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法与权益结合法的差异分析

更新时间:2023-11-30 23:43: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购买法与权益结合法的差异分析

购买法是指将企业合并活动视作一项净资产的购买交易,这一交易在会计处理上类似于企业核算购买其他单项资产的方法,即以净资产的实际成本作为购买计价的原则,购买一家企业亦是这样,其购买成本的确定将取决于以被购买企业为标的物的购买交易。

权益结合法是指以购买的股权比例或以股权联合企业方式的企业合并进行会计处理的方法。

这两种会计处理方法的关键区别在于编制合并报表时对合并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计量基础——购买法为购买成本,而权益结合法为账面价值。正是由于购买成本(体现为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体现为历史成本)通常是偏离的,因此,基于两种不同计量属性的会计处理方法无疑对合并日财务报表及合并后未来期间财务报表都产生不同的影响。虽然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将导致不同的报告盈利,但两者通常不存在现金流量的差异。

一、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的运用的差异

(一)两者运用前提的差异

新准则对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的运用前提做出了明确规定即:只有在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使用权益结合法,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使用的是购买法。同时,对于母公司或集团内一个子公司自另一子公司的少数股东手中购买其拥有的全部或部分少数股权的情况,要求按照购买法的原则进行处理。

(二)两者会计处理的差异

购买法下确定的合并成本大于权益结合法下确定的合并成本。

例如:家企业以一项账面价值为300万,原价400万,已计提折旧100万,公允价值500万的固定资产为支付对价,取得以企业全部的股权,合并时以企业可辨认净资产账面价值400万,公允价值450万,对该笔交易两者的处理分别为: 购买法:

借:长期股权投资 5,000,000 累计折旧 1,000,000 贷:固定资产 4,000,000 营业外收入 2,000,000 权益结合法:

借:长期股权投资 4,000,000 累计折旧 1,000,000 贷:固定资产 4,000,000 资本公积 1,000,000

从以上运用不同的并购方法所形成的合并成本的不同,可以清楚看出购买法下确定的合并成本大于权益结合法下确定的合并成本。

(三)商誉处理的差异

运用购买法,按公允价值核算购买成本,购买方需要对被购买方的资产、负债进行重新确认和计量,以公允价值入账,在这过程中就要确认合并的商誉或负商誉。在控股合并方式下,是在合并财务报表中确认被购买方商誉。

而运用权益结合法,不产生商誉,这与权益结合法认为企业合并是合并方权益的共同控制,而不产生新的资产、负债理论基础想对应。

(四)对合并表报影响的差异

首先,在合并报表中,两者最大的差别就是购买法只需要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而权

1

益结合法要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利润表、合并现金流量表。 (1) 对合并资产负债表的影响差异

在权益结合法下,被并企业的资产、负债仍按账面价值反映。而在购买法下,被并企业的自残、负债按公允价值反映,而负债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一致,所以对负债不产生影响。但是在物价上涨情况下,被并企业净资产的公允价值要高于其账面价值,因此,购买法下合并比在权益结合法下的合并产生更多的资产总额。但对于权益结合法下所有者权益项目来说,由于将子公司合并日前实现的留存收益抵销后予以转回,分录如下:

借:资本公积 贷: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

而在购买法下,合并后的股东权益仍然为投资企业的股东权益,被并企业的留存收益不能并入;所以这使得权益结合法所报告的留存收益远远高于购买法,从而使企业有更多的利润分配空间。

如果把企业并购看作是经营的新起点,合并双方都应当以公允价值计价,在权益结合法下,则可能引起合并后股东权益的变动,被并企业的留存收益包括在实施合并的企业中,可用来发放股利。

(2)对合并利润表影响的差异

1、 购买法下可确认资产转让损益

2、 购买法下合并成本小于被购方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时,差额可计入营业外收入 3、 权益结合法下被合并方实现当期利润可并入合并利润表中

就是因为这三点的差异,购买法在持续谈判和协商中,合并双方很可能达成某种利益同盟,由于公允价值的不可靠性,购买方可通过操纵被合并方净资产的公允价值,来影响计入营业外收入的合并负商誉的确认。

权益结合法下,由被合并方以前年度实现的留存收益和当期利润都可以并到合并利润表中,因此对急需盈利的企业来说,只需要合并一家盈利状况较好的公司就可以瞬间达到扭亏为盈的目的。

二、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的运用对经济后果的影响

(一)从股东的角度看

采用权益结合法的公司需要比采用购买法的公司支付更多的并购溢价,也就是说,权益结合法下,目标公司股东的股票价格更高。对同样一笔交易,采用权益结合法使收购公司的股东付出更高的代价,这对收购公司的股东显然是不利的。

(二)从财务分析角度看

首先,权益结合法提供的信息在决策有用性上不如购买法

因为在权益集合法下,可能由于合并前的资产负债没有得到确认,导致合并后的利润高估,从而缺乏相关性。购买法则记录了被购买方资产的公允价值,使之对未来的现金流量更具有预测价值。其次,在购买法下由于资产和负债以公允价值入账,尤其是在通货膨胀时期,并入的净资产较高,而合并利润中又不包括被并企业合并前的利润,因此,购买法下的净资产收益率较低,权益结合法下的净资产收益率较高。

从信息质量上看在购买法下,由于合并时以公允价值为计价基础,而合并前的会计信息是以历史成本为计价基础,这样合并前后的会计信息缺乏可比性。但公允价值的采用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这样可以使信息使用者根据相关的会计信息预测合并后的现金流量,从而决定是否投资。而在权益结合法下,由于合并前后计价基础相同,因此不存在会计信息缺乏可比性的问题,同时由于权益结合法使用账面价值,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它所提供的会计信

2

息具有较高的相关性,这一点符合了会计的决策有用性的要求。

(三)从证券市场的资源配置上看

权益结合法较购买法对证券市场的资源配置更为不利。我国证券市场实际上处于“功能锁定”状态,也就是说,投资者一般只会对报告盈余的差异做出反应而不能对由于会计政策差异导致的利润差进行调整。在这种市场环境下,采用权益结合法调节报告利润就成了企业管理当局,特别是未完成业绩指标的公司管理当局的最佳会计选择。也就是说,在权益结合法下,投资者较易把自己的资源或资本投向于这些报表面上的利润较高的企业(或许这些企业实质上的效益不好),误导了投资者,使得证券市场上的配置不符合效益原则即不能使资源用于较为有效的地方或是较为需要的地方。

三、权益结合法与购买法的利弊分析

(一)从合并业绩计量的角度看

购买法明显优于权益结合法。购买法以公允价值为新的计价基础,在报表上对被购买方的资产和负债的价值变动以及合并中产生的商誉进行确认和摊销,在合并业绩的计量上实现了投入与产出的对称性配比。而在权益结合法下,犹如与产出的配比具有明显的不对称性,合并业绩往往被夸大。

(二)从并购决策优化的角度看

购买法有助于增强企业管理层的受托责任感,迫使他们在作出并购决策时,以股东价值最大化为首要标准对购买价进行审慎权衡,防止他们出于私利或为了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而从事“价值毁灭式”的并购行为。这是因为,购买法要求企业对合并的全部初始成本(表现为全部购买价格)进行全面反映,如果企业管理层不惜代价进行非理性并购,在个别报表或合并报表中就会出现巨额的商誉。而对巨额商誉进行摊销或计提减值准备将大幅降低企业对外报告的利润。利润的下降不仅将影响企业管理层的分红或股票期权价值,而且可能引发股票价格大幅下跌,甚至导致股东逼迫管理层辞职。

(三)从收益操纵角度看

购买法与权益结合法均存在明显的缺陷。利用购买法操纵收益主要表现为三种方式:一是利用公允价值确定或资产减值计提固有的自由裁量权,蓄意低估被购买方的资产或高估其负债,以便为合并后报告较高的盈利创造空间;二是以拟采用协同效应举措(如压缩经营规模,调整业务结构,精简机构人员等)为借口,蓄意高估重组准备,并在合并后秘密转回或用于冲减经营费用。此外,采用权益结合法时,由于无需对合并另一方的净资产和相关资产及资产进行重新计价,合并后,通过出售另一方已增值但却未在账面上体现的资产即可瞬间实现经营收益或非经营收益(如处置长期资产),同样也会夸大合并效益。 可见,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都不是完美无缺的会计政策。

四、我国会计政策选择的分析

新的会计准则虽然广泛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但是在企业合并中仍然保留了这两种方法。 购买法成本高,无论是合并日还是日后放映出的利润水平较低,因此购买法会使合并双方谨慎对待企业合并。购买法采用公允价值计量,遵循了市场理念,能够揭露合并的实质,因此,从提供会计信息角度来说购买法优于权益结合法。

但我国为什么还保留权益结合法呢?原因分析如下:

(1) 购买法确认被合并方净资产以及购买法投出资产的公允价值,我国资产评估市

场并不完善,企业多数资产并不存在活跃的交易市场,公允价值不可靠性对会计信息质量造成较大的冲击。

(2) 权益结合法可以报告更多的利润,有利于促进企业间的合并,我国企业处于发

3

展期,通过并购达到扩充的目的是许多企业壮大的必经之路。

(3) 权益结合法操作简单。我国资产评估市场尚处在起步阶段,会计从业人员素质

较低。购买法需要对被并购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进行评估,同时核算商誉,而权益结合法只需要将参与合并企业各方的资产账面价值直接加总就可以了,操作简便,容易掌握,更符合我国国情。

参考文献:【高级财务会计】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财会研究月刊》购买法与权益结合法并购会计处理的影响分析——杨力 《商场现代化》第635期 权益法和购买法对合并报表的影响 ——桑建微4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96d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