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古代文学史期末复习提纲及平时积累学习重点

更新时间:2024-04-16 01:2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章、《诗经》

? 《诗经》概况。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春秋末编定,收入西周初至春秋中约500年的诗歌,305篇,

加上《小雅》中6篇,有目无诗的“笙诗” ,共计311篇,举其成数,故曰 “《诗》三百”。由风、雅、颂三部分构成。收集渠道:采诗和献诗。最初编订:周王朝乐官的筛选、整理、编定,非一人一时之工。最后改定:“孔子删诗”。

六义。风、雅、颂、赋、比、兴,合称“六义”。风、雅、颂是诗的性质、音乐体制上的分类,赋、比、兴则是诗的作法上的分类。

? 《诗经》的内容《诗经》从主题来分,可分为社会政治诗、情爱诗、史诗和农事诗。

? 赞美或讽刺政治,发抒感慨,表达对生活的愤懑和忧伤。 ? (一)百姓对统治者的讥刺特征:形象生动,情感浓郁,题材: ? 1、揭露和讽刺宫廷丑闻。

? 2、指斥统治者荒淫无耻。如《鄘风〃相鼠》。 ? 3、怨刺繁重的徭役。如《王风〃君子于役》。

? 4、述写战争带来的痛苦。如《豳风〃东山》《邶风〃击鼓》。

? 5、抒发对劳动分配不公社会现象的不满。如《魏风〃伐檀》《魏风〃硕鼠》。

(二)官吏对政治的不满题材:

? 1、小吏劳逸不均之怨。如《小雅〃北山》。

? 2、高官近臣忧国忧民之情,或对高层统治者昏庸无道的斥责。

如《小雅》之《正月》、《节南山》、《十月之交》、《雨无正》、《小旻》,《大雅》之《抑》、《荡》、《桑柔》、《召旻》、《瞻卬》。

(三)人生感慨和郁结情怀特征:深刻的人生哲理。题材:

? 1、人不如物的叹息。如《桧风〃隰有苌楚》。 ? 2、不被理解的悲哀。如《魏风〃园有桃》。 ? 3、家国沦丧的哀思。如《王风〃黍离》。

(四)对贤者的赞美题材:赞美尽瘁为公的执政者。如《召南〃甘棠》。

? 歌咏爱情,抒写恋爱、婚姻的甜蜜和苦恼,反映周人生活的侧面。 (一)爱情诗1、大胆示爱诗。表达男女间的悦慕,直率、大胆而浪漫。如《郑风〃溱洧》《召南〃摽有梅》《郑风〃狡童》《郑风〃褰裳》《召南〃野有死麕》。2、温雅思恋诗。温文典雅地表达出纯真深挚的爱情。如《邶风〃静女》《陈风〃月出》《秦风〃蒹葭》《周南〃关雎》。3、情礼悖逆的低吟。描写真情与礼教间的矛盾带来的无奈和感伤。如《郑风〃将仲子》《鄘风〃蝃蝀》 。(二)婚姻诗 1、嫁娶的喜与悲。如《周南〃桃夭》与《召南〃鹊巢》。 2、夫妻的日常温情。如《郑风〃女曰鸡鸣》。 3、 久别重逢的惊喜。如《郑风〃风雨》。

4、婚变者的反思和哀怨。如《邶风〃谷风》《卫风〃氓》。

保存在《大雅》和“三颂”中,以祭祀、歌颂祖先为主,或叙述部族发生、发展的历史,或赞颂先公先王的德业,是歌功颂德之作。(一)周人的民族发展史:《大雅》五诗。1、

篇目:《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

2、内容:叙述了周人自始祖后稷出世直到武王灭商的一些史迹和传说。歌颂周先王领导人民兴建周邦的历史功绩。

(二)周人的农事情状:《豳风·七月》:最著名的农事诗,《诗经·国风》中最长诗。《周南·芣苢》:艺术水平最高。

(三)周人的礼俗观念: 1、叙述婚姻的礼俗。 如《齐风·南山》 :“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娶妻如之何?匪媒不得”。 2、叙述生育的习俗。 3、叙写贵族的生活。

①宴享诗:描写聚会宴饮、歌颂祝福。如《小雅·鹿鸣》 。 ②歌咏兄弟朋友情谊。 ③表现父子夫妻矛盾。

《诗经》艺术特征

一、现实主义精神:中国现实主义的开端。质实率真的抒情和情感化的叙事,构成抒情与写实的统一。

1、情感真实。

2、抒情方式坦率直白。 3、叙事性诗作也包含感情。 二、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三、句式、章法和语言特点: 1、重章复沓的结构形式。 2、以四言为基本句式。

在此基本句式下,参差变化,比较灵活。 3、节奏鲜明,音韵协洽,有天然音乐美感。 4、语言很有特色。 ①词汇丰富。

②大量运用双声叠韵的连绵词和叠字。

不但增加了诗歌的韵律美,更细腻地传达出诗人曲折细微的情感和物象的活泼情状。 重点篇目:燕飨诗《鹿鸣》;怨刺诗《黍离》;战争徭役诗《君子于役》《击鼓》;婚恋情爱诗:《关雎》《静女》《蒹葭》。

第二章、先秦历史散文

尚书概况:《书经》。中国最早史书,重大政治文件汇编。上溯尧舜,下讫春秋秦穆公,跨时1500多年。

内容:古帝王文告、军臣谈话记录。 作者:可能是史官。 春秋 概况:

鲁国编年史,孔子修订。我国第一部系统编年史。 鲁隐公(前722)至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共242年。历史大纲,文字简短。

“春秋三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春秋左氏传并称“春秋三传”。前两传纯用义理释《春秋》,《左传》配合《春秋》记录有关史事(亦阐《春秋》笔法)。

“春秋笔法”:孔子修订《春秋》寓有意,每用一字,必寓褒贬,即所谓“微言大义”,后因以称曲折而意含褒贬的文字为“春秋笔法”。

国语 概况: 我国现存第一部记言体国别史,约战国初成书。自西周穆王征犬戎,至韩、赵、魏三家灭智伯,约500年历史。 21卷,以国分类,各自成章。《春秋外传》。可能为各国史官所载,整理润色而成,西汉刘向考校最后定型。历史文集汇编。记言为主,兼以记事。上层统治阶级士大夫的言论、辩论,反映历史事件,探讨兴衰治乱根源。 首先,史料汇编,各国史官风格不同,不能苛求;

其次,人神并重,由对天命的崇拜,转向对人事的重视。 最后,虚构章节往往是全书点睛之笔。

左传 概况:一般认为是鲁国太史左丘明所作 名称:《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古文春秋左氏传》。

成书:是配合《春秋》的编年史。系采取《春秋》的大纲,并参考当时史籍写成。 性质:是当时一部规模最大的编年体史书。 战国策。名称:国别体史书。《国策》、《国事》、《事语》、《短长》、《修书》等。作者:不可考。战国、秦汉间人杂采各国史料编纂成。经西汉末学者刘向整理编订,正式定名为《战国策》。

内容:始于战国,止于秦灭六国(前 460 —前 220 ),约240余年。记叙战国时代谋臣策士们的言论及活动,政治、军事、外交斗争和各诸侯国社会矛盾。

《左传》的艺术特征

(一)文学性的剪裁和历史事件的故事情节化。

既叙述了历史事件的真实面貌,又使所传达的事件蕴涵意趣,而非流水帐式的史事记述。

叙述史事时,常借助人物形象的描写,描绘他们的言语、行为和彼此间的关系,甚至带有小说、 戏剧色彩。

(二)刻画人物性格神形毕现,有立体感。

借助人物的言谈和举止行为,生动形象地写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不仅写出人物的某一方面突出的性格特点,而且注意刻画人物性格的多个侧面,甚至能够写出 性格的发展。

(三)生动的场面描写和传神的细节描写。以擅写战争著称: 首先,注重叙述战前谋划。 其次,描绘战争场面简洁生动。 再次,叙事或写人物,细节传神。 (四)善叙外交辞令,理富文美。

《战国策》的艺术特征

(一)铺张辩丽,夸饰恣肆。

(二)把握心理,循循善诱,情理服人。 (三)摹绘人物,形貌毕肖。 语言性格化,行为传神。 情节完整细致、生动曲折。

求 “ 奇 ”。重奇策异智和奇行异举。 (四)引譬设喻,善用寓言。

第三章、先秦诸子散文

《论语》1、概况:记述孔子及弟子言行的语录体论集。较忠实记述了孔子的言行,集中反映了孔子的思想体系。约在战国初,由孔子之弟子后学编纂而成。《论语》的文学价值:优秀的语录体散文。

首先、言简意赅,含蓄隽永。(1)议政论道之语:坐而论道,简要凝练,生动形象,富于感情色彩。(2)循循善诱之教:其文富于变化,言辞娓娓动人。《论语·述而》: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3)评文说艺之见:有文采且富于变化,用语简练含蓄而余味无穷。《论语·为政》: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

其次、人物形象,鲜明具体。 再次、首创语录文体,影响深远。

特点:一是文辞贴近口语,通俗自然,亲切。二是所录要言不烦,精粹..三是有感而发,真实 《庄子》的思想 出世哲学。

人生态度:主张修身养性、清静无为。 精神追求:逍遥自在。 世界认识:“天人合一”,物我两忘。 评价:本性和追求的矛盾。

《庄子》的艺术手法。

超凡脱俗的思想/峥嵘浩荡的议论/汪洋恣肆的文风/恢诡谲怪的形象

第一,异彩纷呈的故事情节。题材选择上,注目于寓言和神话,既有对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的加工,也不乏自出机杼的即兴创作。

第二,奇幻谲诡的想象。重视不带功利性的审美规律,寓思想于千奇百怪的形象中,运用想象与虚构,以极富神奇色彩之笔,描绘惊世骇俗的超现实形象。

第三,空灵飘忽的行文风格。文中故事连环相套,故事间跳跃式的承接,造成了结构、行文的空灵飘逸。

第四,人物形象的出神刻画。

第五,细腻逼真的描写。鸟、兽、虫。鱼、灵龟、大树,风、云山、水,神怪、异人,无不写得惟妙惟肖、绘声绘色。

第六,谐趣和讥刺横生。寓言大多带有谐谑和讽刺意味。

第四章、屈原和楚辞

楚辞概说:继《诗经》之后,战国后期,产生于我国南方的一种新诗体。“书楚语、作楚声、

纪楚地、名楚物”,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楚辞的本义是楚地的歌辞,代表作家是屈原和宋玉。 文体特点:

首先,从诗风言,铺排夸饰,想像丰富;

其次,从体式看,较《诗经》篇幅增长,句式由四言变为长短不拘,参差错落,能使抒情更为透辟淋漓,扩展了表现的能量。

再次,从语言说,多用楚语楚声,楚地方言词语的大量涌现,兮、些等字作为虚语叹词,成为楚辞的鲜明标志。

《离骚》。(一)创作时间:一说壮年时期,在怀王时代遭谗被疏时。(可信)又一说,将老

未老时候,怀王在位的最后几年内。 (二)思想特色:第一,“存君兴国”的美政理想。(1)向往一统天下:尧、舜、禹。(2)关心同情人民。“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3)渴求举贤授能。“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4)冀望修明法度。“奉先功以照下兮(承宣祖业,以示民也),明法度之嫌疑(草创宪度,定众难也) 。国富强而法立兮(楚以炽盛,无盗奸也),属贞臣而日娭(xī) (委政忠良,而游息也)。”第二,深沉执着的爱国感情。第三,放言无惮的批判精神。第四,独立不迁的峻洁人格。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屈原的创作(《九章》、《九歌》)和艺术成就。

(一)《九歌》:

楚国民间祭歌的基础上加工改造成的一组体制独特的抒情诗,歌、乐、舞结合。 写于放逐江南,流浪沅、湘的晚年。 共十一篇:《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 艺术特色:

第一,神奇亲切的形象。 (1)神灵气息弥漫。 (2)人格特征显现。

第二,壮美或优美的意境。 第三,委婉含蓄的抒情。 第四,华丽铿锵的语言。 《九章》

非一时一地所作。《橘颂》青年作,《惜诵》《抽思》《思美人》被疏后作,《哀郢》《涉江》《悲回风》《惜往日》《怀沙》流放江南后作。《怀沙》是绝笔之作。

艺术特色:第一,具体写实和直接抒情。直接抒情,坦陈内心.“朗丽以哀志”(现实主义)。第二,浪漫主义的笔触。第三,写景寄情的手法。第四,咏物诗的开拓。(《橘颂》)

第二编: 秦 汉 文 学

第一章、两汉散文(略) 第二章、司马迁和两汉史传散文

? 互见法。

“互见法”写人。即在本人传记中表现该人物主要特点。其他事件和性格特点置别人传记中描述。既突出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又揭示了人物多个侧面的性格特点。如《高祖本纪》。

? 以具体作品为例,谈《史记》人物传记的成就。 ?列传根据其叙述人物的方式分成 4种类型:

①专传。即一个人一篇传记,如《魏公子列传》。

②合传。即两个人以上合写成一篇传记,如《屈原贾生列传》。

③附传。在一个人传记之后,附带叙述与之有关或事迹相近人的传记,如《魏其武安 侯列传》,如插入了灌夫的传记。 ④类传。把同类人物写入同 一传记中,如《酷吏列传》。 一、精巧的剪裁和安排。 《留侯世家》:“(张良)所与上从容言 天下事甚众,非天下所以存亡,故不著。”

? 首先,用“互见法”写人。

即在本人传记中表现该人物主要特点。其他事件和性格特点置别人传记中描述。既突出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又揭示了人物多个侧面的性格特点。如《高祖本纪》。

? 其次,在同一篇传记中突出人 物的主要性格,同时写出其性 格的复杂性。如《李将军列传》。 二、通过人物之间的对比互相衬托。

? 《项羽本纪》和《高祖本纪》。

三、在特定的环境和场面中,通过尖锐的矛盾冲突,凸现人物特点。

? 如《项羽本纪》的“鸿门宴” 。 四、出色的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

? 如《李将军列传》中杀霸陵尉的细节。 ? 以简单的心理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特征。通过人物独白、语言或由作者直接揭露出人物

内心世界。

五、以个性化的语言表现人物性格。

? 见秦始皇,项羽:“彼可取而代也”。率直大胆,强悍卤直。刘邦:“大丈夫当如此也”,

委婉曲折,隐含野心。

《陈涉世家》:“夥颐!涉之为王沉沉者。”

? 《史记》代表性篇章。

一、名人的传记

《史记》为纪传体史书,用通俗一点的话来说,也就是是人物传记。传记所写的人物出名,其篇不出名。比如《项羽本纪》和《李将军列传》。但这是十大名篇里的,不算推荐。我推荐的是《孔子世家》(至圣的传记不得不翻译)《萧相国世家》(萧何刘邦开国名相,外加上注明成语“萧规曹随”不得不翻译)《孙子吴起列传》(孙子我想不必多说了,值得翻译)《屈原贾生列传》(屈原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值得翻译)《孟尝君列传》、《苏秦列传》等等

二、带有名言名句的传记

因为名言名句而出名的的名篇。当然无论是名句成就了名篇,还是名篇成就了名句,我们暂且不论。但是无论如何,带有名句的名篇值得翻译。比如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史记·陈涉世家)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史记·高祖本纪) 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史记·留侯世家)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史记·张仪列传)等等

三、比较有特色和代表性的,能否反映一群人一类人或当时历史面貌的。 比如《游侠列传》、《刺客列传》、《酷吏列传》等等都比较出名。

第三章、两汉辞赋

? 汉赋发展三阶段,各阶段的代表作家和作品。

(一)骚体赋(骚赋)时期:汉初。

艺术特征:楚辞体制,骚体句式。 内容:咏物抒情,哀怨之怀。 形式:“兮”字语句。

代表作家:陆贾、贾谊、枚乘、严忌、淮南王刘安等。

? 从贾谊到枚乘:——浓情质实到失情华丽 1、贾谊之赋:

? 代表作:《吊屈原赋》《鵩鸟赋 》《旱云赋》

? 特色:①抒情述志,情感浓郁。②质朴少致,直抒胸臆。 2、枚乘之赋:转折。作品:赋9篇,今传3篇,《七发》、《柳赋》、《梁王菟园赋》。仅《七发》可靠。特色:

①铺叙描摹,夸饰渲染。 ②真情实感,略觉缺乏。 ③遣辞造语,繁难华丽。 ④主客问答,结构全篇。

(二)汉大赋(新体赋)全盛时期:西汉中后期。

概况:从司马相如到扬雄 ——散体赋的确立、发展和反拨 艺术特征:铺张扬厉,劝百讽一。

形式:长篇宏幅,主客问答。 小序、正文、结尾。韵散相间,散多韵少。 内容:敷写事物,“润色鸿业”,讽喻劝谏。

代表作家:司马相如、东方朔、枚皋、王褒、扬雄等。 1、司马相如: 其人:(约前179年-前117年),字长卿,四川成都人。

? 代表作:《子虚赋》、《上林赋》(合称《天子游猎赋》)、《大人赋》、《长门赋》、《美人赋》

等。关于《天子游猎赋》:

《子虚赋》作于汉景帝时, 为梁孝王宾客。 《上林赋》写在武帝即位后,被召见时 特色:

① 写物图貌,情寡辞多。 ②空间的极度排比。 ③铺叙摹绘,极尽绮繁。 2、扬雄: 其人:(前53年-18年) ,字子云。蜀郡成都人。

? 代表作:《甘泉》《河东》《羽猎》《长杨》。

? 特色:

①题材拓展。 —都市、郡邑 苑囿、田猎(《蜀都赋》) ②欲讽反颂。意强效微。

③篇幅缩短,描摹集中。以美为讽,含蓄委婉。

(三) 抒情小赋时期:东汉。概况:从华辞巨幅向浓情短制的回归。 艺术特征:语言朴素,手法精巧,风格多样。诗意化。 形式:短篇韵文,通篇四言或四六兼用。 内容:个人情志。针砭现实。

代表作家:张衡、蔡邕、赵壹、祢衡、王粲等。 1、张衡 其人:(78-139),字平子,南阳西鄂(河南南阳县石桥镇)人。学识渊博。

? 代表作:《二京赋》《归田赋》 ? 特色:

①由体物大赋转向抒情小赋。 ②直抒情志,个性鲜明。

③去雕琢堆砌,趋平易流畅。 2、赵壹 其人:字符叔,东汉汉阳郡西县人(今甘肃礼县)。生卒年不详,事见汉灵帝年间(168年一189年)。代表作:《刺世疾邪赋》特色:直抒胸臆。

? 司马相如。

第四章、两汉诗歌

? 乐府演变:原义:音乐机关名称。音乐机构转为诗体名称. ? 《古诗十九首》

?概况:最早见于《昭明文选》。萧统收集、选编的一组无名氏的五言诗。 ?年代:东汉中后期,东汉顺帝以后,献帝建安以前。

·作者:中下层文人,非一人一时之作。

? 汉乐府的内容

(一)民生痛苦与社会矛盾。 1.战争罪恶、行役劳苦。 如《战城南》、《十五从军征》、《饮马长城窟》、《古歌》等。 2.剥削压迫导致的困顿与反抗。 如《平陵东》、《妇病行》、《东门行》等。

? 战争题材: 《战城南》: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乌可食。??朝行出攻,暮不夜归。 《小麦童谣》(杂歌谣辞):小麦青青大麦枯,谁当获者妇与姑。丈夫何在西抗胡。吏买马,君具车。请为诸君鼓咙胡。 《十五从军征》: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遥望是君家,松 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 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 谷,井上生旅葵。

? 行役题材: 《古歌》:风雨萧萧愁杀人,出亦愁,入亦愁,座中何人,谁不怀忧?令我白头!胡地多飙风,树木何修修。离家日趋远,衣带日趋缓。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 《悲歌》: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思念故乡,郁郁累累。 欲归家无人,欲渡河无船。 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

3.寓言诗。借动物倾吐受害者的声音。如《雉子

斑》、 《乌生》、《枯鱼过河泣》、《蛱蝶行》。 《枯鱼过河泣》:

枯鱼过河泣,何时悔复及! 作书与鲂鱮,相教慎出入。 (二)上层社会的奢淫丑恶。 如《陌上桑》、《孤儿行》、《相逢行》、《长安有狭斜行》。 《桓灵时童谣》: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三)爱情婚姻与家庭生活。女性的歌唱。 如《上邪》、《有所思》、《白头吟》、《怨歌行》、《上山采靡芜》、《孔雀东南飞》。

? 《上邪》: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

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 《怨歌行》: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四)郊庙祭祀诗。

如唐山夫人《安世房中歌》、 司马相如《郊祀歌》。

? 汉乐府的艺术成就。

1.现实主义传统。反映社会现实广阔深刻。 · 班固《汉书·艺文志》 :“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 2.叙事为主,详略得当。古代叙事诗的成熟。 ·《师友诗传录》:问“乐府五、七言与五、七言古何以分别?”萧亭答:“乐府之异于诗者,往往叙事。诗贵温裕纯雅,乐府贵遒深劲绝,又其不同也。” · 吴乔《围炉诗话》:“汉人歌谣之采入乐府者,如《上留田》、《霍家奴》、《罗敷行》之类,多言当时事情。” 3.人物形象鲜明。

行为典型,语言个性化,善用细节刻画人物、环境场面烘托人物。 4.语言浑朴自然、言近旨远。口语,富表现力和生活气息。

? 胡应麟《诗薮》:“汉乐府歌谣,采摭闾阎,非由润色,然而质而不俚,浅而能深,近 而能远,天下至文,靡以过之。”

5.形式多样。有四、五言诗,而以杂言居多。 6.独特的比兴运用。

? 《饮马长城窟行》: “枯桑知天风, 海水知天寒, 入门各自媚, 谁肯相为言

第 三 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

第一章、建安诗歌

建安风骨。建安风骨是以曹氏父子为中心形成的文人集团所表现出的共同的文学倾向,他们高扬政治理想,展示强烈个性,具有浓郁的悲剧色彩,展现了东汉末年动荡的时代,形成了慷慨激昂、刚健有力的诗歌风格,所以被称为“建安风骨”,代表人物主要有“三曹”、“七子”和蔡琰等。

建安文学独特的审美特色 内涵与特征:

1、功业意识与慷慨文风。 2、生命意识与悲凉文风。

3、特色:清峻、通脱、骋词、华靡。

三曹的创作情况。

一、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瞒,父曹嵩,曹腾养子 二、曹操作品:

诗20余首,文140余篇。军事著作《孙子略解》、《兵书要略》、《兵法接要》。三、曹操的诗歌

(一)思想内容:

1、时代乱离和人民疾苦。

2、表达政治主张与理想,抒写雄心壮志。 3、幻想游仙。 (二)艺术特点:

1、现实主义精神与抒情性。

2、慷慨悲凉,古朴刚劲,沉郁雄浑。 3、借乐府古题写时事,擅四言。 三、曹操的散文:

1、多令、表、书、奏类实用文体。 2、求实致用,不尚文采。 3、清俊通脱、简练明快。

? 曹操《蒿里行》《短歌行》;

其一 《蒿里行》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於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解题】作于建安二年(197)后。讨董盟军争权夺利、互相残杀的情景和带来的灾难痛苦。 艺术特点:

①事件的因果关系为线索结构诗篇。 ②现实主义笔法。 首先,叙事和描写。 其次,抒情色彩浓厚。 ③沉郁雄健、苍凉悲壮。

④乐府古题写时事,旧形式,新内容。 其二 《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 沈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 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 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 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解题:约作于建安十三年(208)赤壁之战后。感叹人生短暂,抒写招纳贤才、统一天下的抱负。

艺术特点:

①四句一解,两解一段。 ②激昂高格,忧愁情调。

③情理事景,熔炼一炉。比喻生动,用典恰切。 ④语言质朴,自然含蓄。 二、曹丕作品:

诗歌:存诗近40首。多乐府形式。五、七言成就较高。 散文:通脱流畅,生动活泼,富抒情性。 文论:《典论〃论文》。 (二)艺术特点: 1、 “文士气”。

首先,情感真挚深刻、细腻含蓄; 其次,语言清丽工致、婉转流畅。 再次,风格悲而婉。

2、诸体皆备。对七言诗发展有重大的贡献。

曹丕《燕歌行》 之一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归雁南翔。

念君客游多思肠,慊慊思归恋故乡, 君何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 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解题】秋景月夜,思妇怀人。 艺术特点: ① 思妇诗。

② 手法深婉细腻,感情缠绵哀怨。 首先,刻画悲思欲绝的思妇形象。 其次,传达委婉细腻的思妇情感。 ③语言清新自然、明丽优美; 情调婉转缠绵、凄楚哀怨; 音节和谐流畅,一韵到底。 ④最早完整的文人七言诗 一、曹植生平:

(192-232),字子建。曹操第三子。“陈王”、“陈思王”。 生平分前后两期。前期:深得曹操赏识宠爱。 后期:受监控和压制,抑郁而终。 二、曹植的诗歌: (一)思想内容:

前期:

(1)表现理想抱负,豪壮乐观,浪漫情调。 (2)贵公子生活。

后期:慷慨悲愤、哀怨惆怅。 (1)遭迫害的愤懑。 (2)被压抑的苦闷。

(3)借思妇或弃妇题材寓托身世遭际,抒发内心悲苦。 (4)借游仙题材幻想解脱。 二)艺术成就

1、刚柔相济。慷慨悲凉、委婉含蓄。 2、写作技巧,精雕细琢。

首先,善用比兴、象征、寄托手法。 其次,词采华美,对偶工整。 第三,声韵和谐,富韵律美。 第四,重结构布局和层次按排。 《白马篇》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第二章、正始诗歌

? 阮籍嵇康。

第二节、阮籍与《咏怀诗》 二、《咏怀诗》

1.八十二首,非一时一地作。

2.主题:包涵咏怀、咏史、游仙、招隐、玄言。少民生疾苦和豪情壮志,多个人忧愤。

3.“阮旨遥深”的艺术风格。隐晦曲折。或借古讽今,或借游仙讽刺世俗,或借美人香草寓写怀抱。比兴、象征手法。

4.远承风骚,近取乐府古诗,兼收并蓄,寓多于一。与建安风骨一脉相承。 5.开我国五言政治抒情组诗体例。

嵇康思想:两重矛盾。

1.“非汤武而薄周孔”,“越名教而任自然”,又真诚信仰儒学。

2.受老庄放达无为、亲近自然思潮影响,渴望摆脱物累,实现精神逍遥自由。刚峻激烈的个性却使他难以达到老庄贞静守雌,不忤外物的夷淡冲和。 嵇康的文学成就

(一)散文突出存15篇。代表作《与山巨源绝交书》 个性襟怀,挺秀特出。 (二)诗存53首。四、五、七、杂言,四言成就最高。

? 内容:“心写心声不失真”。表现追求自然、高蹈独立、厌弃功名富贵的人生观。代表

作《幽愤诗》。

? 风格:峻拔直露,略缺含蓄高远。

? 阮籍《咏怀诗》其一。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写夜中不寐,独自弹琴的情境。 前两句直写不寐弹琴之事,中间似有一段忧愁。但此诗全无一字明说忧愁为何,只是在明月清宵之中发散着一片忧愁的气氛。明月清风的明亮清爽,是中宵实景,正衬出诗人弹琴的高致。但后面四句的徘徊忧思,却写出夜中不寐的根由,而使

如此明亮的夜晚,如此高洁的琴声,都似弥漫着无穷的“忧思”。 这忧思是什么?作者没有具体明言,但整个明月清宵,中夜鸣琴的情境,都由此而似沉浸在一种忧愁里面,那种生命中的忧思,就在明月之中,在清风之中,随月照临,随风吹至。

第三章、两晋诗歌

? 太康诗风代表作家。陆机、潘岳。

太康士人生活求实逐利,清谈纵欲。表现到创作上:诗歌内容:“儿女情多,风云气少”;拟古模仿、乏现实意义。 创作风格:繁缛绮靡。

第四章、陶渊明

? 陶渊明田园诗的内容和艺术特征。

恬美的田园景物,

悠然自得的心境。

鄙弃官场、怡然自乐的思想感情 1、描绘农村景色和归隐生活。 如《归园田居》、《怀古田舍》。 2、歌咏劳动生活。

感情朴素真挚,生活气息浓厚。 如《归田园居》三。 3、抒写农村生活的贫苦。 如《于西田获早稻》。 4、描写作家的理想社会。 如《桃花源诗并记》。

一、平淡与淳美和谐统一的艺术风格。 日常生活的诗化。

白描手法,点染勾画。

深远无涯的意境和疏淡自然的情趣。 二、情、景、理的和谐交融。

诗人的感受、自然的景物、人生的哲理三者构成完整的意境 三、平淡中见警策,朴素中见绮丽。

语言质朴简炼。自然,精当,贴切。

四、诗风的另一侧面:金刚怒目似的豪迈雄健

“精卫衔草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 《归田园居》一、三,《饮酒》五,《归去来兮辞》。 ? 《读山海经》其一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 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 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 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

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 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第五章、南北朝诗歌

—自然山水作为材料或人事背景(诗骚)

—第一首较完整的山水诗(曹操《观沧海》)

—玄言诗(作为“道” 载体的自然山水)—谢灵运(山水成审美主 体对象,奠定了中国山水诗写实的雏形。) 谢灵运与其山水诗的特点。

(一)创造了山水诗的结构模式:先叙登游缘起或路线,接着具体描写局部景物,最后议论或感慨。如 酬从弟惠连

暮春虽未交,仲春善游遨。 山桃发红萼,野蕨渐紫苞。 鸣嘤已悦豫,幽居犹郁陶。 梦寐伫归舟,释我吝与劳。

(二)由局部景物描写中表现情思韵味,朝情景交融方向发展,开后世山水诗意境创造之端倪。

(三)生动描绘出了山水景物的声、光、色。

谢灵运与其山水诗成就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一)大批创作山水诗,奠定了中国山水诗写实的雏形。 从此,山水诗正式成为诗歌创作的重要领域。

(二)山水诗发展的初始阶段,借山水以谈玄理(包括佛理),谈玄之处不免滞重迂拙。 如《登石室饭僧诗》:“若乘四等观,永拔三界苦。”

(三)作品有佳句而无完篇,运用典故成句过多、节奏冗缓。

? 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一)谢朓最突出的贡献,是对山水诗的发展和对新诗体的探索。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 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 馀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喧鸟覆春州,杂英满芳甸。 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 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 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

? 首先,以写景见长,尤善于寻常景物中发新美感,构造清新明丽的意象,落尽华饰,自

有天然韵味。

? 其次,能对自然景物作选择、提炼,重新安排。不似谢灵运寓目成句、随意铺排。 ? 第三,语言流畅明白,去除晦涩与赘典,浅近易解,几近口语。 ? 第四,五言四句的小诗,对后来五言绝句的形成和发展有影响

第三编:隋唐五代文学

? 初唐四杰:初唐时期四位诗人的合称,分别是王勃,骆宾王,杨炯,卢照邻,四人少年才俊,但是却都才高位卑,仕途不遇,四人的诗都以重刚健、重气质的创作实践,在初唐诗坛上起了诗歌解放的作用。 ? 陈子昂

创作:其诗思想进步充实,语言刚健质朴,过于重质轻辞,诗往往质朴有余文采不足,诗篇语言较枯燥,形象不够鲜明。代表作《感遇》三十八首,《登幽州台歌》、《渡津门望楚》。

陈子昂在唐代文学史上具有崇高地位,他在“四杰”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唐代文学的改革运动,最终将齐梁文风扫荡出文坛。

陈子昂针对六朝后期诗作一味雕彩饰绘,缺乏深刻的社会政治内容,提出“兴寄”一论,要求诗歌创作要多用比兴的手法寄托诗人的政治怀抱。 1、否定齐梁文风

2、提出建立新诗的目标

3、“兴寄”与“风骨”两个标准

“兴寄”是用比兴的手法寄托诗人的情思(主要是政治怀抱),要求诗歌有感而作,作而有所寄托。“风骨”要求诗歌的思想内容充实雅正,感情激烈昂扬。

《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是唐代文学思想史上的重要文献,在唐诗由初唐转向盛唐的重要时期,理论贡献十分巨大。 三、诗歌创作

1、《感遇》38首,全部为五言古诗。

元杨士弘《唐音》:“感遇云者,谓有感而寓于言,以摅其意也”、“感之于心,遇之于目,情发于中,而寄于言也。” 内容大致分为三类:

A、引述历史故事,借古喻今,似左思《咏史》,如《燕昭王》。

B、抒写人生感慨,似阮籍《咏怀》和庾信《拟咏怀》,如《感遇》第34首P240 C、反映时事,似陶渊明《饮酒》等,如《感遇》第19首“圣人不利己,忧济在元 元”、第29首“丁亥岁云暮”等。 2、《登幽州台歌》

千古失意文人无奈的呐喊

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 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 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 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 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 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 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 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 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 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 落月摇情满江树。

景象美~诗歌围绕江(12次)与月(15次)而展开的一幅时空交错的美景图。诗中美的形态多姿多样,有壮阔美、朦胧美、明净美、哲理美、人情美、动态美、静态美、曲线美、梦幻美以及远景、近景美等。

? 叠字、顶针——音乐的旋律美 ? 章法、用韵——音调的变化美 ? 排比、对偶——声韵的节奏美

意境美~诗人笔下景物是情感化、哲理化的美景。

? 眼前景、胸中事、心上人 将怀人与哲思统一到景物中去,由春江夜月探索人生哲理

更富思致。

第二章、盛唐的诗人们

? 盛唐山水田园诗派 :盛唐时期的诗歌流派,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内容主要是山水行役题材,风格清新雅健,以五言形式居多,具有很高的再现自然美的艺术技巧。 ? 盛唐边塞诗派

永恒的主题:思乡

不变的基调:对战争的厌恶。

? 高适,岑参

? 高存诗200余首,其中边塞诗40余首。岑存诗403首,边塞诗70余首。 ? 共同点:

⑴都表现慷慨报国、维护民族统一的激情壮志,洋溢着英雄主义的色彩。都豪迈悲壮。 ⑵体裁均以七言歌行见长。

? 王维山水诗的特色(与孟浩然相比较)

王维集中全部笔墨来写山水。 A.既注重整体也善于描写局部。 《竹里馆》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B.王维山水诗讲究声响、色彩的搭配与描绘。《过香积寺》: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如《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鸟鸣涧》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等。 C.王维不但善写近景,还擅长描绘雄伟壮丽的景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D.禅趣:在空明静谧的诗境中透露出佛禅的境界。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欲知除老病,唯有学无生。

E.王维发展了前人借山水写送别的传统。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944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