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习题第十七章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习题)
更新时间:2023-11-19 07:10: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第十七章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一、名词解释
总需求 总供给 利率效应 潜在产量 二、选择题
1、价格水平上升时,会使( )
A.减少实际货币供给,LM曲线右移 B.减少实际货币供给,LM曲线左移 C.增加实际货币供给,LM曲线右移 D.增加实际货币供给,LM曲线右移 2、当( )时,总需求曲线更平缓。
A.投资支出对利率变化更平缓 B.支出乘数较小 C.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化较敏感 D.货币供给量较大 3、松货币政策和紧的财政政策搭配能使总需求曲线( ) A. 向左移动 B.向右移动 C. 不变 D.难以确定 4、扩张性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时( )
A.同一价格水平对应的总需求增加 B.同一总需求水平对应的价格水平下降 C.价格水平下降,总需求增加 D.价格水平提高,总需求减少 5、总供给曲线向上移动的原因是( )
A 工资提高 B 需求 C 技术进步 D价格提高
6、在水平状的总供给曲线,决定产出增加的主导力量是( ) A 供给 B 需求 C 产出 D 以上均正确
7、在垂直状的总供给曲线,决定价格的主导力量是( ) A 供给 B 需求 C 产出 D 以上均正确
8、总需求曲线是表明(A)同时达到均衡时总需求与价格水平关系的曲线。( )A、商品市场与货币市场; B、商品市场与劳动市场; C、货币市场与劳动市场; D、国外市场与国内市场。 9、 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的原因是:( ).
A、政府支出的减少; B、货币供给量的增加; C、私人投资减少; D、消费支出的减少。 10、 当自发总需求增加时,总需求曲线:(B)。
A、向左平行移动;B、向右平行移动;C、不变;D、向右旋转。 11、 当价格水平不变,总供给可以增加的总供给曲线是:( )。
A、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 B、短期总供给曲线;
C、长期总供给曲线; D、古典主义总供给曲线。 12、 长期总供给曲线表示:( ).
A、经济中已经实现了充分就业;B、经济中的资源还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C、在价格不变时,总供给可以无限增加;D、总供给增加,价格不会有变化。13、 向右上方倾斜的总供给曲线表明:( )。
A、资源大量闲置; B、资源已被充分利用; C、资源接近充分利用; D、总供给不会增加。 14、向右上方倾斜的总供给曲线被称为( )
A、长期总供给 B、总供给 C、短期总供给 D、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 15、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决定了:( )。
A、均衡的价格与国民收入;B、均衡的利率与投资; C、均衡的利率与国民产出;D、均衡的价格与投资。
16、 当总需求曲线与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相交时,表明:( ).
A、经济中的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B、经济实现了充分就业; C、总需求不足; D、资源接近充分利用。
17、 当总需求曲线与长期总供给曲线 相交时,表明:( )。
A、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B、总需求不足;
C、资源接近充分利用; D、实现了充分就业。 18、 长期总供给曲线垂直于( )水平。
A、潜在总供给 B、潜在总需求 C、均衡产出 D、均衡国民收入 19、在短期总供给曲线时,总需求减少引起:( ).
A、价格水平下降,国民收入增加;B、价格水平下降,国民收入不变;
1
C、价格水平下降,国民收入减少;D、国民收入减少,价格水平上升。 20、 在长期总供给曲线时,总需求增加引起:( )。
A、国民收入与价格同方向变动 B、国民收入与价格反方向变动 C、价格同方向变动 D、国民收入增加
21、 在总需求不变时,短期总供给的增加会引起:( )。
A、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下降;B、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上升; C、国民收入减少,价格水平上升;D、国民收入减少,价格水平下降。 22、 在总需求不变时,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左移动会引起:( )。
A、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下降;B、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上升; C、国民收入减少,价格水平上升;D、国民收入减少,价格水平下降。 23、 20世纪70年代初石油价格的冲击引起:( )。
A、总需求左移;B、总供给左移;C、总需求右移;D、总供给右移。 24、肯尼迪政府1963年的减税政策引起:( )
A、总需求左移;B、总供给左移;C、总需求右移;D、总供给右移。 三、判断题
1.当价格水平发生变动时,IS曲线和LM曲线的位置相应移动。( ) 2.名义货币供给不变时,价格水平的变动将引起总需求的变动。( ) 3.由IS-LM模型推出的总需求曲线一定向右下方倾斜。( )
4.当IS-LM模型出现古典理论的极端情况时,AD曲线为一垂线。( ) 5.当IS-LM模型出现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时,AD曲线为一垂线。( ) 6.财政政策通过对LM曲线位置的影响而影响AD曲线。( ) 7.货币政策通过对IS曲线位置的影响而影响AD曲线。( ) 8.名义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将引起总需求曲线同比例的移动。( ) 9.总供给曲线同时反映了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的状态。( )
10.当产出水平达到充分就业的产出水平时,意味着全部可用的生产资源均已得到充分利用。( ) 11.当劳动的边际产品一定时,劳动需求是实际工资的减函数。( )
12.根据新古典总供给模型,劳动需求曲线和劳动供给曲线的交点处既不存在失业,也不存在工作岗位的闲置。( )
13.垂直的总供给曲线意味着长期而言经济能达到充分就业状态。( ) 14.长期总供给曲线即潜在产量线。( )
15.在短期生产函数中,由于时间与其他因素的限制,所有生产要素的数量均不能改变。( ) 16.主流学派认为,经济在长期内始终处于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因而政府的经济政策是不必要的。四、计算题
1、在一个封闭经济中,消费函数为C=200+0.75(Y-100),投资需求函数为I=200-25r,政府购买为100,税收为100,货币需求函数为L=Y-4r,货币供给量为1000,价格水平P=2。求: (1)求IS曲线和LM曲线 (2)推导AD方程
2、假定消费C=1000+0.75 Yd、投资 I= 250-20r、税收 T=ty=0.2 Y、政府购买 G=150、名义货币供给M=600、货币需求L= 0.5 Y- 100r,试求: (1)总需求函数。
(2)价格水平为1时的收入水平和利率水平。
(3)若经济中的总供给函数为Y=2950+90 P,试求均衡的收入水平和价格水平。如本题所涉及经济的充分就业收入水平为3085,问此时是否达到充分就业均衡?
3.设一个两部门经济有下述关系式描述:消费函数C=100+0.8y,投资函数为I=150-6r,货币需求函数为L=0.2y-4r,设P为价格水平,货币供给为M=150。试求:①总需求函数。②若P=1,均衡收入和利率各为多少?③若该经济的总供给函数为AS=800+150P,求均衡的收入和价格水平。 五、简答题
1、总需求曲线的理论来源是什么?为什么在IS-LM模型中,由价格自由变动,即可得到总需求曲线 2、为什么进行宏观调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被称为需求管理的政策? 3、总供给曲线的理论来源是什么?
4、为什么总供给曲线可以被分为古典、凯恩斯和常规这三种类型。 六、论述题
1.试比较IS—LM模型与AD—AS模型。
2
正在阅读:
2016届海南省三亚市三中中考模拟历史试题7(带解析)03-08
滨江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办法(修订)(1)11-12
提高仔猪成活率应做的几方面工作06-01
今天我洗碗作文200字07-10
我不该那样说作文600字07-12
慢性肝病患者血浆纤维蛋白产物、抗凝血酶III及D―二聚体的临床研04-22
药学微生物学习题04-17
英语研修随笔感言的优秀04-15
管理会计练习12-03
- exercise2
- 铅锌矿详查地质设计 - 图文
- 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堆肥系统设计方案
- 陈明珠开题报告
- 化工原理精选例题
- 政府形象宣传册营销案例
- 小学一至三年级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
- 2014.民诉 期末考试 复习题
- 巅峰智业 - 做好顶层设计对建设城市的重要意义
- (三起)冀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4 Lesson24练习题及答案
- 2017年实心轮胎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目录)
- 基于GIS的农用地定级技术研究定稿
- 2017-2022年中国医疗保健市场调查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目录) - 图文
- 作业
- OFDM技术仿真(MATLAB代码) - 图文
- Android工程师笔试题及答案
- 生命密码联合密码
- 空间地上权若干法律问题探究
- 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机械基础》模拟试题
- 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 习题
- 供给
- 经济学
- 模型
- 西方
- 需求
- 十七
- 7热电式传感器习题
- 企业研究开发费用专账操作指南(湖北省科技厅)
- 自考人员素质测评-复习题(有答案)(1)1
- 代保管系统移交管理规定
- Authorware7.0课件制作答案
- 中考数学第二轮复习(3) 数形结合(含答案) - 图文
- 华为 OSPF filter-policy路由过滤 LSA过滤
- 婚姻家庭继承法
- 教育名片--七小为学生营造幸福的空间
- 天正技巧
- 适应企业人才结构调整需要,培养高端人才、专业人才
- “十三五”规划重点-铝合金化妆箱项目建议书(立项报告)
- 丰田皇冠A340E自动变速器经典案例分析及维修方法研究
- 文明礼仪教案
- 全区干部监督工作会议经验交流材料
- 银行公司业务部年终工作总结
- 信号产生电路精题及答案
- 童话故事作文5篇-优秀word范文(6页)
- 教育部新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调查试卷(精品2套)
- 2014.4自考学前游戏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