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全球变暖问题

更新时间:2024-05-02 20:5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浅谈全球变暖问题

摘要:全球气候变化是21世纪人类社会面临的巨大挑战,并且全球变暖涉及全球每个人乃至后代人的福利。本文阐述了全球变暖的主要特征,对造成气候变暖的自然原因和人类原因进行讨论。探讨气候变化所产生的影响。最后,对中国在面对全球变暖的对策方面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全球变暖 成因 气候变化 影响 对策

1主要特征

气候变化是指气候平均状态在统计学意义上的巨大改变,或者持续10年或更长时间的气候变动。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中,将气候变化定义为“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观察,在自然气候变化之外因为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改变全球大气组成所导致的气候改变。”该定义特指的是由人类活动所引起的气候变化。

实际上,全球变暖的一系列原因以及以后未来的变化趋势仍存在不确定性。1979年2月世界气象组织在日内瓦召开了第一次世界气候大会,通过了“世界气候大会宣言”、“关于召开世界各国部长级气候会议问题”和“关于气候影响社会的行动计划”等3个文件,并提出世界气候计划(WCP),标志着人类开始关注气候变化。

全球气候变化主要指全球变暖,全球变暖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地球温度的升高。1850年以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总体为上升趋势,全球地表平均温度上升了0.74℃。特别是20世纪后半叶全球气温的升高。最近100年是过去1000年中最暖的,而最近20年是过去100年中最热的。据美国海洋与大气管理局公布的数据,2002年1月全球绝大部分陆地区域表面温度都高出以往任何时期,是1880年有气象纪录以来全球陆地表面平均温度的该月最高点。除大气温度外,气候变暖的证据还包括海洋温度和钻孔温度的升高以及山岳冰川的融化等。

未来气候将继续变暖,气候系统模式可以估计这一趋势。中国气象局国家气

1

候中心开发和研制了一种气候系统模式,利用该模式能够预估全球和中国未来的气候变化。该模式估计,到21世纪末,中国气候将明显持续变暖,尤以冬半年、北方最为明显。英国东英吉利大学气候研究所通过计算机进行的温度效应预测显示,1990年以后至21世纪中叶,全球平均气温将上升0. 5~1℃,通过气候模型的预测,1990~2100年间全球表面温度将升高1.4~5.80℃。(傅桦, 2007)

2原因分析

首先,需要了解影响地球气候的一系列因素。形成并影响地球气候的基本因素是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和地表状况。其中,太阳辐射是主导因素,是大气及海陆增温的主要能量来源,也是大气中一切物理及天气气候过程和现象的基本动力。

全球气候地区差异、季节及年际变化不同,主要是太阳辐射地球表面分布不均及其变化的结果,在高纬度地区,夏季光照量大,而冬季光照时间短,辐射量小,极地几乎为零,终年冰天雪地,气温很低;中纬度地区辐射量居中,春夏秋冬光照四季分明;低纬度地区,一年四季辐射都较多且变化较小,因而终年气温较高,反映四季常夏的气候特色。(李国琛, 2005)

自地球形成后,不同的地质时期气候呈现一定的规律,一定幅度的气温波动是正常的,目前地球正处于“增温期”。如中国海南岛小东海礁区的滨珊瑚岩心长3m,反映近百年(1890~1990年)的温度变化,即20世纪50年代前升温,50~80年代降温,80年代后升温。 2.1人类活动

目前关于人类活动影响全球气候变化是存在一定的争议的。(葛全胜, 王芳, 王绍武, & 程邦波, 2014)但人类活动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

(1)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CO2等温室气体通过温室效应影响气候,这是人类活动造成气候变暖的主要驱动力;

(2)农业和工业活动排放的 CH4、CO2、N2O、PFC、HFC、SF6等温室气体也通过温室效应增强气候变暖;

(3)土地利用变化导致的温室气体源/汇变化和地表反照率变化进一步影响气候变化, 这包括森林砍伐、城市化、植被改变和破坏等;

2

(4)环境污染中排放的气溶胶,尤其是硫化物与黑碳气溶胶等引起的气候变化,它们的主要作用是使地面变冷。

实际上人类产生的气溶胶最主要的排放源也是化石燃料的燃烧。在这个过程中,排放出的污染物有CO、VOCS,黑碳气溶胶或烟尘、氮氧化合物、SO2等,以及诸如O3和颗粒物(PM)等二次污染物。因而温室气体引起的气候变暖和空气污染实际上由同一排放源造成。(丁一汇, 2008) 2.2自然原因

气候系统内部各部分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调整(如海气相互作用等),一般认为是年际变化的主要原因,不可能是造成全球性长期气候变化的原因。这种变化主要是气候系统外部强迫因子造成的。例如日月引潮力、太阳活动、火山活动等等。

据资料分析说明,1920-1950年是火山活动沉寂时期,20世纪50年代后火山活动逐渐增加,火山强度指数(VEI)≥ 4的火山活动比50年代前增加了3倍,大量火山灰进入大气,使大气中气溶胶光学厚度增加,大大削弱了进入地球表面的直接太阳辐射,因此火山活动是造成50 -70年代全球气温下降了(0.2℃)的主要原因。由于它的降温作用超过CO2的升温作用,从而掩盖了CO2浓度持续增加对全球的变暖作用。据我国北京大学王绍武教授的研究认为,各个外界强迫因子在过去100年期间可能造成的温度变化中,以火山活动的作用最重要,其次是太阳活动,CO2的影响最小。

太阳本身提供的能量变化或者地球接收到的太阳能量发生变化都会影响到地球气候系统的变化。丹麦国家太空中心认为,由于帮助形成云层的部分宇宙射线被太阳的较强磁场阻挡,导致了地球温度的升高。从十年至百年的长时间尺度分析,影响气候的长期波动的主要因子是太阳辐射。同时,俄罗斯天文学家还认为长期上升的太阳辐射是造成地球变暖的原因。

另外,还有其他因素的影响例如厄尔尼诺现象和臭氧层破坏的影响。厄尔尼诺现象造成的全球气候异常.中高纬地区冬季气温与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具有一致性,即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当年冬季气温低,翌年也低;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当年冬季气温高,翌年也高。而臭氧层的破坏,进入地球大气的紫外线增强,地球上所有生物的进化和生存将受到威胁,地表植被和海洋浮游生物的减少或消失,必然

3

减少贮存在植物体和用于光合作用的CO2,从而使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增加。

3影响

《后天》电影中所讲述的全球变暖所带来的一系列地球气候异变、全球陷入第二次冰河世纪,冰山融化、龙卷风、海啸、地震在全球肆虐。当然这是极端化电影渲染后的影响,但是不可否认我们需要承认这一切现象出现的概率并不太低。所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简述全球变暖带来的影响。 3.1 海平面

全球变暖使极地冰川融化和使海水热膨胀,从而导致海平面上升。近50年来海平面上升速率为1.0~2.5 mm年.随着全球变暖,未来50~100年,海平面将继续上升;到2050年约上升12~50 cm。世界上一些低海拔地区将被海水淹没,饮用水也受污染。

同时,海平面上升对人类的生存和经济展也是一种缓发性的自然灾害,导致海岸线后退、海水倒灌、洪水排泄不畅、海堤受损和农田盐碱化等,进而影响航运、水产养殖业等。由全球气候变化引起的海平面上升可扩大地下水与河口区盐渍化的面积, 造成沿岸区淡水供应减少,含水层和河口淡水量的过度减小,使海平面上升的作用加剧,进而引起更强的盐渍化和咸潮。

无论是对人类的生产生活,还是动植物的发展,海平面上升引起的一系列影响都是极其不利的。 3.2 自然灾害

IPCC 第 4 次评估报告指出“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或强度可能改变,某些极端事件可能增加或增强”,全球近年来确实也出现了一些罕见的干旱、洪水、台风、风暴等事件,但这些现象与全球变暖趋势的对应关系并不单一,既有同步的增长,也有相反的。(朱芸, 雷国良, 刘秀铭, & 李志忠, 2012)但是总体来说,这应该引起目前对极端天气问题的重视。

全球变暖使得极端天气增加,自然灾害频发。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频率的增加将会增大天气灾害的风险。由于全球气候变暖,使得大气环流等随之发生改变,伴随而来的是台风等极端气候事件频频发生。

对于中国来说,1950~2000年特别是1990年以后中国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

4

损失急剧增加。原因有两个,一是极端天气事件增多,二中国总体经济总量增加,经济损失的绝对值大幅升高。气候变化对重大工程也有影响,如长江上游降水量的增加,导致地质灾害的频率会增加,对三峡水库安全运营会产生一定影响。另外,气候变化可能影响青藏铁路和公路,增加铁路和公路运行维护的投资。

全球变暖所造成的自然灾害对中国人民生活和经济发展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3.3 疾病

全球变暖会导致很多疾病灾害的发生,包括病原性的媒介影响和非病原性的理性影响产生的疾病。

病原性的媒介影响导致昆虫媒介疾病、动物媒介疾病、水媒介疾病、过敏性疾病等的传播和扩大。虫媒体播疾病,即是病原体由虫媒媒介作为中间宿主或寄生宿主繁殖,继而传播到人的疾病。气候变暖将引起昆虫传播媒介的地理分布网扩大而增加了全球许多地方虫媒性疾病的潜在危险。气候变暖与疟疾、丝虫病、吸血虫病、锥虫病、登革热、黄热病、裂谷热、脑炎等的发生密切相关。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与环境变化,导致传染病病原体的存活变异、动物活动区域变迁等,例如由于全球变暖引起的地区性干旱导致啮齿动物的天敌减少,如一些猛禽(猫头鹰,鹰、草原游隼、红尾隼等)、蛇等。许多动物携带活动的或暂时不活动的病毒,这些动物到人类居住区觅食,将疾病带给人类。

全球变暖可能使水质恶化或引起洪涝灾害,进而引起一些疾病的传播。气候改变影响地面水的分布和质量,包括洪水增加、破坏地下排水系统、水短缺加重、妨碍个人卫生,会引起腹泻(包括霍乱)、痢疾等疾病的流行,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瞿忠琼 & 陈昌春, 2004)

目前中国正处于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在发展过程中应当注意这部分影响,重视起对疾病的防范,保障人民生活的健康。

4对策

全球气候变暖带给我们的影响绝对不仅仅是上述的一部分内容,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影响,但唯一确定的是它的危害是巨大的,气候的过度变化会造成一系列的灾难。并且当灾难发生时,我们很难以一种有效的方式去解决这些问题,我

5

们能做的就是研究全球变暖,预测其会带来的危害并加以规避。

实际上,中国目前关于气候变化也有一系列研究。这些科研项目包括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及其浓度与排放的监测、气候变化规律的研究、气候变化对我国经济部门的影响、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对策的研究、温室气体排放控制技术等各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张坤民 & 温宗国, 2001)总结起对策我们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1)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是中国的基本国策之一,在此基础上我国应该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为了应对全球变暖,我国还专门设立了“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小组”,来进行对环境保护问题的研究。

(2)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控制CO2排放总量增长速度。中国的人均排放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人口基数很大。从1980年以来,中国已将单位产出的能耗水平削减了1/2。否则,中国单位能耗强度如果仍停留在1980年的水平上的话,能源消费总量与CO2排放量将是目前实际水平的2倍。

(3) 改善能源结构,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节能和促进能源的替代,是中国未来减缓温室气体排放量增长的主要技术对策。中国政府很重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支持在农村和边远地区开发利用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4) 开展植树造林。当前,全球森林资源总体上呈下降趋势,而中国的森林面积则逐年有所上升,森林覆盖率逐年有所提高。人工造林累计保存面积在增长,截止到2001年,已达4666.7万公顷(港澳台除外),总体规模和增长速度均居世界首位。

(5) 需要引起社会对全球变暖与健康关系问题的关注。在社会范围内将全球变暖与健康问题之间的关系推广开来,能够从个体人的层面上引起大家对该问题的重视,也有利于对前几条措施理念上的推广,加大宣扬力度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从医院、学校等地入手或许是比较有效的方法。

5 参考文献

丁一汇. (2008). 人类活动与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水资源的影响. 中国水利

(02), 20-27.

傅桦. (2007). 全球气候变暖的成因与影响.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6

版)(06), 11-15+21. 葛全胜, 王芳, 王绍武, & 程邦波. (2014). 对全球变暖认识的七个问题的确定

与不确定性.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01), 1-6.

李国琛. (2005). 全球气候变暖成因分析. 自然灾害学报(05), 42-46. 瞿忠琼, & 陈昌春. (2004). 全球变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四川环境

(05), 72-75. 张坤民, & 温宗国. (2001). 中国关于全球变暖的观点与对策. 中国软科学(07),

7-12.

朱芸, 雷国良, 刘秀铭, & 李志忠. (2012). 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问题辨析. 亚

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01), 47-54.

7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931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