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走进基层,心系单支调研报告

更新时间:2024-01-10 23:35: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山东大学(威 海)

海洋学院暑期实践团队报告(论文)

报告(论文)题目:关心农村单支妇女,我们在路上

第一部分 项目背景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背景及意义 三、调查研究方法及说明 第二部分 研究思路与调查内容

一、研究思路 二、调查内容

第三部分 材料获取、数据收集和研究方法 一、材料获取、数据收集 二、研究方法

第四部分 团队感受实践的大体流程

第五部分 数据的整理及分析 一、数据的整理 二、数据的分析 三、数据的展示

第六部分 社会实践结论

第七部分 针对此问题我们团队提出了相关的讲义对策 一、问卷设计并修改 二、走访镇政府及相关单位 三、派先锋取得村委证明 四、团队下乡实地问卷采访 五、具体线路展示 第八部分 团队感受

第九部分 文献参考

2

农村单支妇女问题调研

摘要:近年来,国家十分关注农民工的生存问题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问题,当我们

在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有序的转移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同时,一个新的群体出现,他们就是农村“家庭单支”妇女。“丈夫外出妻留守”的家庭生活模式越来越普遍存在,农村单支妇女的婚姻和心理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应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关注。(“家庭单支”妇女是一群介于留守妇女与非留守妇女的新型群体,丈夫虽在本市或就近的城市打工,但由于各种原因只能2至3个月回家,而自己留在农村照顾老人与儿童并且承担了大部分的农务劳动的农村单支妇女。)

关键词:农村单支妇女 照顾老人与儿童 劳务 一、 导论

(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

1、研究背景

1、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关爱农村留守妇女儿童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最大限度增加社会和谐因素的一项重要内容。 2、2008年,中国农业大学的一项调查显示,全国有8700万农村留守人口,其中包括2000万留守儿童、2000万留守老人和4700万留守妇女。留守妇女占到留守人口的一半。经调查研究显示,63.2%的留守妇女经常感到孤独,42.1%的留守妇女经常或有时哭泣,69.8%的留守妇女经常感到烦躁,50.6%的留守妇女经常感到焦虑,39.0%的留守妇女经常感到压抑。 3、讲述中国农村留守妇女自强不息、努力改变自身生活现状故事的电影剧本《守望女》,这是一部献给中国广大农村留守妇女的故事片,更是一部展示给全社会的故事片,日前通过国家电影管理局审理,获准拍摄。

4、2012年8月13-14日,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到河北省等省就关爱农村留守妇女工作进行专题调研。

3

5、在119消防安全宣传日来临之际,威海市环翠消防深入辖区农村,为留守妇女开办消防知识“扫盲班”, 提高农村留守妇女对消防安全的认识,增强农村抗御火灾的能力。

2、研究意义

农村单支妇女处于老人和孩子的中间,是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问题的中间群体,解决了她们的问题对老人和留守如同问题的解决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可见单支妇女问题的存在,给构建和谐社会带来了新的难题,但要认识到关爱单支妇女是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方面。所以,关爱单支妇女对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社会要正视这一问题,通过真挚的人文关怀和合理的制度安排逐步缓解单支妇女的困境,比如,为单支人口发放通讯补贴,为务工人员提供休假和探亲福利等,最大限度增加社会和谐因素。

(二) 研究思路与调查内容

1、研究思路

本文采取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实证研究方法,按照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开展研究。首先立足对山东省威海市农村单支妇女基本情况的前期了解,进行分类分析,确定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设计调查问卷,确定访谈提纲和对象,访谈对象主要为农村单支妇女。横向上实地走访了泽头、宋村、葛家等7个镇政府,纵向上分别选取各镇的几个村进行分类访谈。通过横向和纵向的深入研究,将研究对象细分,全面掌握威海市农村单支妇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获得大量详实的材料。最后在统计分析调查数据和访谈材料的基础上,分析目前威海市农村单支妇女的现状、存在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2、调查内容

根据威海市农村单支妇女的实际情况,本项目根据总体研究方案确定了具体的调查内容,包括镇政府对单支妇女的认识程度,村委会成员对妇女的关心程度及村文化的建设,单支妇女个人对生活现状的感受。

(三) 材料获取、数据收集和研究方法

1、 材料获取与数据收集

研究材料来源为实地调查访谈与收集国家公开颁布的有关文件资料。本项目的数据来源为问卷调查所得到的数据。利用数理统计的方法,本项目对相关的数据进行了SPSS处理,问

4

卷统计的数据处理和制图、制表使用SPSS软件完成。本项目对于获取的数据进行了严格审查,以确保质量。

2、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法。

本项目采用文献研究法。文献阅读范围主要是近几年国内正式发表的关于农村单支妇女的调查报告以及国家公布的有关政策规定,同时本项目还针对性的着重研究了山东省威海市的相关政策,在仔细阅读的基础上进行了必要的文献综述,以此作为课题研究的理论支持。

本项目利用个案研究法对全国整体情况把控的基础上,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山东省新兴城市威海。近几年,威海市发展迅速,物价较高,大量本地农村男子来到市里或临近城市打工,从而产生了农村女单支妇女问题。根据研究需要,仔细分析了威海市农村的具体情况,加以实地调查分析,通过深入走访、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数据。依据威海市农村的实际情况,本项目对单支妇女进行了详细的调查。

本项目采取问卷调查和网上问卷调查等方法,针对于威海市农民单支妇女的实际情况和项目研究方向,有针对性地设计问卷,通过定点发放问卷获得了一手数据,并对调查搜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为后期的项目分析提供了翔实的资料依据。

本项目采取了实地访谈的研究方法,并通过此方法获得更具说服力、真实性的数据。根据项目需要,选取了镇政府、村委会成员、单支妇女个人为对象逐步深入,采取实地访谈的研究方法为项目的研究问题提供了大量有深度的资料。

(四)实践的大体流程

根据前面的准备,我们开始着手设计调查问卷。我们多次聚集在一起开会,大展头脑风暴,集思广益。从最初的人手设计一份到最后的集成精简,调查问卷终于跃然于印刷纸上。看着我们辛苦脑力劳动换来的成果,我们彼此心照不宣的微笑着,满怀信心地期待着接下来的实地调研之行。

我们的实地调研之行第一站设在了威海市的羊亭村。一清早,我们就坐上了去往羊亭村的小客上。路上景色迷人,我们紧张的的心情也随着越来越灿烂的阳光逐渐平复。上午十点

5

我们准时到达镇政府的妇联,妇联主任亲自接待了我们,并对我们的调研表示了高度支持和赞扬。随后,主任在接受了我们采访小组的采访之后,又帮我们联系到了其他几个村落,好让我们进行实地调研。在羊亭村走访调查期间,虽然我们有过充分的准备,但对于一些村民们的问题我们还是感到难以理解回答,这更加坚定了我们要做好该项调研的决心。

随后,我们在羊亭村实践的基础上,总结了接下来的实践的可借鉴之处,反省了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可行的改进措施。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到了实地调研之行第二站荣成市崖西镇北崖西村。这里民风淳朴,村民们对我们的调研也都很支持。所以在有了前期更加充分的准备的基础上,这次调研我们做的很是顺利。调研结果也和羊亭村情况类似,同时也并没有出现突发或者意外状况,一切都在我们的计划之中。于是我们都信心满满的期待着往下的实地调研。

经过前两次的实地调研,我们这些队员基本上都具备了协作进行调研以及解决应对一般性采访困难的能力了。于是我们经过集体商议,最终决定对接下来的几个村的调查时先派一个先锋去探探路,拿到村委证明后以方便我们团队对农村单支妇女的采访,然后把我们这个大队伍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都有自己的负责人。但同时各个小组又相互联系,整个组织紧密协作。无论是哪个小组遇到了困难,我们都及时商讨给出解决之策。就这样,我们几乎是同时完成了南桥村、金北村、孔格庄村、于家河村、岛集村、里岛村这些村落的实地调研。在有限的时间里扩大了调研的范围,收集到更多的农村单支妇女的调查数据。更加客观的表示出农村单支妇女的生活和精神压力。

经过为期14天的实地调研,我们总共调研了26个村。从第一个村的紧张心情,到最后一个村的沉重心情。我们一步一个脚印,步履越来越沉重。不是因为身体有多累,而是因为我们耳听眼观这些单支妇女们的生活,心情怎么也轻松不起来了。在这之后,我们就着手开始通过SPSS软件对网上和现实生活中的调查问卷进行数据分析了。

6

具体路径:山大——威海妇联——环翠区羊亭镇政府——镇妇联——羊亭村 山大——乳山市——夏村镇——东耿家村——街道办事处 山大——荣成市——崖西镇——北崖村

山大——文登市——岛集——里岛——虎口窑——埠子场——于家河——虎 口山——北桥——姚山头——南桥——泽头

山大——文登市——金南——金西——金北——臧格庄——草埠——周格——道口——廒子埠——泽头

山大——文登市——泽头——高家庄——大洼——孔格庄——林村——大英——小英——院西——院东——东宋格

(五)数据的整理及分析

从调查问卷数据分析反映的情况来看,威海市作为一个正在发展中的地级市,由于各地的发展状况不同,所以结果也不同,有的主要是丈夫去工地打工,有的则是在家弄大棚等,但妇女的压力都比较大的情况一样比较明显,大体分为三个不同的年龄段,即30—40,40—50,50—60三个不同年龄段的妇女,30—40的妇女主要考虑孩子的教育问题,40—50的妇女主要担心孩子的婚姻及工作问题,还有老人压力等,50—60的妇女相对来说还是感觉还不错,她们主要还是照看第三代,具体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健康水平差。大多数农村单支妇女每天将大量精力用于家务劳动、照顾老人、抚育孩子,在农忙季节,日平均劳动生产时间为8.5小时。由于劳动强度大,容易积劳成疾。

其次是子女教育难。调查中,子女教育成为单支妇女最头痛的问题。85%的妇女认为子女教育压力大,这主要表现在多数妇女因自身文化程度较低,除了在经济上、生活上能为子女提供一定的支持外,无力在子女的知识传授和道德教育上给予有效的引导,只能听之任之,

7

导致部分子女缺乏管教,学习的自觉性差,成绩不突出。同时,在单支妇女家庭中,父亲和母亲的角色全由母亲一人承担,孩子缺少父爱,家庭角色缺位,而且过度的劳累和心理压力,使她们没有时间与子女进行必要的交流沟通,对孩子的教育引导、心理发展、健康成长等均会产生不良影响。

再次是安全系数低。由于男性劳动力外出,留守家庭缺乏安全防范能力,单支妇女容易受到不法分子的侵扰,家中失窃、滋扰时有发生。大部分农村单支妇女没有安全感。同时,由于常年两地分居,单支妇女夫妻双方只有依靠打电话来沟通,少数夫妻几乎不联系,致使部分夫妻之间缺乏交流沟通,双方相互猜疑,婚姻感情危机较大。据调查了解,在农村离婚人群中,因丈夫外出打工导致离婚的比例直线上升。

透过表面,我们不难发现大部分单支妇女还是感觉自己很累,她们不仅忍受繁重的家务劳动,而且也忍受心理的煎熬,除了在丈夫外出打工的时候为他们提心吊胆,家里儿女老人们的生活也要照顾的无微不至。单支妇女独自面临家庭中几乎所有的问题无法得到及时的排解和安慰。这样就导致了孤独感加重。单支妇女们思想保守,负担重,活动范围小,基本上是围着锅台转、围着儿女和老人转、围着田间地头转,有的甚至还要去村镇企业打工,性格上渐渐变得孤僻,内心感到孤独,甚至产生出严重的孤独感。其实,在结婚前,她们中的好多人也曾在外面打工,但是她们为了照顾孩子和老人,只好回乡留在村里,除了干活、带孩子,就只能看电视,和邻居瞎聊,她们也心有不甘。“我也想找点工作,可是孩子的监护及教育和给孩子做饭,怎么办?”被采访者甲如是说。

69.8%的单支妇女经常感到烦躁,50.6%的单支妇女经常感到焦虑,39.0%的单支妇女经常感到压抑。丈夫外出打工,与丈夫一同去打工,孩子没人看管,怕荒废了孩子未来和前程,在家管教孩子,伺俸公婆,又不能和丈夫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长期的性压抑,

8

让她们烦躁而焦虑。她们就是这样艰难地选择着这种痛苦的生活,忍受着与分居的孤寂。繁重的体力劳动似乎还不难承受,让她们更加难以忍受的是长期的性压抑。

本模型采用的数据来源于调查派网上问卷调查及实地考察的数据

取样的时间为2012年9月3日9时至21时,调查表主要“家庭单支”妇女所面临的现状及其看法构成。

具体的调查结果如下:

被访者需要赡养的老人 频率 百分比 3.4 31 有效百分比 3.4 累积百分比 3.4 有效 没有 一位 两位 三位 四位及以上 合计 1 9 15 2 2 31 34.5 51.7 51.7 86.2 6.9 6.9 6.9 93.1 6.9 100 29 100 100 被访者在丈夫出城务工以后对现有的经济和生活的满意状况 频率 百分比 有效百分比 累积百分比 有效 非常满意 比较满意 一般 不满意 合计 3 9 13 4 29 10.3 10.3 10.3 31 31 41.4 44.8 44.8 86.2 13.8 13.8 100 100 100 有效 累积百分比 被访者需要抚养的未就业子女 频率 有没有 8 百分比 百分比 27.6 27.6 27.6 9

效 一位 9 31 31 58.6 两位 10 34.5 34.5 93.1 三位及以2 6.9 6.9 100 上 合计 29 100 100 被访者烦恼事倾诉对象 有效累积频百分百分百分率 比 比 比 有朋友 10 34.5 34.5 34.5 效 同乡人 8 27.6 27.6 62.1 丈夫之外4 13.8 13.8 75.9 的家人 丈夫 7 24.1 24.1 100 合计 29 100 100 被访者在丈夫外出打工后所从事的生产和家务劳动情况 有效累积频百分百分百分率 比 比 比 有完全胜任 6 20.7 20.7 20.7 效 基本胜任 17 58.6 58.6 79.3 力不从心 3 10.3 10.3 89.7 基本不承3 10.3 10.3 100 担 合计 29 100 100 被访者在农闲之余所做的活动 有效累积频百分百分百分率 比 比 比 有打麻将或5 17.2 17.2 17.2 效 牌 串门聊天 14 48.3 48.3 65.5 看书 3 10.3 10.3 75.9 看电视 1 3.4 3.4 79.3 健身活动 3 10.3 10.3 89.7 发呆或闲3 10.3 10.3 100 坐 合计 29 100 100

10

被访者所面临的最大问题 频率 百分比 有效百分比 累积百分比 有效 子女教育压力大 养老人困难 夫妻感情出现问题 心理压力大 本人身体不好 缺乏安全感 合计 15 51.7 51.7 51.7 1 3.4 3.4 55.2 3 10.3 10.3 65.5 2 6.9 6.9 72.4 4 13.8 13.8 86.2 4 13.8 13.8 100 29 100 100 被访者的主要愿望 有效 累积百分比 频率 有效 可以工作增加收入 夫妻团聚过稳定的家庭生活 得到健康服务 子女就学得到托管 合计 29 9 11 6 3 百分比 百分比 10.3 10.3 10.3 20.7 20.7 31 37.9 37.9 69 31 31 100 100 100 (六)社会实践结论

经过团队维持14天的社会实践,深刻的发现不同年龄段农村单支妇女有共同忧愁的同时,又各自有着不同的生活困扰,30—40岁的妇女,她们的父母还年轻,可以自理生活,主要困扰还是来自孩子的教育问题,如今在农村的学校已经成为老师的练兵场,等练好了就立马去市里教学,体现了教育的不公平。然后40—50岁的农村单支妇女,她们可以说是最累最

11

苦的了,相信每位老师应该也是出于这个年龄段的,应该能够体会到这种感觉,她们不仅承受来自孩子的压力,还承受着来自父母的压力,现在她们的孩子已经到了要结婚的年龄了,可是一农村的收入想要在市里买套房子哪是那么容易,况且现在她们的父母基本上都70多岁了,压力真的蛮大的。最后就是已经成为奶奶的了,她们已步入花甲,在她们眼里只要宝贝孙子好就什么都好,至于丈夫为何我出打工,主要还是很为了减轻孩子们的负担,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上面主要是身处不同年龄段的单支妇女特有的困扰,现在来说说她们共同的吧,不用说,主要还是来自劳务和心理上,想想在一个家庭里,丈夫不在家只靠一个女人,那是谈何的容易啊,况且还没有城市人正常的夫妻生活,还有在采访中我们发现大多数的农村妇女不太喜欢参加村里的娱乐活动,提出为何不去参加村里的文艺活动,其大部分的答案是累,不想去,可见她们还是处于小农思想,认为不能为自己创造财富的事情都是扯淡,也有部分人觉得自己的水平太差,不好意思参加。可见要解决她们的问题还是要从精神上做功夫。

为什么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大部分人都把目光放在了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的身上了呢,她们可是处于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中间的人啊,她们一直默默的当着夹心饼干,也许我们的成果不是那么的令人满意,我们的文采没有那么的绚丽,但是至少我们打开了一扇大门,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她们的存在,我们希望通过这次的社会实践能够唤起更多人的关注,关注她们,帮助她们,让社会更加和谐。

(七)针对此问题我们团队提出了相关的

讲义对策

12

在对上述问题的解决应对方面,我们并不专业。所以我们以网络为平台,广泛征集广大网友的建设性的意见;同时也采访到一些政府部门的官员,询问他们关于此类问题的看法以及解决之道。最终我们觉得,城乡二元体制是形成单支妇女现象的根源。对这一群体,社会还缺乏足够的关注,对单支妇女的系统研究基本处于空白。全国妇联《中国农村妇女状况调查》中指出,农村家庭中的两地分居状况,不但可能影响到农村劳动人口的性别结构,也会影响到农村家庭的婚姻生活质量。农村妇女主观上并不愿意分居,很多农村家庭尝试过举家外出,可一旦生了孩子,他们微薄的收入没办法在城市维持三口之家,最后基本是女方带孩子回农村。在现有条件下,全社会应加大对单支妇女问题的关注,给予单支妇女更多人性化的关怀政府应加大对单支妇女的扶持力度,强化对她们的技能培训,提高其素质。“农村妇女文化素质低,处于弱势,只有加强文化知识和生产技能培训,才能提高自身素质,才有提高自身地位的条件。”在解决单支妇女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时,一方面要帮助她们树立主体意识,鼓励她们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另一方面,要加大社会扶持力度,确保她们的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实现她们的自身价值。

此外,我们还应探索长效机制,设立关爱基金。关爱单支妇女必须建立一种长效机制,让关爱行动不断拓展、不断延伸。一是政府举定旗。关爱单支妇女,党委、政府责无旁贷。按照“政府投、企业捐、各界帮”的思路,尽快设立帮扶单支妇女基金,确保单支妇女爱有所依、困有所帮。同时,把关爱行动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健全农村单支妇女安全保护工作联动机制,明确部门职责,最大限度地避免农村单支妇女的身心遭受伤害。二是妇联牵好线。妇联是农村单支妇女的“娘家”,是妇女工作的“管家”。因此,妇联应唱好主角、牵好“红线”,千方百计出思路、想办法,设身处地地为农村单支妇女解难题、谋利益,切实做好心理疏导和心灵抚慰工作,缓解她们的心理压力,调适她们的精神状态,真正让她们都能在同一片蓝天下快乐生活、共享和谐。主动协调相关部门为单支妇女提供帮助和服务,

13

不断拓宽关爱行动的有效途径,确保关爱行动深入持久地开展。三是企业善助阵。着力引导企业关注妇女事业,通过捐助活动解决农村单支妇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充分带动社会力量为其提供更多的帮助。四是社会齐动手。围绕实施“送温暖、献爱心”行动,组织动员党员、干部、企业、各界人士,等为单支妇女做好事、办实事,让她们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五是爱心大派对。

突出人本理念,开展关爱行动。单支妇女基本处于亲情的盲区、关爱的偏远区,亟需社会各界倾注真情、给以关爱。重人文关怀。以“幸福快车”、“亲情连线”、“鹊桥相会”等活动为载体,为单支妇女家庭团圆、亲情聚会提供机会、搭建平台,用人文理念给予温暖,用关怀举措真情帮助,使单支妇女不再孤单。重教育引导。以广场文艺、能手比赛等为载体,开展健康丰富的文化体育活动,减轻单支妇女精神负担,引导其形成文明、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重互助合作。由妇联协调推动,本着就近便捷、自愿互助的原则,开展邻里文明互助和城乡互助活动,做到在生产上互相帮助、生活上互相照顾、安全上互相关照、精神上互相安慰,努力增强单支妇女生活自信心。重技能培训。以种植、养殖等传统产业和编织、刺绣等新兴产业为重点,有步骤、分层次、全方位地进行技能培训,让农村单支妇女中的致富能人和科技带头人脱颖而出,做到以培训促创业、以创业带就业,使单支妇女在生产生活中自强自立。

建设服务阵地,构架关爱网络也是可行之道。依托妇联组织,整合各方资源,汇聚各界力量,按照“建立关爱场所、开展扶助活动、拓展服务平台、延伸亲情触角”的思路,落实工程资金,建设关爱阵地,做到活动场所健全、活动开展经常,切实解决单支妇女这一特殊群体、弱势群体的切身利益问题。建设服务中心,深入开展关爱活动。在单支妇女比较集中的区域建设单支妇女服务中心,着力完善各项配套服务功能,扎实开展多种形式的关爱活动。

14

整合各种资源,积极架构扶助网络。以村(社区)为单位,整合学校、村委会、社会及司法服务中心、心理咨询室等各方力量,建好村级“单支妇女之家”。从各个层面对单支妇女进行帮护、管护、呵护、保护、关护,架构起有力、有效的服务网络。树立先进典型,着力打造服务品牌。通过单支妇女关爱行动“标兵”、“示范点” 等创建活动,树立起一批先进典型,着力打造强势服务品牌,面对面帮助,心贴心服务,形成全社会关爱农村单支妇女的良好局面,加快创新社会管理的步伐,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同时有关部门还应高度重视农村单支妇女这一特殊社会群体,政府部门应该努力改善单支妇女的生活环境,进一步拓展农村医疗服务内容和领域,大力维护单支妇女的合法权益。应该通过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多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让青壮年劳动力能实现在本地就业,从根本上解决劳动力大量外出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从而减少农村单支妇女家庭,推动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同时制定针对农村单支妇女的扶持政策和措施,调动农村单支妇女参与小康建设的积极性,积极开展精神上扶志、生活上扶贫、能力上扶技、经济上扶业的“四扶”活动,缓解单支妇女生活压力,帮助单支妇女解决生产生活问题。

(八)团队感受

十几天的“关注农村单支妇女,我们在路上”实践调研,我们从城市到农村,从县镇到小村,酸甜苦辣咸洋洋滋味都有,但更多的是多方面的收获。我们此行,即进入政府机关与相关领导交谈,又深入农村与平常百姓畅谈,不同的地点不同的人我们掌握了与他人沟通的技巧。我们明白,礼貌地用真诚和笑容与别人交流很重要,而且,有自己清晰的目标与要求别人才会理解你,帮助你获得相关信息。

在威海相关村镇走访时,我们更加深刻的感受到“民生”这一词在我们心中的分量,明白了构建和谐社会中关爱单支妇女的重要性。我们也大都是农村来的孩子,体会到父母的艰辛,我们有了更大的动力去奋斗,为父母分担家庭责任。

15

这次“关注农村单支妇女,我们在路上”实践活动给了我们更多的责任和挑战,也使我们获得了更多的能力与认识。从课题的选定到组建好我们的团队再到一起为活动奔赴往返,到最终完成我们的成果,一步步一天天,我们与它一起成长。我明白了自信和沟通很重要,虽然在活动进行时,不可预见的辛劳与看不到的成果让我们锐气大减,但我们不甘放弃,我们不畏艰辛,我们年轻,我们不怕输。我倔强地相信我们可以坚持到最后,并拿出像样的满意成果,这就是回报。

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那些人就是我们最好的老师,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我们可以向他们学习很多知识、道理。实践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运用所学知识实践自我的最好途径。亲身实践,而不是闭门造车。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飞跃。增强了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步入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还需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用知识武装自己,用书本充实自己,为以后服务社会打下更坚固的基础!

通过这次的“关注农村单支妇女,我们在路上”社会实践活动,我们逐步了解了社会,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认清了自己的位臵,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对自身价值能够进行客观评价。这在无形中使我们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增强了自身努力学习知识并将之与社会相结合的信心和毅力。对于即将走上社会的大学生们,更应该提早走进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磨练品格、增长才干、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舞台。在这里我们真正的锻炼了自己,为以后踏入社会做了更好的铺垫,以后如果有机会,我会更加积极的参加这样的活动。

这次“关注农村单支妇女,我们在路上”实践活动,丰富了我们的实践经验,提高了我们的团队合作能力,使我们通过这次实践更加了解社会,这次实践活动意义深远,对我们的帮助享用一生。作为一个21世纪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引导我们走出校门、步入社会、并投

16

身社会的良好形式;我们要抓住培养锻炼才干的好机会;提升我们的修身,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与意识。同时,我们要树立远大的理想,明确自己的目标,为祖国的发展贡献一份自己

的力量

(九)参考文献

农村留守妇女问题探讨

李小华 阮积嵩

【摘要】:近年,农村留守妇女现象已经成为农村和谐社会建设中不得不正视的一个问题,留守妇女现象给农村社会治安、经济发展、家庭和睦等带来了较大的冲击。农村留守妇女问题解决得好坏,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文章对农村留守妇女现象作出探讨,以求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

【作者单位】: 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法律系刑法教研室;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法律系党总支; 【关键词】: 农村 留守妇女 问题 对策 【分类号】:D442.6 【正文快照】: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展加快,农村男劳力特别是壮男劳力外出打工人数越来越多,不少村子成为名副其实的老人、妇女、儿童村,村子里仅剩下妇孺和儿童,农村留守妇女的队伍越来越壮大,留守妇女的问题日益突出。留守妇女问题直接影响当地经济的发展,更关系到子女的成长、家庭的和睦和

更多同类文献

【参考文献】

17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张辉;陈娜;;重视农村留守妇女问题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党史博采.理论;20061

年07期

范丽娟,程一;留守女:现代农村社区的一个新群体[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年02期

3 李柳红;李广贤;;关注农村留守女性 促进和谐社会构建[J];理论界;2005年S1期

孙斌园;安徽省消防总队就一起纵火杀人案提醒打工者外出前做好留守妻儿安全防范4

[J];山东农业;2000年02期

5 朱桂琴;;农村“留守女性”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思考[J];天中学刊;2006年04期 6 徐丽;;贵州农村留守妇女生活现状研究[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0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魏翠妮;农村留守妇女问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余益兵;方明;王莉;王东;;中国农村留守妇女研究述评[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1

版);2011年01期

2 邓倩;;从农村留守妇女文化生活现状谈乡镇图书馆建设[J];图书与情报;2010年03期 3 许多澍;十五年间征婚主体及其择偶标准的变迁——以征婚广告为分析切入点[J];长白

18

学刊;2005年05期

薛子帅;李化树;;农村留守妇女婚姻家庭情况调查报告——以四川省南充市留守妇女4

为例[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鄢木秀;;留守的女人 困惑的心——农村留守妇女权益的缺失和保护[J];重庆社会工作5

职业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余显亚;;劳动力外流对农村留守人口的影响——对重庆市一村民小组的调查[J];重庆6

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5年06期

汪梅;;城市女性农民工健康状况及体育参与特征研究——以河北省部分城市为例[J];7

成人教育;2010年09期

8 聂焱;;农村劳动力外流对女儿养老的影响[J];当代经济;2011年01期 9 邱方明;;浅谈博弈的思想在婚姻辅导中的应用[J];当代经理人;2006年03期 1

刘庚常;孙奎立;张俊良;;我国家庭关系的变动特点及其影响[J];东岳论丛;2006年02期 0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徐安琪;;婚姻暴力研究:概念厘清与性质区分[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1

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7年

谢雨锋;杨晖;;西安市农民工社会融合状况调查报告[A];道路 创新 发展——陕西省社

2 会科学界第三届(2009)学术年会暨陕西省社会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社会保障与就业

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应会君;黎瑛;;欠发达地区农村留守妇女生存现状分析及出路探讨——以江西省赣州

19

市为例[A];第二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红;拉祜女童的教育选择[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2 李长娟;社会性别视角下乡村女教师生涯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欣欣;现代性体验下苗族乡村妇女的家庭生活[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张雯莉;劳燕分飞为哪般?[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陈玉英;基督教信仰对妇女婚姻满意感之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卓惠萍;论政府对农村性别文化的型塑与重构[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韦向阳;农民工与中国农村现代化[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8 林燕;二元结构下的劳动力非家庭化转移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9 朱晓敏;新疆农村劳动妇女素质与发展问题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9年 1

郑国华;社会转型与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0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玉苗;传统与现代之间[D];云南民族大学;2009年

2 陈云;80后在校硕士研究生婚恋观的调查与分析[D];山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慧娟;公共政策视角下的失地农村妇女就业现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4 郭喜亮;农村留守妇女的婚姻幸福感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孟庆玲;热播情感剧中的“围城”[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0

6 代增丽;新时期中国家庭道德及家庭美德建设研究[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0年 7 王晓;农村留守妇女的社会支持网络问题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8 毛桂芸;农村留守妇女社会适应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胡可为;论离婚自由的限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

赵元元;丈夫进城之后[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0

【二级参考

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平;从乡镇企业到外出务工[J];读书;1996年10期

2 金一虹;城市化──妇女发展的又一机遇与挑战[J];妇女研究论丛;2001年06期 3 郑真真;关于人口流动对农村妇女影响的研究[J];妇女研究论丛;2001年06期 4 林惠俗;加快农村妇女非农转移的一些思考[J];妇女研究论丛;2003年S1期 5 钟涨宝,狄金华;土地流转中女性的地位与权益[J];妇女研究论丛;2005年01期

6

年06期

范丽娟,程一;留守女:现代农村社区的一个新群体[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

年02期

朱梅;应若平;;农村“留守妻子”家务劳动经济价值的社会学思考[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8

(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张宏宏;留守女成因及其从业行为分析[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

21

陈成文,孙中民;二元还是一元:中国户籍制度改革的模式选择——国际经验及其启示9

[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02期 1

项丽萍;;农村留守女:一个值得关注的弱势群体[J];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01期 0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金一虹;社会变迁中的苏南农村性别分工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2 魏翠妮;农村留守妇女问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建峰;;德州市农村地区居民环境意识调查分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年09期

罗箭华;;农村居民环境道德现状调查与对策——以广西S镇D屯为例[J];河北农业科2

学;2010年06期

3 许红缨;董宇;;江西留守妇女问题的调查与分析[J];老区建设;2011年06期

4

版);2007年03期

5 顾霁虹;;关于“减少农民”对策的探讨[J];法制与经济(下旬刊);2009年11期

李文波;韩新宝;;大学生村官流失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06

年03期

岳雷波;;农村留守妇女问题与新农村建设[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

22

7 陈冬仿;;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权益保护问题及对策[J];法制与社会;2008年14期

贺明银;;浅析欠发达地区农村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8

科学版);2010年03期

罗恢远;罗锦儿;;和谐社会视野下惠州农村矛盾分析及对策[J];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9

版);2009年01期 1

陈明;郑仲;;灾后农房重建若干问题探讨[J];资源与人居环境;2009年16期 0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卢红岩;秦明周;;新时期我国农村妇女土地权益侵害研究[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新1

时期河南土地供需态势与城乡统筹发展”论坛文集[C];2008年

徐平;;试析税费改革后的农村干群关系及其对策[A];“社会学与贵州?十一五?社会发2

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刘晓璇;;基于多元统计分析的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综合评价[A];经济发展与管理创新--3

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李雪斌;;从文化根源探析农村反邪教机制[A];社会文化建设与邪教防范研究学术论文4

精选[C];2004年

何凤莉;;浅析农民工市民化障碍[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5

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杜振强;;改革开放与福建青少年成长发展[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6

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3

柳祥珍;水延凯;;抓好村民自治的小康村建设[A];广西老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会学术研讨7

会论文选辑(2002—2004)[C];2002年

田筑平;姚思勤;;把科学发展观融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A];贵州省科学社会主义暨政8

治学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李晶;;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居民媒介素养——对浙江金华农村居民媒介素养现状的实9

证调查[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7):媒介素养与公民素养论文集[C];2007年 1

杜志雄;;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关键[A];第十一届中国科协

0 年会第26分会场都市型现代农业学术研讨会论文专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李静文 采写;农村生活质量“步步高”[N];雅安日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明慧;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居民文化娱乐投入[N];中国改革报;2008年 3 记者 俞艳婷 通讯员 彭峰;舒适乡村生活令城里人心动不已[N];嘉兴日报;2010年 4 王志恒;甘肃陇南逾3万重建户房屋竣工[N];中国社会报;2008年 5 黄远贵;含山投入1.3亿夯实民生工程[N];巢湖日报;2008年

6 王继民;通榆4000户农民将告别泥草房[N];吉林日报;2008年 7 ;农村居民:外出旅游渐成时尚[N];解放日报;2008年

8 本报通讯员 原杰 江立通;让农民住有所居[N];人民代表报;2008年

9 记者 陶玮 通讯员 徐俊贤;农村居民尽享公共文化服务[N];嘉兴日报;2009年 1

记者 温正平;康县农村居民现金收支大幅增长[N];陇南日报;2009年 0

24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安春明;吉林省农村居民幸福感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李佳;中国农村居民利益关系和谐初论[D];吉林大学;2010年

3 朱晓敏;新疆农村劳动妇女素质与发展问题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9年

4 赵国友;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5 王中汝;政治发展视野中的乡镇政权改革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6 贾先文;农村公共服务的社区化问题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与剑;农民工工会组织建设的社会学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2 廉玉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3 杨选科;农村留守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4 赵晓歌;萧山农村居民的主观生活质量[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5 苏齐松;河南省农村社会保障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6 黄忠球;农村税费改革对村民自治影响分析及对策[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7 刘宏涛;新时期青年志愿服务问题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8 张丽霞;新农村建设时期我国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探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9 李兴华;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7年 1

谢耿;我国农民民主法治意识现状及对策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9年 0

25

26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91s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