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尤溪县第七中学高一下学期“周学习清单”反馈测试历史试题4+Word版含答案

更新时间:2023-05-05 05:13: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比知识你海纳百川,比能力你无人能及,比心理你处变不惊,比信心你自信满满,比体力你精力充沛,综上所述,高考这场比赛你想不赢都难,祝高考好运,考试顺利。

尤溪七中2017-2018学年(下)“周学习清单”反馈测试

高一历史试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80分,每题4分)

1.据《清代广州十三行纪略》记载,1822年发生在十三行的一场大火持续七昼夜,大火中

熔化的洋银满街流淌:竞流出一二里地,大火烧毁的财物价值4000万两白银。这表明()

A. 朝贡贸易积累了大量资金

B. 中外商贸往来的密切

C. 十三行是中外文化交汇区

D. 中外贸易额数量巨大

2.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画卷从东水门外虹桥以东的田园开始,向西是汴河上的市桥及

周围的街市、城门口的街市、十字街头的街市。画面人物达770多人、房屋楼阁100多间、大小船舶20多艘,街道两旁随处可见各类商店的招牌幌子,酒楼、茶坊与“瓦子”

都通宵营业。这些可以佐证开封城()

A. 设计体现皇权至上风格

B. “瓦子”改变了重农抑商政策

C. 布局凸显浓厚商业色彩

D. 市场监管相对宽松

3.宋代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地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

宋代商业发展的突出表现是()

A. 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B. 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C. 江南的青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用具

D. 长安成为当时繁华的国际性大都会

4.明成祖时,有人主张对入贡互市的外商征税,明成祖答复:“今夷人慕义远来,乃侵其

利,所得几何?而亏辱大体多矣。”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 明成祖认为国体纲常重于经济利益

B. 明成祖认为向外商征税会侵害外商的利益

C. 朝贡贸易的政治意义远大于经济利益

D. 明成祖想借外商引导百姓投身海外贸易

5.亚当?斯密(英)《国富论》(1776):“中国一向是世界上最富的国家。然而,今日旅

行家关于中国耕作、勤劳及人口稠密状况的报告,与500年前马可?波罗的记述几乎没有什么区别。也许在马可波罗时代以前,中国的财富就已完全达到了该国法律制度允许的发展程度。”对这段话的理解最为深刻的是()

A.中国社会的经济发展实际上长期处于停滞状态

B. 亚当?斯密时期,中国依然是世界上最富的国家

C. 马可?波罗时期,中国经济水平达到相当高程度

D. 中国的法律制度一贯制约着中国社会经济发展

6.明清统治者依然固守重农抑商政策,其主要影响是

A. 保护了民族工业发展

B. 不利于商品经济发展

C. 避免了西方殖民侵略

D. 推动了长途贩运出现

7.北宋著名词人柳永在《望海潮》中写道:“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

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该词作内容不能反映出当时

A.人口众多

B. 市民殷富

C. 商业繁荣

D. 雇佣关系出现

8.明朝中期以后,被学界称为的“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大多出现在民营手工业中,其主要

原因是()

A. 官营手工业不关心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B. 民营手工业生产受政府限制较少

C. 民营手工业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较高

D. 官营手工业极力排斥雇佣关系

9.下列企业中最能体现洋务运动初衷的是()

A. 开平煤矿

B. 轮船招商局

C. 江南制造总局

D. 发昌机器厂

10.钱乘旦评价某一件事时说:“它接受现代化,但只接受它的形式,它接受现代化是为了

控制现代化,让它为维护传统的价值取向服务。”这一事件()

A. 开启中国近代化进程

B. 拉开中国近代史序幕

C. 体现“体用统一思想

D. 以建立共和国为目标

11.《南京条约》签订后,英、美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像潮水一般涌进来的西方工业产品,

在中国市场上得不到广泛的销路,英国下院一个调查中英贸易状况的报告承认:近来同这个国家的贸易处于十分不能令人满意的状态。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 没有开放通商口岸

B. 中国关税税率偏高

C. 英国商品质量不佳

D. 自然经济顽强抵抗

12.观察下表。对表中数据解读正确的是()

1872-1919年间中国商办企业的发展情况

A. 清朝末年民族工业发展曲折

B. 洋务运动大力发展军事工业

C. 甲午战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D. 民国初期商办企业发展最快

13.图为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发展的6个阶段。下列属于第3阶段发展原因的是

A.外商企业的刺激

B. 洋务运动的诱导

C. 清朝放宽设厂限制

D. 欧洲列强忙于战争

14.对下表分析正确的是()

晚清政府进出口贸易表(单位:两白银)

A. 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发展较快

B. 进出口增长源于宽松的社会环境

C. 清政府面临贸易逆差困境

D. 一战爆发促进中国出口的增长

15.据资料记载,美国大萧条发生后,无锡以出口为主的缫丝工业遭受严重打击,其他行业

也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但到民国二十五年,无锡工业资本总额就达3400.9万元,增长74.3%,其中投资缫丝工业的薛氏集团成功登上“丝茧大王”的宝座。该时段无锡工商业的发达主要得益于

A. 清政府放宽对设厂的限制

B. 欧洲发生第一次世界大战

C. 国民政府“经济建设运动”

D. 抗战中英美对华经济援助

16.在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初期,流通的本位币既有银两、银元,其中银两又有规元、库平、

关平等,银元有鹰洋、墨洋、龙洋、袁头等。辅币则有铜毫、铜元、制钱和各种各样的纸币。对此,南京国民政府先后实行了“废两改元”和“法币政策”。这一措施

A. 加重了民族企业经济负担

B. 降低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

C. 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 解决内战所需的军事费用

17.造成如表现象的直接原因可能是()

中国关税收入总额及在中央政府财政总收入中的比重情况

A. 民族工业进入黄金时期

B. 南京国民政府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C. 一战后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增加

D. 南京国民政府实行了关税自主政策

18.据统计,从1913年到1921年,北洋政府总共颁布了40余项经济法规,基本上涵盖了社

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且涉及了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和政府经济管理等领域。这些经济法规的颁布

A.顺应了中国近代化发展潮流

B. 促进了实业救国思想的产生

C. 扭转了工业布局不合理的局面

D. 健全了中国的经济法律体系

19.阅读1936 年国民政府贸易和生产指标表,对该表中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 官僚资本在中国形成

B. 国民经济比例的失调

C. 民族工业的日益萎缩

D. 为抗战奠定物质基础

20.据史书记载:天津进口货物中,美国货占到70%,大量走私进口的美国货还不包括在内。

天津市场上出售的货物,美国货占到将近60%,天津的民族工业因此纷纷破产。这种情况发生在

A. 辛亥革命后

B. 国民革命时期

C. 土地革命时期

D. 抗日战争胜利后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辅佐秦始皇治国的李斯的经济思想,在其石刻当中,可以窥见一斑。琅琊刻石言:“勤劳本事,上农除末,黔首是富。”石门刻石云:“男乐其畴,女修其业,事各有序……”——钱穆《中国经济史》

材料三1887年,他(严信原)在宁波北门外湾头,创设了通久源机器轧花厂。初创时,资本5万两,从日本购入蒸汽发动机、锅炉和40台新式轧花机,雇用工人三四百人,并聘用日本工程师和技师……到1897年,据9月21日《中外日报》称,该厂“开设有年,生意亦畅,现因新添纺织机器,所有前次所用女工,不敷工作,因此招募女工……闻近日女工向该厂报名者颇多”,这表明该厂发展较为顺利,以后续有扩大。——赵世培等编《浙江近代史》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时期的什么经济政策?(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及其特点。(8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通久源机器轧花厂是什么性质的企业,这种性质的企业是在怎样的背景下产生的?(8分)

2017-2018尤溪七中高一历史周测卷

【答案】(每题4分,共80分)

1. D

2. C

3. A

4. C

5. A

6. B

7. D

8. C 9. C 10. A 11. D 12. D 13. D 14. C

15. C 16. C 17. D 18. A 19. D 20. D

21. (共20分)

(1)(4分)时期:战国时期(商鞅变法时期)。政策:重农抑商政策。

(2)(8分)基本模式:小农经济。特点: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等。

(3)(8分)性质:民族资本主义。背景: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洋务运动的诱导。

【解析】

1. 材料“1822年发生在十三行的一场大火持续七昼夜,大火中熔化的洋银满街流淌:竞流出一二里地,大火烧毁的财物价值4000万两白银”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中外贸易额数量巨大。故D正确。

题干与朝贡贸易无关。故排除A。

B项材料不能体现。故排除。

C项明显不合题干主旨。故排除。

故选D。

本题考查古代对外贸易的相关知识。透过现象看本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

2. A.画卷上的建筑多为商店、酒楼、茶坊等,无法体现皇权至上的建筑风格,排除;B.重农抑商政策在宋代以后还在推行,违背史实,排除;

C.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北宋风俗画的代表之作,展现了北宋都城的市井生活和繁荣的商品经济,正确;

D.材料没有涉及到政府对市场进行监管的问题,排除。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951e.html

微信扫码分享

《福建省尤溪县第七中学高一下学期“周学习清单”反馈测试历史试题4+Word版含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
范文搜索
下载文档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