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基础部分全部的复习大纲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1-22 14:24: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 心理咨询师基础合格证书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基础心理学复习要点
三部分:概述、生理基础、心理现象
第一部分 概述
1、心理学的定义(识记)、心理学应用分支(领会)、基础心理学:正常成人。
心理
过程
认知:感觉、知觉(三节)、记忆、表象(四节) 思维、言语、想象(五节)、注意(六节) 情绪、情感:反映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间的关系(八节) 意志:人的思维决策见之于行动的心理过程(八节) 倾向性--需要、动机(七节)
特征--能力、气质、性格(九节)
特性
2、人的心理的本质:心理是脑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反映
心理演变的过程:无机物和植物(无)-----单细胞(感应性)----无脊椎(环节)(感觉)----脊椎(知觉)-----灵长(思维萌芽)---人(思维、意识)
3、心理学:中间学科或叫边缘学科 4、心理学发展的简史
德国心理学家、冯特、1879年、莱比锡大学、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学派的纷争 :构造心理学(冯特、铁钦纳)行为主义(华生)格式塔心理学(魏特海墨等)机能主义(詹姆士)精神分析(弗洛伊德)
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取向:人本主义、认知、生理 5、研究心理现象的原则和方法
原则:客观性原则 、辨证发展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方法:自然(一般)观察法、调查法、个案法)、实验法
第二部分 生理基础
1、 神经元及其功能:神经元的定义、神经元的功能、神经元的分类 2、结构:
3、大脑皮层的结构与功能:四个叶。大脑两半球功能的不对称性(领会)
第三部分 心理现象 心理现象 心理过程 知 情 意 意识和注意 人格 人格倾向性 需要 动机 人格特征 定感觉 义 (直接 个别属性) 知觉 记忆(直(表接 象) 整体属性) 思维情绪(语和情言、感 想象) 能力 气质 性格 种类-标准 刺激来源(外5、内3) 时、空运动和错觉 内容5意识2 能否陈述2 形3向创2 态方2造情绪 状态3、、高级情感3 意识2注意2 产2象层5 生对2次特感受性 性2感觉阈限2定律 (韦伯、费希纳) 现4种象 现象 特殊形式 视嗅肤平运动听味、衡、整体(4原则)、选择、理解、恒常 表(象忆特4 象形记)性概念问解影因3 、题决响素四种维度两极性 自觉2果断2坚韧2自制2 注意的4种特征 产生2意识2内外 结构2关系2领域3创造3 体液 4血型4体型3内分泌 差异5 -水平、类型、早晚 静态4、、动态2 错觉 遗忘-规律 深度瞬时知觉-短3、运时-动错长时觉3 -对比 想象2 言语-四个中枢机制 3种 功能 两阶段四种冲突 5种 评价 生理基础-巴类型说4 睡眠-4个阶段梦 两种因素-先天、后天 痛 相 关理论 詹外 周坎丘脑沙认知汤动机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斯二、塞群、吉结构 体液 4血型4体型3内分泌 关于人格的理论 弗人格结构(本、自、超)//容格类型(内、外)//特质:奥(共同、个别)/卡(表面、根源16)/艾(神经质、内外倾、精神质)/科、麦(大五人格)
社会心理学复习要点
两部分:概述、各种社会心理的概念及相关知识
第一部分 概述
1、 对象和范围
社会心理学的心理学定义: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
社会心理学试图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受他人的现实的、想像的和隐含的存在所影响。
社会心理学的社会学定义:
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科学,以群体生活的心理学为基础。
总: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情境中的人的心理过程及其行为规律的科学。 社会行为、勒温社会行为公式。
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 B = f(P,E)
范围:个体-人际-群体-社会 2、 简史:
美国学者霍兰德的“三阶段理论” (每阶段的典型理论): 哲学思辨--经验描述--实证分析
启蒙期---形成期----确立期。
哲学思辨---启蒙期 人性 经验描述---形成期 观察、催生
实证分析---确立期 特点:从描述转向实证研究,从定性研究转向定量研究,从纯理论研究转向应用研究
3、研究原则和方法:
价值中立、系统和伦理原则 、观察法、调查法、问卷设计(细节注意)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档案法 问卷设计的主要原则
目的性原则、全面性原则、非歧义性原则、非暗示性原则、适度规模原则 4、主要理论流派
社会学习论:班杜拉 通过学习机制来解释人们社会行为的形成和变化 学习机制: 联想、强化、模仿 观察学习:注意—保持—动作再现—动机 社会交换论:主张从经济学的投入与产出关系的视角研究社会行为的理论 霍曼斯:成功命题、刺激命题、价值命题、剥夺-满足命题、侵犯-赞同命题
趋利避害 布劳:社会交换关系是建立在互惠基础上的人们自愿的活动 符号互动论:主张在与他人处于互动关系的个体的日常情境中研究人类群体生活。 最早使用:布鲁默 理论源起:詹姆斯、米德
?基本假设:①个体对事物所采取的行动是以该事物对他的意义为基础的; ②事物的意义源于个体与他人的互动,而不是存于事物自身之中;
③个体在应付他所遇到的事物时,往往通过自己的解释去运用和修改事物对他的意义。 精神分析论:弗洛伊德 强调潜意识过程对人的行为具有决定作用 荣格:分析心理学
心理治疗的目的应该是发展创造性潜力及完整的人格,而不是治疗症状 集体潜意识 新精神分析
霍妮 “文化因素论”:后天因素起主要作用;男女之间的心理差别是文化因素决定的 沙利文 人际关系学说:人际关系是人格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第二部分 各种社会心理的概念及相关知识
个体层面 定义 分类特点范围载体内容条件 社会化 社会角色 自我 身份 自尊 社会知印觉 象 归因 社会动机 社交情绪 社交焦虑、嫉妒、羞耻、内疚 嫉妒特点4:针对性、持续性、对抗性、普遍性 对对象的评价和稳定的反应倾向 特点3 成分3 维度5 形成3 态度转变五模型 态度 自然人与地位、认知 -社会身份一人 致 分类4 扮演3失调4 主我客我镜我结构5 形成:生—社—心 社会、自我评价 社会认知 客体行为原因 动机与效率:倒U型 处境形象 动机功能3:激活、指向、维持与调地位节 决定 特点5 自尊公式 客观 主观 多重 稳定 契约 效应4首因、近因、光环、刻板 内外因 稳定不稳定、 可控不可控 亲合动机 起源于依恋 成就动机 权力动机 侵犯动机(构成3) 利他动机 亲社会性质 生物学、规范论观点2 内容4条件2载体4类型4(语言开始,性别角色3、道德3、政治3) 功能 作用 保持 内在的一致性、解释经验、决定期待 整合 模式4加权、平均、加权平均、中心品质 4: 满足社会性需要、获得信息、减压力、避免窘境 4 工具性、自我防御、价值表现、认知功能 原因 影响因素 影响因素 4:亲子关系、行为表现、选择参与和扬长避短、社会比较 主观因素:3 经验(图式的作用5)、 动机与兴趣、 情绪 原则 理论 印象管理策略:4 常模、隐藏自我提高、社会期待、投其所好 4 社会视角 自我价值 观察位置 时间 3 情境、情绪、出生顺序(细节) 3 目标、成败概率、机会 培养注意(教养方式和社会氛围 罗特控制 点理论(内外) 海德不变性原则(创始人 凯利折扣和协变理论(三维:特异性、共同性、一致性) 引起因素:控制、无能恐惧 5个影响因素 外 部4、利他者心理3、技能 传递者3 沟通信息4接受者3 情境3 倒U型 本 能论、挫折侵犯3、社会学习 海德平衡理论P-O-X 费斯廷格认知失调理论3 测量3
人际、群体和社会层面 人际 沟通 群体 社会促模仿 进和社会懈怠 暗示 社会 社会感爱情 染 婚姻 离婚 家庭 人际关人际吸人际互从众 系 引 动 定义 传递和交流 沟通七要素 分类特点范分类5 围载体内容沟通网条件 络:正式(双)和非正式(单) 人际距离4 心理上的联系 自我暴露程度是其敏感探测器 特点3 个体性、直接性、情感性 阶段4:定向、情感探索、情感交流、稳定交往 相互亲人际相自愿 密的状互作用 态 主要形式:合作、竞争 低:亲合中等:喜欢 强烈:爱情 合作的条件3 竞争的条件3 特点3 类型 3真从众、权宜从众、反从众 社会的细胞、基本单位 结伴效应和观众效应 意义3 学习、适应、促进群体形成 分类:他人自我、有意无意、直接间接、暗示反暗示 分类:个体、大众传媒、大型开放群体 特点:双向性、爆发性、接受的迅速性 特点5 与喜欢的不同3:依恋、利他、亲密 阶段:取样与评估、互惠、承诺、制度化 形式6 夫妻心理冲结构要关系突的影素3 类型 响因素 4 结构模7 式4:核心1、主干2、联合3、其他
功能作用 5个方面 (看) 促进社会 形成共同规范、共同价值观;个体适应社会生活 离婚原功能 7 因7 原因影响因 素 良好关系原则4 相互性、交换性、自我价值保护、平等原则 5 熟悉与邻近、相似与互补、外貌、才能、人格品质 原则理论 人际关 系的三维理论 舒茨包容支配情感 群体事整合原则3 原因3:行 为参照、偏离恐惧、凝聚力 影响因素4:群体3、个体人格2、情境、其他 目标手 优势反段相互应强化依赖理说 论----扎荣克 解释竞争与合作 3 暗示者、被暗示者、情境(同态度转变) 3 社会与环境、家庭成员素质、家庭成员人际距离 生命周期理论6阶段 塔尔德 模仿律 下降、几何级数、先内后外律 斯腾伯格: 爱情的三角形理论 爱情=亲密+激情+承诺
发展心理学复习要点
两部分:概述、各年龄阶段心理发展
第一部分 概述
一、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三种内涵:种系发展(比较心理学)、种族发展(民族心理学)、个体发展(从受精卵的形成衰老整个生命历程,狭义的发展心理学)
2.心理发展的性质:整体性、社会性、活动性、规律性(三个方面)
二、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1.本质特征:年龄特征,年龄阶段的根源:认知起主导作用 2.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遗传与环境(心理发展的动因、本质问题) 连续性与阶段性(心理发展过程的问题) 内动力和外动力 “关键期”问题
三、研究方法
1.功能:描述、解释、预测、控制
2.设计方法:横向和纵向 优点和缺点互补 横向研究(最常采用的方法)
优点:适用性和时效性 缺点:人为的联结性和组群效应 纵向研究(又称为追踪研究)
优点:连续性和量到质的规律性;缺点:时效性差、被试容易流失、练习效应和疲劳效应 纵横交叉研究
3.新趋势(四个方面)跨文化比较;跨学科、跨领域;方法整合;训练研究和教育实验越来越受重视
四、心理发展的动因
1.遗传因素决定心理发展 高尔顿 2.环境决定论 华生
3.遗传与环境共同决定(二因素论)
4.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 观察学习、替代强化。 5.社会文化因素决定论 维果茨基
(1)心理机能的分类: 低级心理机能(生物成熟制约)、 高级心理机能(文化历史制约) (2)文化历史因素是心理发展的源泉: 社会文化活动是智力发展的源泉、以语言为中介使心理发展发生质变
(3)教育和教学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 最近发展区——教学与发展的融通空间 ? 教学应当走在发展前面
? 学习和指导的最佳期限:以个体的发育成熟为前提; 以一定的心理机能发展为条件 6.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论 皮亚杰 (1)适应理论和主动建构学说
智力的本质是适应,适应理论和建构学说涉及四个概念: 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 (2)心理起源于动作,动作是心理发展的源泉
(3)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 成熟、经验、社会环境和平衡化
五、心理发展的过程
1.连续论、阶段论、连续与阶段的统一(两方面) 2.★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
(1)以认知结构发展特点为标准 皮亚杰 感知感知运动阶段(0-2岁):凭借感知和运动之间的关系获得动作经验 前运算阶段(2~7岁):运用语言或者符号思维,建立了符号功能,思维有质的飞跃 ? 泛灵论; ? 自我中心;
? 不能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 思维不可逆 ? 未掌握守恒
具体运算阶段(7~12岁):具有了守恒、脱离自我中心性和可逆性。 形式运算阶段(12岁开始):抽象逻辑推理水平:思维形式摆脱思维内容;进行假设-演绎推理。
(2)以人格特征为标准 艾里克森 心理社会危机
成年后期完美感与绝望感(egointegrity v.s. despair) 智慧品质 成年中期繁衍感与停滞感(generativity vs stagnation) 关心品质 成年早期亲密感与孤独感(intimacy vs isolation) 爱的品质
青少年期自我同一与角色混淆(identity vs role confusion) 诚实品质
童年期勤奋感与自卑感(industry vs inferiority) 能力品质 幼儿期主动感与内疚感(initiative vs guilt) 目标品质
婴儿后期自主感与羞耻感(autonomy vs shame & doubt) 意志品质 婴儿前期信任与不信任(trust vs mistrust) 希望品质 特点:整个人生、二维的、动态的、连续渐进的
六、内动力和外动力的关系
内动力是指人类所具有的自生成、自发展的心理动力。 外动力是指家庭和社会文化环境对儿童的影响和教育作用。
七、关键期 习性学的创始人康拉德·洛伦茨 1.关键期的概念:最容易习得、难以弥补,不可逆; 2.关键期(窄窗口)与敏感期(宽窗口)
由于心理发展的复杂性,关键期概念不宜普遍应用;敏感期概念:容易习得,错过后学习起来困难。
八、简史
1.研究基础:1876 达尔文 《一个婴儿的传略》
2.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1882年,德国心理学家普莱尔的《儿童心理》,由此标3.儿童心理学的发展:涌现出一批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先驱;不同学派对心理发展的论述与纷争;学派的演变与增新
4.从儿童心理学到发展心理学的演变:1957年,美国《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取代“儿童心理学”——标志性事件
第二部分 各年龄阶段心理发展
新生儿(出生-1个月 典型特点 感知 认知发展 注意记忆 思维 言语 个性和社会性发展 反射行为(两类无条件反射) 生活行为模式(睡眠-觉醒) 心理发生的指标(3) 视听 知:协调 跨感觉道、婴儿0-3 大脑的可塑性和可修复性 动作 意义4、发展(手的抓握和独立行走)、原则3 学习表现3 幼儿3-6\\7 不随意-随意/外部-内部 12个月模式、前:情绪深度和动作(视后:表象崖、六和词语 个月) 加工整合和问题解决能力发展(3水平) 直觉行动思维 主要特点5 发音3阶段3特点 词汇2特点 句子:单-多、简-复 交流:前言语(手势)-言语交流(注意技巧) 语法关键:1.5-2.5岁 意义4 词汇 句子策略3结构发展4 口语发展关键期2趋势 语用技能发展3(3) 气质 活动特性4 ☆三种类型 稳定性2 与教养的关系(理解) 基本情绪 兴趣3阶段 微笑3阶段 哭泣3类型焦虑3阶段 情绪意义3 社会性依恋4阶段3类型3标准 主体我(1周岁)、客体我(2周岁) 自我意识的第一次飞跃 童年7-12 游戏 意义3 理论2 发展3阶段(象征性) 特点5 社会性发展3阶段 作用4 学习 特点5 特点3 策略3阶段3策略(视觉复述、特征定位、复述) 特点以具体形象为主,逻辑萌芽 具体形象特征4 逻辑思维初步发展2 推理2 想象3(3) 个性初步形成4 情绪体验:自尊 认同意义和对象 第一反抗期3、4岁 表现行为自主和实现自我意志,反抗控制 同伴交往意义3 儿童类型3 友谊3阶段、影响因素3 父母控制3 心理社会问题 网瘾、精分、自杀、反社会 策略4 过渡 特点3☆ 9-10岁 形式发展3 结构(守恒、推理) 脱自我中心(三山试验)8岁 自我评价 自我控制延迟满足 道德发展(皮亚杰3阶段) 道德行为(亲社会和攻击) 欺负3种 青春期11/2~15/6 生理发育加速3 矛盾性 4 11.04±形式运算0.4 阶段 意义记特点2 忆、最佳、各种策略 自我意识第二次飞跃 特点4 情绪特点2自我中心特点2 第二反抗期表现3 对象迁移 形式2 ☆对比 青年17、特征4 18~35 身心成熟 承担义务 空间扩大 恋爱结婚 思维发展3 阶段 辩证逻辑思维过程、影响因素3 监控能力 思维成熟的重要标志 自我概念 3成分3特点3途径 自我同一性(认同)重要任务 艾里克森的理论4 同一性症侯群6特点 延缓偿付期(理解) 人生/价值观形成和稳定时期 影响因素5 柯尔伯格道德 3水平6阶段3要点 适应环境的控制理论 初级稳定 次级丰富宽广 中年35-60 更年期第流体智力、晶体智二青春期 力 女性男性 特点 四个特点 转换、特殊、角色、挑战 原因 退行个体:遗性变传和行为化 老化学说 个体与社会:疏离和适应学说 老年丧失期观/毕生发展观4 记忆衰退特点3 记忆障碍4 解释2 加工速度理论、工作记忆理论 延缓和弥补5 现实性、灵活性、智慧性/辩证逻辑进一步发展 人格成熟性表现3 “男女同化” 自我的水平4 影响因素3 内省明显 防御成熟 处世圆通 老年60岁以后 人格稳定 变化5 不安全 孤独 适应差 保守 回忆 影响因素生心社 心理适应5 退行性变化和老年生活的心理准备 角色和活动转换 体现价值维护尊严 夫妻恩爱家庭和谐 深化友谊 避免逃避的适应方式
变态心理学复习要点纲要
第一节 变态心理概述 1、概念与历史 2、理论基础
(1) 精分 两个命题:潜意识、性冲动,五个判断:力必多、三阶段、人格三结构、
原则,异常缘由:固着、焦虑、压抑
(2) 行为:兴奋与抑制的不平衡、实验方法 (3) 人本:潜能、存在与责任的冲突 第二节 正常与异常
1、标准化区分:医学标准、统计学标准、内省经验标准、社会适应标准 2、心理学区分: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心理活动的内在一致性、人格相对稳定 第三节 症状学
精神科和心理咨询师学习此部分的不同:诊断治疗/转诊
对精神障碍进行心理咨询的条件:3 症状缓解消失/康复预防/配合 1、认知障碍
(1) 感知障碍:幻觉
(2) 思维障碍:形式,内容(妄想) 注意:超价观念与妄想的区别
(3) 注意、记忆与智能:顺行、逆行遗忘 2、情感障碍
(1) 程度上:高涨、低落、焦虑、恐怖 (2) 性质上:迟钝、淡漠、倒错
(3) 器质性:脆弱、易激惹、强制性哭笑、欣快 3、意志障碍
(1) 增强、缺乏、减退
(2) 精神运动性兴奋:协调与不协调
(3) 精神运动性抑制:木僵、刻板动作、模仿 焦虑专题:弗式的三类、三方面特点 第四节 常见精神障碍
1、精神分裂症与其他妄想障碍
(1) 精神分裂症:病因未明
(2) 偏执性精神障碍:系统妄想,幻觉不突出 (3) 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 2、心境障碍:
(1) 躁狂发作 (2) 抑郁发作 (3) 双相障碍
(4) 持续性心境障碍:环性、恶劣心境、混合状态 3、神经症:
5特点、心理冲突常形和变形之分:与处境是否相联系/是否有明显的道德色彩
病程 不到3个月 3个月-1年 1年以上 1分 2分 3分 1 2 3 1 2 3 精神痛苦程度 社会功能 自己可以摆脱 须靠别人帮助或改变处境才能摆脱 几乎完全无法摆脱 轻微妨碍 效率明显下降,不得不减轻工作或只能部分工作,或不得不避免某些社交场合 完全不能工作,病休。或某些社交场合完全回避 <3分不能诊断神经症 4-5分可疑 >6分可以诊断 4、应激相关障碍
(1) 急性应激障碍
(2) 创伤后应激障碍 5个表现 (3) 适应障碍 5、人格障碍
偏执性、反社会性、冲动性、表演性、强迫性、焦虑性、依赖性 6、心理生理障碍
(1) 进食障碍:厌食、贪食、神经性呕吐
(2) 睡眠障碍:失眠、嗜睡、睡眠异常(睡行症、夜惊) 7、癔症
(1) 分离性障碍:癔症性痴呆、癔症性遗忘、癔症性身份障碍、 (2) 转换性障碍:运动障碍(痉挛发作、瘫痪、行走不能)、感觉障碍(感觉过敏、
感觉缺失、癔症性失聪)
(3) 癔症的特殊形式:集体发作 第五节 心理健康与不健康 评估标准:
1、许又新三标准:体验、操作、发展
2、郭念峰十标准:强度、耐受性、节律、意识水平、暗示、康复能力、自控力、自信心、
社交、环境适应能力 第六节 心理不健康的分类 1、用途9和效度3 2、心理不健康
(1) 心理问题:一般刺激、时间短、理智控制情绪、社会功能基本正常、未泛化 (2) 严重心理问题:强刺激、时间2月-半年,反应强,泛化 (3) 疑似神经症(神经症性心理问题):接近神经症,或早期,或无严重人格缺陷的
严重心理问题患者
3、心理异常(不正常)
(1) 神经症、人格障碍 (2) 各类精神障碍 第七节 健康心理学 1、工作领域5
2、躯体疾病患者的一般特点:态度、注意力、情绪、时间感、精神状况 3、治疗意义 正常 标准化区分4:医学标准、统计学标准、内省心理学区分: 异常 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心理活动的内在一致性、人格相对稳定 心理健康 躯体疾病患者的一般特点 健康心理学工作领域5 一般心理问题 一般刺激、时间短、理智控制情绪、社会功能基本正常、未泛化 许又新三标准 郭念峰十标准
强、耐、律、意、暗、康、控、信、交、适 发、体、操 心理不健康 严重心理问题 强刺激、时间2月-半年,反应强,泛化 接近神经症,或早期,或无严重人格缺陷的严重心理问题患者 疑似神经症 心理异常 神经症、人格障碍 恐怖症、焦虑症、强迫症、躯体形式障碍、神经衰弱 各类精神障碍 经验标准、社会适应标准 第八节 压力与健康
1、压力源和压力反应共同构成的一种认知和行为体验过程
2、压力源种类:生物、精神、社会环境(纯社会性的、人际适应问题) 3、压力源的测量3
4、压力的内省体验(冲突):双趋、趋避、双避、双重趋避 5、压力的种类:单一性、叠加性、破坏性 6、压力的适应:警觉、斗争、衰竭 7、从压力到临床
(1) 压力响应 (2) 中介过程
认知系统:认知评估、调节控制(行为、认知、环境)、人格(内外控) 社会支持系统:具体、精神 生物调节系统:内分泌、免疫 (3) 临床相:及时型、滞后型
心理测量学复习要点
四部分:概述、常模、信效度及项目分析、编制和使用
第一部分 概述
1. 什么是测量:事物、数字、法则
2. 测量的两要素:参照点(绝对、相对)、单位 3. 测量的量表 :命名(代号)、顺序(等级)、等距(相等单位,加减)、等比(相等单位和绝对零点,加减乘除) 4.心理测量的定义
心理测验就是根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人的行为加以确定。即根据一定的心理学理论,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给人的行为确定出一种数量化的价值。 四个基本的要素: 1、测量行为
2、行为样本:是指有代表性的样本,或者说根据某些条件所取得的标准样本。 3、标准化:是指测验编制、实施、记分以及测验分数解释程序的一致性。 4、分数意义:和他人或常模比较
5.心理测量的性质: 间接性、相对性、客观性 (标准化) 6.心理测验的分类
功能:智力、特殊能力、人格 材料性质:文字、操作 材料严谨:客观、投射 测验方式:个别、团体
测验要求:最高行为、典型行为 7.测验观
错误的:万能论、无用论、心理测验即智力测验 正确的:辅助工具、不完善
8.应用:智力、人格、心理评定 9.心理测验的发展史
首先倡导科学心理测验的学者是英国生物学家和心理学家高尔登。
要点:1890年,卡特尔在《心理》杂志上发表“心理测验与测量”一文,这是心理测验第一次出现于心理学文献中。
要点:比内(A.Binet)与其助手西蒙(T.Simon)研究制作了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心理测验。 心理测验的发展 1.操作测验的发展
2.团体智力测验的发展(奥蒂斯:陆军甲乙) 3.能力倾向测验的发展(韦克斯勒)
4.人格测验的发展(克雷丕林:自由联想,罗夏测验:投射测验)
第二部分 测验的常模
1.常模团体的性质和条件(4)
群体构成界定、代表性样本、样本大小合适(30-100/2000-3000)、时空的产物 2.取样的方法:
?简单随机抽样(编号、随机选择) ?系统抽样(每个第K个人)(无序、无等级) ?分组抽样(先分组,再随机) ?分层抽样(先分层,再随机)(分层比例、分层非比例) 3.常模(全国、区域、特殊)和常模分数(导出分数) 4.常模的类型
发展常模:发展顺序量表(葛塞尔发展程序量表)、智力年龄(计算☆)、年级当量
百分位常模:百分等级、百分点(理解不用计算)、四分位(25%、50%、)和十分位(1%-10%) 标准分常模:☆
?T分数:平均数为50,标准差为10
?标准九分:以5为平均数,以2为标准差 ?标准十分:平均数为5,标准差为1.5; ?标准二十分:平均数为10,标准差为3。
?非线性转换的标准分数:常态化,将原始分数转化为百分等级,再将其转化为标准分数。 智商:比率、离差(韦氏100,15 斯比100,16) 5.常模分数表示法:转换表表示法、剖面图表示法
第三部分 测量的信度、效度与项目分析
一、信度
1.信度是一致程度,只受随机误差的影响。 2.信度的估计方法
? 重测信度(稳定性系数)最好不超过六个月 ? 复本信度(等值性系数)
? 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半、同质)
? 评分者信度(肯德尔和谐系数)达到0.9以上 3.信度与测验分数的解释
?解释真实分数与实得分数的相关
?确定信度可以接受的水平(0.7、0.85) ?解释个人分数的意义 ?比较不同测验分数的差异 4.影响信度的因素
?样本团体的异质性:取样团体较为异质的话,会高估测验的信度 ?测验的长度;越长越有代表性,受猜测影响越小 ?测验的难度:通常难度的平均水平为0.50较好。 ?时间间隔:重测、复本
二、效度
1.效度是指准确性(受随机和系统误差影响)。 2.效度的估计方法:
?内容效度3:专家判断、统计分析、经验推测(与表面效度区分)
?构想效度4:测验本身的分析、相互比较、效标的证明、实验法和观察法证实 ?效标效度3:相关法、区分法、命中率法(好效标的四个条件) 3. 效度的功能 ?预测误差 ?预测效标分数 ?预测效率指数
4. 影响因素:测验本身(5点了解);干扰因素:主试、被试;样本团体的性质:异质性、
干涉变量;效标的性质 三、项目分析
1.难度 计算:通过率P 二分法(高分低分组平均)/非二分法(平均分和满分比值) 难度水平的确定:0.5左右 2. 区分度 鉴别指数:Ph—Pl 相关法(3):点二列、二列、O/
第四部分 测验的编制和使用
一、测验编制的程序
1、目标分析:对象、用途(显示、预测)、目标(工作分析、概念、具体内容) 2、测题编写:
资料、命题原则、编制要领(选择、是非、简答、操作) 3、编排和组织:
合成(☆测验编排的原则3、排列方式2并列和螺旋)、预试、信度效度考察、常模、指导手册
二、测验的使用和结果解释 1、主试的资格(3):知识结构、专业、职业道德(保密控制和隐私) 2、测验的选择(2):适合目的、符合要求 3、准备和注意事项(4+4):预告、材料、指导语、程序/指导语、多余话、动作、心理准备 4、实施程序和要素(3):指导语(主试、被试)、时限、环境条件
5、误差和控制方法:应试技巧和练习效应、动机和焦虑、反应定势(求快和求精确、喜好正面叙述、喜好特殊位置、喜好较长选项、猜测定势 } 6.分数的综合分析4(了解) 7.如何报告分数7(领会)
咨询心理学复习要点
?重点:理论观点、各年龄阶段心理咨询要点
一、概述
1.学术背景:
?高尔顿(测量、个别差异1882) 卡特尔(《心理测验与测量》1890) ?韦特默(儿童行为矫正诊所1896) 比内西蒙(智力测量1904) ?大卫(戴维斯)(学生行为指导工作907) 帕森斯(职业指导运动1908) ?比尔斯(《自觉之心》1907) 专业的诞生:1896年《临床心理学》 专业的发展:
1951:美国心理协会(APA)成立 1953:规定心理咨询专家标准 1954:创办杂志 1955:颁发执照 1956:报告会 指出咨询心理学可以从三大方面作出贡献:
? 通过关心人们的动机、情绪的调节,促进个体内在精神世界的发展; ? 通过发展人们必要的能力、动机,帮助个人与环境协调;
? 正确地利用个体差异、充分考虑所有成员地发展,加深社会对心理咨询的理解。 2.心理咨询师和心理咨询的定义 心理咨询师:“求和帮”,只解决心理问题 心理咨询:罗杰斯、威尔森、陈仲庚、朱智贤
心理咨询师协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的过程
3.咨询师的基本条件 应有的思维方式与态度5 ? 唯物主义观点
? 普遍联系的观点(心身一体、心生社交互、整体性) ? 限制性观点(职责、时间、感情、目标) ? 历史、逻辑、现实相统一的发展观 ? 中立性态度 应有的心理素质5
?品格、自我修复和觉察能力、善于容纳他人、有强烈的责任感、“自知之明” 4.我国心理咨询的发展概述 我国心理咨询的简史
1930年代,丁瓒先生——我国第一位临床心理学家、北京协和医院。 1950年代中叶,综合快速疗法 我国心理咨询业的现状
1986年北京朝阳医院建立我国解放后第一个心理咨询中心。 心理咨询已经开始职业化
对心理咨询的需求与咨询力量之间差距很大。 我国心理咨询业发展展望(三点)
二、理论观点
精神分析:“性学三论”:过失心理学、梦、神经病通论 五个观点:分区观点(意识结构)、结构观点(人格结构)、动力学观点、发展观点(5阶段)、适应观点
适应:变相渲泄、自我防御
钟友彬“中国的精神分析”—认识-领悟疗法
行为主义:桑代克、巴浦洛夫、华生、托尔曼、斯金纳、班杜拉(三个重要概念)
沃尔普:行为治疗是使用实验确立的行为学习原则和方式,克服不良行为的过程 行为治疗7个步骤、众多方法、6个特点 认知心理学:认知(过去、当前、未来)
存在人本主义:第三势力、自我实现、自我高峰体验 人性心理学(郭念锋):人性的三种属性、三个本能、三种需要 病理观:属性出了问题、关系失衡 治疗原则:重新恢复平衡
三、对象、任务、分类和一般程序
1.对象3:正常但遇现实问题、正常但遇健康问题、临床治愈的精神病人
2.任务6:认识自己、纠正错误、面对和应对现实、理解他人、增强自知、合理行为 感性反应(儿童)、理性反应(成熟)、悟性反应(超现实) 3. 分类:性质2(发展和健康)、规模2(个体和团体)、时程3(短中长)、形式3(门诊、
电话和网络) 4. 程序:6个
四、各阶段心理咨询要点 阶段 幼儿、儿童 安全感 行为障碍 多动、缄默、多余动作、攻击、退缩行为 小学:兴趣/中学:知识/大学:思维 个性稳定性较差,情感问题 社会、家庭、自我的压力 四种心理需求:健康和依存、工作、安静、尊敬 咨询4原则、影响夫妻关系4因素 咨询5原则、亲子关系三内涵、三个条件 五位一体的原则、性行为和性心理问题 少年 青年 中年 老年 婚姻 自我意识 社会适应 回忆往事、孤独 三属性、三需求 性爱、恋爱、情爱 三要点:情爱、理解、依附 三需要 五个方面、内涵三、特征5 性道德、性态度 儿童性心理咨询3方面 家庭 性心理
正在阅读:
北京市海淀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05-03
Flac学习心得11-08
日本环境权理论和实践的新展开09-16
专业分包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协议书-起重机械05-12
试验、检测监理实施细则10-31
提高石油采收率技术结课论文01-01
最优控制课程设计报告03-01
怎样做好一个三分钟自我介绍的即兴演讲02-22
- exercise2
- 铅锌矿详查地质设计 - 图文
- 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堆肥系统设计方案
- 陈明珠开题报告
- 化工原理精选例题
- 政府形象宣传册营销案例
- 小学一至三年级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
- 2014.民诉 期末考试 复习题
- 巅峰智业 - 做好顶层设计对建设城市的重要意义
- (三起)冀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4 Lesson24练习题及答案
- 2017年实心轮胎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目录)
- 基于GIS的农用地定级技术研究定稿
- 2017-2022年中国医疗保健市场调查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目录) - 图文
- 作业
- OFDM技术仿真(MATLAB代码) - 图文
- Android工程师笔试题及答案
- 生命密码联合密码
- 空间地上权若干法律问题探究
- 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机械基础》模拟试题
- 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 咨询师
- 大纲
- 复习
- 全部
- 部分
- 图文
- 心理
- 基础
- 2015年全国爱牙日宣传活动计划及宣传画
- 电厂汽轮机单阀顺序阀切换的实现
- 宏观经济学第二讲简单国民收入的决定习题
- Internet Changes the Life 互联网改变生活
-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牛头刨床凸轮机构
- 八年级英语上U9词组
- 抢抓机遇 加快发展 促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大做强
- 党员发展试题
- 广工2015数据结构复习题目及答案
- pmp47个过程组和各个过程的输入输出及常用缩写 - 图文
- 不同类型热液金矿系统的流体包裹体特征 - 图文
- 国际金融期末考试试题(含选择、判断、计算题)
- 监理实施细则
- 中考语文作文阅卷心得体会
- 汽车维修前台接待练习试卷(二)
- 2013年浙江省高中会考语文模拟试卷(一)
- 2016-2017学年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
- 现代物流学复习题
- 2008-2013年6高考物理试卷汇编(安徽卷) 印刷
- 优秀青年志愿服务集体事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