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更新时间:2024-06-03 20:1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015加强版)

导论

1.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主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我们党不断开拓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的前进旗帜,也是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理论主题和实践主题,是当代中国的主题。 (1)首先需认识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两大历史任务:①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②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担当起了完成两大历史任务的责任,紧紧依靠人民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①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②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③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新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明确指出要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两大历史任务的继续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

历史和实践都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完成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的伟大旗帜。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它把社会主义发展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与人民共同富裕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国家的安危和个人的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它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意愿和利益,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力量。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引领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旗帜。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指引下,中国获得了自近代以来从未有过的长期快速稳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历史将证明,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中国一定会迎来更加光明灿烂的发展前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成为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关键在于它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即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以及时代特色。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它是当代中国的主题。

第一讲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1.如何认识当前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

当前,我国进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前进道路上的困难、问题和风险增多。在此形势下,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综观国际国内大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确保到二〇二〇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1)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首先应看到,当前国际大势对我国有利。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保持国际形势总体稳定具备更多有利条件。这为我国实现和平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同时,我国自身实力和影响力不断增强,参与国际竞争、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也进一步增强,塑造外部环境的能力显著提高,运筹对外关系的资源和手段更加丰富。我们要增强机遇意识,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努力实现既定的战略目标。 (2)我们也应客观看待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国际上总有一些人想方设法对中国和平发展加以牵制和干扰,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局部动荡和热点问题复杂难解。我们一方面要增强忧患意识,妥善处理各种风险挑战;另一方面也要保持战略耐心和定力,坚持中央既定的内外大政方针不动摇,真正做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3)我们还应辩证看待和处理机遇和挑战的关系。机遇和挑战往往是相辅相成、相互转化的。机遇抓不住,可能变为挑战。挑战应对得好,可以转化为机遇。新形势下,我们更要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善于在复杂局面中发现机遇,在形势发展中抢抓机遇,在风险挑战中创造机遇,努力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

1 / 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015加强版)

2.为什么必须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道路?

发展是当代中国和世界的潮流,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要坚持科学发展。

(1)从基本国情看,中国发展面临的任务仍然十分繁重。全面客观地评价中国的发展现状,既要看到发展速度快、成绩大的一面,也要看到发展水平还不够高、任务还很重的一面,更加凸显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必须继续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推动发展再上新台阶。

(2)从发展条件看,中国人均资源拥有量少,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低,经济增长过多依靠物质资源消耗的模式使生产资料供给与需求的矛盾日趋尖锐,未来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日趋强化,凸显了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性、紧迫性。

(3)从发展理念看,发展不同于增长,绝不能只看速度快慢、规模大小、一时得失。发展如果不科学,路就会越走越窄。以科学发展为主题,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第二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1.为什么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中国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

经济发展方式是指一国或地区实现经济总量增长和质量提高的途径和办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除了涵盖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全部内容外,还涉及发展理念的变革、模式的转型、路径的创新,是一种综合性、系统性、战略性的转变,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党的十八大高度重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再次强调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是一个局部性问题,而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 (1)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们党对我国发展实践的深化和经验的总结

从改革开放到党的十七大以前,我们党就明确提出并不断强调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们党的集体意志,是我们党面临国际环境发展新趋势和国内经济发展新特征所作出的重大抉择,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集中体现,它顺应时代潮流,得民心、合民意,必将对我国今后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十分巨大的影响。

(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应对全球市场需求重大变化的客观要求

我们实行的对外开放战略,形成了以大进大出为基本特征的出口导向模式,使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稳定严重依赖于国际市场的变化。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增长带来了严重冲击,实质上是对发展方式的冲击,对过多依赖外需的增长结构的冲击。我们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效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才能拓宽我国经济发展的回旋余地,使我国经济发展在国际市场风云变幻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3)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突破我国资源短缺瓶颈制约的现实要求

我国人均资源相对不足,并且处于工业化中期和城镇化加速发展的阶段,加上经济结构不合理,造成资源消耗快速增加,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严峻的资源短缺的瓶颈制约。因此,必须转变资源高投入、高消耗和低效率的传统发展方式,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资源的低投入、低消耗和高效率,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

(4)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迫切需要

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条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的矛盾日益突出,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相当严重。因此,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才能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目标。 (5)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客观要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有经济技术方面的指标,而且有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等方面的要求;不仅追求物的增加,而且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不仅要使一些地区、一部分人达到全面小康,而且要覆盖全部城市乡村、惠及十几亿人口。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部署,着力抓好薄弱环节、解决难的问题、突破滞后领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2 / 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015加强版)

2.为什么必须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这既为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确立了方向,又提出中国未来经济高水平发展的战略核心任务。 (1)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是我国把握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战胜经济社会发展一系列严峻挑战,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进到一个新发展阶段的需要。我国能源、资源、生态环境对经济增长的约束不断加大,未来发展过程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极其严峻。因此,必须把科技创新作为突破经济发展“瓶颈”、避免我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重大战略,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推动力,进而在国际产业分工和全球经济格局中占领新的战略制高点和主动权。

(2)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强化科技创新在国家核心战略中的重要地位,是提高我国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的需要。科技创新是促进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决定力量,也是提高经济社会发展质量的内在动力。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就是在深刻判断国际社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从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的历史新高度提出的新战略。

(3)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是我国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探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道路的总结和提升,是国家从经济转型、现代化建设高度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有利于深化我国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实现模式,为促进经济社会稳定持续发展提供更强大的驱动力。

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需要我们进一步确立科技创新观念,加强科技创新系统化管理,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我国科技实力、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实现新的跨越。 3.为什么说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把城乡发展一体化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这是我们党对解决“三农”问题思路的新认识、方略的新发展、举措的新突破。

(1)从理论上讲,是由工农关系、城乡关系的内在联系决定的。工业和农业之间、城市和农村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必然的、有机的联系,彼此是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城乡发展一体化,就是把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有机统一整体,充分发挥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作用,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

(2)从实践上讲,是由制约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决定的。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期存在,导致城乡公共资源配置严重不均衡、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严重不均等,农业基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需要扶持,农民增收需要加快。既然制约“三农”问题有效解决的深层次矛盾是城乡二元结构,那么,解决“三农”问题就必须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这是解决好我国“三农”问题的必然选择。 补充:(1)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2)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第三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1.结合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谈谈你对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的理解。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做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核心是以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党的十八大报告谈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8条基本要求,第一条就是“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具体包括“发挥人民主人翁精神”“更好保障人民权益,更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1)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否定了少数人对多数人的政治压迫,建立了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人民从政治上争得了自由,掌握了自己的命运。我国实行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本质上都

3 / 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015加强版)

是为了实现和保障最广大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一切国家机关都是由人民产生的,必须全心全意依靠群众,执行人民的意志,向人民负责,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一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权力都是人民授予的,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接受人民群众的批评和监督。

(2)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否定了社会经济生活中少数人对多数人的经济剥削,建立了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这就使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广大人民能够以平等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参与政治生活。

因此,能否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这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根本区别,它直接体现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性质,也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决定着社会主义的生死存亡。

2.结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的历史进程,谈谈你对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意义的认识。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和政党制度。这一制度是历史形成的,并与时俱进,不断开拓新领域,获得新发展,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1)发展历程:1956年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鼓舞并调动了各民主党派人士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情;十二大发展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十六字方针,现在仍是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十六大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科学发展的高度深刻认识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十七大提出了促进“政党关系和谐”的命题;中共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论断,这是党和人民在理论创新、实践探索经验基础上深思熟虑的结果,是党深入思考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

(2)协商民主的实质,就是要实现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其遵循的是共识原则,即人民群众通过平等对话、讨论、协商,形成共识,然后按共识行事,以最大限度地代表各方的利益和诉求。协商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民主形式方面的伟大创造,是对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把中国特色选举民主同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相结合,①有助于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为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确立正确方向,拓宽有序政治参与渠道,体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独特优势;②有助于把社会各方面分散的意见、愿望和要求进行系统、综合的反映,促进党和政府科学民主决策;③有助于推动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色和优势;④有助于就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广泛协商,广纳群言、广集民智,增进共识、增强合力。 3.如何认识和理解我国政治体制改革?

政治体制改革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治体制改革是为了健全和完善国家政治制度而对其运行机制进行的调整和变革,他不是要根本改变政治制度,而是要通过优化政治制度的运行机制和实际功能,健全和完善国家政治制度,增强国家政治制度组织国家、治理社会、推动发展的能力。

(1)必要性:①政治制度完善和发展的必然要求:任何国家的政治制度的确立、运行和巩固都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都有赖于不断改革和完善政治体制;②推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必然对政治制度的功能和运行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政治制度必须不断适应这些要求而进行改革和完善。 (2)根本目的:大力发展人民民主,保证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3)主要任务:支持和保证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4)方针原则: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②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③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保障公民合法权益;④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政治和法律制度保障。

第四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1.为什么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社会思潮是多样化社会思想的突出表现,是一定时期内反映一定阶层、群体的利益和要求,得到广泛传播、有较

4 / 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015加强版)

大影响的思想倾向、思想潮流。而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各种社会思潮,因为: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我国各种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中居于统摄地位,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方向和根本性质。

(2)我国当前正处在社会变革、经济转型的加速期,各种社会思潮此起彼伏,各种社会力量竞相发出自己的声音,社会思想意识呈现出多元、多样、多变的特点。

(3)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需要用一元化的指导思想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意识,牢牢掌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和主导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集社会主义价值理念之大成,把我们党倡导的基本理论、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系统凝练的整合在一起,深刻揭示了当代中国社会共同思想道德基础的基本内涵与基本要求。

因此,必须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尊重差异、包容多样,要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搭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平台,形成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

2.如何提高国家的文化整体实力与竞争力?

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八大报告对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做出了新的部署,我们要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这个主题,牢固树立强烈的发展意识,开阔发展思路,拓宽发展途径,转变发展方式,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不断增强我国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1)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是社会主义制度下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基本途径,是实现建设成果由人民共建共享的制度保障,是各级政府必须认真履行的基本职责。必须坚持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原则,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为骨干,以全体人民为服务对象,鼓励全社会积极参与,健全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进行公共文化鉴赏、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等基本文化权益。

(2)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是满足人民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是充分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激发全社会文化创造活力的必然要求。

(3)提高传播能力。传播力决定影响力。一个国家文化的影响力,不仅取决于其内容是否具有独特魅力,而且取决于是否具有先进的传播手段和强大的传播能力。

(4)扩大文化领域对外开放。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借鉴是文化发展的必要条件。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坚定不移走改革开放之路。 (5)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文化繁荣发展归根到底要靠人才、靠队伍。一个时代的思想文化大厦,必然要有一批名家大师和大家来支撑;一个民族的灿烂文化,必然要有一批泰斗和巨匠来代表;一个国家文化的繁荣兴盛,必然要有一批领军人物来领衔。 补充:

党的十八大对文化产业的发展重点强调了几项任务:

(1)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准确把握世界文化发展的新趋势,紧紧抓住现代科技迅猛发展的新机遇,充分发挥文化和科技相互促进的作用,大力推进文化科技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2)发展新型文化业态:采用数字、网络等高新技术,大力推动文化产业升级,做好加快广播电视传播和电影放映数字化进程、加快关键技术设备改造更新等方面的工作。 (3)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

第五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

1.怎样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和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抓好社会建设,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社会建设

5 / 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015加强版)

通常所说的社会建设,是指与经济、政治、文化建设指适应的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觉义社会建设,就是以保撑和改善良生为重点,通过发展社会事业、完善社会政策、改进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便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秩序等来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2)中国特色社会正义社会建设理论的内涵十分丰富,涉及经济社会各个领域,涵盖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其基本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①构建和谐社会;②保障和改善民生;③实现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④促进城乡协调发展;⑤兼顾不同阶层利益;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3)社会建设制度是指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生态文明等相对应的社会领域的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在实践中形成了如下几种制度和体制,为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总体目标提供了制度保障:①教育制度; ②劳动就业制度;③基本医疗卫生制度;④社会保障制度;⑤社会管理制度。 2.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中共十八大强调,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也是社会建设的基本着力点、价值追求和紧迫任务。

(1)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2)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①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②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③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④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⑤完善面向所有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及时帮助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

(3)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4)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

(5)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完善国民健康政策,鼓励社会参与,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6)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政府应采取措施抑制房价不断攀升。要增加供给,抑制不合理需求,加强管理。

3.如何在全面推进社会建设中统筹协调社会利益关系?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城乡结构、社会结构、就业结构等发生了重大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应把统筹兼顾作为重要原则,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各方面的利益诉求,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1)畅通利益诉求表达渠道。协调利益关系,首先必须了解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这就要求畅通利益诉求表达渠道。

(2)综合运用多种协调手段。面对复杂的社会利益关系,需要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等手段和教育、协商、疏导等办法加以协调。

(3)把治标和治本结合起来。应建立舆情信息汇集和分析机制,健全调节和处理社会矛盾和问题的综合平台,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的工作体系;建立矛盾预警机制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加强社会矛盾源头治理,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4)切实保障群众合法权益。①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增强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为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②抓紧研究制定更多有利于保障群众权益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逐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6 / 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015加强版)

(5)①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②妥善处理各种利益矛盾;③维护社会公平正义;④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⑤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7 / 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015加强版)

第六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1.为什么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十八大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魅力中国,实现中华名族永续发展”。这不仅意味着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基本战略,也意味着我国现代化发展理念的根本转变。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这是由生态文明的本质和内涵所决定的。

生态文明是一种超越了工业文明的新型文明形态,是一种新的文明观和发展观,它具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四个相互联系的维度:

(1)经济维度:生态文明建立在工业文明所强调的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更强调的是经济发展的质量、可持续性和协调性。我们不能脱离经济发展谈论生态文明,生态文明要求的是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经济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保证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协调性。

(2)政治维度:生态文明对工业文明的超越体现在处理协调人和自然、人和人的关系上,本质上是要求处理经济发展成果的合理分配的问题,做到环境资源的公平占有、使用和分配,因此,生态文明建设同以生产关系为重心的政治建设问题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3)文化维度: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的文明形态,本质上讲是一种新的文化观念和新的发展价值观。这既是一种新的哲学世界观,同时又是一种新的消费观、文化观,只有在文化建设中纳入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才能从根本上确立生态文明的发展观念,从而保证文化建设的时代性要求。

(4)社会维度:生态文明和社会建设紧密相关。能否建立合理的生态资源利益分配机制和生态法律制度,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是生态文明是否得到确立的根本标志。

补充: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大计?如何建设生态文明?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十八大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名族永续发展”。这不仅意味着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基本战略,也意味着我国现代化发展理念的根本转变。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这是由生态文明的本质和内涵所决定的。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1)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必须珍惜每一寸国土。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2)全面促进资源节约。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加强节能降耗,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加强推进水循环利用,建设节水型社会。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合理开发。发展循环经济。

(3)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良好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扩大森林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快水利建设;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4)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

8 / 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015加强版)

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积极开展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2.在现实生活中为什那么出现先污染、后治理的现象?你认为产生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1)现象产生的原因

①随着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先污染后治理的学说,得到一部分人的推崇。认为在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不得不忍受环境污染,只有当环境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才可能有效地去治理。结论是先污染后治理具有客观规律性。 ②我国对于环境保护制度不是很完善,政府盲目追求GDP的增长,扶植产出虽高但环境污染严重的企业,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优先追求经济发展而忽视了对环境保护的监督,对环境污染惩罚力度小,导致两者的不平衡。

③企业天生具有逐利性,对于环保成本能省就省;减少污染会对企业的运作提出更高的技术要求,成本也会相应提高,且政府监管不严的情况下,企业往往会打擦边球,抱有侥幸心理。 ④人们环保意识落后,长期以来形成了以人类为中心、把自然看作是依附于人类并取之不竭的自然观和经济价值观,改变这样的意识需要相当一段时间。

⑤目前我们国际经济落后,治理污染需要大笔的费用。

(2)根本原因:我国生态文明制度还很不完善,地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悖论。 ①环境产权制度不明晰,环境经济政策体系不完善。

②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不健全,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机制尚未建立。 ③环境执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监管机制不健全。

④在很多地方的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中,生态环保指标所占比重低,经济发展指标所占比重过高,以GDP为主导的发展观仍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 ⑤对生态文明制度建设重视不够、认识不足,没有充分认识到较为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对环境保护和资源有效利用的重大意义。

9 / 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015加强版)

第七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力量

1.加强和改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假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何在?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面临着来自三个方面的严峻考验。①党所肩负的艰巨任务和历史使命;②党面对的国际环境和时代要求;③党的自身状况和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站在时代和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十八大报告指出:“全党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1)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我们党正确应对面临的严峻挑战、顺利完成所肩负的历史使命的现实需要。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

(2)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前苏联、东欧国家共产党丧失政权的惨痛教训给我们的历史启示。 (3)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迫切要求。

中国共产党能不能长期执政、科学执政,直接决定着社会主义制度和整个国家的命运,我们必须正视现实问题和风险挑战,从保证党永不变色、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出发,加强和改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样才有利于党和国家的全面进步。

2.谈谈你对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认识和理解?

十八大报告以“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题来统领整个党的建设部分,标志着我们党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1)①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党的建设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党的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②是积极应对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化的现实需要;③是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 2)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总要求:全党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确保党始终成为中特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2)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主线: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

(3)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任务:①理论建设: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②人才培养: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③群众路线: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④反腐倡廉: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仿真,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⑤制度建设:推进党的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第八讲当代中国与世界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如何认识和评价这种变化?

(1)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①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中国积极构建总体稳定、均衡发展、互利共赢的大国关系框架,促进形成机遇共享、共同发展的周边合作局面,与世界各国交流合作更加广泛;②世界的繁荣与稳定也离不开中国,经过改革开放,中国已经成为新兴市场国家中的重要一员,中国巨大的市场容量、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日臻完备的产业配套格局、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到中国投资兴业。 (2)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

①中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成为全球具有重要影响的最大新兴经济体;②中国日益在国际舞台上发出自己的声音,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解决朝核危机、伊朗核危机、中东问题、北非问题、苏丹问题等一系列地区热点问题上发挥了重要作用;③中国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一揽子计划,对区域经济乃至世界经济都产生了积极影响;④中国在维护世界和平、应对全球性挑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核武、反恐、国际体系的参与者、建设者和贡献者、节能减排力度。 2.结合国际形势的新变化和中国的外交政策,谈谈你对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认识。

1)当代中国的国际战略: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同世界各国一道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国际战

10 / 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015加强版)

略构想,并阐发了实施这一战略构想的基本原则:①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②经济上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③文化上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④安全上相互信任、加强合作,坚持用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⑤环保上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2)当代中国的对外方针政策: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倡导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秉持积极有为的国际责任观,奉行睦邻友好的地区合作观 3)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的提出和内涵

(1)提出:①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多次向世界宣示走中国和平发展道路;②在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和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中国再次向世界郑重宣告,要坚定不移沿着和平发展道路走下去。 (2)内涵:①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②在强调依靠自身力量和改革创新实现发展的同时,坚持对外开放,学习借鉴别国长处;③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潮流,寻求与各国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④同国际社会一道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3)最鲜明的特征:①科学发展(遵循经济社会和自然法则规律);②自主发展(坚持独立自主,将发展基点和重心放在国内);③开放发展(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④和平发展(营造和平稳定的环境、为世界和平发展做贡献);⑤合作发展(坚持以合作谋和平、以合作促发展、以合作化争端,建立与发展与他国的合作关系);⑥共同发展(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促进世界各国共同发展。 (4)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世界意义:

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探索出的一条新型发展道路,这条道路的成功既需要中国人民坚持不懈努力,也需要外部世界理解和支持。中国的发展道路形成于、立足于本国国情;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中国和平发展打破了“国强必霸”的大国崛起传统模式。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为更多国家提供了通过经济发展和互利合作实现振兴的历史条件,中国和平发展顺应了世界发展大势,一个繁荣发展、民主法治、和谐稳定的中国,将为世界作出巨大贡献。 (5)中国为什么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①基于中国国情的必然选择;②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③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③和平发展道路符合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④符合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11 / 11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8y1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