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 东 药 学 院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3-30 22:5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编号

广 东 药 学 院 精品课程、优质课程申报书

课 程 名 称 无机化学 课 程 性 质 □公共必修课 √基础必修课

□专业主要课程 □其它

申 报 类 型 √精品课程 □优质课程 课程负责人 梅文杰 所属二级学院 药科学院 (盖章) 所属教研室 无机化学

申 报 日 期 2007年5 月16 日

广东药学院教务处 制

1.课程基本信息及指导思想

课程编号 C0301014 理论 学时 54 63 48 实践 学时 36 36 24 层次 授课专业(方向) 本/专 本 药学(临床药学、药物化学方向) 本 本 药学(无专业方向)、药物制剂、化学工程与工艺(精细化工方向、药用高分子材料方向)、 药学(国际医药贸易方向、医药情报方向、医药事业管理方向)、药学 授课年度 06/07学年 06/07学年 06/07学年 C0301017 C0301012 A0301016 A0301011 63 63 72 66 36 27 0 36 本 本 本 本 药学(无专业方向)、药物制剂、药物制剂(天然药物制剂方向) 药学(医院药学方向)、药物分析方向专业方向) 药学(国际医药贸易方向、医药情报方向、医药事业管理方向) 05/06学年 05/06学年 05/06学年 04/05学年 A0301014 A0301015 A0301017 A0301017 54 60 48 60 36 15 24 0 本 本 本 本 药学(医院药学方向、药物分析方向专业方向)、药物制剂、 化学工程与工艺(精细化工方向) 药物制剂(制药工程) 药学(临床药学) 药物制剂(中药制剂) 药学(医药情报方向) 04/05学年 04/05学年 04/05学年 04/05学年 1-1课程的目标定位 课程定位及建设目标 自广东药学院成立之以来,无机化学课程就一直开设在我校大学一年级,是我校药学、药剂学、中药学、生物科学、制药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临床药学、预防医学、食品卫生与检验、医药管理等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无机化学课程为医药类人才储备无机化学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为后续的其它化学课程和专业课程提供扎实的理论基础;培养医药类人才必备的化学实验能力和实验操作,为其它化学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实验课程预备实验基础;培养大学一年级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实验习惯,培养他们形成和掌握大学学习方法和实验方法,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进一步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紧密联系,充分发挥医药专业基础课程的重要作用。 在课程的基本建设方面,根据所属专业的建设目标的改变的需要,以科技创新为源泉,以新的教学体系为基础,结合教学实际,不断修订教学大纲,已建立科学完善的无机化学教学大纲;长期选用符合课程开设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医药类无机化学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并注重建设教材,自编了无机化学实验和无机化学实验(双语)教材,前后有两位参与了理论教材的编写,形成了精品化、1

立体化的教材体系;保存了完整规范的教学档案;建立了科学系统的管理制度;利用电子网络、图书馆和教研室藏书建立了能充分满足教学需要的教学资源。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不断引进高学历人才,鼓励教师再进修,通过老教师的“传、帮、带”和对青年教师不断的教学培训,顺利地完成了本课程组的新、老教师的交接。已有1~2名在本学科领域具有较广泛影响力的课程建设负责人,培养造就了一支职称、年龄结构较合理的稳定的教师队伍,营造了有利于青年教师成长的良好环境,建立了教师积极开展教学研究的有效机制,形成了蓬勃的教学改革势头,教师教学水平得到了不断提高。 在过程建设方面,教学组织科学严谨,各教学环节已形成制度化,教学安排合理;教学内容能够与时俱进地适应各专业的培养目标;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已形成适合本课程教学特点的独特的“开放式教学模式”;经过多年的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制作,本课程的多媒体教学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本课程特别注重特色项目和标志性成果的建设,通过教研室教师项目分工,分组创建新项目,集中重点建设特色项目,形成了每位教师各尽其责、各有所长的局面,双语教学取得了校级教学三等奖,开放的考试管理软件已供全校 教师使用,并探索出独具特色的“开放式教学模式”,求真务实的实验教学。 支撑材料:见申报资料(第二篇),D:课程建设 1-1-1 无机化学教研室概况与规划 1-1-2 无机化学教研室年终总结 1-1-3 工作总结(05.10-06.9) 1-1-4 无机教研室05年工作总结和06年工作计划 1-1-5 无机化学教研室04年工作总结和05年工作计划 课程教育思想观念 无机化学课程一直立足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紧密结合医药应用,加强无机化学与医药紧密联系的教学理念。 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在原来的“启发式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创新地探索“开放式教学模式”,显著地提高了教学质量;探讨新教学项目——双语教学的教学思路,获得了校级教学成果三等奖;开设实验教学和开放性实验,以培养创新思想的学生为教学指导思想,形成了系统的教学体系;在提高教学效率的教学思想指导下,研发考试管理软件和试题库的建设,使全体教师从繁重的教学管理中解放1-2出来;充分利用选修课作为教学研究基地,进行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和教育考试改革的探索。 思想在教学研究和教学过程中不断更新教育观念: 观念 (1)树立终身教育观念,改变“教育即学历教育”的教育观念。 (2)树立成才教育的教育观念,改变应试教育的教育观念。 (3)树立大教育的教育观念,大力加强人文、心理、伦理、美学等方面的教育,改革“教育即教书”的教育观念。 (4)树立立体化学科知识体系的教育观念,加强学科间的相互联系,改变单一学科体系的教育观念。 (5)树立按探索认识发展过程的模式的教育观念,改变按静态结果描述的模式的教育观念。 (6)树立研究性教学的教育观念,改变传授性教学的教育观念。

2

(7)树立多层次教学的教育观念,重视精英的培养,改变高等教育教育“大众化”乃“平庸化”的教育观念。 (8)树立选修课是教学改革的实验基地,是必修课的重要补充的教育观念,改变必修课和选修课“分家“的教育观念。 并在教学研究和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和创新实施这些教育观念的具体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支撑材料:见申报资料(第二篇)G:课程建设;B:教学研究课题;C:教学论文;D:师风师德论文 1-2-1无机化学教研室关于广东药学院办学思想和学校定位大讨论的汇报 1-2-2 李君君,更新教育观念,医药无机化学实施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见K:开放式教学改革,论文) 教学论文 1-2-3 李君君,教学模式改革新构想——开展讲座式教学,广东药学院学报,2003(医药教育增刊),69~71. 1-2-4 何丽新,纠正学生不良习惯 加强能力的培养,广东药学院学报,2003(医药教育增刊),71. 1-2-5陆家政,梅文杰等,医药类专业无机化学教学方法改革初探,广东药学院学报,2006, 22(4),380~382. 教学课题 1-2-6 庞乃章主持,实验教学中的基础性实验及综合性实验的加强与改革,广东药学院2002年教育课题. 1-2-7 李君君主持,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提高无机化学教学质量的研究,广东药学院,2005.7~2007.7. 1-2-8 梅文杰主持,建构主义理论在无机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广东药学院,2006.4~2007.3. 1-2-9 刘云军主持,实验室的开放与实践,,广东药学院,2006.5~2006.12. 未立项的教学课题 1-2-10 李君君主持,探索开放式教学在医药无机化学课堂中的实践的研究,申报过广东药学院2006年教育课题 1-2-11 李君君主持,研发医药基础无机化学实施开放式教学的多媒体课件,申报过广东药学院药科学院2006年教育课题 其它资料 1-2-12 开放式教学照片——学生专题演讲 1-2-13 无机化学精品课程系列光盘02——学生专题演讲PPT 1-2-14 无机化学精品课程系列光盘03——无机化学信息资源库

3

2. 师资队伍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梅文杰 男 陈菲 女 职称 学历 学位 在教学中承担的工作 研究生及本科生的理论和实验教学 负责统筹工作 本科生的理论和实验教学 负责双语工作 本科生的理论和实验教学 负责教学管理和双语工作 本科生的理论和实验教学 负责实验工作 本科生的理论和实验教学 负责开放性实验 本科生的理论和实验教学 负责教学法改革和趣味化学 本科生的理论和实验教学 负责试题库建设 本科生的理论和实验教学 负责网站建设和考试管理软件 本科生的理论和实验教学 负责多媒体制作 本科生的理论和实验教学 负责多媒体制作 本科生的理论和实验教学 负责文件管理 本科生的理论和实验教学 负责网站建设 1972.10 副教授 博士研究生 博士 1976.01 1964.9 1967.09 1978.11 1973.10 1971.11 1978.12 1973.04 1972.01 1980.11 1981.11 副教授 博士研究生 博士 副教授 博士研究生 博士 讲师 讲师 讲师 讲师 讲师 讲师 讲师 助教 助教 博士研究生 博士 研究生 研究生 研究生 研究生 研究生 研究生 研究生 研究生 硕士 硕士 硕士 硕士 硕士 硕士 硕士 硕士 陆家政 男 刘云军 男 姚秀琼 女 人员 信息 李君君 女 曾琦华 女 曾宪栋 男 蒋京 女 何丽新 女 管小艳 女 黄晓媚 女 课程负责人情况介绍 课程负责人梅文杰,1972年出生,2003年中山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后进入广东药学院工作,2004年被评为副教授,2005年担任无机化学教研室主任,2006年被学校聘为研究生导师。 共承担了4届无机化学和2届基础化学本科理论教学工作,教学学生达12002-1 人;承担了5届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教学学生达450人;指导硕士研究生4名。 共主持了4项校院级教学研究课题,主持并获得了1次校级教学成果奖,发队伍 表了2篇教学论文,指导了4届本科毕业论文,其中获校级优秀论文1篇,获二结构 级学院优秀论文1篇,指导2名大三学生课外科技活动,获得1次药科学院教学竞赛奖,获得“2006年广东药学院教学名师”提名, 共主持了2项省级学术研究课题,发表了10多篇学术研究论文,获得了1次“广东省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 4

支撑材料: 教学课题见申报资料(第一篇),B:教学研究课题 2-1-1无机化学双语教学,广东药学院,2006.1-2007.12,项目主持人. 2-1-2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无机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广东药学院2006.4-2007.3 项目主持人. 2-1-3无机化学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药科学院,2006.4-2007.3,项目主持人. 2-1-4 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录像的制作,药科学院,2006.4-2007.3,项目主持人. 教学论文见申报资料(第一篇),C:教学论文 2-1-5医药类专业无机化学教学方法改革初探,广东药学院学报,2006, 22(4),380~382,第二作者. 2-1-6 关于药学专业无机化学双语教学的一些思考,广东药学院学报,2006, 22(4),466~467,第二作者. 教学奖励见申报资料(第一篇)上A:3. 荣誉证书;(第一篇)下E:1.学生论文R:双语教学成果 2-1-7 指导的学生毕业论文1篇 获校级优秀毕业论文,1篇获二级学院优秀论文. 2-1-8 指导学生的课外科技活动获1次药科学院教学竞赛奖. 2-1-9 获2005年校年终考核优秀奖. 2-1-10 获“2006年广东药学院教学名师”提名 2-1-11 获药科学院2006年青年教师竞赛中获优秀奖 2-1-12“无机化学双语教学实践与探索”,广东药学院2007年院级教学成果三等奖,项目主持人. 2-1-13 获2007年“广东药学院优秀青年教师”称号. 学术课题见申报资料(第四篇),S:2.科研课题 2-1-14 钌卟啉缀合物对BEL-7402肝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厅,2004.1-2006.12, 项目主持人. 2-1-15 具有抑制(人)禽流感病毒活性的药物设计合成及药效学研究,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科技厅,2007.1-2009.12, 项目第二主持人. 学术论文见申报资料(第四篇),S:3.科研论文 2-1-16 Experimental and DFT studies on the DNA-binding properties of ruthenium(II) complexes [Ru(phen)2L]2+ (L = o-MOP, o-MP, o-CP and o-NP), Trans. Met. Chem. 2006, 31, 277-285. (SCI收录) (第一作者) 2-1-17 The photocleavage properties of a novel ruthenium(II) complex on liver cancer cells Bel-7402 DNA, Trans. Met. Chem. 2006, 31, 1024-1027. (SCI收录) (第一作者) 2-1-18 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and DNA-binding properties of mixed porphyrin-polypyridyl Ruthenium(II) complexes, Trans. Met. Chem. 2005, 30, 82-88. (SCI收录) (第一作者)

5

2-1-19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study on DNA-binding and photocleavages properties of chiral complexes ?- and ?-[Ru(bpy)2L]2+ (L = o-hpip, m-hpip and p-hpip), Dalton Trans., 2003, 1352-1359. (SCI收录) (第一作者) 2-1-20 DNA-binding and cleavage studies of a novel porphyrin ruthenium mixed complex [MPyTPP-Ru(pip)2Cl]+, Trans. Met. Chem. 2003, 28, 852-857. (SCI收录) (第一作者) 2-1-21 钌化卟啉与DNA 作用的研究,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2,23,2049-2051。(SCI收录) (第一作者) 2-1-22 Experimental and DFT studies on the DNA-binding properties of Ru(II) complexes, The eigh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applied bioinorganic chemistry, 2004, 78. (第一作者) 2-1-23钌卟啉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与DNA 的相互作用, 有机化学(增刊),2004,24,74。(第一作者) 2-1-24 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and RNA-binding properties of a novel ruthenium(II) complex coordinated by 5-pyridine-10,15,20- triphenylporphyrin, Trans. Met. Chem. (已接受) (第一作者) 2-1-25 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and antiviral activity against influenza virus of a series of novel manganese-substituted rare earth borotungstates heteropolyoxometalates, Antivi. Res., 2004, 62, 65-71. (SCI收录) (第二作者) 学术奖励 见申报资料(第一篇)上A:3. 荣誉证书 2-1-26 2004-2005 广东药学院优秀科技工作者 2-1-27 2006年度,广东省先进科技工作者. 师资队伍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情况 本课程在编教师12名,其中副教授3人,讲师7人,助教2人。高学历比例大,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教师达100%,其中博士学位为4人,占33.3%,在读博士2人,占16.7%,硕士学位6人,占50%,硕士研究生导师2人。年龄结构比较合理,其中中年教师占16.5%,青年教师占83.5%。 支撑材料:见申报资料(第一篇),A:1. 主讲教师情况表 2-1-16 主讲教师情况表 6

主讲教师资格比例,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上课情况 本课程主讲教师比例占教师总人数的83.3%。 2-2 主讲教师情况 梅文杰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自进入广东药学院工作以来一直从事本科教学工作,平均每学年300学时以上,教学人数达1500人,教学评价多次被评为优秀,年终考核1次优秀,2次称职。 陈菲副教授,自进入广东药学院工作以来一直从事本课程的教学工作,平均每学年300学时以上,教学人数达1200人,教学评价均为优秀,年终考核都为称职。 陆家政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自进入广东药学院工作以来一直从事本课程的教学工作,平均每学年300学时以上,教学人数达1000人,教学评价均为优秀,年终考核都为称职。 支撑材料:见申报资料(第一篇),A:1. 主讲教师情况表;E,2. 教学质量评价 2-2-1 主讲教师情况表 2-2-2 教学质量评价表 教师在师德师风方面获奖情况或者佐证材料,教学事故(差错)情况 本课程组教师在各项教学工作,爱岗尽业,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其师德师风得到了领导、同事和学生的赞誉。 课程组负责人梅文杰老师是2006年广东药学院教学名师候选人之一,获2006-2007年度“优秀青年教师”称号。 从2002年以来,共有4位老师担任班主任职务,其中姚秀琼、李君君2位教师的任期考核结果评为优秀。曾宪栋的论文“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学习观――大一新生工作重点”被收集在《广东药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与研究》论文汇编中。 曾宪栋老师担任药科学院的工会委员,工作十分出色,被评为“药科学院2006年优秀工会会员”称号。 2-3 自2002年以来,曾琦华、姚秀琼、庞乃章、梅文杰、刘云军5位教师年终师德 考核被评为“优秀”。 师风 在2006年的师德建设活动的总结中,其中陈菲、曾宪栋、曾琦华、姚秀琼、何丽新5位教师的论文出色。 支撑材料:见申报资料(第一篇),D:1. 师风师德荣誉证书;2. 师风师德论文 2-3-1 梅文杰,2006-2007年度“优秀青年教师”奖状 2-3-2 姚秀琼,班主任聘书 2-3-3 李君君,班主任聘书 2-3-4 曾宪栋,优秀工会会员荣誉证书 2-3-5 姚秀琼,庞乃章、梅文杰年度考核结果 2-3-6 蒋京,2002年教书育人先进个人 2-3-4 曾宪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学习观――大一新生工作重点,广东药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与研究论文汇编,第二辑:50~53.

7

2-3-7 陈菲,师德建设的一些心得体会论文 2-3-8 曾宪栋,建立热爱学生的师德师风论文 2-3-9 曾琦华,立师志 修师德 练师功 树师表论文 2-3-10 姚秀琼,德为师之本论文 2-3-11 何丽新,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论文 获教学成果奖、教改立项、发表论文情况 本课程获1项校级教学成果奖。 教学改革立项课题共11项,其中校级课题8项,二级学级课题3项,其中2004年以前2项,2005年2项,2006年7项。 发表教学论文共9篇,其中2004年以前2篇,2005年2篇,2006年5篇。 科研立项课题共8项,其中省级课题2项,校级课题6项。 发表学术论文共35篇,其中SCI收录共16篇。 支撑材料: 教学成果奖见申报资料(第四篇),R:双语教学成果 2-4-1 “无机化学双语教学实践与探索”,广东药学院第8次教学成果三等奖. 2-4-2 广东药学院第8次教学成果获奖项目名单 2-4 教改立项课题见申报资料(第一篇),B:教学研究课题 教学 研究 2-4-3 梅文杰、陈菲主持,广东药学院双语教学课程建设项目 无机化学,广东与学 药学院药,2005. 术水 2-4-4 梅文杰主持,建构主义理论在无机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广东平 药学院,2006.4~2007.3. 2-4-5 梅文杰主持,无机化学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广东药学院药科学院,2006.4~2007.3. 2-4-6 刘云军,梅文杰主持,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录像的制作,广东药学院,2006.4~2007.3. 2-4-7 庞乃章主持,实验教学中的基础性实验及综合性实验的加强与改革,广东药学院2002年教育课题. 2-4-8 刘云军主持,实验室的开放与实践,广东药学院,2006.5~2006.12. 2-4-9 李君君主持,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提高无机化学教学质量的研究,广东药学院,2005.7~2007.7. 2-4-10 曾宪栋主持,学生成绩统计及考试成绩统计分析软件的研制,广东药学院,2006.3~2006.6. 2-4-11 曾琦华主持,无机化学试题库建设,广东药学院,2006.4~2007.4. 2-4-12 曾琦华主持,药科学院考试管理系统,广东药学院药科学院,2006.4~2006.2-4-13 蒋京主持,多媒体课件制作及其在无机化学中的教学改革研究,广东药学院2003年教育课题. 8

教学论文见申报资料(第一篇),C:教学论文 2-4-14 陈菲等,关于医药类专业无机化学双语教学的一些思考,广东药学院学报,2006, 22(4),380~382 2-4-15 陆家政,梅文杰等,医药类专业无机化学教学方法改革初探,广东药学院学报,2006, 22(4),380~382. 2-4-16 姚秀琼,双语教学在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中医药导报, 2005,11(9),86~88. 2-4-17 李君君,教学模式改革新构想——开展讲座式教学,广东药学院学报,2003(医药教育增刊),69~71. 2-4-18 李君君等,医药无机化学实验实施双语教学的探索,中国教育教学杂志(高等教育版),2006,12(145),96~97. 2-4-19 曾宪栋,利用铜锌原电池电解Na2 SO4 溶液的实验装置的改进,广东药学院学报, 2005,21(4):513-514. 2-4-20 曾宪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学习观――大一新生工作重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与研究, 2006,22(4):513-514. 2-4-21 曾宪栋,学生成绩统计及考试成绩统计分析的软件的研制,广东药学院学报, 2006, 2:50-53. 2-4-22 何丽新,纠正学生不良习惯 加强能力的培养,广东药学院学报,2003(医药教育增刊),71. 科研立项课题见申报资料(第四篇),S:2.科研课题 2-4-23 梅文杰主持,钌卟啉缀合物对BEL-7402肝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厅,2004.1-2006.12. 2-4-24 梅文杰第二主持,具有抑制(人)禽流感病毒活性的药物设计合成及药效学研究,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科技厅,2007.1-2009.12. 2-4-25 陆家政主持,新型金属卟啉-寡肽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抗氧化性能的研究,广东药学院科研课题(编号:43560068): 2-4-26 陈菲主持,纳米羟基磷灰石/生物高分子复合生医材料的研究,广东药学院科研课题(编号:43540094): 2-4-27 刘云军主持,抗肿瘤金属药物的合成及活性研究,广东药学院科研课题(编号:43540120): 2-4-28 姚秀琼主持,泌尿系结石的形成机理及药物抑制研究,广东药学院科研课题(编号:43540067). 2-4-29 李君君主持,微波法表面包覆荧光粉的研究,广东药学院科研课题(编号:43540062): 2-4-30 曾宪栋主持,广东药学院科研课题一项(编号:43540103):青蒿素类抗疟药物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学术论文见申报资料(第四篇),S:2.科研论文 2-4-31 Mei Wenjie,Experimental and DFT studies on the DNA-binding properties of ruthenium(II) complexes [Ru(phen)2L]2+ (L = o-MOP, o-MP, o-CP and o-NP), Trans. Met. Chem. 2006, 31, 277-285. (SCI收录) 2-4-32 Mei Wenjie,The photocleavage properties of a novel ruthenium(II) complex on liver cancer cells Bel-7402 DNA, Trans. Met. Chem. 2006, 31, 1024-1027.

9

(SCI收录) 2-4-33 Mei Wenjie,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and DNA-binding properties of mixed porphyrin-polypyridyl Ruthenium(II) complexes, Trans. Met. Chem. 2005, 30, 82-88. (SCI收录) 2-4-34 Mei Wenjie,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study on DNA-binding and photocleavages properties of chiral complexes ?- and ?-[Ru(bpy)2L]2+ (L = o-hpip, m-hpip and p-hpip), Dalton Trans., 2003, 1352-1359. (SCI收录) 2-4-35 Mei Wenjie,DNA-binding and cleavage studies of a novel porphyrin ruthenium mixed complex [MPyTPP-Ru(pip)2Cl]+, Trans. Met. Chem. 2003, 28, 852-857. (SCI收录) 2-4-36 梅文杰,钌化卟啉与DNA 作用的研究,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2,23,2049-2051。(SCI收录) 2-4-37 Mei Wenjie,Experimental and DFT studies on the DNA-binding properties of Ru(II) complexes, The eigh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applied bioinorganic chemistry, 2004, 78. () 2-4-38 梅文杰,钌卟啉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与DNA 的相互作用, 有机化学(增刊),2004,24,74. 梅文杰() 2-4-39 Mei Wenjie,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and RNA-binding properties of a novel ruthenium(II) complex coordinated by 5-pyridine-10,15,20- triphenylporphyrin, Trans. Met. Chem. (已接受) 2-4-40 Mei Wenjie,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and antiviral activity against influenza virus of a series of novel manganese-substituted rare earth borotungstates heteropolyoxometalates, Antivi. Res., 2004, 62, 65-71. (SCI收录) (第二作者) 2-4-41 Jia-Zheng Lu, Jin-Wang Huang, Liang-Nian Ji. Supramolecular self-assembly of porphyrin-Fluorescein hybrid with amino-porphyrinatocopper(II) and its fluorescence strengthening character, Inorg. Chem. Commun., 2004, 7(9): 1030-1033 (SCI收录) 2-4-42 Jia-Zheng Lu, Jin-Wang Huang, Liang-Nian Ji. Synthesis of a New Porphyrin-fluorescein Hybrid and its Supra-molecular Self-assembly with Amino-porphyrinatomanganese by Hydrogen-bonding, Chinese Chem. Lett., 2005,16 (3): 303-306 (SCI收录) 2-4-43 Jia-Zheng Lu, Jin-Wang Huang, Liang-Nian Ji,A novel Fluorescein -porphyrinatozinc(II) Hybrid: synthesis and its Supramolecular Self-assembly with Imidazolyl-linked Porphyrinatomanganese(III) by coordination-bonding, Transition Met. Chem. 2005,30:643–649(SCI收录) 2-4-44 陈菲,羟基磷灰石生物医用陶瓷材料的研究与发展,中国陶瓷(核心期刊),2006,42(4):8-10. 2-4-45 Chen F, Lin LW, Lin CJ, et al. Electrophoretic deposition of hydroxyapatite nano coating on etched titanium surface, Key Engineering Materials(SCI收录), 2005, 288-289: 183-186. 2-4-46 陈菲,羟基磷灰石/聚乳酸纳米复合粉体的制备,中国科技论文在线,2006, 07. 2-4-47陈菲,林昌健,钛基表面纳米羟基磷灰石涂层的制备及其生物性能的初步

10

研究,广东药学院学报,2005,21(6):652-655. 2-4-48陈菲,林昌健,王周成,钛基表面纳米羟基磷灰石涂层的电泳沉积,电化学(核心期刊),2005, 11(1): 67-71. 2-4-49 Yun Jun Liu, Na Wang, Wen Jie Mei, Fei Chen, Li Xin He, Liu Qing Jian, Rui JIe Wang, Fu Hai Wu, photoinduced cleavage and DNA-binding of the Ruthenium(II) polypyridyl complex [Ru(phen)2(ipbd)](ClO4)2, Transition metal chemistry, 2007, 32(3), 332-337. (SCI收录) 2-4-50 Yun Jun Liu, Hui Chao, Yi Xian Yuan, Hui Juan Yu, Liang Nian Ji, Ruthenium(II) mixed-ligand complexes containing 2-(6-methyl-3-chromonyl) -imidazo[4,5-f][1,10]phenanthroline: 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DNA-binding and photocleavages studies, Inorg. Chim. Acta, 2006, 359, 3807-3814. (SCI收录) 2-4-51 Yun Jun Liu, Hui Chao, Li Feng Tan, Yi Xian Yuan, Wei Wei, Liang Nian Ji, Interaction of polypyridyl ruthenium(II) complex containing asymmetric ligamd with DNA. J. Inorg. Biochem, 2005, 99(2),530-537. 2-4-52 Yun Jun Liu, Hui Chao, Jun Hua Yao, Li Feng Tan, Yi Xian Yuan, Liang Nian Ji, Ruthenium(II) complexes containing asymmetric 2-(pyrazin-2-yl)naphthoimidazole: Syntheses, Charactrization, DNA-binding and photocleavage Studies. Inorg. Chim. Acta,2005, 358(6), 1904-1910. (SCI收录) 2-4-53 Yun Jun Liu, Hui Chao, Jun Hua Yao, Hong Li, Liang Nian Ji, Syntheses, Characterizationa and DNA interaction Studies of [Ru(bpy)2(ipbp)]2+ and [Ru(phen)2(ipbp)]2+ (ipbp = 3-(1H-Imidazo[4,5-f][1,10]phenanthrolin-2-yl)- 4H-1-benzopyran-2-one) Helv. Chim. Acta. 2004, 87(12), 3119-3128. (SCI收录) 2-4-54 姚秀琼等,泌尿系结石患者尿液中草酸钙结晶的研究,广东药学院学报,2005,21(1):1-3. 2-4-55 姚秀琼等,HPLC测定奥扎格雷及其制剂的含量,广东药学,2005,15(4):13-14 2-4-56 李君君,CaS:Dy3+荧光体的微波合成及其发光特性,广东药学院学报,2005,21(1) 2-4-57 李君君,CaxSr1-xS:Mn的微波快速制备及其荧光光谱特性,广州化工,2005,33(4)14:. 2-4-58 曾宪栋等,脱氧青蒿素核磁共振及其分子几何构型研究,广东药学院学报,2005,22(2):130-132. 2-4-59曾宪栋等,Calculations of Hyperpolarizabilities for Para-disubsti- tuted Benzenes with the QSPR,中国化学快报,2004,15(6):753-756. 2-4-60 何丽新等,辉沸石的离子交换性能及改性型研究,化工时刊,2002,16(12):30-33. 2-4-61 何丽新等,双金属抗菌沸石研究,非金属矿,2003,153(1):13-15. 2-4-62 Xiaoyan Guan, Jiancheng Deng. Preparation and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of Nano-scale Nickel Hydroxide with Different Shapes. Materials Letters[J] ,2007, 61:621–625. (SCI收录) 2-4-64 管小艳,邓建成,周燕,等。配位均匀沉淀法制备不同形貌的纳米氢氧化镍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J], 2006 ,28(2):66-69

11

师资培养计划及培养效果 本课题组在人员引进、新来教师指导、青年教师培养等方面已形成系统的培训机制。 人员引进的原则秉行:引进人才必须是高学历、高职称、试讲优秀。保证了所有新进教师都能顺利地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 加强对新引进教师的指导和青年教师培养,实行青年教师的培养“导师制”,通过青年教师与老教师互相听课、观摹校级教学名师的授课、集体备课等方式,使青年教师能学习到优秀的教学经验、教学方法,使之能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提高了整体教学水平。 重视继续教育,组织课题组教师经常参加教学培训、教学讲座、教学交流 等活动,使教学水平能够很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鼓励教师申报和参与教学研究课题,开展教学改革研究工作,提高教师的教学研究水平,并将研究成果很好地运用到教学实践工作中去,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通过以上措施,本课题的青年教师的成长速度很快,参与学校教学质量评价的教师,评价等级均为优秀;在2005年药科学院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蒋京获第五名,李君君获优秀奖,在2006年药科学院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梅文杰、姚秀琼、管小艳、李君君共4位教师获优秀奖,成为该次竞赛中,获奖最多的课2-5 题组。 课程组负责人梅文杰老师是2006年广东药学院教学名师候选人之一,获师资 培养 2006-2007年度“优秀青年教师”称号,获“2004-2005年广东药学院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获“2006年度广东省先进科技工作者”。 支撑材料:见申报资料(第一篇)下,F:师资培养;A:3.荣誉证书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三级听课表汇集(共16份) 课堂教学听课录表汇集(共13份) 新教师试讲汇集(共11份) 青年教师听课记录表汇集(共56份) 集体备课表汇集(共33份) 2005年药科学院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证书汇集(蒋京、李君君)2006年药科学院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证书汇集(梅文杰、姚秀琼、管小艳、李君君)(见A:3荣誉证书) 全国高等院校双语教学研讨会邀请函,姚秀琼,200704. 12

3. 课程教学

修订教学大纲情况 本课程根据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对教学大纲的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课程基本要求、课程基本内容及课时分配进行了调整。特别是课程基本内容上,为了帮助学生打下扎实后续课程基础,增加了元素化合物的教学内容,并且在教学内容上加强了本课程与医药的联系。 在实验教学大纲的修订上,进一步加强了对学生基本操作、基本技能、实3-1 验习惯等方面的教学和训练,调节了实验项目,增加了基本操作和实验考试项教学 目,更加符合医药人才的实践能力培养的需要。 大纲 支撑材料:见申报资料(第二篇),I:教学大纲修订 3-1-1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06-07学年) 3-1-2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修订稿)(2006年9月) 3-1-5 无机化学教学大纲(2004∕2005学年) 开展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更新情况 无机化学(Inorganic chemistry)是一门研究无机化学原理与元素性质的科学,是药学专业本科生的第一门化学专业的基础课程。课程内容主要有1.无机原理部分包括:物质结构(原子、分子结构、配合物结构)理论和化学平衡(酸碱平衡、沉淀溶解平衡、氧化还原平衡和配位平衡)理论;化学反应速率理论以及化学热力学的基础知识。2.元素性质部分以元素周期律为主线,对主族元素作了比较详细的论述,副族元素则选择了与药学专业关系密切的重要元素加以介绍,并且在各族元素后还适当介绍了常用药物和离子鉴定知识。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通过教学实践全过程,使学生掌握无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技术,为药学专业今后的课程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内容按《无机化学教学大纲》进行,《大纲》中包括了各章节的理论和3-2 实验教学的目的要求、教学内容和教学学时。总学时数90,其中理论54学时,教学内容 实验36学时。知识模块顺序和对应学时为: 理论部分 第二章:溶液 4学时 第三章:化学反应的速率 3学时 第四章:化学热力学初步 5学时 第五章:化学平衡 3学时 第六章:酸碱平衡 3学时 第七章;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 4学时 第八章:氧化-还原 6学时 第九章: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系 5学时 第十章:分子结构 5学时 第十一章:配位化合物 5学时

13

第十二章:非金属元素 3学时 第十三章:金属元素 2学时 第十四章:过渡元素 6学时 实验部分 实验一 基本操作 基本技能训练类型 4学时 实验二 氧化还原 综合性实验 4学时 实验三 电解质溶液 综合性实验 4学时 实验四 药用氯化钠的制备 综合性实验 4学时 实验五 药用氯化钠的检验 综合性实验 4学时 实验六 卤素 综合性实验 4学时 实验七 配合物 设计性实验 4学时 实验八 铜、银、锌、汞 综合性实验 4学时 实验九 实验操作考试 重点考查学生的实验基本技能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针对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的需要,在新的教学大纲的指导下,教学内容也进行了相应的改变。首先,过去比较重视化学平衡(酸碱平衡、沉淀溶解平衡、氧化还原平衡和配位平衡)理论的计算,现在则把重点放在对平衡基本原理的理解;第二,原来因为学时数的问题,常常把元素部分的内容讲授课时少,现在则加大了这一部分内容的讲解,而且还相应的加入了本教研室老师的一些科研工作的相关内容,丰富了教学内容,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三,过去在讲授物质结构(原子、分子结构、配合物结构)理论时,由于内容比较抽象,学生很难掌握,有畏难情绪,老师往往难以讲解以至只好少讲,或者降低教学要求,而现在,教研室经过几年的集体研究开发,这一部分已制作出了声、文、图并茂的多媒体课件。通过三维动画的演示,抽象的立体空间模型、轨道模型、配合物结构等内容都可以在课堂上生动地展现出来,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学生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而这一部分内容对学生以后学习《有机化学》、《药物化学》等等课程是非常必要的。 支撑材料:见申报资料(第二篇),H:课程教学;I:教学大纲修订 3-1-1 3-1-2 3-1-3 3-1-4 3-1-5 3-1-6 3-1-7 3-1-8 3-1-9 《无机化学》90学时教学大纲 《无机化学》90学时授课计划 《无机化学》90学时讲稿 《无机化学》90学时教案 《无机化学》90学时课程小结 无机化学精品课程系列光盘01——多媒体课件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06-07学年)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修订稿)(2006年9月) 无机化学教学大纲(2004∕2005学年) 14

开展教学改革、运用现代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授课、CAI课件情况及效果 教学改革:本课程在“启发式教学模式”的基础上,通过李君君教师的“开放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建立了“无机化学信息资源库”,逐渐形成了一套以更新教育观念,扩充教学内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加强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开放式教学”。鼓励教师发挥个人特色,将科研成果引入教学中去,改变了传统的完全按照教材上课的模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积极引导学生不仅加深了对本课程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的掌握,而且加强了本课程与医药的联系的实例,充分调动了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主动学习的教学改革,显著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另外,通过开设“生物无机化学”、“配位化学”和“趣味无机化学与医药”选修课,开拓本课程的教学领域,使学生能很好地了解本课程的分支学科和边沿学科,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这样对培养学生开放性思维、知识的网络性、课程体系的立体化发挥了重要作用。还在选修课中积极探索教学改革,将其中成熟的、成功的教学改革成果运用到本课程中去,如选修课开展教师讲座、学生自选专题讲演、学生专题论文等新的教学形式和考核方式,借鉴到本课程的教学中,丰富了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了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 教学手段:本课程从2002年就开始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经过几年的集体研究开发,已制作了几套声、文、图并茂的多媒体课件供全体教师使用,还利用电子网络,制作了多媒体网络课件以供全体学生自学。 3-3 通过以上措施,使课程组的整体教学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在教学质量评教学 价全部都是优秀,在药科学院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前后有6人次取得优异成绩。 方法 与手 ,K:开放式教学改革1.论文,2.教学课题,段 支撑材料:见申报资料(第二篇)3.开放式教学照片——学生专题演讲,4.无机化学精品课程系列光盘02——学生专题演讲PPT,5.无机化学精品课程系列光盘03——无机化学信息资源库 ;H:6. 无机化学精品课程系列光盘01——多媒体课件 3-3-1 李君君,教学模式改革新构想——开展讲座式教学,广东药学院学报,2003(医药教育增刊),69~71.学生自选题演讲照片 3-3-2 李君君,更新教育观念,医药无机化学实施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已投稿) 3-3-3 李君君主持,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提高无机化学教学质量的研究,广东药学院,2005.7~2007.7. 3-3-4 梅文杰主持,建构主义理论在无机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广东药学院,2006.4~2007.3. 3-3-5 探索开放式教学在医药无机化学课堂中的实践的研究,李君君主持,申报

15

过广东药学院2006年教育课题(未立项) 3-3-6 研发医药基础无机化学实施开放式教学的多媒体课件,李君君主持,申报过广东药学院药科学院2006年教育课题(未立项)(见B教学研究课题) 3-3-7 开放式教学照片——学生专题演讲 3-3-8 无机化学精品课程系列光盘02——学生专题演讲PPT, 3-3-9 无机化学精品课程系列光盘03——无机化学信息资源库 3-3-10 无机化学精品课程系列光盘01——多媒体课件 实验教学情况及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的成效 一、实验教学的指导思想 无机化学实验是验证、巩固和补充课堂讲授理论知识的必要环节,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分析、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学会对实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并撰写实验报告。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掌握无机化学基本知识、理论与实践,了解当代无机化学发展趋势和科研成果。 二、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 通过实验教学,应使学生必须掌握实验基本技能和基本操作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习后继课程以及今后从事科学研究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实验教学的形式和内容 无机化学教研室长期探索实验教学改革,近年共发表实验教学改革论文4篇,实验立项课题2项。为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无机化学实验在以下几个方面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思路。(1)实验课堂教3-4 学:要求学生课前写出预习报告,老师讲解难点,分析实验成败的关键;在实验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做到整个实验过程中仪器、试剂一条线,实验 过程中,教学 实验台面干净、整洁;实验结束后,教师就学生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对于学生失败的实验进行示范,并在学生的实验记录本上签名,引导学生及时解决实验中的问题,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无机化学双语实验教学,开设了5个学期的双语实验教学,探索出了符合我校学生实际的双语实验教学方法和措施,教师上课采用双语教学,制作双语实验挂图、双语仪器试剂卡,要求学生用英语写出预习报告和实验报告,双语实验教学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英文写作能力,增强了学生阅读外文的能力,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无机化学的兴趣。(2)开放性和综合性实验:开放时间定为周六、周日。开放性和综合性实验步骤如下:①学生调研文献,设计实验步骤,列出所需仪器和试剂;②教师组织学生答辩:学生讲解实验设计方案,教师和其余学生提问;③学生根据答辩时提出的问题进行修改,不断完善实验设计方案,交指导教师审阅,指导教师同意后方可进行实验;④学生提前熟悉仪器的使用,亲自配制实验所需试剂;⑤实践: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验方案实施实验,对于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学生讨论并解决;⑥提交材料:学生完成实验后,写出实验报告和心得体会;⑦总结:教师组织学生对开放性实验进行总结,学生发言,总结实验成败和实验后的感受。通过开放性、综合性实验,增强了学生动手、动脑能力,极大地提高了

16

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3)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由梅文杰博士和刘云军博士指导两名大三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科研活动,并在广东药学院学报发表一篇科研论文(2007年4与月)。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促进学生动手、动脑,培养学生创造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将来从事科学研究打下扎实的基础。(4)实验教学手段的改进:制作实验教学挂图,拍摄实验教学录像,增强了实验操作的示范性,并通过将部分实验教学录像运用到理论教学的多媒体课件中,使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得益彰,大大提高了实验教学效果。(5)实验教学内容的修改:根据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四大基础课开设的实验,近两年对实验内容进行了修改(附件),如删除了酸碱滴定实验,增加了醋酸电离常数测定。 支撑材料:见申报资料(第三篇),L:实验规章制度;M:实验教学N:开放性实验;O:实验教学研究;申报资料(第一篇),B:教学研究课题;C:教学论文 3-4-1 实验课要求 3-4-2 实验员工作职责 3-4-3 学生实验守则 3-4-4 实验教学大纲 3-4-5 实验授课计划 3-4-6 实验课堂讲授 3-4-7 实验课堂教案 3-4-8 实验教学照片——实验操作考试 3-4-9 自编实验教材《无机化学实验与指导》汉语、双语教材 3-4-10 无机化学精品课程系列光盘04——实验录像 3-4-10 开放性实验设计方案 3-4-11 开放性实验记录 3-4-11 开放性实验报告 3-4-12 开放性实验心得 3-4-13 刘云军,梅文杰主持,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录像的制作,广东药学院,2006.4~2007.3. 3-4-14 庞乃章主持,实验教学中的基础性实验及综合性实验的加强与改革,广东药学院2002年教育课题. 3-4-15 刘云军主持,实验室的开放与实践,广东药学院,2006.5~2006.12. 3-4-16 李君君等,医药无机化学实验实施双语教学的探索,中国教育教学杂志(高等教育版),2006,12(145),96~97. 3-4-17 曾宪栋,利用铜锌原电池电解Na2 SO4 溶液的实验装置的改进,广东药学院学报, 2005,21(4):513-514. 3-4-18 何丽新,纠正学生不良习惯 加强能力的培养,广东药学院学报,2003(医药教育增刊),71. 17

课后辅助、作业布置、批改情况 对于理论课,无机教研室的全体教师在每次课堂教学中都会根据教学内容适当布置一些课后作业,而且都能为每一位同学的作业进行认真的批改,记录作业情况,教师们认为从批改作业中可以更清晰地了解学生对该门课程学习的情况,从而有针对性的改进课堂教学,有针对性的进行课后辅导工作,教师们不仅定期直接到课室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辅导,还通过网络与学生进行及时的交流,基上能满足同学们随时的求助。 对于实验课,每次实验前均要求学生完成实验预习报告,教师会认真检查这些预习报告,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根据预习情况不断调整实验教学的方法。实验结束后,教师会要求学生完成实验报告,并认真批改每份实验报告。 3-5 根据教学需要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开设了开放性实验,达到良好效果。 教学 辅助 环节 支撑材料:见申报资料(第二篇),H:课程教学 3-5-1 《无机化学》90学时教案 3-5-2 《无机化学》90学时课程小结 3-5-3 实验课要求 3-5-4 实验员工作职责 3-5-5 学生实验守则 3-5-6 开放性实验设计方案 3-5-7 开放性实验记录 3-5-8 开放性实验报告 3-5-9 开放性实验心得 改卷、命题、试题质量、试题分析、考试内容、方法改革等情况 改卷实行流水作业,改卷规范,每一份试卷复查两次,做到准确无误。试卷的命题成立了命题小组,每一份试卷都经过命题小组的认真讨论、分析和检查,试题科学、全面,力保每份试卷都达到高质量。 考试小结客观全面,试卷分析采用了无机教研室曾宪栋老师为主开发和研制的试卷分析系统进行分析,做到了快速,简洁,科学,为命题以及教学工作都提供了极具价值的数据。 近年来,无机教研室还以曾琦华老师为主积极进行考试改革,不仅完成了包括3-6 而且在此基础上自行研发了无机化学考试管理系命题 900道题的无机化学试题库的建设,及考 统。该系统作为其它多媒体课件的有效补充,是由许多适用于整个学院不同教学目试 的、技能和任务需要的大量优质题目组成的系统,具有以下的优点: 1、系统采用了Web方式,同时适用于局域网和Internet,客户端无需安装可直接使用。 2、题型多样。可以进行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填空题、问答题、计算题等多种题目的考试。每套试卷可在这几种题型中任意组卷。 3、题库管理方便,组卷灵活,可为学院各个需要学习的专业和班级随时提供一套高质量的、科学的、覆盖面广的试题,既方便又快捷。

18

4、可实现考教分离。考教分离可以减少授课教师对测验的负面影响,提高试卷的保密程度和被测内容的全面性,提高测验的客观性、公正性。 5、软件自研发及无机化学教研室试用,经过不断改进,功能不断完善,系统稳定,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支撑材料:见申报资料(第一篇),F:1.会议记录及会议小结;P:考试管理研究;Q:考试管理研究成果 3-6-1 会议记录及会议小结2007(5.18)(5.11)(4.20)(4.6)(3.30)(1.12)(1.5) 3-6-2 会议记录及会议小结2006(11.10)(6.23)(5.26)(3.29)(1.16)(1.8) 3-6-3会议记录及会议小结2005(11.25) 3-6-4 曾琦华主持,无机化学试题库建设,广东药学院,2006.4~2007.4. 3-6-5 曾琦华主持,药科学院考试管理系统,广东药学院药科学院,2006.4~2006.3-6-6 曾宪栋,学生成绩统计及考试成绩统计分析的软件的研制,广东药学院学报, 2006, 2:50-53. 3-6-7 无机化学精品课程系列光盘05——无机化学试题库 3-6-8 无机化学精品课程系列光盘06——考试质量统计分析软件 19

4. 教学管理

课程建设规划制定及执行情况 课程建设规划制定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其规划和执行情况如下: 4-1 课程 建设 规划 (1)计划每年引进1~2名高学历人才,培养高职称教师。2004年-2007年, 三年内引进3位博士,3位硕士,同时2位教师由讲师晋升为副教授。 (2)按计划完成了教学大纲的修订工作,调节了教学内容。 (3)扩大双语教学规模。共有8位教师参与双语教学与建设,6个班定为双语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已编1本双语实验教材,并获得2007年广东药学院教学成果三等奖。 (4)制定了多媒体课件建设计划。制作了供教研室全体教师使用的声、色、图并茂的多媒体中、英课件。 (5)大力建设实验教学项目。实验教学规范化,教学水平大大提高,开放性实验开展顺利。 (6)提高考试命题的规范化。执行了考教分离,建立了试题库。 (7)加强教学文件管理规范化,迎接本科评估工作。教学文件管理井然有序。 (8)加强本科课堂教学改革。理论教学在“启发式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形成了“开放性教学模式”。 支撑材料:见申报资料(第二篇),G:课程建设(年度总结和规划);F:会议记录及会议小结 4-1-1 无机化学教研室概况与规划 4-1-2 无机化学教研室年终总结(06年) 4-1-3 工作总结(05.10-06.9) 4-1-4 无机教研室05年工作总结和06年工作计划 4-1-5 无机化学教研室04年工作总结和05年工作计划 4-1-6 无机化学教学工作小结(2007.1.25) 4-1-7 无机化学教研室会议小结(2006.5.10) 教研室会议小结(2006.4.25) 各类教学文件管理情况 4-2 教学文件管理 本教研室参照《广东药学院课程管理与建设规范》,对每门课程均建立完整、规范的教学档案,且有专人负责管理。课程管理与建设规范包括6项一级指标和22项二级指标,我们根据指标内容制作了相应的文件盒的正侧面标签,并根据每个文件盒里的文件制定了相应的目录,方便查找。教学大纲、教案、讲稿、实验报告、作业本、考试方案、试卷、试卷分析、课程小结等教学文件都定时收集整理,并及时安排复查,确保资料完整归档。 在2006年二级学院组织评估专家检查教学文件管理中,本教研室获得88分;在学校检查2006∕2007年的考试试卷时,本课程试卷各项指标都达到A级。 20

支撑材料:见申报资料(第二篇),G:课程建设(年度总结和规划);F:会议记录及会议小结 4-1-1 无机化学教研室概况与规划 4-1-2 无机化学教研室年终总结(06年) 4-1-3 工作总结(05.10-06.9) 4-1-4 无机教研室05年工作总结和06年工作计划 4-1-5 无机化学教研室04年工作总结和05年工作计划 4-1-6 会议记录及会议小结2007(5.11)(4.27)(4.20)(3.21),2006(6.23)(2.27)(2.16)(1.16) 教研室集中备课等教研活动情况 本教研室每周五都举行教研室例会,对本周重要的通知及文件进行讨论并安排相关任务,学习评估文件,并对教研室存在的问题讨论解决方案,每次会议都如实记录并存档,存档的会议记录共71份。 教研室主任及各个任课老师都能积极互相听,并积极向教学名师学习,教研室制订了相关规定,要求任课教师全年听课达 8 次,教研室主任听课10次,3年内实际有记录的集体备课21份,课堂教学听课13份,青年教师听课记录表56份。 对新进教师、新开课教师以及青年教师都要求进行试讲,并有相应的试讲记录,试讲合格后才能进行教学。对教学中遇到的问题集体备课,集体讨论解决,并交流各自的教学方法和成功的经验。 通过以上教研活动,教研室教师的教学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在2006年10月份药科学4-3 青年教师竞赛中,有四位老师获得了优秀奖。 教研 支撑材料:见申报资料(第一篇)下,F:会议记录及会议小结,听课记录,活动 集体备课 4-3-1集体备课汇集(共21份) 4-3-2三级听课表汇集(共16份) 4-3-3 课堂教学听课录表汇集(共13份) 4-3-4 新教师试讲汇集(共11份) 4-3-5 青年教师听课记录表汇集(共56份) 4-3-6会议记录及会议小结汇集(共71份) 21

5. 教学条件

主编参编教材、教材选用、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料或清单等情况 教材使用与建设:本课程使用教材是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药学教材,近年来主要使用两种教材,06-07学年以前使用李惠芝主编《无机化学》第一版,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年),06-07学年以来改用许善锦主编《无机化学》第四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双语教材使用张英珊编<>第一版,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同时向学生推荐国内外一些教学参考书和学习网站。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局限于教材内容,灵活融入参考书籍的资料和网络信息,不断更新和补充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 实验教材长期以来使用自编教材,教材的编写和修订根据本学科的发展不断更新、增加国内外最新的实验内容和实验方法,使之与本学科的发展相适应。为配合双语实验教学的开展,还编写了全英文的《无机化学实验与指导》双语教材第1版和第2版,提高了学生的专业英语的读、听、写水平。 由陆家政老师主编的、课程组多名老师参编的《无机化学双语实验指导》,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年),已获批准并已着手编写。另外陆家政老师还参编了全国高等学校医药学教材建设研究会主持的《基础化学》及配套教材的编写,由学校批准的无机化学实验教材的编写正在进行中,于2007年9月投入使用。 参考书目: 1.《Chemistry: The Central Science》,8th, Theodore L. Brown et.al,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 社,2003年。 2.《General chemistry》, Jean B. Umland, Jon M. Bellama,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年。 3..《无机化学》,李惠芝主编,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年。 4.《无机化学》第四版,大连理工大学无机教研室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5.《现代基础化学》,朱裕贞, 顾达, 黑恩成编,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8年。 6.《化学》(Chemistry,Schaum’s) ,David E. Goldberg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7.《无机化学》第三版,武汉大学等校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8.《无机化学丛书》,张青莲主编,北京,科学出版社,陆续出版。 9.《化学元素周期系》,车云霞,申泮文主编,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9年。 支撑材料:见申报资料(第二篇)I:教学大纲修订;J:教材建设 5-1-1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06-07学年) 5-1-2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修订稿)(2006年9月)

22

5-1 教材 及相 关材 料 5-1-3 《无机化学》课程双语教学大纲(06-07学年) 5-1-4 《无机化学》课程双语教学大纲(05-06学年) 5-1-5 无机化学教学大纲(2004∕2005学年) 5-1-6 《无机化学实验与指导》无机化学教研室,2005年修订. 5-1-7 《无机化学实验与指导》(双语第2版)无机化学教研室,2006年修订. 5-1-8 《基础化学》及配套教材定稿会的通知书,陆家政,2007.3. 5-1-9 《无机化学双语实验指导》教材建设立项申请书,陆家政,2006.12. 课程网站建设、网站内容、更新、访问量、效果等情况 为了配合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本课程已依托学院网络建立课程网站,通过课程网站将数字化的教学资源、学科知识点体系、网络课程和课程教材等各种传统与现代教学资源进行系统的关联,努力实现“大学基础课程”所倡导的课程建设和资源共享理念。 课程现有数字化教学资源涵盖了目前在教学活动中所能利用到的各种电子 教学资源,“课程简介、课程大纲、电子教案、完整多媒体课件、动画素材、图 形图像、教学录像素材、习题库(习题例题)、趣味化学资源库……。”目前由于 网站空间不足和教学资源的进一步完善等问题,现仅有部分资源上网,但内容依然丰富对教学起到明显的辅助作用。 网站路径:http://branch.gdpu.edu.cn/yaoxue/x/jys/wj.asp 上网资源:(请在□内打√,其它资源请注明) 5-2 课程 网站 □教学大纲□教案□课件□习题□实践(实验、实训、实习)指导□参考文献目录 其它 教研室简介,师资队伍,课程简介,化学百科,化学相关资源库等 下一步网站建设计划 在现有网站的基础上,通过2~3年的努力,争取本课程的全部教学资源(包括教学大纲、授课计划、授课提纲、学习指引、参考书目、学科进展、教学动画、教学录像等)上网,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积极开展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和完善,力争2~3年内全部教学内容都有规范和适用的教学课件。 23

6. 教学效果

教学质量评价情况 近三年本教研室参与教学质量评价的教师的成绩如下: 2005~2006学年第2学期: 10人次中有9人次是优秀。 实验课程:何丽新91.37,李君君91.24,刘云军94.13,姚秀琼94.50,曾琦华89.33,曾宪栋94.29;理论课程:陈菲88.05,姚秀琼90.12,曾宪栋87.53。 2005~2006学年第1学期:6人都是优秀。 理论课程:李君君88.45,刘云军93.46,曾宪栋86.91,蒋京91.10,梅文杰86.64。 在教研室六份教学质量专家评价表中对六位老师的评价均为优秀。刘云军老师在2次学校专家组听课中,其教学水平都受到了高度的赞扬。 在参加校、院组织的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2005年在药科学院“青年教师竞赛教学”中,蒋京获第五名,李君君获优秀6-1 奖。 2006年在药科学院“青年教师竞赛教学”中,梅文杰、姚秀琼、管小艳、李质量 君君四位教师获优秀奖。 评估 支撑材料:见申报资料(第一篇)下E: 教学质量评价;(第一篇);上A:3.荣誉证书 6-1-1 05∕06学年第二学期教学质量评价统计结果 6-1-2 05∕06学年第一学期教学质量评价统计结果 6-1-3 老师教学质量评价表(同事评)(共2份) 6-1-4 药科学院课堂教学质量专家评价表(共3份) 6-1-5 广东药学院实验教学质量评价表(共2份) 6-1-6 2005年药科学院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证书汇集(蒋京、李君君) 6-1-7 2006年药科学院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证书汇集(梅文杰、姚秀琼、管小艳、李君君) 学生满意度调查情况 6-2 学生 反馈 学生对本课程教师的评价很高,对参与评价的老师的评语主要如下: 刘云军:教学方法独特,课堂气氛活跃,讲课富激情。 蒋京:上课认真,学生很满意这个老师。 李君君:讲课内容精炼,善于对比,注重道德品质的教育,富有责任感。 曾宪栋:上课比较严谨,批改作业详细。 梅文杰:上课有声有色,严格要求学生。 陆家政:课堂举例丰富,指导学生耐心。 支撑材料:见申报资料(第一篇)下E: 2.教学质量评价 6-2-1 05∕06学年第二学期教学质量评价表(学生)汇集(共6份)

24

7. 课程特色

综述本课程的特色 1. 朝气蓬勃的开放式教学改革 加强无机化学与医药、生活、生产的联系,大力开发声、图、文并茂和信息量大的多媒体课件,利用课程网站提供学生自学、师生交流的平台,改变了过去的只按教材的教学模式,并逐步形成了教学内容开放、教学方法开放、教学途径开放的“开放式教学模式”,大大扩宽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 2. 成果初成的双语教学 经过8位教师在6个学期的双语理论和实验教学中对双语教学方法的积极探索,逐步形成了熟记常见专业英语词汇→熟悉常用口语短语→英汉比例逐步提高的教学方法,通过双语对话、使用英文教材、做英文习题、双语考试等途径全面提高学生运用专业英语的能力,并通过自己编写双语实验教材、制作双语实验持图等教学措施改善了双语实验教学设施,使无机化学双语教学取得了较大的成绩,获得了广东药学院教学成果三等奖。 3. 自动化的考试管理 通过建立试题库、成立命题小组,确保了试题质量。考试成绩统计分析软件的研制成功,使全体教师从繁重的手工加分、排序、统计等考试成绩质量分析和管理中解放出来,操作此软件能够实现准确、快速地完成任务,大大地提高了课程考试工作的效率,此软件已从无机化学教研室→药科学院→全校全面投入使用,受到全校教师的亲睐。 4. 求真务实的实验教学 “高徒”出自“严师”,从培养实验教学严格规范的教师队伍出发,制定出严格的实验室管理制度,培养了师生求真务实的教学作风,对学生的实验预习、实验操作、实验记录、实验习惯、实验报告进行严格要求,并通过录制实验教学录像、开设开放性实验等教学措施,显著提高了实验教学水平。 支撑材料:见申报材料(第二篇),K:开放式教学改革;L:实验规章制度;M:实验教学;N:开放性实验;O:实验教学研究;P:考试管理研究;Q:考试管理研究成果;R:双语教学成果 教学论文 7-1 教学模式改革新构想——开展讲座式教学,李君君,广东药学院学报,2003(医药教育增刊),69~71. 7-2 纠正学生不良习惯 加强能力的培养,何丽新,广东药学院学报,2003(医药教育增刊),71. 7-3 医药类专业无机化学教学方法改革初探,陆家政,梅文杰等,广东药学院学报,2006, 22(4),380~382. 7-4 双语教学在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姚秀琼,中医药导报, 2005,11(9),86~88. 7-5 关于药学专业无机化学双语教学的一些思考,陈菲等,广东药学院学报,2006, 22(4),466~467.

25

7-6 医药无机化学实验实施双语教学的探索,李君君等,中国教育教学杂志(高等教育版),2006,12(145),96~97. 教学改革立项课题 7-7 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提高无机化学教学质量的研究,李君君主持,广东药学院,2005.7~2007.7. 7-8 建构主义理论在无机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梅文杰主持,广东药学院,2006.4~2007.3. 7-9 多媒体课件制作及其在无机化学中的教学改革研究,蒋京主持,广东药学院2003年教育课题. 7-10 无机化学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梅文杰主持,广东药学院药科学院,2006.4~2007.3. 7-11 广东药学院双语教学课程建设项目 无机化学,梅文杰、陈菲主持,广东药学院药,2005. 7-12 学生成绩统计及考试成绩统计分析软件的研制,曾宪栋主持,广东药学院,2006.3~2006.6. 7-13 无机化学试题库建设,曾琦华主持,广东药学院,2006.4~2007.4. 7-14 药科学院考试管理系统,曾琦华主持,广东药学院药科学院,2006.4~2006.9. 7-15 实验教学中的基础性实验及综合性实验的加强与改革,庞乃章主持,广东药学院2002年教育课题. 7-16 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录像的制作,刘云军,梅文杰主持,广东药学院,2006.4~2007.3. 7-17 实验室的开放与实践,刘云军主持,,广东药学院,2006.5~2006.12. 未立项教学课题 7-18 探索开放式教学在医药无机化学课堂中的实践的研究,李君君主持,申报过广东药学院2006年教育课题. 7-19 研发医药基础无机化学实施开放式教学的多媒体课件,李君君主持,申报过广东药学院药科学院2006年教育课题. 教学成果奖 7-20 “无机化学双语教学实践与探索”,广东药学院2007年院级教学成果三等奖. 其它资料 7-21 开放式教学照片——学生专题演讲 7-22 实验教学照片——实验操作考试 7-23 无机化学精品课程系列光盘01——多媒体课件 7-24 无机化学精品课程系列光盘02——学生专题演讲PPT 7-25 无机化学精品课程系列光盘03——无机化学信息资源库 7-26 无机化学精品课程系列光盘04——实验录像 7-27 无机化学精品课程系列光盘05——无机化学试题库 7-28 无机化学精品课程系列光盘06——考试质量统计分析软件

8. 课程建设计划

26

若本课程被评为精品课程或优质课程,未来三年的课程建设目标、计划、措施等 若本课程被评为精品课程或优质课程,未来三年内我们将主要努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建设本课程: 1. 吸收先进的教育理念,继续加强教学研究的力度,争取三年内有1项省级教学课题,有1~3项校级教学课题,发表3篇以上教学研究论文。整合教研室全体教师的力量,全面探索教学改革,使本课程的课堂教学水平有较大的提高。 2.加快引进高学历或高职称的教师,使教师队伍结构更趋于合理。 3.加快青年教师的培养,鼓励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或出国进修深造或校外进修学习,委派出青年老师参加国内外高级别学术会议,开阔视野,提高教学和科研能力。 4.加强教材建设,争取由教研室老师主编或参编理论教材、双语实验教材、实验教材或其它教学辅助书籍。采取积极联系资深较深的出版社,对教师进行编书指导等措施。 5.继续加强本课程的网站建设,争取不仅在网站中提供教学大纲、授课计划、多媒体课件、习题练习、参考书目等教学资源,还在网站中建立虚拟教室、虚拟实验室等,为激发学生自学的积极性创造条件。 6.继续开展设计性、综合性实验教学。 支撑材料:见申报材料(第二篇),G:课程建设 8-1 无机化学教研室概况与规划 8-2 无机化学教研室年终总结(06年) 8-3 工作总结(05.10-06.9) 8-4 无机教研室05年工作总结和06年工作计划 8-5 无机化学教研室04年工作总结和05年工作计划 27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904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