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健康传播研究评析
更新时间:2023-04-11 07:40: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中国大陆健康传播研究评析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专业学位)
学生姓名:商丽娜
指导教师:欧阳照副教授
学位类别:新闻与传播硕士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
二O一四年四月
Appraisement on Health Communication Research in Chinese Mainland
A Thesis Submitted to Chongqing University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 for the
Professional Degree
By
Shang Lina
Supervised by Ass.Prof. Ouyang Zhao
Specialty:Master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School of Journalism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Chongqing, China
April 2014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文摘要
摘要
健康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是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概念。现代人将养生保健、远离疾病作为提高幸福指数的重要指标。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传播在传递健康知识,促进人们健康理念的树立和行为改变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健康传播起源于美国,在美国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和积累,相关理论和实践已经变得成熟和完善。相较于美国,我国大陆的健康传播研究起步较晚,发展相对滞后迟缓,直到2003年的SARS事件之后才使得健康传播研究日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尤其是近年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食品安全问题频发,以及新媒体形式的不断出现,更是为健康传播研究提供了绝佳的机会,推动其不断向前发展。
因此,本文回顾了中国大陆自2003年以来的健康传播研究的发展历程,选取了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自2003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所收录的公开发表在学术期刊上的健康传播研究相关论文作为目标样本进行了实证分析。论文展示了中国大陆近年来健康传播研究的发展脉络和学术版图,从主要的研究者、研究议题和研究方法等方面,运用内容分析法对相关文献进行了数据统计和探讨,归纳总结了目前国内健康传播研究在新的社会环境、现实环境和信息环境下的发展现状和特点、变化趋势以及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健康传播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做出了展望,旨在通过这次的实证调查研究对国内的健康传播研究和学科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关键词:健康传播,健康教育,公共卫生,内容分析
I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英文摘要
ABSTRACT
Health is an eternal topic and a concept closely related to everyone. Modern people regard the health care and the absence of diseases as the important indicators of improving happiness. Along with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s well as people living standard enhancement, Health communication plays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livery of health knowledge, the establishment of people's health concept and behavior changes. Health Communication originated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theory and practices have become mature and improved after forty years of development and accumulation. In contrast, the health communication research in Chinese mainland started late and underdeveloped. Not until the outbreak of SARS in 2003 that made health communication studies increasingly concerned. Especially in recent years, frequent emergent events of public health and food safety issues, and the continual emergence of new forms of media, they all provided an excellent opportunity for health communication research and continuous development.
Therefore, this paper reviews the development of health communication research in Chinese mainland since 2003, selects the theses of health communication research collected in the CNKI -"China academic journal network publishing pool" since January 1, 2003 to December 31, 2013 as the target samples to conduct empirical analysis. The thesis displays the development and academic landscape context of health communication research in Chinese mainland in recent years, and in terms of principal researchers, research topics and research methods, the thesis discusses and counts the data analysis about the relevant document literatures by using the content analysis methods, it also summarizes the status and characteristics, development trend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domestic health communication research under the new social environment, realistic environment and information environment. Furthermore, it looks into the future of the development of health communication research. This empirical study aims to make some contribu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domestic health communication research and academic development.
Key words: Health Communication, Health Education,Public Health, Content Analysis
II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目录
目录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1 绪论.. (1)
1.1研究背景 (1)
1.2健康传播理论框架与概念诠释 (1)
1.3国内外研究综述 (3)
1.3.1国外健康传播研究综述 (3)
1.3.2国内健康传播研究综述 (5)
1.4研究意义 (7)
2 中国大陆健康传播研究状况调查 (8)
2.1研究设计 (8)
2.1.1样本选择 (8)
2.1.2研究目的 (8)
2.1.3研究问题 (9)
2.1.4研究方法 (9)
2.1.5内容分析类目建构 (9)
2.2研究发现:中国大陆健康传播研究的特点和变化趋势 (10)
2.2.1论文发表量持续走高,呈逐年递增趋势 (10)
2.2.2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期刊成健康传播研究论文刊登的主要学术阵地 (11)
2.2.3传播学者在健康传播研究中不再缺席 (12)
2.2.4健康传播研究议题分布广泛,研究重点和方向不断拓展 (13)
2.2.5研究方法以定性研究为主,实证研究为辅 (19)
2.3研究发现:中国大陆健康传播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20)
2.3.1健康传播领域的学科交叉研究依然滞后 (20)
2.3.2研究发展的滞后性,导致有实践意义和预见性的成果少 (21)
2.3.3定性研究和经验总结过多,缺乏规范的研究方法和统一标准 (23)
3 中国大陆健康传播研究未来发展趋势展望 (25)
3.1基础:打破学科壁垒,融合多学科力量,加强健康传播学科本体研究 (25)
3.2关键:推动专门机构组织建设,培养核心人才,促进健康传播研究的专业化 (27)
3.3保障:政府扶持,整合社会各界多方资源,推动健康传播研究向前发展 (29)
3.4动力:注重国际合作,借助国际力量,推进健康传播研究深入发展 (30)
III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目录
3.5方向:更加注重网络、手机等新媒体技术在健康传播中的作用研究 (31)
4 结语 (33)
致谢 (35)
参考文献 (36)
附录 (39)
A.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39)
IV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绪论
1 绪论
1.1研究背景
现代社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健康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心的一个重要话题。然而在过去人们通常是只有生病了才发现自己不健康,并没有对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加以关注。近一百多年来,一个又一个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被医学所攻克,医学的进步与发达使得人类寿命越来越长。因而现代人面临的主要健康问题更多地是来自于自身生活行为方式所存在的问题,只有在健康问题还没有发展成为疾病的时候就开始矫正才能获得最佳的预防和控制效果。如何让人们了解他们的生活中存在哪些健康隐患,又如何让他们主动地改正不正确的生活方式?一直以来,行使这样一个使命的是健康教育,但是由于健康知识传递者没有充分认识到传播理论在医疗健康领域的重要性,健康教育的效果并不理想,而且健康教育范围较窄,已经无法满足现有的公共医疗卫生领域和人们的健康需求。当传播学被引入健康领域后,人们才发现原来传播可以如此有效地改善人类的健康问题。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人们对生命健康给予了更为热切的关注,健康传播也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为人们关注与追求健康提供了物质、时间、金钱等方面的条件;另一方面,近年来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频发,如2003年的SARS事件、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2009年的甲型H1N1流感等等,这些事件无不以生命的惨痛代价冲击着人们的健康神经以及媒体的新闻触觉;再加上,现代社会所特有的诸如环境污染(如雾霾天气频现)、科技发展所带来的一些负效应等也在不断地挑战与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健康传播就是要促进整个社会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准的提升,将健康知识和健康的生活理念传递给受众,并最终引导受众做出正确的健康行动,以提高受众的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对社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2011年3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发布,国家卫生部明确表示把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使国民健康水平达到发展中国家前列作为“十二五”规划的目标。在这个越来越追求生活质量以及生命价值的时代,健康传播日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所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它在传递正确信息流,安抚民众心理,保障社会和谐稳定方面等都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因此,对于健康传播的研究也日益引起学者们的关注。
1.2健康传播理论框架与概念诠释
传播学,按传播内容的不同分为政治传播、经济传播、文化传播、健康传播等。健康传播作为传播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建立在多种学科的研究成果之
1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绪论
上。健康传播的最直接理论来源有传播学、医学和教育学,而传播学的诞生就是跨学科研究的产物,它与其他社会科学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处在多种学科的边缘,是在新闻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以及语言学、符号学等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独立的学科,是研究人类信息技巧、信息应用及其规律的科学,传播学多学科交叉性的特点,使其既属于社会科学又属于人文科学,而且还有一些自然科学的特征[1]。同样,健康传播学除了吸收多个社会科学学科的理论成就外,在它的发展过程中还受到了其他相关外围学科的支持比如生物学、哲学等等,吸收这些学科的研究成果来发展壮大自己,并将其运用到健康或者传播学相关问题的研究上,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健康传播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它拥有复杂多样却又清晰的学科渊源。
健康传播的研究起源于美国,在学界还没有正式承认它之前,一直被称作“治疗性传播”,直到20世纪70年代,学界才给予了“治疗性传播”更确切、内涵更丰富的名字——“健康传播”。关于“健康传播”的定义,学界并没有一个十分规范的答案。许多研究学者都曾根据各自的关注点和研究取向,试图给出其定义。美国学者Jackson于1992年首先对健康传播做出了解释,他从大众传播层面入手,认为健康传播就是依托大众传播媒介为渠道来向受众传递健康知识以达到预防和控制疾病,促进健康的目的,因此,健康传播的功能是连接公共医疗卫生领域和公众健康问题的桥梁[2]。在这个过程中,大众媒介将医学成就转化为健康知识和信息并传递给受众,以帮助受众树立正确的健康理念[3]。而Burgoon则从人际沟通层面出发为健康传播做出了如下解释:健康传播是患者和医疗提供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和诊疗室里无数的人际传播活动[4]。这一定义有两个明显的特征,就是将研究视野聚焦于人际传播且将健康传播严格限制在了疾病治疗的范围内。
但是,对于健康传播的定义,目前学界比较认同的是美国著名健康传播学者Rogers在1994年为其做出的解释,在他看来,健康传播就是一种将医学成就转化为人们容易接受的健康信息,并通过促使人们态度和行为的改变,来降低他们的患病率和死亡率、有效提高一个国家或社区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准的行为[5]。这一解释具体直观,突出强调了健康传播的目的性,反映出研究者明显的社会学研究视野和倾向,关注个人、健康和社会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提高大众健康水平”为出发点和归宿,被许多研究者所引用。1996年,Rogers又对健康传播做出了如下解释:凡是人类传播的类型涉及健康的内容,就是健康传播。显然这一解释更具包容性,简洁明了、易于理解,同样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和接受。随后,Rogers 又对其进行了补充说明:健康传播就是以传播为中心,借助人类传播的四个不同层次——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将健康信息传递出去的行为。在自我传播层次,如个人的身体、心理健康状况;在人际传播层次,如医患
2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绪论
关系;在组织传播层次,如医院与患者的关系、医护人员的在职培训;在大众传播层次,如媒体的议程设置、媒体与受众的关系等[6]。这四个层次的传播是彼此交织在一起的,自我传播与人际传播,受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的影响及控制比较大,大众媒介通过传递健康知识来改变公众的健康行为,提高公众的健康素养。由此我们可以看出,Rogers为健康传播所做出的解释更贴近传播学的研究视野,并且把健康传播的研究议题包含进了人类传播的四个不同层次,结构清晰,便于认知和把握。
用拉斯韦尔的5W模式来对健康传播概念进行分析:传播者、讯息、渠道、受传者、效果。笔者认为健康传播中的传播者可以是任何人,但主要应该是拥有传播学及医学专业知识背景的从业人员,他们能够以更有效的方式来向公众传递健康信息;讯息是指包含有健康知识或与健康相关的内容;渠道可以是任意的媒介,它可以是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介,也可以是人际传播、组织传播中的任何媒介。受传者为不特定的人群,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组织;效果是健康信息到达受众后在其认知、情感和行为各层面所引起的反应。总结起来健康传播应该是:以预防疾病、维护和促进受众身心健康为目的,运用传播学相关理论,通过各种渠道,借助各种传播媒介和方法,有效地向受众传递健康知识和信息,促进受众健康理念的树立和行为的改变。而健康传播学正是研究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过程中的传播学问题。
1.3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国外健康传播研究综述
国外的健康传播研究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美国的健康传播研究始终走在世界前列,所以西方的健康传播研究尤以美国为典型。学界普遍认为1971年美国心脏病学专家法奎尔(Dr. Jack Farquhar)和传播学者迈科比(Dr. Nathan Maccoby)这一医学学者和传播学者的首度联手是健康传播研究的开端,他们在斯坦福大学组织实施了“斯坦福心脏病预防计划”(SHDPP)[7],这是健康教育领域首次引入专业的传播学者,并运用传播学理论和方法进行指导。1975年美国最早开始健康传播研究的组织“治疗传播兴趣小组”更名为“健康传播分会”,“健康传播”这一名称正式进入学术界。1981年艾滋病被发现,自此之后美国便形成了以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活动为主要驱动力的健康传播研究发展。伴随着名称和内容的确定,美国的健康传播研究在80年代迅速发展成为独立的学科,其中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就是第一本健康传播研究领域专业书籍——《健康传播:理论与实践》的出版,该书由克利普斯(Gary Kreps)和索恩坦(Thornton)共同著述,成为早期健康传播研究者的方向标。自此之后,各类专业书籍和论文层出不
3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绪论
穷,巩固和丰富了健康传播的发展。到80年代中期,研究者队伍迅速壮大,成为一支可观的力量。1985年美国成立了“健康传播委员会”,同年在弗吉尼亚州麦迪逊大学召开的“医学传播会议”,是健康传播史上的第一次学术会议[8]。1989年美国创办了《健康传播》(Health Communication)季刊,这是健康传播领域的第一本学术期刊,侧重于理论性研究,改变了以往健康传播研究论文没有属于自己的刊物、只能发表在各类会议纪要和综合期刊上的历史,成为该领域学术上走向成熟的标志。在这期间还出现了大批依托高等院校的专业研究机构,健康传播专业人才的培养也被提上日程,这些都为美国健康传播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动力,为健康传播研究走向完善做出了重要的贡献。90年代美国的健康传播研究继续进一步专业和规范化发展,形成了以高校科研为带动的研究链条。1996年又创办了《健康传播杂志》(Journal of Health Communication),这是一本前沿性的学术期刊,侧重于国际性、应用性研究,它包含了健康传播学领域的最新发展成果,涉及了世界各地的管理学、心理学以及健康教育研究,影响力较《健康传播》更大。美国大学中的健康传播专业也逐渐设立,健康传播专业人才的培养逐步推开,据美国全国传播学协会的不完全统计, 截至2003年全美各高校中有20多个主要的健康传播学博士项目(可授予博士学位)和40多个硕士项目(可授予硕士学位)[9]。“而纵观美国健康传播研究人员的构成情况,他们主要来自四个领域,高等院校医学院系的研究者和医疗卫生事业机构的从业人员是美国健康传播研究的主力,所占比例几乎达到50%;传播学学者是从事健康传播研究的第二大群体,占总研究人员比例的25%左右;教育学与社会学领域的研究者和来自综合性大学的研究者也占总研究人员的25%左右”[10],专业传播学研究人员的不断加入促使着美国健康传播研究不断走向完善。
进入21世纪,美国的健康传播研究已经在完善的学科框架基础上对多种研究领域进行了细化的研究:如《News Coverage of Cancer in the United States: A National Sample of Newspapers, Television, and Magazines》一文是围绕媒体关于癌症新闻报道对于受众的认知和态度所造成的影响研究,研究者选取了地方以及全国具有代表性的报纸、电视和杂志2002至2003年关于癌症的新闻报道,通过抽样的方法确定目标样本,并运用内容分析的方法进行观察比较,此外还研究特定类型癌症的新闻报道,来比较人们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是否与癌症报道的覆盖率有关。研究表明,更多的媒体关注会减弱人们之间对于癌症的知识差距,而新闻媒体对于不同癌症的重视程度可能会影响受众对其的关注度,但是关于癌症的新闻报道覆盖范围越广泛,向更多的人传递相关癌症预防和控制知识,越有助于减少人们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再如《The Effect of a Communications Campaign on Middle School Students’ Nutrition and Physical Activity: Results of the Healthy Study》
4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绪论
一文,围绕的是以学校为基础开展的为期三年旨在改变中学生行为的健康干预活动,以减少他们罹患Ⅱ型糖尿病的风险,研究者们追踪了这项活动的日志和学生的访谈资料,评估了交流活动的实施和宣传资料的接触与学生的行为改变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多方面的以学校为基础的健康促进干预活动的影响下,越多的接触到相关健康风险信息宣传的学生越容易做出行为上的改变。此外还有很多的研究方向,如药物滥用、计划生育、戒烟、女性健康、老年疾病等都引起了健康传播学者们的关注,而且他们还在不同层面对某些健康传播议题进行深入地调查探讨,这一系列的健康传播研究表明美国当代健康传播的研究内容已经非常全面,无论是涉及到传播渠道研究,还是传播效果的研究,其成果都很丰硕,并且他们的研究也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更加细化和深入。美国在健康传播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和逐年成熟完善为世界各国的健康传播研究和应用提供了很多的思考和借鉴。
1.3.2国内健康传播研究综述
我国大陆的健康传播研究明显不同于西方,不仅起步晚,发展相对滞后迟缓,而且从一开始健康传播的引入就不是来自传播学者,而是健康教育学者,所以传播学者在健康传播研究中长期处于一种缺席的状态。国外的健康传播研究从一开始就起源于传播学领域,专业传播学研究人员的参与和传播学研究方法的大量采用是其显著特点之一,这就确立了传播学专业人员在该领域中的地位[11]。长期以来,国内的健康传播研究学术论文多发表在由中国卫生宣传教育协会创办的《中国健康教育》杂志上,可以说,健康传播的概念是伴随着现代健康教育理念的确立和健康教育活动的逐步深化而被大家所熟知的。1987 年,在北京举行了全国首届健康教育理论研讨会,会上第一次系统介绍了传播学理论,提出了传播学在健康教育中的作用[12]。1989—1993年中国政府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启动了第四期卫生合作项目,首次提出并确立了“健康传播”的概念[13]。1993年我国第一本健康传播方面的专业书籍出版,是由爱国卫生委员会组织专家编写的《健康传播学》,这本书的出版被看作是我国健康传播研究的开端。1996年,由米光明、王官人主编的《健康传播学原理与实践》的出版被视为我国健康传播研究领域的一个里程碑[14]。
21世纪以来,我国大陆的健康传播研究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在研究人员构成,议题内容,传播方法策略以及技术模式上都变得更加丰富。2001年拥有医学和传播学双重知识背景的张自力博士的一篇关于健康传播史研究的论文——《论健康传播兼及对中国健康传播的展望》,在《新闻大学》上一经发表,立刻得到了学界对于健康传播研究的广泛关注。此后,《现代传播》、《新闻大学》等专业性的新闻传播学类期刊相继刊载了许多关于健康传播议题的学术文章。而2003年
5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绪论
的SARS事件则使健康传播真正进入了主流的话语空间和研究视野。它使得社会各界专业人士开始从各自的研究视角进行深刻的反思,关注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不同效果,关注互联网和手机等新型传播渠道在健康信息传递中的特点和巨大优势等,人们也开始关注媒体和健康的关系。这次,新闻传播学者没有缺席,他们结合我国媒体运行机制、新闻管理体制和卫生管理体制等,运用新闻学和传播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发表了很多具有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的文章和著作,可以说“‘非典’以一种突然的方式把‘健康传播’推到了历史的前台”[15]。在健康传播日益得到传播学界关注的同时,政府部门也开始对其重视起来。2005 年,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健康知识传播激励计划”启动方式由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今称疾病控制局)、卫生部新闻办公室、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新闻发展中心联合主办。2006 年10月13日至15日,我国有史以来第一次以“健康传播”作为会议名称的“首届中国健康传播大会”在清华大学召开,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八届,此次论坛旨在拓展我国健康传播研究实践,唤起社会各界对健康传播的关注和健康意识的提高。2007年6月,在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的主持下开设“华语健康传播论坛”,这又是一个专业的、在固定时期开展的健康传播学术论坛[16]。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所属的卫生部新闻宣传中心和中国健康教育中心正式挂牌成立,它们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健康传播事业在新的起点上已经起航[17]。2009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张自力博士编著的《健康传播学——身与心的交融》一书,该书主要对我国的健康传播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总结论述,为我国的健康传播研究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经过二十多年的经验总结,我国大陆学术界在健康传播研究领域的学术框架已经初露端倪,但尚处于学科建制探索阶段,且遗憾的是,目前国内高校的新闻或传播学专业中并没有单独的“健康传播学”专业,基础平台的缺乏制约了教学、科研和专业人才的培养,因此,有学者认为大陆是否存在完整意义上的健康传播学研究体系仍然存疑[18]。
表1.1 健康传播研究的发展演进历程
Table 1.1 Development evolution of health communication research
20世纪70年代20世纪80年代20世纪90年代21世纪美国学科萌芽构建学科框架发展完善走向成熟
中国台湾学习、引进理论应用快速发展学科建制
中国大陆学习、引进理论应用与发展学科建制探索(注:该表引自大陆健康传播学者张自力博士在《健康传播学——身与心的交融》一书中对健康传播在美国、中国台湾和中国大陆发展演进历程的概述。)
6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绪论
1.4研究意义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自己的身心健康,将养生保健、远离疾病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作为幸福指数的重要指标,因此健康传播在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中的作用越来越被重视。近年来,由于科技的发达,人类沟通和传递信息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众传媒的出现使得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得以实现,而互联网的出现更使得健康传播从被动的单向传播变为双向的互动,健康传播不再只是传递应对疾病的策略,而是普及健康知识,传播健康的生活方式,并通过传播的形式来解决与疾病相关的社会问题等。虽然科技的进步和发展使得健康传播如此地简单有效,但是每年仍会有很多人感染艾滋病,又有数不清的人因缺乏健康知识而丧命,而突发性的公共卫生事件和食品安全问题又时有发生,所以现代社会对于健康传播研究成果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这有助于引导和帮助相关组织和个人更好地进行健康传播活动,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虽然健康传播自在美国兴起到现在已有四十多年的时间,但真正大规模的研究是在最近二十几年的事,学者们对于健康传播研究的具体内容存在分歧,研究兴趣各不相同。目前在国内关于健康传播的研究大多集中于传播效果研究以及新闻媒体的报道、编辑业务研究,而健康传播作为传播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领域,研究的切入点很多,研究的潜力还很大。就此而言,梳理我国大陆近年来健康传播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理清当前健康传播研究的现状和特点,总结健康传播研究已取得的成果,对于我国大陆进一步系统地开展健康传播研究颇有裨益。
7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中国大陆健康传播研究状况调查
2 中国大陆健康传播研究状况调查
2.1研究设计
2.1.1样本选择
本研究对2003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在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的与健康传播有关的论文进行研究。样本获取的具体方法为:以中国知网(CNKI)中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为文献来源,以“健康传播”为关键词,并限定时间为2003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进行搜索,共得到457篇健康传播相关文章,在剔除了会议记录、新闻报道、访谈、概念词典以及发表在不同期刊上的同一篇论文之后,得到397篇文章,以此作为本研究的目标样本。
2.1.2研究目的
首先,2003年初的“非典”事件,击中了中国公共卫生事业的软肋,在突发传染性疾病来袭时,公共卫生系统和大众传媒组织抵御突发事件的能力异常疲软。在这场引起巨大恐慌,席卷大半个中国,如瘟疫般可怕的疾病之后,中国各级政府、民间组织和广大民众对健康的诉求达到了空前火热的程度,健康传播开始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国内地市级以上的电视台纷纷开播健康栏目,公开出版的晚报日报也纷纷刊登健康类报道,甚至是开辟健康专刊专版,健康类杂志也纷纷创刊。可以说SARS事件是国内健康传播研究的一个转折点,自此相关研究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媒体、政府、社会和民众都对健康传播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每年都有大量的相关研究出现,使得健康传播研究变得更加细化,不断地寻求新的突破和进展,以期变得完善和成熟。因此,本文选取的研究样本是中国大陆过去11年公开发表在学术期刊上的健康传播类论文,旨在对我国大陆新时期健康传播研究的发展做一个实证分析,描述和反映近十一年来国内健康传播研究的发展状况、发展趋势和特点,洞察健康传播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情况。
其次,2004年复旦大学的新闻传播学者韩纲做了一项研究,对大陆过去12年(1991至2002年)的健康传播研究进行梳理和回顾,从总体上把握大陆健康传播研究的历史和现状以及传播学者在其中的参与情况,并试图回答以下几个问题:大陆健康传播研究的主要人员构成;大陆健康传播主要的研究议题;大陆健康传播研究所采取的主要研究方法[19]。通过研究,韩纲发现:大陆健康传播研究的主要研究者是医学学者和医疗卫生工作者;大陆健康传播研究的相关学术论文主要刊登在医学、公共卫生类专业期刊上;大陆健康传播研究的主要议题是传播效果及大众媒介的编辑报道业务;大陆健康传播研究的主要研究方法是实证研究[20]。自韩纲的研究发表已过去十年,中国大陆还未有相关文献对健康传播从2003年至
8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中国大陆健康传播研究状况调查
今的发展状况做一个系统地研究,因此本文研究的目的就是要填补这一空白,对中国大陆健康传播这十一年来的研究情况进行回顾式分析,来试图回答国内健康传播研究中传播学者缺席的状况是否有所改变,找出国内健康传播研究这十一年来的变化。
2.1.3研究问题
如前文所述,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梳理自SARS事件之后,中国大陆近11年来健康传播研究的发展情况,也为了回答相关学者在之前的研究中所提出的国内健康传播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是否已经得到改善,试图勾勒出中国大陆健康传播研究领域近11年来的学术版图,分析其发展脉络和研究现状,本研究拟从下面五个问题入手来对目标样本文献进行分析探讨:
①研究人员的基本构成情况?
②研究的期刊分布情况?
③研究的主要议题是什么?
④研究主要关注的是哪些领域?
⑤研究所使用的方法有哪些?
带着这些问题,本文将对所搜集到的397篇文章内容进行分析,检索和普查所有的论文,分析单元为“篇”文章,测量单元主要为“频次”。
2.1.4研究方法
本文在分析样本的过程中,综合运用了文献研究法和内容分析法,将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紧扣传播学研究领域相关理论,对这11年内的健康传播相关论文进行系统地梳理、归纳和分析,总结目前国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特点和问题,并同之前学者所进行的研究进行比较,分析其变化的趋势,预测其未来发展方向,为以后的健康传播研究提供参考,以推动健康传播更好地服务于公共健康事业。
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和整理大量与健康传播有关的论文、著作,从中了解健康传播的历史发展、研究现状等信息,参考其研究方法,为本文的研究思路提供参考,同时也为本文的研究内容提供相关理论支撑。
内容分析法:它是传播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根据贝雷尔森的经典定义,“内容分析是一种对传播内容进行系统、客观和定量地描述的研究方法”。本文将统计近11年内中国健康传播研究相关论文的文本数据,力求在对客观数据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对选取内容进行定量研究和定性分析。
2.1.5内容分析类目建构
本研究的内容分析类目主要包括论文发表量的年份分布、论文研究者的单位类型,论文的期刊分布情况,论文的研究议题和研究方向以及所使用的研究方法。
9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中国大陆健康传播研究状况调查
①论文发表量的年份分布:主要是对中国大陆近11年来的健康传播研究进行一个总体上的把握。
②论文研究者的单位类型:鉴于健康传播研究跨学科特点比较突出,本研究将健康传播相关论文研究者的单位类型分为以下几类:新闻传播院系、医学院/医科大学、综合大学非新闻传播院系且非医学院系、大众传媒从业人员、健康教育研究所、医院/卫生院/校医院/防疫站/保健院/疾病控制中心、卫生行政主管机构、军队系统、公司/企业、医学会/基金会、未知及其他。
③论文期刊的分布情况:本研究依据期刊的性质,将刊载了健康传播类论文的期刊分为以下几类:新闻传播学类,健康教育类,公共卫生健康和医学类,社会科学类及其他类。
④论文的研究议题:我国的健康传播学者张自力博士在论文《健康传播研究什么——论健康传播研究的9个方向一文中》将健康传播的研究议题分为:大众健康传播媒介与效果研究,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研究,以“医患关系”为中心的人际健康传播研究,健康传播的外部环境研究,组织健康传播研究,健康传播与文化研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研究(健康危机的传播研究),艾滋病、安乐死、同性恋、器官移植等特殊健康议题的研究,健康传播史的研究等9个议题方向,因此本研究就根据以上议题来对样本进行统计分析,同时,为了更好更全面的探究国内健康传播的研究议题分布情况,了解研究的重点和方向以及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本研究还对样本中出现频次5次及以上的关键词进行了统计。
⑤论文的研究方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以及对之前健康传播相关研究的总结概括,本研究将研究方法的变量具体分为:内容分析法、文献探讨/理论综述、实验法/干预试验、一对一访谈/小组访谈/焦点小组讨论/深度访谈、观察法/实地考察、定性研究/业务探讨、个案分析法、问卷调查法、抽样调查法、两种以上研究方法。
2.2研究发现:中国大陆健康传播研究的特点和变化趋势
2.2.1论文发表量持续走高,呈逐年递增趋势
2003至2013年中国大陆健康传播研究相关论文数量及变化如图2.1所示,从2003年开始,基本上呈现了一个阶梯式的增长趋势。这是因为2003年的“非典”事件在全球范围内触动了人们对于健康和疾病的敏感神经,使健康传播这一话题得到了政府、传媒、组织和大众的重新认识,推动了我国健康传播研究的热潮。SARS肆虐期间,无论是疾病的防治还是疫情信息都需要通过各种渠道进行有效地传播,而健康传播在这个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相关研究在这一年首次达到10篇,开启了大陆研究学者对健康传播在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中应用的研究,开始重视健康信息的有效传播和健康风险的预警,力图通过对健康传播的传者、受者、信
10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中国大陆健康传播研究状况调查 11 息、渠道、效果的研究来更好的为公众的健康服务。2005年开始,相关论文出现了明显的递增;2008年以南方雪灾,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等重大事件为契机,相关研究突破30篇,达到35篇;2009年甲型H1N1流感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流行,为大陆的健康传播研究提供了绝佳的机会,此后论文发表量一直保持在40篇以上,相关研究表明这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所有论文数量的5倍。近年来由于新媒体形式的不断发展,医疗科技的进步,食品安全问题,环境污染以及“医改”等事件的推动,国内健康传播研究更是达到了70篇,这一论文数量是2003年相关研究的7倍。由此可以看出,每一次健康传播研究的大幅度增长,都跟国内出现的与人们健康息息相关的事件有关,我国的相关学者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越来越重视,通过不断满足人们对于健康知识的需求,来达到促进民众健康的目的,并推动着我国的健康传播研究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图2.1 2003至2013年中国大陆健康传播研究相关论文数量年份分布趋势
Figure2.1 The distribution trends of the number of health communication research theses in
Chinese mainland from 2003 to 2013
2.2.2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期刊成健康传播研究论文刊登的主要学术阵地
根据韩纲的研究,1991至2002年中国大陆健康传播研究论文绝大多数发表在卫生系统的专业学术期刊——《中国健康教育》上,除《新闻大学》上刊登的两篇论文外,多年来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期刊上的健康传播研究论文几乎为空白[21]。在本研究中,上述现象已经得到明显改善,如表2.1所示,发表于新闻传播学类期刊的论文数量最多,比例超过总数的三分之一,达到38.29%,并且新闻传播学类的期刊种类不再仅仅局限于《新闻大学》这一本专业学术期刊,而是除此之外还涵盖了20多种同类期刊,如《现代传播》、《国际新闻界》、《新闻研究导论》、《东南传播》、《青年记者》、《新闻记者》、《今传媒》、《新闻爱好者》以及《当代传播》等专业学术期刊。与此同时,健康教育类与公共卫生健康和医学类的学术期刊也不再仅仅局限于《中国健康教育》这一种期刊,而是多种期刊并存,如《健康教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中国大陆健康传播研究状况调查 12 育与健康促进》、《现代预防医学》、《中国卫生事业管理》、《医学信息学杂志》、《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以及《实用医药杂志》等等。此外,还有约12.34%的论文刊登在社会科学类期刊上,这是因为有些来自非新闻传播学和医疗卫生领域的研究者也在关注健康传播研究。以上的种种都说明,《中国健康教育》垄断刊载健康传播研究论文的局面已经完全改变,期刊的种类呈现多元化趋势,新闻传播学类期刊成为最大的刊登阵地,这就为健康传播研究发展为相对独立的学科领域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表2.1 2003至2013年中国大陆健康传播研究相关论文期刊分布情况
Table 2.1 The academic journal distribution of health communication research theses in Chinese
mainland from 2003 to 2013
期刊类别 新闻传播
学类
健康教育类 公共卫生健康和医学类 社会科学类 其他类 总计
数量(篇)
152 91 94 49 11 397 比例(%)
38.29% 22.92% 23.68% 12.34% 2.77% 100% 2.2.3传播学者在健康传播研究中不再缺席
针对健康传播学的发展,传播学领域应该是健康传播理论的先驱,而医学领域则是健康传播实践的先驱,两者都是健康传播研究的核心力量。根据我国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者韩纲在2004年的研究中得出的结论,2002年之前,我国的健康传播研究始终处于“传播学者缺席”的状态,大陆从事健康传播研究的人员主要是具有医学专业知识背景的医疗卫生工作者,而在本研究中,传播学者缺席的状态已经改变,健康传播研究中传播学者和新闻媒体工作者参与研究的比例要高于医疗卫生领域的医学学者和卫生工作者。在397篇论文、613名作者中,来自新闻传播院系的研究者人数达到212人,占到总人数的34.58%,这一结论与健康传播研究论文的期刊分布情况所得出的结论基本吻合,可见传播学者在健康传播领域的研究中最为活跃,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排在第二位的是来自医院、卫生院和疾控中心等的研究人员,有136人,占到总人数的22.19%,紧随其后的是来自医学院、医科大学的研究者,比例达到13.21%,这与我国的健康传播研究诞生在健康教育领域有很大的关系,但在以上这些医疗卫生领域的研究者当中,基本上都是3人以上甚至有的达到了9人来共同完成一项研究,这也就是为何刊登在健康教育与医疗卫生类期刊的论文数量较少,而研究者人数相对较多的原因。与之相比,来自新闻传播院系的研究者基本上都是独立行文,最多的不会超过三人,所以从第一作者的数量上来分的话,医学学者和医疗卫生工作者要远远的低于新闻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中国大陆健康传播研究状况调查
传播学者。由此可见,与2002年之前相比,2003年以来我国大陆健康传播研究最显著的变化就是传播学者专业性的回归,他们不仅告别了过去在健康领域较少涉足的历史,而且也已经意识到了传播学在健康传播领域的重要性,并逐渐将传播学的研究重点和公共健康相结合,倾注了越来越多的研究力量,在健康传播研究领域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此外,在本研究中笔者还发现拥有其他学术背景的学者也开始涉足健康传播领域的研究,在表2.2中我们可以看到来自综合大学非新闻传播院系且非医学院系的研究者数量有57人,他们基本上来自心理学、管理学、经济学、营销学以及影视学等领域,虽然人数很少,只占到研究总人数的9.30%,但这同之前的研究相比是一个较大的进步,健康传播学本身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领域,它的研究就需要传播学者、医学学者和医疗卫生工作者之外的研究人员广泛参与,共同推动健康传播研究的发展。
表2.2 2003至2013年中国大陆健康传播研究相关论文作者单位类型分布情况Table2.2 The institution type distribution of authors of health communication research theses in
Chinese mainland from 2003 to 2013
作者单位类型作者数量(人)比例(%)
新闻传播院系212 34.58%
医学院/医科大学81 13.21% 综合大学非新闻传播院系且非医学院系57 9.30%
大众传媒从业人员26 4.24%
健康教育研究所58 9.46% 医院/卫生院/校医院/防疫站/保健院/疾病控制中心136 22.19%
卫生行政主管机构22 3.59%
军队系统8 1.31%
公司/企业 3 0.49%
医学会/基金会 6 0.98%
未知及其他 4 0.65%
总计613 100%
2.2.4健康传播研究议题分布广泛,研究重点和方向不断拓展
①大众健康传播媒介与效果研究以及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研究是重要的研究方向
从表2.3中我们可以看出,近年来关于大众健康传播媒介和效果研究的论文数量达到165篇,几乎占据了整个研究议题方向的半壁江山。这是因为自“非典”事件以来,人们对于健康知识与健康信息的需求日益增多,国内的媒体,包括报
13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中国大陆健康传播研究状况调查
纸、杂志、广播、电视等纷纷传播与健康相关的信息,设置健康专栏专版专刊,开辟健康频道与健康栏目,这些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增多的健康类大众传媒报道水平质量参差不齐,这就需要对其报道编辑业务及传播效果进行评价,因此研究学者开始对大众传媒倾注更多力量,对于媒体健康类报道内容的编辑业务和传播效果的研究也就越来越多,传播学理论包括“创新扩散”、“知沟”、“涵化”、“使用与满足”、“框架理论”、“议程设置”等开始被纳入到现实健康议题的讨论框架中。从关键词的统计,表2.4中我们可以看到,报纸/报刊、电视台、电视媒体、电视节目、医学期刊、媒介素养等关键词出现了10次以上,而关于大众传媒和传播效果这样的关键词更是分别达到了55次、29次,这些高频词汇的出现恰恰说明了我国大陆目前的健康传播研究更多地关注媒介效果研究,而四大传统媒介是媒介效果研究的重要对象。如陈甜甜的《健康传播视域下的中国电视健康节目分析》(2013年),从健康传播学的角度切入,以国内的健康类电视栏目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当前电视媒体的健康传播状况进行调查,并对健康类电视栏目做出效果评价,发现其在健康传播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改进思路,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做出一些有益的思考和建议。再如李健、宋永琴的《都市报的健康传播现状——以<京华时报>、<新京报>为例》(2011年);梁琪、莫扬的《中国报纸健康传播特点研究——对6家主流报纸健康新闻的内容监侧分析》(2007年)等等。
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研究与健康传播的关系最为密切,自健康传播诞生以来就是其最重要的实践方向,而健康传播又将通过经验的积累和理论的探讨作用于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实践活动。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在最近十多年的研究中仍旧占据了重要位置,排在整个研究议题的第二位。在关键词的统计中,我们可以看到,健康素养、健康知识、健康信息、传播策略/对策以及“知信行”这样的词出现频率非常高,这说明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研究方向侧重于向受众传递健康知识信息,培养他们的健康素养,使他们树立起正确的健康理念并最终促使行为的改变,这是整个健康传播最重要的目的。无论是研究媒介的传播效果评价还是对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研究,其宗旨都是研究其对受众健康需求的满足程度,评价其是否促使受众做出了正确的健康行为。如李少丽等人的《幼儿家长口腔保健知识健康教育效果评价》(2005年),通过评价对幼儿家长实施口腔保健知识健康教育的效果,来探索适合幼儿家长的口腔保健健康教育方法;孙菊枝、郑燕娜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减轻群众看病贵的途径与策略分析》(2006年);龙腾的《信息时代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发展的方向》(2008年)等。
14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中国大陆健康传播研究状况调查
15
表2.3 2003至2013年中国大陆健康传播研究相关论文议题分布情况 Table2.3 The issues distribution of health communication research theses in
Chinese mainland from 2003 to 2013 研究议题
论文数量(篇)
比例(%) 大众健康传播媒介与效果研究
165 41.56% 组织健康传播研究
25 6.30% 以“医患关系”为中心的人际健康传播研究
11 2.77%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研究 73 18.39% 健康传播的外部环境研究 9 2.27% 健康传播与文化研究
8 2.0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研究(健康危机的传播研究)
36 9.07% 健康传播史的研究
33 8.31% 艾滋病、安乐死、同性恋、器官移植等特殊健康议题
的研究 37
9.32%
总计
397
100%
表2.4 2003至2013年中国大陆健康传播研究相关论文中出现5次及以上的关键词 Table2.4 The frequency of words appeared five times and more in health communication research
theses in Chinese mainland from 2003 to 2013
关键词 词频 关键词 词频 关键词 词频 健康传播 279 传播学/传播
35 电视台 12 健康教育 77 健康 15 电视媒体 11 健康促进 18 受众 33 电视节目 22 人际传播 10 传播效果 29 报纸/报刊 20 大众传播 16 信息传播 11 新闻报道 17 传播渠道/途径/方式 22 医学专业期刊 11 伪健康传播 10 大众传媒/媒介/媒体
55 传播策略/对策 31 网络/互联网 34 健康信息 30 健康知识 28 新媒体 1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6 艾滋病 38 禽流感 14 甲型H1N1流感 15 公共卫生 13 控烟 10 食品安全 11 内容分析 19 社区 13 媒介素养 11 健康风险 11 广告 10 健康需求 12 农村 17 医患关系 11 健康素养 10 社会责任 10 知信行 19 广播
5
预防
5
农民
9
正在阅读:
中国大陆健康传播研究评析04-11
星海求知:天文学的奥秘最新版(2016)03-18
分析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疗效01-15
温州大学会议费管理办法2017年修订03-08
2018年高考语文写作课本经典素材03-08
中学语文学科高级教师五级岗位岗位说明书02-20
煤矿新常态下信访工作的若干思考06-02
二年级数学上册1-3单元教案(新苏教版)01-06
感恩企业02-18
中小型企业网络设计方案11103-20
- 教学能力大赛决赛获奖-教学实施报告-(完整图文版)
- 互联网+数据中心行业分析报告
- 2017上海杨浦区高三一模数学试题及答案
- 招商部差旅接待管理制度(4-25)
- 学生游玩安全注意事项
-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文档模板供参考)
- 叉车门架有限元分析及系统设计
- 2014帮助残疾人志愿者服务情况记录
-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 中国食物成分表2020年最新权威完整改进版
- 推动国土资源领域生态文明建设
- 给水管道冲洗和消毒记录
- 计算机软件专业自我评价
- 高中数学必修1-5知识点归纳
- 2018-2022年中国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产业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发展趋势(目录)
- 生产车间巡查制度
- 2018版中国光热发电行业深度研究报告目录
- (通用)2019年中考数学总复习 第一章 第四节 数的开方与二次根式课件
-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说数课件粤教版
- 上市新药Lumateperone(卢美哌隆)合成检索总结报告
- 评析
- 中国
- 传播
- 大陆
- 研究
- 健康
- 2022年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838普通物理学(海洋与地球学院)之
- 建设市政综合管廊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_徐秉章
- Predictive modeling of atomic layer deposition on the featur
- 最新中职对口高考英语模拟试题库阅读理解集中练习(八)英语
- 固定资产分类及其范围
- 2022年天津财经大学金融之国际金融概论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优秀教学团队建设成果支撑材料
- 度米文库汇编之2014电力职工年度工作总结
- 雨夜,我写给你的情书
- 简述存在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 人教版2022-2022学年三年级语文上册集体备课教案(表格式直接打印
- 心情短语之我在北京北你在北京东
- 工作招聘联络函的写作范例精选3篇
- 2011年2月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百城价格指数报告
- 远大前程(牛津书虫中英文双版本)
- 《外贸英语写作》串讲讲义
- 传感器实验装置介绍
- 四年级品德第一单元_这是我们的社区 2
- 生物必修2人教版:全册课堂最新导学案全集(121页)
- 通信工程专业英语课文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