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1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单元教学分析

更新时间:2023-05-02 02:19:02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教学目标

1.借助小棒、计数器等直观学具的操作,使学生理解100以内加法和减法口算的算理,能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式题。

2.认识小括号,能口算含有小括号的两步加、减混合运算。

3.学会用已有的知识解决数目比较大的同数连加、连减同数的实际问题。

4.通过数学学习,感受到10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加、减法有着密切的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

内容安排及其特点

1.教学内容和作用

本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基本掌握了100以内数的读法、写法和数的组成,以及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编排的。这一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用画图、列表、连加或连减等方法解决较复杂的实际问题。

教材内容安排如下表: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计算,既是对已经学过的20以内加、减法计算的巩固和应用,又是学习多位数加、减法以及乘、除法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这部分内容学习的好坏,将对以后计算的正确性和速度产生直接影响。用连加和连减的方法解决问题,不仅使学生在实际应用中进一步领会加、减法的含义,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和策略,还为今后学习乘法和除法作了铺垫。

本单元的计算是教学的重点,其中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和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计算是教学的难点。

从具体编排来说,本单元的计算按难易程度分为4段编排: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包括不进位和进位)、整十数;两位数减一位数(包括不退位和退位)、整十数;含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因为口算一般要从高位算起,所以教材首先安排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它是进一步学习口算的基础。例如35+30,先算30加30得60,再算60加5得65。

含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不含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的基础上编排的。教材由实际问题情境引入,让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然后用算式表征自己的思考过程,从而引入小括号,体会学习小括号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再学习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的口算,明确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只要学生知道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会按照正确的运算顺序口算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式题即可。

在解决问题部分,教材安排了两个例题,例4是同数连加的实际问题,例5是从被减数中减去3个相同数的实际问题。教材在编排上继续体现了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并丰富了解题的策略。教材呈现了画图、列表、列算式、倒着减等多种策略。通过例4和例5的学习,学生可以对同数连加和减去相同数的问题有比较清晰的认识,积累解决此类问题的经验,为今后学习乘法和除法作些铺垫。

2.教材编排特点

(1)重视口算教学,发展学生的思维。

《标准( 2011)》将“运算能力”作为10个核心概念之一给出了明确的描述,并将其写入总目标的“数学思考”中。可见,运算能力不仅是一种数学的操作能力,更是一种数学的思维能力。对于如何“选择”合适的计算策略、反思并解释计算的过程和结果而言,口算在其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因此,教材在学习了2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和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在本单元编排了100以内加、减法的口算,而将笔算(竖式)的学习安排在了下一学期,目的是通过口算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数的意义和组成,探索数字系统的结构,寻求多种可能的口算方法,学会用数学的方法进行交流,发展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培养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

(2)口算内容的编排,遵循了儿童认知发展的基本规律。

布鲁纳认为,儿童智力发展的形式,实际上就是3种不同发展水平的认知结

构,即动作的、映象的和符号的认知结构。

教材在口算内容的编排中,每道例题的设计都体现了学生所要经历的基本思维过程:实物操作——表象操作——符号操作。教材提供的实物图有书、矿泉水等,并为学生提供了进行实物操作的良好素材——小棒、计数器等学具,以直观的操作帮助学生思考并得出结果,既便于教师清晰地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又加深了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在操作的基础上,教材又在算式下面标注出口算过程图,这实际上就是组织学生进行表象操作的过程——学生在头脑中重现分一分、摆一摆的过程,并用数学语言表征出来。这是学生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桥梁。在充分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生进行抽象的符号操作,直接说出计算的结果。

(3)进一步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

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积累了一些简单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如画图等。本单元编排了“同数连加”和“减去相同数”的实际问题,对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也更具有挑战性,学生用以往的两数相加或相减的方法都不能直接解决问题,需要学生充分理解题意,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题目的理解,并探索和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教材在继续呈现画图策略的基础上,又呈现了列表、倒着连减等新的方式。在教学时,这些方式不一定全部出现,主要意图在于让学生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学生能将自己的想法用恰当的方式表达清楚即可。同时,有了用连加、连减方法解决问题的经验,今后再学习乘、除法时,学生就不会孤立地认识乘法和除法,而是能将乘法与加法、除法与减法有机地联系起来,对于认识乘法与除法的本质,具有重要的作用。

教学建议

(1)重视从“单一性概念结构”到“多单位概念结构”的过渡。

美国学者富森指出,就学生关于加、减法的概念结构而言,我们首先应当作出关于“单一性概念结构”和“多单位概念结构”的区分:这两者大致地与“单位数的加、减法(或者说,20以内的加、减法)”与“多位数的加、减法”分别相对应,前者主要通过计数来完成运算,后者则表现为竖式计算,同时用到了多个不同的单位。富森同时指出掌握多位数加、减法运算的3个必要条件:第一,认识到只有同一数位的数才能直接进行加、减;第二,同一数位上的数的加、减

与个位数的加、减完全相同;第三,“进位”与“退位”。学生在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口算中,尽管还不接触竖式计算,但也不再是通过计数来完成运算,虽然只用到两个计数单位“个”“十”,但确实也显现出“多单位概念结构”的特征。富森指出的3个必要条件,都需要学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加以体会,并作为今后学习多位数加、减法的重要基础。因此,教师必须首先意识到,这是学生从“单一性概念结构”到“多单位概念结构”的过渡,需要教师运用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实现过渡。

(2)运用“齐性”“有结构”的直观学具,帮助学生建立“单位”的概念,理解算理。

由于学生在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中,需要用到两个不同的计数单位,为了避免“机械”“程式化”地计算,需要借助“齐性”“有结构”,的直观学具,帮助学生建立“单位”“位值”等概念,理解算理,进行有意义的运算,,实现从“单一性概念结构”到“多单位概念结构”的过渡。所谓“齐性”材料,即每一种材料的物理特征都是相同的,表示的意义也相同;关于材料的“结构化”,可区分为逻辑的和直观的两种观点,数系是用位值逻辑地构造而成的;算盘能模仿出这种位值结构,是一个直观的结构化材料。教材中提供的小棒、计数器,还有第纳斯设计的单位立方体(如右图)等,都是“齐性”“有结构”的直观学具。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直观材料,使学生对计数单位“个”“十”以及它们之间的十进关系有清晰的认识,理解相同计数单位的数才能直接相加、减的道理,并熟练地进行“进位”与“退位”。

(3)组织好练习,进一步培养计算能力。

学生应做到能正确进行本单元的口算,绝大多数学生到学期末应达到每分钟做3~4题。要达到这个目标,除了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主动探索、合作交流掌握算法外,还需要组织好练习,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练习中,需要注意以下3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要讲究练习的形式。练习要以课内为主。注意选择好的练习形式,使每个学生在课内都有较多的练习机会。例如“开火车”“接力”“送信”“对口令”“找朋友”等,都是好的练习形式。同时,教师还应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创设并运用新颖的练习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提高计算能力。

第二,要突出难点,讲究实效。练习不是越多越好。要注意练习的针对性,讲究实效。对较难掌握、容易出错的内容要多练。例如,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中进位和退位的口算比较难,要突出练习这方面的内容。对比较容易的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不进位加和不退位减,就可以适当减少练习的次数。注意结合学生实际,减少盲目性,提高练习效果。

第三,多进行口头练习。口头练习可增大练习容量,减轻学生书写的负担,同时口头练习形式应多样,且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4)经历“创造”小括号的过程,理解小括号的意义。

让一年级学生理解小括号的意义,离不开情境的支撑。因此,教师应结合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教学,充分利用教材中提供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结合情境明确解题思路,通过使学生产生认知上的冲突,感受引入新的符号的必要性。这时,可让学生自己设计符号,经历“创造”小括号的过程。学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符号,表明先算加法的要求,并通过交流、比较,理解小括号的意义,感受数学符号的简洁性、统一性,培养学生初步的符号意识。

(5)注重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简单问题的禽旨力。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发展的需要,是培养人才的需要。教学本单元解决问题的内容时,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资源,为学生创设发现数学问题的情境,经历将这些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并组织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方法与策略解决问题。从而不断让学生经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的过程,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促进学生应用意识的形成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8x0e.html

Top