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古代史复习重点 

更新时间:2023-10-07 02:0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人类关于自身起源(三阶段) 神话传说 (中国:女娲抟土造人、埃及:赫奴姆神泥土造人、希腊:普罗米修斯泥土造人) 宗教神学 (亚当、夏娃 ) 科学探讨:

1809年,法国学者拉马克(1744—1829)在《动物哲学》中,第一次提出了人类起源于类人猿的科学假设。

1859年,英国学者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揭示了生物进化规律:物竞天择,优胜劣汰。

1871年,在《人类的起源和性的选择》中,论证了人类和现代的类人猿有着共同的祖先 局限:拉马克、达尔文等人都未能解释古猿是怎样演变成人的,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1876年,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中,运用唯物史观,分析了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中的决定性作用;指出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提出了人类起源的三个阶段。 人类起源的三个阶段

1、攀树的猿群 2、正在形成中的人 3、完全形成的人

(1)早期猿人(377——180万年):

(2)晚期猿人(180——30或20万年前,也称“直立人” (3)早期智人(30或20——5或4万年前,也称“古人” (4)晚期智人(5或4——1万年前)也称“新人”(出现了“人种”) 猿人:(直立人)170—30万年前 石器时代:在考古学上把人类以石器为主要生产工具的时代称为石器时代。石器时代分为旧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三个阶段。一般情况下,将中石器、新石器合称为新石器时代。 血缘家族:是人类社会的第一个社会组织形式,也是一种由原始群向氏族过渡的婚姻家庭形式。其内部实行班辈婚或血缘婚或族内婚。

氏族:是以血缘为基础结成的原始社会的第一个社会经济单位。它是与族外婚同时出现的。有母系和父系之分。 两个互通婚姻的氏族构成早期的部落。 母氏族和子氏族合称胞族(大氏族)。 氏族和部落是同时产生的,而胞族是后来才有的。 .中石器时代的主要标志是弓箭的发明。(意义:它促进了狩猎经济向原始畜牧业发展。) 新石器时代生产领域的重大成就,是原始农业和原始畜牧业的产生。 农业革命的影响

①农业的产生使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的生产者,从而改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开始从依赖、适应自然到利用、改造自然的历史性转折。

②促进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人们通过长期的观察和经验总结,形成了天文、地理和数学等方面的初步知识。

③农业生产的周期性,使人类从迁徙生活逐渐变为定居生活。 ④农业的出现,使人类获得较丰富和稳定的食物来源,从而大大促进了人口的增长并使一部分人从事维持生存以外的活动成为可能,从而产生了社会分工和物品交换,也使某些人有可能积聚财富。

⑤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产生。 父系氏族的产生。

(1)农牧业的发展,使男子的社会经济地位提高了。

(2)随着剩余产品的出现,私有观念引起对继承制度的改革。

(3)对偶婚的实行,使子女有可能既知其母,也知其父,于是,世袭按父系计算,财产按父系继承。母系氏族最终被父系氏族所取代。 原始宗教的表现形式

自然崇拜、灵魂崇拜、祖先崇拜、图腾崇拜 古王国时期(金字塔时期)

1、金字塔修建于该时期,故古王国时期也称为金字塔时期

2、金字塔是古埃及国王的陵墓。因其外观形似汉字的“金”字,故名。它是古王国中央集权的象征。 (意义)金字塔一方面是古代劳动人民留给后人的一座艺术丰碑,因为它充满了埃及人民的智慧;另一方面,又是埃及劳动人民受统治者剥削和压迫的历史见证。

最早的金字塔是乔赛尔金字塔 最大的金字塔是胡夫金字塔

最精美的金字塔是哈夫拉的金字塔 新王国的强盛:

奴隶制军事帝国的建立

(1) 军事帝国的开创者是图特摩斯一世 (2) 图特摩斯三世时,扩张达到顶峰 乌鲁卡那改革:最早的改革

埃赫那吞改革:比较早的一次改革

象形文字:象形文字。表音、表意、部首符号. 祭司体文字、民书体文字和科普特文字。纸草。纸草文献学

埃及学:1822年,商博良成功释读象形文字,埃及学诞生。埃及学是以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为基础,研究古代埃及历史的学科 两河流域最早文明的创造者是苏美尔人

《乌尔纳姆法典》——这是现知世界史上第一成文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现知世界上第一部完整保存下来的成文法典 汉謨拉比法典的意义: 法典的实行,消除了古巴比伦王国境内各城邦在司法上的混乱局面,给氏族贵族任意解释法律的行为以约束和打击,从而削弱了地方势力,加强了国家的统一。因此,法典的制定和颁布,在当时具有重要而积极的意义。 汉謨拉比法典的作用:

(1) 为人类研究两河流域的历史留下了珍贵史籍 (2) 为后世立法提供参考、借鉴 巴比伦之囚(前586年—前538年):为了同埃及争夺巴勒斯坦地区,前586年和前579年,两次攻占和洗劫耶路撒冷,并把犹太人掳掠至巴比伦城进行奴役,史称“巴比伦之囚”。前538年,波斯攻占巴比伦城,灭亡了新巴比伦王国,释放了犹太人,结束了巴比伦俘囚时代。

空中花园

尼布甲尼撒二世一方面不断进行对外战争,另一方面又大兴土木。 北筑长城,防御外来袭击;

扩建巴比伦城,显示国威和功绩; 修建空中花园,取悦米底公主。 巴勒斯坦

犹太教:前7世纪—前6世纪。 巴勒斯坦一带。 犹太教产生的原因:

(1)政治统治的需要。随着统一王国的建立,由于政治统治的需要,耶和华的地位得到提高。

(2)先知运动的产生。前9—前8世纪,希伯来人内部因高利贷和债务奴役而引起阶级矛盾的尖锐,产生了先知运动。

(3)巴比伦之囚的结束。在巴比伦俘囚时代,为反抗新巴比伦王国的统治,犹太人曾进行了无数次的反抗斗争,却均以失败告终。于是,他们期盼上帝来拯救他们。此时,先知以西结在犹太人中宣传救世主将要降临。前538年,波斯灭掉新巴比伦王国,释放了犹太人,以西结的思想部分得以实行。 犹太教的教义主要有:

(1)信奉耶和华为“独一真神”;

(2)声称犹太人是上帝的“特选子民”; (3)宣扬“救世主”思想。 犹太教的经典《圣经》(旧约圣经) 《圣经》包括《律法书》、《先知书》、《圣志》三个部分。 波斯建国:三代国王(居鲁士、冈比西、大流一世) *大流士一世改革

为了适应帝国统治的需要,巩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促进经济的发展,增强国力,镇压人们反抗,从前518年起,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改革的主要内容:

(1)立军政分权的地方行政制度。 (2)进行军事改革。

实行军区制。把全国划分为五大军区,下设省军区;军区长官直接对王国负责。 建立近卫军(一万二千人)。 建立阅兵制度。 建立海军。 (3)实行统一的贡赋制度。

明确规定各行省向中央交纳的年贡和实物数额,并采取多由各地商业高利贷者承包的制度。

(3) 实行统一的货币制度。 (4) 修筑驿道

(5) 奉琐罗亚斯特教为国教 大流士一世改革的意义

大流士一世的改革,增强了帝国的军事实力,促进了帝国境内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军政分权制度和军区制对后世也有一定的影响。 上古西亚文化:文字

在西亚,最早创造文字的是苏美尔人。他们创造了世界上最早的楔形文字。分表意、表音和部首符号。 *哈拉帕文化

哈拉帕文化是印度河流域早期文明的总称,包括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以及属于同时期的城市遗址。

其时间范围约前2500年—前1750年

哈拉巴文明既是一种城市文明,也是一种青铜文明。 *吠陀时代

“吠陀”意为知识、学问。原是雅利安人祭司们祭神用的颂歌、经文和咒语的汇编,共四部,统称为《吠陀本集》。它反映了前1500年—前600年雅利安人氏族制度瓦解和国家产生

的历史过程。因反映这一时代的唯一资料是《吠陀本集》,故称为吠陀时代。 四部吠陀:《梨俱吠陀》、《沙摩吠陀》、《耶柔吠陀》、《阿闼婆吠陀》 瓦尔那制度:“瓦尔那”原意是“色”,指不同肤色的人。我国古代文献将其意译为“种姓”或“族姓”。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后,为表示与被征服者的不同,自称“雅利安瓦尔那”,其他称为“达萨瓦尔那”,于是产生了最初的瓦尔那制度。 随着雅利安人由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其内部逐渐形成了从事不同职业集团的人,再加上被征服者,社会内部便出现了不同的等级,瓦尔那制度最终形成。

瓦尔那制度简表

等级 一 二 三 四 名称 婆罗门 刹帝利 吠舍 首陀罗 成员 僧侣、祭祀人员 奴隶主、贵族 农民、手工业者、商人 奴隶 权利义务 布经、讲道 军政大权 服役、上税 无偿劳动 社会地位 统治阶级 统治阶级 被统治阶级 宗教地位 再生族 再生族 再生族 被统治阶级 一生族/再生族 备注特点:1、各瓦尔那职业世袭不变。

2、各瓦尔那实行严格的内婚制。

瓦尔那制度对印度社会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造成了印度社会各阶层人员的隔离,严重阻碍了社会成员的流动。随着历史的发展,种姓制度虽然废除了,但种姓观念在印度民众中却是根深蒂固的。种姓制度严重阻碍了印度社会的和谐发展。 佛教:时间:前6世纪

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

教 义:四谛,即苦谛、集谛、灭谛、道谛。 主张顺从、忍耐。佛教产生后逐渐成为统治者统治人民的工具。 古印度文化,自然科学:

数学:采用十进位法;发明了表达数字的十个符号,既阿拉伯数字

爱琴文明:所谓爱琴文明,是指爱琴海地区的青铜时代的文明。其中心在克里特岛和伯罗奔尼撒半岛的迈锡尼城,故又称克里特——迈锡尼文明。 荷马时代

《荷马史诗》 ( 《伊利亚特》、《奥德赛》 )

《荷马史诗》语言简练,情节生动,形象鲜明,结构严密,是古代世界文学史上的一部杰作。史诗的艺术描写中包含着真实的历史内容,19世纪的考古和古文字学的新发现已证明了这一点。史诗中许多引人入胜的描写,给历史和考古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材料。 古风时代

1、城邦的形成

前8世纪—前6世纪,是希腊奴隶制城邦普遍形成的时期。

这些城邦都具有小国寡民的特点 根据形成的不同,分三类:

①在早期移民和对外殖民中建立的城邦,如:拜占廷。

②在氏族制度解体,并征服其他居民的过程中建立的城邦,如:斯巴达。 ③在氏族解体和阶级分化的基础上建立的城邦,如:雅典。 斯巴达政治制度——奴隶主贵族的寡头政治

国王,2人,平时掌管行政、祭祀,战时率军作战。长老会议(吉罗西亚会议),28+2人,最高权力机关和司法机关,任职终生。公民大会,由年满30的成年男子组成,是表决

机构。监察官,5人,从贵族中选举产生,一年一任,有权处理国王、长老。 *梭伦改革

时间:前594年。

原因:①平民和贵族之间的矛盾尖锐。

②新兴工商业奴隶主与氏族贵族的矛盾。前630年,基伦暴动。 主要内容:①颁布“解负令”,取消债务,废除债务奴隶制。 ②鼓励发展工商业和海外贸易业。 ③颁布《土地最大限制法》,防止土地过分集中。

④按财产的多少将居民分为四个等级,不同的等级享有不同的政治权力。 ⑤改革政治机构,设立四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

意义:打击了氏族贵族的权力,工商业奴隶主获得了参政议政的权力,扩大了奴隶主贵族统治的社会基础。

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增强了国力。

改变了雅典奴隶制的发展方向,使雅典逐渐走上了剥削异族奴隶为主的雅典型(开 俄斯型)奴隶制道路。 希波战争

1、希波战争爆发的原因

①因波斯帝国的军事扩张而引起的。 ②前500年,米利都起义——导火线。 前492年,波斯渡海侵略希腊,战争爆发 2、性质

第一阶段:(1) 希腊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2) 波斯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 第二阶段: 双方进行的都是非正义的争霸战争。 3、意义

希波战争的胜利,使希腊重新打开了通往黑海的航道,确立了希腊在地中海东部的优势地位,为前5世纪中期希腊的繁荣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伯罗奔尼撒战争是希腊城邦由盛而衰的转折点。这是因为: ①各邦人口锐减—社会衰落的标志。 ②城邦的经济基础—小农经济遭到破坏。 ③公民兵制度遭到破坏。

④战争加剧了阶级矛盾,致使城邦的及阶级基础遭到破坏 上古希腊文化: 史学

希罗多德——西方“史学之父”。代表作《希波战争史》。

他创立了以史实为中心的叙述体成为西方史学著作的正规体裁。

修昔底德,代表作:《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是西方考据史学的开山鼻祖。 哲学

泰利斯,米利都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万物起源于水,有复归于水,否认万物是神创造的。

赫拉克利特,以弗所学派的重要代表,是辩证法的奠基人之一。他认为,万物的本原是永恒燃烧的火;还退出一切皆流,一切皆变的辩证法思想。

德谟克利特,古希腊唯物主义的杰出代表。他认为,万物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无限的原子在无限的虚空中运动、变化,并按不同的方式结合起来,形成各种物体,连人的灵魂也是由最活跃、最精微的原子构成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8z6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