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中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

更新时间:2024-07-09 05:0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贯彻素质教育,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素质教育是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只有在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形成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而能力的培养只有在活动中才能完成,一个人的能力总是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那么在地理课的教学中,怎样才能贯彻素质教育,怎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呢?

我认为:在初中的地理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和学校设备条件,因地制宜,使课内外有机结合,进行地理实习和地理制作等实践形式,培养学生兴趣和学习热情,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当务之急应做好以下工作:

1.转变观念,认清形势

长期以来,初中地理教学中存在两种倾向,其一是认为地理教学是以普及常识性地理知识为主,不必强调其实践性和应用性,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地名、物产等方面知识的介绍,把地理知识当成僵化的八股文来背记,更有甚者认为地理教学中考不考,所以日常教学松弛。其二是主张在地理教学中突出其实践性和应用性,但目前缺乏必要的条件(设备、场地、物资设备、领导重视等等),因而无作为。其实这两种认识都是片面的,地理科学的发展为新时期的地理教育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为新时期的地理教学指明了方向,“数字地图”新概念的诞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遥感技术等地理分支学科的进步表明地理教育中必须加强实践环节,突出其应用性,乃至于建立“实践与应用”为主导的全新地理教育模式,把地理知识转变为来自生活、生产实际具有很强实际效用的知识。鉴于此,义务教育阶段的地理教育工作者必须转变观念,与时俱进,积极创造条件为增强学生的乡土实践能力而积极探索和积极实践。

2.优化地理教学内容,突出实践性特征

初中地理教师在处理教材,设计教学内容时必须把课程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放在首要地位,把“实践与应用思想”作为初中地理教学的理念贯穿在整个地理课程设计中,无论是在自然地理、还是在世界地理、中国地理等内容中都应加强这方面的内容,切实体现地理学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如:农业因地制宜、工业合理布局、节约利用资源、保护周围环境、关注天气和气候问题、小城镇建设的规划设计、住房选址等方面内容的教学理应成为教学的重点,使学生学有所用,增强其学习兴趣。我们的地理教师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如能将电子地图、地理信息系统等内容渗透到地理课程中去,则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科学探索的意识。如到学校所在地周围的山地中去考察。植被、地形、地貌一应俱全,既培养了学生野外观测能力,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通过周围土地资源利用情况的调查,则既增强了学生分析材料、综合材料的能力,又使学生看到在县域经济发展背后的环境等问题,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在地理教学上大力增设地理活动课,结合乡土知识,将实践能力的培养贯彻于日常教学之中,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3.构建地理教学新模式,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地理教师在构建教学新模式时,必须从大局着眼,小处着手,充分利用各种条件积极创设教学情景,进行情景教学,例如七年级地理讲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第四节涉及到全球变暖、酸雨等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如能通过村料借助于多媒体设备,利用课件授课,让学生置

身于情景当中,进而抓住问题进行启发、引导,布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搜集资料,完成小论文或课堂上进行讨论辨论,教师进行评价、归纳和总结,这样不仅拓宽了学生知识而且锻炼了学生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和分析概括总结能力。

4.寻求地理测试与评价的突破,注重“实践与应用”环节的考察

新时期的地理教育需要建立新的地理测试模式。要逐步减少单纯记忆知识点的填充题与以知识再认、辨别为主要功能的选择题的比例,增加材料分析,情景分析,读图分析等应用性题目,近年来中考会考的试卷中都增加了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考察,这对我们的日常教学也是一种引导。如能在地理教学中结合一些时事地理的内容如北京的风沙、黄河断流、近期的南水北调工程、西部大开发等,通过制作出地理小作品,写地理小论文,编制地理小报等途径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实践能力。

5.逐步优化用于地理实践的设施

地理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借助于一定的设施和场地。不少学校由于资金等原因,设施缺乏,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我们初中地理教师要积极造创条件去实现。如走进当地的气象站、有条件的在校园内建立地理园地等。

初中地理教学中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大势所趋,地理教师如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在这场地理教学的变革中一定能够有所作为,开创地理教学新局面。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95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