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09-30 14:3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发 展 心 理 学

1

婴儿 神经系统 一、大脑结构(脑重、皮质、脑区) 二、大脑机能(顺序、脑电) 言语 一、发展理论 (强化说、模仿说、转换生成说、认知学说) 二、发展过程 认知 一、感觉 (发展顺序) 二、知觉 (恒常性、深度知觉) 个性与社会性 一、情绪 (微笑) 二、依恋 (鲍尔比三阶段、艾斯沃斯陌生情境实验、依恋三类型) 同伴关系 发展阶段 气质 一、气质类型 (传统、巴甫洛夫、托马斯-切斯、布雷泽尔顿、巴斯、卡根) 二、气质的稳定性与可变性 动作 一、发展原则 二、发展规律 三、发展顺序 四、影响因素 幼儿 神经系统 一、大脑结构(加速期、皮层发展顺序) 二、大脑机能(脑电波、信号系统) 言语 一、词汇的发展 二、句子的发展 三、口语的发展 认知 一、记忆 (容量、目的、类型、策略) 二、思维 (特点、皮亚杰三山实验和守恒实验) 三、心理理论 (错误信念任务) 个性与社会性 同伴关系 一、道德发展 一、特征 (特点、皮亚二、作用 杰三阶段、科尔伯格阶段) 二、社会性行为发展 (侵犯行为、亲社会行为) 三、性别角色社会化 游戏 一、理论 1、早期:复演说(霍尔)、精力过剩说(席勒)、机能快乐说(彪勒)、生活准备说(格罗斯)、娱乐放松说(拉扎勒斯)、成熟说(博伊千介克) 2、当代:精神分析、皮亚杰、维果茨基、学习理论、朱智贤 二、游戏分类 按目的、认知水平、社会化水平 童年期儿童 言语 一、书面言语 二、内部言语 三、二者关系 认知 个性与社会性 社会交往 一、社会认知 二、观点采择 三、社会交往 学习 一、特点(动机、兴趣、态度) 二、意义 三、学习障碍(特征、障碍、症状) 思维(特点、一、自我意识 元认知) (自我概念、自我评价、自我体验) 二、品德发展 (特点、皮亚杰、科尔伯格) 青少年 生理 一、第二性征 二、性成熟 认知 一、特点 二、形式逻辑思维的发展 三、辩证逻辑思维的发展 个性与社会性 一、自我发展的特征 二、自我同一性的发展 三、自我意识的发展 (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控制) 四、价值观的确立 五、反社会行为 情绪 一、两极性 (外部情绪、内心表现、意志、人际关系、容易移情) 二、产生原因 三、心理性断乳与反抗行为 (何林渥斯、彪勒、表现) 四、情绪困扰 (自卑、焦虑、孤独、抑郁) 2

第一章 概述

一、发展心理学研究毕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 二、研究任务:

1、描述:描述个体心理发展的模式。 2、解释:解释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与机制。

3、推断和预测:对研究对象以后的发展变化和在特定情境中的反应做出推断和预测。

4、控制:根据科学理论控制研究对象的发展。 三、特点:连续性和阶段性

四、发展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有:近代社会的发展、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近代教育的发展。 五、研究设计 1、经典设计

名称 横断设计 含义 优势 局限性 1、缺乏连续性; 2、同辈效应; 3、取样复杂 在同一时间内,对某一1、可同时研究较年龄或某几个年龄的被试进行研究 大样本; 2、可在较短时间内收集大量数据; 3、省时省力省钱 纵向设计 对同一个体或年龄组在较长时间内进行有系统的定期连续研究 (追踪研究) 能系统地了解心理发展的连续过1、被试流失; 2、被试情绪变程和量变、质变的化; 规律。 二者优点 3、无关变量增多 1、取样复杂 2、研究繁琐 聚合交叉设计 把横断设计和纵向设计结合起来,取长补短

3

2、双生子设计

共同抚养 分开抚养 3、微观发生学设计

通过短时间内重复给被试呈现一个诱发变化的刺激,或提供学习的机会,观察个体发生变化的过程。

4、皮亚杰创造性地将谈话法、观察法和实验法综合运用,形成了临床法。 六、著名心理学家的重点贡献 1、达尔文——《一个婴儿的传略》

2、普莱尔-1882-《儿童心理》 对一个婴儿进行三年的追踪研究(纵向研究),每天记录。

3、荣格——最早研究成年期心理的心理学家。他的研究也包括青春期。 4、霍尔-复演说-扩大到青春期《青少年心理学》-最先研究老年-《老年心理》。并确定现代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年龄范围。 5、埃里克森——提出完整的毕生发展观。 6、何林渥斯——《发展心理学概论》

7、1957年,美国《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代替了“儿童心理学”章名。

同卵 基因相同,环境相同 基因相同,环境不同 异卵 基因不同,环境相同 基因不同,环境不同 4

第二章 基本理论

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1、核心是“发生认识论”。人类的知识不管多么高深,都可以追溯到人的童年时期。(人的早期经验对人有很大影响)

2、皮亚杰的发展观:发展在于主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发展的实质在于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适应即取得机体与环境的平衡。

3、心理发展的因素:?成熟:神经系统的成熟;?物理环境:个体对物体做出动作中的练习和习得的经验(物理经验和数理逻辑经验);?社会环境:社会生活、文化教育、语言的作用;④平衡:心理发展的决定因素。

4、心理发展的结构:?图式:有组织的、可重复的行为或思维模式;?同化:把环境因素纳入机体已有的图式或结构中;?顺应:改变主体动作以适应环境;④平衡:同化和顺应导致适应,进而达到平衡。 5、皮亚杰认知发展四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 (0~2岁) 根据感知运动,判断周围事物,形成低级图式。 (客体永恒性) 前运算阶段 (2~7岁) 根据表象和词,判断周围事物 (自我中心,不可逆,思维集中化) 具体运算阶段 (7~12岁) 思维服从逻辑规则,但还离不开具体形象 (守恒,去集中化) 形式运算阶段 (12~15岁) 接近成人水平 二、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发展观

1、维果茨基把心理机能分为低级心理机能和高级心理机能,后者为人类特有。 2、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受社会文化和历史发展规律的制约。

3、发展的实质是个体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由低级心理机能向高级心理机能过渡的过程。(随意机能的发展,抽象-概括机能的发展,间接的、以符号为中介的心理结构,心理活动个性化)

4、心理发展的原因:?社会文化-历史影响;?语言符号的中介作用;?内化学说。

5

5、对教育心理学的影响:?提出最近发展区(儿童的现有水平和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距);?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

低级心理机能:感觉、知觉、不随意注意、形象记忆、冲动性意志、直观动作思维。

高级心理机能:随意注意、逻辑记忆、抽象思维、高级情感、意志。 三、比较皮亚杰与维果茨基观点的异同

1、相同点:?都强调主体的活动在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都强调主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2、不同点:

皮亚杰 强调生物适应过程,自然本性 教育不重要,儿童探索活动重要 思维发展决定言语发展 存在阶段性 四、精神分析理论的心理发展观 (一)弗洛伊德

1、人格结构理论:?本我是人格结构中最原始的部分。构成本我的成分是人类的基本需求,支配本我的是快乐原则。?自我是个体出生后,在现实环境中,由本我分化发展而产生的。支配自我的是现实原则。此外,自我介于本我和超我之间,对本我的冲动和超我的管制具有缓冲和协调作用。?超我是人格结构中居于管制地位的最高部分,是个体在生活中,接受社会文化道德规范的教养而逐步形成的。超我包括两个部分:一为自我理想,二为良心。

2、人格发展理论: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两性期。

维果茨基 强调社会文化历史因素,社会本性 教育重要,教育决定发展 言语发展决定思维发展 连续无阶段 6

(二)埃里克森 社会心理发展八阶段

阶段 婴儿期(0~2岁) 危机 信任对怀疑 发展任务 满足生理需要,发展信任感,体验希望的实现 儿童早期(2~4岁) 自主对羞怯 获得自主感,克服羞怯和疑虑,体验意志的实现 学前期(4~7岁) 主动对内疚 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体验目的的实现 学龄期(7~12岁) 勤奋对自卑 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体验能力的实现 青年期(12~18岁) 同一感对混乱 获得同一感,防止同一感混乱,体验忠诚的实现 成年早期(18~25岁) 亲密对孤独 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体验爱情的实现 成年中期(25~50岁) 创生对停滞 获得创生感,避免停滞感,体验关怀的实现 成年晚期(50岁以上) 完善对绝望 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和厌倦,体验智慧的实现 (三)二者比较

1、弗洛伊德强调本能的作用,埃里克森强调自我的作用;

2、弗洛伊德的发展只到青春期,埃里克森的将人格的发展阶段扩展到人的一生; 3、埃里克森的每一阶段不存在发展与不发展,仅存在发展的方向上的好与坏,充满辩证法的思想;

4、埃里克森既考虑生物因素,也考虑社会文化因素,形成生物的、心理的、社会的统一体。

五、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 1、华生的行为主义理论

心理的本质是行为,人的各种心理现象只是行为的组成因素,并且都可用客观的

7

刺激-反应(S-R)公式来论证。 2、斯金纳的新行为主义

人和动物的行为都是受行为的后果制约的,强化作用是塑造行为的基础。 3、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观察学习是个体习得行为的一种重要方式,在攻击性、自我强化、亲社会行为等方面有丰富的研究资料。班杜拉从社会性角度研究学习问题,强调观察学习。 六、生态系统理论

布朗芬布伦纳提出的四个系统:微观系统、中介系统、外层系统、宏观系统。 1、微观系统:对儿童产生最直接影响的环境;(家庭、学校)

2、中介系统:个体与其所处的微观系统及微观系统之间的联系或过程,由发展中的人积极参与的两个或者多个相互联系的环境构成;(家庭与学校的关系) 3、外层系统:个体并未直接参与但却对个体有影响的环境;(社会) 4、宏观系统:文化系统,涵盖社会的宏观层面。(文化习俗) 七、发展心理学基本问题 1、关于遗传和环境的争论

?遗传决定论:高尔顿。另外还有霍尔、詹森。 ?环境决定论:华生 ?二因素论:施泰伦 ④相互作用论:皮亚杰 2、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

?渐进论:行为主义、社会学习理论、信息加工理论。 ?阶段论:皮亚杰、弗洛伊德、埃里克森。 3、儿童的主动性和被动性 4、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问题

“关键期”来源于习性学家洛伦兹的关于“印刻现象”的研究,格赛尔的双生子爬楼梯实验也证明了关键期的存在。

8

第三章 胎儿

本章和医学相关很大,不做详细整理,但仍有几个知识点需要注意: 一、有关遗传物质 1、DNA是遗传物质。

2、基因是遗传物质的最小单位。 3、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二、有关新生儿反射

新生儿无条件反射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对新生儿具有明显适应价值的无条件反射;另一类是对新生儿不具有适应价值的无条件反射。 1、第一类无条件反射:

(1)无条件食物反射:觅食反射、吮吸反射、吞咽反射。 (2)无条件防御反射:呕吐、喷嚏、眨眼反射。 (3)无条件定向反射:对光源、声音的反射。 2、第二类无条件反射: (1)巴宾斯基反射

(2)达尔文反射(抓握反射) (3)摩罗反射 (4)游泳反射 (5)行走反射 (6)强直颈反射

9

第四章 婴儿

神经系统 一、大脑结构 1、脑重:出生400克→6个月翻倍→1岁900克→2岁1150克→3岁接近成人脑重。 2、皮质:突触复杂化,2岁白质基本髓鞘化。(髓鞘化程度是婴儿脑细胞成熟状态的重要指标) 3、脑区:最先发育成熟的是初级感觉区和初级运动区。 二、大脑机能 1、顺序:头尾原则、近远原则。 2、脑电:ɑ波是婴儿脑成熟的标志。 言语 一、发展理论 1、强化说:巴甫洛夫和斯金纳都认为言语的获得是条件反射的建立,强化有着重要作用。 2、模仿说:奥尔波特认为,婴儿言语只是对成人言语的简单模仿,是成人言语的翻版。班杜拉认为,婴儿主要通过对各种社会言语模式的观察学习而获得言语能力的。 3、转换生成说:乔姆斯基认为,?言语是与生俱来的;?存在普遍语法结构;?语言获得装置(LAD)帮助从普遍语法向个别语法转化。 4、认知学说:皮亚杰认为,?环境与主体的相互作用对言语发生和发展有重要影响;?动作的发展产生了逻辑,从而产生了言语。 二、发展过程(下面) 认知 一、感觉 发展顺序:触觉→味觉→视觉→听觉→嗅觉。 二、知觉 1、恒常性:2岁形成客体恒常性。 2、深度知觉:吉布森和沃克的视崖实验,证明6个月的婴儿已具备了深度知觉。 三、记忆 延迟模仿是婴儿表象记忆能力初步成熟的标志。 四、学习 习惯化是婴儿早期一种重要的学习形式。 个性与社会性 一、情绪 微笑:出生,内源性微笑;5~6周,不加区分的社会性微笑;4个月,有差别的社会性微笑。 二、依恋 1、鲍尔比三阶段: 0~3个月,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 3~6个月,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 6个月~3岁,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 2、艾斯沃斯陌生情境实验 3、依恋三类型:安全型(65%~70%)、回避型(20%)、反抗型(10%~15%)。 同伴关系 发展阶段 1、客体中心阶段 2、简单交往时期 3、互补性交往阶段 缪勒、范德: 1、简单社交行为 2、社会性相互影响 3、同伴游戏 4、早期友谊 气质 一、气质类型 1、传统: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 2、巴甫洛夫:强而不平衡型、强平衡灵活型、强平衡不灵活型、弱型。 3、托马斯-切斯:容易型(40%)、困难型(10%)、迟缓型(15%)。 4、布雷泽尔顿:一般型、活泼型、安静型。 5、巴斯:情绪性、活动性、社交性、冲动性。 6、卡根:抑制型和非抑制型。 二、气质的稳定性与可变性 1、气质特征在个体发展中是稳定的。 2、这种稳定性只有中等程度。 动作 一、发展原则 头尾原则、近远原则、大小原则。 二、发展规律 1、从整体性到分化性动作; 2、从上身到下身体; 3、从大肌肉到小肌肉; 4、从躯干到四肢。 三、发展顺序 1、行走动作:整体性、大动作。 2、手的动作:精细性、分化动作。 四、影响因素 遗传和经验、性别差异、文化和种族差异。 10

言语发展的过程

前言语阶段 言语的发生 单词句时期 简单句时期 复合句时期

0~12个月 言语发生准备阶段,从出生到第一个有意义词产生之前。 说出第一个有意义的词,但有场合约定性。 大约1岁 1岁~1岁半 一个词代表一个句子。 1岁半~2岁 词语爆炸,电报句(因为没有语法结构)。 2岁~3岁 20~30个月,掌握语法的关键期;36个月基本掌握母语语法。 11

第五章 幼儿

神经系统 一、 大脑结构 1、加速期:5~6岁;13~14岁。 2、皮层发展顺序:枕叶→颞叶→顶叶→额叶。 二、大脑机能 1、脑电波:7岁以后ɑ波占主导。 2、信号系统:?第二信号系统作用不断增长,但仍然以第一信号系统为主;?两种信号系统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开始发生。 言语 一、词汇的发展 1、数量迅速增长;2、内容不断丰富; 3、词类范围扩大;4、积极词汇增加。 名词→动词→形容词→虚词 二、句子的发展 1、从简单句到复合句;2、从陈述句到多种形式的句子;3、从无修饰句到有修饰句;4、说出的句子合乎语法。 三、口语的发展 1、从对话言语向独白言语发展;2、从情境性向连贯性发展;3、有利于内部言语。 认知 一、记忆 1、记忆容量增大;2、无意记忆占主导,有意记忆开始发展;3、形象记忆占主导,语词记忆迅速发展;4、记忆策略开始形成,发展三阶段:?没有策略(5岁以前),?不能主动应用策略(5~7岁),?能主动应用策略(10岁)5、元记忆开始形成。 二、思维 1、特点:?具体形象性占主导;?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语言作用日益增强。 2、皮亚杰三山实验(自我中心性)和守恒实验(思维集中化)。参考第二章。 三、心理理论 能够完成错误信念任务,标志着心理理论形成。3岁不能完成,4~5岁能完成。 个性与社会性 一、道德发展(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 1、特点:?依据行为结果,而不是行为动机判断道德;?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之间存在着脱节现象;?已有初步的道德知识,并能在不同场合调节行为;④道德行为受外部的、成人规定的标准控制的。 2、皮亚杰三阶段、科尔伯格阶段。他律道德阶段。 二、社会性行为发展 1、侵犯行为(工具性侵犯、敌意性侵犯)(身体攻击、言语攻击、关系攻击)关系攻击是去破坏一个人的社会关系,女孩更多。 ☆来源:?精神分析,死亡本能;?生态学,侵犯本能;?新行为主义,挫折;④社会学习理论,观察学习;⑤社会信息加工理论,敌意归因。 ☆发展:3岁开始,4岁顶峰,5岁减少。 ☆影响因素:?社会文化环境;?家庭环境;?性别差异。 2、亲社会行为:来源,本能与习得之争。 三、性别角色社会化 1、性别角色发展:2岁能辨认照片上人的性别,3岁能说出自己的性别,5岁开始理解性别不变性,小学理解性别生理差异。性别角色偏爱最早表现在对玩具的喜好上。 2、性别角色社会化的四个过程:?理解性别(标签、稳定性、恒常性、生殖基础);?获得标准(社会标准);?取得认同(男子气、女子气);④形成偏爱。 3、性别认同:对一个人在基本生物学特性上属于男或女的认知和接受。包括:?性别同一性、?性别恒常性(时间、情境恒常性,性别的非动机性)。 4、性别角色认同:是指对一个人具有男子气或女子气的认同。

12

同伴关系 一、特征 1、更频繁、持久; 2、偏爱同性同伴; 3、语言作用明显。 4、合作性游戏增多。 5、比较脆弱。 二、作用 1、满足爱与归属以及尊重的需要。 2、提供学习他人的机会。 3、特殊信息渠道和参照框架。 4、情感支持来源。 游戏 一、理论 1、早期:复演说(霍尔)、精力过剩说(席勒)、机能快乐说(彪勒)、生活准备说(格罗斯)、娱乐放松说(拉扎勒斯)、成熟说(博伊千介克) 2、当代:精神分析(弗洛伊德,潜意识成分,补偿现实生活中不能满足的愿望,克服创伤性事件;埃里克森,健康的发泄方式)、皮亚杰的认知动力说(认知水平决定游戏水平,练习游戏、象征游戏、规则游戏)、维果茨基(每个阶段都有自己主导活动,幼儿的主要活动是游戏)、桑代克的学习理论(游戏也是一种学习行为,效果律练习律)、朱智贤(?游戏具有社会性,?想象与现实的结合,?主动参与的愉快活动,④在游戏中学习和成长)。 二、游戏分类 1、按目的:创造性游戏、教学游戏、活动性游戏。 2、认知水平(皮亚杰):练习游戏、建筑游戏、假装游戏(儿童游戏的高峰)、规则游戏。 3、社会化水平:非社会性的游戏、平行游戏、社会性游戏。 三、皮亚杰游戏阶段 1、练习性游戏阶段(0~2岁);2、象征性游戏阶段(2~7岁);3、规则游戏阶段(7~11、12岁)。 四、帕顿游戏阶段 1、无所事事的行为;2、旁观行为;3、独自行为;4、平行游戏;5、同伴游戏;6、合作游戏。

皮亚杰道德发展三阶段

前道德阶段 他律道德或道德实在论阶段 自律道德 婴儿时期 5岁之前 幼儿时期 5~8岁 幼儿晚期 9~11岁 没有道德感,既不是道德的,也不是不道德的。 认为道德是权威人士制定的,依据行为结果而不是行为动机判断道德,从他性和情境性。 根据动机判断道德,小学以后真正达到。 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

阶段顺序 第一级水平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二级水平 第三阶段 第四阶段 第三级水平 第五阶段 第六阶段 命名 前习俗水平 服从与惩罚定向 朴素的快乐主义和工具定向 习俗水平 好孩子的道德定向 维护权威和秩序的道德观 后习俗水平 履行准则和守法的道德 个人良心式道德观 基本特征 由外在的要求判断道德价值 服从规则、避免惩罚 遵从习惯以获得奖赏 以他人期待和维护传统秩序判断道德价值 遵从陈规,避免他人不赞成、不喜欢 遵从权威,避免受到谴责 以自觉守约、行使权力、履行义务判断道德价值 遵从社会契约,维护公共利益 遵从良心式原则,避免自我责备 13

第六章 童年期儿童

言语 一、书面言语 1、二三年级时书面言语逐渐赶上口头言语; 2、四年级是书面言语显优势。 二、内部言语发展三阶段 1、出声思维阶段; 2、过渡阶段; 3、无声思维阶段。 (小学三四年级是内部言语开始进入无声言语占主导地位的阶段,标志着儿童内部言语的形成) 三、二者关系 1、书面言语促进内部言语的发展; 2、内部言语反过来使书面言语更加完善。 认知 一、思维 1、特点: ?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 ?转折年龄在小学四年级; ?出现辩证逻辑思维的萌芽; ④针对不同思维对象表现出不平衡性。 二、元认知 1、元认知是一个知识实体,它包含关于静态的认知能力、动态的认知活动等知识;元认知也是一种过程,即对当前认知活动的意识过程、调节过程。 2、元认知由三个成分构成: ?元认知知识; ?元认知体验; ?元认知监控。 3、元认知发展内容: ?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 ?从外控到内控; ?从无意识到有意识再到自动化; ④从局部到整体。 个性与社会性 一、自我意识 发展趋势: 小一到小三处于上升时期 小三到小五处于平稳阶段 小五到小六处于第二个上升期 1、自我概念:个人心目中对自己的印象,自我描述、自我印象。 ?具体的外部特征→抽象的心理品质; ?对个人和能力的简单认识→多个层次的自我概念。 2、自我评价:分析和评价自己的行为。 ?顺从他人→独立见解;?比较笼统→多方面; ?外部特征→内心品质; ④具体特征→抽象品质; ⑤不稳定→稳定。 3、自我体验:自我意识中的情感问题。与其他情感发展不同步。 二、品德发展 1、特点: ?习俗水平→原则水平; ?依附性→自觉性; ?外部监督→自我监督; ④服从型→习惯型。 2、三年级下学期是转折点;道德发展呈马鞍形。 3、皮亚杰、科尔伯格(看上页)

14

社会交往 一、社会认知 含义: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情绪、思想、动机的认知。 ?表面→内部;?简单→复杂;?呆板→灵活;④具体思维→抽象思维;⑤关心个人→关心集体;⑥弥散性、间断性→有组织、综合性。 二、观点采择 儿童采取他人的观点来理解他人的思想和情感的一种必须的认知技能。 塞尔曼发展阶段: ?3~6岁,自我中心阶段。不认为别人的观点与自己的不同。 ?6~8岁,社会-信息阶段。开始意识到观点的不同,但不能理解造成差别的原因。 ?8~10岁,自我反省阶段。认识到即使得到相同的信息,自己和他人的观点可能会有冲突。 ④10-12岁,相互阶段。能考虑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能以一个客观的旁观者身份进行解释和反应。 ⑤初中,社会和习俗系统。开始运用社会系统和信息来分析、比较、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观点。 三、社会交往 1、总体特征: ?与父母老师由依赖走向自主;?对成人的权威由完全信服走向怀疑和思考;?同伴交往日益平等。 2、同伴交往特征: ?时间更多,形式更复杂; ?传递信息的技能增强; ?善于利用各种信息来采取行动; ④善于协调和他人的活动; ⑤开始形成同伴团体。 塞尔曼友谊发展五阶段: 第一,3-7岁,没有友谊的概念; 第二,4-9岁,单向帮助; 第三,6-12岁,双向帮助; 第四,9-15岁,亲密共享,信任忠诚,同甘共苦、排他; 第五,12岁以后,共存阶段。 (小学处于“帮团时期”) 学习 一、特点 1、动机方面:为了获得奖励,不与社会需要联系。 2、兴趣方面: ?对学习的过程和外部活动感兴趣→对学习的内容和独立思考的作业感兴趣; ?不分化→分化(转折年龄在小学三年级); ?具体事实和经验→抽象因果关系。 3、态度方面: ?教师,尊敬、依恋→选择、怀疑; ?班集体,不关心→关心; ?学习,不重要、不负责→重要、负责; ④开始有正确态度。 二、意义 1、不仅具有社会性、目的性、系统性,还有强制性,培养责任感、义务感、意志力。 2、通过教学活动来完成,对心理发展和思维活动发展有促进作用。 3、培养合作、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 三、学习障碍 1、特征:差异性、缺陷性、集中性、排除性、可逆性、贯穿性。 2、分类: ?语言接受和表达达方面的学习障碍;阅读和书书写方面的障碍;算术方面的障碍。 ?发育性学习障碍;学学业性学习障碍。 3、症状: ?感知、思维、语言方面的障碍; ?行为、情绪、社会性方面的障碍; ?发育迟缓、品行问题。 1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95f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