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试题

更新时间:2023-10-01 17:2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沥青

一. 单选题 注:总分36,每题2分,点击选项中的选择正确答案 1. SMA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应大于等于( D )。 (A)1000次/mm; (B)1500次/mm; (C)2800次/mm; (D)3000次/mm。

2. 沥青混合料标准稳定度试验温度是( B )。 (A)50℃; (B)60℃; (C) 65℃; (D)80℃。

3. 密级配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件两面各击 ( D )。 (A)100次; (B)125次; (C)50次; (D)75次。

4. 评定细集料的洁净程度,石屑或机制可用砂当量表示,其适用于( A )。 (A)0~4.75mm; (B)0~2.36mm; (C)0~0.15mm; (D)0~1.18 mm。

5. 我国现行规范采用( A )等指标表示沥青混合料的耐久性。 (A)空隙率、饱和度、残留稳定度; (B)稳定度、流值和马歇尔模数; (C)空隙率、含蜡量和含水量; (D)针入度。

6. 检验最佳沥青用量时的粉胶比,对常用的公称最大粒径为(13.2~19)mm的密级配沥青混合料,粉胶比宜控制在( C )。 (A)0.5~1.5; (B)0.6~1.6; (C)0.8~1.2; (D)0.6~1.8。

7. 在水煮法测定石料的粘附性试验中,当沥青剥落面积( C )时,可将其粘附性的等级评定为4级。 (A)>10%; (B)≥10%; (C)<10%; (D)<30%。

8. 对水中重法、表干法、封蜡法、体积法的各自适用条件下述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水中重法适用于测定几乎不吸水的密实混合料试件的表观相对密度或表观密度;

(B)表干法适用于测定吸水率不大于2%的各种沥青混合料试件的毛体积相对密度或毛体积密度;

(C)封蜡法适合测定吸水率大于2%的沥青混合料试件的毛体积相对密度或毛

体积密度;

(D)体积法与封蜡法适用条件相同。

9. 称取堆积密度为1600g/m3的干碎石600g,浸水24h后称其水中质量为381g,表干质量为605g,则该集料的表观密度和空隙率分别为( B )(Pw取1)。 (A)2.740g/cm3、 49.9%; (B)2.740g/cm3、41.6%; (C) 2.740g/ cm3 、45.3%; (D)2.740g/ cm3 、42.6%。

10. 对空隙率大于10%的试件中,宜用( D)测定沥青碎石的试件密度。 (A)表干法; (B)水中重法; (C)蜡封法; (D)体积法。

11. 在沥青混合料中,细集料是指粒径小于(B)的天然砂、人工砂及石屑。 (A)5mm; (B)2.36mm; (C)4.75mm; (D)2.5mm。

12. 集料与沥青粘附性好坏主要取决于( B)成分含量。 (A)MgO; (B)SiO2; (C)CaO; (D)SO2。

13. 残留稳定度表示沥青混合料的水稳性能。指在常温常 压下马歇尔试件在( C )时保温48h的稳定度Ms1与保温 40min的稳定度Ms的百分比。 (A)50℃; (B)80℃; (C)60℃; (D)20℃。

14. 沥青混合料中掺加矿粉的目的是为了 ( B )。 (A)提高密实度; (B)提高稳定度; (C)增加流值; (D)改善工艺性。

15. 称取堆积密度为1500g/m3的干碎石600g,浸水24h后称其水中质量为385g,表干质量为605g,则集料的表观相对密度和毛体积相对密度分别为( B )。 (A)2.790,2.727; (B)2.791,2.727; (C)2.791,2.750; (D)2.956,2.791。

16. 测试延度时,当沥青相对密度明显小于1时,为避免沥青浮上水面,应在水中加入( D )来调整水的密度。 (A)乙醚; (B)食盐; (C)甘油; (D)乙醇。

17. 石油沥青老化后,其软化点较原沥青将( B )。 (A)保持不变; (B)升高; (C)降低;

(D)先升高后降低。

18. 对于密级配沥青混合料AC-20的关键筛孔是指( C )。 (A)0.075mm; (B)2.36mm; (C)4.75mm; (D)1.18mm。

二. 多选题 注:总分24,每题3分,点击选项中的选择正确答案 1. 沥青混合料抽提试验的目的是检查沥青混合料( A、B )。 (A)沥青用量; (B)矿料级配; (C)空隙率;

(D)矿料的间隙率。

2. 沥青混合料按其组成结构分为( A、B、D)。 (A)悬浮—密实; (B)骨架—空隙; (C)空隙—密实; (D)密实—骨架。

3. 影响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主要因素(ABCD )。 (A)沥青用量; (B)沥青粘度; (C)矿料级配; (D)矿料尺寸。

4. 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应包括(ACD )三个阶段。 (A)试拌试铺验证; (B)矿料级配设计; (C)目标配合比设计; (D)生产配合比设计。

5. 沥青混合料密度试验的方法有(ABCD )。 (A)表干法; (B)水中重法; (C)蜡封法; (D)体积法。

6. 在确定最佳沥青用量的初始值OACl时,取三个沥青用量的平均值,它们分别是( ABC)。

(A)最大密度对应的沥青用量; (B)最大稳定度对应的沥青用量; (C)空隙率中值对应的沥青用量; (D)饱和度中值对应的沥青用量; (E)最大留值对应的沥青用量。

7. 密实—骨架结构其特点是采用间断集配,细料多和粗料也多( )。 (A)粘聚力高; (B)粘聚力低;

(C)内摩擦角较小。 (D)内摩擦角大;

8. 沥青混合料的矿料级配设计含有三个层次是(BCD )。 (A)目标配合比; (B)工程级配设计; (C)施工质量检验; (D)规范级配范围。

三. 判断题 注:总分22,每题2分,点击选项中的选择正确答案

1. 沥青薄膜加热试验适用于测定道路石油沥青薄膜加热后的质量损失,并根据需要,测定薄膜加热后残留物的针入度、粘度、软化点、脆点及延度等性质的变化,以评定沥青的耐老化性能。(A) (A)对 (B)错

2. 沥青混合料的理论密度随沥青用量的增加而增加。(B) (A)对 (B)错

3. 沥青混合料中残留稳定度越小,说明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越好。(B) (A)对 (B)错

4. 进行沥青软化点试验时,(当其不超过80℃时),试验的的起始温度为(5±0.5)℃。(A) (A)对 (B)错

5. 沥青与矿料的粘附性等级评定,应由两名以上经验丰富的试验人员分别目测评定后取平均等级表示结果。(A) (A)对 (B)错

6. 从沥青储罐取样可从罐顶随机取规定数量作为试样。(B) (A)对 (B)错

7. 由于我省地处南方夏炎区,在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能检验时,不必做冻融劈裂试验。(B) (A)对 (B)错

8. 石油沥青的标号是根据沥青规定条件下的针入度、延度以及软化点值来确定的。(B) (A)对 (B)错

9. 在用表干法测定压实沥青混合料密度试验时,当水温不是25℃时,沥青芯样密度应进行水温修正。(A) (A)对 (B)错

10. 马歇尔稳定度试验和浸水马歇尔稳定度试验作为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或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检验。(A) (A)对 (B)错

11. 沥青混合料矿料配比调整计算中通过量要尽量与级配范围中值接近的三个关键筛孔是0.075mm、2.36mm和4.75mmmm。(A) (A)对 (B)错

四. 计算题1 注:总分10,每题10分,点击选项中的选择正确答案

1. 某Ⅰ型沥青混合料矿料配合比比例为:碎石60%,砂子30%,矿粉10%,碎石及砂子的表观相对密度分别为2.70及2.60,矿粉的表观相对密度为2.75,沥青相对密度为1.0,下图表的计算结果为( A)。

(A)=2.424、=2.494、VV=2.81%、VA=10.44%; (B)=2.424、=2.577、VV=2.81%、VA=10.44%; (C) =2.424、 =2.492、VV=5.94%、VA=11.32% (D)=2.424、=2.494、VV=5.94%、VA=11.32%。

五. 计算题2 注:总分8,每题8分,点击选项中的选择正确答案

1. 在蜡质量与含蜡量关系图上,若三个点恰好在一斜率为正的直线上,已知蜡质量为0.05g和0.10g时,含蜡量依次为1.5%和2.5%,该沥青含蜡量为(B )。 (A)1.5%; (B)2.0%; (C)2.5%; (D)无法确定。

一. 单选题 注:总分36,每题2分,点击选项中的选择正确答案 1. 沥青针入度的单位为“°”,1°=(A)mm。 (A)0.1; (B)0.01; (C)1.0; (D)10。

2. 检验最佳沥青用量时的粉胶比,宜符合(B)的要求。 (A)0.5~0.15; (B)0.6~1.6; (C)0.8~1.2; (D)0.6~1.0。

3. 对SMA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以估计沥青用量为中值,常按(A)间隔变化。

(A)0.2%; (B)0.3%; (C)0.4%; (D)0.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90t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