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份试卷汇总)2022-2022学年武汉市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统考试题

更新时间:2023-04-17 05:30: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高一(下)学期期末化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主族元素的单质从上到下,氧化性逐渐减弱,熔点逐渐升高

B.单质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F2>Cl2>Br2>I2

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它的气态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越强

D.还原性:S2->Se2-

2.下列变化中,不需要破坏化学键的是()

A.氯化氢溶于水B.加热氯酸钾使其分解C.碘升华D.氯化钠熔化

3.下列过程吸收能量的是

A.氨气液化B.断裂化学键C.生石灰溶于水D.镁溶于盐酸

4.既可以用来鉴别乙烷和乙烯,又可以用来除去乙烷中混有的少量乙烯的方法是( )

A.混合气体通过盛水的洗气瓶B.混合气体和过量H2混合

C.混合气体通过装有过量溴水的洗气瓶D.混合气体通过酸性KMnO4溶液

5.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煤的干馏B.石油的分馏C.石油的裂解D.蛋白质变性

6.下列反应符合如图所示的反应是 ( )

A.CO2与炽热的炭反应生成CO B.石灰石分解

C.Ba(OH)2·8H2O和NH4Cl固体混合D.食物因氧化而腐败

7.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2倍,Y 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Z2+与Y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W与X同主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大小顺序:r(Z)>r(W)>r(X)>r(Y)

B.Y分别与Z、W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相同

C.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W的强

D.Y的气态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的强

8.下列除杂试剂的选择或除杂操作不正确的是()

选项括号内为杂质除杂试剂除杂操作

A Fe(A1)粉NaOH溶液在过量的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

A.A B.B C.C D.D

9.实验室用乙酸、乙醇、浓硫酸制取乙酸乙酯,加热蒸馏后,在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上面得到无色油状液体,振荡混合液,有气泡产生,原因是()

A.产品中有被蒸馏出的硫酸

B.有部分未反应的乙醇被蒸馏出来

C.有部分未反应的乙酸被蒸馏出来

D.有部分乙醇跟浓硫酸反应

10.液态的植物油不能发生的反应是

A.酯化反应B.氧化反应C.水解反应D.加成反应

11.短周期元素R、T、X、Y、Z在元素周期表的相对位置如下表所示,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4。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X位于元素周期表第VA族

B.Z元素的简单气态氢化物分子间可以形成氢键

C.Y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强酸

D.五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R

12.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下列属于未来新能源的是( )

①天然气②太阳能③风能④石油⑤煤⑥生物质能⑦氢能

A.②③⑥⑦B.①②③④C.①②⑤⑥⑦D.③④⑤⑥⑦

1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两种原子构成的共价化合物分子中的化学键都是极性键②两种不同非金属元素原子间形成的化学键都是极性键③含有非极性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④只要是离子化合物,其熔点就比共价化合物的熔点高⑤难失去电子的原子,易形成阴离子⑥单质分子中不存在化学键,化合物分子中才存在化学键⑦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

A.②⑦B.③⑦C.⑦D.①⑤⑦

14.下图表示某有机反应过程的示意图,该反应的类型是

A.聚合反应B.加成反应C.取代反应D.酯化反应

15.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气)+3B(气)2C(气)若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C的生成速率与B的生成速率相等B.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C.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A,同时生成3nmolB D.A、B、C的分子数之比为1:3:2

16.已知:还原性强弱:I->Fe2+。往100 mL碘化亚铁溶液中缓慢通入2.24 L(标准状况)氯气,反应完成后溶液中有一半的Fe2+被氧化成Fe3+。则原碘化亚铁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0.6 mol·L-1B.0.8 mol·L-1 C.1.0 mol·L-1D.1.2 mol·L-1

N4/Ni(OH)x光催化剂产氢机理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7.三元WO3/C3

B.Ni(OH)x降低了H+→H2的活化能

C.能量转化形式为太阳能→电能→化学能

D.WO3没有参与制氢反应过程

18.某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Cl2、O2、SO2、NO、NO2中的两种或多种气体。现将此无色透明的混合气体通过品红溶液后,品红溶液褪色,把剩余气体排入空气中,很快变为红棕色。对于原混合气体成分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

A.肯定只有SO2B.肯定没有Cl2、O2和NO2

C.可能有Cl2和O2D.肯定只有NO

19.(6分)一定温度下,在一个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3mol A和2.5mol 的B,发生如下反应3A(气)+

B(气)?xC(气)+2D(气),5分钟后反应达到平衡时,测的容器内的压强变小,同时C为0.25mol/L。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平衡时,A的浓度为0.75mol/L

B.平衡时,B的转化率为20%

C.D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mol/(L·min)

D.反应开始至平衡的过程中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在减小

20.(6分)甲基丙烯酸甲酯是世界上年产量超过100万吨的高分子单体,旧法合成的反应是

(CH3)2C==O+HCN→ (CH3)2C(OH)CN

(CH3)2C(OH)CN+CH3OH+H2SO4→CH2== C(CH3)COOCH3+NH4HSO4,

90年代新的反应是:CH3C≡CH+CO+CH3OH CH2==C(CH3)COOCH3,与旧法比较,新法的优点是:①原料无爆炸危险;②原料都是无毒物质;③没有副产物,原料利用率高;④对设备腐蚀性较小。正确的是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二、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21.(6分)有机物A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现取3 g A与 4.48 L氧气(标准状况)在密闭容器中燃烧,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水蒸气(假设反应物没有剩余)。将反应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浓硫酸和碱石灰,浓硫酸增重3.6 g,碱石灰增重4.4 g。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计算确定该有机物的分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有机物A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请写出有机物A可能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22.(8分)某课外小组设计的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如下图所示,A中放有浓硫酸,B中放有乙醇、无水醋酸,D中放有饱和碳酸钠溶液。

已知:①无水氯化钙可与乙醇形成难溶于水的 CaCl2·6C2H5OH;

②有关有机物的沸点如下:

乙醚34.7℃ 乙醇78.5℃乙酸1181℃ 乙酸乙酯77.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___________,浓硫酸的作用为____________;

(2)球形干燥管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参加反应的乙醇为CH3CH2l8OH,请写出用该乙醇制备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4)从D中分离出的乙酸乙酯中常含有一定量的乙醇、乙醚和水。若将其净化提纯,常先加入无水氯化钙,分离出_________;再加入_________(此空从下列选项中选择①碱石灰、②生石灰、③无水硫酸钠);然后进行蒸馏,收集77℃左右的馏分,以得到较纯净的乙酸乙酯。

四、推断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23.(8分)如图所示,已知A元素的最低化合价为-3价,D元素和B元素可形成2种化合物。试回答下列问题(均用具体的元素符号回答):

(1)写出它们的元素符号:

A______,B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

(2)A、B、C、D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最差的是_____;

(3)A、B、C的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_;

(4)A、B、C三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

(5)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元素C的非金属性大于B元素;__________。

五、综合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24.(10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前四周期,请回答有关问题:(相关均用具体化学用语回答)

1 ①

2 ②③④

3 ⑤⑥⑦⑧

4 ⑨⑩

(1)元素⑤⑥⑦的简单离子半径大小顺序__________;②在元素周期表位置________;③的简单氢化物和⑧的氢化物混合形成的化合物电子式__________。

(2)⑤其最高价氧化物水合物和⑥的最高价氧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3)用电子式表示元素①和⑧形成的化合物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

(4)④、⑧、⑩的氢化物沸点最高的是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

(5)由②和①组成最简单物质与O2和⑨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水溶液组成燃料电池,写出电池的负极反应式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B

【解析】

【分析】

【详解】

A、碱金属从上到下熔点降低,而卤族元素的单质从上到下,氧化性逐渐减弱,熔点逐渐升高,A错误;

B、非金属性越强,对应单质与水反应越剧烈,则单质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F2>Cl2>Br2>I2,B正确;

C、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越强,与气态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无关,C错误;

D、非金属性S>Se,对应离子的还原性为S2-

2.C

【解析】

试题分析:氯化氢溶于水,电离出离子,共价键被破坏;加热氯酸钾分解生成氧气和氯化钾,离子键、共价键均被破坏;碘升华,是物理变化,破坏的是分子间作用力;氯化钠熔化,电离出离子,破坏的是离子键,答案选C。

考点:考查物质变化、化学键的判断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基础性强,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该题的关键是明确物质变化的实质,以及变化时是如何改变化学键的。

3.B

【解析】

【分析】

吸热的反应包括:绝大多数的分解反应;以C、CO和氢气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八水合氢氧化钡与氯化铵的反应;

吸热的物理过程: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由液态变为气态;铵盐溶于水;据此分析。

【详解】

A、氨气的液化氨气由气态变为液态是放热的,选项A不符合;

B、化学键的断裂需要吸热,新的化学键的形成放热,选项B符合;

C、生石灰与水反应会放出大量的热,是放热反应,选项C不符合;

D、镁与盐酸反应,是放热反应,选项D不符合;

答案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常见的吸热反应和吸热的物理过程,难度不大,记住常见的吸热过程和反应是解题关键,易错点为选项A,注意氨气的液化过程的热效应。

4.C

【解析】

【详解】

A.二者与水都不能反应且不溶于水,因此不能鉴别和除去杂质,A错误;

B.又引入了新的杂质氢气,B错误;

C.乙烯与溴水反应产生1,2-二溴乙烷,该生成物呈液态,乙烷不能反应,因此可以用于鉴别和除杂,C 正确;

D.乙烯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产生CO2气体,又引入了新的杂质,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C。

5.B

【解析】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是物理变化,以此分析各选项。

详解:A 煤干馏是化学变化;

B 石油的分馏是物理变化;

C 石油裂解是化学变化;

D.煤液化是化学变化。

所以,属于物理变化的只有B。

点睛:本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该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答题能力,提高学习效率。难点是对于煤的干馏的理解,煤的干馏是指煤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热、分解,生成焦炭(或半焦)、煤焦油、粗苯、煤气等产物的过程,因而属于化学变化。

6.D

【解析】

【分析】

根据图像可知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属于放热反应,据此解答。

【详解】

A. CO2与炽热的炭反应生成CO,属于吸热反应,A错误;

B. 石灰石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属于吸热反应,B错误;

C. Ba(OH)2·8H2O和NH4Cl固体混合属于吸热反应,C错误;

D. 食物因氧化而腐败而变质,属于放热反应,D正确。

答案选D。

7.B

【解析】试题分析: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2倍,所以X为碳,Y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为氧元素。Z2+与Y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Z为镁元素,W与X同主族,为硅元素。A、根据电子层越多半径越大,同电子层的原子,最外层电子越多,半径越小的规律分析,半径顺序正确,不选A;

B、氧和镁形成氧化镁,含有离子键,氧和钠可以形成氧化钠,含有离子键,也可形成过氧化钠,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错误,选B;

C、碳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碳酸,W的为硅酸,根据同族元素非金属性从上往下减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减弱的规律分析,碳酸的酸性比硅酸强,正确,不选C;

D、氧的非金属性比硅强,所以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强与硅的氢化物,正确,不选D。

【考点定位】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名师点睛】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考查是高考必考内容。其涉及各种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所以要掌握其规律。例如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强弱比较。通常有三种方法比较:1.结构比较法:根据原子结构比较,最外层电子数越少,电子层数越多,元素金属性越强;最外层电子数越多,电子层数越少,非金属性越强。2.位置比较法: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比较,金属性:右上弱左下强。非金属性:左下弱,右上强。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比较:按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铜汞银铂金顺序减弱。根据非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比较:按氟氧氯溴碘硫顺序减弱。

3.实验比较法:根据三反应和两池比较:三反应有:(1)置换反应:强换弱。(2)与水或酸反应越剧烈,或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则金属性越强。(3)与氢气反应越容易,生成的气态氢化物越稳定,或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越强,非金属性越强。

两池:原电池中负极材料的金属性强于正极;电解池:在阳极首先放电的阴离子其对应元素的非金属性弱;在阴极首先放电的阳离子,其对应的元素的金属性弱。

8.D

【解析】

【详解】

A项,Al能与NaOH溶液反应,Fe不与NaOH溶液反应,能达到除杂的目的,故A正确;

B项,Na2O能与O2反应生成Na2O2,能达到除杂的目的,故B正确;

C项,Fe+2FeCl3=3FeCl2,能达到除杂的目的,故C正确;

D项,CO2不与NaHCO3反应,与Na2CO3溶液反应生成碳酸氢钠,不能达到除杂的目的,故D错误。

答案选D。

9.C

【解析】

【分析】

因为乙酸、乙醇易挥发,在制取乙酸乙酯时没有反应的乙酸、乙醇会被蒸馏出来,乙酸与碳酸钠溶液发生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乙酸乙酯不溶于水,溶液分层,密度比水小,乙酸乙酯在上层,而硫酸难挥发,该温度下不会被蒸馏出来,据此完成本题。

【详解】

A、浓硫酸是难挥发性酸,在该温度下不会被蒸馏出来,产品中不会有被蒸馏出的硫酸,故A错误;

B、乙醇易挥发,蒸馏出的乙酸乙酯含有乙醇,但因为乙醇不与碳酸钠反应,不会产生气泡,故B错误;

C、因为乙酸易挥发,制备的乙酸乙酯含有乙酸,而乙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

D、有部分乙醇跟浓硫酸反应,该温度下浓硫酸与乙醇不会生成气体,故D错误。

答案选C。

【点睛】

实验中,饱和碳酸钠的作用是: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便于分层得到酯;中和挥发出的乙酸;溶解挥发出的乙醇。

10.A

【解析】

【详解】

液态的植物油属于油脂,含有碳碳双键和酯基,碳碳双键能够发生氧化反应和加成反应,酯基能够发生水解反应,不含有羧基,不能发生酯化反应,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油脂的性质,注意油脂含有的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是解答关键。

11.B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应用。设R的最外层电子数是x,则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可知,T、X、Y、Z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是x+1、x、x+1、x+2,则x+x+1+x+x+1+x+2=24,解得x=4,因此R是碳元素,T是氮元素,Z是氧元素,X是硅元素,Y是磷元素,。

详解:A、硅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第ⅣA族,A不正确;

B、氧元素的气态氢化物是H2O,H2O分子间可以形成氢键,B正确;

C、磷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磷酸,属于弱酸,C不正确;

D、同周期自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因此五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X,即是硅元素,D不正确,

答案选B。

12.A

【解析】

【分析】

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据此判断。

【详解】

煤、石油、天然气是化石能源,不是新能源,常见新能源有:太阳能、核能、地热能、潮汐能、风能、氢能、生物质能等。

答案选A。

13.A

【解析】

【详解】

①错,比如H2O2中,结构式为:H—O—O—H,含有O—O,为非极性键;②对,不同非金属元素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是不一样的,所以非金属元素原子之间形成的键一定是极性键;③错,Na2O2中的过氧键为非极性键,但是为离子化合物;④错,共价化合物中有一部分构成为原子晶体,其熔点比离子化合物高;⑤错,稀有气体原子难得到电子,也易失去电子,不易形成阴离子;⑥错,如H2中含有H—H键,存在化学键;⑦对,离子化合物一定含有离子键,可能有共价键。因此②⑦,A项正确。

本题答案选A。

14.C

【解析】分析:由图可知,为甲烷与卤素单质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卤代烃和HX,以此来解答。

详解:A.生成物有两种,不属于聚合反应,A错误;

B.生成物有两种,不属于加成反应,B错误;

C.为甲烷与卤素单质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卤代烃和HX,属于取代反应,C正确;

D.为有机反应中取代反应,不属于酯化反应,D错误;

答案选C。

点睛:本题考查有机物的反应类型,为高频考点,把握有机物的结构、有机反应类型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有机物的性质,题目难度不大。

15.B

【解析】

【分析】

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是指用同一种物质来表示的反应速率,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成正比。

【详解】

A项、C的生成速率与B的生成速率之比为3:2时,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A错误;

B项、该反应是一个体积体积减小的反应,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平衡前后气体质量不变,反应中容器内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增大,则容器内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变,能表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故B正确;C项、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A和生成3nmolB均为正反应速率,不能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无法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故C错误;

D项、A、B、C三种物质的分子数之比是1:3:2,没有说明保持1:3:2不变,无法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平衡平衡状态,注意抓住化学平衡状态的本质特征是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明确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关系是解答关键。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91nq.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