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频器散热设计

更新时间:2024-01-13 01:01: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http://www.wastore.cn/bbs/show.asp?id=232

[讨论] 变频器散热设计

以下资料主要是在网上搜集来的,加了点个人的理解,目的是将其作为自己在散热知识掌握程度的一个小结,希望对同行设计人员有个参考作用,由于本人学识肤浅,更希望得到同行老师指点一二,我将受益不

菲!!!下面开始了

以18.5KW变频器举例 \通常散热器的设计分为三步 1:根据相关约束条件设计处轮廓图。

2:根据散热器的相关设计准则对散热器齿厚、齿的形状、齿间距、基板厚度进行优化。 3:进行校核计算\

变频器发热主要是来自功率模块IGBT和整流桥,必须通过散热器导热,采用自然风冷或强迫风冷将热量散发出去。

“散热器冷却方式的判断

对通风条件较好的场合:散热器表面的热流密度小于0.039W/cm2,可采用自然风冷。 对通风条件较恶劣的场合:散热器表面的热流密度小于0.024W/cm2,可采用自然风冷。

对通风条件较好的场合,散热器表面的热流密度大于0.039W/cm2而小于0.078W/cm2,必须采用强迫风冷。

对通风条件较恶劣的场合: 散热器表面的热流密度大于0.024W/cm2而小于0.078W/cm2,必须采用强迫风冷”

注:“ ”中的文字是转摘来的, 不知道依据,也不太理解 。 以下同,不再说明! “自然冷却散热器的设计方法

考虑到自然冷却时温度边界层较厚,如果齿间距太小,两个齿的热边界层易交叉,影响齿表面的对流,所以一般情况下,建议自然冷却的散热器齿间距大于12mm,如果散热器齿高低于10mm,可按齿间距≥1.2倍齿高来确定散热器的齿间距,一般 齿间距=<1/4的散热器高度” 变频器首先按照模块放置要求,预先确定外形尺寸为宽*长*厚 260*220*50

先看看自然风冷,按照上述原则,选择镇江长虹散热器有限公司的DY-V系列散热器,见下图

「该帖子被 令狐不冲 在 2008-8-22 18:32:18 编辑过」

变频器发热量为额定功率P的 5%-6% 18.5kw变频器发热量计算

Q热=6%P=6%*18.5=1.11(kw)=1110(W) P为变频器额定功率 型材散热器表面积计算 A=UL

式中:U 散热器翅片横截面的周长, cm L 散热器的长度,cm

A=2422.5209*220*10-2=5329.545(cm2)

散热器表面的热流密度 Q热/ A =1110/5329.545 =0.208 (W/ cm2)>= 0.039W/cm2

计算出来的散热器表面的热流密度,远大于限制的0.039W/cm2,就算加长加厚散热器,增大表面积,也远远不够,所以不能采用自然风冷,要采用强迫风冷 散热器的布置见下图

“也有将散热器热阻RTf来作为选择散热器的主

要依据。Tj、RTj是半导体器件提供的参,P是耗散功率,RTc可以从热设计专业书籍中查到。下面介绍一下散热器的选择。

(1)自然冷却散热器的选择

首先按以下式子计算总热阻RT和散热器的热阻RTf,即: RT=(Tjmax-Ta)/Pc RTf=RT-RTj-RT。

算出RT和RTf之后,可根据RTf和P来选择散热器。选择时,根据所选散热RTf和P曲线,在横坐标上查出已知P,再查出与P对应的散热器的热阻R'Tf。 按照R'Tf≤RTf的原则选择合理的散热器即可。 (2)强迫风冷散热器的选择

强迫风冷散热器在选择时应根据散热器的热阻RTf和风速来选择合适的散热器。” 又有见 “1. 概念

(1) 元件工作结温Tj:即元件允许的最高工作温度极限。本参数由制造厂提供,或产品标准强制给出要求。

(2) 元件的损耗功率P:元件在工作时自身产生的平均稳态功率消耗,定义为平均有效值输出电流与平均有效值电压降的乘积。

(3) 耗散功率Q:特定散热结构的散热能力。

(4) 热阻R:热量在媒质之间传递时,单位功耗所产生的温升。 R = ΔT / Q 2. 散热器的选配

设环境温度为Ta。散热器的配置目的,是必须保证它能将元件的热损耗有效地传导至周围环境,并使其热源_即结点的温度不超过Tj。用公式表示为 P < Q = ( Tj - Ta ) / R ①

(当然,热量的消散除对流传导外,还可辐射。在后面讨论) 而热阻又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R = Rjc + Rcs + Rsa ② Rjc:结点至管壳的热阻; Rcs:管壳至散热器的热阻; Rsa:散热器至空气的热阻。

其中,Rjc与元件的工艺水平和结构有很大关系,由制造商给出。

Rcs与管壳和散热器之间的填隙介质(通常为空气)、接触面的粗糙度、平面度以及安装的压力等密切相关。介质的导热性能越好,或者接触越紧密,则Rcs越小。 (参考值:我厂凸台元件的风冷安装,一般可考虑Rcs≈0.1Rjc)

Rsa是散热器选择的重要参数。它与材质、材料的形状和表面积、体积、以及空气流速等参量有关。 综合①和②,可得

Rsa <〔( Tj - Ta ) / P〕- Rjc - Rcs ③ 上式③即散热器选配的基本原则。

一般散热器厂商应提供特定散热器材料的形状参数和热阻特性曲线,据此设计人员可计算出所需散热器的表面积、长度、重量,并进一步求得散热器的热阻值Rsa。”

此种方法没试过,因为具体到某种型号的散热器的性能曲线,不容量获得。 既已采用强迫风冷,就要选择风机

“设定肋基温度为+80℃,用整机的高温环境温度+50℃作为进口空气温度,设定出口空气温度为+60℃,定性温度为tf =(60+50)/2=55℃

强制风冷所带走的热量大约是总损耗功率的90%,其余10%主要靠电源外壳向外的热辐射以及自然对流散

掉”

通风量的计算 Q热'=Cp*ρ*Q风*Δt Q风=Q热*60/(Cp*ρ*Δt)

式中: CP 空气的比热(J∕kg?℃)1005J/(kg?K); ρ 空气的密度(kg/m3) 1.06kg/m3; Q风 通风量(m3∕min);

Q热' 风机带走的热量(W), Q热 *90%;

△t 空气出口与进口温差(℃) 一般是10℃-15℃;不知道此依据是什么

Q风=Q热'*60/(Cp*ρ*Δt)=90%*Q热*60/(1005*1.06*△t)=0.051*Q热/△t=0.051*1110/10=5.66 (m3/min)

上式 Q风=0.051*Q热/△t变化一下 Q风=0.051*P机*60/△t=3.06*P机/△t 式中 P机为变频器额定功率,kw

是我常用的公式,作为计算所需风量的依据,个人以为△t取10偏低,理论风量太大,实际上也没有测量

正好手头有一本科畅公司的风机说明书,上有风量计算公式,Q风=1.76P/(t2-t1) (CFM)英尺3/min =0.05P/(t2-t1) (m3/min)

举有一例: Air Flow=1.76*1000/(59-20)=45(CFM) (发热量1000W,出口温度 59℃,进口温度20℃) 温差达39℃,到底应该是多少比较合适,晕!

理论计算出来的风量值,考虑到风量损失及安全性等因素,要乘以1.5-2倍,Q风?>=1.5Q风

选用台湾建准 KD2412PMBX_6A 风量120CFM= 3.4m3/min根据冷却方案,确定了强迫风冷,重新选定散热器,选择无锡鸿祥散热器有限公司的插片式散热器,见图,轮廓尺寸是根据元器件的放置大致初定的,下面就要校核。

散热器的校核计算 换热方程式 Q热=h.A·△t·ηf

式中: Q热 电子设备的耗热,W h 总换热系数,W/m2·℃ A 有效换热面积,m2 △t 对流平均温差, ℃ ηf 换热效率

这个公式是电子设备热设计标准手册上查到的,不会有错,就看怎么理解参数了。

但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14研究所 夏爱清的那篇文章上的公式与之相比有点区别,摘录如下: 以下简称夏文 “Q0=hPLC·(t0-tf)

设定ηf为肋片散热效率,则实际散热量为: Q= Q0·ηf=hPLC·△t·ηf

式中,h为对流换热系数,W/m2·℃;P为肋片横截面周长,m;Lc为修正长度,m;△t为流体与壁面的温差,℃。

设定肋基温度为+80℃,用整机的高温环境温度+50℃作为进口空气温度,设定出口空气温度为+60℃ ,则:

△t=80-50=30℃ 定性温度为tf =(60+50)/2=55℃” 这里将△t=30℃,我理解为散热器铝片与环境温度差

但P.LC 不理解,肋片横截面周长*修正长度,得到的结果是什么面积呢? 回到换热公式,先来求h,总换热系数 h=λ.Nu/d

式中: h 换热系数 W/m2.℃

λ 空气的换热系数 W/m.℃ 0.029W/(m·K) Nu 努谢尔特数 d 当量直径,m 当量直径 d=4A/U

式中: A 散热片中每两个肋片围成的面积 ,m2 U 散热片中每两个肋片围成的周长,m

从图3可以看出 每两个肋片围成的尺寸是 5.2*79 d=4A/U=4*0.0052*0.079/2(0.0052+0.079)=0.00976m 下面求 努谢尔特数 Nu

要求出 努谢尔特数 Nu ,先要求出 雷诺数 Re Re=vd/ ν 式中: Re 雷诺数 v 空气流速 m/s d 当量直径 m

ν 运动粘度 18.9×10^-6m2/s

空气流速 v和风机相关,v=Q风*90%/A

Q风 风机的标称通风量 考虑到侧隙和底缝及同风量不均匀等因素,所以按90%计算

A 通风孔的面积 这个我也有疑虑,是机箱出风口面积还是进风口的面积,又或是散热器的肋板风道面积呢?夏》文中,风机是贴着板壁放置,向里吹风,所以此面积是机箱板壁进风口的面积,我的这个没有板壁阻挡,只有安全罩,向外排风的,面积应该采用哪个呢,我这里采用机箱上部出风口的孔洞面积,120*120 mm2

v=Q风*90%/A=4.2*90%/(0.12*0.12)=262.5(m/min)=4.375(m/s)

Re=vd/ ν =4.375*0.00976/18.9×10^-6=2259

由2200

L 散热器长度 m 初步定为220mm μ 动力粘度 20.1×10^-6kg/(m.s)

μ′ 为空气定性温度为+50°C时的动力粘度,19.6×10^-6 kg/(m.s)

上式是《夏》文引用的。在《电子设备手册》中,也提到到了努谢尔特数Nu计算, Re<2200 层流状态 Nu=1.86(Re.Pr.d/L)^1/3.(μ′/μ)^0.14 Re>10^4 紊流 状态 Nu=0.023Re^0.8.Pr^0.4

偏没有2200

=0.116(2259^2/3-125)*0.7^1/3[1+(0.00976/0.22)^2/3*(19.6*10^-6/20.1*10^-6)^0.14=5.5 现在可以计算对流换热系数了

h=λ.Nu/d=0.029*5.5/0.00976=16.34 (w/m2.k) 再来计算总的换热量 Q热=h.A·△t·ηf

ηf 按0.9取值,也没什么依据,有按0.95取的 A = 5.2*79*220*40*10^-6=3.615m2 Q热=16.34*3.615*30*0.9=1594 (W)

总散热量1594W,加上散热器其它表面的辐射散热和自然对流散热,完全能满足18.5kw变频器的工作需要了。

校核完毕,有点乱,还需时间整理。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93q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