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个人简历

更新时间:2023-09-12 18:5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大陸地區人民入出臺灣地區從事相關活動 個人簡歷表

一、申請人 基本資料 三、申請人 主要工作經歷篇二:台湾版 简历 個人簡歷 個人資料: 姓名:***

電話:(lab)02-23********* ext.366 (mobile)0912********* 生日:民國六十八年十二月六日 個人學歷:

91.9~93.6 研究所 國立台灣大學電子工程研究所ics組 87.9~91.6 大學 國立交通大學電子工程系畢業 84.9~87.6 高中 台北市立中山女子高級中學畢業 個人經歷:

92.12 第一屆全國soc系統晶片設計比賽soc組優等獎 92.5 教育部國科會九十一學年度大學院校矽智產設計競賽sip組佳作 題目:第三代行動通訊雙模式維特比/渦輪碼解碼器矽智產設計 92.2~92.6 國立台灣大學電機系「超大型積體電路」課程助教 91.9~92.9 國科會「可重組化通訊引擎之設計與實現」計畫研究 91.9~92.12 國科會「多媒體與多重服務之數位用戶迴路通訊系統」計畫研究 課外活動:

89.9~90.6 交通大學電子工程系學會副會長 89.2~90.2 交通大學女子排球隊副隊長 90.7 第十四屆微電子營研修組組長 89.7 第十三屆微電子營生活組組員 研究興趣:

vlsi architecture on turbo decoding、ldpc、 turbo equalizer、 multiple access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程式語言及電腦輔助設計工具: language:verilog, matlab, c cad tools:synopsys synthesis tools, cadence design kit. 修習課程: 1. 研究所 高等大型積體電路設計,計算機輔助系統設計,軟硬體共同設計,數位通信系統 (i,ii),

多速率信號處理,隨機信號與系統,數位影像處理,soc設計導論 2. 大學部 超大型積體電路設計、數位信號處理、可程式化數位信號處理器、計算機組織、通訊原理、資料結構 專題研究:

1. turbo equalizer 用一塊channel decoder, interleaver/deinterleaver, 以及一塊equalizer, 採”遞

迴式”的運算方法,同時解決channel中isi以及awgn的效應 2. 畢業論文(指導教授為吳安宇教授): on optimiz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3gpp channel decoder

研究第三代行動通訊系統中所需之channel decoder,利用viterbi algorithm (va)以及maximum a posteriori probability (map)運算的相似性,提出可互相共用的硬體,並規

劃時序圖(timing chart)來避免硬體使用上的衝突(conflict). 自我介紹: 國中畢業以後,爸爸建議我離開龍潭,到台北去唸高中.15歲起就自己住在外頭.剛上台北的時候很不適應,被導師認為是”腦袋不靈光”的學生,但最後高三以全校理組第二名畢業. 大學唸的是電子系,一上接觸到程式設計這門課以後,覺得寫東西讓電腦去跑是一件神奇又有趣的事.也是以後決定走系統組的原因.之後一系列的數位電路實驗,信號與系統,硬體描

述語言等等的學習,讓我對這一門領域有基本的認識和入門功夫. 課餘時我喜歡接觸不同的人,不論是校隊或系學會的參加,都讓我學習到許多溝通的技巧

和調適自己壓力和心情的方法. 讀研究所以後,常組隊參加校內外的各項競賽,從所上的創新競賽到教育部或是企業機構所舉辦的活動都會去嘗試。也許不是每次都會得名,但是在和同學一同組織、分工、討論

和合作的過程中也獲得許多寶貴的經驗。 目前在台灣通訊ic設計方面的熱潮仍持續,希望可以透過自己對於通訊以及積體電路設計兩方面的背景來從事相關的行業。我對工作的態度是以高標準來要求自己的表現;對公司同事或工作夥伴則力求互相照應。另外為了保持自己的競爭力,我也長期收聽英語教學節目,

並留意國內各機構所提開的訓練課程,讓自己在研究工作之餘,也不斷吸取新的資訊。 未來的工作生涯規劃方面,短期內希望自己儘快適應不同的工作環境,培養出該工作崗位所必須的專業能力,長期則希望自己能在該領域成為可靠的人才,並多方接觸相關領域的

專業人士。篇三:李世庆(台湾)简历 李 世 庆 简 历 *性别:女性

*学历:国立彰化师范大学辅导研究所硕士学分班毕业 *现任:自由讲师

*经历:从事助人工作自1977年始 高雄中学辅导教师

国中教务主任、辅导主任、辅导教师 联华电子文教基金会志工训练讲师 高雄市谘商中心义务「张老师」、督导、志工训练讲师 高雄生命线、云林生命线、高雄市家庭教育服务中心、高雄市儿童福利服务中心、高雄基督教家庭协谈中心、高雄妇女会志工训练讲师 高雄市妇女新知协会讲师、志工训练讲师、

读书会带领人 高雄市凤山区妇幼青少年馆志工训练讲师 高雄市彩色页女性愿景协会志工训练讲师 高雄市立国民小学「亲子共读」种子教师培训讲师 高雄市市民学苑、婚姻学校、社区大学讲师 财团法人社会大学心理系、生活系讲师 高雄市社会局乡镇巡回讲座讲师 「辅导活动」教科书〈南一版〉编写作者 高雄中学家长读书会创办人及带领人、高雄女中教师暨家长读书会、高雄市妇女新知协会读书会、高雄市阳明国中家长读书会、高雄市鼎金国小家长读书会、高雄市功夫读书会、

高雄市好书店读书会、台南市喜欢读书会、高雄市飞扬读书会带领人。 从高雄中学退休的李世庆老师,之前在学校从事辅导工作,也单人过义务「张老师」,以

及在生命线及家庭协谈中心训练志工,拥有非常丰富的咨商和辅导经

验。

凡聆听过李老师演讲的人,无不被她那由衷散发出来的殷切诚恳之心,及入情入理的经验谈所深深感动。

◎ 担任讲座与训练单位包括: 企业界:全家便利商店、诗威特国际美容机构、润泰集团、中租迪和公司、怡安管理顾问公司青年人仆培育训练、友达光电苏州厂、建国工程、中华电信、统一企业、中国钢铁、

鸿维科技公司、中国生产力中心、三商百货、中美和化工、安泰人寿等 政府机关:台湾电力公司、财政部高雄市国税局、马来西亚温馨苑、马来西亚正向生命教育中心、内政部南区儿童之家、中央健保局高屏分局、台湾高雄地方法院、高雄市政府社

会局、警政署保五总队等 非营利组织:联华电子文教基金会、高雄生命线、云林生命线、高雄市「张老师」基金会、高雄市林园魔法屋爱乡协会、高雄市妇女新知协会、人本教育基金会、高雄市彩色页女性愿景协会、财团法人吉祥臻社会福利事业基金会-岗山仔单亲家庭服务中心、高雄企业永续经营协会、休休文教基金会、高雄市康复之友协会、高雄市妇女会、高雄市晚晴妇女协会、

净心文教基金会、扶轮社、狮子会等 爱国国小、狮湖国小、鼎金国小、港和国小、青山国小、华山国小、汉民国小、左营国小、永清国小、中山国小、胜利国小、新上国小、新民国小、新庄国小、旧城国小、大同国小、前金国小、建国国小、民权国小、五权国小、镇昌国小、苓洲国小、新兴国小、莒光国小、九如国小、内惟国小、鼓山国小、鼓岩国小、龙华国小、大汕国小、光荣国小、忠孝国

小、油厂国小、凤西国小、凤山国小等 宗教团体:佛光山南台别院、佛光山东京别院、佛光山南屏别院、高雄市正信佛教青年

会、慈济南区教师分会、中台禅寺普信精舍等 ⊙心理辅导课程与辅导训练团体带领超过10000小时 *获颁荣誉奖项: 「张老师」金手奖 高雄市优秀青年 全国辅导楷模 师铎奖

*拥有证照:

1.the association for couples in marriage enrichment(usa) 授予-— leader couple 2.萨提尔模式专业训练毕业 3.哈科米进阶专业训练毕业〈hakomi level 2 training〉 4.扩大疗愈法疗愈师与教师 *有声书著作:

滋养生命的动力火车──打造健康的家庭 面对逆境的动力火车──培养孩子的挫折忍受力 接触两性的动力火车──与孩子谈性说爱 互动交流的动力火车──亲子沟通 (清凉音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出版) * 训练与演讲主题:婚姻与家庭 ˙「探索原生家庭」〈satir model〉工作坊 ˙「亲密关系沟通」工作坊〈夫妻团体〉 ˙ 两性关系的经营

˙ 亲职教育

* 自我探索与疗愈 ˙「我」的形成

˙「自我觉察与成长」工作坊 ˙ 情绪陪伴工作坊

˙「探索内在冰山」工作坊 ˙「生涯规划」工作坊 ˙ 倾听身体的声音 ˙ 扩大疗愈法 * 其他带领项目:

1.读书给你听(书籍导读) 2.电影会谈的带领 3.意识会谈法介绍 大众汽车陈述搞 大众汽车(德语:volkswagen),台湾译为福斯汽车,港澳译为大众汽车或福士汽车,马新译为大众汽车,意思是“人民的汽车”,故又常简称为“vw”。大众汽车是一家总部位于德国沃尔夫斯堡的汽车制造公司,它也是世界四大汽车生产商之一的大众集团的核心企业。 2009年5月7日,在经过长达4年之久的收购大战之后,保时捷和大众的控股家族于本周三达成了初步协议。这两家公司将合二为一,打造出一家拥有10大品牌的欧洲最大汽车制造商。 一、大众简介 大众汽车的德文volkswagenwerk,意为大众使用的汽车,标志中的vw为全称中头一个字母。标志象是由三个用中指和食指作出的“v”组成,表示大众公司及其产品必胜-必胜-必胜。大众汽车公司是一个在全世界许多国家都有生产厂的跨国汽车集团,名列世界十大汽车公司之一。 公司总部曾迁往柏林,现在仍设在沃尔夫斯堡。目前有雇员26.5万人,整个

汽车集团产销能力在300万辆左右。 二、企业介绍 大众汽车公司创立于1937年,是德国最大的汽车生产集团,汽车产量居世界第五位。大众集团包括有在德国本土的大众汽车公司和奥迪公司以及设在美国、墨西哥、巴西、阿根廷、南非等7个子公司。由于大众车型满足不了美国人对大空间的需要,导致销路不畅,因此到后来撤销了在美的子公司,连设备一并卖给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继续生产高尔夫捷达。使大众公司扬名的产品是“甲壳虫”轿车(由波尔舍设计),该车在80年代初就已生产了2000万辆。启动了大众公司的第一班高速列车,紧随其后的polo、高尔夫、奥迪、帕萨特、桑塔纳等也畅销全世界。 公司总部曾迁往柏林,现在仍设在沃尔夫斯堡。目前有雇员26.5万人,整个汽车集团产销能力在600万辆左右。 2008年7月24日,欧盟正式决定,批准德国保时捷汽车控股股份公司收购德国大众汽车集团。如果收购成功,合并公司将成为欧洲第一、世界前三的汽车企业。

当费迪南德·皮耶希在7月16日举行的奥迪百年庆生会上遇到文德林·维德金时,二人

一番对视,最终还是握了握手。一周后,维德金———这个大众 监事会主席皮耶希一生中最重要的对手让出了他保时捷ceo的位置;当晚,大众汽车与保

时捷两家公司宣布合二为一。 三、大众标志寓意 大众汽车公司的德文volks wagenwerk,意为大众使用的汽车,标志中的vw为全称中头一个字母。标志象是由三个用中指和食指作出的“v”组成,表示大众公司及其产品必胜-必

胜-必胜。 四、欧洲最大的汽车生产商 总部位于沃尔夫斯堡的大众集团是全球领先的汽车制造商之一,同时也是欧洲最大的汽车生产商。2003年,在全球经济低迷的大环境下,集团销量总量增长至501.5万辆(2002年为498.4万辆),占据全球汽车市场12.1%的份额。在全球最大的

汽车市场-西欧,大约每5辆新车中就有1辆来自大众集团。 五、两大品牌群 大众和奥迪——集团的客车业务分为两大品牌。在集团之下,奥迪和大众各自独立管理

其品牌群,并负责从中创造利润。 六、区域控制 在全球18个国家内拥有45间制造工厂。集团在欧洲的11个国家和美洲、亚洲及非洲的7个国家共经营着45家间制造工厂。全球雇员总数超过336,000人,每个工作日可生产超过21,500辆汽车,同时提供各类汽车相关服务。大众汽车的产品在全球超过150个国家均有销售。 集团的目标是为消费者提供安全、环保、有吸引力、有竞争力的汽车产品,代表同类产品的全球最高水平除了轿车、敞篷车和运输车无可挑剔的产品质量之外,公司还采取了通常的降价刺激销售的措施。nordhoff非常了解在困难的时候如何能保持潜在用户的汽车购买力。对公司来说,那时的确相当困难,由于钢材供应紧张,而且还由于沃尔夫斯堡还是一个单纯的制造基地,几乎不可能再动员更多工人来补充它的劳动力。当时在那里已经雇用了20000

名员工, 而在整个地区范围内几乎没有一个熟练技工。在这种情况下,平均日产673辆车对现有生产设施来说已达到绝对极限,因而监理委员会已经同意工厂再建一个新的运输车工厂。heinrichnordhoff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是同样固执的:”大众成功的秘诀不是去寻找一连串新的设计,无论这些是多么具有戏剧性和诱惑力,但是对于达到成熟和完美的甚至最小细节的合理改进则无论多么困难也要做。难道有人居然会想我们会抛弃一种多年来曾给我们带来成功而且已经到达欧洲汽车工业顶峰的车型吗?”这并不是说大众没有时时刻刻在研究种种替换的车型,但是十五年来甲壳虫卖得这样好而且生产能力发挥得如此充分,一直根本就没有制造新车型的要求。 年底开业,而实际上到1956年3月8日才正式落成。随着时光的流逝,一个年代接一个年代,很明显可以看出一点,一种能够对保证就业和创造利润达到如此令人惊异程度的汽车也会必然迟早被取代。大众汽车的车型需要更新,即使有些沃尔夫斯堡的顽固派拒绝承认这一点。要找到一种当时销售量仍然很大的车型的后继者对公司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但大众认识到不能再长久躺在往日的成绩上,新车型确实迫切需要。在新的产品攻势中出现的第一个车型是“帕萨特”,其技术数据很大程度上源自奥迪80。帕萨特第一次证明了由leiding和kraus宣传的积木式设计理论已经取得了效果。为保证使将来的用户在一个主型上产生的两种变型之间能看到明显的区别,特地委托意大利知名设计师giorgettogiugiaro,为帕萨特设计了一种斜背式车身。正如预期的那样,帕萨特很快获得了新车注册图表中的最高地位。 1974年首次推出“高尔夫”,带有 1.5l、功率为51kw(70马力)的发动机,公众终于看到了盼望已久的甲壳虫的继承者,甲壳由过去由弗迪南德·波尔舍一个人设计的方式已经过时,现在“高尔夫”则是现代集体创作的典型。“高尔夫”一出现就引起了真正的轰动,到1976年10月27日已经生产了100万辆。大众并没有离开它的用于甲壳虫的神圣原则,即稳步改进设计中的每个细节,逐渐慢慢地而又确凿无疑地,“高尔夫”将会接过德国“平民汽车”的角色。甲壳虫不久只能存在于它的爱好者的收藏中,他们仍然满心地喜欢它,但不得不承认在现今汽车的景观中,它不过像

一块令人喜欢的古老化石。篇五:朱煜·个人简历 朱煜·个人简历

一、学历履历 1983年毕业于扬州大学的前身——扬州师范学院历史系。毕业后曾从事中学历史教学十

余年,后调回母校主讲历史教学论本科及研究生课程至今。 学术兼职:全国历史教师教育委员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教育学会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江苏省教育学会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会主任。 学术研究: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等省部级及校级课题十余项,在权威期刊、cssci期刊、台湾地区学术期刊累计发表论文六十余篇,已出版《民众教育馆与基层社会现代改造(1928-1937):以江苏为中心》、《历史课程与教学论》、《历史教材学概论》、《走进高中新课改(历史教师必读)》等著作八部,参编“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学历史教学法·第3版》(于友西主编)。 学术兴趣:历史课程与教学理论、中国近现代历史教育史、台湾历史教育、中国近代社

会教育史等领域的研究。 二、研究课题(仅列个人主持的项目) 1.主持“历史教材分析与研究”课题,1997—1999年,扬州大学人文社科基金项目,校级。

2. 主持“初中历史教材研究”课题,1998-2001年,江苏省教委“面向21世纪培养初

中教师方案”研究课题,省级; 3.主持“中学历史教师继续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教材研究”课题;1999—2002年,扬

州大学师范教育改革发展研究课题,校级; 4. 主持“中学历史教材编制与运用研究”课题,项目号:e/2003/04/07,2002-2004年,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省级; 5. 主持“培养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复合型历史教师研究”课题,2003—2005年,

扬州大学教学改革研究课题,校级; 6.主持“基础教育新课程背景下的历史教学法课程改革研究”课题,2003—2005年,

扬州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课题,校级; 7. 主持“教师教育专业化的现状与教师教育改革研究”课题,2005-2007年,扬州大学

高等教育管理研究课题,校级; 8. 主持“中华教育改进社与学校历史教育改革研究”课题,2006-2008年,扬州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校级; 9. 主持“历史学科研究性教学课堂组织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课题,2007—2009年,扬

州大学教学改革研究课题,校级; 10. 主持“江苏民众教育馆与基层社会改造”课题,项目号:2010sjb770007,2010—2012

年,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省级; 11. 主持“民国时期江苏民众教育馆研究”课题,项目号:10lsb002,2010—2012年,

江苏省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省级; 12.主持“民众教育馆与基层社会改造:1928~1937——以江苏为中心”课题,项目号:

10yja770078,2010—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部级; 13.主持“《历史教学论》精品课程教材建设的研究与实践”课题,扬州大学教学改革研

究重点课题,2011—2013年,校级重点; 14.主持“《历史教学论》精品课程建设”,2008—2011,扬州大学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已

通过,校级。 二、研究成果 (一)著作部分 1.《历史教材学概论》(专著),23万字,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一作者;

2.《新课程典型课案例与点评:初中历史》,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主编; 3.《历史课程与教学论》(专著),30万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个人独著; 4.《走进高中新课改:历史教师必读》,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主编; 5.《高中历史新课程创新教学设计》,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主编; 6.《新教材疑难问题研究与解决:初中历史》,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8年,主编; 7.《小学历史·地理·社会课程60年(1949-2009)》(专著),29万字,吉林出版集团

有限责任公司,2012年,第一作者; 8.《民众教育馆与基层社会现代改造(1928-1937):以江苏为中心》(专著),40余万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个人独著。 (二)论文部分 1.《浅评识图题〈时局图〉》,《中学历史》1986年第6期; 2.《近年高考历史试卷“填图与识图”题的发展与不足刍议》,《中学历史教学》1987年第3期; 3.《也谈怎样讲授〈天朝田亩制度〉》,《历史教学》1989年第3期; 4.《浅谈历史教材插图在教学中的作用》,《教育理论与实践》1993年第2期; 5.《班主任工作与心理教育》,《教育理论与实践》1994年第4期; 6.《浅谈插图与历史教学》,《扬州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科版》1994年第1期; 7.《浅谈迁移与中学历史教学》,《扬州师院学报·社科版》1995年第1期; 8.《中学历史课堂教学艺术浅议》,《中学历史教学研究》1997年第5期; 9.《对高师中学历史教材研究课的几点认识》,《扬州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 10.《中学历史教学评估的功能与要求》,《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98年第5、6期合刊; 11.《论适应素质教育的校内历史考试与评估》,《教学月刊》1998年第6期; 12.《论史料教学》,《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99年第1期; 13.《论历史教育学的理论体系与课程设置》,《洛阳师院学报》1999年第1期; 14.《论何炳松的历史教育思想》,《扬州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 15.《历史教科书中“课文思考题”的教学研究》,《历史教学》1999年第10期; 16.《历史概念教学中的有意义学习》,《历史教学》2000年第5期; 17.《论中学历史教科书习题的改革》,《历史教学问题》2000年第6期; 18.《论梁启超的历史教育改革思想与实践》,《洛阳师院学报》2000年第6期; 19.《中学历史教材习题创新浅议》,《课程·教材·教法》2001年第1期; 20.《试论教师继续教育的培养目标》,《扬州大学学报》2001年第6期; 21.《新世纪历史教师进修内容探讨》,《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1年第10期; 22.《学术论文研读与历史教师的继续教育》,《历史教学》2001年第11期; 23.《论历史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设置及其实施》,《课程·教材·教法》2001年第11期; 24.《新课程与历史教师的角色转换》,《历史教学》2002年第9期; 25.《历史学科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课程·教材·教法》2002年第9期; 26.《台湾高中新编历史教科书的基本特点与启示》,《历史教学》2002年第11期; 27.《台湾新历史教科书的编写及其理念试析》,(台湾)《历史月刊》2003年第1期; 28.《论初中历史实验教材的编纂、特点与问题》,《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3年第8期; 29.《从“教本”到“学本”》,(台湾)《清华历史教学》第14期,2003年9月; 30.《论社会调查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历史教学》2003年第10期; 31.《论普通高中历史选修课的设置及实施》,《历史教学》2003年第11期; 32.《中国大陆初中历史课程与教材改革述论》,(台湾)《历史教育》第9、10期合刊,

2003年12月; 33.《谈普通高中选修课的几个问题》,《教育科学研究》2003年第12期; 34.《评“川教版”初中历史新教材》,《历史教学》2004年第1期; 35.《论历史教学反思能力及其培养》,《课程·教材·教法》2004年第8期; 36.《2005年江苏高考历史试题评析》,《历史教学问题》2005年第5期; 37.《新课程背景下历史教师教育现状的调查与分析》,《课程·教材·教法》2005年第11期; 38. 《新课程历史教科书编纂的衔接性问题研究》,《历史教学问题》2006年第3期; 39. 《台湾地区历史教育研究的现状及其思考》,《历史教学》2006年第11期; 40. 《高中新课程历史教学研究与资料丛书读后》,《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7年第1期; 41.《历史意识:20世纪20年代历史教科书的叙述分析》,《历史教学问题》2007年第5期; 42.《民国新学制历史课程纲要的编制及其价值取向》,《历史教学》2007年第8期; 43.《论历史教科书编纂的有效衔接》,《课程·教材·教法》2007年第9期; 44.《高校“历史教学法”技能课定位说之质疑》,《历史教学》2007年第10期; 45.《中华教育改进社与历史教育改革》,(台湾)《历史教育》第11期,2007年12月; 46.《“用教材教”:内涵与实施》,《教育科学研究》2008年第1期; 47.《教师专业化背景下的高师研究性教学》(合撰),《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48.《论师范教育教师专业化培养标准》(合撰),《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49.《注重理论分析,探索课改热点》,《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50.《论历史教学论的学科定位及研究范式》,《课程·教材·教法》2008年第9期; 51.《扬州城市史研究的回顾与思考》,《历史教学》2009年第2期; 52.《黄质夫与民国时期“栖霞新村”建设》,《历史教学问题》2009年第2期; 53.《教师的“过程”目标哪去了:关于历史课“教”的“过程”目标》,《历史教学问题》2009年第3期; 54.《六十年来中国的历史教科书研究》,《课程·教材·教法》2010年第1期; 55.《高校历史教学对中学教师的启示》,《历史教学》2010年第1期; 56.《历史教学的几个基本问题:读20世纪初美国约翰生·亨利〈历史教学法〉札记》,

《课程·教材·教法》2010年第12期; 57.《重视发挥历史教科书在教学中应有的作用》,《历史教学问题》2011年第5期; 58.《价值与冲突:中国历史教科书中“美国历史”的叙述分析》(合撰),《中学历史教

学参考》2011年第12期; 59.《民众教育馆与私塾改良:以1930-1937年江苏为中心的考察》,《历史教学》2012年第4期; 60.《抗战前江苏民众教育馆的教育电影》,《电化教育研究》2012年第8期; 61.《束鹏芳历史教学的流变与形塑》,《江苏教育研究》2012年第7期。 被人大复印资料及有关文集全文收录的论文: 1.《新课程与历史教师的角色转换》,人大复印资料《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02年第12期; 2.《论社会调查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人大复印资料《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04年第1期; 3.《论普通高中历史选修课的设置及实施》,人大复印资料《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04年第3期; 4.《新课程历史教科书编纂的衔接性问题研究》,人大复印资料《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

2006年第9期; 5.《历史教学的几个基本问题:读20世纪初美国约翰生·亨利〈历史教学法〉札记》,

人大复印资料《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11年第4期; 6.《中国大陆普通高中历史选修课问题探讨》,《新世纪的历史教育》(方骏主编),香港

教育图书公司2006年版; 7.《台湾地区历史教育研究的现状及其思考》,《历史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中国教育学会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编辑室合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8.《六十年来中国的历史教科书研究》,《课程改革的探索之旅:〈课程·教材·教法〉创刊30周年百篇精粹》,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三)参编著作 1.《新编中学历史教材中的人物》(崔剑主编),副主编,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资治通鉴新编》(卞孝萱主编),黄山书社1996年版; 3.《中学历史教学研究》(张保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4.《全效学生辞海·初一分册》,历史学科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5.《全效学生辞海·初二分册》,历史学科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6.《全效学生辞海·初三分册》,历史学科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7.《全效学生辞海·高一分册》,历史学科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8.《全效学生辞海·高二高三分册》,历史学科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9.《高中历史新课程的理论与实践》(陈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10.《中学历史教学法·第3版》(于友西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四)参编教科书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白月桥主编),中国地图出版社2005年版; 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白月桥主编),中国地图出

版社2006年版。 (五)教育随笔、言论(部分) 1.《宰予昼寝现象》,《扬州日报》1992年4月16日第3版; 2.《人才·教育·名校效应》,《扬州日报》1992年10月20日第2版; 3.《抢落榜生的启示》,《人民日报》1993年9月21日第1版; 4.《还是委婉说服好》,《扬州日报》1994年3月22日第2版。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8xj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