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歌词与中文歌词的差异 - 研究性学习报告
更新时间:2024-03-07 00:13:02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中文歌词与英文歌词的差异
——英语研究性学习报告
班 级 高一(21)班 组 长 张 阳 组 员 宋彤彤 张 敏 陶 苇 杨晓蓉 主导课程 英 语 指导老师 喻晓晴
二○一四——二○一五学年度一学期
研究方案
(一)准备
1、论证定题,编制方案
①分小组讨论课题,并经多次筛选、论证定题; ②小组讨论,编制方案,确定基本分工。
遇到的问题:各成员意见不一致,方案过多,确定的时间较长 解决方法:讨论协商,达成一致 2.与指导老师讨论,确定基本实施步骤
遇到的问题:各成员意见不一致,方案过多,确定的时间较长 解决方法:讨论协商,达成一致
(二)实施
1.初步阶段 ①确定具体分工
②各成员做好初步准备工作
2.开题
①确定具体方案
②经小组讨论,以书面形式拟撰开题报告 ③将开题报告以电子文书的形式上交给指导老师 ④听取指导老师的指导意见,并对报告进行适当修改
3.具体实施
①各成员根据自己具体分工展开工作 (具体、详细分工见开题报告及结题报告)
遇到的问题:具体工作中遇到许多不理解及不知如何具体实施的问题 解决方法:成员相互帮助、咨询指导老师
(三)评估
收集各阶段成果,做好各种资料的整理、汇总,撰写结题报告和实验研究报告。
课题报告
优秀的歌词翻译,无论是中歌西译还是西歌中译,都应了解中西声乐所属的文化特性,并以此为指导,在原词和译词的转换中做到贴切自然,信、达、雅兼顾。然而。针对中西文化差异,中西声乐的文化特征和文化内涵有何差异?中西歌词翻译具有哪些特点?翻译文化因素时面临怎样的困难和选择?应依据什么原则?歌词翻译的文化研究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有何意义和启示?
一 中西声乐的文化特征比较
声乐的功能和挣陛与处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的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习惯紧密联系。东西方不同思维特性决定着中西声乐的文化特性。华夏先民依赖陆地生存环境,生存方式 以农耕为主,思维意识没有明确的主客体之分,具有综合性、整体性、模糊性、直观性的特征,在一个长期较为封闭的自我发展 生存环境中形成了“天人合一”的思想。中国声乐文化受儒家思 想的影响很深,注重对群体的认同,强调内心的自省和中庸的态 度,注重和谐的“中和之美”。相反,西方文化注重个人主义精神和个性需求,强调深入的 理性分析和思辨。西方早期文明生活方式以狩猎、游牧为主,草原、海洋等自然生存环境造就了西方民族开放的个性和崇尚自由的精神。思维判断方式是理性推理超过感性经验;个人行为 和人际关系的规约手段是宗教胜过亲缘、地缘关系。东西方文化差异下形成的中西声乐,对于声乐不同功能的体现和需求,决定了其不同的历史衍化和发展历程。虽然中西声乐均具有信号功能、信息功能、仪式功能、宗教道德的教化功 能、娱乐功能和审美功能,但具体功能的表现形式在不同文化背景和文化场合下有所不同,中西声乐对于以上七种基本功能亦各有侧蕈。中国古代声乐作为边缘文化服务于各种实际的功用,如庙堂的礼仪和祭祀、道德和宗教的说教、贵族和臣民的享乐等,大致分为雅乐、俗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和少数民族音乐。声乐主要是艺人谋生的手段,难以形成为审美服务的独立的学科。而现代观念上的西方声乐,主要起源于基督教文明的艺术音乐,最初是为了满足宗教仪式和宣传基督教义的需要,以教会为演唱和培训的中心,使西方声乐较早地具备了专业化和职业化特征。除了宗教热情,西方人很注重听觉审美价值,推动世俗声乐不断壮大,直到20世纪流行歌曲风靡全球。
一般而论,中国声乐注重情韵,而西方声乐注重和谐。虽然中国声乐也讲究和谐,但一切要服从于韵味,服从于“情”,情韵始终是中国声乐的指导思想之
一;而西方声乐,形式美是首要的,“摹仿自然”和“形式美”本身也是西方美学思想的两大中心。另一方面,中国传统的道家、儒家思想推崇“虚”,强调虚是最实的,虚胜过实,虚是实的升华,表现在音乐上就是不刻意于音响,而力求丰富的内涵和深邃的意境。相比之下,西方声乐更注重充实,注重科学,在音域、音色的融合和音响的平衡上,甚为精细。西方人看世界采取科学的、数理的态度,突出“物我对立”。西方哲人认为:“互相排斥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不同的调造成最美的和谐,一切都是斗争所产生的。”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重和谐而回避冲突的思想相对,从根本上而言,这也决定了中西艺术风格乃至声乐表现风格的迥异。 中国声乐以含蓄为美,偏重抒情,强调绵延、流畅和飘逸,讲求的是连贯性、和谐性和统一性的“线”性思维模式。而西方声乐通过和声、复调、配器等手段,追求音响的厚重、丰满和对人心的震撼,形成纷繁复杂的纵向立体的多声部音乐。中国声乐以简淡的风格与清雅的神韵为主。决定了其以意境美为最高境界,以简约的音乐语言唤起人们对善的向往和人生的感悟。而西方声乐则注重美与真的和谐,并把它具体化为和谐形式的创造,以瑰丽的形式美化人们对真的理解和对善的认识。中国声乐以价值观为基础,探求意境美,完善了以文艺美学为特征的歌唱审美理论体系。而西方声乐以认识论为基础,追求形式美,健全了以自然科学为依据的歌唱技术理论体系。将中西声乐的文化内涵差异概括起来,就是线性与网状思维模式的对立、美善相乐与美真统一的对立、心理和谐与形式和谐的对立、简淡清雅与华彩流丽的对立。
二 中西歌词翻译的文化研究
中西歌词翻译的文化研究关注哪些问题?文化差异下进行的歌词翻译面临怎样的挑战和选择?翻译中应依据什么原则?怎样处理文化差异的矛盾?回答上述问题,必须对中西声乐的 文化差异、歌词翻译的特点以及翻译中的文化问题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和研究。
歌曲是可以歌唱的诗歌。翻译歌词既要符合原作诗歌的韵律,又要配合音乐,因此比一般形式的翻译增加了双重难度。清朝末年时,开始有了对外国歌曲的歌词翻译,当时为了便于配合音乐,译词常采用格律比较自由、句法富于变化的古“歌行”体。辛亥革命后,译者喜用五言、七言或长短句翻译歌词,即用中国诗歌的格律来处理外国诗歌。“五四”以后.改用白话译歌词。由于白话文词句冗长,配谱比较难。故常遇到词曲不协调的困难。最常见的是译词的轻重律与歌曲
的节律相矛盾。西方译者大多严格按照原诗的韵律用韵,中国文学界译诗也是如此,而音乐界翻译歌曲的歌词则大都不注意原诗的韵律,甚至把格律诗译成没有韵律的自由诗。但在诗歌的韵律和音乐的韵律结合得很紧密的情况下,译词就非注意原诗的韵律不可了解。所以,翻译歌词既要忠实原作歌词和韵律,又要符合译语表达习惯和韵 律,还要能配上歌曲的节律,表达出原曲的形式和意蕴,使译曲听众产生如原曲听众相同的审美感受,这是歌词配译比文学翻译、诗歌翻译还要难一些的地方。歌词翻译要兼顾词句的对等、 韵律的对等、音效的对等、节奏的对等以及风格的对等,此外还要再加—个文化层面的考虑,即歌词翻译是否要兼顾文化的对等。是以原语文化为导向,还是以译语文化为导向,即采用归化 还是异化策略处理歌词翻译中的文化因素。
文化因素在歌词中的具体表现可分为语音层面、词汇层面、语法层面、语篇层面和语用层面等文化因素的表现往往不是停留在某个单一层面,而且对于不同层面蕴涵的文化因素的处理也应区别对待。如电影《音乐之声》中的著名插曲Do Re Mi,文化特征主要体现在语音层面,翻译的难点也在于英汉语音的差异。鉴于这种差异在歌词翻译中的不可协调性和歌曲本身对语音层面文化特质的依赖,一般选择归化法进行译配。其中虽然丢失了语义层面的忠实,却保留了整体情趣和听觉上的审美感受。
语法层面上文化特征的翻译与此相似。和语音一样,英汉语法规则一般差别较大,刻意应用于歌曲中的语法表达一般独具特色,英汉之间很少能互替互换,一般采用归化法,以不同手段求得一致效果,达到殊途同归。
语篇层面和语用层面上文化因素的翻译,一般以归化法为主。当中西文化特征在语篇或语用层面上无法通融,使用异化法不易被译语文化接受,而采用归化法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时,多以归化法赢得听众。歌曲翻译最终应服务于听众的需求,以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为取向。以苏格兰歌曲“Auld hng Syne”的翻译为例,“Auld Lang Syne”的字面儿意思是“往日,往昔”,译为“友谊地久天长”,不但表达了原文所要表达的思想,又传达了曲名的语用意义,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当该曲以《魂断蓝桥》的主题曲被搬上银幕时,改译为“一路平安”,在众人分手的一刻演奏,新的译法与新的语义吻合。与影片情节相辅相成,有异曲同工之效。同是这首歌的翻译,在篇章层面也运用了归化的译法。译者摆脱原有两段歌词的束缚,补充创作了两段新词,依据中国文化和汉语语篇特点,对朋友离别之情加以描述,极大地丰富了原词的内容。四段歌词浑然一体,
没有生拼硬凑之痕,原汁原味地再现了汉语文体特征,在中国广为传唱。
在歌词翻译中,中西文化因素往往存在于多个层面,有的相同或相近,有的则差别较大。翻译时,应先作区分,相似相通的文化特征较好处理,可直接译介。对于相异的文化特征要作选择、调整,在各种不同的译法(如音译、直译、意译、直译加意译、释译等)间选择合适的方法。但因歌词翻译的自身特点,上述过程往往困难重重,难以实现,因为歌曲旋律是既定的,受节奏、旋律、用韵的影响,字数、字音、押韵等均受到限制。多重限制下再 兼顾文化因素的译介,往往不能选择一般文本翻译首选的译法, 因歌词翻译中英汉用韵的对应、音节和汉字的对应、旋律和声调的对应是首要的,否则译出的词合不上曲,不能唱。这就要求译 者灵活应变,必要时可逐“本”舍“末”。
对歌词翻译的文化研究除探索歌词中文化因素的特点、翻译原则、翻译方法外,还应包括歌词翻译与文化的互动研究,歌词翻译与文化交流、文化传承的研究以及歌词翻译文化史的研究等。
歌词翻译与文化的互动研究可以探讨歌词翻译与文化之间的作用与反作用。将文化的动态变化纳入研究范畴,研究文化的互通和融合、排斥和敌对对歌词翻译的影响,尤其是对文化因。素的译介的影响。
歌词翻译与文化交流的研究可以具体研究各语种、各文化间的歌词互译和文化互动的关系。如中英歌词翻译与中西文化交流的研究,英歌汉译对中国文化(歌曲)的影响,以及中歌英译对西方文化的作用和影响。
歌词翻译与文化传承的研究,可以探索如何在歌曲译介方面保持文化特色和底蕴,如何通过歌曲翻译弘扬民族文化,是否应以英歌的标准评判中歌;如何保持中歌的民族特色,防止传统文化遗失,等等。
歌词翻译文化史的研究,应追溯歌词翻译在本文化与他文化间交流、碰撞的历史和发展情况。
三 歌词翻译的文化研究的意义和启示
将歌词翻译与文化研究相结合,既丰富了翻译研究和文化研究的研究成果,拓宽了研究领域,又为两者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文化研究的理论探索对歌词翻译的理论和实践均有指导意义。
一直以来,无论翻译理论还是翻译实践的研究都极少涉及歌词翻译领域,对歌词翻译的文化研究也很粗浅。究其原因,是受学科界限的阻碍,听觉较视觉的短暂位轻以及理论和实践的脱节。翻译研究虽力求包罗各种翻译文本和类型,但
终因歌词翻译附属于歌曲演唱的听觉产品,其附属地位和瞬息而逝的听觉形式决定了它不易得到文本等视觉形式翻译产品所享有的关注。同时,歌曲演唱追求的是艺术表现和审美效果,歌词翻译属于翻译实践,具有鲜明的实效性,对其理论的研究,尤其是文化的研究不易被音乐界所重视。另一方面,翻译界兼备乐理知识和作曲、配译能力的研究者为数不多,而音乐界具有配译实践能力的作词、作曲家又少有人通晓翻译理论和文化研究方法。因此,歌词翻译的文化研究尚是一块处女地,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广阔的研究前景。
歌词翻译以其独特的音乐属性和艺术特点,填补了翻译理论和实践在艺术和其他感官形式的翻译研究中的空白,充实了传统的翻译研究,在扩大了研究对象的同时亦拓宽了研究领域,扩展了研究思路和方法。中西文化艺术成果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有以往研究较多的视觉产品,也有众多有待研究的听觉、嗅觉、味觉以及触觉产品等,其中不乏同歌词翻译一样与翻译文化研究紧密联系的翻译实体和翻译形式。所以,中国翻译界应拓宽研究视野,展开对处于边缘地位、应用范围有限、特殊类型的翻译实践的研究,挖掘翻译在其他学科和领域的具体应用,即重视具有独特性、混合性、实用性的具体翻译形式的研究。
而上述研究对象大多属于特定文化孕育下承载文化特性的文化产品,对其翻译的研究可以与文化研究和跨文化研究结合,揭示特定翻译形式的文化属性、文化作用和文化意义。这样的 探讨同样有益于文化研究的拓展和深入。文化研究不应只关注普遍的、纯种的、中心地位的文化产品,还应重视个别的、混血的、边缘地位的文化产品,这样才能构成更全面的文化研究,亦可得出有益的启示和整体的理解。
另外,翻译实践无法回避文化问题。任何由文化催生的翻译产品,其翻译过程都不可避免地面临不同文化的冲击、不同文化的抉择乃至文化价值观的引导。译者持何种文化价值观,是选择归化还是异化翻译策略,直接决定了直译还是意译等具体翻译方法的运用,决定了翻译产品的最后形式。对特殊翻译对象的文化研究可以指导译者对相应文化问题的认识和处理。但是,只有方向正确,才能达至理想的翻译效果,而相关研究可以帮助译者提升宏观的理论认识,指导具体的翻译实践。
四、结论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本身也对中西文化的联系和不同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我们希望这次调查可使同学对中西文化有进一步的认识,英文歌曲词汇简练,意味深长,有许多流行词汇和地道的表达法,对我们高中生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可以扩大词汇量,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中文歌流传了当代的优良传统,中文歌美妙动听,易懂,对汉语言学习也有很大帮助。
简要背景说明(课题是如何提出来的): 有多少英文歌词点缀在中文歌让我们记忆深刻,原来语言是没有界限的,甚至是相通的,所以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英文歌调和中文歌的魅力所存吧 课题的目的与意义: 目的:了解英语歌词在中文歌词的作用 意义:通过英文歌词与中文歌混合的作用,了解英文歌词在中文歌里的魅力所在,增强组员的凝聚力 主导课程:英语 相关课程:历史,语文 预期的成果(论文、调研报告、制作模型、实验报告等): 实验报告 表达形式(文字、图片、实物、音像资料等): 文字 活 动 计 划 姚孙艳负责组织安排工作 任务分工 周思敏和陈慧婷负责资料的整理和归纳 刘艳仪和黄耀权负责输入和摘记工作 活动分阶段实施 时 间 第一阶段 2013.5.18 第二阶段 2013.5.19 张艳莎和吴春莹负责资料的查找工作 第三阶段 2013.5.20 步骤 主要任务 确认课题 查阅资料 具体研究实施 课题结题分析归纳整理 形成开题报告 阶段目标 形成阶段性研究计划和调查报告 形成课题报告和论文 活动所需的条件:网络技术条件 1、图书资料:英语角报刊 2、实验室(设备)如:电脑,电视 3、交通工具如:自行车 4、其它(计算机上网)网络计算机
正在阅读:
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相关知识问答06-25
干气密封介绍(上) - 图文11-18
食物中获取八种必须氨基酸09-04
送东阳马生序 原文和翻译对照05-04
2018上海市奉贤区中考语文一模试题(版含答案解析)12-02
谢谢你环卫工人作文400字06-23
航空安全员训练大纲及考核管理规定12-13
香港美女图02-19
校园防诈骗知识教育宣传活动总结范本参考03-25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歌词
- 研究性
- 英文
- 中文
- 差异
- 报告
- 学习
- 光学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2010年)
- MBA市场营销案例集
- 如何在 Word 中输入音标
- 代谢综合征试题正面
- 怎样把事情写具体
- 山东省单县职高高中化学教案:2.1共价键(第2课时)教案(人教版
- 最新牛津苏教三年级上册《unit 1 hello》教案1.doc
- x年月中国移动通信网络质量语音业务dt测试报告-哈
- 个人工作总结与反思
- 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复习资料
- 政府经济学试卷
- 美术
- 卡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图文
- 2010EXCEL试题(卷)
- 2014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 专题三 战争与和平
- 上海师范大学经济地理学历年考研真题试题(1999-2007)
- 电大英语4词汇与结构必考汇总
- 瓷砖铺贴方式和风格来决定铺贴方式吗?
- 略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 党支部查找问题及整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