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
更新时间:2024-06-17 09:1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梅 州 市 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 (2006—2015年)
1
目 录
第一章 规划的背景、依据与范围······················1 1、梅州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分析······················1 2、梅州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趋势与方向·····················4 3、本轮规划的背景与依据·······························7 4、规划范围与期限··································7 第二章 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战略目标·············8 1、梅州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指导思想····················8 2、梅州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本原则····················8 3、梅州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战略目标····················10 4、梅州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战略思路与措施·················11 第三章 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规划····················15 1、梅州市农业产业化基地的现状与评价···················15 2、梅州市农业产业化基地发展思路与目标··················17 3、梅州市优势农产品基地发展规划···················19 4、实施保障措施····································22 第四章 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25 1、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与评价····················25 2、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思路与目标····················27 3、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布局····················28
2
4、主要任务与重点建设项目规划····················33 5、实施保障措施·····································38 第五章 农产品流通体系规划···························41 1、梅州市农产品市场流通的现状与评价···················41 2、梅州市农产品流通规划思路与目标····················43 3、梅州市农产品市场流通空间布局、市场体系与重点项目规划··45 4、实施保障措施···································47 第六章 农业龙头企业发展规划··························50 1、梅州市农业龙头企业的现状与评价····················50 2、梅州市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思路与目标··················53 3、梅州市农业龙头企业发展重点项目规划··················55 4、主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关键领域规划···················61 5、实施保障措施···································71 第七章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规划····················75 1、梅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与评价············75 2、规划思路····································78 3、规划目标···································79 4、实施保障措施································81 规划图件·····································85 1、食品工业基地分布图························85 2、产业化种植基地发展规划布局图···················86 3、龙头企业规划分布图·······························87 4、农产品市场流通重点项目规划图·····················88
3
第一章 规划的背景、依据与范围
农业产业化是在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前提下,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通过龙头企业把农户生产与国内外市场连接起来,实现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使农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有机联成一个完整的产业体系,使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民结成利益共沾、风险共担的经济共同体。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加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的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是改变农业从事低层次原料生产的传统方式,改善农业投入动力机制,提高农业比较效益的根本出路;有利于实现在家庭经营基础上的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促进农业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转变,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产业化是农业和农村经济深化改革和进一步发展的必然,它作为一种社会化大生产组织形式,着眼于农业和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强化农业基础地位,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为现代农业生产方式,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关键措施,是解决“三农”问题,整体推进农村经济工作的重要手段。
为进一步提高梅州市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推动梅州市农业农村经济社会的新发展,依照《梅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和《梅州市农业发展总体规划》等有关精神,制定本规划。
1 梅州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分析
梅州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下辖六县一市一区,总面积2385万亩,其中山地面积1856万亩,耕地面积202万亩(其中,水田面积165万亩),是个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市,全市85%的国土面积为海拔500米以下的丘陵山地,土地肥沃,含钾丰富,
4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日照、雨量充足,无霜期长,农业发展的资源与环境条件良好。近年来,梅州市各级党委、政府和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和《中共广东省委关于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决定》,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实现农业现代化为目标,在继续稳定和完善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立足资源优势,科学规划,围绕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建立农产品生产基地,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引导农民走专业化、基地化、科学化、集约化、现代化生产的道路,现已初步形成了“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格局,有力地促进了梅州市农业农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1.1 龙头企业稳步发展
近年来,梅州市把培育农业龙头企业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关键环节来抓,按“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积极鼓励、扶持各类经济组织参与兴办农业龙头企业。经过多年的努力,梅州市农业龙头企业逐步得到发展壮大,产业链不断延伸,形成了一大批包括加工企业带动型、商品基地带动型、专业市场带动型、中介组织带动型等多种类型的、具有一定规模和较强辐射带动能力、与农户联结关系较紧密的农业龙头企业,这些农业龙头企业借助各种产销协议、合同契约、保护价和按股分红等方法,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与农户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共同体,有效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据统计,截至2005年底止,梅州市共有各级各类农业龙头企业180家,其中国家级l家、省级8家、市级64家。仅2005年全市各级各类农业龙头企业总产值达31.5
亿元,带动农户27.3万户,每户年均增收2320元以上。
1.2 特色农业初具规模
5
近年来,梅州市从搞好产业定向、培植主导产业、兴办商品基地、形成规模优势入手,坚持“与资源特色相适应、与市场需求相吻合、与龙头企业相配套”的原则,按照“统一规划、山权不变、连片开发、分户承包、双层经营、共同致富”的方针,不断探索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把农业基地建设与主导产业的形成有机结合起来,互相促进,壮大发展。一批优势产业初具规模,区域特色经济布局初显轮廓,全市已初步建立了水果、茶叶、烤烟、竹木、南药、畜牧、水产等农业商品基地,逐步形成了梅县、梅江区以金柚、蔬菜、花卉为主,兴宁以龙眼、茶叶、蔬菜为主,蕉岭以茶叶、南药为主,大埔以蜜柚、青梅、茶叶为主,丰顺以龙眼、青榄、甜玉米、南药为主,五华以荔枝为主,平远以脐橙为主的区域性生产布局和各具特色的商品生产基地。现全市拥有水果面积113.08万亩,其中柚类42万亩,茶叶面积15.62万亩,水产养殖面积23.36万亩。无公害农产品已获国家级认证的基地51家,产品总数68个,面积12.17万亩。梅州市获得了“金柚之乡”和“单丛茶之乡”的称号。2002年至今,先后有38种名茶分获国际、国家或省级金奖、银奖和优质奖。
1.3 加工流通发展较快
近年来,梅州市把农产品加工流通作为农业产业化的中心环节来抓,在抓好市场建设、发展“订单”农业的基础上,着力培育从事农产品加工流通的农业企业和销售流通队伍。目前,已成功开发了精炼高山茶油、甜玉米罐头、竹笋罐头、优质米加工、鸡粉、米排粉、金柚酒、金柚茶、金柚含片、螺旋藻、盐火局 鸡、香肠、腊肉、特色菜、黄金姜糖等一批广受市场欢迎的农产品,并逐步建成了“生产与销售相连接、本地与外地相沟通、国内与国际市场相接轨”的农产品大流通格局,现全市已建立了各类农产品流通市场226个,
6
常年从事农产品流通人员7万多人。近年来,梅州市各级农业主管部门还先后组织有关单位和企业到北京、上海、成都、重庆、郑州、沈阳、香港等地参加或举行农产品展销会、洽谈会,梅州农产品不断走向更多的国内、国际市场。农产品加工流通的发展,有效地拓展了梅州农产品的销售市场,对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4 专合组织发展迅猛
近年来,梅州市积极扶持发展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至2005年12月止,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86个,其中国家级试点单位1个、省级试点单位9个,拥有协会会员14327人、固定资产总额达15875万元。各级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按自愿、民主、平等、互利的原则,为会员和广大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等技术指导和服务。仅2005年,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带动农户就达7.1万户,代销农产品总量达37.2万吨,经营总收入19783万元,带动农户户均增收1200多元以上。 1.5 特色品牌成效显著
近年来,梅州市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资源,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现全市已有5个农产品获得了国家绿色食品认证,2家企业获得有机茶认证,获得国家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基地54家,农产品65个,有6个农产品被评为“广东省名牌产品”,2家农业龙头企业的注册商标被评为“广东省著名商标”。同时,全市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建立了5个国家级农业标准示范区和9个省级示范区,引导农民按照标准化生产。 2 梅州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趋势与方向 2.1 梅州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趋势分析
当前,梅州市农业产业化经营正处在快速发展的阶段,总的趋
7
势体现在“六个转变”。
2.1.1 逐步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 2.1.2 由点状发展向优势产业和优势产业带集聚。
2.1.3 由劳动密集型为主向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并重发展。
2.1.4 由初级加工为主向精深加工延伸。 2.1.5 由单一组织模式向多元化组织类型演进。 2.1.6 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2.2 梅州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要问题
当前,梅州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主要存在“三低二少一小”的困难与问题。
2.2.1 产业化发展水平较低 农业加工业的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不高,传统农业经营模式还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农业产业链条不够长,小农意识仍然存在。
2.2.2 农民组织化程度较低 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够健全,市场建设、信息服务和技术服务等还相对滞后。
2.2.3 农业标准化程度较低 高质量的农产品和市场影响力大、广受欢迎的农产品品牌不多。
2.2.4 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增收作用发挥还不够 主要表现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方面的作用发挥还不够充分。
2.2.5 农业产业化扶持资金较少 一些优惠政策还无法完全落到实处,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的进一步发展。
2.2.6 农业龙头企业规模较小 主要表现为市场竞争力不够强。 2.3 梅州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有利条件
2.3.1 基础较好 梅州农业经过2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农产品的总量和整体规模都达到一定的程度,随着改革和发展的进一步深入,
8
客观上要求农业必须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增长型转变,广大农民对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整体效益也有着强烈的愿望和迫切要求,这为进一步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动力。 2.3.2 党政重视 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给予了充分肯定,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为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要求。广东省委、省政府和梅州市委、市政府已明确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举措,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为梅州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3.3 结构调整成效初显 农产品品质和农业效益得到有效提高,结构得到进一步的优化,为梅州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创造了较好的农业产业结构条件。
2.3.4 外向型农业发展加快 随着梅州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农业对外开放将更加深入,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提供了更大、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更优化的外部环境。 2.4 梅州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方向
梅州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方向是:力图实现“三个突破”、“一个提升”。
2.4.1 实现龙头企业集群的大突破 重点在金柚、脐橙、南药、茶叶、畜牧等已具备一定基础的产业上率先实现突破,发展壮大一批竞争力强和市场占有率高的龙头企业集群,形成大中小型龙头企业共同发展格局,培育一批年销售收入超过1亿元的大型农业龙头企业。
2.4.2 实现农产品加工水平的大突破 农产品的精深加工比重明显增加,产业链条明显延长,产品附加值明显提高,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农产品加工率要达到50%以上。
9
2.4.3 实现农产品品牌建设的大突破 要广泛采用国际国内先进标准,使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科技水平显著提高。培育一大批优质、高效、安全、生态名牌产品,省级以上龙头企业食品类产品达到无公害或绿色标准,培育一批驰名商标。
2.4.4 实现产业化经营带动能力的大提升 扶持发展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中介服务组织,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和经营机制,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力争一大批农户进入农业产业化经营领域,农户来自产业化经营的收入明显增加。 3 本轮规划的背景与依据 3.1 规划背景
本轮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是在梅州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转型的大背景下进行的,其基本宗旨是将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融入全市农业总体发展和梅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框架之中,并使之成为梅州市农业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规划立足于梅州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和比较优势,力图通过把握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规律与趋势,寻求实现梅州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有效途径,最终促进梅州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大发展。 3.2 规划依据
3.2.1 《梅州市十一五发展规划》。
3.2.2 《梅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意见》。 3.2.3 《梅州市农业发展总体规划》。 4 规划范围与期限
规划范围为梅州市所辖6县1区1市;规划期限为10年,即从2006年起至2015年。
10
第二章 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战略目标
1 梅州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指导思想
根据梅州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与实际需要及国家产业发展政策,今后一个时期,梅州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总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落实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切实围绕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目标,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主导产业和品牌产品为支撑,以建设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为基础,以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核心,以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技术创新为动力,按照贸工农、产加销、农科教一体化经营方式,建立龙头企业与农民一体化利益机制,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业产业升级换代,增强农产品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竞争能力,提高农村经济整体素质和综合效益,并通过市场引导、龙头带动、农民参与、政策扶持、政府服务,全面提高农民组织化、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的水平。 2 梅州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本原则 2.1 市场导向原则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根据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需要,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和经济手段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发展主导产业、优势产品和龙头企业,要在提高效益的前提下加快发展速度,不断拓展梅州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空间和领域。
2.2 尊重群众意愿原则
要在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前提下,不断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积极探索组织千家万户农民联结社会化大市场的有效形式,稳妥推进土地适度
11
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在选择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形式和利益机制中,要充分尊重农民和企业的意愿和经营决策权,充分调动和发挥农民和企业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形成合力、共同发展。 2.3 科技创新原则
着力提高农业龙头企业和广大农民群众的科技素质,用先进实用的技术武装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生产、加工和流通等各个环节,不断提高农业产业链的科技含量和最终产品档次,要把农业产业化与农业综合开发、农业现代化建设、农业科技教育与推广等工作结合起来,促进实现农业的跨越式发展。 2.4 重点突破原则
以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核心,重点扶持优势龙头企业,壮大带动能力强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依托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推进实现农业的增效和农民的增收。
2.5 可持续发展原则
把资源环境保护作为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一条基本方针,贯穿到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各个方面和环节,积极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使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田基本建设、生态环境治理、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协调发展。
2.6 统筹城乡发展原则
进一步完善农业与其它产业的链接关系,从全局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来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大力发展区域性农产品加工流通服务行业,把农业融入二、三产业,促进农村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
12
3 梅州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战略目标 3.1 主导产业更加突出
依托现有基础,以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为主攻方向,重点培育优质稻、金柚、茶叶、南药、油茶、脐橙、蔬菜、烤烟、畜牧、水产等特色产业,逐步培育出一批具有梅州地方特色的在全省乃至全国知名的品牌性农产品。到规划期末,建成一批较大规模的具有明显地方特色和优势的农产品基地,其中:优质稻播种面积发展到200万亩,优质稻总产量达100万吨;以金柚为主的优质柚种植面积发展到50万亩,总产达55万吨以上;茶叶种植面积达18万亩、年总产1.08万吨;南药35万亩,油茶50万亩,脐橙10万亩,烤烟14万亩,水产品养殖基地10万亩;瘦肉型猪年出栏450万头,优质黄鸡年出栏8000万只,新西兰兔年出栏300万只。
3.2 龙头企业发展更好
培育发展一大批产业关联度大、技术装备水平高、经济实力雄厚、带动能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经过规划期的努力,形成国家和省、市、县各级龙头企业的群体,其中年主营销售收入超1亿元的龙头企业要达到25家以上、主营销售收入5000万--1亿元的龙头企业要达到70家以上。农业产业化经营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初步形成,农业产业化组织在全市农户中的带动面达到70%以上。 3.3 加工转化大幅提高
形成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经营的新格局,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大幅度提高。 3.4 中介组织发展更快
建立一批辐射面广、规模大、管理科学、信息化程度高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引导农户兴办一批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中介组织,通
13
过龙头企业和中介组织,带动农户进入市场,增加农民收入。 3.5 科技作用更加明显
建立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相适应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农业科技对农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5%以上,农产品质量和档次得到较大提高,创立一批具有区域特色、市场竞争力和创汇能力强、产品质量符合绿色标准和国际认证的名牌农产品。 3.6 政策体系更加完善
支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政策体系基本建成,农业产业化发展内外环境更加优化,农业外向度达到35%以上。 4 梅州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战略思路与措施 4.1 梅州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战略思路
针对梅州山区的实际,梅州市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始终抓住两个关键环节:一是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使农产品更容易、更广泛地进入市场;二是让农民在产业化经营中,更多分享农产品生产、加工与流通所带来的增值和效益。发展战略思路是:围绕“四个梅州”发展战略,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树立和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搞好农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突出抓好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基地建设,建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科教兴农体系,围绕主导产品和主导产业,努力延长农业产业链,开展经济联合和专业协作,力促形成“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发挥整合、协同效应,实现向“结构优化、规模经营、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要效益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 4.2 梅州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战略措施
4.2.1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策动农业产业化 发展农业产业化经
14
营,需要各级党委、政府提供政策、资金和环境等多方面的支持。为此,要把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作为今后一段时期梅州市农业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和解决农业农村工作热点、难点问题的重要措施之一,进一步统一认识、加强协调,认真部署,制定扶持政策措施,发挥部门作用,加强沟通、联系,形成工作合力,扎实推进;要树立和坚持以工业理念谋划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新理念,坚持走“以工促农、工农互动、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的新型农业产业化发展道路。
4.2.2 培育产业、建设基地,推动农业产业化 形成有市场、有规模的区域性主导产业和大规模的农产品基地,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基础。为此,梅州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要从梅州地方特色资源、生产力水平和农民素质等实际出发,坚持“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相对集中、高产高效”的原则,因地制宜选择市场空间大、资源后备优、经济效益高的农产品,作为支柱产业或主导产业,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在专业户、专业村、专业镇等群体生产的基础上,形成稳定的生产基地,逐步形成“一县一品”、“一乡(镇)一品”的区域化经营格局;要在原来发展金柚、茶叶、黄花菜等“一乡(镇)一品”项目的基础上,新规划发展脐橙、南药、油茶、青榄和瘦肉型猪、优质黄鸡和新西兰兔等“市场在外、基地在内、以销定产、以销促产”的外向型农业商品基地。
4.2.3 培育市场、搞活流通,牵动农业产业化 市场是实施农业产业化的前提条件,要按照产地集散功能和销地分销功能的客观需要,合理规划和培育发展一批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加快农产品流通业的发展;要培育一批运销中介组织,稳定销售渠道,减少市场风险,提高运销效率;要大力发展农产品连锁经营,鼓励连锁超市建立农产品生产基地,逐渐形成品牌,提高梅州市农产品的知名度和信誉
15
生产基地,实现产业化生产基地市场化与特色化。
2.1.2 以提高农产品商品率为目标 培育壮大产业化生产基地,实现产业化基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一体化组织、科学化管理、社会化服务。
2.1.3 以效益为核心 依托科技进步,强化产业化基地标准化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促进农产品由数量效益向质量效益转变,实现产业化基地优质化。
2.1.4 以示范和带动为目的 按照“围绕龙头建基地,依托市场建基地,发展品牌建基地,突出特色建基地,连片开发建基地”并举的发展思路加快产业化生产基地建设,提高生产基地产业化组织程度,引导带动农户生产参与到产业化经营体系中。
2.1.5 以基地生产为中心 促进基地园区化和设施化,发展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和农业生产为一体的景观农业基地,实现多元化发展战略目标。
2.2 梅州市农业产业化基地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是:突出八大主导产业(水果、茶业、油茶、南药、优质稻、蔬菜、烤烟、畜牧水产)建成优质高效、高产出率和高商品率,能承受市场风险考验的稳定的农业生产基地,并带动农户发展,形成农业生产布局区域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一体化的格局,满足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需求。 2.2.1 近期目标(2006-2010年)
——生产基地的集中连片种植面积占总种植面积的50%,畜牧业产值占种养业总产值的45%,渔业产值占种养业总产值的8%,农产品商品率达到65%以上。
——建成双百万亩基地(百万亩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和百万亩订单农业商品基地);巩固和发展七大畜牧生产基地,重点发展猪、鸡、奶山羊生产基地;建成特色化水产养殖基地。
21
——基本实现产业化生产基地的规模化、良种化、订单化、品牌化和标准化。主要农产品的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面积占可耕地面积的80%,绿色食品认证基地25个,有机食品认证基地20个,水稻、茶叶、蔬菜和水果等基本做到按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150个,建成10万亩的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基地,绿色和有机农产品生产比例大幅度提高,建成甜玉米、脐橙、南药、甜竹笋、金柚、青梅、蔬菜、畜牧、水产、食用菌等十大类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优良品种在作物生产中的所占比例达到80%;建成万头以上的瘦肉型猪场20个,新建面积5000亩以上的规模化种植基地8个,培植省级外向型龙头种植生产企业20个。 2.2.2 中长期目标(2011-2015年)
——生产基地的集中连片种植面积占总种植面积的65%,畜牧业产值占种养业总产值的50%,渔业产值占种养业总产值的12%,农产品商品率达到80%以上。
——建成广东省最大的山区优质果品生产中心、广东省最大的有机农产品生产中心、华南最大的高山植物生产中心、全国最大的南药生产中心和广东省最大的油茶生产中心。
——实现产业化生产基地的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和特色化,建成结构合理、科学完善、安全生产、多元化的农业产业化生产基地体系。 3 梅州市优势农产品基地发展规划 3.1 总体布局
围绕山区特色农产品和优势农产品(山区水果、南药、优质水稻、玉米、单丛茶、油茶、耐贮蔬菜、花卉)建设产业化生产基地,形成梅州市名特优农产品“点--圈--带--区”的区域化总体布局格局。 3.1.1 点 依托各县区山塘水库建设水产品(优质鱼)养殖(示范)
22
基地。
3.1.2 圈 以各县中心城市为中心,在城市郊区形成鲜活畜产品畜禽饲养(猪、鸡、奶牛、奶羊)基地圈,在边远山区形成草食畜牧养殖(牛、羊、兔、鹅)基地圈。
3.1.3 带 梅县--梅江区金柚基地发展带;蕉岭--大埔--丰顺--兴宁茶叶基地发展带;平远--蕉岭脐橙基地发展带;丰顺--五华、平远--蕉岭南药基地发展带;大埔--丰顺--五华烤烟基地发展带;兴宁--平远--蕉岭油茶基地发展带;兴宁--丰顺、蕉岭龙眼基地发展带;丰顺青榄基地发展带;五华细核荔枝基地发展带。
3.1.4 区 中部鲜活农产品(鲜活畜产品、花卉、蔬菜)生产基地区、西南部优质果粮(水稻、蔬菜、金柚、龙眼、荔枝、青榄)生产基地区、东南部品牌农业(茶叶、烟叶)生产基地区、北部特色农业(南药、脐橙、油茶)生产基地区。 3.2 分区规划
按照“一乡(镇)一品”发展战略,充分挖掘区域性传统地方名特产,形成各自的优势农产品。
3.2.1 梅江区 发展花卉、水果(金柚、杨桃、甜枣)、蔬菜(萝卜苗、梅菜)等种植基地,近郊区奶牛、奶山羊畜牧养殖基地,草鱼、罗非鱼、黄颡鱼、彭泽鲫等水产养殖基地。建成梅州金柚商品示范基地、花卉农业示范基地、无公害水产示范养殖基地、休闲渔业基地、设施农业栽培示范基地、以广东省(梅州)区域性水产试验中心为基础的良种繁育基地。
3.2.2 梅县 发展金柚、青梅、优质水稻、油茶、无公害蔬菜、南药、花卉等种植基地,肉猪、山地鸡、奶山羊、肉牛、肉兔等畜牧养殖基地,本地胡子鲶、草鱼、鲮鱼、黄颡鱼、罗非鱼、鲫鱼等水产养殖基地。充分发挥好现有国家、省标准化示范基地(金柚国家
23
标准化示范区、雁南飞茶叶国家标准化示范区、无公害蔬菜省级标准化示范区)的示范、带动作用,建成梅州金柚商品示范基地、旅游农业示范基地、无公害水产示范养殖基地、无公害蔬菜出口示范基地、设施栽培示范基地。
3.2.3 大埔县 发展茶叶、烟草、蜜柚、黄花菜、油茶、甜玉米、西瓜、番葛等种植基地,肉猪、肉牛、奶山羊、山地鸡等畜牧养殖基地,光倒刺鲃、黄颡鱼、翘嘴红鲌等水产养殖基地。在现有的茶叶国家标准化示范区、蜜柚省级标准化示范区基础上建成茶叶农业示范基地、无公害水产示范养殖基地。
3.2.4 丰顺县 发展茶叶、南药(青蒿)、烟草、枇杷、青梅、青榄、云南甜竹、甜玉米、甘薯、香芋、生姜、仙人草、食用菌等种植基地,肉鸡、肉猪、奶山羊等畜牧养殖基地,光倒刺鲃、罗非鱼、翘嘴红鲌等水产养殖基地。建成青榄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基地、青蒿“GAP”示范基地、甜玉米省级标准化示范基地、麻竹笋省级标准化示范基地、龙眼示范基地、茶叶农业示范基地、南药生产与加工科技示范基地。
3.2.5 五华县 发展南药、烟草、果合柿、金柚、柑桔、高山绿茶、板栗、无核黄皮、茶油、甜玉米、荔枝、有机水稻、甜枣、苦斋、七叶薯、果蔗、三华李、生姜等种植基地,肉猪、肉鸡、肉牛、奶山羊等畜牧养殖基地,本地胡子鲶、罗非鱼、鲫鱼、黄颡鱼等水产养殖基地。建成细核荔枝示范生产基地、南药农业示范园、烤烟省级标准化示范基地、绞股蓝省级标准化示范基地、优质稻省级标准化示范基地、无公害水产示范养殖基地、有机农产品示范基地、果蔬茶饮料生产加工科技示范基地、无公害绿色蔬菜示范基地。 3.2.6 兴宁市 发展茶叶、油茶、优质水稻、木薯、柚、梅、蔬菜、花卉、南药、橄榄、枇杷、云南甜竹、甜玉米、生姜、毛瓜等种植
24
基地,肉鸡、肉猪、奶山羊等畜牧养殖基地,罗非鱼、鲫鱼、黄颡鱼等水产养殖基地。建成优质稻生产示范基地、优质茶生产示范基地、龙眼生产示范基地、无公害蔬菜出口示范基地、无公害猪肉省级标准化示范基地、无公害水产示范养殖基地。
3.2.7 平远县 发展脐橙、南药、油茶、枇杷、花卉、蔬菜、甜玉米、优质稻谷、蒜头、花生、椪柑、三华李、烤烟等种植基地,肉猪、山地鸡、奶山羊、肉牛等畜牧养殖基地,湘云鲫、罗非鱼、黄颡鱼等水产养殖基地。建成脐橙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基地、南药生产与加工科技示范基地、高山茶油生产与加工科技示范基地。
3.2.8 蕉岭县 发展脐橙、南药、油茶、茶叶、甜枣、金桔、柚、三华李、龙眼、水晶梨、枇杷、花卉、蔬菜等种植基地,肉猪、山地鸡、奶山羊、肉牛等畜牧养殖基地,鳜鱼、黄颡鱼、本地胡子鲶、翘嘴红鲌、罗非鱼、鲫鱼等水产养殖基地。建成优质茶生产示范基地、龙眼示范基地、单丛茶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基地、淮山茄子大葱蔬菜示范基地、无公害水产示范养殖基地。 4 实施保障措施
4.1 实行政府主导型产业化发展战略,推动和促进产业化生产基地建设
4.1.1 重视和加强生产基地建设规划 重视产业化生产基地建设的规划工作,加强基地建设项目的规划论证,以市场为导向,选择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优势项目和品种建立产业化生产基地,避免基地建设的盲目性,提高建设规划布局的合理性和基地建设的前瞻性与科学性。
4.1.2 实行优惠倾斜政策,积极扶持产业化生产基地建设 在政策、资金、税收等方面给予基地建设扶持。通过建立和完善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实现土地集中开发,促进基地的规模经营,建立一批规模
25
较大的生产基地。建立多元化的产业化生产基地建设投资体系,并给予资金、税收的优惠政策,引导社会向产业化生产基地建设投资。 4.1.3 实施农业品牌发展战略 把创立著名品牌和扩大市场份额作为培育、营造具有梅州特色种养业的重大课题来抓。搞好商标注册、产地标识、规格化包装,大力推进安全农产品生产基地的认证工作,提高农产品知名度。
4.2 创新、健全产业化生产基地组织形式
扶持、鼓励龙头企业及各类产业化合作组织建立产业化生产基地,发展多种形式的产业化生产基地组织,积极发展紧密型基地组织,提高产业化生产基地组织程度。创新基地建设模式,积极探索产业化园区建设的新路子。 4.3 加强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
重视产业化生产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强农田路网规划与建设,开展低产田、塘的综合治理,抓好农田水利建设,完善水利设施的管理和排灌系统整治,提高生产基地的科技程度,实现生产基地园区化、设施化。
4.4 大力推进种养业标准化生产,确保基地农产品质量安全
突出产地环境监测、产品质量监管、生产技术规范及市场准入等关键环节,重点做好种养业标准、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农产品认证,以及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等建设。围绕优势产业,加紧制定主要农产品的品质、外观、加工、等级、包装、保鲜和安全卫生等方面的系列标准,制定相应的标准技术操作规程,加强标准化技术的宣传、培训和推广。高标准做好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继续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加快推进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产地认证和产品认证。加强动植物防疫体系建设,理顺动植物防疫工作的组织与体制关系,制定动物防疫法的实施细则,建设完善的农
26
作物病虫害和动物疫病的测报预防网络,完善基层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检测、检验、疫病应急的设施设备。推进农产品生产管理档案登记注册制度,完善产地环境、农资市场、农产品质量执法监督和信息档案管理,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4.5 建立和完善种养业服务体系
建立科技、信息、管理咨询等服务组织,加强种养业技术队伍建设,形成以市、县农业(畜牧、水产)局为核心、乡镇农业(畜牧兽医、水产)站为骨干的技术推广网络,为种养业发展提供技术保障。开展农民专业培训,加强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和运用,提高农业种养的科学性和技术性。建立良种繁育体系,引进推广优良农作物、畜禽、水产品种。大力发展种养业行业协会,为基地生产提供市场供求信息服务,并积极引导种养业专业户加入专业协会。完善市场体系,形成多形式、多渠道的农产品营销网络,以促进种养业持续、健康地发展。
27
第四章 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
1 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与评价
梅州农产品加工有着悠久的历史,但长期以来,由于多种原因,其发展速度相对缓慢。改革开放,给梅州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带来了机遇,其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并逐步形成了一些具有区域特色资源型和一定竞争优势的农产品加工品种,生产出一批资源特色型名牌产品,产生了一批省市级农产品加工业龙头企业。 1.1 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主要优势
1.1.1 加工产业特色优势明显 梅州市气候适宜,各种特色资源丰富,已形成了多种具有区域特色和竞争优势的产业。如以金柚、脐橙、青榄和青梅为主导品种的特色水果产业;以单丛茶和乌龙茶品牌为基础的名优茶叶产业;以稻谷和甜玉米为主导的粮食产业;无公害、绿色和有机蔬菜产业;近年来新发展的南药材产业和油茶产业以及肉类奶业产业等。这些产业的规模化、品牌型发展为农产品加工业的推进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
1.1.2 农产品加工业初具规模 梅州农产品加工业有一定的基础:一是农产品加工历史较长,且梅州是客家人集中居住地,许多具有客家特色的农产品加工品十分丰富。目前梅州的农产品加工成功开发出的名优新特产品主要有:甜玉米罐头、竹笋罐头、金柚茶、金柚酒、金柚黄酮、金柚含片、金柚护肤品、柚皮糖、黄金姜糖、茶叶、萝卜苗茶、梅菜、腌蒜头、豆腐干、粉丝、香肠、盐焗鸡、盐焗鸡脚、盐焗鸡翅、牛肉干、客乡奶、中药饮片等产品。二是梅州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中,初步形成了一些区域特色性加工品种,如茶叶、水果、高山油茶、南药、烤烟等。三是品牌型加工企业初具规模。在梅州市的省市级龙头企业中从事农产品加工占到20.8%,这
28
些企业大都已形成自己的特色产品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如大埔西岩茶叶集团有限公司的西竺牌商标和梅县雁南飞茶田有限公司的雁南飞商标获得了广东省著名商标称号。近年来由兴宁市飞腾实业公司研制成功甜玉米汁、金柚汁,该产品填补了国内饮料市场的空白。四是开始重视提高加工企业创新能力,提升产品科技含量。近年来,努力与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农科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等科研院所合作,寻找相应的科技支撑。 1.2 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梅州市农产品加工有较好的发展基础和良好的发展潜力,但整体发展水平不高,劣势明显。
1.2.1 总体加工能力不强 梅州的粮食、水果、蔬菜等主要大宗农产品产量均较高,但产后加工能力却很低。据调查,梅州农产品产后加工能力为20%左右,我国平均水平约为25%,而发达国家高达80%以上。
1.2.2 加工企业规模小,市场竞争力弱 梅州农产品加工企业总体上生产和加工集约化程度低、规模小,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家庭作坊。2004年,全市32家国家、省市级加工型龙头企业中,平均销售收入为8426万元。此外,相当一部分农产品加工企业是家庭作坊式的,不仅规模小,而且加工工艺落后,市场竞争力弱。
1.2.3 加工企业创新能力差,产品科技含量低,品种单调 农产品加工企业缺乏技术研发创新能力。梅州农产品加工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低下,约为25%,加工企业的设备也比较落后,加工设备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至少要落后20年,目前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的加工机械仅占5%~10%,由此导致加工企业创新能力不足,加工产品科技含量较低,产品种类较少,品种单调。
1.2.4 初加工农产品多,精深加工产品少,加工中副产品综合利用
29
差 目前的梅州,在农产品精深加工与综合利用方面水平很低。大多数副产品都作为废弃物扔掉,既污染了环境,又浪费了资源。如梅州的茶叶大多只对春茶和秋茶进行加工,且只加工成饮料茶,而可更深层次的加工如在茶叶中提取茶多酚、茶皂素等却没有,夏茶及常年生长的老茶叶则基本没有加工利用,造成茶叶资源的浪费。 1.2.5 缺乏适宜加工的农产品品种,制约了加工业的发展 目前,梅州农产品种植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的协调关系,只是做到了“生产什么,加工什么”,还难以做到“需要什么,加工什么,生产什么”。在梅州大量种植的水果中很难看到适合加工果汁的品种,多数早籼稻不适合加工精米等,由此造成一方面农产品供大于求,大量积压,而另一方面又出现加工业专用原料缺乏的现象。
1.2.6 资金缺乏,制约了加工业的发展 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往往
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资金短缺已成为梅州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据调查,梅州许多农产品的加工如水果、红豆杉、茶叶精深加工等技术、资源、市场条件均基本成熟,但由于资金不足,不少加工企业要么无法开业运作,要么开业后难以长期经营。 2 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思路与目标 2.1 指导思想
贯彻因地制宜和以市场为导向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原则。与国家及广东省有关发展战略和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相结合,以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民就业、提高农产品及加工制品竞争力为目的,以资源加工型龙头企业为重点,实现由初级加工、单一品种为主向精深加工、多元品种为主转变,提高农产品精深综合加工产值,促进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构建品牌型、规模化、集群式的农产品精深加工与综合开发利用产业体系。 2.2 规划思路
30
以市场为导向,以特色资源为基点,以开发园区与龙头企业为依托,以优势产品为纽带,通过加工企业进园区、加工品种区域化、加工产品品牌化、企业发展集群化,借助资金、技术及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以点连线、以线成网,构建品牌型、规模化、集群式的农产品精深加工与综合开发利用产业体系。 2.3 规划目标
2.3.1 构建茶叶、南药、优质粮食、高山油茶、水果、蔬菜、烤烟、畜产品等八大农产品深加工的标准与全程质量控制体系,通过创新平台的搭建,迅速提升农产品加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大力创建国家省市级加工型龙头企业,提升加工企业的规模效益,增强农产品加工总体能力。
2.3.2 优化加工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2.3.3 强化农产品加工品的品牌优势,发挥品牌的集聚、带动与辐射效应。“十一五”期末,争取六县一区一市都有若干个区域特色名优品牌主导产品和众多的一乡(镇)一品种的资源特色型加工产品,并争取部分客家名、优、新、特农产品加工品成为全省、全国乃至世界的知名品牌,省以上名牌产品数量达到20个以上。力争到2010年,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提高到40%左右,到2015年,提高到50%左右,初步建立起园区化、品牌型、规模化、集群式、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和适应市场需求的农产品精深加工与综合开发利用产业体系。
3 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布局 3.1 总体布局规划
围绕茶叶、南药、优质粮食、高山油茶、水果、蔬菜、烤烟、畜产品等八大支柱产业,通过扶持加工型龙头企业的发展,以点连线、以线成网,着力构建品牌型、规模化、集群式的八大农产品加
31
工产业带。
3.1.1 茶叶加工产业带 茶叶加工产业带主要分布在梅县、大埔、兴宁。目前梅州市名优茶叶加工已具备较强的优势和实力,已有梅县雁南飞茶田有限公司等多家省市级名优茶叶加工龙头企业,也是创建名牌产品最多的领域。由于茶叶原料不宜长途运输,茶叶加工应以生产基地为依托,适宜在梅县、大埔、兴宁、五华等地发展。 3.1.2 优质粮食加工产业带 优质粮食产业带主要分布在兴宁、五华、梅县。目前进入粮食加工销售领域的龙头企业具备一定的规模实力,加工产品亦有一定市场知名度,如梅县的客家娘酒在客家人尤其是客家妇女中拥有广泛的消费群体,并带有浓厚的客家文化气息,有很强的市场渗透力和较大的市场潜力。梅州市优质粮加工应在扩大具有市场潜力的加工专用优质稻面积基础上,依托现有粮食加工企业和加工品种,重点在兴宁、五华、梅县、平远发展粮食精深加工,注重产品的改良与营销,打造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区域特色品牌。
3.1.3 南药加工产业带 南药加工产业带主要分布在平远、丰顺、五华、蕉岭、梅县。南药生产与加工已逐渐成为梅州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南药种植集中分布于平远、丰顺、五华、蕉岭等地。目前有两家市级龙头企业进入南药生产及加工,产品加工层次较高。平远、丰顺、五华、蕉岭、梅县等地为主建立南药生产基地,平远县主要以金钱草、溪黄草、南板蓝根、何首乌等加工为主,蕉岭县着重发展佛手加工,丰顺县主要以青蒿、金银花加工为主,五华县则重点加工巴戟、杜仲等。
3.1.4 水果加工产业带 水果加工产业带主要分布在梅县、平远、丰顺、五华、兴宁。梅州是著名的“金柚之乡”,金柚种植集中分布于梅县,在大埔、五华、兴宁等县市也有一定的种植规模,脐橙种
32
植集中分布在平远县和梅县,青榄和青梅种植集中分布在丰顺县。为此,应依托现有种植基础,在梅县、五华、兴宁等县市重点发展以金柚、龙眼、荔枝等为主要原料的精深加工,平远重点发展以脐橙为主要原料的精深加工,大埔重点发展以蜜柚为主要原料的精深加工,丰顺重点发展以青榄和青梅为主要原料的精深加工。 3.1.5 畜产品加工产业带 畜产品加工产业带主要分布在梅江区、梅县、兴宁、丰顺。畜牧业是梅州市农业中的第二大产业,主要集中于梅江区、梅县、兴宁、丰顺和五华,目前有一定加工规模的企业主要有丰顺温氏家禽有限公司、兴宁恒兴鸡精厂、梅江区东丽食品厂等,但总体上加工层次较低,加工规模不大,品种较少。从未来发展看,应集中在梅江区 、梅县、兴宁、丰顺等县市重点发展畜产品加工,引导现有龙头企业扩大规模,创建规模化、集团化的品牌型畜产品加工企业,积极发展“牛肉干”、“ 猪肉干”、“猪肉腊肠”、“腊肉”、“尚记肉圆”、“盐焗鸡”、“客乡奶”、“山羊奶”等特色畜产品加工项目。
3.1.6 油茶加工产业带 油茶加工产业带主要分布在平远、丰顺、五华。油茶作为我国特有的优势资源,也是梅州富有开发潜力的加工品种,主产地主要位于平远和丰顺县。目前,进入油料加工龙头企业不多,但加工发展潜力看好,其加工的主导产品——茶油油质好,具有降低胆固醇、预防高血压等效用,市场开发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而且梅州市有丰富的山地资源适宜油茶种植,油茶种植管理和技术条件要求粗放,易于被农户掌握等。在未来的发展中,应将高山茶油开发作为重点特色产业,扶持平远、五华、丰顺等地的油茶加工业发展,促进油茶精深加工产品系列化发展。
3.1.7 烤烟加工产业带 烤烟加工产业带主要分布在五华、大埔、蕉岭、兴宁。因烤烟加工属于专营性产业,其发展政策特殊,但梅
33
州烟草加工业有着良好的基础,其未来发展应在稳定基础上逐步提高。
3.1.8 蔬菜加工产业带 蔬菜加工产业在六县一区一市都可大力发展。因为无公害、绿色蔬菜具有广阔的市场。各地方应依托无公害、绿色蔬菜种植基地,大力发展净菜保鲜加工,促进生鲜蔬菜加工品上档次、上品牌、上规模。提高腌制菜和干制菜传统加工产品质量,增加其品种数量。创造区域品牌菜和特色菜。同时,加大野生蔬菜的研发力度,增加特色菜品种。 3.2 分区布局规划
根据优势产业带和龙头企业发展基础,细分产业,布局县市(区)加工企业,最终形成分工有序、相互关联、互为依存、区域比较优势明显的分区发展格局。
3.2.1 梅江区 重点发展品牌型农产品加工。(1)畜产品加工,如梅州东丽食品厂、尚记食品有限公司、振城食品有限公司和汇丰食品有限公司等生产的“牛肉干”、“ 猪肉干”、“猪肉腊肠”、“腊肉”、“尚记肉圆”、“盐焗鸡”等;(2)蔬菜精深加工,大力发展净菜保鲜加工,促进生鲜蔬菜加工品上档次、上品牌、上规模。提高干制菜传统加工产品质量,如东方梅菜干、东方萝卜苗茶等。
3.2.2 兴宁市 重点发展:(1)木薯、有机米等为原料的粮食加工;(2)以鸡粉为主要品种的畜禽产品加工;(3)龙眼精深加工;(4)特色产品,如龙眼酒、桂圆干、乐仙腐竹、粉丝、兴宁蓼花和灵芝孢子粉等。
3.2.3 梅县 重点发展:(1)金柚精深加工,在提升金柚分级、包装等水平基础上,延伸加产业链,如柚黄酮提取及其制品等;(2)以红豆杉为原料的南药加工;(3)茶叶精深加工;(4)以粮食为原料的客家娘酒、米粉等精深加工;(5)以生猪、家禽等为主要原料
34
的畜产品精深加工。(6)蔬菜精深加工;(7)特色产品,如菊花糕、姜糖、石扇咸菜、金柚精深加工系列产品、螺旋藻系列产品、南口黄皮豆干和蕨干等。
3.2.4 平远县 重点发展:(1)南药加工,以南台药业有限公司为龙头,由中药饮片的简单加工向中药提炼加工发展,带动以野生药材为特色的南药种植基地建设;(2)以脐橙为原料的水果精深加工;(3)以高山油茶为原料的茶油精深加工;(4)特色菜加工,如客家浸蒜头、浸姜和梅菜等。(5)优质粮食精深加工。
3.2.5 蕉岭县 重点发展:(1)南药加工,重点扶持长云南药生态有限责任公司进行中药饮片加工和中药提炼,带动特色品种——佛手南药生产基地建设,试验和示范金银花、鸡骨草等新品种的栽培,并逐渐形成一乡(镇)一品种植规模;(2)茶叶精深加工;(3)水果精深加工,如金桔加工;(4)蔬菜精深加工如大葱茄子等(5)酒类,如南国白珍珠、等郎妹酒、玉纯、马甲头酒等。
3.2.6 大埔县 重点发展:(1)茶叶精深加工;(2)以青梅、青榄、蜜柚为原料的水果精深加工。(3)特色菜加工,如马蹄笋、黄花菜等。
3.2.7 丰顺县 重点发展:(1)以青蒿为主要原料的南药加工;(2)畜禽产品加工;(3)以甜玉米等为原料的粮食加工;(4)茶叶精深加工;(5)特色产品,如汤南菜脯、汤南冬菜、黄金糖果、黄金开心园和黄金可口姜糖及甜笋等。
3.2.8 五华县 重点发展:(1)水果精深加工,如荔枝、三华李、无核黄皮、西瓜、双华板栗、果合柿、迟熟禾梨等精深加工与综合开发利用;(2)以巴戟、杜仲、八角和肉桂等为原料的南药加工;(3)以优质粮食为原料的粮食精深加工。(4)以棠梨、沙田柚、甜玉米、西红柿、绿茶为主的果蔬茶饮料加工。
35
4 主要任务与重点建设项目规划 4.1 主要任务
规划到2015年,初步建立园区化、品牌化、规模化、集群式、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和适应市场需求的农产品精深加工与综合开发利用体系。
4.1.1 大力创建国家、省市级加工型农业龙头企业,提高农产品加工总体能力 要积极引进技术、资金和人才,鼓励外地企业、科研院校和民营企业以入股形式来发展我市加工型农业龙头企业。力争2010年,梅州市的6县一市一区都要新上一个如广东威华集团有限公司那样规模大、效益好的省级加工型农业龙头企业。使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提高到40%左右,到2015年,提高到50%左右。 4.1.2 提高加工企业创新能力,提升新产品科技含量 政府要加大农产品加工研发经费的投入,得到有力的科技支持。增加扶持加工型农业龙头企业的资金,一方面改进原有加工企业的设备,另一方面要购置先进设备,建立现代化的加工生产线。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在近期,每个县都要新增若干个区域特色产品,创造出更多名牌产品。
4.1.3 积极发展精深加工新产品,尤其要抓好市场前景看好的加工产品的开发和综合利用 充分综合利用加工中的副产品,提高附加值。
4.1.4 积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抓好8个重点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的建设 以南药、水果、茶叶、优质粮食、高山油茶、蔬菜、畜产品等为依托,抓好农产品精深加工,综合利用加工副产品。提高农产品综合加工产值。 4.2 重点建设项目
4.2.1 南药精深加工产业化建设 建设具有梅州特色的南药种植基
36
地和精深加工产业,尽快形成南药重点品种的加工产业,积极扶持目前的两家市级龙头企业进行南药深加工,加快技术水平建设和产品的综合开发;创立南药梅州的优质品牌,加快大宗特色药材的深加工工业建设。如以平远、丰顺、五华、蕉岭、梅县等地为主建立南药生产基地。平远县主要以金钱草、溪黄草、南板蓝根、何首乌等精深加工为主,蕉岭县着重发展佛手精深加工,丰顺县主要以青蒿、金银花精深加工为主;梅县以红豆杉为原料的南药精深加工,五华县则重点加工巴戟、杜仲等精深加工。
4.2.2 名、特、优水果精深加工与综合利用项目 梅州有年产30万吨的金柚,发展中的平远脐橙,大埔蜜柚,兴宁的龙眼,丰顺的青榄和青梅等名、特、优水果为果品精深加工与综合利用提供了丰富的原料。我们可把水果分三类进行精深加工。一是金柚、蜜柚和脐橙的系列产品精深加工(见图1);二是龙眼的精深加工(图2);三是青榄和青梅等的精深加工(图3)。柚类的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如图1所示。其中柚类制罐头是新品种,值得研究开发。
37
38
4.2.3 名优茶叶精深加工综合利用项目 茶叶深加工产业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目前梅州市名优茶叶加工已具较强的优势和实力,有多家省市级茶叶龙头企业,已创建多个名牌产品,为茶叶精深加工奠定了基础。适宜在梅县、大埔、兴宁等地建立名优茶叶精深加工厂。茶叶深加工以高新技术为依托,广泛采用生物技术、膜技术、微胶囊技术、超高压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高新技术,同时引入新的运行机制和先进的管理技术,使茶叶精深加工产业具有较高的起点。要大力开发茶叶精深加工产品,重点应放在目前尚未开发,或开发较薄弱的方面,尤其要抓好市场前景看好的茶产品的开发和茶叶的综合利用,使茶叶产品增值。茶叶精深加工的主要开发领域有:(1)速溶茶系列固体饮料。(2)液态罐(瓶)装饮料;(3)天然茶多酚儿茶素食品抗氧化剂;(4)茶皂素表面活性剂;(5)茶药物开发,如茶叶γ氨基丁酸(GABA)的降压、健胃、利肝等功能;(6)茶叶保健食品,如茶可乐、八宝茶、茶汁蛋糕、茶酒、啤酒花茶、汽水、茶汁糖、茶果脯、茶豆腐、茶汁面包、茶汁冷饮品(茶叶雪糕等)、奶茶、柠檬、姜茶、咖啡茶等。
39
4.2.4 高山油茶精深加工综合利用项目 油茶作为我国特有的优势资源,也是梅州富有市场开发潜力的加工品种,主产地位于平远和丰顺县,油茶综合加工产品市场开发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茶油可作工业用油;油茶叶是医药工业原料;油茶皮作为化工原料,可提制混泥土凝结粘合剂及碳黑等;茶粕是上等的有机肥料和消毒剂,还是一种绿色环保型的洗涤剂和高级化妆品原料,采用高科技先进设备提取茶皂素制造的洗涤、化妆用品,价值很高。随着WTO对我国市场进一步开放(美国FDA2003年10月通过了我国茶油的市场准入),必将有巨大的市场潜力,给油茶产业化发展带来机遇。在未来的发展中,应将油茶开发作为重点特色产业,大力扶持平远、丰顺两地的油茶综合加工业发展,提取茶皂素,创建名牌产品,促进油茶综合加工产品系列化发展。创造条件新建厂房,引进先进生产线,开展茶籽(茶粕)精深加工综合利用。
4.2.5 优质粮食精深综合加工项目 粮食是梅州市传统的大宗种植农作物。目前进入粮食加工销售领域的龙头企业具备一定的规模实力,应积极发展粮食精深加工产业。重点发展的项目有:梅县的客家娘酒、米粉等精深加工;兴宁、五华的木薯、有机米等的精深加工;丰顺的甜玉米等的精深加工;平远的优质稻加工。大力开发粮食精深加工新产品,注重产品的改良与营销,打造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区域特色品牌。
4.2.6 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 畜牧业是梅州市农业中的第二大产业,但目前畜产品加工水平低、规模小、品种少。应加强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建设。从未来发展看,应在梅江区、梅县、兴宁、丰顺等县市重点发展畜产品加工业,引导现有龙头企业扩大规模,创建规模化、集团化的品牌型畜产品加工企业,积极发展“牛肉干”,“ 猪 肉干”、“猪肉腊肠”、“腊肉”、“尚记肉圆”、“盐焗鸡”,“客乡奶”,
40
正在阅读:
梅州市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06-17
题库 运筹学 清华版 1-5章 - 图文12-05
盐城师范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生涯实践)活动考核登记表08-12
弹簧测力计可以倒过来调零吗?03-16
全国2010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应用文写作试题09-29
现浇梁施工05-09
(VR虚拟现实)AVR汇编百例 - 晋级篇 - 参考程序04-18
在全面从严治党会议上的讲话范文五篇08-16
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02-27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梅州市
- 发展规划
- 产业化
- 农业
-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各单元知识点归纳
- 青岛空港新城产业规划与招商运营研究 - 图文
- 加强精细化管理 促企业健康发展——党委书记在管理提升活动暨精
- 在全县规范房地产和建筑市场行为会议上的讲话
- 基础篇-2
-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展规划报告
- 公司员工量化考核积分制度
- 2002版最新质量验收规范
- 技能大赛中职组会计技能赛项规程
- 工艺联锁(报警)管理制度
- 房地产开发公司小区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
- 杭州交通卫星定位应用系统用户手册
- 孙家湾规划说明书 - 图文
- 全站仪极坐标法点位放样
- 暗黑往生AfterMath新手攻略
- 2018年高考语文漫画型材料作文写作指导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论文例文
- 扬州大学测量学整理卷·简答题
- 十大名优教师先进事迹
- 大机段机械操作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