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法律基础知识电子教案18—A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4-05 20:24:02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广东省肇庆市四会中等专业学校

课时授课计划

(2015年秋季学期) 课程:《电子商务法律基础知识》 教师:李敏儿 教案编号:18-A 班 别 日 期 课 题 教学目的 重 点 难 点 课 时 分 配 教 学 内 容 及 安 排 14商务1班 1月5日5,6节 14商务2班 1月6日1,2节 14商务3班 1月7日5,6节 9.电子商务的其他法律问题 1.知识目标:掌握电子支付的概念及特点,了解隐私权的概念,掌握隐私权的内容及网络隐私权侵权状况,我国电子商务隐私权保护的立法建议。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讲授法、举1.教学重点: 电子支付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教 例子说明、2.教学难点: 电子商务中重要的支付方式介绍。 法 提问法 组织教学 2分 复习旧课 10分 讲授新课 65分 小结巩固 5分 布置作业 3分 其 他 5分 一、组织教学 1、师生之间互相问好。 2、检查学生出勤人数,并作好登记。 3、调整课堂纪律,让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 二、复习旧课 1.专利权的概述。(要求学生掌握专利权的概念,以及专利权人的权利,并牢记它。) 2.互联网对专利法的影响。(本节课难点内容,要求学生认真听课。) 3. 电子商务对版权法的影响。(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作详细的讲解。) 三.讲授新课 9.1 电子支付 1.阅读案例,展开新课。(给5分钟时间学生阅读案例并思考以下问题。) 京华时报2009年6月22日报道:闻某在网上购买国外信用卡客户信息后,在购物网站建立两个卖家和113个买家,用买来的信用卡信息虚构网上交易,从支付平台成功骗得近3万美元。前天,海淀检察院以诈骗罪对闻某提起公诉。 去年11月,24岁的闻某发现一家公司建立的购物网站,只要输入账号、密码、姓名等信用卡客户的正确个人信息,就可以从交易支付平台上骗得现金。闻某随后便苦心在网络上寻找出售信用卡客户信息的卖家。经过“努力”,他终于通过QQ找到了一个卖家。从卖家手中,以300元一个的价格,购买了100多张国外信用卡的信息资料。随后,他将2张信用卡的信息资料同样以300元一张的价格在网上卖给了别人。 信息到手后,闻某在这个购物网站上注册了两个卖家,并在网 教 学 内 容 及 安 排 上发布了虚构的出售产品的广告信息。之后,他又自己注册了113个买家。他利用购买的国外信用卡信息,用自己的113个买家,向自己注册的2个卖家购买货物。并将钱打给了交易支付平台。 然后,闻某利用卖家的权限发出虚假的发货信息,再用买家身份发出“交易完成”的到货说明。最后再向支付平台发出收款信息。这样一来,信用卡中的钱,就会通过支付平台打到他的招商银行卡中。 国外卡刷的都是美元,闻某收到钱款后通过拨打招商银行客服电话,通过语音提示将卡内的美元按照当天汇率换成人民币,并在上海和河南通过ATM机提取现金。 今年1月20日,农业银行通知网站所在公司有113张信用卡有欺诈行为,经查对订单,113个买家都是在2个卖家处购买的商品,而卖家和买家的IP地址完全相同。银行马上报警,民警在河南省闻某家中将其抓获。 经查,2008年12月18日至2009年1月19日间,闻某共在网上交易200多次,涉及金额6万美元,网站实际支付了近3万美元(折合人民币20余万元),另有3万多美元未实际支付。 导入新课:我们知道在电子商务中有一个重要的环节,也是最具风险的一个环节就是支付环节,我们这节课一起来学习电子支付的法律问题。 一、电子支付的概念。 (提问学生,并提醒学生做好笔记。) 1、传统的网下支付方式:现金、支票、汇票等。 2、电子支付方式。 (1)概念:指的是电子交易的当事人,包括消费者、厂商和金融、认证机构,使用安全电子支付手段通过网络进行的货币支付或资金流转。 (2)种类:一类是电子货币类,一类是智能信用卡类,还有一类是电子支票类。 (3)特点为:a.以计算机技术为支撑,进行储存、支付和流通。 b.集储蓄、信贷和非现金结算等多种功能一体; c.可广泛应用于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领域;d.使用简便、安全、迅速、可靠; e.电子支付通常要经过银行专用网络。 四、本章小结 1.电子支付的概念。 2.电子商务中重要的支付方式介绍。 3.电子支付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五、布置作业 : 完成思考题3,4题,并认真复习书本内容。 作业 课后分析 完成思考题3,4题,并认真复习书本内容。 学生能够认真听课,遵守课堂纪律,对案例分析特别感兴趣。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藩(fán)。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94o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