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复习题2
更新时间:2024-05-08 18:5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医学影像学习题集
1. 对影像模糊度的叙述,哪项正确:
A.模糊与管电压有直接关系 B.被照体放大,即为模糊度 C.一张优质片,模糊度为零 D.半影越大,模糊度越高 E.被照体失真即为模糊度 2. X线影像的边缘不清晰,称为:
A.颗粒模糊 B.斑点 C.半影 D.影像重叠 E.吸收模糊 3. 整个照片影像模糊,可能是下述哪种原因:
A.病人颤动 B.曝光时间过长 C.显影时间长 D.胶片污染 E.显影液衰竭 4. 投照中,不适当的角度主要影响照片的:
A.密度 B.对比度 C.层次 D.清晰度 E.失真度 5. 提高X线摄影的清晰度,需要:
A.最大物-片距 B.最大焦-片距 C.最小焦-片距 D.最大焦-物距 E.以上都不是 6. 在胶片特性曲线中,照片密度与照射量成正比者为:
A.足部 B.直线部 C.肩部 D.反转部 E.以上都是 7. 在不使用增感屏时,n值一般为:
A.2以下 B.2~3 C.4~5 D.1以下 E.0 8. 控制照片密度的主要因素是:
A.管电压 B.摄影距离 C.有效焦点 D.肢-片距 E.管电流量 9. 表示电子从X线管阴极流到阳极数量的术语是:
A.饱和电流 B.空间电荷效应 C.毫安数 D.千伏峰值 E.电流 10. 当X线对比度增加,可引起哪项改变:
A.X线照片的对比度要降低 B.X线照片的密度要增加 C.X线照片的密度要降低 D.X线照片的清晰度要增加 E.穿透部位所需要的kV数较少 11. X线的发现时间为:
A.1895年 B.1896年 C.1897年 D.1917年 E.1930年 12. 软X线管的最高管电压不能超过:
A.20~30kV B.30~40kV C.40~50kV D.60~80kV E.100~110kV 13. 因病理情况需增减曝光条件的下述组合中,哪项错误:
A.脓胸、胸膜积液→+5kV B.骨质疏松或脱钙病变→-25%mAs C.溶骨性骨质病变→-5kV D.胸廓成形术→-5kV E.肺气肿、气胸→-5kV 14. 观察X线照片影像的先决条件是照片的:
A.密度 B.对比度 C.锐利度 D.分辨率 E.层次 15. CT与X线图像相比,哪项是错误的
A.CT与X线图像的形成均需要X线 B.CT与X线图像均为灰度图像 C.CT图像为断面重建图像 D.X线图像为二维重叠图像 E.CT图像具有高密度分辨力和空间分辨力 16. 关于病变密度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病变区与邻近组织有足够的密度差,则可显影 B.病变密度高于所在器官密度,即称高密度病变 C.病变密度等于所在器官密度,即称等密度病变 D.病变密度低于所在器官密度,即称低密度病变
第 1 页 共 32 页
E.病变强化显著且不均匀,即称混杂密度病变 17. 不属于X线装置的是
A.X线管 B.变压器 C.操作台 D.检查床 E.光学照相机 18. 在X线管内产生X线时,大部分转换为热能,其中转换为X线者仅为
A.1%以下 B.2%以下 C.3%以下 D.4%以下 E.5%以下 19. 不属于低密度的组织结构是
A.脂肪组织 B.呼吸道腔 C.胃肠道气体 D.乳突气房 E.膀胱尿液 20. 下列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A.x线图像由不同灰度影像构成 B.X线影像不会发生形状失真 C.x线束是锥形束投射的 D.x线影像有一定放大效应 E.x线影像可产生伴影 21. 下列关于X线检查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缺乏自然对比的组织或器官,可采用人工对比 B.自然对比和人工对比是x线检查的基础 C.软线摄影采用钨靶管球发射X线 D.普通检查包括荧光透视和摄影 E.放大摄影属于特殊检查
22. 下列关于对比剂的表述,哪项是错误的
A.分高、低密度对比剂两类 B.钡剂为常用造影剂 C.碘剂为常用造影剂 D.水溶性碘对比剂只有离子型 E.低密度对比剂多为气体,如二氧化碳 23. 关于X线分析与诊断方面,哪种说法不正确
A.X线诊断是重要的临床诊断方法之 B.对X线图像应进行认真细致地观察 C.密切结合临床资料,分析推理 D.应注意投照技术条件 E.强调观察异常征象,对正常征象可以从略 24. 关于X线防护,哪种说法不正确
A.应重视防护,控制辐射量并采取有效措施 B.合理使用X线检查,保护患者与工作人员 C.尤其重视孕妇、小儿患者的防护 D.屏蔽防护是使用原子序数高的物质作为屏障的措施
E.距离防护是利用X线辐射量与距离成反比这一原理,增加X线源与人体间的距离以减少辐射量的措施 25. x线成像的基础基于
A.荧光效应 B.感光效应 C.电离效应 D.生物效应 E.穿透性 26. 透视检查的基础基于
A.荧光效应 B.感光效应 C.电离效应 D.生物效应 E.穿透性 27. X线摄影的基础基于
A.荧光效应 B.感光效应 C.电离效应 D.生物效应 E.穿透性 28. 乳腺检查,应用
A.体层摄影 B.软线摄影 C.放大摄影 D.荧光摄影 E.普通摄影 29. 显示细微病变,应用
A.体层摄影 B.软线摄影 C.放大摄影 D.荧光摄影 E.普通摄影 30. 骨皮质
A.密度高,X线照片呈白影 B.密度低,X线照片呈黑影 C.两者均是 D.两者均否 31. 脂肪组织
A.密度高,X线照片呈白影 B.密度低,X线照片呈黑影 C.两者均是 D.两者均否 32. 鼻旁窦气体
A.密度高,X线照片呈白影 B.密度低,X线照片呈黑影 C.两者均是 D.两者均否
第 2 页 共 32 页
33. 关于DSA成像的基本原理,哪项描述不正确
A.数字荧光成像(DF)是DSA的基础 B.需将IITV图像像素化
C.经模拟/数字转换器,将像素转换为数字,即数字化 D.经计算机减影处理 E.减影后,数字化图像经模拟/数字转换器转换为模拟图像而于显示屏上成像 34. 关于DR成像优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成像慢 B.噪声小 C.图像质量好 D.可转入PACS中 E.X线信息损失小 35. 关于碘过敏反应的描述,错误的是:
A.检查室应备足抢救设备和药品 B.造影前用抗过敏药可减少碘过敏发生 C.碘过敏试验阴性则不会发生碘过敏反应 D.多见于血管内给予含碘造影剂 E.用同一批号含碘造影剂也要做碘过敏试验 36. 下列关于窗位的概念,正确的是:
A.窗位相当于显示灰阶的中心 B.窗位规定所显示CT值的范围 C.不同机器的窗位值不同 D.窗位与所显示的组织CT值无关 E.通常窗位选择以水的CT值为标准 37. 关于窗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窗宽规定了显示CT值的范围 B.调节窗宽的大小可改变图像中组织的密度对比
C.组织CT值超过窗宽规定的范围时为全白密度 D.缩小窗宽使图像中组织的密度对比缩小 E.通常窗宽除以16等于每个灰阶包含的CT值 38. 根据CT值的定义公式,空气的CT值为:
A.-700HU B.-800HU C.-900HU D.-1000HU E.-1100HU 39. 当窗宽为250,窗位为501t寸,其CT值显示范围为:
A.50~250HU B.-75~175HU C.-125~125HU D.0~250HU E.50~300HU 40. CT基本设备不包括:
A.扫描架、扫描床和X线发生系统 B.计算机和数据采集、阵列处理系统 C.操作台 D.图像显示系统 E.照相机
41. CT值的定义是以___________的衰减系数为标准来计算各种组织的CT值:
A.空气 B.骨 C.水 D.脑组织 E.以上都不是 42. 减轻或消除CT图像部分容积效应,可采用:
A.提高扫描矩阵 B.缩小扫描层厚 C.骨算法重建 D.提高扫描X线条件 E.加大扫描层距 43. 在日常工作中,通过调节窗宽窗位来观察图像,要提高观察范围内组织的对比分辨率,首先应采取:
A.适当减小窗宽 B.适当增大窗宽 C.适当提高窗位 D.适当降低窗位 E.以上都不是 44. 下列“碘过敏反应”中,最危险的是:
A.面部潮红 B.喉部发痒 C.皮肤瘙痒 D.打喷嚏 E.皮肤丘疹 45. 直接吸收散射线的方法哪一种最好:
A.滤过板 B.双叶遮线器 C.遮线筒 D.降低管电压 E.滤线栅 46. 使用8:1的滤线栅时,应增加多少千伏:
A.15kV B.8kV C.12kV D.10kV E.5kV 47. 栅比的定义正确的是下述哪一个:
A.铅条厚度与两条铅条间隔的比 B.铅条高度与两条铅条间隔的比 C.铅条厚度与其高度的比 D48. CT值定标为0的组织是
A.脂肪 B.空气 C.骨骼 D.水 E.出血 49. 关于X线管的说法错误的是
第 3 页 共 32 页.栅移动距离与其运动速度的比.栅半径的倒数 E
A.X线管阳极接地的目的是增大散热率 B.X球管壳表面涂布航天散热涂料,可提高散热效率 C.飞焦点的目的是为了提高X线管的散热率 D.阳极直冷式X线管其热容量接近无穷大 E.CT X线管较一般诊断X线管热容量大 50. 关于CR叙述,下列哪项描述是错误的
A.CR以IP代替胶片作为介质 B.IP不能重复使用 C.IP感光后的潜影经激光扫描后,转换为数字信息
D.数字影像经后处理系统处理,可在一定范围内调节图像 E.数字图像可用磁盘、光盘保存
51. CR系统可记录与读出X线影像信息的载体是
A.胶片 B.磁盘 C.IP D.荧光屏 E.平板探测器息 52. 用于读出IP影像信息的光线类型是
A.可见光 B.红外线 C.紫外线 D.激光 E.电子线 53. DR使用的探测器装置是
A.影像板 B.影像增强器 C.平板探测器 D.电离室 E.光电管 54. CR经X线照射后在影像板存留的是
A.模拟影像 B.数字影像 C.黑白影像 D.彩色影像 E.电信号 55. CR系统具有的动态范围是
A.1∶10 B.1∶100 C.1∶1 000 D.1∶10 000 E.1∶100 000 56. 实现数字化最迟的是
A.CT B.常规X线摄影 C.MRI D.DSA E.胃肠摄影 57. CR的全称是
A.计算机扫描摄影 B.计算机X线摄影 C.计算机体层摄影 D.数字X线摄影 E.计算机横断面体层扫描 58. DR的全称是
A.计算机扫描摄影 B.计算机X线摄影 C.计算机体层摄影 D.数字X线摄影 E.计算机横断面体层扫描 59. CR系统的空间分辨率为
A.1~2LP/mm B.2~4LP/mm C.4~5LP/mm D.5~7LP/mm E.7LP/mm以上 60. CR性能的检测项目不包括
A.IP暗噪声、IP一致性、IP通过量检验、擦除完全性 B.照射量指示器校准、激光束功能 C.滤线栅效应 D.空间分辨率、空间距离准确性 E.X线剂量 61. IP的使用寿命一般在
A.1 000次曝光左右 B.5 000次曝光左右 C.10 000次曝光左右 D.20 000次曝光左右 E.30 000次曝光左右 62. 非晶硒平板型探测器储存信息的元件是
A.TFT B.a-Se C.CSI D.A/D转换器 E.储能电容 63. 非晶硅平板探测器型感光度相当于
A.100度X线片 B.200度X线片 C.300度X线片 D.400度X线片 E.500度X线片 64. 能将X线直接转换成电信号的是
A.胶片 B.影像板 C.CCD平板探测器 D.非晶硒平板探测器 E.非晶硅平板探测器 65. 与CR摄影比较,DR的最大优势是
第 4 页 共 32 页
A.数字图像 B.激光打印 C.网络传输 D.图像后处理 E.曝光后立即出像 66. 数字X线摄影与常规X线摄影相同点是
A.成像方法 B.成像依据 C.影像诊断 D.图像存储 E.图像传输 67. 为了使IP的残留信息消失,必须采用
A.弱光照射 B.X线照射 C.紫外线照射 D.强光照射 E.红光照射 68. 从X线到影像按潜影一可见光一数字影像这一程序转换的是
A.影像增强器+摄像机 B.成像板 C.闪烁体+CCD摄像机阵列 D.直接转换型平板探测器 E.间接转换型平板探测器 69. 直接转换技术DR,应用的转换介质是
A.影像板 B.增感屏 C.碘化铯 D.非晶硒 E.非晶硅 70. 下述哪项组织的密度最高:
A.门齿 B.骨 C.肋骨 D.毛发 E.指甲 71. 下述哪种作用属X线的化学效应:
A.感光作用 B.荧光作用 C.电离作用 D.干涉作用 E.穿透作用 72. 有效焦点大小在摄影时的变化规律为
A.管电压越大,焦点越大 B.管电流越大,焦点越大 C.曝光时间越长,焦点越大 D.照射野越小,焦点越小 E.摄影距离越大,焦点越小 73. 关于焦点方位特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近阳极侧大 B.近阴极侧大 C.两极侧等大 D.呈单峰分布 E.呈双峰分布 74. 关于标称焦点尺寸的表示方法,下列正确的是
A.1.0 B.1.0mm C.1.0mm×1.0mm D.1.0cm E.1.0cm×1.0cm 75. 关于照射野的说法,错误的是
A.照射野的大小对照片密度没有影响 B.照射野多用遮线器控制
C.照射野过大,可使照片灰雾增加 D.摄影时照射野应与被检部位等大 E.照射野边缘应限定在使用胶片尺寸内 76. 有关中心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中心线是摄影方向的表征 B.斜射线能正确反映被照体的状况
C.中心线一般通过被摄部位的边缘 D.中心线分为阳端中心线及阴极端中心线 E.从X线管窗口射出的X线即是中心线 77. 有关中心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代表摄影方向 B.多与被检部呈切线关系 C.中心线即X线束 D.定通过病灶中心 E.一定与胶片垂直 78. 关于滤线栅栅比的叙述下列哪项错误
A.是栅条高度与栅条间隔之比 B.是滤线栅的几何特性之一 C.越大消除散射线作用越好 D.栅比亦称曝光倍数 E.高电压摄影应用大栅比滤线栅 79. 有关X发束照射野的叙述,错误的是
A.X线束具有穿透性 B.摄影时,可将X线照射野适当放大
C.照射野的大小,多用遮线器来控制 D.X线束中心部分的X线称为中心线 E.中心线走向表示着摄影方向 80. X线管发出的X线束是
A.平行线束 B.锥形线束 C.交叉线束 D.垂直线束 E.不规则线束
第 5 页 共 32 页
81. 临床上常用“X线的硬度”表示
A.X线的量 B.X线的质 C.摄影条件中的曝光量 D.摄影条件中的电压 E.摄影条件中的管电流
82. 用t0和t1分别表示产生1.0密度值的无屏和有屏照射量,则增感率的表达式是
A.f=t0/t1 B.f=t1/t0 C.f=t0-t1 D.f=t1-t0 E.f=t0+t1 83. 曝光时间和光强度乘积相等而所形成的密度不等的现象称
A.间歇曝光效应 B.静电效应 C.反转现象 D.压力效应 E.互易律失效 84. 有关感光效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A.感光效应与管电流成正比 B.感光效应与管电压的n次方成正比 C.感光效应与摄影距离成反比 D.感光效应与摄影时间成正比 E.感光效应与滤线栅曝光倍数成反比 85. 在临床的摄影中,大体规定骨骼的摄影距离为
A.90cm B.100cm以内 C.100~120cm D.150cm E.180cm以上 86. 在临床的摄影中,大体规定胸部的摄影距离为
A.90cm B.100cm以内 C.100~120cm D.150~200cm E.200cm以上 87. 指出在普通X线胶片中,不应包含的结构层次
A.结合膜 B.保护膜 C.防静电层 D.防光晕层 E.乳剂膜 88. 普通X线胶片采用的卤化银主要是
A.AgBr B.AgCl C.AgI D.AgF E.AgBr及少量AgI 89.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晶体颗粒大,感光度高 B.晶体颗粒分布均匀,对比度高 C.晶体颗粒大小不一,宽容度高 D.晶体颗粒小,分辨率低 E.晶体颗粒小,涂层薄,清晰度好 90. 下列卤化银中极易溶于水的为
A.AgBr B.AgCl C.AgF D.AgI E.AgS 91. 有关明胶的性质说明,错误项为
A.保护AgBr晶体颗粒不结块、不沉淀 B.具有多孔性,有利于显影液渗透和胶片制作 C.提供感光中心 D.具有热熔冷凝性 E.易溶于水 92. X线胶片上不存在的成分
A.AgBr B.AgI C.CaWO4 D.明胶 E.涤纶片基 93. 医用X线胶片保存,错误的是
A.高温保湿状态下储存 B.防辐射线照射 C.防止压力效应的产生 D.避免有害气体接触 E.标准储存条件下有效期内使用 94. 关于DSA成像的基本原理,哪项描述不正确
A.数字荧光成像(DF)是DSA的基础 B.需将IITV图像像素化
C.经模拟/数字转换器,将像素转换为数字,即数字化 D.经计算机减影处理 E.减影后,数字化图像经模拟/数字转换器转换为模拟图像而于显示屏上成像 95. 腹部的解剖范围是
A.膈肌以下盆底以上区域 B.腹内脏器(以消化、泌尿、生殖系统为主) C.腹膜腔 D.腹膜后间隙及腹壁 E.以上均是 96. 医用X线胶片结构不包括
A.保护层 B.乳剂层 C.发光层 D.结合层 E.片基
第 6 页 共 32 页
97. 医用X线胶片的感光性能不包括
A.感光度 B.增感率 C.反差系数 D.宽容度 E.最大密度 98. X线胶片上产生密度1.0所需曝光量的倒数定义为
A.感光度 B.最小密度 C.反差系数 D.宽容度 E.最大密度 99. 胶片感光发生的光化学反应,实质上属于
A.水解反应 B.合成反应 C.氧化-还原反应 D.光合作用 E.光化学反应 100. 胶片的宽容度计算时,取的密度点
A.0.5~0.2 B.1.5~0.5 C.2.0~0.25 D.3.0~2.0 E.3.2~0.25 101. 感光度的概念,下列哪项不正确
A.感光材料对光敏感的程度 B.感光度越高所需曝光量越小
C.感光材料达到一定密度值所需曝光量的倒数 D.离有效期越近的感光度越大 E.应用中通常取相对感度 102. X线胶片特性曲性的直线部
A.密度与照射量的变化不成比例的部分 B.密度与照射量的变化成比例的部分 C.不是摄影中力求应用的部分 D.密度与照射量没联系的部分 E.以上都不是 103. 胶片特性曲线不能反映胶片
A.感光度 B.本底灰雾 C.感色性 D.最大密度 E.反差系数 104. 关于胶片的r值,错误的是
A.r值指胶片的反差系数 B.r值大的胶片影像对比度小 C.r值大的胶片宽容度小 D.r值指的是直线部的斜率 E.r线胶片的R值在2.5~3.5 105. 关于宽容度正确的是
A.为特征曲线在横坐标的投影 B.为感光材料记录被射体密度的能力
C.宽容度大的胶片r值也大 D.为感光材料能按比例记录被照体反差的能力 E.以上都不是 106. 关于照片的r值,正确的是
A.r值指的是影像反差 B.r值指的是景物反差 C.r值为影像反差与景物反差之比 D.r值为景物反差与影像反差之比 E.以上均不对 107. X线摄影力求利用的部分是H-D曲线中的
A.起始部 B.直线部 C.肩部 D.反转部 E.全部 108. 能吸收入射可见光99%的照片密度值
A.1.0 B.1.5 C.2.0 D.2.5 E.3.0 109. 关于胶片本底灰雾Do错误的叙述是
A.Do是照射量等于零时照片所具有的密度值 B.Do位于特性曲线的起始点 C.Do是胶片曝光后产生的最小密度值 D.Do由片基密度和乳剂灰雾组成 E.Do大小与乳剂感光中心的大小和数目有关 110. X线影像对比度的主要决定因素
A.mAs的大小 B.胶片r值大小 C.kV大小 D.被照体吸收X线差异 E.以上都不是 111. 得到光学密度最小值的组合
A.25mA,1/15s B.50mA,1/30s C.100mA,1/60s D.150mA,1/100s E.200mA,1/200s 112. 一张能吸收入射光线90%的照片,其密度值
A.1 B.2 C.3 D.4 E.5 113. r值大于2的胶片特性
第 7 页 共 32 页
A.提高影像对比度 B.降低影像对比度 C.增加影像模糊 D.减少影像模糊 E.减小影像失真 114. 光学密度值的定义
A.透光率的值 B.阻光率的值 C.透光率的常用对数值 D.阻光率的常用对数值 E.透光率的倒数 115. 就胶片特性而言,不正确叙述
A.r值大的胶片宽容度小 B.高感光度的胶片解象力低
C.把吸收入射光90%的两张照片重合的密度值为2.0 D.给胶片过度曝光可产生反转现象 E.医用X线胶片的r值通常比1小 116. 胶片感光特性曲线的组成不包括
A.起始部 B.平坦部 C.直线部 D.肩部 E.反转部 117. X线摄影中力求应用的部分是特性曲线的
A.趾部 B.趾部至肩部 C.直线部 D.肩部 E.反转部 118. 关于增感屏的性能,错误的叙述是
A.降低X线照射剂量 B.增加影像对比度 C.降低影像清晰度 D.使影像颗粒性变差 E.以上都是错误的 119. 增感屏结构中反射层的作用
A.提高发光效率 B.提高清晰度 C.改善颗粒度 D.控制量子斑点 E.提高对比度 120. 增感屏结构中,吸收层的作用
A.提高发光效率 B.提高清晰度 C.改善颗粒度 D.控制量子斑点 E.提高对比度 121. 增感屏的作用,错误的是
A.提高胶片的感光效应 B.缩短X线曝光时间,减少患者剂量 C.提高影像对比度 D.提高影像清晰度 E.提高小容量X线机的使用范围 122. 使用增感屏后,不存在
A.减少X线对人体的损害 B.为摄取厚度大的组织提供方便 C.有利于提高照片影像的清晰度 D.增加了X线照片的斑点 E.减少曝光量 123. 增感屏的增感率是指
A.在照片上产生同等密度时,无屏与有屏所需照射量之比 B.在照片上产生同等密度时,有屏与无屏所需照射量之比 C.在照片上产生同等密度1.0时,无屏与有屏所需照射量之比
D.在照片上产生同等密度1.0时,有屏与无屏所需照射量之比 E.以上都不是 124. 标准通用型增感屏的荧光体为
A.钨酸钙 B.硫氧化钆 C.硫氧化钇 D.氟氯化钡 E.溴氧化镧 125. 下述增感屏使用时必须与感绿片匹配
A.钨酸钙 B.硫氧化钆 C.硫氧化钇 D.氟氯化钡 E.溴氧化镧 126. 增感屏对影像效果的错误叙述
A.影像清晰度下降 B.影像对比度增加 C.影像斑点减少 D.影像反差增加 E.影像分辨力下降 127. 关于增感屏的选用正确说明
A.欲得到清晰度良好的影像,须用增感屏 B.欲得到低反差的影像,须用增感屏
C.选用增感屏时,增感率越大越好 D.某些特殊部位摄影,可不用增感屏 E.以上均正确 128. 普通X线摄影,胶片吸收的光能中,增感屏的荧光能量占
A.75% B.80% C.85% D.90% E.95% 129. 与增感速度无关的因素为
第 8 页 共 32 页
A.荧光体的转换效率 B.荧光体厚度 C.荧光体颗粒度 D.吸收染色 E.管电流量 130. 控制照片斑点的方法,不采用
A.控制增感率,以钨酸钙屏的3倍为宜 B.选用多层高密度、均一性强的增感屏 C.适当提高mA值相应降低kV值 D.选用超高感的荧光屏 E.控制摄影条件 131. 增感率为120的屏,其增感比应是
A.60 B.240 C.300 D.20 E.360
132. 保管使用增感屏的方法中,不要的为
A.防高温,防潮湿 B.防阳光曝晒 C.防止水或药液溅入 D.发现灰尘即用口吹风清除 E.片合应直后放置,免重压变形 133. 使用增感屏后清晰度下降原因不包括
A.荧光扩散效应 B.X线的斜射效应 C.光晕现象 D.屏-片紧密度 E.曝光条件减少 134. 普通钨酸钙增感屏应匹配的胶片
A.正色片 B.全色片 C.盲色片 D.彩色片 E.以上均可 135. 工作中常用的钨酸钙增感屏是
A.超低速 B.低速 C.中速 D.高速 E.超高速 136. 关于胶片的叙述,错误的是
A.晶体颗粒大,感光度高 B.晶体颗粒分布均匀,对比度高 C.晶体颗粒大小不一,宽容度高 D.晶体颗粒小,分辨率低 E.晶体颗粒小,涂层薄,清晰度好 137. X线胶片特性曲线的直线部是指
A.密度与照射量的变化不成比例的部分 B.密度与照射量的变化成比例的部分 C.不是摄影中力求应用的部分 D.密度与照射量没联系的部分 E.也称为肩部 138. 下列哪项不是增感屏的结构
A.基层 B.感光乳剂层 C.保护层 D.反射层 E.防反射层 139. 增感屏结构中,吸收层的作用是
A.提高发光效率 B.提高清晰度 C.改善颗粒度 D.控制量子斑点 E.提高对比度 140. 形成潜影的先决条件是
A.晶体位错 B.晶体点阵缺陷 C.光量子被卤化银吸收 D.自发还原 E.晶体结构的物理不完整性 141. 有关X线的传递及影像形成错误叙述
A.人体信息分布于三维空间 B.X线影像的表现形式为三维图像 C.被照肢体为X线诊断信息源 D.X线为传递被照体信息的载体 E.被照体信息须经转换介质的转换才可观察 142.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透过肢体的X线影像不能被肉眼所识别 B.增感屏是X线影像的转换介质之一 C.X线影像的传递与转换精度,取决于荧光体的发光效率等因素
D.荧光照时量大的部位,显影后银颗粒集中 E.照片上密度低的部位,是荧光照射强的部位 143. 下列哪项不是影像诊断过程中的必要因素
A.信息质量 B.信息数量 C.信息传递 D.信息识别 E.信息判断 144. X线透视荧光影像形成的错误叙述
A.依赖于人体组织的密度差别 B.依赖于人体组织的厚度差别 C.X线的穿透能力 D.需有X线的对比度 E.透过射线具有相同的强度 145. 下列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第 9 页 共 32 页
A.荧光屏上暗的部分表示该部分组织密度高 B.荧光屏上亮的部分表示该部分组织密度低 C.透视观察的影像称为正像 D.骨组织在荧光屏上显示为亮的部分 E.肺组织在荧光屏上显示为亮的部分 146. 透视检查的缺点为
A.可多角度进行观察 B.价格低廉 C.可进行动态观察 D.可观察细微结构 E.立即获取检查结果 147. 不适于透视检查的病变
A.软组织内的金属异物 B.四肢长骨骨折 C.头颅骨骨折 D.膈下游离气体 E.肠梗阻气液平 148.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X线照片上透光强的部分表示肢体密度高 B.X线照片影像也称负像
C.X线摄影比透视能发现较多有价值的信息 D.X线摄影能显示肢体的细微结构 E.X线摄影一般可取代透视检查 149. 优质X线照片,不能显示
A.被检体的大小 B.被检体的形态 C.被检体的内部结构 D.被检体的密度 E.被检体的宽容度 150. X线摄影与透视的基础为
A.穿透作用 B.荧光作用 C.感光作用 D.电离作用 E.脱水作用 151. X线摄影能使胶片产生
A.穿透作用 B.荧光作用 C.感光作用 D.电离作用 E.脱水作用 152. X线普通透视,荧光屏产生可见图像,主要利用
A.穿透作用 B.荧光作用 C.感光作用 D.电离作用 E.脱水作用 153. X线使胶片感光形成肉眼不能识别的信息影像称为
A.正像 B.负像 C.潜影 D.阴影 E.图像 154. 透视时,荧光屏的亮度主要取决于
A.kV B.mAs C.荧光颗粒度 D.荧光颗粒形态 E.荧光颗粒的性质 155. X线摄影时,照片的密度取决于
A.kV B.mAs C.FFD D.显影加工 E.r值 156. X线检查中最常采用的方法
A.X线透视 B.X线摄影 C.特殊X线摄影 D.造影检查 E.CT检查 157. 正像是指
A.在观片灯下所见的像 B.布局合理的概观像 C.组织密度高,亮度暗的像 D.组织密度高,亮度亮的像 E.位置正确的像 158. 负像是指
A.在荧光屏上所见的像 B.布局合理的反像 C.组织密度高,透亮度强的像 D.组织密度高,透亮度弱的像 E.位置正确的像 159. 透视检查的缺点是
A.可转动病人体位,改变方向观察 B.了解器官的动态变化 C.不留客观记录 D.操作方便,费用低 E.可立即得出结论 160. 关于X线摄影检查的优点,错误的叙述是
A.对功能观察优于透视 B.成像清晰 C.对比度良好 D.有客观记录 E.密度、厚度差异小的部位能显示 161. X线照片影像的形成过程中,不起作用的是
A.X线的穿透作用 B.X线的荧光作用 C.X线的散射线
第 10 页 共 32 页
D.X线的感光作用 E.被照体对X线的吸收差异 162. 构成X线照片影像的四大要素不包括
A.密度 B.厚度 C.对比度 D.锐利度 E.失真度 163. 关于密度的定义,错误的叙述是
A.密度为胶片乳剂膜在光的作用下致黑的程度
B.密度是由胶片乳剂曝光后,经冲洗还原出来的银颗粒沉积而形成的 C.银颗粒沉积越多的地方,照片越黑,密度越高;反之亦然
D.密度值用照片阻光率的常用对数表示 E.以上都是错误的 164. 如果透过照片某点的光为观片灯光强的1/100,则该点的密度值为
A.0.01 B.0.1 C.1.0 D.2.0 E.10.0 165. 一般地说,适合诊断的密度范围在
A.0~0.15 B.0.15~0.25 C.0.25~0.5 D.0.25~2.0 E.2.0~3.0 166. 与胶片感光效应无关的因素是
A.X射线的因素 B.显影时间、温度 C.定影时间、温度 D.胶片的感光度 E.被照体的厚度、密度等因素 167. 关于影响密度的因素,错误的叙述是
A.管电压对照片密度有一定的效应 B.在正确曝光下,照射量与密度是成比例变化的 C.X线作用在胶片上的感光效应与焦-片距的平方成正比 D.照片密度随被照体的厚度,密度增高而降低
E.胶片感光度、增感屏性能及暗室冲洗因素均影响照片密度 168. 照片密度的控制因素是
A.管电压 B.毫安秒 C.焦-片距 D.物-片距 E.中心射线入射点 169. 有关密度的说明不正确的是
A.光学密度即照片上的黑化程度 B.照片上的密度即双面药膜的密度之和
C.照片上透亮部分表示光学密度高、组织密度低的部分 D.照片密度可用阻光率的常用对数值表示 E.照片密度可直接用光学密度计测量 170. 下列说法不正确者
A.观片灯亮度的变化与照片密度表现关系密切
B.人眼对密度的识别能力与观片灯亮度也有很大关系
C.当观片灯亮度为100,透光率为10%的照片,其密度值为1
D.0.7~1.5的X线照片密度与10000勒克斯亮度的观片灯匹配最佳 E.照片密度在1.5~2.0,可用10000勒克斯亮度的观片灯观察 171.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A.使用低电压摄影时,管电压对照片密度的影响大 B.n值随管电压的升高而升高
C.使用高电压摄影时,摄影条件的通融性大 D.使用低电压摄影时,管电压的选择要严格 E.使用低电压摄影时,条件选择要严格 172. 错误的叙述是
A.X线强度的扩散遵循反平方定律 B.照片的密度与摄影距离成反比 C.缩短摄影距离可以减少曝光条件 D.增加焦-片距可以减少放大变形 E.X线机的容量大小是选择摄影距离应考虑的因素 173. 找出叙述错误的一项
第 11 页 共 32 页
A.在一张密度值处相等的照片上无影像可见 B.密度值等于零的照片是不存在
C.密度差等于零的照片是一张废片 D.X线对比度即r值 E.照片对比度即光学对比度 174.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一项
A.在清晰的照片上能够区别开0.01的对比度 B.照片对比度应该越高越好 C.对比度过小时可能遗漏病灶影像 D.照片清晰度应该越高越好 E.照片影像的层次应该越丰富越好 175. 影像光学对比度的主要因素
A.kV B.mAs C.灰雾 D.显影加工 E.肢体厚度 176. 下列错误叙述
A.X线摄影中尽量采用r值大的X线胶片 B.光学对比度的形成实质是被照体对X线的吸收差 C.影响光学对比度的主要因素为X线量 D.灰雾增高可致光学对比度下降 E.显影液温度过高可致照片对比度下降 177. X线照片上相邻组织影像的密度差称为
A.射线对比度 B.胶片对比度 C.照片对比度 D.物体对比度 E.X线信息影像 178. 除了被照体本身的因素外,对照片对比度影响最大的是
A.线质和散射线 B.X线量 C.胶片对比度 D.增感屏特性 E.冲洗技术 179. 照片对比度的控制因素是
A.管电压 B.毫安秒 C.焦-片距 D.物-片距 E.中心射线入射点 180. 关于X线照片影像的锐利度,错误的叙述是
A.锐利度建立在对比度的基础之上 B.照片上相邻两部分密度移行距离越短,锐利度越高 C.分辨率就是锐利度 D.胶片分辨记录被照体细微结构的能力叫分辨力 E.分辨率是胶片本身具有的性能
181. 影响锐利度的因素,错误的叙述是
A.几何模糊影响照片锐利度 B.移动模糊影响照片锐利度 C.物体吸收模糊影响照片锐利度 D.屏-片体系照相模糊影响照片锐利度 E.以上都是错误的 182. 不属于减少影像模糊度的摄影技术要求是
A.被照体尽可能靠近胶片 B.尽可能使用大的焦-片距 C.使用最小的焦点 D.注意对准中心射线的入射点 E.使用高感光度的胶片 183. 关于影像的放大,正确的叙述是
A.在X线投影中,影像只有几何尺寸的改变时,称为影像的放大 B.物-片距越小,放大率越大 C.焦-片距越大,放大率越大 D.有效焦点越小,放大率越大 E.以上都是正确的 184. 关于影像的变形,错误的说法是
A.影像的变形,是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产生不等量放大的结果
B.被照体平行胶片时,放大变形最小 C.接近中心线并尽量靠近胶片时,影像的位置变形最小 D.中心射线射入点应通过被检部位,并垂直于胶片,此时影像的形状变形最小 E.以上都是错误的
185. X线摄影能量范围内的散射线,几乎全部来自
A.光电效应 B.康普顿散射 C.不变散射 D.电子对效应 E.光核反应 186. 关于散射线含有率,错误的叙述是
A.散射线含有率随管电压的升高而加大 B.散射线含有率随管电流加大而减小
C.照射野是产生散射线的最主要的因素 D.散射线含有率随被照体厚度的增加而增加
第 12 页 共 32 页
E.照射野增大时,散射线含有率大幅度上升 187. 不能消除或减少散射线影响的是
A.使用遮线器 B.使用滤线器 C.使用增感屏 D.加大物-片距 E.加大焦-片距 188. 有关滤线栅的叙述,错误的是
A.滤线栅铅条高度与充填物幅度的比值称为栅比
B.单位距离内,铅条与其间距形成的线对数称为栅密度 C.栅铅条纵轴排列的方位是相互平行的称为线形栅
D.栅铅条均呈倾斜排列,半径相同并聚焦于空间的称为聚焦栅 E.以上都是错误的 189. 不会产生滤线栅切割效应的情况是
A.中心射线倾斜方向与铅条方向平行 B.中心射线倾斜方向与铅条方向垂直 C.X线管上下偏离栅焦距 D.中心射线左右偏离栅中线 E.聚焦栅反置使用
190. 投照某一部位,原用100mAs,70kV,100cm。现改用50cm,若管电压不变,应该用的毫安秒(mAs)是
A.200 B.50 C.25 D.100 E.400 191. 影响照片清晰度的主要因素为
A.kV B.mAs C.FFD D.F E.显影加工 192. 找出错误的一项
A.形成半影的原因主要是焦点的大小所致 B.焦点的大小与管电压和管电流大小无关 C.焦点面上的线量分布是不均匀的 D.焦点面上的线量分布表现为两端密度大 E.双峰状线量分布是影像模糊的原因之一 193.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照射野是产生散射线的主要来源 B.照射野越大,散射线越多,照片对比度越差 C.照射野大小可用准直器加以调节 D.X线摄影时,照射野越大越好 E.照射野是指入射于肢体曝光面的大小 194. 照射野的错误说法是
A.照射野的大小对照片密度没有影响 B.照射野的大小对照片对比度有影响 C.照射野过大,可使照片灰雾增加 D.摄影时照射野应与被检部位等大 E.照射野边缘应在暗盒边缘内1cm 195. 下列错误的叙述是
A.斜射线与中心线夹角越小,斜射线越靠近中心线
B.同样大的照射野,焦-片距越大,照射到胶片上的射线越接近于平行 C.肢体的放大率越小,半影也越小
D.半影的大小与肢片距有关,与焦-肢距无关
E.大多采用缩小焦点的方法减小半影,提高清晰度 196. 有关中心线的正确叙述
A.中心线是投照方向的代表 B.远离中心线的射线能正确反映被照体的状况
C.中心线一般通过被摄部位的边缘 D.只要中心线与胶片垂直投射,就能获得正确的摄影效果 E.从X线管窗口射出的X线即是中心线 197. 国际放射界公认模糊阈值
A.0.02mm B.0.12mm C.0.20mm D.0.22mm E.2.00mm 198.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X线摄影的照片一般没有放大现象 B.被照体与胶片不平行时,照片影像密度不一致
第 13 页 共 32 页
C.被照体或病灶应与胶片尽量平行、靠近 D.放大失真即歪斜失真 E.增加焦-肢距与增加肢-片距效果相同 199. 减少影像重叠的错误方法
A.多种角度摄影 B.放大摄影 C.旋转体位观察 D.利用斜射线摄影 E.体层摄影 200. 不符合切线投影的摄影
A.中心线从凸出部的边缘通过 B.中心线从凹陷部的边缘通过 C.中心线从被检部位的中心通过 D.中心线从被检部位的边缘通过 E.中心线从被检部位的表面通过 201. 有关失真度的不正确叙述
A.照片影像较原物体在大小、形态上的差异称为失真度 B.影像失真的主要原因是不适当的摄影距离与摄影角度 C.一张标准X线照片应无任何失真
D.影像失真是同一物体不同部分不等量放大所致 E.影像变形有放大变形、位置变形、形态变形等 202. 为减少运动模糊应
A.缩短摄影距离 B.增高管电压 C.让病人屏住气 D.缩短曝光时间 E.缩短曝光时间及固定肢体 203. 屏-片接触不良可引起照片
A.灰雾度高 B.分辨率低 C.清晰度差 D.对比度好 E.层次丰富 204. 照片影像仅在某一部分出现模糊,其原因
A.摄影时,片盒移动 B.摄影时间过长 C.摄影时,肢体移动 D.屏-片紧密度差 E.摄影时,球管震动
205. 用同种荧光物质制作的增感屏,清晰度最好者
A.粗颗粒,薄涂层 B.粗颗粒,厚涂层 C.细颗粒,薄涂层 D.细颗粒,厚涂层 E.不均匀颗粒,厚涂层 206. 使用滤线栅的目的在于
A.吸收散射线 B.吸收焦外X线 C.吸收原发射线及大量散射线 D.抑制原发射线减少散射线 E.吸收软射线 207. 栅比是指
A.铅条高与宽之比 B.铅条宽与高之比 C.铅条高与间隙之比 D.铅条数目与间隙数目之比 E.以上都不是 208. 优质X线照片质量标准中错误的叙述为
A.尽量多的照片斑点 B.适当密度 C.良好对比度 D.最好分辨率 E.微小失真度 209. 分辨率为5LP/mm时,该组织径线宽度为
A.0.2mm B.0.5mm C.1.0mm D.0.1mm E.2.0mm 210. 增加窗口过滤板的厚度,导致X线质
A.变软 B.变硬 C.量减少 D.失真 E.以上都是 211. 散射线的增加与
A.mA成正比 B.kV成正比 C.肢体厚度成反比 D.距离成正比 E.以上都不是 212. 散射线的穿透力
A.与原发射线相等 B.与中心线相等 C.与斜射线相等 D.高于原发射线 E.弱 213. 窗口过滤板的作用
A.吸收散射线 B.吸收漏射线 C.减少散射线 D.抑制散射线产生 E.吸收原发射线
第 14 页 共 32 页
214. 影响照片清晰度的主要因素是
A.管电压(kV) B.管电流量(mAs) C.焦-片距离(FFD) D.焦点尺寸 E.显影加工 215. 照片密度值为2.0时对应的透光率是
A.10 B.1.0 C.1/10 D.1/100 E.1/1000 216. 关于滤线栅栅比的正确解释是
A.栅比为铅条高度与其宽度之比 B.栅比为铅条宽度与其高度之比 C.栅比愈大透过的散射线越少 D.栅比为单位距离内铅条的数目 E.栅比表示单位体积中铅的重量大小 217. 防止运动模糊最有效的方法是
A.应用过滤板 B.应用滤线栅 C.应用增感屏 D.短时间曝光 E.消除散射线 218. 形成几何学模糊的最主要原因是
A.焦点面积 B.焦-片距 C.焦-物距 D.物-片距 E.限束器(遮线器)使用 219. 照片影像仅在某一部分出现模糊,原因可能是
A.摄影时,暗盒移动 B.摄影时间过长 C.摄影时,肢体移动 D.屏-片密着不良 E.摄影时,球管震动 220. 分辨率为5LP/mm时,其线对宽度为
A.0.2mm B.0.5mm C.1.0mm D.0.1mm E.2.0mm 221. 增加窗口滤过板的厚度,对X线质产生的影响是
A.变软 B.变硬 C.能谱变宽 D.量增大 E.无变化 222. 关于照片斑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斑点多可使影像模糊 B.卤化银可形成胶片斑点 C.可有屏结构斑点和量子斑点 D.量子越少,量子斑点越多 E.照片斑点可经定影消除
223. 保持感光效应不变,摄影距离增加一倍后管电流量应为原来的
A.1倍 B.2倍 C.3倍 D.4倍 E.5倍 224. X线摄影中表示X线量的是
A.半价层 B.靶物质 C.kV D.mAs E.电压波形
225. 入射光子能量恰好等于原子轨道的结合能时,光电效应产生几率发生
A.突然减 B.突然增大 C.变为零 D.变为10% E.不变 226. 滤线栅使用原则中,肢体厚度超过
A.5cm B.10cm C.15cm D.20cm E.25cm 227. 下列物质可用作滤线栅板填充物的是
A.钨 B.铝 C.锌 D.铜 E.铁
228. 滤线栅使用原则中,X线管管电压须超过
A.55kV B.60kV C.65kV D.70kV E.75kV 229. 在X线摄影中的光化学反应是
A.光合作用 B.光氧化-还原反应 C.光合成反应 D.光水解反应 E.光热反应 230. 形成潜影的先决条件是
A.晶体位错 B.晶体点阵缺陷 C.光量子被卤化银吸收 D.自发还原 E.晶体结构的物理不完整性 231. 潜影的组成物质是
A.感光中心 B.卤化银AgX C.银离子集团nAg^+ D.银离子Ag^+ E.银集团nAg 232. 所谓亚潜影一般是由有多少个银原子组成
A.3个以下 B.4个 C.5个 D.10个 E.10个以上
第 15 页 共 32 页
名词解释:
475. 跳跃征(线样征):溃疡性肠结核时,回肠末端和盲、升结肠因为炎症刺激痉挛,排空加速,钡剂呈线样充盈或者完全不充盈,其上、下端肠管充盈正常,称为跳跃征(线样征)。 476. 痉挛性切迹:是胃溃疡引起的功能性改变,表现为胃壁上的凹陷,小弯侧龛影,在大弯的相对处出现深的痉挛切迹,胃窦痉挛和幽门痉挛也很常见。 477. 早期胃癌: 癌仅限粘膜及粘膜下层,无论大小及范围,有无转移。
478. 假肿瘤征:绞窄性肠梗阻,周围有许多肠管胀气,扫结的肠管闭祥内积液,软血在周围充气的肠管的衬托下,形成块影。 479. 半月征:骑跨在胃大弯或者胃小弯,正面看,呈半月形,靠外称平直,内称不整齐,有尖角征,龛影周围有环提征。 480. 指压迹:表现为龛影口部有凸面向着龛影的弧形压迹,病理基础为粘膜层和粘膜下层结节状癌侵润所致。
481. 裂隙征:表现为从龛影口部向外伸出数毫米至2厘米左右长的钡剂充填树根状影,或表现为两个指压迹之间向口部外方伸出之尖角状影。病理基础为溃疡周围的破溃裂痕或两个癌结
节之间的凹陷间隙。
482. 环堤:是指龛影周围一圈不规则的透亮区。其病理基础为溃疡破溃后留下的一圈不规则的边缘
483. 半月征:是指位于胃轮廓内的巨大溃疡,呈半月形龛影,其周围可见不规则性环堤、指压征或裂隙征,是恶性胃溃疡的典型X线征象。
484. CR:计算机X线摄影 (CR),是一种数字化的X线成像技术。是将透过人体的X线影像信息记录在影像板上,经过读取、处理和显示等步骤,显示出数字化图像。数字化图像适合于图
像的存储、传输、教学、远程医疗、三维重建处理和信息放射学的开发和临床应用。
485. X线密度和物质密度概念 指X线图像上所示影像。物质密度高,比重大,吸收的X线量多,影像上呈白影,反之物质密度低、比重大,吸收的X线量少,影像上呈黑影。X线密度除
与物质密度有关外,还与厚度有关,但主要是反映物质密度的高低。
486. 物质密度:指人体组织中单位体积内物质的质量,与其本身的比重成正比。
487. 造影检查: 对于缺乏自然对比的结构或器官,可将高于或低于该结核或器官的物质引入器官内或其周围胸隙,使之产生对比的显影,此即造影检查。
488. 直接引入:直接将造影剂引入器官内或周围间隙,包括:1、口服法,如食管与胃肠负餐检查;2、灌注法:如钡灌肠;3、穿刺注入法:如心血管造影、关节造影等。
489. 间接引入:造影剂先被引入某一特定组织或器官内,后经吸收并聚集于欲造影的某一器官内,从而使之显影,包括吸收性与排泄性两类,如淋巴管造影、静脉肾盂造影等。 490. X线对比度: 491. 492. 493. 494. 495. 496. 497. 498. 499. 500. 501. 502. 503. 504.
第 31 页 共 32 页
光学密度: 胶片特性曲线 造影检查
空间分辨率:图像中可辨认的邻接物体空间几何长度的最小极限,即对细微结构的分辨率。
变动管电压法:把摄影条件中各种因素作为常数,再根据被检肢体厚度而选用不同的管电压的一种投照方法。 部分容积效应 阳极效应 X线对比度: 听鼻线: 听眦线 照射野: X线中心线: 安全灯 定影
大题
505. 506. 507. 508. 509. 510. 511. 512. 513. 514.
简述普通X线拍摄胸部后前位的摄影要点及体位显示标准。叙述X线胸部后前位的摄影技术 X线摄影防护原则 叙述四肢长骨摄影注意事项 优质X线照片应具备的条件
大致说明普通X线拍摄手后前斜位的体位,中心线及显示部位。 正确描述头颅正位的摄影体位? 请叙述滤线器使用注意事项
简述X线胶片特性曲线各部的含义,说明在具体应用中应注意些什么? 照片进行水洗的重要性,水洗不充分的胶片可发生的变化 照片灰雾度增大的原因及处理办法
515. 照片的保管措施
516. 简述胃良恶性溃疡的 X 线鉴别要点。
良性溃疡 X线检查龛影形态为圆形或椭圆形、突出于胃腔轮廓之外,邻近胃壁柔软,有蠕动波;黏膜向病变部位集中达到溃疡口部,无中断、破坏;口部有黏膜线、项圈征及狭颈征。恶性溃疡X线检查龛影位于胃腔轮廓之内,形态不规则有多个尖角;可见局部胃壁僵硬、蠕动消失;邻近黏膜皱襞向病变部位纠集、中断、破坏。可见半月征、环堤征。 517. 简述早期胃癌的定义与 X 线表现。
早期胃癌是指肿瘤局限于黏膜或黏膜下层,肌层及浆膜层未受累,而不论其大小或是否有转移。分隆起型、浅表型及凹陷型三类;X 线表现如下。(1) 隆起型:肿瘤呈类圆形突向胃腔,高度超过5mm,基底宽,表面粗糙;双重法及加压法显示为不规则的充盈缺损。 (2) 浅表型:肿瘤表浅、平坦,形态不规则,隆起与凹陷均不超5mm,在良好的气钡双重造影及加压像上得以显示胃小区、胃小沟不规则,呈颗粒状,有轻微的凹陷与僵直。(3) 凹陷型;肿瘤形成凹陷,深度超5mm,形态不规则,双重法及加压法表现为小的龛影,周边黏膜出现样状增粗或融合。
第 32 页 共 32 页
正在阅读:
医学影像复习题205-08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归纳03-21
第八章 生态管理及生态监测04-30
施工组织设计技术标 - 图文02-01
数学建模多元统计分析12-17
关于中国探矿权的法律规定的现状03-08
我国行政赔偿制度的缺陷与完善11-11
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广东省国家税务局系统拟录用公务员公示10-22
一年级下册数学错题集06-19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复习题
- 医学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