005——联想收购IBM PC业务

客户机/服务器:20世纪70年代 (处理器能力强,客户机能力弱——瘦客户机/胖服务器)

Internet阶段:1969年美国国防部ARPANET、1983年——TCP/IP正式成为标准、1991/6第一条国内线

高能物理所至美国斯坦福大学直线加速器中心、1994——我国全功能连接

总结:以上为递进共存

3、计算机应用领域:①科学计算(核爆炸、经济模型、中长天气预报)

②事物处理(不涉及数学问题、数据量大、实时性) ③过程控制(使用微控制芯片或低档处理器芯片)

④辅助工程(设计CAD/、制造CAM、工程CAE、教学CAI、测试CAT)

⑤人工智能(专家系统、模式识别、问题求解、定理证明、机器翻译、自然语言理解) ⑥网络应用(电子邮件、网页浏览、IP电话、电子商务) ⑦多媒体应用(地球信息系统GIS)

1.2硬件系统

1、硬件种类:服务器、工作站、台式机、笔记本、手持设备

服务器分类:按应用——入门级(中小型网络用户)、部门级(中性企业)、工作组级(小型企业)

企业级(高档,满足大型企业)

按处理器体系结构——CISC(复杂指令集计算机)服务器、RISC(精简指令集计算机)服务器、

VLIW(超长指令字)服务器

按用途——文件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电子邮件服务器、应用服务器 按机箱结构——台式服务器、机架式服务器、机柜式服务器、刀片式服务器 注:“刀片”——系统主板,可热插拔

工作站:图形处理能力强、存储容量大、有一个屏幕大、分辨率高的显示器

分为(基于RISC和UNIX系统的专业工作站)、(基于Intel处理器和Window系统的PC工作站 台式工作站、移动工作站、无盘工作站

培训机构——无盘工作站

手持设备:超便携计算机——UMPC、个人数字助理——PDA

2、计算机配置:服务器需要——安全性、可靠性、联网特性、远程管理、自动监控

工作站需要——图形处理能力、可扩展性、高速图形端口

3、技术指标:8位(bit)=1字节

CPU处理速度表示:MIPS——单子长定点指令、MFLOPS——单子长浮点指令

平均寻道时间——磁头沿着盘径移动到读写扇区的时间、平均等待时间——扇区转动到磁头下的时间、 数据传输速率——每秒钟读写的字节数 系统可靠性表示——平局无故障时间MTBF

4、微处理技术特点:奔腾(32位)、Core 2(32位)、安腾(64位)

奔腾芯片处理技术:①超标量——内置多条流水线(空间换时间)、

②超流水线——细化流水,提高主频(时间换空间) ③分支预测——分支目标缓存器,使吞吐率保持高水平

④双Cache的哈佛结构:指令与数据分开存储

⑤采用PCI标准的局部总线:解决I/O瓶颈的技术,Intel公司的PCI标准赢了VESA标准

还有:固化常用指令、错误检测冗余校验、内建能源效率、支持多重处理

5、主板与插卡: 主板组成:CPU、存储器、总线、插槽、电源

网卡功能:实现主机总线的通信连接、解释执行主机命令、实现数据链路的功能、实现物理层功能 主板分类法:按CPU芯片、按CPU插座、按主板规格、按存储器容量、按芯片集、按是否即插即用 按系统总线的宽带、按数据端口、按扩展槽、按生产厂家

1.3计算机软件系统

1、软件基本概念:硬件具有原子特性,软件具有比特特性,两者在功能上具有等价性

程序由指令序列组成

2、软件分类:系统软件核心——操作系统

软件分类——商业软件、共享软件、自由软件

3、程序开发阶段:①计划阶段:问题定义、可行性研究

②开发阶段:初期——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后期——编码、测试 ③运行阶段:软件维护

编程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

1.4多媒体技术

1、多媒体概念:20世纪80年代发展,对 数字、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进行处理一体化的技术。

有CD-ROM、有A/D和D/A(模拟与数字信号)转换功能、高清晰显示器、压缩与解压缩硬件支持

2、压缩与解压缩:无损压缩(熵编码):哈弗曼编码、游程编码、算术编码

有损压缩(源编码):预测编码法、变换编码法(DFT、DCT、DHT)、矢量化编码法 压缩解压标准:JPEG——静止图像

MPEG——动态图像(MPEG-1——VCD、MPEG-2——DVD高清电视、 MPEG-4——多媒体交互、MPEG-7——多媒体畅通、

H.26x:H.261——可视电话、H.262=MPEG-2、H.263——可视电话、H.264=MPEG-4

3、超媒体与流媒体:不限于文本形式的信息成为超媒体,由节点和连接构成,可以边下载、边播放

本质:由成为结点和表示结点关系的链组成的有向图。 具有:连续性、实时性、时序性

现代实用P2P技术,传统文本是线性的,超文本是非线性的、非顺序的 要求:多媒体数据传输过程中需要实现唇同步约束 技术:使用PCM技术讲语音信号数字化

网络基本概念

2.1计算机网络形成、发展与基本概念

1、计算机网络发展阶段:解决通信技术与计算机通信网络研究

ARPANET

网络体系结构、网络协议标准化

高速网络技术、网络计算、网络安全技术

2、计算机网络形成:1969——ARPANET,1976——Xerox公司制出Ethernet

3、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标准化:OSI参考模型、1983/1——ARPANET向TCP/IP转换结束

4、互联网应用与高速网络发展:P2P网络 三大公害:网络攻击、计算机病毒、垃圾邮件、灰色软件

5、宽带城域网:城市范围、以宽带光传输网为平台、以TCP/IP为基础

分类:核心交换网、接入网

接入方式:地面有线通信(计算机局域网)、无线通信和移动通信、卫星通信网、地面广播电视

6、计算机网络概念: 目的:共享计算机资源、互联的计算机是处于不同地理位置的自治计算机、必须遵循共同的网络协议

计算机资源:硬件、软件、数据

7、网络分类:广域网WAN(最早)、局域网LAN、城域网MAN

①局域网特点:有限地理范围、高传输速率(10Mbps~10Gbps)、低误码率和高质量传输环境。易于建立、维护、

扩展

分类:共享介质局域网、交换式局域网

②城域网:介质采用光纤、交换结点采用ATM交换机。 结构分为:核心交换层、业务汇聚层、接入层 ③广域网:X.25——公用分组交换网(发展成——帧中继技术)

需要应对网络拥塞

分为:资源子网(系统、终端、终端控制器、联网外设、软件资源与信息资源),负责提供网络资源与服

通信子网(通信控制处理机也叫网络结点、通信线路、其他设备),负责数据传输、转发 促进ATM发展因素:需求增长、标准化需要、多媒体应用高速率与低延迟 网络互连由路由器实现

8、网络拓扑结构:主要指通信子网的拓扑构型,分为两类:点——点线路通信子网拓扑:星型(集线器中心节点控制)、环型、

树型(信息交换在上下结点间)、网状型(系统可靠性高、采用路由选择算法与流量控制方法)

广播信道通信子网拓扑:总线型、树型、环型、无限通信、卫星通信

9、网络传输特性参数:数据传输速率、误码率(正常工作下的可靠性参数)

奈奎斯特定理描述有限带宽、最大传输速率与信道带宽的关系 香农定理描述有限带宽、最大传输速率、噪声功率比的关系。 普通电话采用差错控制技术

2.2分组交换技术、网络体系结构、网络协议

1、电路交换:通信子网的数据交换方式:电路交换、存储转发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 电路交换阶段:线路建立、数据传输、线路释放

优点:实时性强、效率低、不能差错控制

2、存储转发:报文(报文号、目的地址、源地址、数据、校验)

报文分组(报文号、分组号、目的地址、源地址、分组数据、校验) 优点:共享信道、线路利用率高

3、数据报与虚电路: 实际应用中,分组交换技术分为数据报、虚电路。

数据报:可以通过不同路径、可能乱序、丢失、必须带有地址、延迟较大

虚电路:分为建立、传输、拆除阶段,不会丢失、乱序,每个节点可以建立多条,无需路由选择

4、网络协议:语法、语义、时序,最好的组织方式是层次结构模型

5、ISO/OSI模型:①物理层:传送比特流

②数据链路层:传送以帧位单位的数据,差错控制、流量控制方法,

③网络层:为通信子网选择最适当路径,实现路由选择、拥塞控制、网络互连 ④传输层:透明地传送报文、最关键的一层 ⑤会话层:组织进程通信,管理数据交换

⑥表示层:格式变换、数据加密、数据压缩恢复 ⑦应用层:确定进程通信性质

6、TCP/IP模型:特点:开放协议、免费使用、独立于硬件、唯一地址、标准化高层协议

①互联层:处理分组发送请求、处理数据包、处理路径与流控、拥塞(ARP/RARP地址解析协议) ②传输层:建立端——端连接,包括TCP(面向连接,可靠)、UDP(面向无连接,不可靠,用于不要求

分组数据)

③应用层协议:远程登录——Telnet、文件传输——FTP、简单邮件出传输——SMTP、域名服务——DNS、

路由信息——RIP、超文本传输——HTTP、网络文件系统——NFS

从上到下单向依赖的协议栈

④TCP: TTP、SMTP、HTTP UDP:SNMP、TFTP

OSI模型 TCP/IP模型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传输层 互连层 主机— 网络层 应用层 2.3互联网应用的发展、无限局域网研究

1、Web技术发展:1989——诞生于欧洲粒子物理实验室

第一个搜索引擎——Lycos

2、播客技术:分类:传统广播节目、专业播客、个人播客

2004——第一个专业播客(亚当·利科)每日源代码、年底,中国第一个播客网——土豆 典型P2P文件共享软件:Napster、BitTorrent、Gnutella

博客技术:第一个博客:Blogger公司的 Pyra

3、无线宽带技术与IEEE 802.16标准:无线城域网标准

基站采用全双工、宽带通信,提供2~155Mbps宽带

4、无限局域网与IEEE802.11标准:三类技术:红外局域网、扩频局域网、窄带微博局域网 5、蓝牙技术与IEEE802.15标准

6、无线自组织网:自组织、对等式、多跳式移动网络,又称为Ad hoc

7、无线传感器网络WSN:由微型传感器结点组成,改变人类十大科技之首。

局域网基础

3.1局域网与城域网概念

1、决定局域网三要素:网络拓扑、传输介质、介质访问控制法 2、局域网拓扑特点:从传统“存储转发”→“共享介质”

分类:共享介质局域网、交换式局域网 ①总线型局域网:“共享介质”方式,特点:同轴电缆/双绞线,所有结点通过网卡连到总线

必须解决多结点访问总线的介质访问控制问题(MAC)

②环形拓扑:点——点连接构成闭合回路,传输负荷较重、实时性要求较高 ③星型拓扑:中心结点

3、传输介质类型/介质访问控制法:

常用介质: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无线通信信道。高速局域网——双绞线;

远距离——光纤

光纤:距离长、速率高、抗干扰、保密性好、误码率低、带宽大

介质访问控制法:CSMA/CD(随机争用)、令牌总线、令牌环

4、IEEE802模型:该模型只针对OSI模型的数据链路层与物理层,将数据链路层划分

LLC子层与MAC子层。

三类典型局域网技术:以太网、令牌总线、令牌环。

注:MAC子层和物理层可以采用不同协议;LLC子层必须采用相同协议。

IEEE802.2:定义了LLC子层功能与服务

IEEE802.3:定义了CSMA/CD总线介质访问控制子层与物理层标准 IEEE802.4:定义了令牌总线(Token Bus)xxxx与物理层标准 IEEE802.5:定义了令牌环(Token Ring)xxxx与物理层标准 IEEE802.6:定义了城域网MANxxxx与物理层标准 IEEE802.7:定义了宽带技术 IEEE802.8:定义了光纤技术 IEEE802.11:定义了无限局域网 IEEE802.15:近距离无线网 IEEE802.16:宽带无线局域网

3.2以太网

1、以太网发展:起源——无线分组交换网(ALOHA)20世纪60年代

2、以太网帧/流程分析:CSMA/CD(随即争用)方式,不存在集中控制的结点。

特点:先听先发、边听边发、冲突停止、随即延迟重发的第一步是释放“冲突加强信号” 以太网帧最小长度64B、冲突窗口2D/V长度:51.2us、速度10Mbps、最大重发次数16

3、网帧结构:前导码与帧前界定符、目的地址与源地址MAC(48位)、类型字段——表示网络层使用的协议、数据字段、

帧校验字段(FCS)

数据字段长度范围:(46,1500)

三种出错类型:帧校验错、帧产度错、帧位错

4、以太网实现:设备:网卡、收发器、收发器电缆

允许分配的以太网物理地址有2 47次方。

5、快速局域网:

①快速以太网Fast Ethernet——100Mbps 协议标准——IEEE802.3u

LLC子层使用IEEE802.2 物理层采用新标准 100BASE-T 独立介质接口(MII)将MAC子层与物理层分隔开,使物理层速率变化不会影响MAC子层

②千兆以太网——1Gbps 协议标准——IEEE802.3z

LLC子层使用IEEE802.2 物理层采用 1000BASE-T 专用接口(GMII)xxxx 同上。

③1000BASE-T介质:长度可达100m、1000BASE-CX(屏蔽双绞线)、1000BASE-LX(单模光纤)、

1000BASE-T(多模光纤)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96e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