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及价值

更新时间:2023-10-10 03:2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及价值

论文摘要: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是巨大的,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它提供着人类基本所

需的全部食品、许多药物和工业原料。生物多样性对于人类社会的重要作用是难以估计的,估计全球经济有40%是基于生物的产品和工艺方面的。人类生存与发展,归根结底依赖于自然界各种各样的生物。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各种有生命资源的总汇和未来工农业、医药业发展的基础,为人类提供了食物、能源、材料等基本需求。同时,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平衡、稳定环境具有关键性作用,为全人类带来了难以估价的利益。生物多样性的存在使人类有可能多方面多层次地持续利用甚至改造这个生机勃勃的生命世界。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的基础。它的重要的社会经济伦理和文化价值无时不在宗教、艺术、文学、兴趣爱好以及社会各界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理解与支持等方面反映出来。它们在维持气候、保护水源、土壤和维护正常的生态学过程对整个人类做出的贡献更加巨大。生物多样性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它的价值。对于人类来说,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和潜在使用价值。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 人类 发展 地球 价值

引言:

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所有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变异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总称。它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20世纪后叶生命科学各领域取得了巨大的进展,特别是分子生物学的突破性成就,使生命科学在自然科学中的位子起了革命性的变化,很多科学家认为在未来的自然科学中生物科学将成为带头学科,甚至预言本世纪是生物学的世纪。从事生命科学研究的专业人员也越来越多,例如,在美国近年统计48万博士学位获得者中从事生命科学的占51%。在生物科学诸多的分支中,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当前生物科学最紧迫的任务之一,也是全球生物学界共同关心的焦点问题之一。据可靠的数据说明,每天约有100多种生物在地球上灭绝,很多生物在没有被人类认识以前就消亡了,这对人类无疑是一种悲哀和灾难。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行动势在必行、迫在眉睫。 正文:

一、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20世纪80年代以后,人们在开展自然保护的实践中逐渐认识到,自然界中各个物种之间、生物与周围环境之间都存在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因此自然保护仅仅着眼于对物种本身进行保护是远远不够的,往往也是难于取得理想的效果的。还需要对物种所在的整个生态系统进行有效的保护。在这样的背景下,生物多样

性的概念便应运而生了。1987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正式引用了“生物多样性”这一概念,并于1992年6月1日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起的政府间谈判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在内罗毕通过《生物多样性公约》。1994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每年的12月29日定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以提高人们对保护生物多样性重要性的认识。2001年将每年12月29日改为5月22日。

生物多样性(英文为biodiversity 或biological diversity)是一个描述自然界多样性程度的一个内容广泛的概念,但至今还没有一个严格、统一的定义。目前广泛使用的定义是由联合国(UN)负责制定的,并被写入到《生物多样性公约》中。根据这个定义,生物多样性是指“所有来源的形形色色的生物体,这些来源包括陆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综合体; 还包括物种内部、物种之间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通常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组成部分。 二、 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现状

中国是生物多样性特别丰富的国家之一。据统计,中国的生物多样性居世界第八位,北半球第一位。同时,中国又是生物多样性受到最严重威胁的国家之一。中国的原始森林长期受到乱砍滥伐、毁林开荒等人为活动的影响,其面积以每年0.5×104km2的速度减少;草原由于超载过牧、毁草开荒的影响,退化面积达87×104km2。生态系统的大面积破坏和退化,不仅表现在总面积的减少,更为严重的是其结

构和功能的降低或丧失使生存其中的许多物种已变成濒危种或受威胁种。高等植物中有4000种~5000种受到威胁,占总种数的15%~20%。在《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列出的640个世界性濒危物种中,中国就占156种,形势是十分严峻的。

中国是近年来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人口对环境特别是生物多样性的压力。如果不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遏制这种恶化的态势,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是不可能实现的,甚至会威胁到世界的发展与安全。

我国积极参与全球性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早在1992年就参加了在巴西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并在《生物多样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上签字。继而,中国政府批准了这个《公约》,并履行承诺的义务;成立了国家履行《公约》工作组,协调我国的履约工作;分别于1994年和1997年完成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和《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报告》,并正式发布。同时,加强物种保护和自然保护的法规建设,并陆续启动了天然林保护工程等有关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工程。 三、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多年来,我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也受到国际社会的称赞。我国制定了一系列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有关的法律法规,初步形成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在完善生物多样性立法体系的同时,也加大了执法力度,查处了一批破坏生物多样性的违法犯罪行为。截止1998年底,我国已建立各种类型的自

然保护区926个,面积7698万公顷,占陆地国土面积的7·64%,超过了国际平均水平,使一大批具有重要科学、经济、文化价值的生态系统和70%以上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得到有效保护。另外,我国还建立了512个风景名胜区、870个森林公园、171个动物园、111个植物园、200多个野生动植物繁育中心和一批种质基因库,在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我国组织了系统的全国性基础调查,先后编辑出版了《中国植被》、《中国植物志》(75卷)、《中国动物志》《中国孢子植物志》(4卷)以及《中国动物红皮书》(鸟、鱼、兽、两栖卷)、《中国植物红皮书》(第一册)。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共保存植物标本1600万份、动物标本500万份,微生物菌种及标本25万份。全国已初步建立了跨部门的生物多样性信息系统,出版了大量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专著、译著和期刊杂志。 具体来说从六个方面来说: 1、自然保护区建设成绩巨大

截至2002年底,我国建立各种类型、不同级别的自然保护区

1757个,总面积达132.9万平方公里(不含港澳台),初步形成了类型比较齐全、布局比较合理、功能比较健全的网络。保护区中有197个为国家级,面积占全国自然保护区面积的50%以上。22个加人了“世界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21个列人了“国际重要湿地名录”,3个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地。2002年,经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有26个自然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目前,国家

对自然保护区的投人严重不足,近年来全国自然保护区每年得到各级政府的总投人不足2亿元,而发达国家用于自然保护区的投入每平方公里每年平均约为2058美元,发展中国家为157美元,而中国仅为52.7美元,即使在发展中国家我们也几乎是最低的。

2、《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启动,进入正式实施阶段

2001年底国家林业局启动了野生动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使大熊猫、兰科等濒危物种的拯救繁育工作得到加强,珍稀物种得到有效保护。以虎、苏铁、兰花等工程作为标志,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相结合的物种拯救工程首先启动。2002年,我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取得重大进展,全年完成了巧个重点物种拯救、自然保护区建设和湿地示范工程建设的规划以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相应规划的编制工作,新建自然保护区249处,新增保护面积359万公顷,使全国林业系统建立和管理的自然保护区达到1405个,总面积达1.09亿公顷,占国土陆地总面积的1l.35%。大熊猫、朱鹦、金丝猴、老虎、藏羚羊、兰科植物、苏铁等濒危物种的拯救繁育工作取得新进展。

3、中国科学院启动植物园建设计划

全球现约有30万种植物,中国占了其中的1110。但中国的3万多种植物中约有20%正处于稀有濒危状态。植物园是天然植物种质的资源库,承担着植物的保护与研究重任。目前中国有140多个植物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93z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