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改制
更新时间:2024-02-12 20:25:01 阅读量: 经典范文大全 文档下载
篇一:第7课 忽必烈改制
第7课 忽必烈改制
教学目标
了解忽必烈立志改新的背景,归纳改革的主要内容,分析忽必烈改制的历史作用;体会落后的征服民族会被他们所征服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这一历史规律。
教学重点、难点 忽必烈改制的内容及其历史影响
教学准备 教材插图
教学方法 归纳法、讲述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导入
成吉思汗曾梦想让“蓝天之下都成为蒙古人的牧场”,在他掀起草原风暴摧垮中原之后,蒙古人面对先进的中原文明采取了怎样的措施,巩固这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由此导入。
讲授新课
第一课时
一、改制背景
1.忽必烈即汗位立志改革
1260年,即汗位,建年号“中统”,意在强调新政权居中朝正统、“天下一家”的地位;颁布《即位诏》,实际成为立志变通创新的改革宣言。1271年,改国号为元,次年以燕京为大都。明确宣布,“山以南,国之根本”,表明了在全国范围内推进以中原文明为基础的改革的决心。
简介忽必烈:
忽必烈(1215年—1294年),名字全称孛儿只斤忽必烈, 拖雷第四子。元朝的创始皇帝,庙号世祖,谥号圣德神功文武皇帝,蒙古语尊称薛禅皇帝。他也是第五代的蒙古大汗。
其兄蒙哥在1259年去世后,忽必烈自立为大汗。其弟阿里不哥在哈拉和林被选作大汗,与忽必烈争夺汗位。虽然忽必烈在这场斗争中获胜,但西方的四大汗国则因他违背大汗选举传统以及他的“行汉法”主张而纷纷与他断绝了来往,脱离了他的统治范围。至此,他的政权只包括中原地区、西藏和蒙古本土。
,忽必烈改国号为,正式即位为皇帝,并开始南下攻打的计划。他的军队用了六年时间攻陷长江重镇襄阳,但以后的进展则相当顺利。,在中,背着8岁的小皇帝跳海而死,南宋亡,忽必烈统治全中国。
忽必烈后来亦有派遣军队进攻一些其它国家,其中以远征日本的战事最有名,也最惨烈。元军两次进攻均因台风(日本人称这两次风为“神风”)而失败。但最近有某些研究指出,他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使用的船不对:他使用了平底船,使军队在海上航行十分危险,而且船的木板也钉了太多钉子。
2.破除“旧俗”
忽必烈即位前后,与蒙古社会野蛮落后的旧俗进行了激烈的斗争。
(1)严禁屠城。
蒙古军队征战过程中,对被征服地区实行残酷的屠杀政策。蒙古军队所到之地,开城请降可免死,若有抵抗,破城后一律屠城。蒙古帝国的扩张中,多个城池被夷为平地,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忽必烈严厉禁止屠城,教材上以攻打大理、临安、合州钓鱼城为例予以说明。
蒙古屠城旧俗:
1219年,蒙古20万大军进攻中亚大国花剌子模,为报复花剌子模人民反抗,每次城陷后都进行残酷的洗劫,大杀大掠之后,或把城市移为平地,或者纵火焚之,或者饮水灌城,居民除部分工匠和妇女被掠往蒙古充当奴隶外,其余大部分惨遭杀戮。蒙古摧毁了中亚许多文明城市,破坏了全部灌溉设施,兵锋所至,满目疮痍,昔日繁荣富饶的花剌子模,变成一片荒漠。1258年蒙古围攻阿拉伯帝国首都巴格达,城陷后哈里发穆斯台耳绥木出城投降,被装入袋内,纵马踏死。蒙古军队在城中大肆烧杀抢掠7日之久,数十万居民死于非命;许多艺术珍品和华丽建筑遭到毁灭。历史名城巴格达蒙受了一场空前浩劫。
(2)废世袭制,释放奴隶,粉碎落后保守势力的挑战。
忽必烈即位前,蒙古实行“裂土分民”的世袭制,王公贵族各不相属,擅自征敛,私设牢狱,掠良为奴。忽必烈废除了这些旧俗,并粉碎了守旧势力的叛乱。
(3)禁止废耕田为牧场,确立推行汉法的治国方略。
蒙古贵族把游牧旧俗带到中原,废耕田为牧场,对中原农耕经济造成极大破坏。忽必烈决定重用汉官、改行汉法。
设问:忽必烈破除“旧俗”,改行“汉法”的原因?
蒙古野蛮落后的旧俗给中原地区带来灾难,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设问:“汉法”与“旧俗”之争的实质?
“汉法”是指中原地区先进的农耕文化,即先进的封建文化;“旧俗”主要指蒙古的游牧文化,即落后的奴隶制文化。两者之争的实质,是先进的封建社会制度和落后的奴隶制社会制度的斗争。
3.汉族知识分子支持忽必烈改制
二、改制内容
1.政体更新
(1)改制的原因:①蒙古帝国是一个不稳固的政治、军事联盟,国家机构简陋,难以有效地控制辽阔的疆域;②汉族知识分子的鼓动;③忽必烈切身体验到中原政治制度的先进。
(2)改革方案:按中原王朝体制的框架构建政权机构。
(3)主要内容:
①中央:设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三大系统。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行使宰相职权,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枢密院总领全国军事,御史台负责纠察百官。此外,设宣政院,管理全国宗教事务和西藏地区,藏族地区正式列入中国版图。
地方:设行中书省,作为中央派出机构,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统辖;设澎湖巡检司,管理澎湖和琉球,加强了台湾和大陆的联系;开发云南行省,加强了
中原和西南民族的联系。
②实行兵民分治,废除世袭;
③建立驿站制度
为巩固统一,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设通政院,建立驿站制度,负责传递上下公文,提供过往使臣所需交通工具。这为欧亚大陆的陆上交通提供了便利条件,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
(3)政体更新的作用:
通过制度更新,元政府有效遏制了割据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第二课时
2.转变立国之本
(1)标志:以农桑立国的方针
忽必烈即位后诏令天下:“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这一以农桑立国的方针,标志着蒙古汉国国策发生重大转折,加快了从游牧经济向农耕文明转变的步伐。
(2)重农措施
①严禁废耕田为牧场。忽必烈多次颁发诏令,严禁蒙古贵族强占民田、废耕田为牧场;还把黄河南北荒地分给蒙古军耕种,组织军民在边疆地区屯田,为保护、发展农业生产提供了必要条件和良好环境。
②建立指导农业生产的行政机构,制定完善有关法规制度,并且把农桑兴废作为查举赏罚地方官员的重要指标。其中主要有:A 指示各路安抚使选任劝农官,后在中央设大司农司,专掌全国农桑水利。B 明确规定劝课农桑赏罚之法。各级正职官员必须负责水利,州县正官每年十月巡视境内蝗灾。凡有荒闲之地,“先给贫者,次及余户”。C 颁布“农桑之制”,对农村种植经营方面的一应大小事宜,做了及其周密的规定。
③诏令大司农司参考古今农书,编成《农桑辑要》。
(3)重农措施的影响
由于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富有成效的体制机构和法规制度,并且高度重视推广先进的科学技术,使忽必烈以农桑立国的国策得以充分贯彻实施,取得显著成效。
三 评价忽必烈改制
进步性:
(1)忽必烈改制获得巨大成功,在改革初期便使社会经济全面复苏。
(2)在推行行省制、加强对边远地区开发管理、促进民族交往和中外交流等方面也颇多建树。
(3)在中原文明基础上实现了更大范围的大一统局面,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4)忽必烈改制属于征服者为被征服地区先进文明所征服的性质,忽必烈的改革精神和元初改革取得的丰硕成果,赢得了人们普遍称颂。
局限性:
元朝实行民族分化政策,加剧了民族矛盾;忽必烈既改行汉法又维护蒙古
贵族利益,反映了在接受汉族先进的农耕文明的同时,流露了不忘蒙古渊源的心态。
小结
回顾总结,指出忽必烈改制适应了中原地区发达的文明,有效地实现了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统一,使征服者被他们所征服的民族较高的文明所征服的典型代表。
板书设计
第8课 忽必烈改制
一、改制背景
1.忽必烈即汗位立志改革
2.破除“旧俗”
3.汉族知识分子支持忽必烈改制
二、改制内容
1.政体更新
2.转变立国之本
三 评价忽必烈改制
参考:
1. 忽必烈迁都大都(现北京)之后,支持阿里布哥的窝阔台汗国拒绝归附忽必烈而独立。察合台汗国被忽必烈、阿里布哥、窝阔台汗国等势力多次争夺。这两个汗国位于新疆、中亚一带。钦察汗国为拔都所创,位于现在的保加利亚、俄罗斯联邦的欧洲部分、北高加索、和花剌子模的一部分,罗斯诸公国为其藩属国。伊利汗国为旭烈兀所创,包括现在的高加索、伊朗、伊拉克等地。钦察汗国在忽必烈与阿里布哥争夺汗位时已事实上独立,而伊利汗国在忽必烈去世后也独立,蒙古帝国分裂,“大蒙古国”不复存在。这四大汗国虽然是原蒙古帝国的组成部分,但已互不隶属、各自为政,也不属于忽必烈的“中央汗国”,即元朝。
2.蒙古征战取胜原因:
(1)13世纪亚欧国家大都处于分裂状态,内部矛盾重重。蒙古是新兴游牧民族,国势正盛。
(2)蒙古骑兵机动灵活,来如闪电,去如流星,能发动猝不及防的进攻,迂回包围,切断敌人退路,加之良好的军事组织,会使用和制造火器以及攻坚战等先进的军事知识,蒙古军队没有薪给,唯有战时以战功大小分战利品,士兵作战勇敢,具有很强的战斗力。
(3)蒙古军事统帅如成吉思汗、拔都、忽必烈等都是杰出军事家,善于用兵,长于战术。
篇二:忽必烈改制
忽必烈改制
一.课标要求: 课程标准对于“忽必烈改制”没有做具体的要求。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可以将课本的第2、3、4框题作为教学内容,第一框题学生自己掌握。
二.学习目标:
1.掌握本节课的基本知识,了解忽必烈改制的原因、大致内容、结果以及特点、影响等。
2.理解忽必烈改制的背景,初步分析改制的特点,认识改制的深远影响。试比较与孝文帝改革的异同点;分析“汉法”与“旧制”的实质区别。
3.情感培养:体会忽必烈改制为蒙古族的发展作出的努力以及改革的阻力下的灵活性。
三.学习方法:自学辅导法、比较法。
四.学习重点:忽必烈改制的内容的分析与特点的总结。
五.学习难点:忽必烈改制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比较。
导入:蒙古族是我国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长期生活在蒙古高原。12世纪中期,蒙古族杰出首领铁木真统一了蒙古草原。然后建立了蒙古汗国。蒙古汗国建立后对周围地区进行长期的征伐战争,1271年,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建立元朝。
忽必烈(成吉思汗的孙子) ,公元1260年继承了汗位,建都大都(今北京)。到1271年,忽必烈正式称皇帝,建立了元朝(公元1271年--1368年),他就是元世祖。元世祖逐步巩固对北方的统治以后,就集中力量攻打南宋,终于灭了南宋。公元1279年,实现了中国南北大统一。 一、忽必烈改制的原因
1、忽必烈深受汉文化的影响,深感中原政治制度的先进,立志进行变通创新的改革。
2、蒙古国疆域辽阔(“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但统治机构落后,须建立完善的国家机构加强统治。
3、忽必烈即位前,蒙古旧俗阻碍社会发展。(屠杀、游牧)
忽必烈即位前后,“汉法”与“旧俗”之争十分激烈。“汉法”是指中原地区先进的农业文化,即先进的封建文化;“旧俗”主要指蒙古地区的游牧文化,即落后的奴隶制文化。两者之争的实质是先进的封建社会制度和落后的奴隶制社会制度之间的斗争。
4、粉碎了顽固派的挑战,为改革创造了条件。
5、汉族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鼓动。
二、忽必烈改制的内容
(一)体制更新(政治方面:改革政体)
1、原因:
A、统治机构的落后低效与疆域的辽阔形成巨大反差。
B、汉族地主官僚的鼓动。
C、忽必烈认识到中原政治制度的先进。
2、方案:按中原王朝体制的框架构建政权机构
3、具体内容:
(1)在中央:改革中央机构:
篇三:北魏孝文帝改革与忽必烈改制
北魏孝文帝改革与忽必烈改制(学案) 北魏孝文帝改革与忽必烈改制都属于,在少数民族以武力征服汉族后,为了缓解民族矛盾,巩固少数民族政权,完善政治制度,促进本王朝生产力的发展顺应时代潮流,完善本民族文化的“汉化”过程,体现了少数民族征服者在经济文化上被汉族“反征服”的过程。 所以分析这类民族融合的汉化问题时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①汉化的可能性②汉化的必然性③汉化的措施④实行汉化政策的影响。
其中的“汉化的可能性”与“汉化的必然性”,共同构成了“汉化”的背景和原因。其中“汉化的可能性”多被看做“汉化”的背景,而“汉化的必然性”则被看成是“汉化”的原因。 ①汉化的可能性:也就是说为什么少数民族能够接触到汉文化?一般来说答案不外乎这几个方面(少数民族实占领了汉族统治的区域,少数民族加强与汉族交流主动学习汉文化,) ②汉化的必然性:也就是说少数民族为什么一定要学习进行汉化?一般来说答案不外乎这几个方面(少数民族的民族政策引起了汉族人民的反对民族矛盾加深,少数民族政权自身政治体制不健全无法对所征服的区域进行有效的统治,少数民族政权为了发展本国经济实现经济转型,少数民族统治集团内部存在问题导致中央权力受到贵族的挑战需要借助汉族制度加强中央集权,统治者感到自身文化落后主动要求学习汉族文化,统治者为了转变经济发展形式而主动学习汉民族文化)
③汉化的措施:这里不做过多赘述,但是有一点需要强调,那就是在做题的时候改革的措施往往隐含在材料之中,所以大家要认真读题发现措施。
④施行汉化政策的影响:也就是说汉化的措施达到了什么效果?一般来说答案就是将汉化之前存在的问题解决使之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一般来说措施要达到的目的就是影响。并且加上促进民族融合,发展本民族文化等后缀。
练练吧
1.孝文帝改革的可能性
①439年北魏统一北方
②迁都洛阳
2.孝文帝改革的必要性
①鲜卑族社会发展水平落后
②鲜卑贵族实行民族歧视政策
③鲜卑贵族对平民巧取豪夺
3.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及解决的问题
①建立均田制三长制——解决社会发展水平落后
②整顿吏治——解决贵族对平民巧取豪夺,发展了社会经济 ③移风易俗——解决民族歧视政策
4.孝文帝改革的历史意义
5.忽必烈改制的可能性
①蒙古侵宋的完成
②忽必烈就任大汉
6.忽必烈改革的必要性
①蒙古社会保留大量野蛮习俗民族矛盾尖锐
②蒙古境内保守派实力强大为了镇压保守派
③中原经济凋敝
④统治中国
正在阅读:
忽必烈改制02-12
材料合成与制备实验报告05-27
历年解析2009年高考文综政治评分细则07-11
高二(17)班级量化管理细则用10-25
医院工会工作调研报告04-26
云开入学考试高起专英语参考答案04-28
公制与英制换算表(适用于阀门)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