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高年级计算错误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开题报告

更新时间:2023-09-23 14:32:01 阅读量: IT计算机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小学中高年级计算错误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开题报告

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要掌握必要的计算技能”,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迅速的计算能力,这对小学生进一步学习和今后参加生活劳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计算教学是支撑小学数学的最基本框架,占据着小学数学一半以上的教学时间。因此,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的重要手段。如果计算能力不过关,就会严重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效果。不仅对现在的学习不利,而且更会影响到学生以后的学习发展。计算能力差的学生往往对数学都没有什么好感,计算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这些学生总是不能得到优越感,得不到老师、同学的认同,甚至会因为计算错误率高受到老师的批评,久而久之他们就对计算产生了恐惧和厌恶。虽然,新课程的改革,删除了一些比较繁琐的计算题,计算难度大大下降。然而学生计算的错误,却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仍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很多教师在批改作业时都会发现,有很多学生并不是不会做计算题,而是会做而做不对,比如,我发现学生计算错了,我想了解学生错的原因,我便让学生再做一遍,学生便能做对。很多教师就把学生的这种错误归咎于学生“粗心”、“马虎”等,其实学生在计算中出现错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作为教师必须认真分析错误原因,制定对策,减少错误率。因此,对于小学生计算错误进行分类,分析其中错误的原因,以及制定、实施矫正的策略,对于小学生避免或减少计算错误,提升计算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教育心理学认为,计算是一种智力操作技能,而知识转化为技能是需要

过程的,计算技能的形成具有自身独特的规律。学生计算技能的形成一般要经历四个阶段:认知阶段、分解阶段、组合阶段、自动化阶段。认知阶段主要让学生理解算理、明确方法,也常常是我们课堂上的“重头戏”,也是比较容易做到的。而后三个阶段常常被我们忽视。一般来说,复杂的计算技能总可以分解为单一的技能,对分解的单一技能进行训练并逐渐组合,才能形成复合性技能,再通过综合训练就可以达到自动化阶段。因此在学生初步理解算理,明确算法之后,正是计算技能形成的关键阶段,应该根据计算技能形成的规律,及时组织练习。教师要针对重点和难点精心设计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在练习中深化对算理的理解,在练习中逐步获得简捷的算法,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三、课题研究的设计 (一)课题界定

1、年级:三至六年级全体学生

2、计算:口算、竖式计算、脱式计算、简便计算、列式计算、计算速度。 3、计算错误案例:学生在学习、作业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以及教师在多年教学中遇到的典型错例。

4、本课题旨在分析、研究在新课程实施中,以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数学课堂教学中造成学生数学错误率较高的原因,在此同时寻找能够提高学生数学计算速度好计算正确率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二)目标预定

通过本课题研究旨在通过调查当前小学数学计算的常见错误,对错误进行归类,分析计算错误的原因,并透过错误寻找解决的策略,形成计算的错题集,最终能为教师的教学服务,以达到提高学生的正确率和计算速度,从

而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发展了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此课题的研究,培养教师的科研意识,形成科研型的教师队伍。

(三)研究原则

①立足激励原则。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及时发现学生计算的点滴进步并予以充分肯定,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成绩,树立信心。

②可行性原则。在订制计划、探究方法、模式、规律时,要切合本校学生实际和课堂教学实际,做到既具体又便于操作。

③提升思维原则。当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思维遇到阻碍、学习遇到疑问时,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错题记录本资源的应用来帮助学生达到智慧的生成,情感的涌动,心灵的放飞。

④客观性与全面性相结合原则。采取严格、求实的态度,全面系统地搜集材料,保证研究过程及研究成果的可靠性、准确性和科学性。

(四)实施方法

1、调查研究法:通过作业、练习、及时收集学生在计算中的错题,并将错题进行整理归类,形成典型错题资源库。具体做法:教师准备一本记录本,每次批作业后,把学生出现的各种典型错误记录下来,并从教师、学生两个方面分析原因,不仅要分析错误原因和种类,还要分析各种错误现象所占的比例,提出解决办法。每次记录抓住要点,既可以解决问题,也可以为以后的教学提供经验。

2、个案研究法:通过对计算错误的学生进行个体分析,了解其内在的心理活动,全面分析学生的出错原因,找到与之相对应的解决策略,引导个体认识错误提高解题能力。具体做法:学生准备一本错题本,要求学生进行“错误整理”,把自己作业本、练习册、试卷里的错误及时记录在错题本里,

用简单的话写出错误的原因,并及时订正、归类整理,教师引导学生对自己的错题进行分析,找出错误现象最严重的,帮助其分析错误原因,提出解决办法,减少出错。

3、个别谈话法: 课堂中教师对一些规律性、草稿方法在课堂上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注重对学生“发现”意识的培养,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4、经验总结法。边研究边总结经验,不断结合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灵活的调整或改进研究的方法,以便取得更好的研究效果。

(五)研究对象 三至六年级全体学生 (六)研究内容 1、小学计算错题的收集

通过作业、练习、学生在平时计算中的错题,对错题进行整理归类,形成典型错题资源库,为后续的成因及对策研究做好素材积累。

2、小学计算错题成因的研究

从学生的心理因素、环境因素,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概念掌握等方面研究计算的错误原因。

3、小学计算错题解决对策的研究

根据错题成因的不同,找到与之相对应的解决对策,引导学生重建知识体系,提高解题能力。

4、小学计算错题资源的研究

通过对小学计算错题的收集、整理与分析,建立、完善的小学计算错题资源,包括错例演示、原因分析、正确演示,使之成为小学教师及学生的重

要教学和学习资源。

5、教师对错题资源反思与交流。 四、研究步骤

本课题打算用一年半的时间完成,从2011年5月申报开始,首先是文献资料的搜集与学习阶段,然后进行现状调查与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探究实验的案例研究,最后对所研究的成果进行总结,并进行推广。具体安排:

1、准备阶段(2011.6-2011.8)收集有关理论资料;学习相关的理论;申报立项。

2、全面实施操作阶段(2011.9-2012.9)按课题实施计划,展开错题收集及研究;开展研讨观摩活动和论文交流会;整理汇总资料。

3、实践总结阶段(2012.10-2012.12)结题,实践总结,推广经验;积累研究资料,进行理论分析,撰写成果报告;召开结题报告会。

五、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

1.本课题关注中高段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符合现代化教育发展趋势,符合国家素质教育与课题改革的要求,符合当前改革的实际需要。

2. 本课题查阅了大量有关的研究成果资料,理论依据较为充分,方案设计思路清晰,目标明确,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3. 本人已有十多年的教龄的数学教师,已积累一定的教学实践经验,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

六、成果方式

(1)《小学数学计算错题分析及对策研究总结性报告》 (2)小学数学计分析算错题及对策研究的原始资料整理 (3)课题组成员的课题研究报告及反思、论文等。

七、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组长:王宏丽

全面负责本次课题的研究和开展工作。

组员:李新艳、梅梅、李春永、侯金柱、袁凌艳、王振杰 、李国、贾森、

李国富、魏春梅

组员的职责:小学数学计分析算错题及对策研究的原始资料整理;撰写《小学数学计算错题分析及对策研究总结性报告》;课题相关反思、论文等。 八、参考文献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 湖北教育出版社

《小学数学教师》 上海教育出版社

《中小学数学》 中国教育学会 中小学数学杂志社

七、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组长:王宏丽

全面负责本次课题的研究和开展工作。

组员:李新艳、梅梅、李春永、侯金柱、袁凌艳、王振杰 、李国、贾森、

李国富、魏春梅

组员的职责:小学数学计分析算错题及对策研究的原始资料整理;撰写《小学数学计算错题分析及对策研究总结性报告》;课题相关反思、论文等。 八、参考文献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 湖北教育出版社

《小学数学教师》 上海教育出版社

《中小学数学》 中国教育学会 中小学数学杂志社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939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