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重要金属测试题(理)

更新时间:2023-09-28 23:1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金属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叙述中,不属于金属通性的是( )

A、具有金属光泽 B、易导电、导热 C、与强酸反应 D、有良好的延展性

2、镁粉在焰火、闪光粉、鞭炮的制造中是不可少的原料。工业上制造镁粉是将镁蒸气在某气体中冷却。下列气体:①空气;②二氧化碳;③氩气;④氢气;⑤氮气中可作冷却气体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④⑤

3、冶炼金属一般有下列四种方法:①焦炭法;②水煤气(或氢气或一氧化碳)法;③活泼金属置换法;④电解法,四种方法中在工业上均有应用。古代有(Ⅰ)火烧孔雀石炼铜; (Ⅱ)湿法炼铜;现代有(Ⅲ)铝热法炼铬;(Ⅳ)从光卤石中炼镁,对它们的冶炼方法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 (Ⅰ)用① B. (Ⅱ)用② C. (Ⅲ)用③ D. (Ⅳ)用④

4、由铁、锌、铝、镁四种金属中的两种组成的混合物10g,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为11.2L,则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

A.锌 B.铁 C.铝 D.镁

5、将银片和铜片用导线相连后,一起浸入硝酸银溶液中,则 ( )

A.铜片上有气泡,银片上无气泡 B.形成原电池,铜为正极,银为负极 C.电流方向是自铜片通过外电路导线流向银片 D.铜极发生氧化反应,银极发生还原反应 6、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加入铝粉一定能放出氢气的是 ( )

A. Fe2+ Na+ H+ SO—— NO—

42 B. H+ Ba2+ Cl 3

C. Ba2+ Na+ OH— SO—2+ NO——

42 D. Na+ Mg3 OH

7、某强酸性溶液中可能存在NO3-、Cl-、I-、Fe3+中的一种或几种。向该溶液中加入溴水,单质溴被还原,由此推断溶液中:①不含NO3-,也不含Fe3+ ②含有NO3-、Cl-、I-、 ③含I-,但不能确定是否含有Cl- ④含有Fe3+ ( )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①③④ 8、为了研究金属腐蚀的条件和速率,某课外小组学生用金属丝将三根大小相同的铁钉分别固定在右图的三个装置中,再放置于玻璃钟罩里保存相同的一段时间,下列对实验结束时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装置Ⅰ左侧的液面一定会下降 B.左侧的液面装置Ⅰ比装置Ⅱ的低 C.装置Ⅱ中的铁钉腐蚀最严重

D.装置Ⅲ中的铁钉几乎没被腐蚀

Ⅰ Ⅱ Ⅲ 9、a g铁粉与含有H2SO4的CuSO4溶液完全反应后,得到a g铜,则参加反应的H2SO4和CuSO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

A.7︰1 B.7︰8 C.1︰7 D.8︰7 10、根据下列事实:①X+Y2+ → X2++Y ②Z+H2O → Z(OH)2 +H2↑ ③ Z2+比X2+氧化性弱 ④由Y、

W电极组成原电池电极反应:W2++2e-=W ,Y-2e-=Y2-

,可知X、Y、Z、W还原性由强到弱顺序是 ( )

A.X﹥Z﹥Y﹥W B.Z﹥W﹥X﹥Y

C.Z﹥X﹥Y﹥W D.Z﹥Y﹥X﹥W

二、选择题(每小题有一至两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15分) 11、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浓烧碱溶液中加入铝片:Al+2OH-===AlO2-+H2

B.硫酸亚铁溶液与稀硫酸、双氧水混合:2Fe2+ + H2O2 + 2H+===2Fe3+ + 2H2O

C. AlO??2?2中通过量CO2气体:2AlO2?CO2?3H2O?2Al(OH)3??CO3

D.硝酸铁溶液中加过量的氨水:Fe3++3NH3·H2O=Fe(OH)3↓ + 3NH4+

12、等体积的AlCl3和NaOH两种溶液混合后,沉淀物中含铝元素的质量和溶液中含铝元素的质量之比为2︰1,则AlCl3和NaOH两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 A. 1︰1 B.2︰7 C. 1︰5 D. 3︰10 13、将Zn、Cu片用导线连接置于同一稀H2SO4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正极附近C(SO--

42)逐渐增大 B.负极附近C(SO42)逐渐增大

C.正极附近C(SO-

42)基本不变 D.Zn、Cu片同时有气泡冒出,则说明Zn片不纯 1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铝与烧碱溶液反应中NaOH是氧化剂

B、CaO、MgO、Fe2O3、WO3等金属氧化物在加热时均能被Al还原,得到金属单质 C、Al2O3和MgO均是白色难熔金属氧化物,故可作耐火材料 D、原电池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15、实验室用铅蓄电池作电源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氯气,已知铅蓄电池放电时发生如下反应: 负极:Pb — 2e- + SO42- == PbSO4

正极:PbO2 + 2e- + 4H+ + SO42- == PbSO4 + H2O

今若制得Cl2 0.05mol,这时电池内消耗的H2SO4的物质的量至少是 ( ) A.0.025mol B.0.05mol C. 0.10mol D.0.20mol 二、填空题。(本题3小题,共23分)

16、Al既能和酸反应,也能和强碱反应,写出Al和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该反应中,氧化剂为________,还原剂为__________。往该反应所得溶液中通入CO2气体,写出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A、B、C三个烧杯中分别盛有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

(1)、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u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中Cu极的电极反应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u极附近的溶液的pH(填“增大”、“减小”A B C

或“不变”)_________。 (3)、C中被腐蚀的金属是______,总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比较A、B、C中铁被腐蚀的速率,由快到慢的顺序是_________(用A、B、C表示。) 18、某原电池中,电解质溶液为NaOH溶液,分别向负极通入CH4,向正极通入O2时: ①正极反应:__________ __;②负极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电池总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19、(14分)根据下图所示装置和操作,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按图I所示装置,用两种不同操作分别进行实验,观察B管中现象。

① 操作1:先夹紧止水夹a,再使A管开始反应,实验中B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 操作2:打开止水夹a,使A管反应一段时间后再夹紧止水夹a,实验中在B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③ 请说明造成两种操作现象不同的原因(如两种现象相同,此小题不用回答)

。 a

AB 甲乙 品红 稀H2SO4 NaOH溶液

BaCl2 NaOH 溶液 (适量) Fe (过量) 溶液 ⅠⅡ (2)上述装置实验结束后,取A管内反应所得的溶液,隔绝空气小心蒸干后,再高温煅烧(有关装置和操作均已略去),已知生成两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最后留下红棕色固体,

将分解时产生的气体按图Ⅱ所示装置依次通过洗气装置,结果试管甲内出现白色沉淀,试管乙内品红溶液红色褪去,回答:

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试管甲产生白色沉淀的原因 ②根据实验现象写出A管内溶液蒸干后,在高温煅烧分解时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其中氧化剂为________还原剂为___________。 ③图Ⅱ中丙装置的作用是 。 四、推断题(共10分)

20、某些金属氧化物跟熔融烧碱反应可生成盐。根据以下化学反应框图填空:

(1)单质F是______。

(2)写出由E生成G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或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溶液I中所含金属离子是____________。

(4)由C→E+F若改用浓酸,则不能选用的浓酸是(写分子式)______。 五、计算题(本大题8分)

21.(8分)把由NaOH、AlCl3、MgCl2三种固体组成的混合物溶于足量水中,有0.58克白色沉淀析出,向所得的浊液里逐滴加入0.5mol/L的盐酸,加入盐酸的体积及生成沉淀的质量如图所示: (1)混合物中NaOH、AlCl3、MgCl2的质量各是多少? (2)P点所表示盐酸加入的体积是多少mL? 沉淀的质量g N 0.58 M

P 金属典型习医: 10 30 HCl体积mL 1某混合物A,含有Al2(SO4)3、Al2O3和Fe2O3,在一定条件下可实现下图所示的物质之间的变化: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I、II、III、IV四步中对于溶液和沉淀的分离采取的方法是 。 (2)根据上述框图反应关系,写出下列B、C、D、E所含物质的化学式

B ;C ;D ;E 。 (3)写出①、②、③、三个反应离子方程式

① ; ② ; ③ ;

2.如图,已知有以下物质相互转化

(1) A转化为B和气体这步反应中应加入的试剂是(填化学式) 。

(2)写出B的化学式 ,

F的化学式 。

(3)写出由G转变成H的化学方程式 。 现象

(4)写出检验I溶液中阳离子的离子方程式 ;向I溶液中加入A的有关离子

反应方程式是

3. 向30毫升1 mol/L的溶液中逐渐加入浓度为4 mol/L的

溶液,若产生0.78克白色

沉淀,则加入的

溶液的体积可能为( )

A. 3mL B. 7.5mL C. 15mL D. 27.5mL

4. 将一定质量的Mg、Al合金投入100mL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中,合金全部溶解,向所得溶液中

滴加5 mol/L的溶液至过量,生成的沉淀质量与加入的

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10所示。

求:

(1)原合金中Mg、Al质量各多少克。 (2)

物质的量浓度。

5将70g过氧化钠和氧化钠的混合物跟98g水充分反应,所得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为50%。(1)试写出过氧化钠和氧化钠跟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计算原混合物中过氧化钠和氧化钠的质量。 6将CO2和水蒸气的混合气体8g通入足量Na2O2中充分反应,测得Na2O2增重3.2g,求混合气体中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

7. A、B、C、D、E五种物质都含1~18号元素中的某一元素,它们按图所示关系相互转化,已知A为单质。

(1)写出化学式: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2)写出A―→D、C―→D、C―→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离子的改成离子方程式

8.A~G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反应物、产物和反应条件未标出)。

已知:①A、B为中学化学常见的金属单质,C~G均为化合物,并且E和G均含有3种元素,②C是淡黄色固体,D既能与强酸溶液反应,又能与强碱溶液反应;③F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产生不溶于

稀硝酸的白色沉淀;④E和G焰色反应均呈黄色。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C________,G________; (2)①~⑥反应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

(3)将过量的E溶液逐滴加入F溶液中,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③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F和G溶液混合可以生成白色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6)反应③中,若有31.2 g C参加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一、选择题 1 C 11 BD 2 B 12 D 3 B 13 BD 4 C 14 CD 5 D 15 C 6 A 7 B 8 B 9 C 10 C (4)HSO(或HNO)

243

五、计算题(8分)

(1)m(NaOH)=2.6 g m(MgCl2)=0.95 g m(AlCl3)=1.335 g (2)V(HCl)=130mL

二、填空(23分) 16. 2Al+2NaOH+2H2O=2NaAlO2+3H2↑ H2O Al

2AlO2-+3H2O+CO2=2Al(OH)3↓+CO32- (或AlO2-+2H2O+CO2=Al(OH)3↓+HCO3-)

17.(1) Fe+2H+=Fe2++H2↑ (2)2H++2e-=H2↑ 增大 (3)Zn Zn + 2H+ = Zn2+ + H2↑ (4)B﹥A﹥C 18. (1) O2+2H2O+4e-=4OH- (2)CH4+10OH--8e-=CO32-+7H2O (3)CH4+2O2+2OH- = CO32-+3H2O 三、实验题(14分)

19.⑴①FeSO4+2NaOH=Fe(OH)2↓+ Na2SO4 ,4Fe(OH)2+O2+2H2O=4 Fe(OH)3

②打开止水夹a,B中导管出口处有气泡产生,夹紧止水夹a后,B中有白色絮状沉淀生成.

③因为操作2利用反应生成的H2先把B管中的空气排尽,所以可以长时间观察到有有白色絮状沉淀生成.

⑵ ① SO3 + H2O = 2H+ + SO42- ,Ba2+ + SO42- = BaSO4 ↓(或SO3 + H2O +Ba2+ = BaSO4 ↓+2H+) ② 2FeSO4 ====Fe2O3 + SO3↑ + SO2↑ FeSO4 FeSO4 ③ 除去尾气中的SO2 . 四、推断题(10分) 20.(1)H2

(2)4Fe2++8NH3·H2O+O2+2H2O=4Fe(OH)3↓+8NH4+ 或Fe2++2NH3·H2O=Fe(OH)2↓+2NH4+ 4Fe(OH)2+O2+2H2O=4Fe(OH)3 (3)Al3+和Na+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93j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