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学名词解释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10-28 07:2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脊 椎 动 物 学》

名 词 解 释

西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014年9月

脊 椎 动 物 学 名 词 解 释

脊索:脊索是脊索动物的三大主要特征之一。它是位于脊索动物消化管背侧,神经管腹侧的一条纵贯身体前后、支持身体纵轴的棒状结构,由许多内部富含液泡的细胞组成,外面围有两层结缔组织鞘(脊索鞘)。低等类群终身存在,而高等类群只出现于胚胎期,到成体被分节的脊柱所取代。

背神经管:是脊索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位于脊索的背方,由胚体背中部的外胚层下陷卷褶所形成。背神经管在高等种类分化为脑和脊髓。

咽鳃裂:咽鳃裂是脊索动物消化管前端咽部两侧左右成对排列、数目不等、直接或间接与外界相通的裂孔。是脊索动物的三大主要特征之一。

内柱:是原索动物咽部内壁腹侧中央的一条纵沟,故也称咽下沟,内有腺细胞和纤毛细胞。腺细胞分泌的粘液可以将随水流进入咽的食物颗粒结成食物团,纤毛细胞的纤毛可将食物团驱向围咽环,故与摄取食物有关。它与甲状腺属同源器官。

背板:又称咽上沟。是原索动物咽壁背侧的一条膜状纵褶,仍与食物摄取有关。

逆行变态:动物一般的变态是器官结构由简单变得更为复杂,而海鞘的变态则与一般变态恰恰相反,经过变态失去了一些重要器官,如脊索,背神经管等,形态结构变得比幼体更为简单,生活方式也由自由生活变为固着生活,我们把海鞘这种独特的变态方式称作逆行变态。

开放式循环:血液循环过程中要经过血窦而非完全在血管中流动的循环方式称开放式循环。

封闭式循环:血液完全在封闭的血管中流动的循环方式称封闭式循环。

轮器:文昌鱼缘膜边缘由纤毛上皮组成的伸向前方的许多指状突起称为轮器。轮器可以搅动水流,使流水成为旋涡,以聚集食物。

鳃笼:七鳃鳗等圆口纲动物支持鳃囊的一系列软骨,由 9 对垂直排列的弯曲的软骨和 4 对纵走的长杆状软骨互相连接而成,因似笼形,故称鳃笼。

囊鳃:七鳃鳗等圆口纲动物的鳃。鳃丝由内胚层演变而来,因鳃丝只着生于由鳃裂膨大而成的鳃囊内壁,故称这种鳃为囊鳃。

脑垂体囊:位于七鳃鳗脑垂体下方一条由鼻孔通入的盲管管壁的一部分细胞参与了脑垂体的形成,即形成脑垂体的腺垂体部分。脑垂体囊又称鼻垂体囊或鼻腭沟。

脑颅(cranium):是头骨的组成部分,即包围并保护脑和头部重要感觉器官的骨质盒。软骨鱼类的脑颅为一个发育良好的完整软骨盒。硬骨鱼类及其以上脊椎动物均由众多骨块组成。

咽颅:为头骨的一部分,是指支持舌、口腔和鳃的一系列骨块。包括颌弓、舌弓和鳃弓三部分。咽颅在各类脊椎动物中变化较多,尤以鳃弓变化最大。鱼类的咽颅由七对咽弓组成。

脊椎骨:是脊椎动物脊柱的基本结构单位。一个典型的脊椎包括椎体、椎弓(髓弧)、椎棘(髓棘)、前后关节突和横突五个部分。具有支持身体、保护脊髓和内脏器官的功能。

脊柱:是一条由许多脊椎骨彼此前后串接而成的骨柱,位于身体背部中央,以取代部分或全部脊索。属中轴骨骼之一,一般由颈、胸、腰、荐、尾椎五部分组成,有支持身体、保护脊髓和主要血管的功能。

脊髓:为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是指神经管前端膨大分化为脑后所剩下的部分,位于身体背方,贯穿于脊椎骨的髓弧所围成的椎管之中。乳白色,背腹略扁平,紧接延脑之后而终止于最后一个脊椎(或稍前面)。脊髓中空,称中央管,前端与第四脑室相通,内充满脑脊液,脊髓两侧发出的背根、腹根组成脊神经,脊髓为低级反射中枢。

髓弧:脊椎骨之椎体背方两侧向上向中靠拢所形成的弧状骨片,脊髓从中穿过,具有保护脊髓的功用。也称神经弧。

髓棘:髓弧向背中央合拢再向上延伸形成的突起称髓棘,也称神经棘。

脉弧:脊椎骨之椎体腹方两侧向下向中间靠拢所形成的弧状骨片,尾动脉、尾静脉从中通过,具有保护尾部血管之功用。也称血管弧。

脉棘:血管弧向腹中央合拢再向下延伸形成的突起称脉棘。又叫血管棘。

初生颌:在软骨鱼类,由于第一对咽弓的部分骨块消失而由剩下的上鳃软骨转化的腭方软骨和角鳃软骨转化的麦氏软骨组成软骨鱼的上下颌,执行颌的机能。因这种颌在演化上出现最早,故称初生颌。

次生颌:腭方软骨和麦氏软骨失去颌的机能后,由其前方重新形成的前颌骨、上颌骨代替腭方软骨成为上颌,由齿骨、隅骨等代替麦氏软骨成为下颌。这些膜性骨组成的颌,因演化上晚于初生颌,故称次生颌。硬骨鱼及其以上的脊椎动物的颌均属次生颌。

自连式:脑颅与颌弓连接方式之一,腭方软骨(或上颌骨)直接与脑颅连接,而舌弓和脑颅脱离,不再有悬颌的作用,这种连接方式称作自连式,也叫自接型。肺鱼类和所有陆栖脊椎动物如此。

舌连式:脑颅与颌弓连接方式之一。大多数软骨鱼类及硬骨鱼类通过舌颌(软)骨把颌弓悬系在脑颅上的连接方式称舌连式,也叫舌接型。

双连式:脑颅与颌弓连接方式之一。颌弓除通过舌颌(软)骨与脑颅连接外,还直接同脑颅相关节的连接方式叫作双连式,也称双接型。部分软骨鱼类属此型。

上位口:下颌长于上颌,口裂向上,这种口型称上位口,如翘嘴红鲌之口,此类口多以浮游生物为食。

下位口:上颌长于下颌,口位于头腹面,如鲨、鳐、中华鲟等鱼之口,这种口多以底栖生物或附着生物(藻类)为食。

端位口:上、下颌一般等长,口开于吻端,如鲤、鲫鱼之口,这类口多以漂浮在水中的生物或其它有机物为食。

幽门盲囊:一些硬骨鱼类胃、肠交界处的盲囊状突起,开口于十二指肠处,不同种类数目不一,可作为分类的依据之一,一般认为有分泌消化液和增加食物消化吸收面积的功能。

板鳃:软骨鱼类的鳃,鳃间隔发达,鳃丝着生于鳃间隔上、末端不游离,呈板状,故称为板鳃。

栉鳃:硬骨鱼类的鳃,鳃间隔退化,鳃丝着生于鳃弓基部,鳃丝完全游离,呈梳齿状,故称为栉鳃。

喉鳔类:鳔有鳔管与食道相通的鱼类称喉鳔类(或称开鳔类)。 闭鳔类:鳔无鳔管的鱼类称闭鳔类。

原形尾:椎骨的末端平直,达于尾端,将尾鳍分为完全对称的上下二叶,这是一种最原始的尾型,不光外形对称,内部结构也是对称的,这种尾型仅存在于胚胎期及刚孵化不久的稚鱼中。

歪形尾:椎骨末端弯曲向上,伸向尾鳍的上叶,把尾鳍分为上下不对称的二叶。即不光是内部结构不对称,外形也不对称,一般上叶大,下叶小,如鲨鱼、鲟鱼尾。

正形尾:尾椎末端仍上翘,但仅达尾鳍基部,尾鳍外形是对称的,即内部结构不对称,但外形对称的尾,如众多高等真骨鱼类的尾。

等形尾:也称假尾鳍,这些鱼的椎骨末端和原来的尾鳍都消失了,重新由背鳍或臀鳍的一部分向后延伸扩充而成第二尾鳍,其不论在外形上或内部结构上都是完全对称的。如鳕鱼、肺鱼、矛尾鱼之尾均属之。

楯鳞:最原始的一种鳞,为软骨鱼类所特有。由埋入皮肤的基板和露在外面的棘两部分组成,而基板和棘均由真皮外突骨化而成,棘外覆有一层由表皮来的珐琅质,内有髓腔,开口于基板的底部,有血管,神经伸入腔内。

硬鳞:为硬鳞鱼类所特有,来源于真皮,为一些彼此紧接的菱形骨板,表面有一些坚硬的闪光质,下面为骨质板。如鲟鱼的鳞。

骨鳞:为真骨鱼类所常见的鳞片,也由真皮形成。由真皮细胞骨化的骨质板所成,骨板外覆有一层角质化了的物质,骨板薄而软并略有弹性,一端插入真皮之内,另一端露于体外,突出部分两面都被表皮覆盖,彼此重迭成覆瓦状排列。骨鳞因形状不同分为圆鳞和栉鳞,前者后端边缘光滑,后者后端边缘有细齿。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90e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