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个性化作文能力的培养和提升-精品文档

更新时间:2023-10-09 05:3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浅谈小学生个性化作文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素质教育明确地提出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具有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适应国际竞争、社会变革的新型人才。发展学生个性,实施个性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所以,我们要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性、独特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依据学生的志趣、才能、资质、特长和爱好,加以引导,促使学生个体和谐完美发展。那在作文教学中,我们是否也应顺应学生的个性进行培养呢?的确如此,新课标指出:“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能不拘一格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这就是个性化的作文。 那该如何培养和提升小学生个性化的作文能力呢? 一、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会深入生活、感悟生活

鲁迅曾说:“学习作文,第一须观察!”观察、体验、实践等是认识事物的窗口,培养这些能力是写出个性化作文的基础。如何在平常的生活中发现“不平常”,在平淡无奇的事情里、在熟悉的人群中找到“闪光点”,获得“新感受”,是小学生写出个性化的作文首先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问题。因此,我教会学生用观察、体验、实践的方法去深入生活列入我的研究范畴,培养学生深入生活认真观察的习惯,引导他们接触自然、接触社会,留意观察和分析周围事物,做到见中有感、闻中有思,积累素材,

切实提高了写作的质量。

1.培养孩子积极的态度是深入生活、感悟生活的前提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同一件事物,在不同的观察者眼里截然不同,究其原因,就是态度的不同。有些人对生活漠不关心,毫无热情。可见,只有热爱生活,积极进取的人,才能拥有一双“发现”的慧眼,亲身去“参加”生活,而不是客观地去“参观”生活。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学生懂得了只有全身心地投入才能对事物进行深层的观察,揭示出生活的真谛,写出别人想写而没写出来的动人、深刻的文章。 2.培养孩子学会思考是深入生活、感悟生活的支撑点 就小学作文教学来说,要想实现作文的个性化就要善于观察生活,处处留心生活,并认真用脑思考。调动多种通道进行观察,只能发现事物的表象,而只有开动脑筋,经过分析、研究、综合、归纳,才能透过生活的表象,抓住事物的本质特性,发掘出生活现象的深刻含义。在作文教学中,要把作文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要把着力点放在开阔作文思路和学生自由表达上,要抓住选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习作实践中提高习作能力,提高学生表达生活、思想、情感的能力。 二、教会孩子就地取材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我们应该把学生的目光引向自然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指导学生做积累材

料的有心人。

1.教会孩子亲近自然

大自然是蓝天下的学校,它有着非常丰富的东西等待孩子们去发现、去探讨。我校处在一个美丽的江南小镇,环境清幽,韵味十足,这些身边的资源都是值得我们利用的活教材。于是,我们利用南丰镇的乡土资源,引导学生到美丽的农村去寻美,采田野风光之美,一沙一石、一草一木都是学生观察写景极好的题材资源。从平常的、以前熟视无睹的事物中去发掘事物的形态美和内在美,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之情,锻炼学生捕捉素材的能力,这样孩子对这类文章才会觉得有话可说、有物可写。 2.鼓励学生充分利用校园活动

在生活中实践,锻炼习作能力,提高习作水平,是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思想的具体体现。在作文教学中,引入实践活动,有助于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关注生活。

为了丰富学生的习作素材,可以从组织活动入手引导学生写作。除充分利用学校举行的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如独具学校特色的冬季运动会、六一会演、元旦游艺活动、经典诵读等,老师还可以精心设计一些活动,比如,“丰富的课间十分钟”,让学生仔细观察下课时同学们的活动情况,比一比,看谁观察到的课余活动最精彩;“晒一晒我的宝贝”,让学生用五官观察,带上自己最喜爱的物品,说说、写写……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认识,源源不断地为习作提供素材,不但使学生有话可写,

而且能写出新意。在一次次的实践活动中,学生亲自走进生活,学会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耳朵听,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生活,写出了一篇篇充满真情实感、童趣十足的文章。学生体验到了写作的乐趣,提高了学生的认知能力,避免了人云亦云,习作也就成了学生记录生活感受的主观需要。 原来个性化的写作可以如此简单!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96c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