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事亦或晓事

更新时间:2023-10-16 10:2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办事亦或晓事 何“取”何“从”?

——中国文化之《资治通鉴》导读

摘要

这是由宋孝宗赵昚与南宋名臣张栻的一番对话引发的对用人的思考:宋孝宗感叹难得办事之臣,而张栻则劝谏,当求晓事之臣,不当求办事之臣。处事周全与能力出众看似不矛盾,但二者实有区别,正如鱼跟熊掌不可兼得,贤才亦难求。愚以为也是应当求晓事之臣。事情完美的处理好固然重要,可治理天下跟下棋也颇有相似之处,一步棋往往会影响接下来的两到三步的走势,而政令出台,政事的处理也同样需要深思熟虑,将之后可能发生的情况一一分析罗列,取最优。而能力出众并不意味着能够筹划完全,甚至会有因才能而自恃过高的人,这样的臣子若使用不当,则会成为鸡肋一样的存在,弃之可惜,食之无味,可叹可悲。但是这样绝对的肯定一种说法,就有些像儒家人性哲学了,什么圣贤与邪恶、圣洁与沉沦、善与恶,组成个相互对立、非黑即白的二元世界。现代的辩证思想告诉我们要考虑事物的两面性,所以在文章最后又提及了一个柔和的观点,即清代监察御史熊学鹏提出的——于办事之臣中求晓事之臣。也比较符合现在的管理用人之道。

一、何为办事,又何为晓事

先解释何为办事。办,亦是辦,形声,从力,辡声,本义是办理、治理。《说文新附》中解释说:“办,致力也。”同时“办”还有做、创设、经营、管理等意思。总的来说,就是全力以赴的做事情,争取一切条件将事情处理经营好。这样看来宋孝宗的观点很实在,征召一些做事效率高,还会管理好事务的臣下,这样朝廷就有希望了,国家亦有复兴重振之兆了。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所以我们需要稍微了解这位在南宋如此偏安羸弱的状态下依然有所作为,同时还比较贤明的君主了。宋孝宗赵昚在位27年,他不甘偏安,力图恢复中原,同时改革内政,希望重振国势,使高宗时弥漫朝野的妥协求和之风曾一度有所扭转。然而,在位的这27年,只有最后的两年能算是他独立自主当政的时候。宋高宗赵构于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六月,在完颜亮南侵败亡之后让位,开始做太上皇,直到淳熙十四年(1187年)才病卒,而宋孝宗在两年后就让位给儿子宋光宗赵敦了。孝宗在登基后为岳飞平反,并改号“隆兴”,自此能够看出他希望光复中原,收复河山。但经历了隆兴北伐的悲喜交加之后,再加上面对太上皇赵构的处处牵制、主和派的极力阻挠、主战派的人才凋零等内外不利因素,孝宗深感力不从心,中兴大业最终不得不付之东流。在“隆兴和议”次年(1165年)改元号为“乾道”,似乎也昭示着宋孝宗放弃了曾经的宏大理想,无奈地潜心于治国之道,勉强描绘一个乾坤盛世给安于现状的人们。由此,所以不难理解他为什么感叹难得办事之臣了。有评论说,也许有了办事之臣,隆兴北伐不会以失败告终,南宋会像年号写得那样隆盛兴振,故土得以收复,不仅仅是只有“乾淳之治”那么简单了。但历史就是历史,一切注定,主观原因导致了失败,重来一次还会有种种客观原因。

然后再来谈“晓事”是什么。这里的“晓”应当理解为动词,作明白、理解之意。《广雅》写,“晓,慧也;快也;智也。”晓事,是唐宋时代的白话,现代意思就是明晓事理、懂事。那么问题就来了,治理国家,处理事务,能力出众、才华横溢足够把事情办好就可以了,懂事能有什么作为呢?切不可如此片面的下结论,张栻称的晓事之臣应该指的是,稳重得体、老成通达,对于一件事情的方方面面都细致考虑,做过充足的筹划之后才行事的人。而由此观之,晓事的确要优于简单的办事,就好比用人单位、企业在招人的时候,除了学历等硬性要求之外还会加一句——有经验者优先,有经验就可以称为晓事了。接下来会论述为何我认为当求晓事之臣。

二、当求晓事之臣

1、智藏于内,洞见人情

晓事之人的优点在于,他能够比追求完美只埋头办事的人更加懂得与人相处,能够更容易与同伴配合,以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结果,能够更智慧的利用身边的人力资源甚至各种隐藏资源。在《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三年》中记载了给事中孔颖达的见解,虽然是给唐太宗的劝谏,但用来解释晓事之人的特征也很恰当。原文是这样说的:“非独匹夫如是,帝王亦然。帝王内蕴神明,外当玄默,故《易》称?以蒙养正,以明夷莅众。?若位居尊极,炫耀聪明,以才陵人,饰非拒谏,则下情不通,取亡之道也。”他说,帝王内心沉稳,蕴含丰富如同神之明,但外表却当沉静无为,不丝毫表露其外。所以《易经》写‘以久表蒙昧来修养贞正之德,用藏智于内的办法来治理民众。’关键就来了,晓事之人并非不聪慧,只是利用藏智于内,牺牲耀眼于外的机会,来调动手下的、周围的人的积极性,帮助挖掘他们的潜力,让完成事情的过程中不是只汇聚一人的智慧。并且,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虽然爱才之心皆有,同时伴随的嫉妒之心更胜。在朝廷风生水起的往往是晓事之臣,因为假如身居至高无上的地位,还一味的炫耀自己的聪明,依恃才气盛气凌人,犯了错误只是向上级掩饰,不听他人的建议,那么繁华后的荒芜就会立刻随之而来,不论多么有才能会办事,终是免不了被贬斥、流放,甚至处死。同时在《资治通鉴*第228卷,唐德宗建中四年》中陆贽上谏说:“臣闻立国之本,在乎得众,得众之要,在乎见情。故仲尼以谓人情者圣王之田,言理道所生也。”他变相的阐述了人情的重要性。洞见人情

可以得人心,得人心则足以得立国之本,孔子亦认为人情是治理之道的基础,而晓事之人明晓事理,在办事过程中会将人情一并考虑在内,不知不觉间就使人才团结其左右,既为上级避免了解决下级之间意见不合,内部针锋相对的问题,又不会使上下不相交,导致通知决定等不能上传下达的情况。同时,晓事之人懂得藏拙,功高震主的情况也会较少的出现。上下一片欣欣向荣,国家如何不发展呢?

2、进退有度,德行兼备,天下定

劝谏君主自古以来就是一门学问,更是一种智慧。如何让君主不至于背道而行,及时悬崖勒马,同时又不至于丢失性命使得劝谏无果而终,这的确是个问题。《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二年》记叙魏徵时写了这样一段话:“徵状貌不逾中人,而有胆略,善回人主意,每犯颜苦谏;或逢上怒甚,徵神色不移,上亦为霁威。尝谒告上冢,还,言于上曰:“人言陛下欲幸南山,外皆严装已毕,而竟不行,何也?”上笑曰:“初实有此心,畏卿嗔,故中辍耳。”上尝得佳鹞,自臂之,望见徵来,匿怀中;徵奏事固久不已,鹞竟死怀中。”这就是个晓事之臣的表现啊,具备胆略,简单二字含义深刻,既有胆量向君主提出建议,但同时又有谋略是劝谏成功的几率增加,进退有度。虽然唐太宗说取消南山出游的计划是因为害怕魏徵嗔怪,但是实际上是他平时的劝谏起了作用,让皇帝在做出出游等决定的时候,会再深思熟虑一下,避免了很多铺张浪费或是沉溺享乐的情况发生。这很类似于建立了一种条件反射,在不知不觉中增加了自省机制,乃国家之幸。而第二件事情的叙述让人见识到了何为谋略。太宗担心魏徵因为自己玩耍鹞鹰而又一次絮叨为君之道,将其藏于袖中,但魏徵反其道而行之,故意拖长汇报时间,使鹞鹰最终窒息死于袖中,但唐太宗却丝毫无法怨怪。这种做法,颇有种身体力行进谏的感觉,变相的提醒了太宗,不要专心于玩物,太过沉溺于玩乐便会疏于正事,太过喜爱即会产生弱点,这些都是君主要不得的。如此进退有度,实乃晓事之臣中优异者。

同一时期的“房谋杜断”更是让人了解到朝廷之中有如此的晓事之臣是何等之幸。《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三年》中描述了这两位贤相:“玄龄明达政事,辅以文学,夙夜尽心,惟恐一物失所;用法宽平,闻人有善,若己有之,不以求备取人,不以己长格物。与杜如晦引拔士类,常如不及。至于台阁规模,皆二人所定。上每与玄龄谋事,必曰:“非如晦不能决。”及如晦至,卒用玄龄之策。盖元龄善谋,如晦能断故也。二人深相得,同心徇国,故唐世称贤相,推房、杜焉。玄龄虽蒙宠待,或以事被谴,辄累日诣朝堂,稽颡请罪,恐惧若无所容。”其中溢美之词并没有赘述,但突出了极其重要的一个优点——房玄龄能够跟才能不相上下的杜如晦在提拔后进之士、尚书省的制度程式等政事方面配合的天衣无缝,深相投合,同心为国出力。此等高尚德行实在难得,所以称这两位德才兼备一点都不过分。因但凡有才之人皆有扬名立业之心,有时会排挤同样才华之士,像是一山不容二虎,力求一争高下,之后必然会拉帮结派,勾心斗角于朝堂之上,长此以往,国家衰败指日可待。用“指日可待”这个词,仅为以反讽之语以凸显其危害之深。房、杜两人的做法无愧贤相之名号,更无愧晓事之臣的称呼,他们晓得结党争斗的后果之恶,懂得合作共赢的好处之盛,明白戮力同心方可成就大业,知道君子更需以德行助君主定天下。这样看来,如何不求晓事之臣呢? 3、非常之人难得,亦难相处

在《资治通鉴*第21卷,汉武帝元封五年》记载:“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故马或奔蹄而致千里,士或有负俗之累而立功名。夫泛驾之马,腾驰之士,亦在御之而已。”有能力之人并非都是晓事之臣,才华横溢之人大多不容于世俗之中,也许并非自命清高,只是思想自在徜徉于五行三界之外,红尘繁华很多时候都成为了羁绊。汉武帝将这样的人比作千里马,难得难训,但能力出众,一日千里,非凡品俗物可比。而且此等天之骄子大多性情难定难捉摸,即使是贤明的君主也很容易痛杀人才。在《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二年》记载:“交州都督遂安公寿以贪得罪,上以瀛州刺史卢祖尚才兼文武,廉平公直,征入朝,谕以“交趾久不得人,须卿镇抚。”祖尚拜谢而出,既而悔之,辞以旧疾。上遣杜如晦等谕旨曰;“匹夫犹敦然诺,柰

何既许朕而复悔之!”祖尚固辞。戊子,上复引见,谕之,祖尚固执不可。上大怒曰:“我使人不行,何以为政!”命斩于朝堂,寻悔之。”唐太宗算是千古贤帝了,但遇到此等千里马时,还是,没能控制住情绪,因为人才捉摸不定的脾性,使他产生了权威有被挑战的感觉,一怒之下斩杀了本来十分赏识的文武双全、廉洁公正的卢尚祖,卢尚祖的后人也受到了十分坏的影响。即使在后来太宗觉得自己的行为太过粗暴,恢复了其子孙的门荫,可人才已逝,此等损失也没法弥补了。办事之臣固然有其独特的优势,其天分才能后世之人望尘莫及,但德行修养还需后天培养,若无晓事之人的通达、明晓事理,则只能称办事之臣为人才,而非贤才。所以当求晓事之臣,以晓事之臣统办事之臣。就好比一个公司,通常除了董事会来决议重大事项之外,都需要各部门的总经理来处理其他的事情。而手下的职员性格千奇百怪,能力各有不同,如何应用、管理就需要总经理来解决了,这就是晓事之臣。 三、晓事?办事?取?舍? 1、晓事之臣并非完人

虽然在前文中赘述了几点选择晓事之臣的原因,但是,最优的方案还是在能力出众之人中选择明晓事理之人。清乾隆时期的监察御史熊学鹏也曾就宋孝宗跟张栻关于用人之道对话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对于他的观点我还是比较赞同的。现代的辩证法也要求我们在看待事物的时候考虑它的两面性,不是非黑即白。他在文章中写道:“天下有欲办事而不晓事者,固足以启纷扰之患。天下有虽晓事而不办事者,尤足以贻废弛之忧。”分析了两者的缺点,只考虑着将事情办好却不通事理的人,就很容易引起朝堂斗争继而给天下带来祸患;只是圆滑通晓人情但是不能够办事情的人,足够让辛辛苦苦积累下的成果付之一炬,政事荒废后患无穷。由此看来晓事之人的缺点也是十分致命的——过度的明晓事理就变成了老于世故,流落成像某些善于献媚的宦官一样狡猾奸诈,流于世俗,原本富有灵气、可通达天地的智慧变成了谋生、盈利于红尘俗世的手段,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尊严、别人的生命去谋取更大的利益,也许只是为了加官进爵,为了登上权力的顶峰,看到貌似耀眼光辉的景象。能力此时在我看来变成了枷锁,束缚住了腾翔万里翅膀,谄媚阿谀,瞻前顾后,畏葸怯懦,好不凄惨。魏徵在上书唐太宗的时候也曾经说过:“今立政致治,必委之君子;事有得失,或访之小人。其待君子也敬而疏,遇小人也轻而狎;狎则言无不尽,疏则情不上通。夫中智之人,岂无小慧!然才非经国,虑不及远,虽竭力尽诚,犹未免有败,况内怀奸宄,其祸岂不深乎!”对君子太过尊敬,进而会显得疏远,即使在政事上多参考其意见,终究君臣之间会有罅隙,但是小人却能更深刻的了解上意,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晓事的人会更容易得到赏识。但魏徵又提醒,即使智慧中等水平的人,也会运用小聪明,努力取得重用,但由于才能不足,考虑不够周全,难免有败绩,一旦这样的人怀有奸诈之心,对国家的祸患将十分深重。智慧中等、但是通晓事理的人都能引发如此的蝴蝶效应,更不要说天资过人的臣子了,国家衰亡、政权倾颓等后果也不难想象。《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五年》中记载:“权万纪与侍御史李仁发,俱以告讦有宠于上,由是诸大臣数被谴怒。魏徵谏曰:“万纪等小人,不识大体,以讦为直,以谗为忠。陛下非不知其无堪,盖取其无所避忌,欲以警策群臣耳。而万纪等挟恩依势,逞其奸谋,凡所弹射,皆非有罪。陛下纵未能举善以厉俗,柰何昵奸以自损乎!”上默然,赐绢五百匹。久之,万纪等奸状自露,皆得罪。”身为臣子竟以告发他人来获得皇帝的宠幸,一旦成功揣测上意一次,以后便会一发不可收的变本加厉——以告发别人当做直言,以进谗言当做忠诚。即使皇帝知道他们使人无法忍受,只为取其讲话无所忌讳,想用此警策众大臣。无论出于何等好的意图,但这样的看似晓事的臣下,只会挟皇恩依仗权势,使其阴谋得逞,来获得更大的好处。最终还是落得行迹败露,得到应有的惩罚。

2、办事、晓事皆是人才,区别对待即可

既然两者都有缺点,总不可能都丢弃,只需要分类对待就好了。在《资治通鉴·第1卷,周安王二十五年》中写:“夫圣人之官人,犹匠之用木也,取其所长,弃其所短;故杞梓连抱而有

数尺之朽,良工不弃。”司马光也认为用人就像木匠用木料一样,应该取长补短。人无完人,用人的原理和用木的原理一样:好的木匠用木料时,会取其所长,弃其所短,一根合抱的巨木,只有几尺朽烂之处,高明的木匠是不会扔掉全部的;类推之,用人时首先发现他的长短处,再根据情况扬长避短,就可以物尽其才了。贤才难得,但只要合理利用现有的人才,也并非不能创出一番事业。创造力好的就让他去研发新产品,心思细致的就让他去监督后续的制作过程,这就是最简单的例子。晓事之臣会让工作的氛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办事之臣免于纷争,就能充分发挥其才能将事情做完美。清乾隆时期的监察御史熊学鹏也写过:“陛下固欲求办事之臣,更于办事之臣中,而求晓事之臣。则心足以晓事,而身足以办事。心与身皆为国用,于以共(襄力)政治,庶乎其得人矣。”全面的人才当然人人得以乐见,但良驹难得,我们依旧可以通过变换方式来达到相同的结果,两种人才搭配应用,还是心足以晓事,身足以办事,事情还是能够很好的完成。同时这样的现实情况,就会要求现在的人们在自我发展的时候,不仅仅拘泥于能力的提高,更会分出一点精力去关注感性的世界。

最后,求办事之臣还是晓事之臣,都是根据现实情况来进行变通的,不是哪类人才都是完美的,不是哪类人才都适用的。用人之道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不然为何市面有那么多管理类的书籍为何有那么多人来研究企业单位管理,一本简单的西游记还能当做研究用人之道的材料。人作为生物学上的高等动物,是有其原因的,因为人实际上是不可控的。人心难测,人的思想也难以琢磨,甚至有的时候我们自己都不知道做一件事情是为了什么,要追求什么样的目的,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上一刻也许两人相处融洽,下一刻可能就打得难解难分,似有宿世仇怨。所以路漫漫其修远兮,姑且上下求索之吧。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8yf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